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知识点

南美洲知识点
南美洲知识点

一、拉丁美洲简介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也就是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的大陆,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公里。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面积2 056.7万平方公里。2008年人口5.77亿人。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

二、地理位置

南美洲的半球位置: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面是加勒比海;北面与北美洲相连,南面个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经纬度位置:80°W到40°W之间;约10°N到60°S之间.

三、地形

拉丁美洲地形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北部是墨西哥高原,西部为高大绵长的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四、气候——湿热

1.亚马逊平原形成世界最大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原因?

①亚马逊平原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②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深入,并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形成地形雨;③东部沿海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2.巴西高原东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①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②常年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3.美洲西海岸气候类型分布狭窄的原因?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类型向东扩展。

4.南美洲北部形成热带草原的原因?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多雨的湿季;冬季时,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处受到东北信风带的控制,且该处为高原地形,水汽难以进入,故形成了有明显干湿季的热带草原气候。

5.南美洲西岸赤道以南是热带草原气候的原因?

(热带沙漠气候南北跨度大,向北延伸)赤道以南受秘鲁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因寒流经过沿岸,使近地面成为冷源,因此在近海面出现了大气逆温现象,导致大气不能够不断地上升,形成热带沿海多雾性荒漠区。

6.南美洲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南北方不同成因)

安第斯山脉的南段(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①地处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②此地的西风为离岸风,阻止了大西洋水汽的进入,比较干燥;③东部沿岸地区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北段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

①此处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夏季东南风势力弱,大西洋水汽影响小;②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太平洋水汽受阻挡,影响小;故降水量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7、安第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使东西两侧的垂直气候出现明显不同。山脉两侧的光照差异相差不大,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安第斯山雪线东坡低、西坡高,东坡为迎风坡,

降水多,雪线低,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五、河流

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为分水岭,东西分属于大西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独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流域面积广。

亚马孙河

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为分水岭,东西分属于大西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独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流域面积广。(1)亚马孙河

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

1、流量大(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十分丰富)

2、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

3、流域面积广(位于亚马孙平原),河流含沙量小(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好)

4、水能资源丰富(河流流经山地和平原地区,落差大,再加上水量大)

5、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地处热带,河流不结冰)。

(2)亚马孙河下游无三角洲原因

亚马逊河流域地势低平,河流比降较小(约为1厘米/公里),流速较慢,一到洪水季节,洪水宣泄不畅,水位可高出平均水位10~15米,大水淹没中下游洪泛区,时间长达数月之久,呈现一片汪洋,因此,亚马孙河又有“河海”之称。亚马逊河河口地区,由于下沉作用的影响,河水带入海洋的泥沙被沿岸海浪冲走,所以未出现三角洲。

(3)航运价值

亚马逊河具有非常优越的航运条件。亚马逊河河源至河口间的高差不大,加之又处于赤道多雨地区,河宽水深,宽且平坦,流速很缓,主要河段上没有任何险滩瀑布,终年不结冰,干流和各大支流之间可以直接通航,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庞大而便利的水上航运网,适宜航运事业。但由于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沿岸人口不多,所以航运便利,但航运价值不高。

巴西

1.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国家,差不多占了南美大陆总面积的一半。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亚马孙平原部分约占全境的1/3,其余部分基本上属巴西高原。

2.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斯山东麓,东到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里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

动植物王国”之称。林中幽暗湿润,人烟稀少,通行苦难。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亚马孙水

系跨高温多雨的赤道南北,向东诸如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其长度仅

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河口为喇叭形海湾,宽达300多千米,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

3.发展迅速的经济: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巴西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

水平比较高。巴西农业机械化程序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蔗糖、香蕉、剑麻的

产量居世界首位。巴西的铁矿储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4.人口与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集中在东部的沿海地带,其中东南部人口尤为稠密。巴西的最大城市圣保罗城市。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巴西以白种人和混血种人为主,通用葡萄牙语。

高中复习地理巴西知识点(二)

1、位置

位于南美洲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面积居世界第四东临大西洋。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形区:亚马逊平原和巴西高原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2、自然条件河流:亚马逊河--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居第四热带雨林丰富

资源矿产:铁矿、石油丰富水能:伊泰普水电站 (巴西和巴拉圭合建) 农业:咖啡、甘蔗、柑橘产量世界第一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3、经济与工业:铁矿----产量出口量世界前列城市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巴西利亚----首都;里约热内卢

城市主要城市

圣保罗----全国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程式化进程快

4、1992年6月,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念被世人接受并开始付诸实践。

高中复习地理巴西知识点(三)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和人口都居世界第五位

人种构成:白种人占一半稍多,混血种人种约占40%,语言为葡萄牙语

2、地理位置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海陆位置:位于拉丁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3、主要地形区有: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这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这里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4、主要河流:亚马孙河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居世界第二位。

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

气候类型: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的危机:

