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问题

合集下载

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综述

我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综述

在保存数字对象 的原始版本之外 , 还需要 保存一 基于风 干的 个简单 的、 低技术含量的 、 经过干燥处理的数据 版 保 存策略 本 , 是数字保存策略的附加方案 , 是一种以防万一 的策略l 2 l 1 。
图书馆学: F U
2 0 1 3 年第 4 期
TU S H UG U A N X U EK A N No. 4, 201 3
证 这部 分资料成 为图书馆 的永久馆藏[ 8 1 。熊燕认为数字 资源
保存过程 中信息获取 、 提供服务和存储管理几个环节都涉及
相应 的知识产权问题l l l 】 。安全问题方面 , 杨小云 、 刘家真等学 者认为数字信息媒体的腐坏带来 信息 的丢失 , 而且容易遭受 灾难性的损失E 匕 女 口 战争冰 灾、 技术更新、 系统升级 、 格式转换等s , 1 2 ] 。 杨小云等学者认为网络的不安全性 , 已成为限制其发展的最
2 . 1 技 术 问题
题 为“ 国家数字文献 资源长期保 存服务体 系建设 ” 的数字 图
书馆高层论坛首届年会 , 呼吁 国家教育科研机构和文献情 报
机构 要充分认识 数字文献 长期保存 的战略重要性 和现实 紧
迫性1 3 1 。因此 , 探讨和选择数字 资源 的长期保 存运行策略 , 从 而有效地实 现数 字资源的长期 高效存取 , 是数字资 源建 设必
1 0至 2 0年 , 与上千年的纸质相 比可谓短暂即逝柳 。 李文 、 周建
军、 李 肖军认为载体一般 以光 、 电、 磁为介质 , 一旦受到 高温 、 利用 C N K I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 对数字 资源长期 保存
策略研究 的期 刊文献进行 统计 , 以“ 数字资源长期 保存 ” “ 策 略” 和“ 数字信 息长期保存 ” “ 策 略” 为限定条件 , 从 1 9 9 9年 至2 0 1 1 年共检索相关期刊文献 4 5篇。按年份划分 , 发表论

中外版权限制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影响

中外版权限制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影响
呈缴 .. .
限制有所区别 , 我国著作权法有 明确 的“ 权利 的限 制 ” 节 , 门介 绍合 理 使 用 和 法定 许 可 两 项 内容 , 章 专
因此 在我 国谈 到权 利 的 限制 时 , 主要 是 指 合 理 使 用
和法定 许 可 , 国外 的 版权 限 制 的外 延 和 内涵 比较 而 宽泛 , 面分 别介 绍 以下 几个 国家 的版 权 限制 及 数 下 字资 源 长期保 存 的实 践情 况 。
③ 参 见 澳 大 利 亚 版 权 法 1O 。 B l
2 1 1 1 一 般 规定 .. .

④ 参 见 澳 大 利 亚 版 权 法 s0 A 。 20 B
7 ・ 0
张 建 赵晓华 刘曦雨: 外版褪限制 中 主
( 州立 法机 关 也 做 出类 似 规 定 , 求 出 版 物 也 应 呈 要 缴 给州 立 图 书馆 ) 另外 , 斯 马 尼 亚 州 和 北 领 地 。 塔 法 案都 规定 他 们 要 求 呈 缴 的 除 了 软 件 , D和 D D C V 外, 还包 括 网站 、 客 、 天室 脚本 和 网络评 论 。 博 聊 2 1 13 技 术保 护措 施 .. . 技 术保 护措 施 ( P ) 许 多 版 权 所 有 者 用 来 T Ms 被
澳 大利亚 版权 法对 图书馆 和档 案馆 的数 字 资源
随 着信 息技 术 的 不 断 发展 , 字 资 源 已经 成 为 数 人 们 社会 生 活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数字 资源具 有 长期
流传和持久使用价值 , 因而需要对其进行长期保存。
数 字资 源长 期保 存 的 目的是 为 了保证将 来 的用 户可 以检 索 、 获取 、 读 、 览 、 解 浏 理解 、 释各 种 数 据 和 记 解 录①。但数 字 资源 的存 储 过 程 中涉 及 很 多 繁 杂 的诸 如存 档权 、 储 管理 权 、 务权 等知 识 产 权 问题 , 存 服 虽 然 国 内外 版权 法均 对作 为数 字资 源 长期保 存 重要 主 体 的 图书馆 和 档案馆 等 重要 的文 化机 构有 不 同程度

