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乐,莫过于山水-2019年文档资料

天下之乐,莫过于山水-2019年文档资料
天下之乐,莫过于山水-2019年文档资料

天下之乐, 莫过于山水

悦目怡情

审美主体在与山水对象的交流中,能感受到耳目和情感的愉悦、精神和人格的提升 , 觉得天下之乐莫过于山水。明人对于山水审美的心理体验 , 对于山水美感价值、性质的感悟和认知 , 敏慧而深切 , 丰富而精微。

游赏山水最先感触到的是形色之美、耳目之愉。史鉴谓山形之繁富 , “神设鬼施 , 千态万状 , 而莫有同者”① , 苏伯衡谓水形之美备

, “而天下之文悉备矣” , “天下之至文孰有加于水

乎”②。

李元阳写大理点苍山清碧溪水光石色之丽与“印心染神”难以忘怀之情: “下潭水光深青色 ,中潭鸦碧色 ,水石相因,水光愈浮 , 石色愈丽。予每一至溪上 ,?e 纹璧影,印心染神 ,出溪虽涉尘

事 , 而幽光在目,屡月不能忘。”③袁中道写辉县百泉水石之胜与目夺神摇之感 : “不惟砾石有矶珠之形 , 虽枯蘖陈莎亦化为翟毛翠羽。微风忽至 , 惊红撼绿 , 烁人目睛 , 摇荡心魂 , 其幻变莫可诘矣。”④又天下声音之妙也无过于山水。苏伯衡谓泉音天籁胜于庙堂清乐:“发天然之律吕 ,寄遗音于淡泊 ,非清庙朱丝所及也。”⑤山水大美,“态穷百物,体具七情”,带给主体的美感享受极其丰富 , 而审美感知又具有综合的特点 , 声、色、香、味、触浑然交融 , 非止于声色二端。袁中道描绘当阳玉泉山溪水碧

色: “如秋天 , 如晚岚 , 比之含烟新柳则较浓 ,比之脱箨初篁则较 淡, 温于玉 ,滑于纨 , 至寒至腴 , 可拊可 ?,至其沉郁深厚之处 , 螭伏 蛟盘,?不可测。”⑥既以视觉察见溪水碧色,又以触觉感受其

温”、“滑”、“寒”、“腴” , “寒”、“腴”也是味觉 故言“可 ?”。从修辞的角度看 , 是妙用通感的一个例子。 徐霞客 描绘湖南老君岩雪景 : “山环峰夹 , 竹树蒙茸 , 萦雾成冰 , 玲珑满 树 , 如琼花瑶谷。朔风摇之 , 如步摇玉 , 声叶金石 , 偶振堕地 , 如玉

山之颓。” (注 : 《徐霞客游记》卷二下《楚游日记》。 )诸觉并 用, 绘声绘色 , 写形写态 , 置身于如此冰清玉洁、 至静至动的世界 , 其耳目心情焉得不清迥绝尘而获大乐 ?山水泉石之美 , “无所不 备, 亦无所不奇” (注 :《徐霞客游记》 卷三下《粤西游日记二》 。), 审美主体可以从中获得最大的享受 , 无穷的乐趣 , 对于培养、提高 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 陶冶性情和调适心理 ,都有很大的益处。

山水具大形大象 , 具大境界 , 真真实实 , 又千差万别 , 千变万

化。以地区而论 , 形貌体态各异。王思任有云 , “天下山水 , 有如

媚” , “闽得其奇” , “滇粤得其丽” ,“韶秀冲 ?s, 和静娟好 , 则 越得其佳” (注 : 《王季重十种 •杂序•淇园序》。 )。 王士性评曰 : “天下名山 ,太华险绝 , 峨眉神奇 , 武当伟丽 ,天台幽 邃, 雁宕、武夷工巧 , 桂林空洞 , 衡岳挺拔 , 终南旷荡 , 太行逶迤 , 三峡峭削 , 金山孤绝” ; “水则长江汹涌 , 黄河迅急 ,严陵清俊 , 漓 江巧幻。” (注 : 《广游志》卷下《杂志下》。 )袁宏道品评诸暨 五泄、庐山黄岩、嵩山卢岩三瀑“见于五泄者 , 如奔雷 , 其观伟 ;

人相” , “蜀得其险” , “秦得其壮” , “楚得其雄” , “吴得其

见于黄岩者 ,如立玉,其观逸;若夫苍寒霏微 ,帘披绡曳 ,此为幽矣”(注: 《袁宏道集笺校》卷五一《嵩游第二》。)。天下山水形象有如人面无一相同 , 而且变幻无穷 , 给观赏者以丰富多样、无穷无尽的美感享受。

