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教学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教学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教学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总

第二单元复习

第1课

秋天的怀念

瘫痪 tān huàn: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的丧失活动能力。比喻机构涣散、混乱,不能正常工作。

暴怒bào nù:大怒;亦形容水势凶猛激荡

沉寂 chénjì:①非常寂静;②杳无音讯。

捶打chuí dǎ:用拳头或锤子敲打。憔悴 qiáo cuì:黄瘦;瘦损。形容人脸色不好。

央求 yāng qiú:恳求,乞求

神色 shénsè:神情面色

敏感 mǐn gǎn: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诀别jué bié:分别;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

烂漫 làn màn:①色彩鲜丽;

②坦荡,无做作

絮絮叨叨 xùxu dāo dāo:形容说话啰嗦

淡雅 dàn yǎ:(颜色花样)素净雅致;(花草等的香气)清淡

深沉 shēn chén:指声音低沉;形容程度深;沉稳,不外露。

喜出望外 xǐchū’wàngwài:所遇超过了所望,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二、文学常识

(二)、《秋天的怀念》

1.朗读课文,把握全篇的感情基调。说说课文几次写到秋天?为

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

答:课文两次写到了秋天,一次在母亲即将去世前,一次在母亲去世后多年,“我”和妹妹去北海公园看花。题目为“秋天的怀念”,其主要寓意

1为在秋天怀念同样是在秋天去世的母亲,

2也表明经过人生的“秋天”,

3母亲牵挂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懂得了怎样面对生活的困境。

2.找出课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表现了母爱的伟大的句子(三句以上),试结合上下文作具体分析。

答:(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面对“我”的“暴怒无常”,母亲逆来顺受,表现出1极大的理解、忍耐和宽容。“悄悄地”“偷偷地”

等词语,2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的慈爱。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面对厌世自弃的“我”,1母亲尽其所能地劝抚、安慰“我”。“扑”“抓”等词语,表现了2母亲反应的强烈;“忍住哭声”说出的话语,3写出母亲深沉的爱,读之令人怆然。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神态描写)

“憔悴的脸”表明母亲积劳成疾,“央求般的神色”见出母亲的耐心、慈祥。即使是“暴怒无常”的“我”,也不由得为之感动了。

(4)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母亲“忽然不说了”,1她意识到她说多了,因为现在的“我”,完全丧失了“跑”和“踩”的能力,母亲怕又勾起“我”的烦恼。“她比

我还敏感”,2说明她的内心比“我”还沉重。

3.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活儿”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答:课文最后一段详写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1象征了母亲菊花一样的精神品格,也2表明“我”和妹妹实现

了母亲生前的遗愿,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结尾重复母亲“好好活儿”的话,表明成熟的“我们”现在已经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不会再徒叹命运的无情,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第2课

散步

信服 xìnfú:相信,佩服

嫩nèn芽:初生而柔弱的芽苗

分歧fēn qí:差别;不相一致的地方取决qǔ jué:决定

拆散chāi sàn:分散委屈wěi qū: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难过;让人受到冤屈

粼粼 lín lín:形容水流的清澈或水、石的明净

一霎时shà shí:极短的时间,片刻,一会儿各得其所gè dé qí suǒ:原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各个都得适当的安排。

熬áo:忍受,艰苦支持。

三、课内阅读

(一)《散步》

1. 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并说说你的理由。

答:当然好了,不用换。因为通过散步这个日常情景的描写,体现了家庭的温情,亲情,尊老爱幼和谐的家庭氛围。

因为文章还有一个主题,中年人承担着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在支撑家庭的同时,又肩负着社会建设的重任,这是家庭和社会赋予中年人的使命,也是

他们必须背负的责任。这是从文章主题角度确定的题目。

2.“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是你和妻子,承载着整个家庭,而这个家庭就是你们小小的世界。

3.找出课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结合上下文仔细品味,说说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

