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合集)(1)

考试内容:1-9章(第10章不考)

笔试试卷总分:83分,平时的实训题和论文搜索17分

题型:单项题10题,总共20分,判断题5题,总共10分,简答

题4题,材料分析题1题,论述题1题。

答题注意事项:1.论述题和简答题的观点要有层次2.简答题不需要

展开,仅需观点3.论述题:观点+说明4.材料题:不定要结合材料5.题目要求要结合专业实际的,一定要结合专业论述。6.书写工整,字如其人。

第二章:职业教育功能的含义是什么?都有哪些功能?5个功能它

们分别的含义?(其中重点是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两个功能分别

体现在哪里)

第三章:62页图3-1下面那段话要特别记忆,重点中重点

第四章:可能出选择题和判断题,要特别去了解一下,不同国家的

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第五章: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10页。专业设置

的程序和方法115页。

第六章:职业教育课程特点127页。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131页。

第七章: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156页。如果结合你的专业教学,如何运用这些原则。

第八章:有哪些素质要求201页。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职业道德,身心素质等。

第二章职业教育的功能

1、什么是教育功能?

答:教育功能,又称“教育作用”或“教育职能”,是教育本质的一种体现。教育功能指的是教育对整个社会系统的维持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教育功能主要指促进个体发展盒促进社会发展两个方面。

2、职业教育功能主要包括:育人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

3、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答: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职业教育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培养劳动技术大军,使人们的思想、行为、习惯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要求。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经济决定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4、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职业教育的规模、速度和质量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结构

3、社会经济体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5、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展功能:

为经济发展创造出必要的基础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科技进步

6、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1、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

2、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能动作用

7、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现在:

1、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活化文化功能

3、文化选择功能

4、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5、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第三章职业教育目标

1、教育目的(其结构具有现实性和超前性)、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三者之间关系:

答: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要求,是对所有爱教育者提出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不同类型教育的教育目的,在总教育目的的规范下,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学校性质、对培养人提出的特定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的总目的决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具体落实;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基本的途径。

2、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方针?

答: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

教育方针: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实现该时刻的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总的指导方针。

教育方针特征:(1)阶级性(2)历史性(3)时代性

第四章职业教育体系

1、我国现代教育体系:分肢型

2、国外职业教育体系:(1)德国“双元制”(2)美国“单轨制”

3、

第五章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

1、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2)需要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

(4)动态性原则(5)适度超前原则(6)效益最大化原则

2、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程序:

(1)进行社会调查(2)组织专家论证(3)进行专业设计

3、专业设置,拓展,调整方法:

(1)新专业设置的方法:

①异质设置法②同质设置法③单质设置法

(2)旧专业拓展的方法:

①延申拓展法②复合拓展法③扇面拓展法④滚动拓展法⑤增补拓展法

(3)专业调整的方法:

①中心放射法②基础定向法③综合通用法

第六章职业教育课程

1、职业教育课程从组织形式上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2、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

①课程目标的定向性②课程方案设计的适应性③课程内容的实践性

④课程模式的多样性⑤课程实施的开放性

3、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

(1)课程分析(社会需求分析、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

(2)课程方案设计 (3)课程内容编制 (4)课程方案实施 (5)课程评价

第七章职业教育教学

1、职业学校教学原则:

(1)实践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过程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

第八章职业学校的教师

1、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1)专业标准及专业知识(2)“双师素质”教师

(3)教育能力(4)职业道德(5)身心素质

第九章职业学校的管理

1、职业学校内部管理方面主要体现在:

(1)我国职业学校管理体制的基本格局

(基本形成阶段、调整及发展阶段、瘫痪阶段、改革阶段、迅速发展阶段)(2)我国职业学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3)职业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2、主要管理机构:

(1)学生科(2)教务科(3)团委(4)生产实习科

(5)招生就业科(6)总务科(7)办公科。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三

第一章

自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产生了学校教育。

我国最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较为完备的学徒制度。编撰于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的《考

工记》是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

学徒制是以职业实践为中心来组织教育内容的。

学徒制是个别教学,被改造后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双元制”。

在教育史上,最早论述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学家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把人的智力发展分幼年、儿童、少年和青年,并配母育、国语、拉

丁语和大学。除大学,其他三者均有职业教育课程。

17世纪末,德弗郎凯把技术学校的理想变为现实,首先创办了实科学校,把技术教育引入学校教育。

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是中国职业教育史近代以来以学校形式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开端。福建船政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技术性专科学校。

维新变法运动“开民智”。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将实业教育正式纳入学制,

使职业教育首次成为学校系统中的独立体系。

1917年5月黄炎培联合教育家、实业界和南北政界名流48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华职

业教育社”,这是我国第一个研究、提倡、实验、推广职业教育的机构。

1922年11月,北京政府颁布的《壬戌学制》第一次以“职业教育”取代了“实业教育”,正式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地位,标志着正规的职业教育从实践到名称的真正产生。

1951年,政务院作出了改革学制的决定,将职业学校该称为中等专业学校。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创办了农业中学。

1996年,《中环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

凯兴斯泰纳被誉为德国“职业学校之父”。

约翰杜威提出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强调岗位能力是核心。

朗格朗1970年写成并出版《终身教育引论》。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学会生存》,提出学习社会理想、终身教育思想。

第二章

职业教育的功能:

促进个人发展:育人功能------德育、智育。

促进社会发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功能

社会功能:对于社会变迁和优化社会阶层结构所起到的作用,即职业教育对社会变迁影响以及如何有助于形成现代社会分层,促进个体向上的社会流动。

社会变迁:社会现象在不同的时间上失去原来面貌的变动,是一种社会过程。

社会变迁与职业教育的关系:①职业教育是社会变迁的结果。②职业教育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a职业教育可以通过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推动经济增长;b职业教育还可以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按照一定标准将人们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社会流动:社会分层结构中,各阶级或阶级内部,以及不同阶级与阶层之间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地位升降与职业转换现象。

社会分层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科学技术进步及其推广、社会分工细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导致教育影响社会阶层的分布和流动机会的多少。

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指职业教育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培养劳动技术大军,是人们的思想、行为、习惯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要求。①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创造出必要的基础条件。②职业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③职业教育促进科技进步。