以上三家对各地名山胜水的比较、赏评 , 着眼于整体风貌的独特性 , 也兼及山水境界的差别性 ,所称雄、伟、奇、险、秀、丽、幽、逸等审美概念 , 兼指景观风格和山水境界。一座名山 , 一方胜水 , 是一个大境界。虽是同一座山 , 同一条

水 , 也包含许多风格各异的景致 ,有旷奥、夷险、动静、浓淡、温凉种种分别 , 以及因时因地因物而显现的种种变相。情随境迁 ,游者心情忽而喜 ,忽而悲 , 忽而恬适 , 忽而惊恐。徐霞客探广西青狮洞 : “倏明倏暗 ,倏隔倏通, 倏上倏下 , 倏凡倏仙 , 此洞之灵 , 抑人之灵也。”(注 :《徐霞客游记》卷四上《粤西游日记四》。)洞景倏变 ,情也恍惚。王思任游山东峄山 ,数历奇境险地, “而幻躯凡数化” ,“予化为隶” , “为野人” , “为偷” , “为猿” , “为蝠” , “为守宫”(壁虎), “为蜗” , “幽奇至绝 ,愈化愈下” (注:《王季重十种•历游记•游峄山记》。)。此回登山,是一次奇遇 , 一次历险 , 一次“躯凡数化” , “愈化愈下”的奇特的心理体验。

善探山水七情幽微 , 直抒自我心灵变化 , 也成了王思任等山水创作的鲜明特色。桂林辰山有青珠、黄鹂二洞, “南北相当” ,洞景悬殊,观感也迥异: “南则层叠轩朗 ,涤虑怡神,可以久托 ;北则

重?s险?d,骇心恫目,所宜暂游。”(注:《徐霞客游记》卷三下

粤西游日记一》。 ) 一山而备奇险灵幻诸境 , 一游而历喜怒

哀乐诸情 , 浓缩了人生许多经历和体验 , 满足了人的尝试欲、

求知欲和爱美、好奇、冒险的心理。是实境 , 是亲尝 , 真实亲

切 , 回味无穷 , 不会感觉“审美疲劳”。王思任引友人徐伯鹰

语 : “色易衰 , 书易倦, 无?疚薅?, 世间惟山水。” (注 : 《王季重十种 •杂序

• 徐伯鹰天目游诗纪序》。)

二、悟理畅神

在山水审美活动中, 能领略山水骨肤色态之美和神气性情之

奇, 耳目为之快适 , 心情为之畅悦 , 进而还能体悟天地造化伟

大神奇的化育功能和创造力量 , 产生敬畏尊仰之情。山水奇构

犹如一部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 , 如妙诗文 , 如活丹青 , 如灵

光殿 , 如绕梁音, 如飞燕舞 , 如美丈夫 , 如美妇人。明代诸

多山水“解人”正是从审美的角度、艺术的眼光来欣赏、观照

自然山水的 , 从而领悟天地自然的创造力 , 并窥见隐藏于山

水奇观背后创构者的“匠意”、“巧心”、“幻思”、“妙

理”。徐霞客是嘉靖以来诸多地理家、文学家中领悟和表现这

种山川妙理最精详、充分的一个。

他发现自然界山水奇胜总能将相异或相反的各种景观要素 , 诸

如形状、姿态、音响、色彩等外在形式 , 高下、远近、疏密、

藏露等空间结构 , 旷奥、夷险、雄秀、动静等风格特点 , 互

相绾结连络 ,

错叠掩映 , 形成和谐统一、集大全而合众妙的大美奇观。他赞

广西向武百感岩 : “此洞外险中?s, 既穷历 ?渺 , 忽仰透宏崇 , 兼

山之前后 ,以通奇汇众 ,流于壑底而不觉。幽明两涵 ,水陆济

美 ,

通之则翻出烟云 ,塞之则别成天地。” (注 : 《徐霞客游记》卷四上《粤西游日记三》。)中外、前后、水陆、通

?渺与塞、幽明、宏崇 , 多种相反相成的景观要素相汇相济 ,

合成一处奇境 , 以为

西来第一 , 无以易此”。在徐霞客、袁宏道、钟惺、王思任等众多山水“解人”看来 , 天地造化就像一位深通文心艺理、精谙妙技奇巧的顶级高手大匠。袁宏道诗云 : “凿天出古

空 , 意匠穷刻

露。赎取长吉魂 ,幻作鬼工赋。”(注 :《袁宏道集笺校》卷一六

初入红螺》。)钟惺诗云 : “静者领斯山 , 意匠妙经营。” (注 :

隐秀轩集》卷三《钦山渔仙洞》。)谭元春记武当山 : “觉山壑升降中,数千万条皆厝置条理 ,参天拔地,因高就下 ,若随人意想

现者。”(注:《谭元春集》卷二O《游玄岳记》。)造化奇想神构常为人类巧思精工所不及 , 为之相形见绌。徐霞客赏评广西融县真仙岩: “岩内四周环壁 ,有卷舒活泼之意 ,似雕镂而非雕镂所