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作者先写大地,大小不一、浓淡不均匀的“新绿”随意分布着;再写空中,“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嫩芽代表了春天里新生命的萌发;最后写田里“起着水泡”,表明生命的复苏或诞生。这些景物描写,都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感受这些景物之美,感受春天的美好,也是一家人“散步”,的目的。

(2)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几句景物描写,勾画出一幅典型的田园风景,清新而明丽。这些风景是从母亲的眼里“望”出来的,意味深长。这是她改变主意的部分原因:她听从了孙儿的选择,因为“小路有意思”。

4.课文中多处运用对称式的句子,如例句所示。请再画出两处这样的语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示例: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答:例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

(重要)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汉语拼音 声母表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表24个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二,偏旁部首及代表字 氵三点水(江河沙)日日字旁(明暗晚)讠言字旁(语认识)忄竖心旁(快慢恨)雨雨字头(雪霜零)冫两点水(次冷准)攵反文旁(敏故)犭反犬旁(猪狗猫)鸟鸟字旁(鸭鸡鹅) 竹字头(笑笔笛) 彳双人旁(徐往)目目字旁(眼睛盯)孑子字旁(孩) 扌提手旁(打把拉)足足字旁(跳跑)亻单人旁(休体何)口口字旁(唱听叶)月月字旁(肚朋腿)人人字头(会合全)门门字框(闪问闻)

宀宝盖头(宝家宁)土提土旁(地场城)风字框(风凤)王王字旁(球玩)方方字旁(放旅)石石字旁(砍码)火火字旁(炒烧)口方框(国园圆)辶走之底(过远近) 走走之旁(赶超起)禾禾字旁(秋秒) 刂立刀旁(别剑到)灬四点底(热熟) 阝双耳刀(陪队)八八字头(谷分公)女女字旁(好妈奶)心心字底(想思念)虫虫字旁(蜘蛛蛙)饣食字旁(饱饭馒)三、量词的使用 一条鱼一座桥一头牛一片叶一阵风 一本书一顿饭一片田一块田一口牙 一幅画一个家一座山一朵云一片云 一条路一里路一只鹅一群鹅一根木 一份报一堆果一个果一句话一棵树 一把尺一双手一个人一群人一堆土 一朵花一颗心一条毛巾 一面红旗一个朋友一对朋友一条木船一条小河 一轮月牙一弯月牙一块面包一颗星星一个影子 一架飞机一位老师一群老师一座房一间房子 一扇门窗一个故事一个城市一座城市一片草地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工作总结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年5班语文教学工作。本人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备课 教学中既做到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 二、培养学习兴趣 面对一群刚踏进中学的学生,认为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利用开展课题研究-----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本学期主讲《三字经》,让学生了解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三、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 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

和谐、活跃的气氛。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初一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本学期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效果也比较显著。 五、采用多样的语文综合性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除了日常教学工作,还开展写字课。让学生体会到“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习,全班大多数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写字,掌握正确书写方法,有一定的速度。平时还利用自习课时间,带领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看书,着重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本班学生对语文科的学习兴趣逐渐提高,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猜想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 1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数字 1 与字母 X 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 2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 3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 4.2 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 4.3 角 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 4 部分中英文词汇索引

有理数1. 有理数: (1) 凡能写成q (p, q为整数且 p 0)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正整数、 0、负整数统称整数;p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 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 +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正分数整数零 (2) 有理数的分类 :①有理数零②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负分数负分数 (3)注意:有理数中, 1、0、 -1 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 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 自然数0 和正整数;a> 0 a 是正数;a< 0 a 是负数; a≥ 0 a 是正数或0 a 是非负数;a≤0 a 是负数或0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 的相反数还是0; (2) 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 a-b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a+b=0 a 、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 0 的绝对值是 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 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a(a0)a(a0) 绝对值可表示为:a0(a0)或 a a (a 0)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a(a0) (3)a a 1a0 ; 1 a 0 ; a a (4) |a| 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 a a ≥ 0;注意: |a| · |b|=|a · b|,. b b 5. 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 大,负数永远比 0 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 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 - 小数> 0 ,小数 - 大数< 0. 6. 互为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 0,那么 a 的倒数是1 ;a 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若ab=1 a 、 b 互为倒数;若ab=-1 a 、 b 互为负倒数. 7.有理数加法法则: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0的数叫做正数。 1.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整数,一、正数和负数自然数,有理数。 (不是带“—”号的数都是负数,而是在正数前加“—”的数。) 2.意义:在同一个问题上,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概念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注: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零统称为非负 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整数。 ⑵按整数、分数分类: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 正分数整数0 零有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正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1.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对应关系: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数轴 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应用 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在原点的同侧作减法,在原点的两侧作加法。 (注意不带“+”“—”号)