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文化传递、保存功能。教育是保存文化的有效手段。②活化文化功能。从储存形态的文化转变为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③文化选择功能。体现在三方面:定向、扩大文化选择区、提高主题选择能力。④文化交流、融合功能。促进两方面:教育的交流活动、对他人文化的“拿来”“移植”“改造”。⑤文化的更新与创造功能。教育激活文化的功能最根本的体现就是对文化的创新。

教育通过对文化的积淀、传播和优化,促进文化的更新、创造、发现和发明,这是教

育最根本的功能。

第三章

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

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表面上看似相似,实际上他们有着各自的内涵,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

标可以测量,但目的不能。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

的关系。①教育目的是最高层次的概念,它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规定,各级各

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都要依据教育目的制定。教育目的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

目标的根本依据。②培养目标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要求。③

教学目标是三者中最低层次的概念,更为具体,微观到每堂课甚至是每个知识内容,

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日积月累地得以实现,

就会渐次达到培养目标,以致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实现该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对教育工

作提出的总的指导方针。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

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职业教育要怎样去做?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技

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终身教育理论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

公共生活”“学会生存”。

确定职业教育目标的现实依据:①教育目的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②社会条件和社会需要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直接依据。③受教育者自身条件和合

理需要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现实依据。

第四章

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体系(分支型)主要分为学校职业教育、社会职业教育两种类型。“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以德国为代表,“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一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高度融合的体系。

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一种国家统一资格框架下的职业教育体系。

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教育层次主要分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

育和职业培训。

初等职业教育已经逐步退化,目前,这类学校主要设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和边远山区。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

部分地区通过资源整合,建立了区域职业教育中心(职教中心)。

高等职业教育是在改革原有的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优质中等职

业学校资源整合升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等专科层次教育,学制三年为主,培养高

端技能型人才,特别强调培养应用型、工艺性、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

职业培训是为提高劳动者技术业务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我国

主要的职业培训机构有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训机构和就业训练中心等。

中等职业教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

2012年5月公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有机衔接、立交沟通的基本体系架构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重点。

第五章

专业设置是指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设立”指专业的新建与开设,“调整”

指专业的变更或取消。专业设置是职业学校区别于普通学校的主要标志。

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①方向性原则;②需要性原则;③可行性原则;④动态性原则;

⑤适度超前原则;⑥效益最大化原则。

专业设置的基本要求:①专业设置必须遵循国家的产业政策。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b工业范畴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重点保证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对人才的需要;c 服务业是扩大就业的重点领域。②专业设置必须科学规范。分为专业划分和专业名称

的规范。③专业设置要有全局观点。既需要学校进行社会调查,也需要地方政府发挥

作用。④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专业设置要为社会培养长远需要的人才

与当前急需的人才;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对“专才型”人才和“通才型”人才的需要。

专业设置的程序:①进行社会调查。a对区域宏观经济进行分析;b劳动力市场分析;c职业领域需求总量预测分析。②组织专家论证。对所拟设置的专业的必要性、可行

性进行科学分析和集体讨论。③进行专业设计。a职业分析,是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

的前提;b专业设计。

第六章

课程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学习者的学习路线,即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哪

些学习内容;另一方面是指学习的动态过程,学生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进行学习。

课程即是科目,即是计划、即是有计划的学习经验。

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①课程目标的定向性。②课程方案设计的适应性。③课程内容

的实践性。④课程模式的多样性。⑤课程实施的开放性。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①课程分析。a社会需求分析,主体是对劳动力市场

的调查分析;b行业分析,一般逻辑顺序是职业分析、工作分析、专项能力分析;c教学分析,分为课程内容分析和教学条件分析。②课程方案设计。这是课程开发的中心,决定课程的整体框架模式。③课程内容编制。分为选择内容和组织内容。④课程方案

实施。⑤课程评价。分为内部和外部。

第七章

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①实践性原则。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教学以职业实践为出发点,作为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导向和最终目标。②发展性原则。要求重视“四新技术”。③过程性原则。④直观性原则。职业教育所特有的实践性、

操作性,要从直观的教学活动开始。⑤差异性原则。人的智力各具特点,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教学实施要求:上课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课

的效果直接决定着整个教学质量。①目的明确。教学目的是一节课的灵魂,是上课的

出发点和归宿点。②内容正确。讲述的内容必须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

③方法恰当。方法是实现目的的手段。④结构紧凑。课堂教学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

织性。⑤教学基本功扎实。主要包括讲、做、态、控、演五个方面。⑥师生双方积极

性高。⑦职业教育特色鲜明。⑧教学效果好。

第八章

到了奴隶社会,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多数是以吏为师。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

中世纪西方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应该算是分散于各地的修道院,除神学外,七艺是其主要的课程体系,以“僧侣为师”,“僧师合一”是该历史阶段的显著特征。

教会学校、宫廷学校和其实学校都不能为新兴的市民阶层提供所需要的教育,于是带有职业培训色彩的城市学校应运而生。

西方智者的出现,让西方教育工作开始职业化。所谓“智者(诡辩家)”,在荷马时代,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

智者在希腊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

世界上最早的独立师范教育机构产生于法国。1681年,法国人拉萨尔在兰斯创立了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

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内)。

1902年,管血大臣张百熙拟的《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的第一部完整的学制,构成了我国现代最初的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体系,标志着中国现代独立的师范教育制度的开始。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①良好的职业道德。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③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④相关的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⑤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⑥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⑦豁达大度的思想修养。⑧博闻强识的理论基础。

⑨“精”“准”“美”“活”的语言表达。

第九章

学校的理念系统由学校使命、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和学校目标四项基本内容构成。

职业学校管理的个性化理念:①服务一线就业市场的理念。如何服务市场成了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首要问题,服务市场的理念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首要理念。②实践第一的理念。要把实践放在人才培养的第一位。③职业道德培养贯穿教育始终的理念。学生的道德水平是企业关注的首要问题,职业道德是学生干好工作、立足社会的基础。④个性化资源管理的理念。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积极与各单位合作,整合资源,提高资源配置,发挥资源的最佳利用率。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四

一、职业教育的功能有哪些?分析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育人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

经济功能:(论述)