存在的问题是

1、为兴建大型干线公路,跨国公司大量砍伐。

2、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场。

3、垦荒的贫苦农民原始的迁移农业。使雨林面积大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珍贵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全世界希望巴西重点保护这片原始的热带雨林。

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大牧场牧牛业,因其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世界大牧场经营的杰出代表。

1、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2、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

3、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特点

大牧场放牧业具有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发展措施

1.培育良种牛

潘帕斯最早的良种牛是欧洲人带来的。后来,阿根廷人加强了对良种牛的培育和牛群病害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修通了横穿潘帕斯草原的大铁路。这样,大牧场的肉牛可以很方便的运往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屠宰加工,再装船运往国外。

3.开辟水源

在草原上打了很多机井,以保证牧草的正常生长以及提供牛群和人们的饮用水。

4.种植饲料

种植一些饲料作物或牧草,以补充放牧时天然牧草的不足。

拉丁美洲与巴西导学案教学文案

拉丁美洲巴西导学案 【学法指导】:1.先读自主学习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并在教材上进行标记,如有不懂地方用红笔画出。同学要认真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尽量完成合作探究部分。 2.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完成合作探究部分,先自主思考,形成思路,并在学案上记录,后课堂上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拉丁美洲及巴西的地理位置。 2、说出拉丁美洲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以及地形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 3、说出拉丁美洲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重点难点】 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 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 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 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自主学习】 1.拉丁美洲的范围包括哪些?并简述拉丁美洲的位置。 2.简述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的地理位置。3.简述中美地峡和巴拿马运河的地理位置,并说明巴拿马运河的地理意义。4.拉丁美洲的地势有什么特点,东西部地形有什么特点? 5.拉丁美洲受地形影响下气候如何分布? 6.为什么拉丁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7.拉丁美洲有哪些丰富的资源? 8.拉丁美洲居民的种族怎么独特,哪种人种占得比例大? 【探究新知】 思考一:拉丁美洲分布面积较广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分析形成原因。

思考二:为什么南美洲的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思考三:试比较拉丁美洲与非洲气候类型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其原因。思考四: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 思考五:南美洲40°S以南安第斯山以东为温带沙漠气候成因。思考六:1.描述亚马孙河流的水文特征。 思考七:你认为亚马孙河内河航运是否发达,为什么? 【我的收获】 【知识链接】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两山脉分别是() A.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B.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C.横断山脉、大兴安岭D.大分水岭、大兴安岭 2.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高考拉丁美洲测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9月份月考)读右下图,完成1~3题。 1.图中M山地东、西两坡山麓地带的植被类型是 A.均为热带草原 B.东为热带雨林,西为热带草原 C.均为热带荒漠 D.东为热带草原,西为热带荒漠 2.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山的成因与下列哪两个板块碰撞挤压有关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3.M所在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乳蓄业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1—2012年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读图,回答4---5题。4.图示河流所在地形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①气候湿热②人口稀疏③城市密集 ④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该河流河口海域() A.国际海运繁忙B.是“淡水海” C.台风多发D.是世界著名渔场 (2010·四川成都模拟)读“某运河图”,完成6~8题。 6.该运河长度约为( )

A.小于50千米B.110千米C.170千米D.220千米 7.该运河( ) A.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为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C.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D.穿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 8.通常情况下,甲海域水面比乙海域水面大约高6米,其影响因素不包括( ) A.北赤道暖流 B.东北风 C.南赤道暖流 D.海底地形 墨西哥城位于19°N,海拔约2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有2000余万人口,万家工厂,有约300万辆汽 车。回答9~11题。 墨西哥城 9.根据其地理位置,判断该城市的自然带为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荒漠带 10.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 题图 原因有①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 ②受温室效应影响③汽车尾汽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大 ④该段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 A.①②B.①③C.③②D.③④ 11.有关墨西哥城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规模大体现城市化的健康迅速的发展B.墨西哥城的城市区位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C.墨西哥城廉价劳动力丰富,吸引美国高科技企业到此落户D.墨西哥城是墨西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读下图,回答12~14题。 12.甲气候类型应为()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山气候 13.图示地区不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拉丁美洲国家概况以及地图国名记忆技巧

拉丁美洲国家概况以及地图国名记忆技巧 截止2012年,共计33个 南美洲: Aérica del Sur 以巴西为中心,以贴近它的国家,逆时针3个国家为一组向外包围辐射四组1(巴西)+3 por4=13,共计13个国家。 巴西Brasil 玻利维亚Bolivia 巴拉圭Paraguay 乌拉圭Uruguay 法属圭亚那Guyana Francesa 苏里南Surinam 圭亚那Guyana 委内瑞拉Venezuela 哥伦比亚Colombia 厄瓜多尔Ecuador 秘鲁Perú 智利Chile 阿根廷Argentina 南美洲:America del Sur 北部和南部,一首一尾是两个众人所知的国家——墨西哥和巴拿马,中间一大一小每两个一组,共三组,一共2por4=共8个国家。 墨西哥México 巴拿马Panamá 危地马拉Guatemala 伯利兹Belice 洪都拉斯Honduras