代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1.概念(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相反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即a=-b;反之, 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四、相反数 两个符号:符号相同是正数,符号不同是负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个符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符号的化简,看负号的个数,当 “—”号的个数是偶数个时,结果取正号 当“—”号的个数是奇数个时,结果取负号 1.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0没有倒数) 五、倒数 2.性质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 若a与b互为负倒数,则a·b=-1;反之,若a·b= -1则a与b互为负倒数。 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若|a|=|b|,则a=b或a=﹣b)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的绝对值是0 a >0,|a|=a 反之,|a|=a,则a≥0 a = 0,|a|=0 |a|=﹣a,则a≦0 a<0,|a|=‐a 注: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a (a>0) 的数有2个,他们互为相反数。即±a。 |a|≥0。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 0,则每个非负数都等于0。故若|a|+|b|=0,则a=0,b=0 1.数轴比较法: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七、比较大小 2.代数比较法: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部编语文一年级知识要点汇总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1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会写字及组词 1 春夏秋冬 春(春风)(春雨)(春天)(春日) 风(风雨)(风云)(大风)(东风) 冬(冬天)(立冬)(冬日)(冬雪) 雪(大雪)(风雪)(雪人)(雨雪) 花(开花)(花白)(雪花)(白花花) 飞(飞鸟)(飞天)(飞虫)(飞机) 入(入学)(入口)(出入)(入门) 2 姓氏歌 姓(姓名)(姓李)(姓王)(姓吴) 什(什么)(干什么)(为什么) 么(多么)(什么)(好么)(对么) 双(双手)(双目)(双耳)(双人) 国(中国)(国画)(立国)(国学) 王(国王)(王后)(王子)(大王) 方(对方)(大方)(比方)(东方) 3 小青蛙 青(青蛙)(青天)(青鱼)(青年) 清(清水)(清明)(清早)(清白) 气(天气)(力气)(和气)(正气) 晴(晴天)(晴好)(晴日)(晴空) 情(友情)(同情)(心情)(人情) 请(请问)(请人)(回请)(申请) 生(学生)(花生)(生气)(出生) 4 猜字谜 字(生字)(字画)(名字)(字体) 左(左右)(左手)(左耳)(姓左) 右(右手)(右耳)(左右)(山右) 红(红花)(火红)(口红)(红木) 时(小时)(时间)(有时)(四时) 动(生动)(动心)(开动)(动手) 万(万里)(万国)(万年)(十万) 二、易写错的字 春: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 雪:上面是雨字头,不要写成“雨”字。

入:撇短捺长。姓:左边不要写成“忄”。 双: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国:里面是“玉”,不要写成“王”。 方:上面有“丶”,不要写成“万”。 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 晴:左边是“日”,不要写成“目”。 字:下面是“子”,不要写成“于”。 左:被包部分是“工”,不要写成“土”。 万:上面没有点,不要写成“方”。 三、会认字 霜吹落降飘游池入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阴雷电阵冰冻夹 四、多音字 落的降什少好重相 五、反义词 出——入降——升好——坏 清——浊晴——阴左——右 凉——热爱护——伤害 喜欢——厌烦广大——窄小 六、近义词 保护——爱护喜欢——喜爱 七、词语搭配 保护禾苗保护眼睛保护益鸟 爱护小青蛙爱护公物爱护小动物 八、好句积累 1.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 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冬: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2.关于青蛙的古诗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宋·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 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唐·张籍《过贾岛野居》)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复习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复习 姓名班级 (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 主要作品有散文《荷塘月色》《背影》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代表 作品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作家”的称号。 (3)《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4)①《观沧海》一诗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 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 信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②《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作者通过对江南残冬早春景象新鲜而又精致 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水乡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③《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戏剧家、散曲家。天净沙是曲牌名。这支“曲”通过九个具有明显深秋色彩 的互不相干的事物(前三句所写景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通过相互映衬达到情景妙合无痕的效果,真切地表达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 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通过诗 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