1、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创造出必要的基础条件。职业教育主要通过专业结构、课程结构的调整以及终身教育来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处理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在布局和结构上的关系,努力使职业教育在各大产业的配置、地区布局、专业结构上与经济发展要求相一致,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基础条件。

2、职业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职业教育是提高生产率的有效手段,主要表现在:一是职业教育能够对技术技能加工改造,使之成为简约化的精华。二是职业教育对技术技能的传播是一种高效且扩大的劳动力再生产活动,它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是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技术技能为更多的所掌握。三是职业教育通过技术技能的传播将科学技术这种一般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创造出新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3、职业教育促进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职业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把科技产品转化为学生的劳动能力,用用到现实的生产活动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经济的发展。

文化功能:(材料分析)

1、文化传递、保存。教育以文化为中介。客观上起着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普及作用。

2、活化文化功能。只有教育才能够把文化从物质载体转移到人身上,与人的思想、智慧、情感建立联系,从而使文化成为影响人的行为的现实力量。

3、文化选择功能。文化选择是文化变迁与文化发展的起始环节,它表现为对某种文化的主动选择或排斥。古今中外的文化在通往教育的传播渠道时都经过选择。

4、文化交流、融合功能。文化具有地域性。教育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协作、相互影响;二是通过对他人文

化的“拿来”、“移植”和“改造”,为我所用,从而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变革、融合,形成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职业教育的目的

1、发展全面。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职业教育目的都要求接受职业教育的对象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2、人才层次与类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类型主要有技能型和技术性两类人才;从人才层次分类,有初、中、高级三类专门人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呈

现层次高移的趋势,以高级专门人才为主。

3、工作面向及要求。培养人才面向基层部门、生产一线的工作现场,要求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为现实的生产服务。

教学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要求,是对受教

育者提出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不同类型教育的教育目的,是在总教育目的的规范下,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学校性质、对培养人提出

特定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的总目的巨鼎具体的培养目标,同时,教育目

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具体落实;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

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

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简答题)

1、方向性原则: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以国家及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以我国经济发展、教育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服务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根本目标为出发点,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人才为着眼点,以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为依据,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坚持社会这一的办学方向。

2、需要性原则:确定专业设置的前提就是要看这个专业的开设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能立即得到使用。

3、可行性原则:在设置专业是,我们还要注意专业办学的实际可能。必须考虑学校教学设备、实习器材等教学手段和师资资源等条件。

4、动态性原则:职业教育专业的针对性与职业特征,要求其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变化的动态性特征。

5、适度超前原则:专业设置必须具有适度超前性才能克服因人才培养的周期性而导致的滞后性。为此,职业学校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试试开设新的专业,同时对现有专业,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进行拓宽和改造,使学生能赶上社会快速前进的步伐。

6、效益最大化原则:所谓效益最大化,是指专业设置要力求体现集约化与最优化的资源设置,以最少的投入培养最多、最好的人才,求得专业教育的高效益。

四、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简答题)

1、课程目标的定向性,职业教育课程具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

2、课程方案设计的适应性,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要适应特定行业的要求

3、课程内容的实践性,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过程要与工作实践相结合

4、课程模式的多样性,职业教育模式趋于多样化

5、课程实施的开放性,要与社会多接触,争取社会力量的协助

五、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简答题)

1、课程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分析,行业分析,教学分析

2、课程方案设计,课程设计是课程开发的中心,决定课程的整体框架模式

3、课程内容编制,包括选择课程内容和组织课程内容

4、课程方案实施,将设计好的课程和内容进行实践

5、课程评价,评价可分为

A、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B、课程设计评价,课程编制评价,课程实施评价,综合评价

6、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六、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简答/论述/材料分析)

1、实践性原则

含义:实践性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职业教育的目的在教学工作上的反映

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强调树立“学中做,做中学,学做一体”的思想。

2、发展性原则

含义:一是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要不断调整,二是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求:教师要重视“四新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关注学生知识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

力的提高

3、过程性原则

含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构建,习惯的养成,能力的提高

要求:教师要树立“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陪伴者”的理念

4、直观性原则

含义:职业教育所特有的实践性、操作性,要从直观的教学活动开始

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实践经验和理性思维的联系

5、差异性原则

含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要求:教师要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品质差异,尊重差异,并把此作为实施教学的基础,做到因材施教

七、教学实施基本要求(简答/论述/材料分析)

1、目的明确。是否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是衡量一堂课成败的重要指标。目的明确的三层意思:教学目的要明确,师生双方对一节课的教学目的都明确,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进行

2、内容正确。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必须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

3、方法恰当。方法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恰当的选择和使用各种方法,以增强教学效果

4、结构紧凑。课堂教学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教师应注意组织好教学,使课堂教学始终有良好的纪律和秩序

5、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全面是上好课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讲、做、态、控、演五个方面

6、师生双方积极性高。教学时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其效果取决于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水平

7、职业教育特色鲜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教学中融入对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

8、教学效果好。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真正做到有所收获,得到发展

八、教师的素质要求(材料)

P201后全是!!!!!!!

九、职业教育管理从哪方面考虑?

职业学校管理的个性化理念。

1、服务一线就业市场的理念。服务市场理念指导下的就业导向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推动学校创新的动力。

2、实践第一理念。学生只有形成使用的专业技能,才会实现良好的就业,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树立实践第一的理念,从学科知识型教育向能力型教育转变,把实践放在人才培养的第一位,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级人才。

3、职业道德培养贯穿教育始终的理念。职业道德是学生干好工作、立足社会的基础,为此,职业道德培养应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贯穿始终的教育理念。

4、个性化资源管理的理念。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要树立个性化资源管理的理念,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积极与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等单位合作,整合资源,提高资源配置,发挥资源的最佳利用率。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五

选择判断要点:

一章:

1、职业一词最早见于《国语·鲁语》

2、2008年,国际劳工组织颁布最新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3、1999年,我国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5年《大典》增补本出版。

4、教育的要素: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和③教育中介

5、职业教育的特性:1)职业性:最集中体现为就业的导向性;2)社会性; 3)实践性;4)终身性; 5)全民性

6、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随着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文化科学随之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下,产生了学校教育。

