路基强夯工程施工方案

路基强夯工程施工方案
路基强夯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位于大竹林-礼嘉组团F标准分区,金渝大道以南,渝武高速以西,金州大道以北,起点接金通大道,终点接横六路,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起点接金通大道,终点接横六路,全长约2.06km,设计车速30km/h,标准路幅宽度26m,双向四车道。

根据道路的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为避免道路K0+420~K0+510段路基回填对轨道墩柱产生偏压及K1+800段需跨越的河道,两段均采用桥梁的结构形式减少对轨道及行洪的影响。

工程项目总造价约为66231114元,施工总工期为720日历天。

建设单位:重庆北部新区土地整治储备中心

代理业主:重庆渝高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地勘单位:重庆市勘测院、重庆江北地质工程勘察院

监理单位:厦门高诚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四川龙申建设有限公司

根据现场地形及实地踏勘,道路K0+600~K1+020段为高填方区域,全长420米,路基宽度为26-32米,最大填筑高度约30米,此段路基填筑工程量约22万方;为避免填方过高,工后沉降量过大,引起路面开裂等情况,拟采用强夯工艺对地基进行处理,总强夯面积为68954㎡。

二、工期要求

路基强夯工程的施工工期根据路基土石方工程总工期计划安排,计划于2017年3月10日至6月10日;其中工期的安排考虑了雨天对施工过程的影响。因施工现场地形起伏较大,施工运输便道的修筑也较为困难,只能盘旋而上,运输车辆只能缓慢行进,季节、天气、便道对施工工期的影响尤为巨大。

三、质量要求

路基强夯工程质量要求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并满足设计及施工承包合同及设计文件的要求。

第二章、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1、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及设计施工图、文件、相关的标准图、参考图。

2、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与现场相关的资料信息。

3、当地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及交通运输条件。

4、我单位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现有的技术装备及相关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

5、设计及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示的规范、标准及其他有关规范、标准。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02 (5)、《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01-90 (6)、《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BJ50-078-2008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12 (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9)、《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JTG/T D31-02-2013 (1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0—2007

二、编制原则

1、认真执行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重庆市、建设单位关于基本建设的法令、法规和管理办法。

2、严格执行重庆市关于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安全操作规程和质量验收标准。

3、严格执行ISO9001系列质量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控制流程。

4、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气象条件及施工工期要求,优化施工方案,充分发挥本单位施工工艺水平及管理水平,严格按设计及业主的要求组织施工,以合理配置人、财、机、物要素,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5、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本着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加强管理、突出重点、保证安

全质量、确保工期、合理投入、安全文明的原则,编制路基强夯施工方案,以指导路基强夯的施工。

三、编制范围

本工程范围内的路基强夯施工工程。

第三章、施工计划

一、设备准备计划

1、夯锤:用钢板制作外壳,内部焊接骨架后灌注混凝土制成。夯锤底采用圆形,并设置若干与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为250-300mm。

2、起重机械:选用50t的履带式起重机,以满足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并设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臂杆后仰。

3、自动脱钩装置:要求有足够强度,起吊时不产生滑钩,脱钩灵活,能保持夯锤平稳下落,挂钩方便迅速。

4、铲车、挖掘机:用作回填、整平夯坑和作地锚用。

主要设备计划表

6、测量仪器:全站仪、水准仪

主要检测计划表

二、劳动力准备

强夯施工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以机械作业为主,杂工辅助。因此对劳动人员数量需求不是很大。单机单班劳动力如下:起重机司机1名,起重挂钩工1名,测量、

记录人员3名,现场管理人员1名。

三、技术准备

1、研究工程地质报告,画强夯平面布置图,并在图上标明各夯击点编号。

2、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专业工进行短期技术培训。

3、进行测量交底,准备现场测量记录表格。

四、施工计划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此分项工程如期完成,具体如下:

(1)、强夯试验段:2017年03月10日开始强夯试验段K0+680—K0+780,根据试验段确定强夯的技术参数。

(2)、全线范围内路基强夯处理在2017年05月31日前完成。

第四章、主要施工工艺技术

一、主要技术指标

1、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回填土填至路槽底1.0米处。

2、强夯应分层进行。首先清除表土,第一层宜选用弱风化砂岩(如开山石)进行回填,路基顶面作为最后一个夯击面,其下每隔8.0m作为一个夯击面。

3、所有强夯区域的得有效加固深度均确定为7m,每一次得单击夯击能不小于3000KN.m,夯击间距5m×5m梅花型布置,每一遍每一夯点夯n次,第n次检验贯入度是否与第n-1次贯入度之差小于5cm(n根据试验确定),且土体隆起高度≤10cm,若差别较大需加夯次数,直到二者贯入度及隆起高度满足要求。检验质量以压实度控制,7米深度范围内的压实度要求达到93%。对所有强夯区域,第一遍夯完后,用新土将夯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最后一遍连续夯击得能量1000KN.m,采用满夯,锤印彼此搭接。

