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 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课件

我赶快吃完饭,端来了一盆温水,拿来香皂,神气 地说:“妈妈,我要帮您剪指甲,先来给您洗个手。”
妈妈惊讶地说:“今天怎么了?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咱们 的小宝贝要帮妈妈做事了!”说完,妈妈乖乖地把手放在 盆里。我开始帮妈妈洗起来,一摸妈妈的手,我顿时觉得 好像在摸老松树皮似的,疙疙瘩瘩的。我举起妈妈的手, 奇怪地问:“妈妈,您的手怎么是这样的呢?不像我的手 白白的、滑滑的。”妈妈微笑着说:“我的傻女儿,妈妈 小时候的手和你的一样。现在事做多了,手自然就会变 ‘老’了。”
材料__(_2_)(_4_)__不用写,理由是__这__两__个__材__料__不__能__体__现__ _主__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理一理习作思路。 (1)我想写的事情是____晚__上__独__自__走__夜__路___________。
~~~~~~~~~~~~~~~~~~~~~~~~~~~~~
写法品析
❶开篇点题,说明自 己长大了,学会自我 约束。
❷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❸动作描写,形象地 表现了“我”的疲惫 之感,让人感到真实 可信。
正在这时,电话铃响了,是我的好朋友凡凡打来 的。她说:“我现在上网呢,你也上线吧,咱们 一起去奥比岛玩游戏。”我脱口而出:“行啊! 我马上就开机。”放下电话,我一个箭步冲到电 脑前。刚要开电源,突然想起了妈妈的嘱咐,我 犹豫了。内心中一个小声音悄悄地说:“玩一会 儿吧,反正爸爸妈妈不在家,他们又看不见,只 要自己不说,他们就不会知道。”可是另外一个 小声音却坚定地反驳说:“作业没做完就不能玩 游戏,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❹怎么办 呢?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迹》优秀课件(共56张PPT)

文章为什么以《月迹》为标题?
文章为什么以《月迹》为标题?
“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的变化轨 迹”,也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们心中 留下的美好印记”。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 美的过程。
课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的一场饶有情趣 的寻月活动,那你们有没有和小伙伴一起做 过什么有意思的活动?先仔细回想一下,然 后把你们的快乐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院中月
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 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 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个什么东西。
院中月具有哪些特点?
亮、大、圆
运用了想象的手 法,展现了孩子们独 特的想象力。
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 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 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 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这些孩子们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了什么。
答:表现出了孩子们渴望了解 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 孩 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 表现 了童心的纯洁。
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你有什么感悟。
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 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 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
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 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可 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 的座右铭,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课件(共16张PPT)

拓展阅读
本次诸葛亮给了要加害自己的周瑜一个反击 ,《三国演义》中,有著名的情节“诸葛亮三气 周瑜”,怎么气的?气到什么程度?请同学们去 读《三国演义》,找到有关章节,一睹为快!
谢谢,再见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 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神机妙算:指惊人的机智,奇
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 根据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 在哪些地方?
知天文
“这时候大雾满天,江上连面对面都 看不清。”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 把鲁肃请到船里。”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5.草船借箭
教学内容:
抓关键词、句,了解有关人物鲜 明的特点,激发阅读的兴趣。
回顾主要内容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 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 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害, 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精读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本文中心句及关键词。
懂地理,巧安排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
“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懂地理,巧安排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去受箭。”为什么?
识人心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 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 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 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特征
妒忌贤才
足智多谋、料事如神、 特殊才干。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教学PPT课件

如何以小见大
以“小”见“情” 用小的细节来表现高尚的品德,从日常生活小事、细节中感受到 美德的魅力。
例: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 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 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以小见大”的写法
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
什么是“以小见大”
就是通过写一个小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或揭示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深刻的本质,给人以启迪。
例:妈妈下班回来,看见画,笑着说:“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 洗过手绢啊!”爸爸说:“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胖乎乎的小手》
如何以小见大
3、以“小”见“理” 有些事情看似不大。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在写作文的时 候也可以用小细节来表现深刻的道理,使人有所感悟。
例: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夜晚,一只飞蛾不停地在头顶上 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 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 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上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 明!
