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powerpoint演示
农业气象学——天气和灾害性天气PPT教案

气旋分:锋面气旋和无锋面气旋
无锋面气旋: 气旋内无锋面存在,移动性较小。如热带气旋:
热带洋面上形成的,可发展成台风或强烈的飓风;地 方性气旋:因地形或下垫面加热作用而形成的;冷涡 :中高纬地区形成的(暖空气爬升而成)。
锋面气旋: 有锋面存在,移动性大。常在中高纬度地区形
成,易造成十分恶劣的天气,如强烈降水、雷暴、大 风、风沙等。影响我国北方的锋面气旋最主要有:蒙 古气旋、东北低压和江淮气旋。
第13页/共49页
第14页/共49页
① 蒙古气旋:
形成于蒙古国中部或东部,影响我国内蒙、华北、东北 渤海等 地春秋两季天气,尤其春天最多。由于气旋内暖空气多来自青藏高原 东北部和河西走廊一带,水汽不足,因此一般降水天气很少,更多是 带来大风,降温,霜冻等天气现象。
② 华北气旋(东北低压):
一般是由蒙古气旋移到东北而形成的低压系统,也有华 北、黄河下游移来的低压系统。它是我国出现的气旋发展最强的一类, 它一年四季都比较活跃,但尤以春季为最多。
第18页/共49页
第19页/共49页
(1)西太平洋高压脊不同部位上的天气不同。
高压脊内部: 有强大辐散下沉气流,出现晴朗少云天
气,风小,天气十分炎热,干旱少雨(P155, 图6.10)。中国三大火炉城市(南京,武汉,重 庆)正好在最热的7、8月份处于高压脊内部, 故特别热。 高压脊西北侧:
常与西风带上的西风槽相遇,形成暖空气 在冷空气上爬升,上升气流强烈,造成阴雨 天气,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的主要降雨 来源,所以对我国非常重要。
1 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据统计,在全国每年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中,气象灾害
及其衍生灾害占60%以上。从1951年至1980年的30年内,
【地理课件】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资料:2001 年6月,建水 68年开始,非 洲发生了持续 地区普降大 十多年的干旱 雨造成陈官 全非洲严重缺 镇数十间民 粮的灾民有1.5 房被毁,上 亿,已死于饥 百亩良田被 饿的人数高达 200万。我国每 毁。
资料:自19
年受旱农田约 2085万公顷。
什么原因可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干旱: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造成空气干燥,土地缺水的一种现 象。 危害:人畜饮水困难、粮食减产,影 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防
御
雷达监视减轻灾情 采取防寒措施
工程措施:水 利建设
非工程措施: 土地管理等
长期:水利建 设植树造林 短期:发展耐 旱作物 应急:节水
联系家乡实际,了解当地经常发生的气 象灾害及其应采取的措施。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农业气象学经典课件——天气和灾害性天气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而气象对农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了解农业气象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气象灾害的方法,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天气
定义
影响因素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某一地区大气 状态的表现,主要以气温、降水、 风向风力等天气元素为主要表征。
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主要 包括温度、降水、风力、相对湿 度、雪冰天气、干旱等。
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1
气象灾害预警系统
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和气象数据来进行农业气象信息预报,可帮助农业工作者及 时采取应对措施。
2
气象灾害应急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制定应急预案,统一指挥,及时组织各种救援力量, 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
3
气象灾害防范技术
如覆盖材料保护、灌溉、排水、引种培育、特殊栽培等措施,都可以有效预防和 减轻气象灾害所造成的影响。
结语
重要性
农业气象学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 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农业生 产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气象学也 在不断发展,农业气象预测模型 及技术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展望
未来,在农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支持下,农业气象学将为更加高 效、节水、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 新的思路。
意义
天气预报是天气变化的预测,充 分利用天气预报信息将对农业生 产的决策与管理提供一个可靠的 参考。
气象灾害
定义
气象灾害是指由天气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现象。如暴雨洪涝、冻害、雾霾、干旱、寒潮、台 风等。
灾害类型
气象灾害主要分为洪涝、霜冻、干旱、暴风雨和台风五种类型,其中洪涝最为普遍。
影响
气象灾害会导致耕地水浸、山体滑坡、冻害冰害等破坏,进而导致作物死亡、农村经济恶化 等后果。
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影响与损失
影响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 大,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 ,甚至绝收。
