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在陈南薄层稠油油藏中的应用
薄油层水平井一体化开发技术及应用

由于致密油储层薄 、 砂体变化快 , 层间垂深差异 大, 部分区块没有明显标志层 , 常规 LWD 测 点 滞 后 在薄油层水平井钻进时充分 暴 露 出 距长 1 m 左右 , 0 储层钻遇率低 、 调 整 次 数 多、 摩 阻 扭 矩 偏 大, 完井管 柱下入难度大 等 问 题 。 优 选 近 钻 头 地 质 导 向 工 具 , 其测量的地质参数电阻率 、 伽马 、 近钻头井斜距离钻 头位置都小于 3 导向工程师可根据近钻头地质参 m, 数及时准确判断轨迹在油层位置 , 正确决策 , 保证在 。 , 油层最佳位置穿行 在水平穿越油层时 可通过方位 电阻率 、 方位自然伽玛及时判断钻头在油层中所处的 位置 , 提前判断钻头是否即将出层 。 在钻头钻出油层
收稿日期 : 2 0 1 6-0 5-1 2 , 作者简介 : 孙平涛 ( 男, 工程师 , 就职 于 吉 林 油 田 钻 井 工 艺 研 究 院 , 1 9 8 2- ) 2 0 0 7 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 , 从事钻井工艺技术研究及钻井监督工作 。
1 优选近钻头地质导向工具提高钻遇率 2.
6 1 1
内蒙古石油化工 2 0 1 6 年第 8 期
斜段 , 第一段稳斜段设计在7 稳斜2 5 °左 右 , 0~ , 其 目 的 是 可 以 弥 补 由 于 摸 索 近 钻 头 地 质 导 向 3 0 m 工具造斜 能 力 和 地 层 定 向 规 律 时 造 斜 率 吃 紧 的 问 题, 保证达到地质要求 。 第二段 稳 斜 段 设 计 在 8 3- , , 8 4 ° 稳斜 3 0~4 0 m 其设计目的是给地质导向判定 储层深度 、 合理调整探顶角的留空间 , 防止穿层或不 能及时着陆 , 浪费水平段 。 3 降摩减扭技术 2. 摩阻 、 扭矩是长水平段水平井最突出的问题 , 随 着位移增加 , 摩 阻 和 扭 矩 成 几 何 倍 数 增 加。如 何 进 行降低摩阻 、 扭矩 预 测 , 缓 解 托 压, 保证钻压有效传 递是水平井提速 、 水平段极限延伸 、 完井管串顺利下 入的关键 。 3. 1 水平井摩阻扭矩预测技术 2. 由于水平段后期时裸眼段很长 、 摩阻大 , 钻具在 、 , 之 间 都 会 发 生 正 弦 螺 旋 屈 曲 导致 2 0 0~2 0 0 0 m 1 钻压传递困难 , 钻具无法正常下放到井底 , 并有轻微 的憋跳钻现象 , 会 严 重 影 响 钻 井 速 度。通 过 室 内 摩 阻软件与现场实 际 拟 合 计 算 , 初步确定了乾2 4 6区 裸眼 块二开水平井 摩 阻 系 数 , 表 套 摩 阻 系 数 0. 2 9, 泥浆 段摩阻系数为 0. 4 5。 通过摩阻 计 算 分 析 得 知 : 润滑剂含量越高 , 屈 曲 段 长 度 越 短, 摩 阻 越 小, 摩阻 系数变小 , 因此 , 现场要求泥浆 润 滑 剂 含 量 达 到 6% 以上 , 保证了水平段有效延伸 。
水平井钻井技术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

水平井钻井技术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在油田开采中,水平井技术被越来越多地采用,相比于常规的钻探技术,它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用于多层、陡、低渗储层。
因此,本文将针对水平井钻井技术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介绍了在油田中使用的水平井技术。
关键词:水平井;钻井技术;石油开发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水平井施工技术成为一种流行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地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与常规钻探技术相比,可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损害,采用多层状、薄层油藏、竖向裂缝油藏、低渗透油藏,可在某种意义上增加单井产能,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技术。