4、夯锤采用圆形带有气孔的锤,且锺底面积不小于4.0m。

5、强夯最佳含水量须根据试验报告取值。

6、每遍强夯的时间间隔不小于一周至两周的时间。

7、根据锤重及能量得不同,布置2个强夯试验区,每一夯点夯击次数按照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于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应符合土体竖向位移最大而侧向位移最小的原则。

8、强夯时第一遍按布置图圆圈中的数字1进行,第二遍安数字2进行。

9、含水量较大的地段应在夯点附近设置50×50cm块片石盲沟,以利于孔隙水的排除和土体固结。

10、对于压实度的检测: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每处采用探坑开挖法检测,每0.45米为一层。

11、雨水管及检查井周围10m范围内,禁止强夯。

12、强夯时影响范围15米,在15米范围外,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小。

13、强夯时注意观察周边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以免冲击波对其造成破坏。当需要隔震时,可考虑挖设隔震沟。

二、施工参数

强夯施工参数根据本工程填筑材料情况确定。强夯施工前,在现场选取长度不小于50m的片区试夯,以确定相应的施工参数。主要参数有:单点夯击能、夯击遍数、夯击间隔时间、夯点布置及夯距夯锤起吊高度。

1、单点夯击能:设计要求采用3000KN·m;满夯夯击能:设计要求采用1000KN·m。

2、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主夯分3遍进行,夯点间距5m,满夯1遍,间距1.8m (重叠70cm)。

3、夯击间隔时间:需间隔1周左右才能连续夯击。

4、夯击能采用3000kN·m,夯锤重宜取15~25T,锤底面积为5~8m2,锤底面应对称设置若干与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可取250~300mm。夯击点采用梅花形均匀布置,夯击点距取5m,具体数值试夯后定。夯击遍数采用点夯2~3遍,每遍强夯间隔时间不少于一周至两周,并应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超静孔隙水的消散时间)调整间隔时间。每一夯点的夯击次数采用8~12次,通过现场试夯确定。具体夯击次数以满足本次夯沉量与上一次夯沉量之差小于5cm,且土体隆起高度≤10cm,若超过控制值则增加夯击次数,直到最后两次夯沉量之差及隆起高度满足要求。

5、满夯采用夯击能1000kN.m,夯击点采用四夯中间搭夯一点(详下图)的施工方案,每点夯击3次。

满夯夯点示意

三、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标高测量第一遍夯点放样第一遍夯点施工

第二遍夯点放样

标高测量

夯坑补填料整平第二遍夯点施工夯坑补填料整平标高测量

标高测量整平

布点

满夯

质量验收

四、施工方法

根据现在地形图及现场实地踏勘,道路K0+600~K1+020段为高填方区域,填筑较高,为避免填方过高,工后沉降量过大,引起路面开裂等情况,拟采用强夯工艺对地基进行处理。

1、设备要求

(1)、强夯施工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的起重机,应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其他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履。

(2)、在起重机臂杆或门架上,采用明显标识标明垂直高度。

(3)、夯锤采用铸铁圆形夯锤,强夯前必须同监理人员过磅称量夯锤重量和测量锤底直径。

2、夯前准备

试夯: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待试夯结束一至数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3、施工步骤

(1)、施工开始前,将场地进行彻底清理整平,清除一切障碍物,保证起重机通行畅通,标明现场内的地下构筑物和管线,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在整平后的场地上标出第一遍夯击点的位置,测量其场地高程。用红色塑料袋标注夯点,第一遍夯点位置为(两夯中心间距)5m,正方形布置,第二遍夯点布置在第一遍夯点的间隙。

(3)、起重机就位后,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6)、夯击时,先夯第一排,然后夯第二排,依次顺序夯击完第一遍后,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第二遍夯击时重复第一遍步骤。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夯点的夯击次数,以最后两击的平均沉降量不大于50mm 为控制标准(可依强夯试验结果作适当调整)。

(7)、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8)、强夯完毕后,用满夯将表面夯实,夯点以梅花行布置,夯迹彼此重叠搭接的d/4。

(9)、对于高填方路基,当路基填筑到8米左右,可进行第一次强夯,以上每填筑8米进行一次强夯。

4、止夯条件

(1)、沉降量:最后两击沉降量≤5cm;单点夯击次数不少于10击。

(2)、强夯过程中发现夯击周围有隆起或翻浆时,立即停止强夯;

