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遗传改良策略与发展势42页PPT
畜禽繁殖与改良绪论PPT课件

第12页/共47页
我国家畜繁育体系的主要成就
2.良种推广应用不断增加。国家逐年加大畜禽良种 补贴项目的支持力度,投入资金20多亿元,相继开 展了奶牛、生猪、肉牛和绵羊良种补贴。目前,荷 斯坦奶牛良种补贴实现了全覆盖,生猪良种补贴惠 及养猪大县的养殖户,绵羊良种补贴促进了少数民 族地区养羊业的发展。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保证 了养殖户使用品质优良的精液等良种资源,调动了 饲养户改良品种、饲养良种的积极性,大幅加快了 畜禽良种化步伐,有力减少了疫病传播,提高了生 产效率。全国生猪出栏率分别从1998年的123%提高 到2008年的132%,奶牛平均年单产从1998年的 3200kg增加到2008年的4800kg。
• 虽然我国品种资源丰富,目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第34页/共47页
我国畜禽品种资源
• 特点
我国家畜遗传资源具有品种多,起源独特、 生态类型多样化、生产力类型丰富等优势。
我国畜禽具有肉脂品质好、对农副产品饲料 利用能力强、水禽卵用和肉用生产力高、具 有多方面的抗逆性、群体中遗传性有害性状 的频率相对较低等优良特性。
遗 传 物 质 更 加 纯 合
第24页/共47页
个父 体系 亲间母 缘的系 系亲近 内缘交 关系 系等
关于品种
基本 特征
影响 因素
来源相同 特性相似
遗传稳定 结构完善
数量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第25页/共47页
品种的形成过程
存在有符合人类需要的理想型个体 理想型个体集中到育种群体
有限育种群被迫或有意进行近交 增殖选育后的育种群体进行推广应用
2013/03/04
8
第8页/共47页
怎样评价这门课?
• 同学们对我的评价? • 1. • 2. • 3. • 我对同学们的评价? • 1.来听课 • 2.做笔记 • 3.提要求 • 4.考试?
猪人工授精与生猪遗传改良.ppt

2 充分发挥种公猪站的作用
(1) 种公猪站要努力做到:办站方针明确;猪 群健康安全;设施设备完善;公猪质量一 流;精液品质上乘;服务体系健全。特别 是要解除客户对猪群健康水平的担忧。 (2) 积极参与:协同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公猪 以及发掘顶尖公猪(top boar)的工作。
2009.5
1 关联性(关联程度)的含义与建立、增强 场间关联的必要性
●选种以种猪测定为基础,以遗传评估结果 (估计育种值)为依据 -→选种实际上是根据估计育种值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 EBV) 排出名次,选优去劣
2009.5 11
-→我们期望的是在大范围内进行选种,因为范围 愈大,优秀个体涌现和被发现的几率愈高, 从而可取得更好的改良效果。 -→这就产生了跨场遗传评估(across-herd genetic evaluation)、跨场比较EBV、跨场排名,实际 上也就是扩大核心群的必然要求。 -→而要跨场比较EBV,就必须有较高的准确性,而 这又必须建立和增强育种场间(实际上为核心群 间)种猪的关联。
●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由四个主体部分组成
(1)育种群(核心群)及以其为核心的含数个层次的宝塔形猪群 结构,即狭义的繁育体系(图中以三元杂交为例); (2)种猪测定中心(公猪中心测定站,中心性能测定站); (3)种公猪站(公猪站,猪人工授精中心); (4)种猪遗传评估中心。
见作者设计的下图(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组成 与遗传改良路径示意图)
2009.5
22
● 只有认识到位才能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对扶持
种公猪站发展才抱有信心
● 重点扶持、升级猪人工授精中心是必要的。应坚
定不移地走以社会化猪AI中心为骨干的AI体系之 路
猪品种改良PPT课件