他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 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5)《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集》,作者史铁生,小说代表作《我的遥远的 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合欢树》。文章中母亲说的“好 好活”是母子俩都要战胜病魔;我说的“好好活”是为了母亲我和妹妹要坚强的活下去。 (6)《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 幼的传统美德。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7)《金色花》是印度(国别)作家泰戈尔写的,他的主要诗集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8)《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樱花赞》《寄小读者》。 (9)《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是由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10)《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及杂文集《热风》《坟》《且介亭杂文》 (11)《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再塑生命”的字面含义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课文含义是:莎莉文老师对我启迪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她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重点知识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复习重点 一、熟背并默写会三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1.声母表: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共23个 注意:(1)zh ch sh r和z c s的位置,这个地方很容易出错(2)分清b和d、p和q (3)特别注意f、t、j三个字母小弯的方向。(4)分清翘舌音(zh ch sh r)和平舌音(z c s). 2.韵母表:a o e i u ü(单韵母6个)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复韵母9个) an en in un ün(前鼻音韵母5个) ang eng ing ong (后鼻音韵母4个)共24个 注意:(1)分清ei和ie、ui和iu、üe和ün. (2)特别注意“ou和er”,很容易出错。 (3)3.整体认读音节表: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共16个 注意:(1)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要直接读出。 (2)分解开需注意:yu(y——ü)yue(y——üe) yuan(y——ü——an)yun(y—ün) 二、标调规则: 1.按照六个单韵母(a o e i u ü)的先后顺序,有a声调就标在a头上,没a就找o e,以此类推。 2.特别注意:小i小u并排站,谁在后面给谁带。 三、去点原则: 1.小ü见到y时,一定去掉两点。如:yu 2.小ü见到j q x,去掉两点还读ü。如:ju qu xu

四、音节的拼读: 1.两拼音节:声母+韵母。2三拼音节:声母+介母+韵母。3零声母除外,如ài é 具体复习内容(二): 一、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生字 2.正确书写基本笔画。 3.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会写100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 4.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了解常见的反义词,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 二、阅读理解: 1.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 2.联系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三、句子表达: 1.认识句子,能正确地抄写或听写简单的句子(以生字组成的句子,10字以内)。2.正确判断句子是否完整,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用学过的生字组词,会用词语说一句简单的句子,初步建立句的概念。 4.认识逗号、句号、问号,会在句子中使用句号,能力强的同学会使用逗号。 考试主要题型: 字词 1、看拼音写词语 2、生字扩词 3、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 4、多音字组词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七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世说新语》两则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 1. 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 2. 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 《咏雪》 1.内集:家庭聚会 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聚:急速 5.欣然:高兴地样子 6.差:大致、差不多 7.拟:相比 8.未若:不如比作 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 《陈太丘与友期》