因此,我们需要对水平井钻井技术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水平井钻井技术的概念和优势(一)、水平井钻井技术概念水平井是在目标层中保持某一长度,井段为横向布置,其倾角通常不超过90度。
在油田开发中,通过对钻机的控制,保证钻机沿地层的运动轨迹运行,因此,可以有效地增加原油的开发利用。
(二)、石油开发中应用水平井钻井技术的优势在油田的实际运用中,必须充分利用水平井技术的实际运用,确保技术的运行的质量,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在技术上,采用了水平钻孔技术。
水平井是指目标层能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段,其最大倾角是90度,采用水平井技术更为高效。
因此,在定向井技术的前提下,对钻机的钻具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沿地层的方向分层进行钻孔,同时使排出棉结的作用最大,以确保探井和采矿效益达到了要求。
(2)在有效的条件下,采用了水平钻孔工艺。
与传统的钻探技术相比,水平井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采用了一套水平井技术,既可以减少整个钻探的工作量,又可以保证最佳的处理效率,并可使整个工程的施工程序更加完备,既能充分认识储层物性与治理成效,又能对各数据进行全程的管理,保证工程实施的成效与质量的管理工作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有效地维持基准的水准与价值。
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开采技术

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开采技术
常玲
【期刊名称】《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022)001
【摘要】单家寺油田单2块属于多层薄层稠油油藏,为有效提高采收率,开展了水平井开发试验.通过水平并开发工艺研究,在完井工艺、油层预处理工艺和均匀注汽工艺等环节进行了工艺优选和改进,在54-平1井上成功应用.并取得单家寺稠油水平井开发的历史性突破.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为薄层油藏采收率的提高和水平井工艺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常玲
【作者单位】胜利油田分公司滨南采油厂,山东,利津,2574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5.6
【相关文献】
1.小断块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技术策略研究
2.稠油油藏水平井多元热流体吞吐高效开采技术
3.稠油油藏水平井复合吞吐开采技术研究
4.浅薄层稠油油藏开采技术
5.特薄层稠油油藏开采技术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陈南薄层稠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陈家庄南区主要油藏特点为 “ 、 、砂 、低” . 薄 制 是河流相储层平面变化快 ,有效厚 度薄.该区下馆陶储 层为一 .
关键词
1 概 况
薄层
要含油层位 为I I 3 、I 砂层组 ,其中含油小层为
7 个
( ) 1 油藏 特 点 :陈 家庄 油 I南区 位于东 营市 利津 县陈 庄镇境 | = I 内 ,区域构造位置为济阳坳陷陈家庄凸起 中部 ,是一个 其继承性 发育 的受基岩控制的披覆构造薄层边际制油油藏 主要含油层系为上第三 系 馆 黝 组 № 下 15 组 , 油藏 埋 深 18 —12m.探 明 含 油 面积 -砂 10 30
¨ 1由肛猾 基 1 】 _ 第 期
技 术 创 新
陈南 薄层 稠 油 提 采收 技 术 研 究 高 同木 率
盂 庆 丽
( U 采 油厂 地 质 研 究 所 ) 河
摘
