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院本科班课程设置
传灯有继 慧炬长明——中国佛学院本科举行开学典礼

作者: 徐季良
出版物刊名: 法音
主题词: 中国佛学院;开学典礼;中国佛教协会;法源寺;佛教事业;院务委员;佛教界;赵朴初;慧炬;八时半
摘要:<正>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上午,中国佛学院四年制本科在千年古刹法源寺隆重举行开学典礼。
古寺庭院浩静庄严,院内苍松翠竹在微风中含笑点头,好像在随同全院师生欢迎前来参加开学典礼的来宾。
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乔连升局长、赤耐副局长、中国佛教协会领导人和中国佛学院院务委员以及全体师生一百多人出席了开学仪式。
上午八时半,学员们在挂着“中国佛学院八二届本科班开学典礼”横幅的大雄宝殿举行诵经仪式后,开学典礼正式开始。
中国佛学院赵朴初院长在开学典礼上致。
大学本科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戚渊版)

大学本科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戚渊编制第一学期课程1、法理学(4学分;72课时;必修);2、宪法学(4学分;72课时;必修);3、外国法制史(含西方法律思想史;3学分;54课时;选修);4、中国法制史(含中国法律思想史;2学分;36课时;选修);第二学期课程5、民法总论(含侵权行为法;4学分;72课时;必修);6、刑法总论(3学分;54课时;必修);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4学分;72课时;必修);8、婚姻家庭继承法(2学分;36课时;选修);第三学期课程9、刑法分论(3学分;54课时;必修);10、刑事诉讼法(3学分;54课时;必修);11、民事诉讼法(3学分;54课时;必修);12、物权法(3学分;54课时;必修);13、合同法(3学分;54课时;必修);14、公司法(2学分;36课时;必修);15、经济宪法与经济行政法(含经济法原理、国际经济法、及相关新内容;2学分;36课时;必修);第四学期课程16、证券法(2学分;36课时;必修);17、环境与资源法(2学分;36课时;必修);18、劳动与社会保障法(2学分;36课时;必修);19、税法(2学分;36课时;必修);20、金融法(2学分;36课时;必修);21、反垄断法(1学分;36课时;选修);22、国际法(2学分;36课时;必修);23、国际私法(2学分;36课时;必修);第五学期课程24、智慧财产权法(3学分;54课时;必修);25、世界人权法(2学分;36课时;必修);26、罗马法(2学分;36课时;必修);27、法律论证理论(2学分;36课时;必修);28、名著选读(3学分;每人不得少于三本,提交三篇读书笔记,无字数上下限;根据所选著作确定辅导老师;必修);第六、七学期课程29、律师实务(含法律文书、法律诊所、模拟法庭;3学分;54课时;必修);30、金融学(1学分;18课时;选修);31、票据法(1学分;18课时;选修);32、仲裁法(1学分;18课时;选修);33、海商法(1学分;18课时;选修);34、信托法(1学分;18课时;选修);35、保险法(1学分;18课时;选修);36、证据法(1学分;18课时;选修);37、国际税法(2学分;36课时;选修);38、伊斯兰法原理(1学分;18课时;选修);39、判例法原理(1学分;18课时;选修);40、经济学原理(2学分;36课时;选修);41、会计学基础(2学分;36课时;选修);42、计算机应用(2学分;36课时;选修);43、文学名作欣赏(1学分;18课时;选修);44、美术名作欣赏(1学分;18课时;选修);45、音乐名作欣赏(1学分;18课时;选修);其他课程(分别置于前几个学期)46、大学数学;(大幅减少“大学数学”课时量);47、大学外语(英语、俄语、意大利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韩语);48、大学体育;49、“形势与政策”教育(1学分;每学期一次,2-3课时;根据当前阶段内容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讲解,全校视屏教学;必修);第八学期50、毕业实习;51、专业指导与职业规划;52、毕业论文写作;2011年5月15日呈: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
我国的宗教院校

我国的宗教院校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1.佛教院校我国的佛教院校包括中国佛学院、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九华山佛学院、普陀山佛学院、福建佛学院、四川藏语佛学院、云南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广东省岭东佛学院、辽宁佛学院、河北佛学院、上海佛学院、青海藏语佛学院、甘肃佛学院、重庆佛学院、江西佛学院、杭州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武昌佛学院、河南佛学院、峨眉山佛学院等。
1956年9月28日,中国佛学院在北京千年古刹法源寺成立。
中国佛学院是中国佛教界最高学府。
中国佛学院自1956年成立以来,一直开办有本科班。
1982年恢复本科设置,根据条件,实行间年招生,学制4年。
按普通大学本科标准,实行统考,择优录取。
从恢复至今,相继培养了有近400名本科毕业生。
