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字形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字形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字形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字形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中考语文字形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矫健一代天娇炫耀头晕目眩

B.苍茫沧海桑田覆盖重蹈复辙

C.泛滥粗制烂造斑纹班师回朝

D.克扣刻不容缓惶恐张皇失措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狼藉绯闻闭门羹锐不可当

B.烦燥庇荫报不平张皇失措

C.寒战馈赠一招群子虚乌有

D.骊歌谰言脱口秀险象迭生

3、依据词典解释,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通——达旦(霄,宵)

“霄”有“天空”的意思,“宵”有“夜”的意思。判断:横线处应填“宵”。

B.多姿多——(彩,采)

“彩”有“颜色”的意思,“采”有“神色”的意思。判断:横线处应填“彩”。

C.物——天择(竞,竟)

“竞”有“竞争”的意思,“竞”有“完毕”的意思。判断:横线处应填“竞”。

D.重——覆辙(蹈,导)

“蹈”有“踩”的意思,“导”有“引导”的意思。判断:横线处应填“导”。

4、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女佣在一旁说:“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张,我曾想收拾一下,后来发现那是徒劳的。”

B.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谛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C.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阴郁而暗然失色,罩上阴云。

D.杜雍和只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嬉闹的可能。

5、对横线处选填的汉字判断正确的是()

A.狭(隘溢)

判断:“隘”有“狭窄”的意思,而“溢”有“过分”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溢”。

B.一莫展(筹踌)

判断:“筹”有“计策、方法”的意思,而“踌”有“犹豫”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踌”。

C.笑大方(怡贻)

判断:“怡”有“愉快”的意思,而“贻”有“赠送”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贻”。

D.遵(循询)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及答案 (优选.)

wo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rd 中考语文实践探究题解题指导 一、实践探究题特点 实践探究题型实质上是一种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形式。通过训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生活性。设题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联,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2、综合性。设题主要着眼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注重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时还关注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3、实践性、探究性。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所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能否很好地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语文知识来表现自己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实践探究题类型 从考查的类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文化积累的考查,如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了解; 2、语言运用,如给活动命名或与口语交际等整合在一起; 3、社会实践,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如提出建议、说出调查的方法等; 4、对材料的分析探究,如出示几则材料要求提炼隐含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评价; 5、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设计一定情景,要求表现考生自己的情感与观点。 三、实践探究题应对策略: 1、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因为综合性学习有许多是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而设题的,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构成了综合探究题的背景材料,如果留心这些事件,学生有所了解,解答起来就从容一些。 2、掌握实践方法,增强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实践性强,强调学生自己去经历、去探究,因此常常考查学生实践的过程,如搜集信息的方法,提出好的建议等。我们在应对时就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实践方法。如提出的建议一是要紧扣主题,二是要具有可行性。 s .. t .....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一)

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模拟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18分) 一、基础知识 (9 分 , 每小题 3 分 ) 1、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媚(mèi)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lín)驾于人民之上。 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 chá)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之分所诓(kuāng)骗,却要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C.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zī)不倦地汲(jí)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qiáo)悴可怜模(mú)样。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B.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的精力集中到这一件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C. 读书的要决,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D.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纶的艺术品。 3、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鲜为人知的人物了,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 B.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锲而不舍。 C.路人对用粉笔作老虎画的老汉关振民大为赞赏:“能把老虎画得如此惟妙惟肖,确实厉害。” D.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如履薄冰,身上像芒刺在背。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岳阳楼之大观观:景观 B、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C、沙鸥翔集集:栖息