7、我国最早在先秦时代就有较为完备的学徒制度。

8、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考工记》

9、学徒制被改造后成为“双元制”,在德国等国家职业教育领域仍发挥着作用。

10、最早论述职业教育的教育学家: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11、首先创办了实科学校,把技术教育引入学校教育:德国弗朗凯

12、我国近代第一所技术性专科学校:福建船政学堂。

13、维新派强调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开民智”,并且将职业技术教育纳入近代学制的研究视野

14、1922年11月,北京政府颁布《千戌学制》第一次以“职业教育”取代了“实业教育”谓称,正式确立职业教育的地位。

15、1996年《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

16、德国“职业学校之父”——凯兴斯泰纳

17、美国约翰·杜威——提出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强调“教育及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18、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强调——岗位能力是核心。

19、《终身教育引论》——朗格朗,1970年

20、《学会生存》——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①学会求知②学会做事③学会共同生活④学会生存

三章:

1、教育目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育方针: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实现该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总的指导方针。

3、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职业教育目标的现实依据:

①教育目的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

②社会条件和社会需要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直接依据

③受教育者自身条件和合理需要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现实依据

四章:

1、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层次主要分:初等职业教育、中等…、高等…和职业培训

【中等职业教育】

(办学主体)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习、职业高级中学、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学制)3年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具有初中同等学力的人员

(教学内容)高中文化知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训练

(培养目标)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小学教师

【高等…】

(办学主体)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成人高校

(学制)2-3年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教学内容)大学文化知识、专业文化知识、专业技能

(培养目标)应用型、工艺性等高技能人才

【职业培训】

成人技术培训学校、职业学校、就业训练中心

时间灵活

对象不限

内容多样

提高劳动者的技术业务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

2、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中等职业教育(也是目前职业教育的主体)

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①现代性②系统性③开发性④多元性⑤独立性

4、建立教育体系的【战略重点】——形成服务需求、开发融合、有机衔接、立交沟通的基本体系架构。

【重点任务】①建设尊重技术技能劳动和创造的文化价值观;

②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

③将中等职业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④推动各级职业教育有机衔接

⑤加快调整专业课程结构

⑥调动行业企业、专业组织的积极性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1)

1.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2.教育;(广义)泛指社会上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狭义)指学校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 3.职业教育;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教育 4.职业教育特点; (1)社会性(2职业性(3)实践性(4)实用性(5)技能性(6)终身性(7)大众性 5.职业教育学的发展过程;(1)萌芽阶段(2)独立学科形成阶段(3)完善和发展阶段 6.教育目标; 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往往以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等概念充实之 7.职业教育目标;是国家教育目的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8.确定职业教育目标的现实依据; (1)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2)人才市场的需求及发展趋势 9.… 10.教育制度;是国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的政策法令建立起来的教育体 系及其运行机制 11.职业教育制度;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制度,即针对职业教育而制定的体系制度 11.教育制度的特点;(1)强制性(2)规范性(3)公平性(4)继承性(5)时代性(6)完善性 12.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按照社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分成的学业门类 13.专业设置;是指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 14.影响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1)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2)社会职业的分类和发展 (3)收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4)教育资源(5)职业资格制度 15.课程; 从广义上说课程是科目、经验、计划、目标、文本假设。本质上看课程是知识的选择和组织 16.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领域为实现职业教育目标通过知识选择与组织所形成的知识体及其方案。 17.[ 18.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1)定向性(2)职业性 (3)实践性(4)灵活性 19.主要课程模式;(1)三段式课程模式 (2)能力本位课程模式(3)MES课程模式(4)双元制核心阶梯课程模式(5)职业群集课程模式(6)工作本位课程模式(7)学习领域课程模 式 20.职业课程开发;是指产生职业教育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以及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等环节。 21.教学;广义的教学泛指人类经验传授和经验获得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学特指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展示的、以共同完成预定任务为目标的多边统一活动。 22.职业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1)项目教学法(2)引导发现法(3)任务驱动法(4)分层递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职业 从分工角度说,指在业人口(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口)从事工作的种类。从个人角度说,人们在社会中从事的满足其生活的专门性工作。 2、就业准入制度 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 3、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4、职业教育目的 是指在职业教育中培养人才时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职业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目标。职业教育应当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初、中级技能型和高级技术型应用性人才。 5、职业学校课程 是指为达到某专业(工种)的特定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而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安排的学习科目,实习活动的总称。 6、教师专业化 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具体包括教师教育多元化、任职资格明确化、教育教学艺术化、专业活动自由化、劳动报酬合理化五个方面的含义。 7、实习教学 是指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根据专业定向,在校内实习场所或校外有关现场从事模拟或实际操作,以获得有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形成独立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实践性教学过程。 8、教育目的 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只能是总体性说明。不同类型教育的教育目的,在总教育目的规范下,各侧重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

职业教育学

绪论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数以亿计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为目标的教育类型,是国家教育事来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的重要途径.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 1、1958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发. 2、1991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3、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4、1996年<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5、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A.社会就业因难B.普遍追求高学历C.高等教育大众化D人们 对职业教育的鄙薄 发展职业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1、21世纪我国实现现代化需要发展职业教育 2、实现我国的社会就业需要职业教育 3、提升国民科学文化水平需要职业教育 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 一、外部政策: 1、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大力发展”的方针 2、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 3、要加大投入,体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责任 4、要对职业教育资源实施保护政策 5、要调整高职院校的招生政策 二、内总改革,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学与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学概述 1、职业教育学的概念和范畴 A、职业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 B、职业教育学是一门研究职业教育现象,探讨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新兴科学。 C、职业教育的功能,体系,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管理体制,质量评估以及劳动 就业都是教育学所要探讨的问题。 D、各类教育学是指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特殊教育学。 2、职业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A、萌芽阶段:16世纪到19世纪后半叶。代表著作:《爱弥儿》,〈新大西岛〉 最早论述职业教育的是夸美纽斯,他的著作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泛智学校〉。 B、产生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凯兴斯泰纳、杜威,黄炎培 C、建立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学分支出职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教 育经济学、学前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未来学。 3、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任务 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就是研究职业教育领域的现象,揭示与把握教育发生、发