1.期:约定 2.期行:相约同行 3. 戏:玩耍 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5.乃:才 6.时:当时 7. 惭:感到惭愧 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 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 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 三、翻译课文。 《咏雪》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友人)仍然没有到达,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听了)便发起脾气来,骂道:“不是人哪!跟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离开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四、元方与友人各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元方:聪明伶俐,明白事理,能言善辨,落落大方,但有些傲慢。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第一单元复习旨要 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③《散步》作者莫怀戚。 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⑤《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⑥《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国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写法。 怦怦(pēng)撒谎(sā)严厉(lì)伤疤(bā)寒颤(zhàn)攥着(zuàn)嫩芽(nèn)分歧(qí)拆散(chāi)霎时(shà)脚踝(huái)匿笑(nì)祷告(dǎo)妄弃(wàng)惊讶(yà)倘若(tǎng)瘫痪(tān)(huàn) 憔悴(qiáo)(cuì) 姊(zǐ)妹 絮絮(xù)叨叨诀别(jvé)粼粼(lín)菡萏(hàn)(dàn )攲(qī)斜 各得其所喜出望外自作主张不可抗拒形影不离 3、课文内容把握。 ①《秋天的怀念》文中双腿残疾的“我”,心理变得极为焦躁不安:憎恨一切美好的事物,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母亲默默地承受着“我”的“暴怒无常”,始终以耐心和微笑安抚“我”心灵的创伤。最终,“我”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②《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赞扬了孩子们纯洁无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③《散步》这篇散文,通过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责任感。 ④《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⑤《荷叶》歌颂母爱。 ⑥《咏雪》客观的叙述了谢家子弟在寒雪日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 ⑦《陈太丘与友期》记叙了元方和来客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强调了“信”和“理”的重要。 4、文言文重点复习。咏雪

小学一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叠词

小学一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叠词 1、AABB式重叠词语: 口口声声密密麻麻冷冷清清来来回回跌跌撞撞来来往往踉踉跄跄来来去去里里外外规规矩矩红红火火忙忙碌碌认认真真反反复复端端正正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详详细细快快乐乐明明白白仔仔细细马马虎虎疯疯癫癫蹦蹦跳跳指指点点老老实实男男女女高高兴兴恭恭敬敬扭扭捏捏严严实实吞吞吐吐嘻嘻哈哈开开心心舒舒服服山山水水朦朦胧胧犹犹豫豫轰轰烈烈郁郁葱葱零零星星歪歪扭扭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叮叮当当滴滴答答风风雨雨纷纷扬扬三三五五完完全全婆婆妈妈叽叽喳喳哭哭啼啼弯弯曲曲沸沸扬扬鬼鬼祟祟匆匆忙忙是是非非的的确确世世代代庸庸碌碌唠唠叨叨利利落落踏踏实实偷偷摸摸客客气气说说笑笑慌慌张张痛痛快快痴痴呆呆方方正正实实在在整整齐齐恍恍惚惚隐隐约约模模糊糊断断续续啰啰嗦嗦三三两两纷纷攘攘家家户户辛辛苦苦干干净净安安稳稳暖暖和和稳稳当当大大方方生生世世浩浩荡荡林林总总大大咧咧迷迷糊糊千千万万熙熙攘攘战战兢兢清清楚楚陆陆续续元元本本原原本本 2、AAB 式词语:

黑黑的白白的小小的大大的绿绿的长长的高高的亮亮的短短的细细的矮矮的美美的粗粗的乖乖的好好的汪汪叫哈哈笑热热的冷冷的啦啦队洗洗手刷刷牙写写字闪闪亮毛毛雨拉拉手吹吹头扭扭腰唱唱歌团团转欣欣然飘飘然 3、ABAC式词语: 一五一十一言一行大吹大擂大慈大悲大惑大解大模大样大摇大摆大手大脚大智大勇小手小脚无法无天无拘无束无穷无尽无声无息不卑不亢不三不四不仁不义不死不活碍手碍脚笨手笨脚多才多艺全心全意蹑手蹑脚冷言冷语美轮美奂疑神疑鬼忽明忽暗忽隐忽现风言风语 4、ABAB式短语: 学习学习恭喜恭喜照顾照顾研究研究热闹热闹活动活动调查调查高兴高兴溜达溜达说道说道商量商量切磋切磋 5、ABCC式的词语: 人才济济喜气洋洋大腹便便得意洋洋神采奕奕怒气冲冲衣冠楚楚可怜兮兮微波粼粼波光粼粼白雪皑皑金光闪闪白发苍苍风尘仆仆小心翼翼千里迢迢沧海茫茫阴风阵阵忧心忡忡劣迹斑斑硕果累累信誓旦旦野心勃勃逃之夭夭风度翩翩疑虑重重来势汹汹形色匆匆忠心耿耿流水淙淙大雪纷纷相貌堂堂忠心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总结