2018年中考语文字形题

2018年中考语文字形题 1. (山东临沂201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A. 沉缅脂粉奁鸦鹊无声廓然无累 B. 旁鹜打牙祭引颈受戮红妆素裹 C. 恻隐痒酥酥物竟天择诚惶诚恐 D. 鞠躬秫秸秆有例可援广袤无垠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A沉湎,鸦雀无声。B旁骛。C物竞天择。 2. (山东聊城2018)根据拼音写汉字 水城的四季各具风情.春天,徒骇河边新芽吐绿,澄清的河水荡起层层银波;夏天,东昌湖上红莲zhàn fànɡ(______),挺拔的乔木掩映着似锦繁花;秋天,月明风清的夜晚,古老的铁塔讲述着岁月的故事;冬天,hóng zhuāng sù guǒ(______)的大地,润如油膏的沃土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答案】 (1). 绽放 (2). 红装素裹 3.(山东青岛20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画说青岛》这套书追溯 ..的佳作。 ..益彰 ..了青岛的百年历史,是“画”与“说”相德 B.邓稼先历尽心血 ..。 ....,潜心研究,为我国核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C.家风家规是先辈馈赠 ..,值得世代传承。 ..给我们的无价珍宝,蕴含着许多人生真缔 D.日落时分,绯红 ..的海天间鸥鸟飞翔,别有一番韵味。 ..的晚霞中渔船归航,澄澈 4. (山东滨州2018)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帷幕嬉闹明辩是非顾名思义 B.桑梓晨曦人情炼达刚毅不屈 C.惩诫震奋正襟危坐突如其来 D.精致荡漾引经据典养精蓄锐 【答案】D 5.(湖北恩施201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暮色戈壁滩严惩不贷转瞬既逝 B.诀窍口头禅入不敷出汗流浃背 C.皈依笑吟吟苍海桑田殚精竭虑 D.蓦然文绉绉不可各状眼花瞭乱 【答案】 B。 A.转瞬即逝 C.沧海桑田 D.眼花缭乱 6.(河南201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 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 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 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遵义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卷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l~6题为单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规定区域填涂;第7~27题为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陶冶.(yé) 潮汛.(xùn) 瀚.海(hàn) B.池沼.(zháo) 叱.骂(chì) 彷.徨(páng) C.酝酿.(niàng) 娴.熟(xián) 恬.雅(tián) D.戳.穿(chuō) 鄙.视(bì) 阴霾.(mái) 2.词语积累——下列成语意思相近 ....的一项是(3分) A.镇定自若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B.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怒发冲冠 C.向隅而泣惨绝人寰痛心疾首 D.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白驹过隙 3.文化积累——下面句子内容陈述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想象奇特,气势豪迈,极具浪漫主义风格。代表作有《行路难》等。 B.苏轼,字子瞻。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她的诗集《繁星》、《春水》的主题表现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 D.老舍,原名舒庆春。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品《骆驼祥子》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5.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3分) 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A.生活如山,宽容为径,登山循径,方知山之高大。 B.生活如山,循径登山,宽容为径,方知山之高大。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实践探究题解题指导 一、实践探究题特点 实践探究题型实质上是一种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形式。通过训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生活性。设题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联,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2、综合性。设题主要着眼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注重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时还关注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3、实践性、探究性。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所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能否很好地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语文知识来表现自己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实践探究题类型 从考查的类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文化积累的考查,如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了解; 2、语言运用,如给活动命名或与口语交际等整合在一起; 3、社会实践,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如提出建议、说出调查的方法等; 4、对材料的分析探究,如出示几则材料要求提炼隐含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评价; 5、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设计一定情景,要求表现考生自己的情感与观点。 三、实践探究题应对策略: 1、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因为综合性学习有许多是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而设题的,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构成了综合探究题的背景材料,如果留心这些事件,学生有所了解,解答起来就从容一些。 2、掌握实践方法,增强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实践性强,强调学生自己去经历、去探究,因此常常考查学生实践的过程,如搜集信息的方法,提出好的建议等。我们在应对时就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实践方法。如提出的建议一是要紧扣主题,二是要具有可行性。 3