要 陈家庄油田 南区为薄层特稠 油油藏,具有 “ 储层薄 、油稠 、出砂 严重、舍油饱 和度低”的特点 针 对以上 问题开展 薄层
产动态优 化热采选 井.确 定合理的注汽强度 、制 定合理转周 时机 图板,进 行热采周期 内差异化 管理 通过 以上研究工作 实现陈南薄层 特稠 油整体 动用, 目前 已整体动 用储量22 59×14,建成3 万吨 产能的规模 .采收率达到1%,储量动 用程度达91 ( 1 t 38 7 【 %
3 水平井开发技术界限研 究
利用直井水平井组合注水实现厚层稠油油藏二次开发

利用直井水平井组合注水实现厚层稠油油藏二次开发Ξ秦艳玲(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辽宁,盘锦 124010) 摘 要:高升油田高2-4-6块为厚层普通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深、油层厚、原油粘度高等特点。
本文针对一次开发存在的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蒸汽吞吐后的方式转换及布井方式进行了优选,优选结果采用直井水平井组合注水,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采收率,实施后已初见成效。
关键词:数值模拟;方式优选;水平井;普通稠油;注水二次开发 高246块莲花油层为一气顶、砂岩稠油底水油藏,含油层系多, - 砂体为油气藏,油气界面-1510m; 、 砂体为纯油藏, 砂体为底水油藏,油水界面-1690m。
原始地层压力为16.62M Pa,地层原油粘度147~255m Pa・s,地面原油密度0.90~0. 94g c m3,50℃脱气原油粘度900~3000m Pa・s,属气顶、底水普通稠油油藏。
高246块莲花油层1977年投入开发以来,历经了常规、蒸汽吞吐和直井注水开发三个阶段,其开发模式表现为上产慢、稳产期短和阶梯式递减三个开发模式特点。
常规开采9年产量逐渐上升;蒸汽吞吐5年,后期产量急速下滑,采油速度降到0.33%;注水开发初期见到一定效果,产量略有上升,但整个油藏系统仍处在亏空相对较大的状态中。
一次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纵向上储量动用不均, 、 砂体主要依靠天然能量+吞吐降压开采,采出程度分别为7.39%和8.33%; 砂体呈厚层块状,转注水开发后采出程度高达22.26%,但内部纵向上各小层动用程度亦不均; 砂体属于底水厚层块状油藏,因一直采用避射底水低采液速度控制生产,采出程度13%。
② 、 砂体平面上非均质性强,油水粘度比大,含水上升过快,注水效果变差。
③28%的油井开始底水推进。
④目前采出程度仅为14.14%,低于标定采收率5.9个百分点,平均采油速度为0.21%。
说明一次开发采收率较低。
1 水平井注水优势众所周知,油田开发采用的常规水驱模式是直井注水,直井采油,每口井周围产生明显的压力降,迫使油水界面变形,水转向生产井后被采出。
水平井开采薄层稠油见成效

水平井开采薄层稠油见成效
石艺
【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
【年(卷),期】2006(28)1
【摘要】胜利油田3~8m厚的薄层稠油油藏分布在河口、现河、滨南、孤东等各采油厂,具有储藏面积广、原油黏度高、出砂严重等特点,采用直井开采时见水快、产油少,效果不理想。
这类油藏的开采成为各个采油厂的重点、难点。
【总页数】1页(P40-40)
【关键词】水平井;开采;稠油;薄层;油藏分布;胜利油田;原油黏度;采油厂;出砂;直井【作者】石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43;TD871.1
【相关文献】
1.薄层稠油热采水平井开采技术研究及应用 [J], 马增海
2.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开采技术 [J], 常玲
3.薄层稠油吞吐开发后期侧钻水平井分层开采技术研究 [J], 李光
4.浅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CO2吞吐效果 [J], 张娟;周立发;张晓辉;张茂林;樊瑾;杜
虹宝
5.胜利油田水平井开采薄层稠油见成效 [J], 赵琦;孙秀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稠油热采水平井堵水技术研究应用