许多毕业生现已经成长为国内诸方名山寺院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各级佛教协会等单位的骨干和国外数个佛教道场的负责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院本科毕业生中先后有50余人前往日本、斯里兰卡、韩国、缅甸、泰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不少已学成,服务于海内外诸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
中国佛学院研究生班,最初开设于1959年。
“文革”后,1980年中国佛学院恢复教学,1986年复设研究生班,根据条件,开设了硕士研究生班,学制3年。
1987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在北京成立。
这是中国第一所藏传佛教高等佛学院。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是以佛学专业为主体,以藏传佛教为特色,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藏传佛教综合院校,是藏传佛教的最高学府。
从2005年起,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开始为学僧授予高级学衔(格西学位),迄今已授予3届。
2.道教学院我国的道教院校有中国道教学院和武当山道教学院两所。
中国道教学院成立于1990年5月,设在北京白云观内。
它是在中国道协所办道教知识专修班和进修班的基础上成立的。
2003年,中国道教学院正式设立宫观管理专业大专班和道教研究生班。
大专班学制两年,研究生班在大专班的基础上再学3年。
梵语巴利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梵语巴利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引言梵语巴利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是为了满足学生对梵语巴利语学习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该课程设置旨在提供系统的语言学习和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基础课程1.梵语语音学:介绍梵语的音系和音变规律,培养学生准确的发音和听力能力。
2.巴利语语音学:介绍巴利语的音系和音变规律,培养学生准确的发音和听力能力。
3.梵语基础语法:教授梵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和句型,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法掌握能力。
4.巴利语基础语法:教授巴利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和句型,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法掌握能力。
二、进阶课程1.梵语阅读与写作:培养学生阅读梵语文献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梵语的创作和写作。
2.巴利语阅读与写作:培养学生阅读巴利语文献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巴利语的创作和写作。
3.梵语词汇与翻译:扩大学生的梵语词汇量,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
4.巴利语词汇与翻译:扩大学生的巴利语词汇量,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
三、文化课程1.梵文化概论:介绍梵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增进学生对梵语文化的了解。
2.巴利文化概论:介绍巴利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增进学生对巴利语文化的了解。
四、实践课程1.口语实践:提供口语实践机会,训练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
2.阅读实践:提供阅读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写作实践:提供写作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选修课程1.梵语文学导读:介绍梵语文学的经典作品和重要作家,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2.巴利语文学导读:介绍巴利语文学的经典作品和重要作家,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3.梵语修辞学:探讨梵语修辞手法和修辞理论,提高学生的修辞能力。
六、毕业要求1.具备流利的梵语和巴利语口语表达能力。
2.能独立阅读和理解梵语和巴利语的文献。
3.具备梵语和巴利语的翻译能力,能准确地翻译相关文献。
4.对梵语和巴利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有深入的了解。
5.具备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能开展梵语和巴利语相关的学术研究。
书法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书法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1. 课程简介本文档介绍了书法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书法技能和审美素养。