损失
农业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 是巨大的,不仅影响农民的收入,还 可能对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威胁 。
发生规律与趋势
规律
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季节、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具有一定的规 律性。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农业气象灾害的 认识和防范意识。
培训农民防灾技能
组织培训活动,教授农民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应 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建立防灾减灾信息平台
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信息平台,提供政策、技术、 市场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灾害风险。
05
农业气象灾害的科研与技术推 广
建立快速预警机制
建立高效的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农 民及相关部门。
提高预警信息覆盖面
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如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确保覆 盖到边远地区和弱势群体。
农业适应性种植
选择适宜种植作物
01
根据气候变化趋势,选择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的作物品种,降
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科研项目与成果转化
科研项目
针对农业气象灾害的成因、影响和防御措施进行深入研究,设立多个科研项目,包括基 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等。
成果转化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广有效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 性和稳定性。
技术推广与培训
要点一
技术推广
通过技术推广活动,将先进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普及 到基层,提高农民的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台风
总结词
台风是指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具有强风、暴雨、潮汐等多种灾害性天气现象。
农业气象学经典课件-天气和灾害性天气

天气对农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本课件中,我们将研究各种天气现象以及它 们对农业的影响。
定义天气
1 气象要素
大气压强、风力、风向、温度、湿度、降雨量、云量和能见度
2 影响
天气现象可以对人类活动造成巨大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和天气预报有着特殊的重要 性。
3 测量单位
影响
风可以为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 对水汽交换产生影响。旱风可以 导致土壤湿度下降,损害农作物。
降水形式及其影响
雨
对于大多数农作物来说,雨水是生命之源。但是,降雨过多也会引起洪水,破坏作物和环境。
雪
雪,并不像雨水那样常见,但在一些农业盆地或高纬度地区,雪在农作物的生命周期中起着 重要作用。
冰雹
该形式的降水是在高度冷却的云层中形成的;在不同农业作物的生长周期中,冰雹可能会对 农作物造成重大的破坏。
农业灾害应急响应机制
灾后救援
农业灾后救援应该包括足够的食 物、药品和安全饮用水等物资。 拥有良好的通讯系统和人员培训 至关重要。
风暴准备
撤离计划
农民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初步准备 措施如在风暴到来之前采取措施, 如装上风险适应性较好的防撞杆、 保护其作物和机器。
在极端情况下,撤离计划可能是 唯一的选择。在严重天气和气象 灾害事件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农 民的指导和安抚。
气温和热岛效应
大城市中的混合股(公路、建筑和工业)导致的热岛效应可以通过实现城市林业、刺激自然 风的通风等方式来缓解。
覆盖物和土地利用变化
森林、草原、湖泊等地形对局地气温湿度等有着显著影响。
各种气象灾害的表现形式
1
洪水
场地内和周围的自然水元素过多造成的大规模水害。
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04
政府与社会支持体系构建
政策法规制定与完善
制定农业气象灾害防治法规
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规范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 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等流程。
完善农业保险政策
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参加农业保险,降低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 济损失。
制定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农业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 规划。
05
案例分析:成功防御农业气象 灾害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成功应对干旱灾害
背景
某地区连续数年遭受严重干旱,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