国内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研究综述

国内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研究综述
[bt c]Te e n a o l g tm sr eo d t a rlsn ln r tnl prn s c n . A s at h t hil fo — e o g g ̄m t e i O a ie aoayi oa r c c n r ta f i i e W l tni l m tt et dr i ,a e
20 05
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显示 ,截 至 21 年 l 月底 , 00 2 我国 网民规模 达 到 45 . 7亿 ,较 2O 底增 J 730 O 9年 J 3 万人 。 D 互联 网普及率攀升至 3 .%,较 2O 43 O9年底提 高 54个 百分 .
点。全年新 增 网 民730 ,年增 幅 1 .% ;中国 的 网站 3 万 91
21 年 l 月 01 1
第 3 卷第 l 期 1 1
述 ・
现 代 情 报
Ju lo d m nomain o ma fMoe Ifr t o
N v. 0 1 o 。2 l
V0 . No. 1 131 1
国内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研究综述
王莹 莉
( 西南大学计算机 与信息科学学院,重庆 40 1) 075
h pol sa rei i t s e cs n h a ao o e o g d u ee u n r t rb m dsa g eers r e,i t r l —t m s r e g am t isnor ut . e e n tt e n h e a h s e e f n g r t a oi f i a r li o c y
时出现 “ 数字资源 ”和 “ 长期保存 ”以及 “ 数字 信息 ”和 “ 长期保存 ”作为检索限定条件 , 共检索 到 1 篇文献 ( 5 2 会

浅析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问题

浅析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问题
保护数字 信息研究组指 出的 :数字信息 的长期存取 是整个 数 “
字信息管理的重点与难点” ] 。 因此, 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问
题 已成为全球 图书情报学 界和计 算机领 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1 数字 资源的特点 狭义地讲 , 字资源也称为电子资 源, 数 是指 一切 以数字形
1 4 类 目划分的多元性 .
备, 它们才能被用户读取使用, 离开 了载体, 再好的数字资源
都无法发挥它的作用 , 也就失去它存在 的价值 。 2 数字资源保存 中存在的问题
此外 , 一些非文献型信息 , 值、 如数 图形 、 图象 、 声音 等 , 它们不
像 书 目信 息那样 格式 化 和规 范化 , 内容 特征 能否 采用 取之 其
数字资源的迅速发展使得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问题逐渐
凸现 。20 0 0年底 , 自欧美 和澳 大利 亚等 国 的 1 0多 名代表 来 5 会聚英 国的约克郡 , 参加 由研究 图书馆 组织 、 联合 信息 系统委 员会 和 o0C( 机计算机图书馆 中心 ) t 联 等团体组 织共 同举办
于信息本身的关键词描述 , 这些都增添了标 引和著录的复杂
性 的考证 、 版本 的确认 以及 著录带 来 了困难 。按 照传统 的编 目规 则 , 只要与物理形态资源相连 的著 录信 息发生变化 , 就要 加 注释 、 检索点或 编制 新的 书 目记 录 。而这 样极 易造成 数据
库 中出现大 量重 复 、 冗余 的数据 , 占用 空 问, 浪费资 源 。因此
献的数字化拷 贝, 二是直 接 以数字化形 式生产 的非传 统文 献。
便用 户查 找信 息 , 往多 采用 多重 列表 或类似 范畴 索引 的方 往 法组织信息 , 即一个 母类 可 以采用 多种 标准进 行划 分或 一个

试论我国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的挑战及策略

试论我国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的挑战及策略
字 信 息 的长 期 可 读 性 的重 要 技 术 ,但 两 者 也 都 同样 面 临 闲 境 。所 谓 仿 真 , 就是模拟l H 的计算机软硬件 、 旧 的 文件 格 式 ,
万个 , 网站数量 6 9 . 4 万个 , 网页总量 2 4亿页 , 在线 数据库 总
量 2 9 . 5万 个 。 面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此 庞 大 的 数 字 信 息 , 目前 在 国 内没 有
题, 提 出解 决该 问题 的 相 关 策 略 , 并 强调 数 字 保 存 中合 作 的 必要 性 。
【 关键词 】数字信息 ; 长期保存 ; 合作保 存
【 A b s t r a c t s 】W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d i g i t i z a t i o n a n d n e t w o r k , l o n g — t e r m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o f d i g i t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f a c e d t h e s e v e r e c h a l l e n g e s .

个 可靠 的保 存 机 构 保 证 这 些 信 息 的长 期 可 存 取 , 一 旦信 息
2 . 1 技 术
原 国家档案局科研 所所长徐 义全说 : “ 电子档 案存储 载
体的寿命一 般都 超过 了读写它 的计 算机软 硬件技术 生命 周 期, 使 得载体寿命相 对于计算机 软硬件技术过 时而言 . 得
并不十分重要。” 【 反映了在数字技术 日新月 异的时代下 , 数 字 资源 能否长期保存 ,问题 已经不在 于存储介质 的寿命 长 短, 而在如何保证数 字信息 的长期可存取 。所 以数字 信息长 期保存在技术上面临 的是新 旧文件格式 、 新 旧计算机 系统 之 间能否相 容的难关 , 专家们纷纷转 向研 究制定适 合数字信息 长期保存 的技术 策略。

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的价值

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的价值

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的价值作者:刘旭青来源:《卷宗》2015年第06期摘要:在信息社会,数字信息在社会各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数字资源进行长期保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性问题,保存工作刻不容缓。