稠油热采水平井堵水技术研究应用摘要:水平井技术已成为稠油油藏开发的主要技术之一,受边底水内侵、汽窜等因素影响,水平井高含水问题突出。
在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出水规律,形成了适用于弱边水及汽窜井的氮气泡沫调剖控水技术,适用于B点为主出水的插管桥塞卡封配合水泥堵水技术,适用于单点、多点出水或不明确出水点的强边水水平井的温敏可逆凝胶堵水和凝胶复合颗粒堵水技术等稠油热采水平井堵水系列技术。
关键词:稠油油藏水平井堵水技术随着主力稠油油藏进入高轮次吞吐阶段,受边底水内侵、井间汽窜和油井井况变差等因素影响,乐安稠油进入产能迅速递减阶段,为实现产能平稳接替,2007年以来乐安油田针对薄层、出砂、超稠等低品味油藏,应用了裸眼精密滤砂管为主的热采水平井配套开发新技术,实现了草20、广9、王140等稠油新区的规模开发。
目前乐安油田稠油水平井产量占稠油产量的70.6%。
因此稠油水平井产量稳定对稠油产量稳定至关重要。
但是由于边水内侵、汽窜等因素影响造成水平井高含水问题突出,含水大于95%水平井73口,占开井数的38%,高含水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乐安油田稳产的关键因素。
一、稠油水平井堵水技术难点由于稠油油藏的开发方式及水平井复杂的井身结构,决定了机械堵水或者机械卡封的难度较大,也导致常规堵剂及封堵方式不能满足稠油水平井堵水的要求。
目前稠油热采水平井主要采用裸眼精密滤砂管完井方式,这种精密滤砂管挡砂精度高(100~200μm),在挡砂的同时,也阻挡了堵剂的进入,堵剂容易在滤砂管处架桥形成堵塞。
因此,堵水过程中不仅对堵剂粒径要求高,而且施工难度大,风险高。
另外由于水平段筛管的连通性,出水位置难以精确判断,多数情况下只能进行笼统堵水。
同时由于稠油油藏采用热采开发方式,要求堵剂耐高温。
二、稠油水平井堵水技术特点针对稠油水平井堵水难点,通过不断研发,初步形成了氮气泡沫调剖、插管桥塞配合水泥封堵、温敏可逆凝胶和凝胶复合颗粒堵剂四类适应于不同出水类型、不同封堵半径、相对定点堵水的封堵方式。
水平井技术在不同油藏类型中的应用

相对于其它油 田开采技术来说 ,水平井技术在很 大程 度 上 能够 提 高 石 油 的开 采效 率 ,是 当前 石 油开 采 中的一 项 关 键技 术 。充分有 效地利 用水平 井技术 可 以大 大提高石 油开 采的经济效益 ,不仅可以提高产量 ,而且还能较大幅度地增 加泄油面积 , 从而提高最终的采收率。在众多类型的油藏类 型中 , 边底水油藏边地水较为活跃 ,尽管在开采的前期会增 加开采量 ,但是导致的结果就是水锥现象严重 ,后期的含水 上升较快 。水平井技术的应用 ,可以提高液量 ,降低生产差 压 ,能有 效地 压制水锥 ,从 而保 障油 田的顺 利开 采 。 水平 井在 油 田开 采过 程 中的应用 情况 水平井的使用能够有效扩大油层泄油 面积 ,进而达到 提高油井产量的效果。在我国很多 的油田开采中 ,都 已经 普 遍 应 用 了水 平 井 这 一技 术 ,比如 在新 疆 、辽河 以及 胜利 油田等 , 且都取得 了较为不错的效果 。 在石油开采过程 中, 由于开 采 的 时 间较 长 ,特 别 是底 水 油藏 经 过 长期 的开 采之 后 ,油 和水 的关 系 就会 变 得 复杂 ,油水 界 面 处 于存 在 着波 状起伏 的界面。这时,水平井技术应用 的工作 重点就是将 油的分布规律进行优化设计 ,从而提高油层钻遇率和开采 效益 。水 平井 技 术 在开 发 油 气藏 ,特别 是 针 对 一些 较 为特 殊的油气藏 ,比如气顶底水油藏、稠油藏 、断块油藏 以及 低渗透油藏等油藏类型中 ,可以大 幅度地改善开采效果。 就 国外 对 水 平井 技 术 的应 用 现 状来 看 ,美 国用 于裂 缝 性 油 藏的水平井开采技术 占到 了 5 3 %,用于水驱 的占 9 %;俄 罗斯的水平井技术几乎是于油 田的挖潜 ,而加拿大的水平 井技术 4 5 %用于稠油油藏, 4 0 %用于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 在我国进入本世纪以来 ,随着对技术 的不断创新和研究 , 水 平 井技 术 的应用 范 围也在 不 断 的 扩大 ,包 括 边底 水 油 藏 中的 应用 ,还用 于稠 油 油藏 、低 渗 透 油藏 以及 中高含 水 油 藏类 型中 , 通过 对水 平井 的充 分利 用 , 进 而实 现 “ 少井 高产 ” 的理想 效果 。 