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入职适应现状研究

正文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1.1现实意义
小学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处于基础地位,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现代小学教育,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必须能做好教育工作尤其是新教师。一个人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小学老师对学生们起到了最大的影响,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教师的崇拜感也达到了最高水平。教育的发展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新教师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教师队伍的质量,近几年,人们的思想观念出现的改变,教师职业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人们大都认为工作稳定、待遇好,而且职业社会地位比较高,所以也越来越多人愿意从事教师这个职位,随之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甚至社会人员考取教师资格证、考教师编制,教师队伍日益庞大,但是教师资格制度也越来越完善,许多高校的师范生也必须考取教师资格证,这意味着国家对教师的选拔要求也越来越高。进入学校工作的新教师们是否能适应值得关注,新手教师是其中的特殊群体。在新教师队伍中,大都是师范生,虽然在大学四年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社会实践也经历过不少,但是当他们真正走上讲台,置身于众多学生和老教师中是否能很好地适应,面对学生家长是否能良好地沟通,需要更多的关注。在整个教师生涯中,头几年的适应尤为重要,这关系着教师是否继续愿意从事教育行业,是否能在教育工作中得到较高的幸福感。新教师的入职适应状况会关系着学校的发展,班级的发展,教师队伍的发展,也对学生个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然,在这个适应过程中新教师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这些困难也和各种因素有着密切联系,比如新教师的心理素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校长和家人的支持等,在整个适应过程中较为复杂,万物生长都需要一个过程,新教师的入职适应也如此,不同是每个人的适应能力、速度都不同。如果新手教师在入职初期面对教学实践时明显准备不足,往往会在复杂的教育教学情境中经历着强烈的“现实冲击”,迟迟不能胜任工作,严重阻碍自身专业发展,导致新教师流失率提高,教师队伍不稳定。如果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中过渡到新教师的工作中,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走向更高职称的教师位置。笔者也是就读小学教育专业,并在大学期间不断努力学习和进入小学实践、实习,希望在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老师。在即将毕业之际,面对如何顺利地从学生身份过渡到教师身份,使我倍感压力和挑战,并想在此研究中发现新教师入职初期面对的困难,查找因素,也对更多即将踏入小

学工作的准教师们具有借鉴、反思的意义。
1.1.2理论意义
皮亚杰实现了心理学以及生物学理论的有机结合,提出了同化与顺应是的概念,在他看来,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的两种方式,通过这两种方式,就可以达到个体的平衡状态。
在1959年,霍兰德(John Holland)创建了职业兴趣理论,在这其中,将教师职业划归为社会型(S),该类职业的人存在着明显的社会性,他们喜欢交朋友,希望能够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特别看中社会到的问题。因此,人际交往是教师职业适应中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
1.2概念界定
1.2.1新教师
朱永迪(2018)认为新教师指的是:取得专科以上学历的、获得国家法定教师资格证的、第一次担任学校教师不满3年的,目前还欠缺经验且尚未完全适应学校教学模式的教师。[1]
韩冬梅(2017)认为新教师是指入职1-3年的老师,这类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当中广泛的学习,教学能力仍然有待提高,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初级阶段。[2]
在本文中,主要将具有教师资格而且被聘任为教师,处于教师专业发展初期阶段的教师界定为新教师,为了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将工作年限定为入职第一年。
1.2.2适应
傅渊(2017)认为适应是一个和外界环境长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独特性,循环性以及复杂性。除此之外,我们必须要很好的适应外界环境,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充分运用各种积极因素。[3]
葛维维(2017)认为适应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是环境对自身产生的影响与改变,也包括自身对环境地改变。[4]
Arko(2017)指出适应能够体现出双向的过程结果,是个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个体由于受到环境的重要影响,而环境可以反作用于个体[5]
Lazarus(2016)认为适应应该包含两种不同层面的意义:首先,适应是成就的状态,主要是对个体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进行判断。而且,适应探究的是个体不同环境条件之下,运用各种条件因素,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体现为一种能动的环境回应[6]
1.2.3入职适应
赵喻杰(2017)针对于该领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在他看来,“入职适应”就是一种工作初始阶段,体现为个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真正的达到平衡状态,整个过程存在动态性。其中,个体调节具体包括多样化的内容:专业能力提升、身份转变、构建人际关系。[7]
张菲菲(2016)则认为所谓的“入职适应”就是一种和职业相互协调的具体过程,体现为个体对于职业环境的适应。[8]
英国学者派克(2009)认为,入职(induction)就是在工作前三年时间里,不断的调整自己,从而更好的适应

环境以及相关的程序,体现为具体的生理以及心理行为,是人们在入职以后,逐渐适应环境的一种专业社会化过程。[9]
1.2.4新教师入职适应
秦硕(2014)也对于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他看来,新教师入职适应环境的过程,就是一种专业化过程,是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知识的更新,敬业精神的成熟过程,是新教师向多重角色的一种转变过程,体现出了个体的社会化发展。[10]
杨利霞(2015)指出:就目前来看,新教师入职适应就是指,刚刚入职的教师运用以往所学的知识技能,并充分的使用之前的经验,从而立足于职业价值观指导之下,进行良好的互动调整,从而更好的适应环境,在多方面的条件因素中达到平衡的过程。[11]
德国教育家麦德雷(2005)主要针对于教师入职适应进行了概念上的探讨,并具体分析了能力、行为和有效性的概念以及联系。其中,“能力”主要指的是个体对教育教学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念三者的总称,体现为初任教师对于价值的概括,以及各种各样的独特品质;而“行为”则主要是立足于教学任务基础之上,初任教师的能力展示;“有效性”则体现为行为结果的预期成果实现。[12]
综上所述,在本文,通过总结概括以上内容,定义新教师入职适应概念为:刚刚融入教师队伍,在教学工作过程中,由于自身努力以及接受外界帮助,从而逐渐的适应教育教学环境的过程。
2文献综述
2.1国内外新教师入职适应现状研究
秦硕(2014)通过调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充分采用问卷5点计分法,理论中值是 3,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发现,某市新教师入职适应的总体平均数为 2.413,标准差为 0.339。适应的情况总体来说是不适应的。其中,“自我调适”适应水平最高, “职位晋升”适应水平最低,但均低于理论中值。[13]
张彩霞(2010)也针对于此进行了研究,通过相关数据信息的统计了解到,在多个方面,新教师的适应水平不高,特别体现在人际关系、教学业务以及职业心理适等。不过,在适应过程中,还具有各种困难。[14]
许宏(2016)也针对于此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从整体上看,新入职教师刚入职时,存在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特别是体现工作心理、职业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但是在职业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适应问题。[15]
何婷婷(2017)通过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新教师入职适应平均数为 3.67,这体现出大多数的初中非师范新教师的入职适应水平不高,在入职适应中确实存在一些困难。[16]
张建平(2014)在其研究中调查结果显示某市小学初任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人际适应状况良好,在职业发展过程中