防御措施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效率。同时,推 广耐旱作物品种,调整种植结构,降低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措施,该地区成功应对了干旱灾害,农作物产量得到恢 复并有所提高。
洪涝的防御措施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合理规划农田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加 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于易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地区,可以采 取避洪种植等措施。
冰雹
冰雹对农业的影响
冰雹会直接砸伤作物叶片和果实,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和产 量。
冰雹的防御措施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选用抗雹品种, 提高作物的抗雹能力;在冰雹易发区,可以采取人工防雹等 措施。
农业气象灾害可能导致作物生 长受阻,产量下降,品质变差
。
影响畜牧业发展
寒潮、冰雪等灾害可能影响畜 牧业的发展,导致牲畜死亡或
繁殖率下降。
影响渔业生产
洪涝等灾害可能对渔业生产造 成影响,导致鱼塘受损,鱼类
死亡。
影响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气象灾害可能对农业生态 环境造成破坏,如水土流失、
《农业气象学》课件

探讨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措施,如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抗逆品种、改进农业管理等。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开发与农业气象相关的保险产品,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民收益。
农业气象保险产品创新
智能化农业气象服务
农业气象学基础知识
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期平均的天气条件,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
气候定义与特征
天气系统类型
气候分类与区划
天气系统包括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对农业生产和作物生长有重要影响。
根据气候特征,可将全球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如温带、热带、亚热带等。
03
02
01
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有重要影响,不同作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总结词
分析该地区农业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的农业气候也发生了变化,如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等。这些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病虫害加重等。为了应对这些影响,提出了多种应对措施,如调整种植结构、加强病虫害防治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适应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农业气候区划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各地区的农业气候特征和农业生产潜力,为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气候区划的意义
农业气候区划有助于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气候区划的方法
农业气候区划的方法包括气象观测、气候分析和区划指标确定等步骤,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植被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农业气象学经典课件——天气和灾害性天气

农业气象学经典课件——天气和灾害性天气一、引言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与农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通过对天气和气候的观测、分析和预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天气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灾害性天气则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课件将重点介绍天气和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农业气象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天气对农业的影响1. 温度温度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不同作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例如,高温会导致作物水分蒸发过快,引发干旱;低温则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理代谢,导致作物生长缓慢或受冻。