最新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为选择题,每小题2分,必须使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6小题8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狡黠(á)潜力(án)提防(dī)恪尽职守(kè) B.纤细(ān)嗤笑(ī)勾当(ɡōu)黎民百姓(mín) C.拮据(é)藻饰(zǎo)称职(èn)气冲斗牛(dǒu) D.抽噎(yē)发窘(ǒnɡ)干系(ɡān)越俎代庖(páo)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出现失误——五环变四环,真让人叹为观止。 B.春晚舞台上,蔡明那幽默滑稽的语言表达,令人忍俊不禁。 C.正因为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他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3.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中的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有人把人生比喻为一部丰富多彩的作品:幼年像,充满

着天真的幻想;少年像,可以尽情地抒情;青年像一出快乐的喜剧,追求生活的情趣;中年像,经历着种种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老年像,静静地品味那逝去的岁月。 ①一本沉甸甸的回忆录②一首浪漫的诗歌③一篇美丽的童话④一部严肃的小说 A.②③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概括了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我市的灯饰将从“亮起来”变为“美起来”,目前正在实施让灯饰“动起来”的目标。 C.为了防止恶性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加大了监管力度。 D.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热播后,林志颖的儿子小小志和李湘的女儿王诗龄立即迅速蹿红网络。 5.下列关于名著内容及相关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的长篇小说《变色龙》就是他的作品。 B.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出师表》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视为“表”中的杰作。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为“诗三