(五)配种人员选择
改良站人员应具备畜牧兽医大专以 上学历,熟练掌握品种改良各个技术环 节,具备一定的技术指导管理能力;品 改点从业人员可从村级防疫人员中选取, 应经过一定培训,责任心较强,具有熟 练的种公猪饲养调教、采精、精液品质 检查、处理、保存、发情鉴定和适时输 精的能力。
第22页/共42页
⑶摩托车管理:应严格按照县畜牧食品局 有关规定执行,不得擅自处理,同时加强安全教 育,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第23页/共42页
2.生产制度与档案管理
⑴乡镇生猪品改站点应建立严格的工作岗位制度、 种公猪饲养管理制度、疫病防控制度、精液生产技术工艺 以及人工受精技术规范,并严格执行。
⑵必须建立种公猪饲养管理档案。主要有引种档案, 饲料、兽药、疫苗等投入品使用记录、生长发育记录、健 康状况记录、淘汰记录等。
第18页/共42页
(二)公猪舍、采精室及精液处理室的建设 要求
1.公猪舍:通风换气和保温隔热设施应完善。种公猪一 般采取单圈饲养(面积:头/10m2),地面采用粗砂地面。
2.采精室:设在公猪舍的一端,为周围封闭的独立房间, 室内配有足够的采精栏。采精栏要紧靠精液处理室,通过窗 口直接将采取的精液传至精液处理室。采精室面积20m2为宜, 内设可升降的假猪台,假猪台下方或周围铺设防滑胶垫,其 余地面采用粗砂地面,在采精栏地面设置地漏,便于清洗, 采精栏内不应积水。栏内另一角设置采精人员安全区,周围 用水泥柱或粗钢管围起,水泥柱或粗钢管直径10cm,高,间 距27cm。
三个洋品种三元杂交:适合于饲养条件好 的大型养猪场或出口基地。(杜长大.杜大长)
“一洋一本”二元杂交组合:适合于饲养 管理条件比较粗放的农区散养户和小猪场(洋 公×地母)
猪遗传改良的策略与发展趋势

2008养猪SWINEPRODUCTION(2)猪遗传改良的策略与发展趋势曾勇庆(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271018)中图分类号:S82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957(2008)02-0030-03收稿日期:2008-01-31收稿,2008-02-21修回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生物育种高技术专项(2007249051);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课题优质瘦肉猪配套系选育项目(20069013);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J07WF08)作者简介:曾勇庆(1964-),男,安徽滁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育种学研究.现代养猪生产中,遗传改良对养猪增产的贡献率约占40%左右,营养饲料约占20%,饲养管理及环境调控约占20%,疫病控制约占15%,其他因素约占5%。
由此可见,育种工作在提高养猪生产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猪育种的主要技术环节是选种和选配,其中选种又是育种的核心技术。
猪的选种包括种猪的性能测定、遗传评估和种猪的选留3个步骤,育种的效率或成败往往取决于这3个步骤能否坚持严格测定、准确评估和强度选择[1,2]。
1种猪的性能测定猪的性能测定(performancetesting)是在标准一致的环境条件下,对种猪的生产性能做出公正的评价,既可为评价猪群生产水平提供信息,又可为种猪个体遗传评定和育种提供客观依据。
猪性能测定主要有测定站测定(stationtesting)和场内测定(on-farmtesting)两种方式。
1.1测定站测定测定站测定或中心测定在养猪发达国家的猪种遗传改良中发挥作用巨大。
丹麦种猪测定站的测定对象为每头公猪的50头后代公猪,同一窝中只能测定1~3头公猪;测定方法是育种值估计,4~5周集中断奶、25kg进站,群饲,电子识别自动计料;测定性状主要包括30~100kg平均日增重(averagedailygain,ADG)、饲料转化率(foodconversionrate,FCR)和净肉率。
国外猪育种技术的发展与猪的遗传改良.ppt

场的遗传均值
备用母猪的 遗传优势
品种均值
杂种优势
场的遗传 均值
0
7.0
0.25
7.00
1.08
8.08
1
7.0
0.25
7.13
1.08
8.21
2
7.0
0.25
7.19
1.08
8.27
3
7.0
0.25
7.22
1.08
8.30
4
7.0
0.25
7.23
1.08
8.31
5
7.0
0.25
7.24
1.08
8.32
年 份 平均日增重 饲料转换率 胴体瘦肉率
1950~1979 年 300~500g 4.0~4.5 38~50% 1980~1989 年 400~650g 3.5~4.0 50~60% 1990~2002 年 500~800g 3.0~3.5 58~64%
育种技术进展
更为科学的猪育种技术是80年代以后发展 起来的。主要表现在: 测定设备、技术的发展 利用计算机进行遗传评估(BLUP) 90年代逐步发展的分子技术
下面是第 11~15 年所能获得的利润。
年 育种场年初和年末水 平均水平 商品场水平 商品场利润
平(以经济为单位)
11 80~85
82.5
68.01
6801000
12 85~90
87.5
75.26
7526000
13 90~95
92.5
81.38
8138000
14 95~100
97.5
86.94
8694000
13.5
36.0
猪的品种改良与杂交模式PPT优选版