课程涵盖了书法基础知识、技巧和实践经验,以及相关的文化和艺术理论。
2. 课程目标通过本科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理解书法的历史和发展;•培养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参与书法创作和实践活动。
3. 课程设置本专业本科课程包括以下模块:3.1 书法基础•中国书法概论•书法基本功训练•书法字体与结构•书法材料与工具•书法用纸与墨3.2 书法史与理论•中国书法史概论•中国古代书法名家与作品赏析•书法审美理论•书法与传统文化3.3 书法创作•甲骨文书法•篆书与隶书•楷书与行书•草书与草虫书•藏文书法与碑刻书法•现代书法与书法创新3.4 书法实践•书法作品展览与评析•书法实习实训•书法创作研究•学术论文写作•学术报告与演讲4. 课程安排本专业本科课程安排共四年,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第一年:书法基础、中国书法概论;•第二年:书法字体与结构、书法史概论;•第三年:楷书与行书、书法审美理论;•第四年:书法实践、学术论文写作。
5. 评估与考核学生的综合评估与考核包括以下方面:•课堂表现和参与度•作业和课程成果•书法作品展览与评析•学术论文和报告•书法实践成果和创作6. 就业方向书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包括:•书法教育与研究机构•文化艺术机构与组织•媒体和出版行业•设计与广告公司7. 总结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经验,书法学专业本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书法技能和审美素养,培养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书法实践和创作机会。
此外,本专业毕业生也将具备在书法相关行业就业的能力和竞争力。
以上是书法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学生和教育机构有所帮助。
国际佛教大学本科课程大纲(英文翻译)

国际佛教大学本科课程大纲(英文翻译)AA401 - 佛教艺术与建筑学:南亚- 3(3-0-6)本课程将从历史与其发展角度,研究印度次大陆及斯里兰卡的佛教艺术与建筑。
内容包括:寺院及其发展、佛塔(stūpa)成为一种宗教膜拜的标志、犍陀罗(Gandhāra)的佛像、摩突罗(mathura)和阿摩洛括地(amaravati)宗派、佛教雕刻以及孔雀王朝(gupta)世纪的绘画、南印度受阿摩洛括地(amaravati)、纳伽尔朱纳康达(nagarjunikoda)及jaggeyyapeta影响的特殊艺术及建筑风格、pala 和那先(sena)时代的末期佛教艺术、密乘(tantrayana)在雕刻上的深厚影响、戟(sakti)的膜拜及其对佛教肖像学的影响。
斯里兰卡的佛教艺术与建筑的研究范围包括:佛塔及其起源、斯里兰卡独特的佛像风格、绘画学及其当地背景、壁画、斯里兰卡传统的艺术及建筑学、南亚地区各派别的艺术及建筑学。
AA403 - 佛教艺术与建筑学:东南亚- 3(3-0-6)本课程将从历史与作用的角度,探讨缅甸、泰国、印尼、柬埔寨、辽国及越南的佛教艺术及建筑学。
课程亦将根据以下四个阶段展开,探讨东南亚的艺术与建筑学。
(a)佛教传入前,各国各地的本土艺术风格(b)各区域本土文化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对印度佛教文化的吸收及同化(c)同化过程及其演变为本土特色的发展情况(d)已本土化了的佛教艺术及建筑的发展在大乘佛教的影响下,促使东南亚佛教艺术的形成。
各区域间的传统关系、肖像学、经济与科技、风格的演变、类别及分期情况,亦是本科讨论的课题。
BC101 - 印度佛教史前的文化- 3(3-0-6)本科探讨佛教兴起前的印度社会与宗教文化,包括:古印度文明与雅利安族、吠陀(vedic)的文化、婆罗门(brahmana)和沙门(Śramaṇa)的演变、社会和宗教组织、修行与信仰、佛教文明的诞生是当时的宗教与社会背景下的必然回应。
河南佛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2

河南佛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2 中国佛学院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汉语系高级佛学院。
2022年度,我院将遵照主管部门扩大招生规模的要求,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硕士、博士学生,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招生名额:今年我院拟招收本科班学生70名,招收硕士研究生15名,招收博士研究生(全日制)5名。
二、报考须知:凡符合我院“招生简章”报考条件者,皆可报名。
报考者须由当地佛教协会、宗教部门推荐,并持有县级人民医院体检报告,认真填写“报考登记表”,随附学历证明复印件、二寸近照五张,如期将报名材料寄送我院招生办公室。
三、本科生考试科目:佛学、语文、政策法规、历史、英语、课诵。
硕士研究生考试内容:(1)提交专业的佛学学术论文一篇(字数要求:(5000至8000);(2)笔试:佛学、语文、英语、时政;(3)面试:回答专业导师提问。
博士研究生考试内容:(1)提交专业的佛学学术论文一篇(字数要求:15000至30000);(2)笔试:佛学、语文、英语;(3)面试:回答专业导师提问。