-----------------------------------精品考试资料---------------------学资学习网-----------------------------------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总结 语文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之一,它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中 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思维、社交、性格、写作及心灵塑造等诸多方面,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显著优势。今天X给大 家整理了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工作总结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为指导,以七年级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期担任初一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升学会考情况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学生语文上优秀率的不到10%,且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自主探 究合作的能力也不行,因此本期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即使如此,我仍将坚持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力求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三、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共7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6课,

略读课文(标*号)14课。其中包括5个现代文单元,每单元 4课。第一单元记事,第二单元写人,第三单元写景,第四 单元小说,第五单元童话与科幻。从文体上看,这五个单元都可归入记叙性文体一类。两个文言诗文单元,每单元5课,大多数课文也都可以归为记叙性文体。另外还有等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整篇写作安 排了七次,片段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每单元安排一两次,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习惯。口语交际集中安排7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也有适当安排。 3、综合性学习安排3次,内容涉及学习查阅资料、调查 社会用字、探究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等。 4、写字集中安排了2次,内容涉及复习正楷字,初步了 解行楷字最基本的笔画组合柜律,分散的写字练习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每单元安排一两次。 5、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叙事性的散文单元。目标是: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开展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先对作者作一介绍,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重视,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文章的关键部分。巧设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 看法。 第二单元:写人的散文单元。目标是:健康的感情、正确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 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w w w .x k b o m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 ??<-=>=) 0a (a )0a (0)0a (a a 或 ?? ?≤-≥=) 0() 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要点归纳总结

一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汉语拼音 1、正确掌握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声母表23个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表24个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 2、能准确区分形和音相近的声母、韵母。 形相近的声母:b—d p—q f—t 音相近的声母:z—zh c—ch s—sh l—n 形相近的韵母:ui—iu ie—ei un—ün 音相近的韵母:an—ang en—eng in—ing 音相同的声母与韵母:y—i w—u 3、音节的拼读: 两拼音节:声母+韵母 三拼音节:声母+介母+韵母 韵母单独成音节即零声母:ài ér等 4、能正确拼读音节。 (1)声调一声平平左到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 (2)标调规则先标a o e ,再标i u ü。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轻声不标就空着。

(3)拼写规律小ü有礼貌,见了j q x,要脱帽。小ü见大y,去掉两点还读ü。ü拼n和l,两点省不得。 二、生字: 1、认识生字表(会认字)中的320个汉字(126-128页),能标拼注音。 2、会写生字表(会写字)中的140个汉字(129-130页),会组词。 3、认识25个基本笔画。 汉字笔画名称表 笔画名称例字笔画名称例字笔画名称例字横土日斜钩戏式横折斜钩飞气 竖中门竖钩小水撇点女好 撇人禾卧钩心弯钩手了 捺入木撇折云东横撇弯钩那 点下头横撇又鱼横折折折钩奶 横折口片横折钩也力横折弯沿 横钩写皮竖弯钩儿巴横折提论 竖折山牙乙横折弯钩九亿横折折撇建及 竖提长瓜横撇又鱼ㄣ竖折撇专 竖弯四西提冷扛竖折折钩马鸟 4、掌握汉字书写笔顺规律: 一般规则: (1)、先撇后捺:人八入 (2)、先横后竖:十王干 (3)、从上到下:三竟音 (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