猪 场 保 健:
是 前 题. 是 基 础. 是 关 健. 要 效 益. 求 生 存.
第一节:猪的品种改良与杂 交模式
鸿运种公猪站 俞涛
●种 猪----是养猪生产机器, 是养猪的前题,养殖者 必须引起重视。
●品 种----必须改良。根据猪的遗猪资源,利用猪的杂交优势 来挖掘猪的遗传潜力,最终培育出的种猪必须具备 适应性强, 繁殖性能好.后代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 社会效益的优良品种,避免一切遗传疾病。
品种简介---外来猪的品种
大白:英国,白色.瘦肉率62、产仔12头 母 性好、体型好、四肢健壮.首选母本.
品种简介---外来猪的品种
长白:最早丹麦,全白.瘦肉率63-65、产仔数12头 左右 体长、需要条件高.常用作第一父本.
品种简介---外来猪的品种
汉普夏猪 Pic公猪
皮特兰猪
皮杜二元公猪
●育 种----是一个复杂而又慢长的过程,要经过选育—引种— 培育(再选育)三个阶段。
●评价种猪好坏----父系指数、母系指数/体型、外貌/生产 性能)。
猪的品种和杂交优势
◆ 大约克夏猪 长白猪 杜洛克 皮特兰 太湖猪 莱芜黑猪等
◆ 猪的经济杂交(1+1>2)/猪的品种改 良(母猪地方化,公猪外来化)
三品种轮回杂交程序(模式)
大约母♀ × 长白公♂
↓
长大二元母♀ × 杜洛公♂
↓
杜长大三元母♀ × 大约公♂
↓
大杜长♀ × 长白公♂ ↓
长大杜♀
轮回杂交,可节省购卖母猪的 --国外多采取此模式
品种简介---山东省内优良品种
地方品种:太湖黑、莱芜黑、里岔黑等,
优点—产子多(15—20—30),耐粗饲。 缺点—瘦肉率低、下水多、生长慢。初生
畜禽繁殖与改良课件

• 畜禽繁殖与改良概述 • 畜禽繁殖技术 • 畜禽遗传改良技术 • 畜禽繁殖与改良的应用 • 畜禽繁殖与改良的挑战与前景
01
畜禽繁殖与改良概述
畜禽繁殖与改良的定义
畜禽繁殖
是指通过配种、人工授精等技术 手段,使畜禽进行有性繁殖,以 增加后代数量和优化品种的过程 。
畜禽改良
新技术和方法。
疾病防治研究
加强畜禽疾病防治技术 研究,降低疾病对养殖
业的影响。
饲料资源开发
研究开发新型饲料资源 ,降低饲料成本。
环保技术研究
研究畜禽养殖废弃物处 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
实现绿色养殖。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品种选育是畜禽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可以逐步提高品种的整体遗 传品质。在品种选育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的选育方案,根据不同性状的重要性进行选择,并定期进行性能测定 和遗传评估。
杂交育种
总结词
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创造新的基因组合,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益。
选育优良品种是提高生产性能的关键, 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 ,可以逐步改善品种的遗传品质,提高
生产性能。
改进繁殖技术也是提高生产性能的重要 措施,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可
以提高繁殖效率和种群质量。
保护和利用畜禽遗传资源
畜禽遗传资源是宝贵的生物资源,通过繁殖与改良可以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防止 品种退化、基因流失和物种灭绝。
02
繁殖管理技术包括对母畜的营养管理、环境控制、保健护理等方面的 措施,以提高其健康水平和受孕率。
03
繁殖管理技术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品种等因素,制定相应的 管理方案和技术措施。
畜禽繁殖与改良06伴性遗传PPT培训课件

伴性遗传育种有助于保护和利用珍稀、 濒危畜禽种质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
优化品种结构
通过伴性遗传育种,可以调整畜禽品 种结构,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殖经 济效益。
伴性遗传在畜禽育种中面临的挑战
技术难度大
伴性遗传育种技术要求高,需要 专业人员操作,且成功率相对较
低。
周期长
畜禽育种周期较长,需要经过多代 选育才能获得理想性状,需要耐心 和持续投入。
伴性遗传在牛繁殖中的应用
了解牛的伴性遗传现象有助于育种工作者更好地选择和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 。例如,通过选择特定性状的雄性或雌性个体,可以优化牛的生长速度、肉质和 产奶性能等。
04
伴性遗传在畜禽育种中的前景与挑战
伴性遗传在畜禽育种中的前景
提高繁殖性能
保护种质资源
利用伴性遗传特性,可以培育出繁殖 性能更强的畜禽品种,提高养殖效益。
伴性遗传在畜禽繁殖中的应用
01 02
性别控制
通过伴性遗传规律,可以控制后代的性别比例,以满足养殖业的需求。 例如,通过选择特定基因型的亲本,可以实现雌性或雄性后代的选择性 繁殖。
品种改良
伴性遗传在畜禽品种改良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通过引入有益的伴性遗 传变异,可以改善畜禽的生产性能、抗病性能和适应性等。
03
资源保护
在濒危动物种群中,利用伴性遗传规律可以保护珍稀的雌性个体,避免
种群灭绝。同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有益基因导入到雌性个体中,可
以创造新的种质资源。
伴性遗传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伴性遗传规律在畜禽繁殖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控制后代性别、改良品种和保护濒危动物种群等。此外,利 用伴性遗传规律还可以揭示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奥秘。
改善肉质和蛋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