四、报名时间:2022年3月3日至2022年6月30日截止。
五、报名材料经我院审核后,统一寄发准考证,通知考试日期和地点。
六、“招生简章”和“报考登记表”,我院将发至各地佛教协会、佛教院校、寺院及宗教主管部门,有意报考者可向上述单位索取。
宗教院校课程设置

宗教院校课程设置
宗教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侧重于宗教学和神学的教育,以培养学生对宗教的理解和信仰的深入思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宗教院校课程设置:
1. 宗教文化:介绍不同宗教的起源、发展和核心教义,探讨宗教在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和影响。
2. 圣经研究:研究圣经的内容、历史和文化背景,学习解读圣经的方法和技巧。
3. 神学思维:探讨宗教信仰的理性基础和哲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宗教思维方式。
4. 宗教伦理学:研究宗教对道德和伦理的教导,讨论宗教伦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挑战。
5. 宗教历史:了解不同宗教的历史发展和重要事件,分析宗教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6. 宗教比较研究:比较不同宗教的教义、仪式和信仰体系,以促进宗教之间的对话和理解。
7. 宗教心理学:研究宗教对个体心理和情感的影响,讨论宗教信仰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8. 宗教艺术:探讨宗教艺术的形式和意义,分析宗教艺术对信仰和宗教仪式的作用。
9. 宗教社会学:研究宗教在社会中的组织和影响力,分析宗教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关系。
10. 宗教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宗教教育工作者或宗教领袖,学习宗教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这些课程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取决于院校的特点和教育目标。
但总体上,宗教院校的课程设置旨在提供宗教学和神学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宗教素养和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佛学院本科班课程设置
学制设置
学制四年,共计八学期,包括复习和考试在内每学期二十周。
课程设置
一、基础教育课程:
1、古代汉语,1-4学期开设
教材:《古代汉语》(全四册),王力主编。
2、外语,1-8学期开设
(1)英语(必修),
教材:《新概念英语》(1—4册)
(2)日语(选修)
3、中国通史,1-4学期开设
教材:《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
4、哲学史,5-8学期开设
(1)、中国哲学史
教材:《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
(2)、古代印度宗教哲学史(六派哲学)
教材:《印度学讲义》,传印法师编著。
(3)、西方哲学史
教材:《西方哲学史》,[英]罗素著。
5、写作,1-4学期开设
教材:《汉语言写作》,
6、文献学与图书馆学,1-4学期开设
(1)文献学概论
(2)佛教文献学
(3)图书馆学
7、时政,1-8学期开设
讲授法律基础、宗教政策、寺庙管理制度、佛代会材料和佛协指示。
教材:《宗教政策问答》
8、计算机基础与运用(选修)
二、佛学基础课程:
9、基础佛学,1-2学期开设
(1)佛学概论
教材:《八宗概要》
(2)《大乘起信论》
10、佛教史学
(1)印度佛教史,1-2学期开设
教材:《印度佛教史》,圣严法著。
(2)中国佛教史,3—6学期开设
教材:《中国佛教简史》,[日] 镰田茂雄著;参考:《中国佛教史》,黄忏华著。
(3)南传佛教史,1—2学期开设
教材:《南传佛教史》,净海法师著。
三、佛学专业课程:
11、戒律学,1-8学期开设
(1)《戒律学纲要》
教材:《戒律学纲要》,圣严法师著。
(2)《四分戒本》
教材:《四分律戒本讲义》,传印法师著。
(3)《菩萨戒本》。
12、中观学,1-8学期开设
(1)《三论玄义》
(2)《百论》
(3)《中论》,教材:《中论》,鸠摩罗什译,《藏要》本。
(4)《十二门论》,教材:《十二门论释义》,刘峰著
(5)《维摩经》
(6)《肇论》。
13、唯识学,1-8学期开设
(1)《唯识三十论》
(2)《辩中边论》
(3)《摄大乘论》
(4)《解深密经》
14、禅学,1-8学期开设
(1)《中印禅宗史》
(2)《六祖坛经》
(3)禅宗思想史
(4)《楞严经》
15、天台学,1-8学期开设
(1)《教观纲宗》
(2)《童蒙止观》
(3)《十不二门》
(4)《法华经》
16、华严学,1-8学期开设
(1)《五教开蒙》
(2)《华严经旨归》
(3)《五教章》
(4)《金狮子章》
17、净土学,5-8学期开设
(1)《中国净土教理史》
(2)《往生论》或《弥陀要解》。
(3)《无量寿经》
18、因明学,5-8学期开设
四、艺术类课程:
19、书法,1-4学期开设
20、茶道,5-8学期开设(选修)
邀请日本里千家高级教师授课。
21、佛教音乐
邀请中央音乐学院教师授课。
五、学术讲座:
22、专题讲座,1-8学期开设
定期和不定期邀请海内外、教内外大德和专家来校作学术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