中考语文字形专题测试卷(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 中考语文字形专题测试卷(附答案)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是( ) A .蓦然拮据(jié) 与日俱增 栩栩如生(xǔ) B .愧怍秀颀(qí) 鸦雀无声 眼花缭乱(liáo) C .浮燥尴尬(gān) 莫明其妙 屏气凝神(pǐng) D .匮乏濡染(rú) 众目睽睽 稍纵即逝(shì)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浅浅一杯茶,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大众一方面来说,茶可以化腥解酒,待客迎宾。北京旧日的大碗茶是人们夏日解暑祛热的最佳饮料,茶馆是人们休闲、娱乐、社交、集会和交易的最佳场所,老舍先生的名剧《茶馆》中就可一见端倪。如今,老北京的茶馆大多销声匿迹,四川的茶馆还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人们泡茶馆、摆龙门阵好不自在逍遥。从雅文化的一方面来说,“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他们在茶香中酝酿诗情,泼墨挥毫,颇多雅趣。苏轼“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陆游“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李清照“酒阑更喜团茶苦”,“赌书消得泼茶香”,俱都深谙茶中真趣。 南宋时期茶种和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明朝中后期日本高僧利休开创日本茶道,定下“和、敬、清、寂” 茶道四规。知堂老人① 在《泽泻集》中曾对日本“茶道”有一精辟的解释:“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日本的追求“静思”与中国的追求“雅趣”成为东方茶文化的两大代表;在东方的土地上, 。 【乙】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为国饮”。而楹联作为最小单位的独立文学作品,浓缩了汉语的精华。古往今来,文人雅士在与茶结缘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茶联,如“得与天下同其乐, ”、“ ,茶自峰生味更圆”、“ ,书能香我无须花”、“汲来江水烹新茗, ”等。茶联,堪称中国楹联宝库中的一枝奇葩,不但有古朴典雅之美,而且有妙不可言之趣。 注:①知堂老人:周作人,现代散文家,诗人,翻译家。自号知堂。浙江绍兴人。鲁迅二弟。 2.对文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葩(p ā) “方”字的笔顺是:点,横,横折钩,撇 B .葩(p ā) “方”字的笔顺是:点,横,撇,横折钩 C .葩(b ā) “方”字的笔顺是:点,横,撇,横折钩 D .葩(b ā) “方”字的笔顺是:点,横,横折钩,撇 3.根据语意,将下列语句填入【甲】文第二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或诗意、或禅意的茶道,为陷入红尘的人们诠释了修身怡情的最佳方式 B .或禅意、或诗意的茶道,为陷入红尘的人们诠释了修身怡情的最佳方式 C .或诗意、或禅意的茶道,为陷入红尘的人们提供了修身怡情的最佳方式 D .或禅意、或诗意的茶道,为陷入红尘的人们提供了修身怡情的最佳方式 4.下面四句分别填入【乙】文中横线处,可以构成四副茶联。请将这四句依次填写在横线上,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茶亦醉人何必酒 ②买尽青山当画屏 ③不可一日无此君 ④泉从石出情宜冽 A .③④①② B .③④②①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②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峦叠嶂 转弯抹角 天衣无缝 物竞天择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及答案21页 1.下列各句没有搭配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为了让晋察冀边区人民系统地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 B.持续咳嗽很令人烦恼,它不仅严重阻碍学习和休息,而且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的其他疾病。 C.我明自了,为什么一个普遍的中国士兵——雷锋的名字,能够超越时间、国界和种族,被久久传颂着,成为两代人的楷模。 D.我总愿打开窗户听着柳林里柳枝的响声和随风吹来的花香。 2.以下语句在照应上没有毛病的一项是 ( ) A.汽车本身质量的好坏,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B.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有没有信心和毅力。 C.检验一项改革措施的合理性关键是看它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如何防备展览会及珠宝店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事。 3.以下句子照应上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B.内容正确与否是衡量作品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C.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 D.经过整顿,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出入场不再相互拥挤,无票入场的现象已经杜绝。 4.从逻辑搭配关系看,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从古到今,艳艳红梅倾倒了多少诗人啊,咏梅诗成为我国传统诗歌题材,象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坚强乐观的品格。 B.为期一周的会议将就各种国际性的犯罪活动以及国际问的执法合作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 C.凡是代表团到达的城市,都毫无例外地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欢迎。 D.这篇文章能够使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是腐朽的,它最终必然被无产阶级埋葬。 5.下列各句无语病的是哪一项 ( ) A.这次对中央领导成员的改选和增选,对于加强中央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集体领导和团结一致,保证党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实现,将起到重要作用。 B.共产党人应该随时随地关心和照顾群众的痛痒。 C.他的二十多件作品参加上海民间工艺品的征集活动,大部分被入选,在民间工艺品展览中展出,受到好评。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5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题目。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 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遥看是君家,。(《十五从军征》) ②,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⑤何处望神州。(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⑥,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①《登幽州台歌》中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的诗句是:。 ②《爱莲说》中直接点明莲花形象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9分) 小型蚁筑巢,将湿rùn的土粒吐在巢口,垒成酒盅状、灶台状、坟冢状、城堡状和蔬松的蜂房状,高sǒng在地面;中型蚁的巢口,土粒散得均匀美观,围成喇叭口或泉心的形状,仿佛大地开放的一枝黑色花朵;大型蚁筑巢像北方人的举止,随便、粗略、不拘细节,它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什么地方,任意一丢,就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湿rùn()酒盅()高sǒng()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正确的写法是“”。 (3)“不拘细节”中“拘”的意思是() A.逮捕或扣押 B.拘束,不变通 C.限,限制 (4)将文中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等人在印度洋的采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 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 B.《水浒传》中,鲁智深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子,倒拔垂杨柳,制服常来滋事的泼皮无赖。之 前他还大闹野猪林,救了林冲。 C.《红岩》中,成岗在印刷《挺进报》时被抓,千钧一发之际将扫帚挂在窗口为同志们传递危险 信号,保卫了党组织。 D.《骆驼祥子》中,祥子在曹先生家拉包月,不小心碰坏了车子,摔了曹先生,祥子提出 用工钱做赔偿,但曹先生并没有扣他的钱。 (2)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身上凝聚着可贵的品质。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 A.阿长 B.保尔·柯察金 C.简·爱 4.育才中学在(2)班同学开展“合理饮食与健康体质”的专题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为了给同学们普及正确的健康饮食知识,班委准备邀请营养师王娟女士在6月10日下午3点来班级做讲座,请你代班委写一封邀请函。 (2)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图和漫画,写出两条探究结论。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 ....的一项()(3分) A.贪婪.(lán)堕.落(duò)炽.痛(chì)正经.危坐(jīn) B.睥睨 ..(pìnì)脊.椎(jǐ)鞭挞.(dà)呱呱坠地(gū) C.伎俩 ..(xīxū)推祟.(chóng)冥思遐.想(xiá)..(jìliǎng)唏嘘 D.赫.然(hè)蓦.然(mò)俨.然(yǎn)玲珑剔.透(tī)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的一项()(3分) A.好文章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语言不必一味追求华丽,闪烁其辞 ....。 B.刚上初一,部分同学经常抱怨:文言文太深奥,不可理喻 ....。 C.2006年5月20日陈水扁对环保志愿者说:“台湾义工的贡献是罄竹难书 ....。” D.虽然对生活谈不上有什么真知灼见 ....,但是,我有做人的底线和生活的乐趣。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3分) A.在张闻天同志逝世前的十多年里,一直都鼓励儿子好好劳动,积极工作。 B.老师一方面要认真教,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认真学。 C.我们应该不断剖析自己、调整自己、完善自己。 D.这个观点,最近有些文章提出批评,我认为是对的。 4.请选出下列说法无误 ..的一项()(3分) A.“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反复)“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 样美丽。”(比喻)——修辞手法分析都正确 B.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也就一定还是旧的一套。——这个复句没有问题 C.《聊斋志异》(中国·蒲松龄)/《简·爱》(英国·夏洛蒂·勃朗特)/《童年》(俄国·高 尔基)/《骆驼祥子》(中国·茅盾) D.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 边。——这些句子的标点符号无误 二、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5.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15分) ⑴,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 ⑵,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⑶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⑷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⑸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⑹,料知短兵不可接。(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⑺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⑻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⑼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02:字形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02:字形 汉字·错别字·汉字的笔画及含义 2. (2018?梧州市中考)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A.搏学迁徙恍然大悟浑为一谈 B.亢奋睿智断章取义恪尽职守 C.诘责宽怒粗制滥造无可质疑 D.嘻闹干涩巧妙绝轮人声鼎沸 2. (2018?铜仁市中考)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荟萃抉择锋芒必露急流勇退 B.羁绊祷告铤而走险语无伦次 C.谒见沉湎坚如磐石再接再励 D.伶仃痊愈自怨自艾留连忘返 2.(2018?青岛市中考)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 A.《画说青岛》这套书追溯 ....的佳作。 ..了青岛的百年历史,是“画”与“说”相德益彰 B.邓稼先历尽心血 ..。 ....,潜心研究,为我国核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C.家风家规是先辈馈赠 ..,值得世代传承。 ..给我们的无价珍宝,蕴含着许多人生真缔 D.日落时分,绯红 ..的海天间鸥鸟飞翔,别有一番韵味。 ..的晚霞中渔船归航,澄澈 2.(2018?柳州市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 ...字的一项是(D ) A.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 ..的钟声也响了。 B.这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 ..的语言的精华。 C.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 ..的共产党员。 D.我算愁躇 ..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 2. (2018?临沂市中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D) A.沉缅脂粉奁鸦鹊无声廓然无累 B.旁鹜打牙祭引颈受戮红妆素裹 C.恻隐痒酥酥物竟天择诚惶诚恐 D.鞠躬秫秸秆有例可援广袤无垠 2.(2018?郴州市中考)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 祈祷托辞拮据一泻千里 B.葱茏牟取荫庇张皇失描 C.能耐玄虚搏击眼花缭乱 D.消蚀萧索烦燥随声附和 2、(2018?毕节市中考)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 ) A、左右逢源漠不关心肆无忌惮强聒不舍 B、翻天覆地脍炙人口世外桃源提心吊胆 C、侧隐之心戒骄戒燥无与伦比谈笑风声 D、袖手旁观销声匿迹苦心孤诣断壁残垣 2. (2018?包头市中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贮蓄火侯锥形迫不及待

