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物理期末复习

初二下物理期末复习
初二下物理期末复习

1.在我国“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用极薄的金箔贴饰的精美“金器”,黄金可以做成极薄的金箔,主要因为黄金的( ) A.延展性好B.硬度大C.弹性好D.密度大

2.人在湖水中用桨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是( ) A.人对船的推力B.浆对水的推力C.水直接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

3.下列属于利用浮力升空的是( ) A.飞机B.热气球C.风筝D.火箭

4.大气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以下事实属于大气压应用的是( ) A.载重量较大的汽车有许多车轮B.用吸管很容易从瓶中吸取饮料

C.人能轻松地浮在死海的海面上D.拦河坝的截面上窄下宽呈梯形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浮在水面上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B.悬浮在水中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C.沉入水底的铁球一定是实心的D.沉入水底的铁球也可能是空心的

6.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物体不受力时才有惯性D.物体受力后惯性增大了

7.吊在电线上静止不动的电灯,下列对力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灯的重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灯的重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灯的重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灯对地球的吸引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8.潜水员由水面下2 m深处潜入水面下20 m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压强、浮力变化情况是( ) A.压强增大,浮力增大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C.压强不变,浮力增大D.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9.两手分别拿着一小木块和一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同时松手,木块上浮,石块下沉,则它们受到的浮力( ) A.因为木块上浮,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B.因为石块下沉,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小

C.因为木块体积小,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D.因为石块的体积大,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04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为交通安全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下列对汽车行驶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小轿车在水平公路上高速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小于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力

B.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汽车就难以停下

C.只要后面汽车的行驶速度小于前面的汽车,就无需对行车间距加以限制

D.小汽车驾驶员要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驾驶员的惯性

11.一个物体放在盛满液体的杯子里,溢出液体80克,则( ) A.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是0.8N B.物体的体积一定大于80cm3

C.物体的质量一定是80g D.物体的体积一定小于80cm3

12.把一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它沉入容器底部,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它漂浮在水面上,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A.大于8g B.小于8g C.等于8g D.无法判断

13.小刚在纸条的一侧用力吹气,发现原来低垂的纸条向上浮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吹出的气对纸条施加了作用力的缘故B.用力吹气后,使纸条具有弹性的缘故

C.纸条上下两侧受到空气的压力不等的缘故D.用力吹气后,手对纸条的作用力增大的缘故

14.三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3,且ρ1>ρ2>ρ3,则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F3B.F1>F2>F3C.F1

15.已知甲、乙两个实心球密度之比为1:2,体积之比为2:3,放入足够深的某种液体中自由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2:5,则此两个物体在该液体中自由静止时所处的状态是( )

A.甲、乙都漂浮在液面上 B.甲漂浮,乙沉底 C.甲、乙都沉底 D.甲悬浮在液体中,乙沉底

16.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地面和墙角都会染上一层黑色,用力刮去一层墙的表皮,可以看到里面还有黑色,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__;“破镜不能重圆”,是因破镜接触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_________,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__________。

17.我市某中学学生参观苏州金龙汽车有限公司,发现汽车的许多部件的设计与物理学的知识有联系.如安全带是为了防止高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员由于而撞伤,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

18.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卫星在到达月球前,依靠火箭的反向推力使它的速度减小,这是因为力可

以______________;当火箭的推力为零时,它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19.一长方体木块平放和侧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其接触面积之比为3:1,则平放和侧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____________,压力之比是__________

20.一架客机的质量是50t,当这架客机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升力至少为_________N,而在降落时,客机受到的升力比上述值_________.(填“大”或“小”)(g取10N/kg)

21.一艘远洋轮船装上货物后,发现船身下沉了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船由长江驶入黄海后,船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身相对于水面将(填“上

浮”、“下沉”或“不变”)。

22.在北京某科技馆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5N;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20m/s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9N,可以判定飞机受到了一个新的力.根据你的分析,飞机受到的该力大小为N,方向。

23.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时,可以看到水沸腾(选填“继续”或“停止”).这个现象表明:水面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将,在厨房中人们使用的就是利用了这一规律。

24.某班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先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再用酒精灯给易拉罐加

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自然冷却。观察现象。同学们根据现

象可体验到大气压的存在。请你举一个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的事例:。

25.小明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这一问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当用力推注射

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饮料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结论。

26.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3,冰块的密度是0.9×103kg/m3,若它们质量相等,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

力冰块受到浮力。若把质量相等的实心木块和实心铁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木块受到浮力铁块受到的浮力。2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潜水艇模型装置,当我们向瓶中吹气时,模型受到的浮力_______、重力_______

(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此时,我们将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如图所示,重为6N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和A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29.小球重0.5N,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画出小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30.如图所示,飞机机翼模型放在托盘测力计上,当开动电扇对着机翼吹风时,画出机翼所受空气升力的的示意图.

31.在图中画出小球在水中下沉时的受力情况。

32.为了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做如下实验:同一辆小车,从斜面上同样高的A处自由滑下,使它在三种不同的表面上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B、C、D位置上,(在毛巾表面时,小车在B处停下;在棉布表面时,小车在C处停

下;在木板表面时,小车在D处停下)试问:

(1)为什么要用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同样高的位置自由滑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车在不同表面上前进的距离不一样,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理得出什么结论?

33.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活动中,同学们有如下的猜想:张英同学认为液体越深压强越大;李莉同学认为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因此,她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设计了如下的方案,请你为她们填充完整。

(1)要验证张英的猜想,实验中必须保持液体的_________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橡皮膜所处的__________。

2)要验证李莉的猜想,实验中必须保持液体的_________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把橡皮膜放进__________。

(3)上述所设计的方案,采用的方法是( ) A 、控制变量法 B 、转换法 C 、模型法 D 、等效法

(4)下表是张英做实验时所测的部分数据。

1.实验次数1、4、5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次数1、2、3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小华用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进行甲、乙两步实验,小华的目的是 ;

(2)进行乙、丙两步实验,小华想验证的猜想是 ;

(3)小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 的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出,此实验过程中浮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先 后 。

第34题 第35题

35.某校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1)表中的数据有一个肯定是

不合理的,这个数据是_______,

导致这个数据不合理的原因可

能是_____________;

(2)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

可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

大小与_____________无关。

(3)许多同学指出了该实验操作方法存在不足,于是进行了如下改进: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并使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用力拉动木板(如图乙)。若长木板匀速运动,木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_______测力计示数;若长木板加速运动,则木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_______测力计读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请说出改进后的操作方法有哪些优点。(请写出其中的一点)

实验次数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水)高度差 /cm 1

3 朝上 2.6 2

3 朝下 2.6 3

3 朝侧面 2.6

4 6 朝上 5.2

5 9 朝上 7.8 长木板不同表面 木块的放置方式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一个木块 两个木块叠放 光滑表面 平放 1.3 2.6

侧放 1.3 2.6 粗糙表面 平放 1.8 3 侧放 1.5 3

37.伐木工人常借助河水流动将木材运出山林,若将一根体积为0.8m3的木材放入河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是0.3m3,求:(1)木材受到的浮力。(2)木材的密度。(3)若用5根这样的木材捆在一起做成木筏,最多能运多重的货物?(g=10N/kg)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