萨尔瓦多El Salvador 尼加拉瓜Nicaragua 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 加勒比地区:El Caribe 12 (安德烈斯群岛Los Antillas) 古巴Cuba 海地Haití 牙买加Jamaica 多米尼加共和国Rep Dominicana 多米尼克Dominica 波多黎各Puerto Rico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t Tobago 安提瓜和巴布达Antigua y Barbuda 巴哈马Bahamas 巴巴多斯Barbados 格林纳达Grenada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San Vicente y Las Granadinas 南美洲: Aérica del Sur 以巴西为中心,以贴近它的国家,逆时针3个国家为一组向外包围辐射四组1(巴西)+3 por4=13,共计13个国家。 巴西Brasil 关键词金砖五国亚马逊葡萄牙语

南美洲试题

图3是“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1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B.b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C.c地处于世界最大的河流流域 D.d所在地形区为东非高原 2.流经e海域的洋流 A.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B.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 C.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由高纬流向低纬 下图某大陆18°S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3.关于该剖面线两端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陆两侧的洋流性质和流向均不相同 B.大陆两侧的洋流性质不相同,但流向相同 C.大陆东西两侧洋流都主要为风海流 D.因纬度相似,大陆两侧近岸海水盐度大致相同 4. A.①、②两地自然景观相似 B.①山西侧沿海与②山东侧沿海降水差异很大 C.①、②两地之间大部分地区是热带雨林植被 D.剖面线上的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两种 图5是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5.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错误 的是 A.都是南回归线经过的地区 B.大陆东海岸都是板块交界处 C.大陆西海岸都有寒流经过 D.都有热带荒漠景观的分布 6.可能有世界著名大渔场的海域 在 A.甲图大陆西岸 B.甲图大陆东岸 C.乙图大陆西岸 D.乙图大陆东岸 7.读南亚和南美洲最大国家的地理简图,并回答问题。(18分) (1).甲图所示国家是;乙图所 示国家是。按照其生产力水平,它们 均属国家,在地区和世界政治经济中的 作用正在不断增强。 (2).根据图示,两国均利用本国丰富的 (矿产)资源出口矿石,并建立了本国的 工业。甲图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 (填数码)是 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城市(3).两国地形特点的相同之 处是。根据图示地形判断,北部靠近扳 块边缘的是图所示的国家。 (4).按温度带划分,两国绝大部分都位于带,但甲图所示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而乙图所示国家主要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和气候。 (5).在发展耕作业方面两国相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甲图所示国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乙图所示国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6).下列关于两国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两国均已建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B.甲国科技力量雄厚,发展工业潜力大 C.甲国推行“绿色革命”,粮食大量出口 D.甲国是世界上养牛最多的国家

世界地理拉丁美洲复习知识清单

拉丁美洲和巴西、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1.读图回答: (1)指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洋,B_________洋,C_________ 海,D_________运河,它是联系_________洋和 _________洋的捷径,E_________海峡, F_________海峡。 (2)自北向南三大平原是:G_________平原, H_________平原,I_________平原。自北向南 三大高原是:J_________高原,K_________高 原,L_________高原。其中H平原是世界上最 大的_________平原,K高原是世界上_________ 的高原。M是_________山脉,是世界最 _________的山脉,由_________板块和 _________板块碰撞而成。N_________山是南美 洲最高峰。 (3)P_________河,是世界上_________最广, _________最多的河流。O_________河,该河支流_________河建有_________、_________合建的目前最大的_________水电站。 2.读图回答; (1)填写图中国家及首都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 C_________,首都是_________; D_________,首都是_________ 。 (2)E_________市,以_________职能为主。 F_________,是巴西_________城市, G_________,是全国最大的_________。 (3)填出下列矿产情况: K_________盆地有_________资源,B_________ 高原东南部有_________资源。智利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资源;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 _________;该国生产的农产品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产量占世界首位;工业部门主 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 (一)拉丁美洲(读图) 1.范围:______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2.地形:墨西哥高原、______高原(世界最大)、__________山脉(世界最长)、______平原(世界最大)。 3.气候:以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气候为主。 4.居民和经济 (1)______人种占多数,土着居民印第安人为黄色人种。 (2)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______语 (3)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经济以______产品为主。 (二)、巴西 1.地理位置(读图) (1)经纬度位置: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以及70°W与40°W之间。 (2)海陆位置:位于南美洲的东部,__________的西岸。 2.地形与河流 (1)地形:北部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南部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__________。 (2)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居世界第二位。 3.气候:亚马孙平原地区是__________气候,巴西高原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4.人口与城市 (1)人口: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以白种人和混血人种为主。 (2)城市:首都是____________,圣保罗是最大的城市,里约热内卢是最大的港口城市。 (3)城市化问题:城市过于集中,城市规模过大,城市问题突出。 5.农业与工业 (1)农业:世界最大的热带农产品出口国。香蕉、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主要出口农产品是______、可可、大豆。 (2)工业: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①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里约热内卢、__________。 ②条件:临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 ③能源:伊泰普水电站。 (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基础1 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 1.森林的重要作用。