中考语文综合性测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综合性测试题 一、为配合班级拟开展的“走近音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试题。 【小题1】请从下列古诗词中,为班刊“文学与音乐”专栏选用适用的诗词。(填写序号,多选少选均不给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③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⑤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⑥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⑦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⑧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笆半遮面。⑩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适用的信息: 【小题2】下面是某校“学生对音乐兴趣度”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结论 【小题3】在“我喜爱的歌曲”展示中,如果你是节目主持人,请你在第一个节目合唱《歌唱祖国》和第二个节目独唱《歌声与微笑》间说几句衔接的串词。 二、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市发生里氏8.0级地震。一时间,山川摇晃,房屋倾颓,一座青山秀水的城市转眼变为废墟,无数的妻离子散、无数的骨肉分离、无数的生离死别、无数的有家难回,在中国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上悲怆地上演。 【小题1】灾难中无数生命在挣扎,救助中无数希望被点亮。正在罹受苦难的灾区人民不仅需要物质上帮助更需要心灵上的支持,请你拟写一条短信,鼓励灾区的人民不要丧失希望,勇敢的活下去。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小题2】生之华夏人,同系华夏魂。汶川需要我们,四川需要我们,中国需要我们。只要我们伸出双手,力量虽然微薄,终能汇成汪洋大海。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灾区人民早日脱离苦难,学校将要开展一系列支援灾区的活动,心系灾区的你怎能落后,先确定活动名称然后拟写一个活动方案吧! 活动名称: 活动方案: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及答案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中考语文实践探究题解题指导 一、实践探究题特点 实践探究题型实质上是一种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形式。通过训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生活性。设题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联,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2、综合性。设题主要着眼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注重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时还关注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3、实践性、探究性。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所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能否很好地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语文知识来表现自己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实践探究题类型 从考查的类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文化积累的考查,如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了解; 2、语言运用,如给活动命名或与口语交际等整合在一起; 3、社会实践,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如提出建议、说出调查的方法等; 4、对材料的分析探究,如出示几则材料要求提炼隐含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评价; 5、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设计一定情景,要求表现考生自己的情感与观点。 三、实践探究题应对策略: 1、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因为综合性学习有许多是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而设题的,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构成了综合探究题的背景材料,如果留心这些事件,学生有所了解,解答起来就从容一些。 2、掌握实践方法,增强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实践性强,强调学生自己去经历、去探究,因此常常考查学生实践的过程,如搜集信息的方法,提出好的建议等。我们在应对时就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实践方法。如提出的建议一是要紧扣主题,二是要具有可行性。 3、根据情境,恰当表达。可以这样说,每一道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都有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这一点甚至是一个核心的考查要素。而且相对于一般的语言运用题而言,因为有特定的情境要求,其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如给活动命名,给栏目取名,写一段串词等。我们在表达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内容要切合主题;二是语言要准确、凝练、生动。 四、典型题例 1.(20XX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国务院办公厅l月8日发出“限塑令”,规定从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 所将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学校就此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请你也参 与这一活动。 【活动一:搜集资料】某小组从网上搜索到这样一幅漫画,请你说出这幅漫画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主旨。 【活动二:开展调查】“限塑令”生效首日,他们对某超市使用塑料购物袋及无纺布袋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 卷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一、积累及运用(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阻遏.(è) 诘.问(jí) 愧怍.(zuò) 张慌失措. (cuò) B 、仄.歪(zè) 嶙峋.(xún ) 干涸.(gù) 唯妙唯肖. (xiào ) C 、狼藉.(jí) 污秽.(huì) 酬和.(hé) 相行见绌. (chù) D 、妖娆.(ráo ) 招徕.(lái ) 狡黠.(xiá) 强聒. 不舍(gu 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轩昂沉缅恣睢鳞次栉比 B.告罄蓦然威慑根深蒂固 C.潺弱扶掖惊悚睇泗横流 D.亵赌鸿鹄睥睨独具惠眼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 ) A .便民箱、窨井盖、金属垃圾桶、名花名草不胫而走.... ,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 B .学问是寸积铢累.... 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 C .他们原来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毕业后各自回到故乡,从此便分道扬镳....了。 D .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A.参加第二十一届冬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勇夺五金实现历史突破。 B.经过国庆阅兵大典后,使许多年轻人萌发了成为一个军人的愿望。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无疑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D.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令人乐观。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学会低头。。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①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 ②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是低调的。 ③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 ④低头,既是正确认识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A.②④③① B.②③④① C.④①③② D.④②①③ 6.下列关于名着中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黛玉因晴雯不开门一事错怪宝玉,心中怨气无处发泄。次日,又看到花落,勾起伤春愁思,就把残花落瓣掩埋起来,一首《葬花吟》道尽了她内心的酸楚。 B.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有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遭遇,这养成了她自尊、坚强、独立的个性。 C.保尔在一次激战中头部受重伤。在养病期间,他认识了冬妮娅,后来冬妮娅成了他的妻子。 D.赵云是刘备手下有勇有谋的大将,他曾两次救阿斗。一次是长坂坡单骑救阿斗,另一次是孙夫人要带年幼的阿斗回东吴,赵云截江夺阿斗,为刘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古诗词鉴赏(3分) 次北固山下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一字音字形习题1