遇到了一定的入职压力。[17]
刘倬绮(2016)在其研究中调查结果显示某市大多数小学新入职教师总体良好,但在教育方面、教学方面、管理方面、教研方面的工作仍然存在不适应的地方。[18]
Simin Cwick,Jean Benton(2009)在其研究中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看,新教师入职适应水平不高。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结果可以发现,小学新教师职业存在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任务也较为繁重,由此产生了不良的情绪,或者是选择了离职跳槽。[19]
Veenman(1984)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并结合了相关的访谈内容做出了具体分析,结果发现,在入职初期,新任教师由于教师缺乏良好的知识素养,特别是教学经验不足,由此很难适应教学工作,主要在教学技能,教学工作效率,时间管理观念方面存在适应困难。[20]
2.2国内外关于新教师入职适应存在问题研究
杨姗姗(2018)认为新教师在入职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新教师与学生家长缺乏沟通、新教师与领导的关系不融洽、薪资待遇不能满足需求、工作量过大,新教师难以应付、学校的硬件条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在职培训实效性不高、职业动机与态度存在偏差。[21]
刘倬绮(2016)认为新教师在入职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专业知识匮乏和业务能力欠缺、与家长的人际关系一般、小学新入职教师对薪资待遇满意程度一般。 [22]
1980 年,约翰斯顿(Johnston)对新教师在任教第一年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新教师通常会遇到四个领域的问题:适应环境、计划和组织、激发学生动机以及学生学业的评价。[23]
在1971年,英国的学者泰勒以及戴尔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各项数据分析了解到,新教师在入职初期,通常会面临三个难题:第一,课堂问题。具体包括不能够很好的了解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缺乏较高的教学技能水平等。第二,沟通困难。具体体现为缺乏自信等。第三,个人难题。具体体现为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孤独感、教育教学压力、身体疲劳等。[24]
王小棉(1999)认为新教师存在各种适应问题,具体体现在:环境适应、学生管理、人际关系、教学困难四个方面。除此之外,在教学方面,认为教师面临着较大的难题,特别是无法立足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根据学生能力以及心理来更好的进行因材施教。除此之外,教师必须要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25]
史元荣、雷学军徐卫江(1999)立足于该领域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在教学适应上,新教师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家校合作不理想、课堂管理困难、教材掌握不全面等等。[26]

在2006年,李良针对于该领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很多的新教师认为教师职业薪酬较低,而且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还有部分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特别难管理,工作压力较大。目前为止,这是首次对教师经济压力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影响度较大,能够体现出当前的社会现状。同时,通过研究他还发现,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无法及时解决困难,就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27]
王荣珍(2006)通过研究发现,新教师主要存在角色社会化问题包括:教师实际地位和社会期待存在较大的偏差,从而产生了失落感;无法很好的适应新角色,从而产生一定的焦虑心理;对教师角色存在理想化认识倾向,不过却很难达到专业教师水准,从而形成了严重的挫败感;人际关系的压力;无法正确对待学生评价等等。[28]
维恩曼将对1960-1983年间的近百项实证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分析,并立足于新教师教学工作问题做出了系统的归纳总结,认为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会遇到十种难题,具体包括:和家长的交流沟通、学生个人问题的处理、日常组织工作、人际关系问题、课堂纪律的维持、教育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的获取等等。[29]
1990 年,美国州立高等教育执行官员协会通过实证研究指出,新教师存在多样化的职业适应问题,内容表现为:备课上课、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等等。[30]
郝斯顿(Houston,1995)通过对比分析入职两个月和八个月的新教师适应情况,了解到,他们之间差别不大。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个体受到了复杂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问题会持续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有:课堂纪律管理、教学资源匮乏、和家长沟通不畅、缺乏私人时间等。[31]
不同国家的新教师面临的困难大致相同,通常新教师会遇到外部的工作环境适应、内部的教学能力两方面的问题,具体分为了个人适应、社会支持、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四个维度:。[32]
韩国学者李承福(1998)对新教师入职适应的调查发现,主要存在处理人际关系、掌握教学技能等多个几个问题。[33]
2.3国内外关于新教师入职适应的内容研究
刘翠霞(2016)通过研究发现,其研究中从入职准备、入职环境适应、职业需求和期望、职业认同,来研究新教师的入职适应水平。[34]
李菊花(2012)通过研究发现:新教师存在较多的职业适应内容,包括:职业能力、人际关系、职业角色以及职业心理。职业能力适应即教师专业能力水平达到的程度;职业人际适应即在人际关系网维护情况;职业角色适应即角色转换的适应程度;职业心理适应即教师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