拉美国家概况知识点

Panorama de América Latina I.Geografía(1) 1.美洲是由意大利人亚美利哥·韦斯普奇Américo Vespucio的名字命名的 2. 白人与黑人的后代是穆拉托人mulato,白人和印第安人的后代是梅斯蔕索人mestizo,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后代是桑博人zambo 3. 墨西哥以梅斯蔕索人mestizo为主,阿根廷以白人blancos为主,秘鲁以印第安人indios为主 4.拉美人喜欢移民至:美国、西班牙 5.拉美人信仰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 6.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Cordillera de los Andes 7.西半球最高的山峰是:阿空加瓜峰Aconcagua 8.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通航湖泊是:的的喀喀湖Lago Titicaca 9.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等国家 10.世界上最干旱的沙漠是:阿塔卡玛沙漠Desierto de Atacama 11.世界第二长及水流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el río Amazonas 12.拉美第二长的河流是:拉普拉塔河Río de la Plata,它是由巴拉那河Río parana 和乌拉圭河Río Uruguay汇合而成 13.美国和墨西哥的分界河流是:格兰德河Río Grande Geografía(2) 1.大西洋沿岸比太平洋沿岸更潮湿húmeda 2.美洲原产植物有:玉米el maíz,el tabaco,可可el cacao,花生el maní, 木薯la mandioca,土豆la patata,红薯la batata 3.美洲原产动物有:羊驼La llama,大羊驼la alpaca,小羊驼la vicu?a, 原驼el guanaco 4.智利以产铜cobre闻名,玻利维亚主要产锡esta?o 5.石油产量居世界第二的国家是:委内瑞拉Venezuela 6.阿根廷的首都是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墨西哥的首都是墨西哥城Ciudad de México,古巴的首都是哈瓦那La Habana 7.拉美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歧视排斥印第安人 II.Política 1. 贝隆主义的创始人是阿根廷前总统:贝隆Perón 2. 1961年4月,美国军队入侵古巴,史称:猪湾事件Invasión de Playa Girón 3. 古巴现任总统是:劳尔?卡斯特罗Raúl Castro 4. 上世纪70年代,智利前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Salvador Allende试图在智利推行改革,但社会主义实践以失败告终 5. 1982年阿根廷和英国之间的战争爆发在马尔维纳斯群岛Islas Malvinas 6. 阿根廷现任总统是:克里斯蒂娜?基什内尔Cristina Kirchner

世界地理-南美洲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世界地理-南美洲同步测试题 选择题 读南美地区局部图,回答1~2题。 1.近年来,对A 所在区域的热带雨林进行大规模开发 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 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增大 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2.关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光合作用强烈 B .土壤肥沃 C .生物生长迅速 D .生物循环旺盛 读下面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题3—5题。 3.Q 地气候类型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4.P 、S 两地纬度大致相同,而气候类型不同, 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洋流 D .地形 5. E 、 F 、P 三地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 .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 B .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 C .垂直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分异 6、巴西高原东南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7、 巴西高原上树木落叶、草类枯黄之时,地中海沿岸地区正值: A. 温和多雨的冬季 B. 寒冷干燥的冬季 C. 高温多雨的夏季 D. 炎热干燥的夏季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中甲、乙两国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国沿海有寒流经过,乙国沿海有暖流经过 ②甲国沿海能见到沙漠景观,乙国沿海能见到冰蚀地貌 ③甲、乙两国渔业都比较发达,且首都都濒临同一大洋 ④甲国可看到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乙国可见到午夜太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关于两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山脉都位于板块交界处 B .降水都是东侧山地多于西侧 C .甲国分布的山脉的平均海拔与长度都大于乙国分布的山脉 D .两山脉都位于同一地震带上 读加拿大主要铁路和城市分布图,完成10、11题。 10.影响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农业 D.人口 11.与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规律类似的还有( ) ①植被覆盖率 ②水源分布 ③种植业区 ④工业区 ⑤人口分布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读美国地形简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美国大部分国土都在热带 B .中部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三大河 C .美国河流、湖泊稀少,内河航运不发达 D .位于旧金山的“硅谷”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1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美国中部自西向东地势起伏的剖面图是 读俄罗斯地形图,回答14~15题。 14.有关俄罗斯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 A .俄罗斯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B .叶尼塞河是其重要的地形区分界线 C .西伯利亚地区的地势北高南低 D .乌拉尔山脉东西方向延伸 15.有关俄罗斯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 B .人口集中在亚洲部分 C .莫斯科只是该国政治中心 D .农业不发达 冰岛多次被联合国评为“最宜居国家”。图为冰岛地形图,读图回答16-18题。 16、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东高西低 B. 海上交通便利,对外加工贸易发达 C. 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D. 火山和冰川广布,可大力发展旅游业 17、 影响冰岛城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气候和交逋 C.地形和交通 D.交通和资源 18、 当冰岛被低压中心控制时( ) A.东非草原上动物正向北迁徒 B.长江进人汛期 C.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D.中国南极中山站可能进入极昼期