专题一字音字形 1.(2019·原创题)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听说他在那边阔绰.(cuò)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我的父亲脸色早已煞. (shà)白,两眼呆直 ..。 B.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万般地无奈.何。唉,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jīn)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chán)头。 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跘.,容不得闭塞.(sè)。是挣.(zhènɡ)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D.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niànɡ)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ɡěnɡ)疼痛得不敢活动。 2.(2019·原创题)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多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bǐnɡ)息敛.声的一刹.(chà)那。 B.他站在船上,向后眺.(zhào)望,除了朦朦胧胧 ....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C.鸟儿将窠.(kē)巢.安在繁花嫩.(nèi)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D.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sì)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pín)临绝望的边缘.。 3.(2019·原创题)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 ..(yuān wanɡ)了一只不能说话辨.诉的动物。 B.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tuó)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yù)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 C.在空中腾跃.(yào),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展,竭.(jié)力展开。 D.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qīnɡ)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xiào)。 4.(2019·原创题)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它纸糊的墙壁化作灰尽.,白雪的顶棚变作泥泞.(nìnɡ),露.(lù)水的地面变成沼泽 ..。 B.或钻石觅.缝,汩.(ɡǔ)汩如泉;或趟.过石板,潺.(chán)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C.待到中午时分,湛.(zhàn)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diān)甸的金黄麦穗.。D.在山麓.、沟壑.(hè)、河谷、湖泊.(pō)、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5.(2019·原创题)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它戛.(ɡá)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mò)生了。 B.融雪处裸露.(lòu)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xiāo)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C.但见色彩斑斓.(lán),彩霞满天,白云缭.(liáo)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