2. 降水降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之一,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适宜的降水量和分布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水分,促进作物的生长;而干旱或过多的降水则会导致作物缺水或水浸,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 光照光照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的养分合成和生长速度;而光照不足则会导致作物生长缓慢、产量降低。
4. 风速适度的风速有利于作物的通风散热和光合作用,但过大的风速会对作物造成机械损伤,破坏作物的结构和生长。
5.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饱和水蒸气含量之比,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高湿度会导致作物受病虫害的影响,降低作物的产量;低湿度则会导致作物水分蒸发过快,引发干旱。
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的影响1. 干旱干旱是指长时间缺乏降水或降水量明显不足的气候现象。
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干旱还会引发水资源紧张、土壤侵蚀、草原退化等问题,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暴雨暴雨是指短时间内降水量非常大的降水现象。
暴雨会导致洪涝灾害,造成农田积水、农作物倒伏、土壤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3. 高温高温是指长时间高于正常气温的气候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werpoint演示
大气干旱: 空气干燥、大气蒸发力强,促使植物蒸腾过快,根系从
土壤吸收的水分难以补偿水分收支失衡而造成的危害。
生理干旱:
由于土壤环境条件不良,使根系的生理活动遇到障碍, 导致植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而发生的危害。
春旱
夏旱 按干旱发生的季节分类 秋旱
冬旱 季节连旱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8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夏涝: 以洪水为主,涝害次之,局部地区有湿害。
秋涝:
入秋后,冬季风开始盛行与南下过程中,冷暖气团交馁 地带因降水频繁而引起的涝灾。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 我国涝灾分布示意图
中国东 部是洪涝灾 害发生较多 的地区,而 西北、云贵 高原、青藏 高原和内蒙 古等地区洪 涝灾害最少。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二、热害
高温对农业动、植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所 造成的危害,统称为热害。
时空分布及对作物的影响 水稻热害:6、7月,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小麦热害:春末夏初,河南、河北、山西、山东、 陕西、新疆、北京、天津、内蒙古、宁夏及 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 根茎灼伤:大多发生在西北和华北,特别是土壤中含沙量 多的地方。 蔬菜热害:发生的地区很广。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白霜 空气湿润情况下发生霜冻时常可在地面物体上看到白色
冰晶,称为“白霜”。
黑霜 北方春秋季空气干燥,发生霜冻时往往水汽不足,没有
出现白霜,但地面或作物表面温度同样降到零度以下,仍 然可对植物形成伤害,农民称之为“黑霜”。 主要受害的作物
小麦、玉米、谷子、高粱、马铃薯、油菜、芝麻、烤烟、 棉花、蚕豆、果树、蔬菜等数十种农业植物。
旱期
连续3个月以上 连续2个月 1个月
干旱指标
干旱指标
-25旱%~-
-5大0%旱~-
-5500%%~- -8800%%以上
-8800%%以上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第三节 洪涝灾害与湿害
洪涝灾害与湿害都是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的降水 量、地表蓄水量、土壤含水量等比常年明显偏多而对农业 生产造成的危害。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延迟型冷害 因持续低温使作物发育延迟,不能在霜前正常成熟而
减产或品质降低的一种冷害。 混合型冷害
障碍型冷害和延迟型冷害同时发生的冷害。 冷害的时空分布
春季冷害(倒春寒) 春季发生在长江流域的低温烂秧死苗。
秋季冷害(八月低温、寒露风) 秋季,长江流域及其华南地区双季晚稻抽穗扬花期
类型 根据冻害发生的时间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初冬冻害、严冬冻
害和早春冻害三类。
地区分布 中国发生冻害最多的是北方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个别年
份华南地区也有出现。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受害作物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越冬作物和经济林果木 华北、黄土高原和新疆北部:冬小麦 华北南部和黄淮平原:油菜 东北、华北:大白菜 江南丘陵:柑橘 长城沿线:苹果等北方果树
类型 根据霜冻发生的时期,可分为早霜冻和晚霜冻两种。 ✓ 早霜冻(秋霜冻、初冬霜冻、初霜冻): 是由温暖季节向寒冷季节过渡时期发生的霜冻。 ✓ 晚霜冻(春霜冻、晚冬霜冻、终霜冻): 是由寒冷季节向温暖季节过渡时发生的霜冻。 根据霜冻发生的天气条件,可分为平流型霜冻、辐射型 霜冻和平流辐射型霜冻三种。
类型
洪灾
按水分过多的程度分类 涝灾
洪灾:
湿害
包括江河洪水和山洪,一般有突发暴雨或长期的降 雨引起,西部也可能由大量融雪引起,沿海可能由风暴 潮或海啸引起。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涝害: 由于雨量过大或过于集中,或农田排水不畅,造成农田
或其它植被生长区的地表积水过多,使植物受害的现象。 湿害(渍害、沥涝):
雹灾的时空分布
时间分布 年变化 4~9月为降雹主要时段,占总数的84%;