职业教育学

职业教育功能 第一节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职业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政治对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决定职业教育的地位 2、政治决定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性质 3、政治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与发展的机会 (二)职业教育对政治的维护和促进作用 1、职业教育维护实现的政治关系 2、职业教育促进一定政治目标的实现 3、职业教育影响社会政治生活质量 4、职业教育促进社会阶层合理、稳定流动 5、职业教育促进城乡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制约性 1、社会经济制约着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2、社会经济制约着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3、社会经济结构决定和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结构(首先,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决定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其次,产业结构决定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另外,经济社会布局结构决定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普) 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对职业教育内容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其次,经济发展水平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条件。) (二)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 3、职业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 4、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三、职业教育促进科技进步的功能 首先,科技进步推动了职业教育的产生于发展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发了人们接受职业教育兴趣;一方面,只有娴熟职业技能的人才更具就业竞争力,才能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更新智能结构。 另外,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职业教育手段的不断改善 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为科技进步培养所需要的科技人才和熟练劳动者。职业教育的特殊智能在于,首先通过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使受教育者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成果,通过这些科学技术的利用和推广,转换成直接的生产力,然后再将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提高,开发出心得科技成果。 四、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 1、文化传递与保存功能 2、文化选择与活化功能 3、文化交流与融合功能 4、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5、传递与发展企业文化的功能(1.聚合企业文化;职业教育应当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企业文化的精髓;职业教育应复制一定企业的优秀文化。2.选择企业文化3.传播企业文化4.创新企业文化)

职业教育学(合集)(1)

考试内容:1-9章(第10章不考) 笔试试卷总分:83分,平时的实训题和论文搜索17分 题型:单项题10题,总共20分,判断题5题,总共10分,简答 题4题,材料分析题1题,论述题1题。 答题注意事项:1.论述题和简答题的观点要有层次2.简答题不需要 展开,仅需观点3.论述题:观点+说明4.材料题:不定要结合材料5.题目要求要结合专业实际的,一定要结合专业论述。6.书写工整,字如其人。 第二章:职业教育功能的含义是什么?都有哪些功能?5个功能它 们分别的含义?(其中重点是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两个功能分别 体现在哪里) 第三章:62页图3-1下面那段话要特别记忆,重点中重点 第四章:可能出选择题和判断题,要特别去了解一下,不同国家的 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第五章: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10页。专业设置 的程序和方法115页。 第六章:职业教育课程特点127页。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131页。 第七章: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156页。如果结合你的专业教学,如何运用这些原则。 第八章:有哪些素质要求201页。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职业道德,身心素质等。

第二章职业教育的功能 1、什么是教育功能? 答:教育功能,又称“教育作用”或“教育职能”,是教育本质的一种体现。教育功能指的是教育对整个社会系统的维持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教育功能主要指促进个体发展盒促进社会发展两个方面。 2、职业教育功能主要包括:育人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 3、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答: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职业教育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培养劳动技术大军,使人们的思想、行为、习惯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要求。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经济决定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4、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职业教育的规模、速度和质量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结构 3、社会经济体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5、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展功能: 为经济发展创造出必要的基础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科技进步 6、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1、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 2、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能动作用 7、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现在: 1、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活化文化功能 3、文化选择功能

职业教育学试题

职业教育学试题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第七章职业教育专业与课程 一、填空题 1、专业设置的按需设置原则是指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相应专业,为社会发展服务。 2、专业设置的稳中求活原则是指设置专业必须处理好(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社会需求稳定,需要人才数量较多,就业面宽广,培养难度大周期长的专业,应该追求(稳定),提高质量扩大影响,相反则应追求(灵活),适时调整满足需要。 3、课程一般包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内容。 4、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过程是:(职业岗位分析);学生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编制课程文件)。 5、(课程目标)是课程所要实现的标准,它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的依据。 6、关于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存在“社会本位论”和“学生本位论”的争论,前者强调以(社会需求)为其价值取向,后者强调以(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为其价值取向。 二、选择题 1、职业学校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反映了专业设置(B)的要求。 A. 按需设置原则 B. 宽口径原则 C. 特色性原则 D.稳中求活原则 2、职业学校要对社会未来人才需求进行预测,这反映了专业设置(D)的要求。 A. 按需设置原则 B. 特色性原则 C. 稳中求活原则 D.超前性原则 3、系统地表述课程教学内容的材料,被称作(D) A.教学计划 B.课程方案 C.课程标准 D.教材

三、概念题 1、课程 课程是培养人的总体设计方案,它主要回答“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然涉及“为什么教”、“怎样教”、“怎样学”等问题。 2、学科课程 也称为分科课程。是一种以人类各门科学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类型。 3、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从学校培养目标出发,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组织由学生担任主角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本身就是课程。 4、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这是一种以生产问题、社会问题、生活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把重心放在个人与社会生存问题的设计上,强调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相关程度。基本思路是以学生解决问题为中心,在此基础上,把多门学科知识及其技能围绕解决问题交织综合起来。 5、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传统称为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以纲要形式规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教学文件,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教学工作、编写教材、统一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 四、简答题 1、专业与学科有何区别 专业是培养人才的类型或方向,学科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

职业教育学试题完整版

职业教育学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十二章职业准备教育 一、填空题 1.职业指导的本质是从(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职业指导是教育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职业选择发展理论是(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帕)和(金兹伯格)提出。 3.萨帕将职业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创立、维持、衰退)五个阶段。 4.金兹伯格将职业发展划分为(幻想、试探、实现)三个时期。 5.特性—因素理论基本上是一种以(经验)为导向的指导模式,主要焦点是(人—职)匹配。 6.人格类型理论中人格的六种类型是(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 7.职业指导的基本步骤有(分析、综合、诊断、预断、处理、追踪)六步。 8.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有(动力基础、能力结构、人格系统)等。 9.职业流动的实质是进行职业的(再选择) 10.职业流动必要的心理准备因素有(动机、认知、情绪、意志)。 二、选择题 1.职业指导的本质是个(A)。 A.教育过程B.心理过程C.用人过程D.选任过程。 2.对高中或高校的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其实质是(B)。 B.分流教育B.职业选择教育C.职业适应教育D.职业流动教育。 3.特性—因素理论认为每个人具有独特的(D)特质。 C.能力和兴趣B.个性和能力C.心理和生理D.能力和人格。 4.威廉斯提出的兴趣和能力的相互矛盾不表现在(D)方面。 D.兴趣高能力低B.兴趣低能力高C.兴趣能力不在一个领域D.兴趣能力都高。 5.创业者所必备的素质中的动力基础主要是指(C)。 A.能力B.兴趣C.动机D.态度。 6.择业心理障碍的关键因素是(B)。 A.认识职业B.认识自己C.认识社会D.认识岗位。 三、解释名词 1.职业准备教育