二 、水 平 井技术 在不 同油 藏 类型 中的应 用 1 . 水平 井技 术在 边底 水 油藏 中的应 用分 析 边 底水 油 藏 通 常是 经 过长 时期 开采 的 ,具 有 开发 时间 长的独特特征 , 从而导致含水量高 、 高采 出程度的开发后期 。 如 果 仍 旧使 用 直 井进 行 开 发 ,就 产 生很 多 不利 影 响 。 同时 由于直井挖潜存在的控油面积很小 ,会导致底水锥速度过 快 ,使含水量增加,水平井技术能有效地解决直井开采过 程 中 出现 的很 多 矛 盾 , 因为在 油 层 中 ,会 有很 长 的水平 井 井 眼暴 露 ,水 平 井井 眼 周边 产 生 的 压力 降 没有 直 井 开 采 的 剧烈 ,从而在相同的生产压情况下临界速度要更快一些。 换 句 话 说 ,就 是 利用 水 平 井技 术 可 以 有效 地 控制 点 滴 水 , 进 而 有 效地 对 边 地 油进 行 开 采 ,使 边地 油 藏类 型得 到 高质 量 的开采 。 2 . 水 平 井技 术在 低 渗透 油藏 中的应 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井在陈南薄层稠油油藏中的应用
摘 要:陈家庄油田南区主要以特稠油为主,具有油层薄,原油
粘度高,易出砂,含油饱和度低的特点,自2007年以来,通过开
展水平井开发经济技术政策界限,利用数模技术优化井网、井距、
水平段长段、注汽参数等,成功动用陈家庄南区边部薄层稠油,建
产能23.2万吨,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薄层稠油 水平井 蒸汽吞吐
一、油藏概况
陈家庄南区位于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境内,区域构造位置为济阳
坳陷陈家庄凸起中部,是一个具继承性发育的受基岩控制的披覆构
造稠油油藏,。主要含油层系为上第三系馆陶组ng下1-5砂组,油
藏埋深1180~1320m,地面原油粘度10000~50000mpa.s,平均有
效厚度4.5m,平均有效孔隙度32%,渗透率2500×10-3μm2,属高
孔高渗油层。
二、开发历程
2006年开始在陈家庄南区开始注蒸汽吞吐开发。但是直井开发热
损失大,产量递减大。根据计算,热损失达60-80%,第一周期年递
减51.5%。含水上升较快,周期间含水上升速度快4.8%,油田年含
水上升率13.7%。因此开展了开发方式、井网、井距等开发技术政
策研究,确定了以水平井开发薄层稠油油藏。通过数模研究不同油
价下水平井、直井布井极限厚度,在50美元/桶情况下确定水平井
布井区极限厚度要大于3m;合理的注汽强度为15m3/m左右。利用
水平井模型和井组模型,对该块蒸汽驱的井网、井距和转驱时机进
行了优化,确定水平井与水平井组合方案最佳,水平井段长度为
250m左右,生产井距离注汽井150m左右。
2007年底设计该区第一口薄层稠油水平井陈373-p1井,投产后
峰值日油能力24t/d,目前日油9.3t/d,是直井的1.7倍。2008-2013
年在陈373外围薄层稠油设计以水平井为主开发,部署水平井102
口,建产能25万吨。投产初期平均单井日油13.5t,是直井的3倍,
累计产油67.8万吨,取得良好效果。
三、水平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油藏条件差,开发难度大
陈家庄南区稠油油藏类型为层状构造-岩性稠油油藏,由于该区
储层为一套河流相沉积,其平面变化快,各砂体平面分布形态以条
带状为主,地面脱气原油粘度一般10000~50000mpa·s,原油性质
在平面上具有由北到南粘度变大的变化趋势。岩性以中、细砂岩为
主,属于高孔、高渗储层,胶结疏松,开发中极易出砂,先决条件
决定了其开发难度大。
2.油水关系复杂,含水上升快
陈家庄油田南区整体构造平缓,形成了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含油
饱和度为50~55%,投产含水较高。热采投产初期含水主要在40~
60%之间,综合含水50%左右,回采水率111~825%,平均310%,回
采水率高。统计84口热采水平井第一周期内平均含水比较平稳在
78.4%左右,但统计59口可对比水平井周期间含水上升速度较快
4.8%。目前,综合含水90%以上的水平井已有69口,占总数的67%。
3.部分水平井注汽压力高,影响注汽质量
统计该块有18口井注汽压力大于18.5mpa,干度小于70%,分析
原因主要有两类:a、储层物性差:主要是油稠,泥质含量高,渗