5~6月为高峰期,两月各占22%;
冬季极少降雹。
日变化 中纬度地区以午后到傍晚降雹为主,四川盆地和湘西、 鄂西受青藏高原影响,以夜间降雹为主。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雹灾的危害 冰雹的危害主要是由于它降落时的机械破坏作用,砸坏 农作物的叶片、茎秆、穗(荚、果),造成叶片破碎、 茎秆折断、植株倒伏、花果脱落,打伤畜、禽,打破大 棚塑料和温室玻璃。 使作物受到突然的低温胁迫和造成土壤板结,还可能由 此引起各种生理障碍和病虫害。
春秋两季:普遍的大风和降温。 北方常有扬沙、沙尘暴等现象,尤以春季最为严重。
夏季: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危害 农业 晚春:使幼嫩的作物和果树遭受冷害或晚霜的冻害。
秋季:初霜往往使作物的收成受到影响。 冬季: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和果树受到不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洪涝灾害的危害 暴雨洪水灾害与水土流失有着直接的联系。 洪涝灾害能够严重破坏平原水系工程。 洪涝能够带来泥沙毁灭良田,加重土地沙化。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第四节 雹灾和黑白灾
从强对流云中降下的冰雹,砸在农业植物、畜禽和农业 设施上造成损伤和破坏的过程,称为雹灾。
同程度的冻害。 畜牧业 北方大风雪使牧区牲畜遭到冻饿和死亡。 渔业 在海上,由于寒潮常形成风力6级以上的大风
和浪高3米以上的大浪,使渔业生产不能正常 进行。
有益方面 低温和大雪对于冬小麦的越冬和消灭病虫害是有利的。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寒
潮
危
害
图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遇到的低温冷害。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东北低温冷害(夏季冷害) 东北地区在6~8月出现的低温危
寒害害。 在华南许多热带作物遇10℃以下、0℃以上低温可使
植株枯萎、腐烂或感病,直至死亡。在当地被称为寒害。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霜冻 定义
在植物生长季内,由于土壤表面、植物表面及近地气层 的温度降到0℃以下,引起植物体冻伤害的现象。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春旱:
发生在3~5月份的干旱。 夏旱:
发生在6~8月份的干旱。
秋旱: 发生在9~11月份的干
冬旱:旱。 发生在12~次年2月份的干旱。
季节连旱: 连续两个季节以上发生干旱。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指标
D:降水量距平百分率,R:当年该地某一时段的实际降 水量, :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如果D>O表示该地区当 年某一时段降水量偏多,D<0则表示降水量偏少。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 平流型霜冻(风霜): 指由于出现强冷平流天气引起剧烈降温而发生的
霜冻。因为发生时伴随强风,所以又称为“风霜”。
✓ 辐射型霜冻(静霜): 在晴夜无风的夜间,地面和作物表面强烈辐射降温
而发生的霜冻。通常无风或风力微弱,所以又称为 “静霜”。
✓ 平流辐射型霜冻: 指冷平流和辐射冷却共同作用下发生的霜冻。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 其防御-powerpoint演示
2020/12/8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本章内容
低温害与热害 干旱 洪涝灾害与湿害 风害 其他灾害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第一节 低温害与热害
一、低温害
寒潮 不同季节对应的天气现象
冬季:西北和内蒙古地区,常有大风现象或伴有风沙与 暴风雪; 江南,有时出现浮尘。 淮河以北,少雨,偶有降雪。
时空分布
纬度和海拔越高春霜冻结束越迟,秋霜冻开始越早。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冻害
定义 越冬作物、经济林果木以及人畜在越冬期间遇到较长时间
的低于0℃的低温或剧烈降温(最低气温在0℃以下,有时可 达-20℃以下)引起体内结冰或躯干冻伤,丧失生理活力, 继而造成整体死亡或部分伤亡的现象。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水稻热害状
第九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powerpoint演示
第二节 干 旱
干旱是因长时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水 源枯竭,影响农作物和牲畜正常生长发育而减产的现象。
类型
土壤干旱
按干旱发生的原因分类 大气干旱
生理干旱 土壤干旱: 在长期无雨或少雨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少,土壤颗粒对 水分的吸收力加大,植物根系难以从土壤中吸收到足够的水 分来补偿蒸腾的消耗,造成植株体内水分收支失去平衡,从 而影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植物生长受抑制,甚至枯死。
冷害 定义
冷害是指农作物生育期间遭受到0℃以上(有时甚至 20℃左右)的低温危害,引起农作物生育期延迟,或使生 殖器官的生理活动受阻,造成农业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 类型
根据低温对作物危害的特点及作物受害的症状,可将冷 害分为障碍型冷害、延迟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
障碍型冷害 作物生殖生长期间遇低温使生理过程发生障碍造成不 育而减产。
连阴雨时间过长,或雨水过多,或洪涝灾害之后农 田排水不良,使土壤水分长期处于过饱和状态,土壤 透气不良,温度过低,作物根系缺氧受到伤害,造成 作物生长发育受阻或死亡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