职业教育学复习题

职业教育学练习与复习 班级:车辆Z141 姓名:陈铁学号:____________评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选择代号填入括号中) 1、在《太阳城》一书中,主张将城市划分成7个区域,利用其中一个区域作为职业教育场所的哲学家、教育家是() A. 康帕内拉(T﹒Campanella) B. 托马斯·莫尔(T﹒More) C. 贝蒂(W﹒Betty) D.夸美纽斯(Jan Amos Komensky) 2、职业学校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反映了专业设置______的要求。 A. 按需设置原则 B. 宽口径原则 C. 特色性原则 D.稳中求活原则 3、职业学校要对社会未来人才需求进行预测,这反映了专业设置______的要求。 A. 按需设置原则 B. 特色性原则 C. 稳中求活原则 D.超前性原则 4、《大教学论》一书的作者是() A. 康帕内拉(T﹒Campanella) B. 托马斯·莫尔(T﹒More) C. 贝蒂(W﹒Betty) D.夸美纽斯(Jan Amos Komensky) 5、系统地表述课程教学内容的材料,被称作______ A.教学计划 B.课程方案 C.课程标准 D.教材 6、最早明确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的教育家是() A.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B. 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 C.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 D. 德国教育家乔治.凯兴斯泰纳 7、劳作学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 约翰暥磐↗ohn Dewey) B. 黄炎培 C. 陶行知 D. 乔治?凯兴斯泰纳(Gerog Kerschensteiner) 8、是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最显著的特点 A. 综合性 B.系统性 C.科学性 D.完整性 9、职业教育的教学目的具有______的特点 A. 系统性 B.完整性 C.先进性 D.实用性 10、认为知识只有与自身经验相结合才具有应用价值,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这是________的观点。 A.实用主义 B.行为主义 C. 建构主义 D.后现代主义 11、教育名著《林哈德和葛笃德》的作者是() A. 凯兴斯泰纳 B. 裴斯泰洛齐 C. 康帕内拉 D. 杜威 12、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属于职业教育的() A. 特殊规律 B. 局部规律 C. 基本规律 D普通规律 13、不属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是() A. 学生学习立体图形 B.后进生转化 C.“双师型”教师 D.产学研结合 14、西方奴隶社会出现了斯巴达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侧重() A. 哲学和艺术 B. 体操和军事 C.宗教和商业 D农业和手工业 15、西方奴隶社会出现了雅典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侧重()。 A.骑士、体操、军事 B.文学、宗教、军事 C. 农业、手工业、服务业 D.哲学、艺术、商业教育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第三章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第一节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 一党和国家的法律及教育方案 法律和政策是影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因素,其内容包括教育的指导思想、人才的培养规格及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1996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二社会经济形态及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 社会经济形态及产业结构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依据。 1、社会经济形态的拓展要求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竞争意识。 2、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 求相适应。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需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培养大量本土化、外向型 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学制、学历及国家职业分类与职业技术等级标准 四、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需要 这些需要包括:受教育者个体终身学习的需要;受教育者个体就业与创业的需要;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目标:培养与现代生产力水平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具有以某种职

业资格为核心的良好职业素质与发展素质的中、高级技术应用人才。 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人才结构模型 发展:“金字塔”型理论模式——“职业带”人才结构理论——“阶梯状”人才结构理论 “阶梯状”理论认为:现代人才结构主要是由于人才的不同系列(类型)、层次、素质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比例构成的。不同系列、不同层次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存在质的差异。不同性质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系列的人才结构,每一系列人才内部又可以分成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各系列人员之间有交叉,每一系列内部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衔接,构成了 一个完整的阶梯人才结构体系。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把社会人才按其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标分为四类:学术型 工程型 技术型 技能型 (二)职业分析 职业分析是对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分析过程,即对某一特定职业的特质和内容所作的多层次程序分析。 职业分析的方法:任务分析表、艾莫门技术、工作要素法、PAQ职业分析问卷、TTA入门素质分析等等 二、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历史沿革与界定

职业教育考试题(答案)

职业教育考试题(答案) 职业教育学试题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 1、我国最早的实业学堂是1866年的船政学堂,这是我国企业办学之始。 2、我国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和(“劳动预备制度”),规定每一个公民就业前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 3、黄炎培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 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 四、为(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并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4、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 )的缩写,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劳工组织)借鉴德国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验,创立的职业教育理论。 5、1917年(黄炎培)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强烈指出教育不与(职业)沟通教育的问题所在、社会各行各业不能健康发展的问题所在。 6、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 7、职业教育从纵向层次看,可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 8、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三种类型。 9、影响人的发展的四大因素是:(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10、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

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 11、我国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 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等七种。 12、能力本位教学理念具有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容(模块化)、教学组织(个别化)、教学评价客观化的特征。 13、(分析职业能力)是实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一个职业工作划分成若干职责,再将每个职责划分成若干个任务,从而确定对应于各职责的(综合能力(Competence))和对应于各项任务的(专项能力(Skill))并加以分析。 14、教学模式一般由(理论基础或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程序)、师生配合方式、(支持条件)五个因素构成。 15、教学准备过程中,钻研教学容要求达到(懂)、(透)、(化)、(深)的程度。 二、解释概念(每题4分,共12分) 1、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 2、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从学校培养目标出发,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组织由学生担任主角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本身就是课程 3、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具体说包括教师教育多元化、任职资格明确化、教育教学艺术化、专业活动自由化、劳动报酬合理化五个方面的涵义。

职业教育学.