拉美地区简介

拉丁美洲基本概况 拉丁美洲的概念含义: ?全称:拉丁亚美利加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长期曾沦为拉丁语族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行的语言属拉丁语族,故被称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这一名词的由来:由“美洲”和“拉丁的”组成,而“美洲这一名词的提出又经历了三个阶段:1,1492年10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却以为到达亚洲的印度,将其称为”las Indias”;2,1501-1503年意大利航海家 Américo Vespucio奉葡萄牙国王之命曾航行至此并在叙述自己航海经历的信中写到:我们可以确切地称哥伦布发现的陆地为“新大陆”。”“新大陆” 的概念首次问世,哥伦布发现的新陆地不再被认为是亚洲,而是一块不同于其它大洲的新陆地。从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美洲,但名称尚未确定;3,德国地理学家Martín Waldseemüller在地图上根据那位意大利航海家的名字将这块陆地命名为“America”(亚美利加),欧洲人普遍接受了这一概念,“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这一名词随流传于世。而“拉丁美洲”这一名词最早是在19世纪30年代时由法国人正式提出的。 ?“拉丁美洲”这一名词在国际组织和机构中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60-70年代原英属的安的列斯群岛中的一些岛屿和圭亚那先后脱离英国独立,加勒比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国际上得到关注,遂国际组织和机构更名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以表明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别于拉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

◆国家: ?一共有33个国家:墨西哥、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巴多斯、格林纳达、多米尼加联邦、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巴哈马、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西、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还有仍处于美、英、法、荷统治下的十多个殖民地。 ◆国体: ?拉丁美洲地区现共有33个独立国家。这33个国家中,古巴是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余32个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 ◆政体:总统制、议会制、混合制: ?18个西语国家中16个国家采用总统制,0个采用议会制,1个采用混合制(秘鲁),一个采用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制(古巴) ◆国家结构: ?拉美33个独立国家中,有29个国家采用单一制;其余4个国家即墨西哥、委内瑞拉、巴西和阿根廷采用了复合制中的联邦制。

(完整版)七年级地理美洲测试题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二节美洲 一、选择题 1、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斯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丹麦海峡 D、白令海峡 2、距离亚洲最近的美洲国家是 A、加拿大 B、墨丁哥 C、美国 D、巴西 3、美国最高的山脉是 A、内华达山脉 B、海岸山脉 C、落基山脉 D、阿巴拉契亚山脉 4、纬度较低,气候温和湿润,又有丰富石油资源的美国大自然区是 A、西部区 B、东南部区 C、东北部区 D、中部平原区 5、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 A、纽约 B、旧金山 C、华盛顿 D、芝加哥 6、坐落在北太平洋中部的美国海外洲是 A、佛罗里达州 B、夏威夷州 C、加利福尼亚州 D、得克萨斯州 7、关于阿拉斯加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美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州 B、是美国人口最稀少的一个州 B、是美国离亚洲最近的一个州D、是美国气候严寒、自然资源贫乏的一个州 8、关于美国东北工业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这里石油资源丰富,但煤铁矿产贫乏 B、是美国工业发展历史最早的工业区 C、这里土 地肥沃,农牧业发达D、这里水运条件优越 9、美国最重要的农作物是 A、玉米 B、小麦 C、大豆 D、水稻 10、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A、安第斯山脉 B、阿尔斯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11、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A、尼罗河 B、刚果河 C、密西西比河 D、亚马孙河 14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是 A、白人 B、混血种人 C、黑人 D、印弟安人 15、连接南北美大陆的天然桥梁是 A、巴拿马运河 B、西印度群岛 C、中美地峡 D、墨西哥高原 16、巴拿马运河直接沟通了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 B、太平洋、印度洋D、太平洋、北冰洋 17、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墨西哥 B、巴西 C、阿根廷 D、智利 18、下面既是国家首都,又是港口的是 A、巴西利亚 B、布宜诺斯艾利斯 C、墨西哥城 D、纽约 19、南美大陆上,同纬度的东部和西部气候差异很大,主要的原因是 A、受海洋影响 B、受海陆分布影响 C、受季风影响 D、受地形影响