七年级上语文作者及简介总结

七年级(上)语文作者及作品 ---总结 编辑-王诗怡 1.《散步》 作者:莫怀戚 莫怀戚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 2、《背影》 作者︰朱自清 中国著名诗人,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文学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主要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 3、《风筝》 作者:鲁迅 鲁迅,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浙江绍兴人。 代表作有《阿Q正传》、《祝福》等。 代表鲁迅最高文学成就的作品就是散文诗集《野草》。 主要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拥您入睡》 作者:肖复兴 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沧县人。 散文集《聆听与吟唱》、《浪漫的丧失》、《音乐笔记》。 5、《我的老师》 作者:魏巍 中国作家、诗人,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魏巍的散文集《谁就是最可爱的人》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长篇小说《东方》获首届茅盾文学奖、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与首届人民文学奖,《地球的红飘带》获“人生的路标”奖及人民文学奖。 6、《韩老师叫我敢说话》 作者:张志公

语言学家及语文教育家。河北省南皮县人。她著有《汉语语法常识》、《修辞概要》、 《语法学习讲话》、《语法与语法教学》等。 7、《如就是我人》 作者:刘绍棠 中国著名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品《蒲柳人家》、《运河的桨声》等。 8、《科学家的师生情谊》 作者:王月清 原题:《居里夫人?施士元?吴健雄》 9、《驿路梨花》 作者:彭荆风 著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芦笙恋歌》、《边寨烽火》。 10、《跟陌生人说话》 作者:刘心武 中篇小说代表作有《如意》、《小墩子》等。长篇小说有《钟鼓楼》、《风过耳》等。 11、《女兵墓》 作者:王宗仁 长篇报告文学《历史,在北平拐弯》,中篇系列报告文学《青藏风景线》,散文集《季节河没有名字》。 12、《差不多先生传》 作者:胡适 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上庄村人,诗人、学者。著作:《尝试集》、《胡适文存》等。 13.《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作者:﹝奥地利﹞茨威格

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汉语拼音部分要求做到: (1)能读准声母、韵母,准确拼读音节,读准四声及轻声音节。 (2)能背诵《声母表》。熟悉《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 (3)能按要求在四线格里规范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4)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复习内容: 一、熟背并默写会三表(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1.声母表: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共23个) 注意:(1)zh ch sh r和z c s的位置,这个地方很容易出错。 (2)分清b和d、p和q. (3)特别注意f、t、j三个字母小弯的方向。 (4)分清翘舌音(zh ch sh r)和平舌音(z c s ). 2.韵母表:a o e i u ü(单韵母6个)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复韵母9个) an en in un ün(前鼻音韵母5个) ang eng ing ong (后鼻音韵母4个) 注意:(1)分清ei和ie、ui和iu、üe和ün. (2)特别注意“ou和er”,很容易出错。 3.整体认读音节表: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共16个) 注意:(1)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要直接读出。 (2)分解开需注意: yu(y——ü) yue(y——üe) yuan(y——ü——an) yun(y——ün) 二、标调规则: 1.按照六个单韵母(a o e i u ü)的先后顺序,有a声调就标在a头上,没a就找o e,以此类推。 2.特别注意:小i小u并排站,谁在后面给谁带。 三、去点原则: 1.小ü见到y时,一定去掉两点。如:yu 2.小ü见到j q x,去掉两点还读ü。如:ju qu xu 四、音节的拼读: 1.两拼音节:声母+韵母。

七年级语文上册最全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1课.散步莫怀戚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qí蹲dūn下 2.解释下列词语。 (1)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俱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tān huàn shì yǎng jué biéqiáo cuìfǎng shàn wān dòu 瘫.痪.侍养诀别憔悴仿膳豌豆 二、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课文写了四件事: (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对我的抚慰. (2)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2.“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的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答:因为“我”的原因,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再照顾花了。 3.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 .答:因为母亲希望“我”的心情好一点,也有助于病情。 4.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 答:因为母亲看到了“希望”,这是“我”第一次答应母亲带“我”去玩。 5.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后“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意?这样写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因为母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从而想让“我”以后照顾自己。后文写“要好好儿活”是“我”知道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定好好照顾自己。在文章结构上起“前后呼应”的效果。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提分数学七年级上知识清单 第一章 有理数 一.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 表示正数时,-a 是负数;当a 表示负数时,-a 是正数;当a 表示0时,-a 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 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 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2.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