例:母亲曾在洗车场工作,无锡的冬天有点寒,可母亲就是小气那一双手套 的钱,导致自己双手冻伤,以致溃烂,我无法言表那时的心情,伤心、难过、 自责、懊悔……也许这一切的词都形容不了我的母亲的愧疚和感激之情,因 此常常哽咽,甚至双眼湿润、模糊,无法用言语表达出心中的情感。
如何以小见大
例:母亲曾在洗车场工作,无锡的冬天有点寒,可母亲就是小气那一双手套 的钱,导致自己双手冻伤,以致溃烂,我无法言表那时的心情,伤心、难过、 自责、懊悔……也许这一切的词都形容不了我的母亲的愧疚和感激之情,因 此常常哽咽,甚至双眼湿润、模糊,无法用言语表达出心中的情感。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学习任务群教学课件

背景资料
打败
北魏(曹操) 攻打
西蜀(刘备) (诸葛亮)
联合 派诸葛亮
三国势形图
东吴(周瑜) (鲁肃)
学习任务
理清脉络
学习提示
做到“三不”: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 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在读懂了的地方做上批注,在不懂的地方
用红笔做上记号。
字词学习
yú
周瑜
遮住
nǔ
弓弩
dù jì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新课标学 习任务群教学课件
5
第二课时
感
拓
学
受
展
习
形
阅
表
象
读
达
学习任务
感受形象
请你谈一谈对周 瑜和诸葛亮的印 象。
感受形象
学习提示
.自学课文,圈画词句。请同学们仔细研读 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 的词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感受形象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 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1~2):借箭起因。 第二部分(3~9):借箭经过。 第三部分(10):借箭结果。
学习任务
解读对话
学习提示
因为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周瑜最终要 诸葛亮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可他却暗中 阻挠诸葛亮造箭,周瑜是怎么做的呢?请 你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
解读对话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 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 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背景资料
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汉字真有趣》优质PPT课件

要根据内容、结合现有条件选择合适的搜集资料的方法;要从搜索的方向和内容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精准查找和检索;为了让搜集到的资料更加完善,可以将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开展猜字谜活动的小组,可根据活动的时长,确定字谜的数量,然后结合字谜的类别、难易程度进行分组,以便在展示交流时更好地和其他同学互动。开展趣味汉字交流会的小组,在整理时要考虑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以便在展示时更好地体现小组的特色。比如,可以将资料整理成展板、手抄报、电子演示文稿等,也可以用毛笔书写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对联等。
《门内添“活”字》讲述了发生在曹操和杨修之间的一个和字谜有关的故事。曹操用“门”里加个“活”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杨修通过字谜成功解读了曹操的心意。这个故事进一步表现了汉字在字形、字义方面的特点,反映了字谜游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字谜文化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有意思的谐音
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
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
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拿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
课文内容
成为新的形声字。第二种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比如,“蜀”字最早是“蚕”的象形,后增加形符“虫”,成为新的形声字;“祭”字最早的字形描绘古代的血祭,后增加形符“示”,形成了新的形声字。
主题解说
这则材料介绍了形声字的一些来源,阐释了形声字的文化内涵,能让我们充分感受汉字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趣味,产生了解、探索更多汉字的愿望。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漫画”老师》教学课件(32张)

语言描 写:表 现了老 师对我 的鼓励 。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深入探究---例文赏析
王老师不但在学习上鼓励我们,而且能包容我们的错误。记得 有一次,周文江同学没交作业,但老师在改我们的作业时就发现了 。上课时,老师并没有当众点他的名,而是在下课时把他叫进办公 室,给他讲了许多道理,他看着老师温情的目光,听着老师那谆谆 的教诲。从那以后,周文江同学再也没犯过同样的错误。
板书设计
“ 漫
老师
漫画
画 突出老师的特点——具体事件
” 老
突出特点---外貌、衣着、性格、喜好
师 融入感情
谢谢观看
走路像 一阵风
体育老师
合作交流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班主任张老师 “狮子王” 外貌:铜铃般的双眼 满头卷发 事例1:开班会时,大发脾气(详) 事例2:拔河比赛、夺冠、兴高采烈(略)
合作交流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科学老师王老师 “114” 外貌:黑眼镜 灰衬衣 事例:做实验 辅导英语作业
深入探究---例文赏析 我的老师
我有一位知识渊博,对学生和蔼可亲的好老师,她那双明 亮的大眼睛里透露着淳朴、温情,她为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时 时刻刻关爱着我们。她就是我们班的班主任——王元菊老师。
记得我刚转来这个班的时候,非常胆小,对王老师十分陌 生,老师上课提问题时,我几乎没举过手,只是低着头一边默 默的思考,一边担心老师会不会叫到我。“张雅楠”老师恰好 点到我的名字,
老师,您是辛苦的园丁,为我们“修枝剪叶”,为了让我们开 得更灿烂、更鲜艳,您费尽了心思。老师,请您相信,我一定会用 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任务、大吼、满腔怒火、搏斗、崎岖、横七竖八、尸体、斩钉截铁、
坠落、雹子、仇恨、热血沸腾、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