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保存的内容,分析了保存的意义。

关键词: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保存价值1 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理解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是对数字资源进行长期的、无差错的数字信息存储,是数字资源进行诠释和检索的前提,也是数字资源本身所必需的整个时间跨度。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保证将来仍然能对这些数字对象读取、定位、提供、利用以及理解而实施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所需要管理数字对象的位置和名称、记录的内容、更新的存储介质、以及追踪软件和硬件变化等。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是为了应对数字资源的短暂性和脆弱性、保证数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实现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的作用非常重要,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承,有利于国家对具有战略意义的信息资源的有效控制,从而充分发挥数字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价值。

2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内容2.1 保存存储信息的载体数字资源必须借助于相应的工具才可以识别、读取,数字资源本身无法独立存在。

所以,只有首先保存好数字资源的存储载体,才能为保存数字资源创造条件,载体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数字资源的质量。

2.2 保存数字对象的来源和出处数字资源的价值体现之一就是其来源和出处的影响力,数字来源的质量高低决定数字资源质量的高低。

指明了数字资源的来源,用户才能对该数字对象有个更为清晰、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来源和出处对数字资源的可信性、准确性具有重大的影响,同时这也是满足用户的需求。

2.3 保存相关的链接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带有超文本链接的数字对象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超文本链接有极其方便的利用价值,通过对链接的激活,可以直接存取或查阅相应的数字对象,链接的保存成为数字资源寻根溯源的体现。

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版权法律问题

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版权法律问题

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版权法律问题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在学术研究、信息传播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数字化资源的使用也带来了版权方面的法律问题。

本文将对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版权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一、数字化资源的版权保护数字化资源包括电子书籍、期刊、报纸、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作品。

根据《著作权法》,这些数字化资源享有与传统纸质图书一样的著作权保护。

即使是数字化形式的作品,也必须经过著作权人或相关授权方的同意才能被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处理和提供给读者使用。

二、数字化资源的合理使用在数字化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图书馆必须遵守合理使用原则。

合理使用原则是著作权法规定的一项规则,允许他人在一定的限度内使用已发表的著作。

对于图书馆而言,合理使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科研使用:图书馆可以为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提供数字化资源,以支持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活动。

这包括放映电影、播放音乐、提供电子教材等。

2. 个人研究及学术引用:读者可以个人研究或学术研究的目的使用数字化资源,并在必要时进行引用。

然而,引用需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注明出处并不超出合理范围。

3. 盲文、大字本制作:图书馆可以将数字化资源转化为盲文和大字本,以帮助盲人和视力障碍者获取相关信息。

三、数字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数字化资源的版权,图书馆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未经授权的复制和传播。

常见的数字化保护措施包括:1. 数字水印:图书馆可以在数字资源中添加不可见的数字水印,以便通过技术手段判断其来源和使用情况。

2. 数字版权管理系统(DRM):DRM是一种技术手段,用于通过限制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访问、复制和打印等行为来保护版权。

3. 登记备案:图书馆可以对数字化资源进行登记备案,以便在发生版权纠纷时能够提供证据和保护自身权益。

四、数字化资源的远程借阅与限制随着数字化资源的发展,图书馆提供远程借阅服务已成为常态。

远程借阅服务使得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数字化资源。

档案数字化信息长期保存策略的关键问题

档案数字化信息长期保存策略的关键问题


档 案数 字 化 工 作存 在 的 问题
期保存 问题 , 对如何真实 、 有效地 管理和利用并 长久保存档案数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 , 硬件 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可 以提高档案利用效 率 、 保护档案 原 字化信息等工作欠缺考虑 。然而 ,
唯有使档案数字化信息独立于 系统存在 件安全 , 是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 , 档案 和软件将不 断升级换代 , 要保持档案数字化信息始终能够 行业许 多部 门都投入大量的人力 、 物力进行传统档案 的数字化工 的元数据将 与其永久保存下来 ,
作, 但如此浩大的工程却存在不可忽视 的普遍现象。
中在 扫 描 工 作 上 , 忽 视 了档 案 数 字 化 信 息 的元 数 据 描述 。 而 事 而
被理解 和检索 , 必须重 视且有足够 的元 数据 , 确保档案数 字化信
3 . 重操作轻标准 。当前档案部门开展的数 字化工作只注重将
1 . 重扫描轻描述。当前档案行业所 开展 的数字化工作大多集 息 的长 期 有 效 。
四、 设 数 字 档案 馆 字档案馆建设 。 我们要采用并积极共 享这 些有助于数字档案馆建设 工作的网格 信息技术 , 断完善与创新 不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应用 网格 , 馆际间可以 以网格为平 台实现 数字档案 馆建设工作 , 推进建设工作取得新 的进展 。相对于传统 互联互通 , 促进信息共享。网格环境下 , 数字档案馆 的建设可考虑 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 而言 , 网格环境下 的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
若 式网格系统 中, 人们能够方便地把数字档 案馆 间的信息与设备相 字档案馆 的建设工作 。网格环境下 , 干数字档案馆 的建 设机 构
互 连接 与 共 享 、 织 与管 理 , 够 以各 节点 为单 元 统 一 、 布 式 地 间可以组合建设一个网格系统。该系统 中每个机构不仅可以以本 组 能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