透率较低,造成注汽压力高。b、近井堵塞:主要是地层受污染,
另外防砂效果差引起近井堵塞,主要是加砂量少,充填不密实。
4.套损井逐渐增多,影响热采开发水平
注汽产生的热应力对套管和水泥环具有损坏作用,油井产出液含
硫高,腐蚀套管,部分油井固井质量不合格。经过多次注汽热采,
目前水平井共出现套损井、套串井11口,年影响产量5000吨。
四、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主要做法
1.优化注汽参数,提高注汽质量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薄层稠油油藏的散热规律,对注汽强度进
行研究及优化。在注汽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当中,一是对注汽管柱
结构进行了改进,二是对注汽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薄层稠油油藏的散热规律,对注汽强度进行研究及优化,由于
层较薄,注蒸汽热损失严重,为补充地层能量、提高蒸汽的利用率,
加大了注汽强度。三是降低注汽压力,应用高温防膨剂、高温薄膜
扩展剂降低注汽压力。
2.差异化管理,提高周期生产效果
根据热采井生产周期内不同阶段生产管理的侧重点不同,从注汽
-焖井-放喷-转抽-生产五个生产阶段,采取周期内差异化管理方
法。对热采不同生产阶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差异化管理,延长热
采井周期生产时间,提高热采效果。注汽阶段:专人重点监控注汽
参数,重点检查注汽干度,保障注汽干度达到70%;焖井:放喷流
程提前完善,及时准确录取焖井压力;放喷:初期控制产液量,控
制出砂。中期当油井产液含水低于80%,根据油管压力及时更换8mm
油嘴。转抽:压力回落到0mpa时,及时下泵转抽;油井生产时期:
优化不同时期工作制度。排水期采用高排液量,不掺水的管理模式
生产,见油期及时上调生产参数,低掺水量的管理模式,稳产期采
用稳定生产参数,适当的掺水量保证油井正常生产,递减期采用低
参数,较高掺水模式生产。
3.优化转周时机,提高注汽效果
薄层稠油水平井热采转周时机的确定对于提高热采效果,有着重
要的作用,合理确定转轴时机,可以有效提高热采效益,降低稠油
热采综合递减率。实际生产中我们根据热采井实际生产动态总结转
周合理时机:单井井口温度明显下降低于40度,而生产油气比〉
1.0或单井日油能力低于3t,即转周;热采后期液量逐步下降或单
井含水突然上升,日油下降至3t以下,即转周;油井油气比达到
0.5以上,油井突然不出,测试供液不足井及时转周。
3.强化工艺配套技术研究,提高稠油开发水平
进一步配套完善稠油热采工艺技术,提高应用效果,广泛调研稠
油热采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根据该块薄层特稠油特点进一步优化热
采工艺设计,提高注汽质量和热采效果。主要研究引进新型的保温、
降粘、隔热技术,同时推广应用了双管注汽工艺,改善吸汽剖面,
提高了储层动用;应用hdcs强化热采工艺,降粘增能,提高驱替
效率,改善热采效果;推广应用伴注溶剂工艺,降低注汽压力、提
高驱替效率;推广应用射流解堵工艺,降低注汽压力、提高注汽效
果;同时,不断完善配套隔热管隔热性能检测和注汽井高温测试技
术,开展热采水平井测试工艺研究,为注汽管柱及参数优化提供支
持。
五、结语
通过上述技术的应用,至2013年6月,陈南薄层稠油水平井累
计注汽80.3万吨,累计产油67.8万吨,平均单井产油0.66万吨,
措施增油24.5万吨,累计油汽比0.84。从开发实践可以看出,虽
然陈家庄地区稠油地质条件复杂,储量品位低,开发稳产难度大,
但随着开发思路的转变和技术不断进步,陈家庄稠油油藏实现了有
效动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通过稠油油藏开发配套技术、
先导实验的攻关应用和进一步开发思路的转变,陈家庄薄层稠油产
量能够保持稳定。
参考文献
[1]陈月明.注蒸汽热力采油.石油大学出版社.山东东营.1996.
[2]张悦等.稠油热采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99.
[3]孟庆丽.陈南薄层稠油提高采收率研究.内江科技.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