壮山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
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
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
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
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1、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
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
2
本帝国主义侵略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八年。这八年,我中华大地涌
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
2、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抗日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抗敌故事,
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
北省易县的狼牙山。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4、请大家注意“壮”字的写法,注意和“状”区别。“壮”可
以怎样组词?
(壮烈、雄壮、壮举、气壮山河)
是啊,同学们!五位英雄,五位壮士,他们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
略者的壮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
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3.自学生字新词。
4.自学检测:
①认读生字与写字。
(从字音上来说,要注意读准平舌音与翘舌音,本课生字除“嗖”
3
外,“斩、坠、仇”都是翘舌音;还要注意“葛”读第三声不读第二
声,“吼”的声母是“h”不是“k”,“崎岖”的韵母也要注意区别
开,注意吐字清晰。从字形上来说,“葛”不要多写一竖,“昂首挺
胸”的`“胸”不要少写一竖。)
②课件出示:
居高临下昂首挺胸全神贯注斩钉截铁热血沸腾惊天动地气壮山
河大举进犯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叽里呱啦纷纷滚落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仔细体会读第一行与读第二行的不同
感受。
①指名读,接龙读。
②边读边谈感受。
(第一行都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感受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第
二行是描写日寇的,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与不满。)
③齐读
三、熟读课文,梳理记叙顺序。
1.1941年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五
壮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精神感动着今天的我们。课文的描写再现
了当时的动人场面,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读不熟的
语句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这篇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的。)
4
4.本篇课文哪个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哪些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
呢
(课文第一自然段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是
事情的发生;第六—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跳下悬崖是事情的结
果。)
板书:接受任务跳下悬崖
5.课文的2—5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写的什么能跟老
师一样给每部分标上一个小题目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
悬崖
四、反复练读,读中感悟重点词语。
1、同学们,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
把敌人引上绝路,英勇跳崖的故事中,哪些场景最让你感动?
读到特别能打动你的词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感悟词语。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壮士:豪壮而勇敢的人。
晋察冀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
地之一,也叫晋察冀边区。晋、察、冀分别是山西省、察哈尔省(已撤
5
销)、河北省的简称。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山涧:山间的水沟。
粉身碎骨:身体被粉碎,形容死得很惨。
惊天动地:惊动了天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辉煌。
气壮山河:形容气势十分雄壮,可以使山河壮丽多彩。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本课指口号声豪迈,所以应选气魄大。
②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
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
纷滚落深谷。
③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
山河!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
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
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
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
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
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彰显着五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
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以及他们对人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6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
板书设计: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