(3)、最后两击夯沉量不降反升时。

5、施工检测

强夯施工除了严格按照施工步骤进行外,有专人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工作。

(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要求。

(2)、在每遍夯击前,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锤对准夯点夯击误差不得大于5cm,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和漏夯及时进行纠正。

(3)、测量人员每一夯点进行水准仪观测详细记录,记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夯锤自由落体的高度、点夯夯击能量,点夯的次数,点夯夯坑深度,点夯夯点的数量,同一夯点中心夯击误差,相邻夯点间距,夯击偏差,同点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即高程差变化值。见下表:

6、夯完填筑路基

当将路基全宽范围内均进行了点夯和满夯后,将路基整理平整,自然沉降一个星期后填筑路床路基。

7、强夯施工注意事项

(1)、夯机就位,用50米尺量吊绳长度,按照起吊10高度卡住吊绳,使重锤在起吊10后能自动松开,自由下落。

(2)、夯击前测量原地面标高(或相对标高),每击一次都记录本次夯击后的高程(或相对高程),并计算沉降差。测量人员应距离夯击点50m以外,防止溅石飞出造成伤害,同时保证夯击时水准仪受夯击振动影响较小。除记录高程外,一个点夯击完成后还应观察周围土的隆起状况,若隆起较大应及时分析原因,调整夯击参数。(3)、夯击应从路基一端边夯边退,以免夯坑回填不及时影响夯击移动。重锤起吊要缓慢平稳,不要晃动过大,以免影响施工安全事故。挂钩工及测量立尺人员必须远离或站在吊机背后一定距离后方可起吊重锤,重锤下落过程中严禁人员靠近,应待落锤后进行操作。

(4)、第一遍夯击完成后,采用同种路基填料进行回填,回填用装载机端料、铺平,必要时可用挖掘机辅助。平整后继续放线,布设夯击点,夯机就位,按上述要求进行第二遍强夯、第三遍强夯。

(5)、主夯完成后,夯击面平整度较差,表面松散,需进行满夯进行找平、密实。满夯要求基本相同,每点只夯1击,满夯完成后再整平,压路机碾压表面。(6)、试夯前业主应协助施工单位查明场地范围内有无地下构筑物和管线等,有则明确其位置、标高,采取必要措施,以免损坏。

(7)、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同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

(8)、雨天甚至下雨前都不得进行强夯施工。在强夯施工中,如遇下雨,应及时对夯坑进行掩埋或覆盖,并作好排水设施,排除表面积水。

(9)、施工时必须对每击夯锤落距,每一点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及时、准确、完善的记录,并注意观察记录夯坑四周隆起的情况及空隙水压力的变化。

(10)、强夯施工的顺序为:先两边,后中间,即在同一排(横向)强夯施工时,先施工靠近路肩的夯点,再施工中间的夯点。

第五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管理措施

为保证该段分项工程质量达到良好标准,实现创优质工程的目标,制定本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1、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坚持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认真搞好工地宣传,严格技术交底,并用现场分析会、现场观摩、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全员的质量意识,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户、为用户服务”的思想,在技术人员、施工人员配备上,坚持精兵强将上战场的方针,并在施工中严格工序控制。

从质量验收到各工序的施工过程均进行全过程管理,用良好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各工序的质量,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2、制定创优规划,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开工前我们已经根据设计要求和单位的实际,制定了以分项工程创优保证整个项目工程创优的规划。将规划目标横向分解到各班组及个人,并实行质量指标与个人收入挂钩的办法,增强每个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同时,为保证各项规划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健全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为创优提供了组织保证。

3、健全自检组织,加强质量领导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质量检验科,配专职质量员,负责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各施工班组设兼职质检员,施工时坚持自检、互检和交叉检制度,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检查工作网络,使工程质量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由会管理、懂技术、有施工经验的干部担任,赋予质量检查人员质量检验一票否决权。质检员对现场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有权责令返工直至停工,并根据质量损失情况对责任人处以罚款及提出党纪政纪处分意见,工区领导必须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质检人员有权直接向总工程师、项目经理作汇报,总工程师及项目经理在听取汇报后6小时内必须拿出处理意见,并督促落实。同时用检测控制工序,让工序控制过程,靠过程控制整体,从施工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入手,全过程地跟踪,用检测数据保证工程质量。

4、严格质量管理制度,狠抓措施落实

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坚持贯彻执行工程测量双检复核制度,隐蔽工程检查签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