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翻译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P41-1? 试对中西传统译论作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并指出其异同之处。

西方

(1)公元前46?年,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撰写了《论最优秀的演说家》中区分了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堪称西方译论之源。

(2)公元380?年圣哲罗姆的翻译集所作的序中,认为对词序、文采、辞格、韵味的处理存在着客观上的困难。

(3)文艺复兴时代的法国翻译家艾蒂安·多莱在1540年发表了《论佳译之方法》提出了五条翻译原则,都是从怎么译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

(4)德国马丁·路德提出翻译的七条细则。

(5)以翻译《伊利亚特》与《奥赛德》而驰名译坛的英国翻译家乔治·查普曼提出了具体的译诗的原则。

中国?

(1)陈福康将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发展分为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2)三国时支谦写的《法句经序》主张的翻译方法“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3)东晋、前秦时期的高僧、翻译家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4)张思洁在《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一书中所言,自《法句经序》起,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大略经历了形成、转折、发展和鼎盛四个阶段。

(5)罗新璋从张思洁的长轴中理出四个概念,高度概括了传统译论的历程:

“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6)王宏印对中国传统译论有五个特点:“一、以道德为本位,强调译者道德修养和敬业从业为本的主体性意识。二、服务公众和社会的群体本位思想。三、人文主义的语言观而不是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始终是中国传统翻译实践的潜在的理论导向。四、人文社科类作为主要文本翻译的类型,在材料内容、语言类型和运思方式上都倾向于文学翻译的艺术性,而不是科学翻译的科学性。五、哲学的而非科学的,美学的而非宗教的,是中国传统译论的始终如一的理论基础。

异:

中西方翻译理论译者的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西方译论强调客体意识,注重保持“物”(文本)“我”(译者)之间的距离,注重对文本进行冷静、客观的解析。而中国传统译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意识,以“人”为出发点,重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中西方翻译理论表述的含蓄性与明确性。西方翻译理论以西方语言之间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在用来指导西方语言文字之间的翻译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且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明确性。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倡导者注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境,给予人们较大的联想和领悟空间,但无法给翻译实践作出精确的规定,具有含蓄性。

同:

我们发现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经验和文本层面,更多的是从翻译的得失与困难以及对翻译方法与技巧的探讨这两个方面来认识翻译。如何译译得如何这些可以说是从古代到近代的各国翻译家苦苦思索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P41-3 翻译中要达到完全等值是否可能为什么

答:翻译中不能达到完全等值。卡特福德对翻译的定义如下: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替换”与“等值”之间具有逻辑的联系,翻译既然可以等值,就只是一种替换行为。苏联的费道罗夫明确提出“等值论”:翻译的等值,就是表现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准确和作用上、修辞上与原文完全一致。然而翻译不仅仅是一种纯语言层面的活动,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实践。语际翻译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因素多、范围广的复杂实践活动。其中的许多问题,如翻译者的主观因素、语言转换中的文化移植、影响翻译的社会、政治因素等问题,在语言学层面难以展开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得不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翻译历史上的众多现象也无法做出辩证的解释。翻译的语言学研究途径暴露出的这些局限,使其他学科理论的介入显得非常必要。

第四章

P103-1 试简述为什么翻译的根本任务是意义的再生。

答:加拿大的维纳和达尔贝勒在《法英比较修辞》一书中明确指出:“译者总是从意义出发,在语义的范围内进行所有的转换活动。”也就是说,“意义”既是翻译的出发点,也是翻译的归宿。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也有一句着名的言论:“翻译,即译意”。此外,古今中外众多翻译理论家在对翻译作出定义时,都把原文的意义的传达当作翻译的根本任务。于是,我们可以这么说:“意义”是翻译活动致力传达的东西,是翻译的核心和根本。

P103-3谈谈对意义确定性和客观性的认识。

答:人们普遍认为“有现成的、先于词而存在的概念”,对于翻译理论来讲,如果假设意义是永恒在场并且确定的,那么翻译在理论上就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还是容易的。在20世纪,随着各种意义理论的出现,这种恒定而唯一的意义观受到了普遍的质疑,继而

被彻底动摇。美国哲学家格赖斯提出了意向论,认为词句的意义既包含词语的意义又包含言者的意向。英国哲学家斯特劳森明确提出应扬弃“意义等于所指”的传统意义理论,认为词义不等于该词的指称。

意义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唯一的、确定的存在。认为意义是客观存在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静止不动的。就像一部经典的着作,其意义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应该都是同一的。似乎意义都是明确的、限定的。不可否认,意义具有实体性。但是意义的实体性并不能理解为意义的纯客观存在,两者不是一个概念。

P103-5谈谈为什么意义能够在交流中再生。

答:由于交流的社会性,每个词都有一个意义,但这个意义不是给定的,不是简单的相加,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这些词汇时,就能将它们激活,赋予其新的生命和内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方面,

在历史的发展中,词语的生命力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另一方面,在同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在不同环境(语境)中使用词语,也会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

第六章

P162-1 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128-141)

答: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社会因素对翻译的选择、翻译的接受和传播起着直接的影响,这在多方面都有所体现:(1)社会的发展呼唤翻译。人类社会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中,而人类社会越发展,越体现出一种开放与交流的精神。在人类社会走出封闭、走向交流和相互理解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翻译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一部翻译史,就是一部生动的人类社会的交流与发展史。(2)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翻译。社会的风尚对译者选择原文本及处理原文本也起着重要作用。处于不同的社会状况下,即便翻译同一作品,译者对文本的处理方式也会有着相当大的差别。(3)社会的开放程度影响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