南美洲概况简介

南美洲概况简介 南美洲(South America)是南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位于西半球南部,东面是大西洋,西为太平洋。陆地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北美洲相分,南面隔海与南极洲相望。大陆东至布兰库角(西经34°46′,,南纬7°09′,),南至弗罗厄德角(西经71°18′,,南纬53°54′,),西至帕里尼亚斯角(西经81°20′,,南纬4°41′,),北至加伊纳斯角(西经71°40 ′,,北纬12 °28 ′,)。总面积1797万平方公里(含附近岛屿),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按面积大小排七大洲第四。南美洲海岸线长28700公里。海岸较为平直,少岛屿和海湾。截止到2011年,南美洲人口已有3亿8千万,世界排名第五。其中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2016年8月5日,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这是经历了120年发展历程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首次造访南美洲。概况最大的国家——巴西最小的国家——法属圭亚那最高的山脉——阿根廷的阿 空加瓜山,海拔6962米最大的湖泊——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面积1.34万平方千米最长的河流——亚马孙河,长6440千米位置南美洲东至布朗库角(西经34°46',南纬 7°09'),南至弗罗厄德角(西经71°18',南纬53°54'),西至帕里尼亚斯角(西经81°20',南纬4°41'),北至加伊纳斯角(西经71°40',北纬12°28')。面积约1797万平方千米(包

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从地理区域上划分为:南美北部诸国,包括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一个地区为法属圭亚那。安第斯山地中段诸国,包括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南美南部诸国,包括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一个地区为福克兰群岛(又名“马尔维纳斯群岛”,阿根廷、英国争议)。南美东部国家巴西,面积约占大陆总面积的一半。主要火山南美洲最高的阿空加瓜山,位在阿根廷,海拔6960公尺,为死火山。另有尤耶亚科火山,位在智利,阿根廷边境,海拔6723公尺,为死火山。印加瓦西峰,位在智利,阿根廷边境,海拔6709公尺。青坡拉索山,位在厄瓜多,海拔6310公尺,属休火山。哥多伯西峰,位于厄瓜多境内,海拔5896公尺,属活火山;鲁伊斯火山,位在哥伦比亚境内,海拔5399公尺,为活火山;桑盖火山,位在厄瓜多,海拔5230公尺,属活火山;通古拉瓦火山,在厄瓜多境内,海拔5016公尺,属休火山;皮钦查山,在厄瓜多,海拔4794公尺,属活火山。国家和地区国家人口密度(/k㎡)面积(k㎡)人口(2002-07-01est.)官方语言厄瓜多尔47283,56013,447,494西班牙语哥伦比亚361,138,91041,008,227西班牙语委内瑞拉 27912,05024,287,670西班牙语秘鲁 221,285,22027,949,639西班牙语巴西 218,511,965176,029,560葡萄牙语智利

(完整版)拉丁美洲和巴西(非常详细)

拉丁美洲和巴西 一、自然特征 (一)位置和范围。 1、范围。 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 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首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 利等。 2、位置。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南 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 端最大火地岛和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 经纬度位置:80`W-40`W (北回归线-50°S) ,热带为主,少部分 在温带。 (二)地形 1、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2、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 北部——墨西哥高原、南部——南美地形又有东西之别 西:安第斯山脉(成因)南极洲与美洲板块交界;安第斯山脉 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 东:高原平原相间分布、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 最;拉普拉塔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巴塔哥尼 亚高原。 (三)气候 1、类型及分布。 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马逊平原)和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为主 热带草原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热带沙漠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oS以北到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 压带和秘鲁寒流影响),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亚热带湿润气候:东南沿海20oS-40oS(巴西和阿根廷) 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oS-40oS,狭长,智利 温带海洋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oS-55oS,智利南部和火地岛 温带大陆气候(温带草原和温带沙漠):巴塔哥尼亚高原(安第斯山 脉南部阻挡了西风) 2、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 没有南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3、地形影响大: 4、气候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析 探究活动1:地形对拉丁美洲的气候有何影响? 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垂直变化,安第斯 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 ①安第斯山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温、降水变化明显,气候呈明显 的垂直变化,属于高山气候。 ②安第斯山脉南段(40oS以南)的东西两侧气候明显不同,也是受地 形的影响所致。山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十丰富,为常年 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山地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沙漠气候。 1

(完整版)历年高考真题之南美洲高清版

测试题9 (2015·江苏卷)图3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6.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人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2015·天津卷)15.(13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 结合图10所示信息,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9分) T岛盛产甘蔗,并建立了制糖厂,所产蔗糖多远销国外。 制糖厂建在本岛而不是国外消费市场,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什么?请答出两条。(4分)

(2014新课标卷Ⅱ)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家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5题。 3.甲国位于()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4.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5.该批产品运往甲过,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2014新课标卷II) 8.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 地处赤道附近 B. 远离大陆 C. 构造运动强烈 D. 地形复杂 9. 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 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 气温日较差大 B. 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 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 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2013北京卷) 读右图(图14) 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查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 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 图14,回答第(2)题。 (2)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 一说明成因。(10分)