职业教育学 绪论 1.职业教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职业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揭示职业教育现象中的存在规律,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一是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规律;二是职业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 3.职业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 1)重视生产劳动教育思想的出现 英国政治家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实行公有制的幸福社会)1516年,最早重视生产劳动教育;儿童部分时间在学习理论,部分时间在城市附近的田地实习,每个人至少学习一种手工业,为就业做准备。 康帕内拉1632年《太阳城》(职业教育场所); 英国哲学家贝蒂1647年《给哈特利浦的建议》(建立“语言工场”和“实业专科学校”);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主张学校与手工劳动相联系,学校与工厂相联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应建立起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3)进行课程改革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新和谐”实验区 (2)职业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 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职业教育学研究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理论成果日趋丰富并逐渐系统化,从教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学科。 1)劳作学校运动——乔治.凯兴斯泰纳 1908年,劳作学校运动开始的标志; 1911年《劳作学校的概念》:一种既能学习掌握初步的生产知识和技术,又能在学生的“内心”树立起劳作的价值观念,并且形成为国家服务思想的学校。 培养目标:性格训练;职业训练 教育方法:知识——经验,技能——生产作业的练习; 教学组织:分组教育(职业种类) 课程改革:重视手工劳动课和体育课 2)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重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民主主义与教育》。 职业教育含义:职业教育是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科学的、熟练运用的技术的一个经常性训练过程。 教学:“从做中学”,即把获取主观经验作为确定教材、教法和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 课程设置:主张将职业教育要和普通教育融合,给学生提供广泛的科学知识。职业学校课程的编定要兼顾知识同实践的结合,自然科学的设置要服务于职业训练、生活自理能力、

第一章__职业教育学与职业教育

第一章职业教育学与职业教育 一、填空题 1、职业教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职业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揭示职业教育现象中存在的规律),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我国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和(“劳动预备制度”),规定每一个公民就业前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 3、教育领域中的规律有两种,一种是(特殊规律),又叫局部规律,它有其特定的作用范围和具体的实现条件。另一种是(一般规律),又叫基本规律,它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能对全局发生影响的规律。 4、职业教育理论是关于职业教育现象的规律性认识,在人类研究职业教育现象过程中,它经历了一个从(思想萌芽)、(形成独立学科)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 5、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6、西方奴隶社会出现了(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 7、黄炎培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并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8、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 )的缩写,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劳工组织)借鉴德国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验,创立的职业教育理论。 二、选择题 1、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属于职业教育的(C) A. 特殊规律 B. 局部规律 C. 基本规律 D普通规律 2、不属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是(A) A. 学生学习立体图形 B.后进生转化 C.“双师型”教师 D.产学研结合 3、西方奴隶社会出现了斯巴达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侧重(B) A. 哲学和艺术 B. 体操和军事 C.宗教和商业 D农业和手工业 4、西方奴隶社会出现了雅典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侧重(D)。 A.骑士、体操、军事 B.文学、宗教、军事 C. 农业、手工业、服务业 D.哲学、艺术、商业教育 5、古代社会有关职业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主要通过(A.)形式进行 A. 家庭教育、学徒制教育 B.学校教育、官吏教育 C.社会教育、劳动教育 D.官学、私学 6、在《太阳城》一书中,主张将城市划分成7个区域,利用其中一个区域作为职业教育场所的哲学家、教育家是() A. 康帕内拉(T﹒Campanella) B. 托马斯·莫尔(T﹒More) C. 贝蒂(W﹒Betty) D.夸美纽斯(Jan Amos Komensky) 7、《大教学论》一书的作者是(D) A. 康帕内拉(T﹒Campanella) B. 托马斯·莫尔(T﹒More) C. 贝蒂(W﹒Betty) D.夸美纽斯(Jan Amos Komensky) 8、最早明确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的教育家是(A.) A.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B. 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 C.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 D. 德国教育家乔治凯兴斯泰纳

2020年职业教育学真题精选

2020年职业教育学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 1、()是职业学校区别于普通学校的主要标志。 A.专业设置 B.课程设置 C.专业目录 D.课程内容 参考答案:A [判断题] 2、摩擦性失业是指求职者在工作过程中与领导产生矛盾所出现的失业现象。参考答案:错 [多项选择题]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旧中国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对职业教育进行了整顿和调整,兴办了()。 A.中等专业学校 B.技工学校 C.农业中学 D.半工半读中学 参考答案:A,B,C,D [判断题] 4、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它规范着人们选择职业的方向和目标,规定着人们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态度行为及其方向和强度,具有突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 参考答案:对 [单项选择题] 5、()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首要依据。 A.产业结构变化 B.社会职业分类和发展 C.学科分类和发展 D.教育资源 参考答案:B

[多项选择题] 6、创业能力是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保证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特殊能力,一般包括()。 A.专业技术能力 B.经营管理能力 C.社会关系 D.综合能力 参考答案:A,B,D [单项选择题] 7、()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基本保证。 A.专业课程的科学设置及实施 B.教育资源的配置 C.图书资料的配置 D.实验实习设备的配置 参考答案:A [多项选择题] 8、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 A.技巧 B.方法 C.能力 D.素质 参考答案:A,B,C [多项选择题] 9、职业选择的程序一般包括()、了解职业信息、作出择业决策。 A.确定择业目标 B.了解自身条件 C.确定择业目的 D.了解社会需求 参考答案:A,B [单项选择题] 10、中等职业学校的修业年限具有弹性,一般为()年。 A.1 B.2 C.3

职业教育学试题库完整

新疆油田公司兼职教师大赛 职业教育学试题库 中国石油新疆技师学院培训教学科 2016.7.25

目录 第一章职业教育的内涵、特性及其发展 (4) 一、单选题 (4) 二、多选题 (8) 三、判断题 (12) 第二章职业教育的功能 (15) 一、单选题 (15) 二、多选题 (19) 三、判断题 (22) 第三章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25) 一、单选题 (25) 二、多选题 (30) 三、判断题 (33) 第四章职业教育体系 (38) 一、单选题 (38) 二、多选题 (42) 三、判断题 (45) 第五章职业学校专业设置 (50) 一、单选题 (50) 二、多选题 (55) 三、判断题 (58) 第六章职业教育课程 (61) 一、单选题 (61) 二、多选题 (66) 三、判断题 (68)