能及者。” (注:《徐霞客游记》卷三下《粤西游日记

二》。)又异” ,“故知造物之愈出愈奇 ,从此丹青一家皆为俗笔 , 而画苑可废矣” (注:《徐霞客游记》卷八上《滇游日记八》。)。山水奇观蕴含着相反相成、和谐统一的艺术法

则 , 其创构者似乎也具艺术匠心、文人魂魄 , “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注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 97页。)。然而自然的造作是无意识、无目的的 , 所谓山水“思理”、“妙理” , 说到底, 乃是人类自身的对象化 , “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 (注 :

赞叹云南大理石纹画色彩有如“绝妙著色山水”笔笔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 126 页。), 自然造物之“意匠”实即自我之“意匠”。主体能从游赏山水对象中体认、窥见自己的本质力量 , 是具有丰富精湛审美能力的表现 , 会感到莫大的快乐 , 较之形貌声色外在耳目之适 , 此乃内在的深层次的愉悦。徐霞客特别赏悦这种内美幽趣 , 如赞滇池西岸石城山 : “而阖辟曲折 ,层沓玲珑 ,幻化莫测 ,钟灵独异 ,信乎灵境之不可以外象求也 !”(注 : 《徐霞客游记》卷六上《滇游日记四》。)欲得灵境之真趣而获山水之大乐 , 仅仅求诸“外象”是不够的 , 还须探其理致内蕴。而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和山水鉴赏力也只有与自然山川经常亲密相处 ,深尝默会 ,能动地、不断地复现自己 , 才能发展起来。“一句话 , 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 , 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 , 由于人化的自然界 , 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第 126页。)潜玩深会山水所蕴高深、旷奥、蔽亏、开阖等等妙理 , 可以丰富五官感觉 , 提高审美能力 ,增长艺术和人生智慧。钟惺诗云 : “高深岩洞理 , 潜玩长灵明。” (注 : 《隐秀轩集》卷七《天开岩》。)“灵明”即是智慧。

山水审美体验由耳目之愉 , 性情之适 , 心智之增 , 更

层还能体悟到灵魂的汰洗 , 精神的超拔 , 人格的提升。走进山水世界,置身于山明水秀 ,天淡云轻 ,草木葱茏 ,禽鸟啁啾 ,清旷、洁静、

鲜妍的环境 ,不复闻睹人世间的污秽喧嚣 ,机械诡诈 ,一扫胸间

忧愁烦恼,什么功名利禄、得失宠辱也都抛于东洋大海。此时

此际 , 但觉身心湛然如洗 ,经受了一次净化 , 心理百病俱消。

袁宏道的体会是“借山水之奇观 ,发耳目之昏聩 ; 假河海之渺

论 ,驱肠胃之尘土”(注: 《袁宏道集笺校》卷一六《陶石篑》。)。其弟中道也说山水有攻治心病的奇效 , “乍对叠

叠之山 ,湛湛之水 , 则胸中柴棘若疾风泮冰” (注 : 《珂雪

斋集》卷一五《柴紫庵记》。)。徐霞客的体验是“万虑俱

净” , “肤里无间 ,渣滓不留” (注:《徐霞客游记》卷二上《浙游日记》。); “奚啻两翅欲飞 , 更觉通体换骨”(注: 《徐霞客游记》卷四上《浙游日记四》。)。虽显贵如

杨士奇也觉山水能涤尘垢而清人心 : “盖使人襟抱清旷 , 万虑

侵, 而立乎埃氛之表者。”(注: 《东里文集》翠筠楼记》。)走进山水世界 ,眼前山川草木 ,万物群生 ,一切自然生命 ,都洋

溢着自由活泼的天机。在这样的环境下 ,会觉得无拘无束 ,世

累尽释 , 获得身心的自由。追求自由自适的文人 ,总是冀望挣

脱羁锁 , 回归丘壑山林 , 虽暂作栖迟 , 亦快心适意。王士性

向友人吐露 : “欲望天台、雁宕之颠 ,一息足焉,而世网羁

人 ,进退惟谷 ,牛羊走圹 ,牧竖絷之。”(注:《王恒叔近稿》

尺牍卷上《寄陈思俞》。)又称: “顾麋鹿之性 ,在山林丰

草 ,不便羁笼。” (注: 《王恒叔近稿》尺牍卷中《寄俞时泽》。)具有强烈个性意识的袁宏道 , 每每指斥礼法簪

缨和陈腐的思想观念是束缚个性自由的“羁锁”、“桎梏”, 因而对长林丰草、丘壑江湖特别向往。他向友人倾诉 : “夫鹦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