高考地理复习:拉丁美洲试题及答案

拉丁美洲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填图: 1、读南美洲区域图,填充: (1)①为运河,④为海峡 (2)b为流、c为 寒流、d为漂流、f为 暖流、 g为暖流 (3)在图上填注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 2、读拉丁美洲空白图,回答。 (1)写出地物名称: 国家 A B C D 城市 E F G

H J 河流M N (2)A国的地形以为主,气候以为主,此外还有和两种。(3)K岛名为,北面是海峡,海峡里的海水从向 流,原因是。 (4).流经P海区的海流叫寒流,按形成原因分类,该流属流,形成原因主要是 3、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的知识, 分析回答。 (1)图中的A是_________河,B是 _________高原, C是_________山脉。 (2)A河支流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地形的接触带上。 (3)A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从位置、地形、气压、风向、洋流等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河航运条件优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A河纬度相近的另一大洲上的一条大河是_________。简要分析它在流向(总的趋向)、流量、水能、航运条件等方面与A河的差异。 4.读中美洲地区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 物名称。 ①____________半岛② ____________群岛③__ ______湖④___ _____运河 (2)②群岛在每年的____________ (季节)常出现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③湖泊是世界重要的____________产区。 (3)图中A、B所处的海域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是世界上重要的____________分布区。

北美洲概述

北美洲概述 一、位置和范围 1、位于西半球北部,北濒北冰洋,东、西分别面临大西洋和太平洋,与亚洲隔白令海峡相 望,南部和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2、北极圈和北回归线穿越其南北,但热带和寒带所占面积很小。 3、大陆轮廓北宽南窄,南部收缩成狭窄的中美地峡 4、海岸线比较曲折,岛屿众多 1)哈得孙湾 2)墨西哥湾 3)岛屿总面积和岛屿占全洲面积的比例,在各大洲中都居首位 4)格林兰岛 ①世界最大的岛屿 ②80%以上被冰层覆盖,是南极洲以外大陆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 ③地处北美洲,但却属于欧洲国家丹麦 5)西印度群岛 ①呈弧形环列在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之间 ②面积较大的为大陆岛,其余为火山岛和珊瑚岛 ③古巴岛是其中最大的岛屿 二、自然条件 1、地形(三大纵列带) 1)西带——科迪勒拉山系 ①科迪勒拉山系北起北美洲西北的阿拉斯加,南到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是年轻 的褶皱山系,海拔一般达2000——3000米 ②北美洲境内的科迪勒拉山系,宽度较大,由东、西两列山带和一系列山间高原、 盆地组成 ③东列的落基山脉是主体。北美洲气候的重要分界线和河流的重要分水岭 ④西列山带逼近太平洋沿岸,又分内外两带,它们在墨西哥高原南部会合 2)东带——阿巴拉契亚山脉 ①古老,久经侵蚀,大部分起伏平缓,海拔300——600米 ②狭窄的沿岸平原 3)中带——低高原和平原 ①劳伦琴低高原。地面起伏不大 ②大平原。落基山脉以东,南北伸展 ③内陆低原。南半部由密西西比河冲积而成 2、气候 1)以温带气候为主和大陆性强是其两大特征 2)气候复杂,虽地跨寒、温、热三带,但热带和寒带范围较小,大部分在温带 3)大陆性强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虽然北美洲东西濒临两大洋,但是,因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西面来自太平洋的气流,内陆高原和盆地干旱少雨;大陆东岸也没有 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不显著。另一方面,中部平原由于两侧山脉都是 南北走向,冷暖气流南下或北上畅通无阻,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剧烈