第七章职业教育教学 (72) 一、单选题 (72) 二、多选题 (78) 三、判断题 (80) 第八章职业学校德育 (85) 一、单选题 (85) 二、多选题 (91) 三、判断题 (93) 第九章职业指导 (96) 一、单选题 (96) 二、多选题 (101) 三、判断题 (104) 第十章职业教育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108) 一、单选题 (108) 二、多选题 (113) 三、判断题 (116) 第十一章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 (120) 一、单选题 (120) 二、多选题 (125) 三、判断题: (129) 第十二章职业教育研究 (134) 一、单选题 (134) 二、多选题 (136) 三、判断题 (137)

第一章职业教育的内涵、特性及其发展 一、单选题 1.职业活动源于()。 A.社会分工 B.职业兴趣 C.职业规划 D.职业教育 答案:A 难易度:难 2.职业学校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反映了专业设置()的要求。 A.按需设置原则 B.稳中求活原则 C.特色性原则 D.宽口径原则答案: D 难易度:中 3.完善人格理论认为德育工作应该()。 A.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诚实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 B.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绝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 C.教育学生用理性代替非理性,改变学生认知方式,解除他们的情绪困扰。D.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答案: D 难易度:难 4.劳作学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约翰·杜威 B.黄炎培 C.陶行知 D.乔治·凯兴斯泰纳 答案: D 难易度:中 5.职业学校要对社会未来人才需求进行预测,这反映了专业设置()的要求。A.按需设置原则 B.特色性原则 C.稳中求活原则 D.超前性原则 答案: D 难易度:中 6.教学过程中以知识教学为主,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入,常感觉教学内容简单,课堂教学时无话可说。这反映了教师发展中()的特点。 A.探索阶段 B.入门阶段 C.合格阶段 D.优秀阶段 答案:B 难易度:中 7.最早称教师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是()

职业技术教育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是一门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主要涉及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方法、教材、教具、评价、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现代社会中,职业技术教育被广泛应用于培养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力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因此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内容相对比较丰富而复杂,包括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教学模式、教育评价、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首先,职业技术教育学需要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明确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需求。其次,职业技术教育学还需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包括学科知识、职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构成。然后,职业技术教育学还需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方法,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除此之外,还需要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是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量化分析等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以验证某种假设或理论的正确性。理论研究则是通过对已有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比较、演绎推理等方式,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或者对已有理论进行扩展和深化的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

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从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同时,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还能够为教育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的参考依据,优化职业技术教育的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效能。 总的来说,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推进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通过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方法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能够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学新编

一、名词解说: 1、职业教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职业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任务 是揭露职业教育现象中存在的规律,为职业教育实践供给理论指导。P1 2、教育:是以必定社会为背景,以传达人类知识和经验为手段,以培育理想的人为目的,以直接影响人的道德、智力和能力发展为方式,是人类有意识地进行自己素质生产、再生产的实践活动。P19 3、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必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涵养的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育和训练,为其供给从事某种职业所必要实践经验,并 能迅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一种教育。P23 4、一生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案,也成为一种社会方案,教育浸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 个角落个人从生到死的各个发展阶段。P28 5、人的发展:宏观上是人类的发展,微观上指个体的发展。P35 6、就业:平常表现为拥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能获取劳动报 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P39 7、职业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努力方向,是拟定其教育规划、编制课程、张开 教育活动、讨论教育见效的依据和价值尺度,是进行教育讲课改革,确立将来发展方向 的基本指南。P79 8、培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系统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它充分表现着国家的教育目的,直 接指导学校内部各项工作有序的张开。P90 9、教育制度:也称作教育系统,是指国家管理教育的行政组织系统、各种教育机构系统及 其运转规则。P94 10、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种学校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各级各种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为实现教育目的供给了组织制度保 证。P95 11、双师型教师:是对职业学校非文化课教师的素质要求,是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 起来,高效率的教会学生。P126 12、教师专业化:是见教师职业拥有自己独到的职业要乞贬职业条件,有特意的培育制度 和管理制度。P129 13、专业设置: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专业的成立与调整。P162 14、课程方案(讲课计划):是课程的详尽表现形式之一,是关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整体规划。 P179 15、课程标准(讲课大纲):传统称为讲课大纲,是依据课程方案的要求,以大纲形式规定的相关课程讲课内容和要求的讲课文件,是学校组织和实行讲课工作、编写教材、一致课程讲课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P180 16、教材:是依据讲课大纲的要求,系统地表达课程讲课内容的基本资料,是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主要依据和互相作用的中介,可以理解为教师用以指导学生学习的全部学习资料。P181 17、讲课理念:是讲课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灵魂,指导讲课行为和活动,是对讲课的价值追

职业教育学新编第三版知识点

职业教育学新编第三版知识点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作为一种方法;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在西方:“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三)教育的定义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定义的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5.教育定义的方式(谢弗勒):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 二、教育要素 (一)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有两个 “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学习者的特征有四个: 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三、教育影响

职业教育学课程大纲

《职业教育学》课程大纲 课程编码 学分3学分 总学时 48学时 课堂教学学时:36学时 实验(上机)学时:16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职业教育学是我院职业师范类专业的教育理论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培养学生应用职业教育学分析职业教育领域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成为专业化教师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教学进程安排: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职业教育学与职业教育 1.教学目标:初步认识职业教育,学习职业教育学的方法和意义。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要素、发展阶段及其中外职业教育的比较,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概念和特征。 难点:职业教育的相关概念 3.教学内容和要求: (1)了解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要素 (2)了解职业教育的历史和发展 (3)掌握职业教育学的方法和意义 (4)掌握中外职业教育的比较与借鉴 (5)理解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概念和特征 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5.课外阅读资料: 李向东、卢双盈主编《职业教育学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作业:小组讨论记录,课后交 第二章职业教育体系与结构 1.教学目标:了解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和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趋势。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构建职业教育体系 难点:如何构建职业教育体系 3.教学内容和要求: (1)掌握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2)了解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 (3)掌握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方法 (4)了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趋势 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5.课外阅读资料:周明星、杨金梅主编《职业教育学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作业:习题,下次课前交 第三章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1.教学目标:掌握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构建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