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导案(公开课)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导案(公开课)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导案(公开课)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公开课)

————————————————————————————————作者:————————————————————————————————日期:

小学数学学科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马小党支部朱文彪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玩游戏吗?用“一边……一边……”造句。2.师:说的很好,这两件事情都是同时进行的(板书同时进行)3.师:大家都说的不错,但不知道做的好不好,来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1.师:星期天,小明家也来了客人,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出示主题图)

2.师:想一想,你平时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呢?

3.(师课件出示小明要做的六件事)做这些事应该按怎样的顺序来做?如果这些事一件一件的做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工序图课件){请学生说}

4.师:小明是个聪明的孩子,看,他在想什么?(课件出示: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5.师:同学们能帮小明这个忙吗?

6.师:现在,请同学们把你的想法列在纸上(标明做事的顺序和时间),并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

7.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1)学生动手写出方案,师巡视,生写好后小组交流。

(2)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安排,和所用时间

预设:

A: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

茶(1分钟)

↓同时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1+1+8+1=11(分钟)B.如果学生一开始得不出最优方案,教师可引导:还有没有更省时间的方法?那些事情还可以同时做?

9. 师生画流程图:为了更清楚地表示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我们用箭头来连接(课件显示)计算出时间是:1+1+8+1=11(分钟)

10.师小结:刚才我们一件一件地做,需要14分钟,现在这样做只要11分钟,时间缩短了,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情的方法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11.学法指导:想一想我们刚才解决这种问题的步骤。

(引导学生板书:思考——操作——交流——汇报)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 小红也想请同学们帮她一个忙:

我感冒了,吃完药要赶快休息,需要做:

找杯子倒开水(1分钟)

等开水变温(6分钟)

找感冒药(1分钟)

量体温(5分钟)

2. 帮喜洋洋合理安排时间,需要做:

起床穿衣3分钟

整理床铺3分钟

洗漱3分钟

吃早餐10分钟

听广播20分钟

我怎样才能快速的把这些事情做完?

3.小刘放学回家肚子饿得咕咕叫想吃饭,需要做:

洗电饭锅(1分钟)

放米和水(1分钟)

煮饭(20分钟)

烧青菜(3分钟)

烧鱼(6分钟)

烧肉(6分钟)

烧汤(6分钟)

小刘,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饭呢?

4. 小结:我们刚才做的这些,都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的方法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从而来合理安排时间(板书课题)

5.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同时做呢?出示课件

(1)一位叔叔边吃早餐边接电话还边打字;一位阿姨边开车边化妆边接电话

(2)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小刚在放学的路上边走路边看书

(3)我们的有些同学回到家里是边看电视边写作业

6. 师小结:所以有些事可以同时做,有些事不能同时做,我们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同时,还要讲究科学性(板书:科学)

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数学广角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以惜时名言作为结束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板书设计:

科学合理安排时间

1 + 1 +8 + 1 =11(分钟)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同时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