世界地理-南美洲同步测试题(附答案).docx

世界地理 -南美洲同步测试题 选择题 读南美地区局部图,回答1~2 题。 1.近年来,对 A 所在区域的热带雨林进行大规模开发 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 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增大 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 D.①③⑤ 2.关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强烈B.土壤肥沃 C.生物生长迅速D.生物循环旺盛 读下面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题3—5 题。 3.Q 地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4.P、S 两地纬度大致相同,而气候类型不同, 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洋流 D.地形 5.E、 F、 P 三地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B.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6、巴西高原东南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7、巴西高原上树木落叶、草类枯黄之时,地中海沿岸地区正值: A. 温和多雨的冬季 B. 寒冷干燥的冬季 C. 高温多雨的夏季 D. 炎热干燥的夏季读“甲、 乙两区域图” ,回答 8~ 9 题。 8.关于图中甲、乙两国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国沿海有寒流经过,乙国沿海有暖流经过 ②甲国沿海能见到沙漠景观,乙国沿海能见到冰蚀地貌 ③甲、乙两国渔业都比较发达,且首都都濒临同一大洋 ④甲国可看到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乙国可见到午夜太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9.关于两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山脉都位于板块交界处 B.降水都是东侧山地多于西侧 C.甲国分布的山脉的平均海拔与长度都大于乙国分布的山脉 D.两山脉都位于同一地震带上读加拿大主要铁路和城市分布图,完成10、11 题。 10.影响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农业 D.人口 11.与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规律类似的还有() ①植被覆盖率②水源分布③种植业区 ④工业区⑤人口分布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读美国地形简图回答12~13 题。 12.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大部分国土都在热带 B.中部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三大河 C.美国河流、湖泊稀少,内河航运不发达 D.位于旧金山的“硅谷”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1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美国中部自西向东地势起伏的剖面图是 读俄罗斯地形图,回答14~ 15 题。 14.有关俄罗斯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 A.俄罗斯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B.叶尼塞河是其重要的地形区分界线 C.西伯利亚地区的地势北高南低 D.乌拉尔山脉东西方向延伸 15.有关俄罗斯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 B.人口集中在亚洲部分 C.莫斯科只是该国政治中心D.农业不发达 冰岛多次被联合国评为“最宜居国家” 。图为冰岛地形图,读图回答16-18 题。 16、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东高西低 B. 海上交通便利,对外加工贸易发达 C.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D.火山和冰川广布,可大力发展旅游业 17、影响冰岛城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气候和交逋 C.地形和交通 D.交通和资源 18、当冰岛被低压中心控制时() A.东非草原上动物正向北迁徒 B.长江进人汛期 C.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D.中国南极中山站可能进入极昼期

世界地理南美洲同步测试题附答案完整版

世界地理南美洲同步测 试题附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世界地理-南美洲同步测试题 选择题 读南美地区局部图,回答1~2题。1.近年来,对A所在区域的热带雨林进行大规模开发 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 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增大 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 ④?D.①③⑤ 2.关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强烈 B.土壤肥沃 C.生物生长迅速 D.生物循环旺盛 读下面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题3—5题。 3.Q地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4.P、S两地纬度大致相同,而气候类型不同, 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D.地形 5.E、F、P三地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 B.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分异 6、巴西高原东南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7、巴西高原上树木落叶、草类枯黄之时,地中海沿岸地区正值: A. 温和多雨的冬季 B. 寒冷干燥的冬季 C. 高温多雨的夏季 D. 炎热干燥的夏季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8~9 题。 8.关于图中甲、乙两国的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 ①甲国沿海有寒流经过,乙国沿海有暖流经过 ②甲国沿海能见到沙漠景观,乙国沿海能见到冰蚀地貌 ③甲、乙两国渔业都比较发达,且首都都濒临同一大洋 ④甲国可看到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乙国可见到午夜太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关于两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山脉都位于板块交界处 B.降水都是东侧山地多于西侧 C.甲国分布的山脉的平均海拔与长度 都大于乙国分布的山脉 D.两山脉都位于同一地震带上 读加拿大主要铁路和城市分布图,完成10、11题。 10.影响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的主要 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农业 D.人口 11.与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规律类似 的还有() ①植被覆盖率②水源分布 ③种植业区 ④工业区⑤人口分布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 ②③⑤ 读美国地形简图回答12~13题。12.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大部分国土都在热带 B.中部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三大河C.美国河流、湖泊稀少,内河航运不 发达 D.位于旧金山的“硅谷”是世界高新 技术产业中心 1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美国中部自西向东地势起伏的剖面图是 读俄罗斯地形图,回答14~15题。14.有关俄罗斯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

拉丁美洲和巴西 知识点

拉丁美洲和巴西 经纬度位置:55°S-30°N,40°W-110°W(南美洲40°W—80°W) 1、政区和自然环境 (1)范围和国家: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b委内瑞拉、智利等。 (2)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端最大火地岛和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 (3)地形 北部:墨西哥高原 西部: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 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最 (4)气候 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地形影响大: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垂直变化,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 [注意]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 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和信风的控制,空气对流旺盛。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方向海上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因此,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拉丁美洲的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 分析这个问题应围绕两个要点:(1)气温与海拔的关系,随海拔增高,气温降低。(2)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本区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成为气流东西方向运行的屏障,对来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安第斯山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燥少雨。安第斯山东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能够随信风深入大陆内部,直达安第斯山麓,使这一地区降水丰沛。安第斯山的海拔较高,高山地区的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5)河流 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马逊河:世界上流域面积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 (6)自然资源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的石油、墨西哥的银、巴西的铁,智利、秘鲁的铜,巴西高原河流的水力资源(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了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秘鲁附近的渔场、亚马逊平原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量世界第一)、独特的哺乳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鸟类中的蜂鸟。 2、居民和经济 (1)人种:混血种人占多数原有居民印第安人黄色人种。 语言:大多数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2)人口 分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 布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等地 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人口多在1000万以上。 (3)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的钢铁、汽车、飞机,阿根廷的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工业。 智利的铜和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 热带经济作物: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 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还不能自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