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调适学生的学习情绪

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调适学生的学习情绪

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调适学生的学习情绪

发表时间:2011-07-11T11:50:37.580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张敬安[导读] 化学课堂教学是进行化学教学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张敬安

(丰南区第二中学,河北唐山063302)

化学课堂教学是进行化学教学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要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依据课堂上师生有效的互动,利用积极的心理效应,精心组织教与学的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努力调整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和兴趣。

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人为了增大课堂容量或密度,就把一些现成的结论直接抛给学生。这样做教师看似讲了很多,容量也很大,但事实上,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听,很难在头脑中引起师生共鸣,其参与的思维容量很小,从而很难让学生形成一个有效的认知结构,久而久之学生也慢慢失去了积极参与的情绪和热情。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学生参与思维过程的教学,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情绪的关键。

教师要巧妙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做到起点低一点、坡度缓一点、难度小一点、分析细一点、小练习多一点。让学生想参与、能参与,让学生能体验到化学知识的形成、问题的解决和化学思想、方法提炼的过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演练,以练带讲,以讲导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师在课堂上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容量和密度似乎减小了,但加大了学生参与和思维活动的容量。

教师设计学生练习的形式要做到多样化,如口练、笔练、板演、讨论等等;此外,设计学生练习的问题也要序列化和层次化。

二、积极营造充满“爱心”和“尊重”的化学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充满爱心和尊重的化学课堂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情绪。

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是一种沟通,一种接纳,一种力量。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爱会使学生喜欢老师,进而喜欢老师所教学科的学习。教师只有真正爱学生,学生才会感到被信任,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只有这样学生也才会在课堂上敞开心扉充分、自由地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尤其是对学困生而言,只有教师真诚的爱,才能唤起他们的自尊、自信,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把教师的爱心传递给每一名学生,尤其是在课堂上,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小小的建议、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丝淡淡的微笑都会让学生兴奋不已。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上课时不能板着面孔进教室,这样,一开始就会跟学生拉大距离,使学生一看到教师就望而生畏,感情上就存在了距离。教师上课应当和颜悦色,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这说明教师积极的情感,有助于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有助于调整和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要有能容纳学生的心胸,不但能接纳学生的对,还要容纳学生的错。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每一个见解,哪怕是天真幼稚的或蹩脚可笑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都应该把它们当成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都应给予应有的鼓励或指导,而不能轻易地否认。特别是对待后进的学生,教师更要尊重他们,容纳他们,积极发掘他们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恰当的鼓励和指导,让他们在班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自尊,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从而调动他们积极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三、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当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与快乐时,自我表现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这种满足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

教师在进行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熟悉的经验出发,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让学生想说,更要能说。如在进行了“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的性质”教学设计时,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削好的苹果(已知苹果中含有大量的二价铁离子)在空气中很易变成黄色或褐色”启发引导学生,这样“二价铁离子在空气中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的性质、规律也就显而易见了。教师要创造更多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体验知识形成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完成任务后所得到的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和赞许所带来的愉悦与激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越来越浓了,信心越来越强了,也为学生今后积极主动参与化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