中考语文综合性测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综合性测试题 一、综合性考查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交通安全法规意识和安全文明意识,学校开展了“交通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特别邀请你为这次活动做以下工作。 【小题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小题2】请围绕主题活动设计两项活动内容。 ① ② 二、口语交际 根据下面的语境填写得体的语言 【小题1】如果你的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把都德说成是美国作家(应是法国作家),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委婉地指出老师犯的错误 【小题2】在班上组织的一次课外学习活动的总结会上,你第一个发言,你发言结束时要说的话: 三、语文实践。 某校九年级一班准备在毕业前夕,开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 【小题1】活动期间要举行一次“我心中的语文”一分钟演讲比赛,请你设计活动的程序。 【小题2】在“走进社区,服务群众”活动中,小敏同学想为张大爷的便民理发店写一副对联,但一时想不起来写些什么,请你代为书写。 四、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然而因某些原因,长城遭到了一些破坏。这次,学校开展了“保护长城我先行”的活动,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小题1】根据中国长城学会所作明长城保护情况的调查,人为破坏比自然破坏对长城更具威胁力。对长城的人为破坏,主要是取材性破坏、建设性破坏、旅游性破坏和修复性破坏。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漫画,说说这属于哪一种破坏。

【小题2】阅读下面的表格,得出你的结论。 公众对长城破坏现状的了解 结论 【小题3】如果你在攀登长城,还看到有人随意在长城上取土、掏洞、修窑、建库房等等,你将怎样阻止他们? 五、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后面三小题。 【材料一】2012年7月20日7时10分,大连市开金州新区金石滩凉水湾路段,一辆载着17个孩子的轻型封闭货车与迎面而来的奔驰车相撞,车上的17个孩子不同程度受伤。此车是幼儿园园长为了接送孩子而雇来的“黑校车”。【材料二】2012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正林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私自改装限乘9座的校车,搭载幼儿及教师64人,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东风牌货车相撞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当场死亡5人,后因伤势严重救治无效又死亡16人,受伤幼儿43名。 【小题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校车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至少两点)。 【小题2】某校要举办一次“安全乘校车”的宣传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的方式。 方式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假如你发现在校园里还存在其它安全隐患,作为班级安全检查员的你,来到了主管学校安全的张校长的办公室,你该如何对他说?

备战中考:中考语文材料探究题精华考试题专练及答案.doc

备战中考:中考语文材料探究题精华考试题专练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语言表达(共45题) 1.(2011?北京市) 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今年来,北京市在治理道路交通拥堵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共同信息,说出北京市治理道路交通拥堵采取的两项主要措施是什么。综合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北京市治理道路交通拥堵的思路是什么。(4分) 【材料一】 北京市公共交通发展状况对比表 项目 2001—2005年 2006—2010年 增长比例 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 114公里 336公里 194.7﹪ 公共汽车运营车辆 18496辆 21548辆 16.5﹪ 全市交通投资 1050亿元 2500亿元 138﹪ 干线公路 836公里 3474公里 22.5﹪ (数据来源:《北京市日报》2011年5月3日) 【材料二】 根据最新规划,“十二五”期间北京地铁(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从现在的336公里增加到600公里, 到2015年,北京中心城区步行不到1000米就能到地铁站。北京公交专用道路总里程也将从294公里增加

到400公里,中心城区选择公交出行的比例将从2010年得40.1﹪提升到50﹪。小客车出行比例力争从现在的35﹪左右下降到25﹪,实施小客车总量调控,保持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零增长。 (1)主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⑤ 文中有一个句子与上下文衔接不当,应删去。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2分) 【答案】①……吸引了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前往参观(2分) ②数百年来,人们(我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2分) ③ “、”(1分)改为“,”(1分)(共2分) ④既是人们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也是(更是、还是)人们交流城市发展模式的平台。(2分) ⑤中国举办世博会是一次展示国力的好机会。(2分) 难度:中等知识点:病句辨析 10.(2011?河南省) 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青年学子成长提供了价值准绳,也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了工作方法。百年清华__________并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历史,这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__________了许许多多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栋梁之才。__________高等教育始终让青年学子全面发展并保持个性,我国的人才培养水平__________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A.见证铸就只有才 B.印证造就只要就 C.印证铸就只有才 D.见证造就只要就 6.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3分) 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国之重宝”。 ①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全器的重量 ②壶颈两恻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 ③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 ④方壶通体满饰龙、凤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 ⑤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7分)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类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