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特点及发展前景

液压与气压传动特点及发展前景

一、液压传动的特点

1、优点:(1)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

(2)液压传动的各种元件可根据需要灵活方便的布置

(3)液压装置工作平稳,换向冲击小,易于实现快递启动、制动和频繁的换向

(4)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而且可以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调速

(5)一般采用矿物油为工作介质,相对运动面可自行润滑,使用寿命长

(6)易于实现自动化以及过载保护,当采用电液联合控制甚至计算机控制后,可实现大负载、高精度、复杂运动的自动控制(7)液压元件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和推广使用

2、缺点:(1)液压传动能量损失较大,传动效率比机械、电力传动要低

(2)不能保证严格的传动比,这主要由液压油泄漏等造成的

(3)工作性能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宜在高温或者温度很低的环境下工作

(4)液压传动系统出现故障不易诊断

二、气压传动的特点

1、优点:(1)以空气为工作介质,来源方便且用之不竭,用后可直接排入大气

而不污染环境

(2)使用快速接头可以非常简单的进行配管,因此系统的组装维修以及元件的更换比较简单

(3)全气压传动控制装置具有防火、防爆、防潮的能力,可在高温场合下使用

(4)空气的黏性很小,其损失也很小,节能高效,适于远距离运输

(5)动作迅速、反应快、维护简单、不易堵塞

(6)工作环境适用好,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自保持能力,即使压缩机停止运行,由于储气罐的储能,气压传动系统仍可维持一个稳

定压力

(7)成本低、过载能自动保护

2、缺点:(1)由于空气是可压缩的,因此气压传动系统稳定性差。给位置控制

和速度控制精度带来很大影响

(2)不宜获得较大的推力或转矩

(3)噪声大,尤其在声速排气时,需要加装消声器

(4)因工作介质空气本身没有润滑性,须在气路中设置给油润滑装置

二、液压与气动技术发展趋势

液压行业:

液压元件将向高性能、高质量、高可靠性、系统成套方向发展;向低能耗、低噪声、振动、无泄漏以及污染控制、应用水基介质等适应环保要求方向发展;开发高集成化高功率密度、智能化、机电一体化以及轻小型微型液压元件;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和电子、传感等高新技术。

气动行业:

产品向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组合集成化方向发展,执行元件向种类多、结构紧凑、定位精度高方向发展;气动元件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元件性能向高速、高频、高响应、高寿命、耐高温、耐高压方向发展,普遍采用无油润滑,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社会需求永远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适应环保需求,机电一体化,高可靠性等是液压气动技术发展的永恒目标,也是液压气动产品参与市场竞争能否取胜的关键。

由于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了多种技术成果,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磨擦磨损技术、可靠性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尽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能耗,充分利用能量

液压技术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损耗,主要反映在系统的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上。如果全部压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将使能量转换过程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为减少压力能的损失,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减少元件和系统的内部压力损失,以减少功率损失。主要表现在改进元件内部流道的压力损失,采用集成化回路和铸造流道,可减少管道损失,同时还可减少漏油损失;减少或消除系统的节流损失,尽量减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避免采用节流系统来调节流量和压力;采用静压技术,新型密封材料,减少磨擦损失;发展小型化、轻量化、复合化、广泛发展通径电磁阀以及低功率电磁阀;改善液压系统性能,采用负荷传感系统,二次调节系统和采用蓄能器回路;为及时维护液压系统,防止污染对系统寿命和可靠性造成影响,必须发展新的污染检测方法,对污染进行在线测量,要及时调整,不允许滞后,以免由于处理不及时而造成损失。

2.主动维护

液压系统维护已从过去简单的故障拆修,发展到故障预测,即发现故障苗头时,预先进行维修,清除故障隐患,避免设备恶性事故的发展。要实现主动维护技术必须要加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当前,凭有经验的维修技术人员的感宫和经验,通过看、听、触、测等判断找故障已不适于现代工业向大型化、连续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必须使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现代化,加强专家系统的研究,要总结专家的知识,建立完整的、具有学习功能的专家知识库,并利用计算机根据输入的现象和知识库中知识,用推理机中存在的推理方法,推算出引出故障的原因,提高维修方案和预防措施。要进一步研发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通用工具软件,对于不同的液压系统只需修改和增减少量的规则。另外,还应开发液压系统自补偿系统,包括自调整、自润滑、自校正,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

补偿,这是液压行业努力的方向。

3.机电一体化

电子技术和液压传动技术相结合,使传统的液压传协与控制技术增加了活力,扩大了应用领域。实现机电一体化可以提高工作可靠性,实现液压系统柔性化、智能化,改变液压系统效率低,漏油、维修性差等缺点,充分发挥液压传动出力大、贯性小、响应快等优点,其主要发展动向如下:电液伺服比例技术的应用将不断扩大。液压系统将由过去的电气液压系统和开环比例控制系统转向闭环比例伺服系统,为适应上述发展,压力、流量、位置、温度、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应实现标准化。计算机接口也应实现统一和兼容;发展和计算机直接接口的功耗为5mA以下电磁阀,以及用于脉宽调制系统的高频电磁阀等;液压系统的流量、压力、温度、油的污染等数值将实现自动测量和诊断,由于计算机的价格降低,监控系统,包括集中监控和自动调节系统将得到发展;计算机仿真标准化,特别对高精度、“高级”系统更有此要求;由电子直接控制元件将得到广泛采用,如电子直接控制液压泵,采用通用化控制机构也是今后需要探讨的问题,液压产品机电一体化现状及发展。

参考文献:百度文献、中华工具网、教科书

机电一体化机电123班王帅12834328

液压与气压传动

液压与气压传动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工业现代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液压与气压作为传动介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工具、设备、以及各类工业自动化系统和生产流水线上。本文将主要从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液压气压传动基本原理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液压油箱、油管、以及液压控制阀等。液压系统中,液压泵负责将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由液压泵产生的液压能作为有效载荷传递到被控制的液压元件上,通过控制液压阀的开启和关闭来实现各种运动控制。 气压传动系统也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主要包括压缩机、气缸、气阀、压力表、以及一个气槽等。气压系统中,压缩机负责将机械能转换成压缩空气,通过气缸所传递的空气压力,实现各种运动控制。 二、液压气压传动的特点 1、液压传动特点 液压传动系统比气压传动系统在各方面都更加稳定和可靠。由于液压能储存时间较长,且油液受热膨胀系数小,不易泄漏,因此液压传动系统运行起来比气压传动稍微安全。此外,液压传动系统可实现无级调速功能,同时承受的荷载也能大于气压

传动系统。 2、气压传动特点 相对于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具有价格较为便宜的优势。气压传动的另一个优势是气缸行程大,且行程能通过重复拼接的方式实现无级调节。此外,气压传动还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当工作中的负荷突然增加时,气压传动能够响应自如,更快地完成加速和减速操作。 三、液压气压传动优缺点比较 1、液压传动系统优缺点 液压传动系统具有加速、减速平稳、静音、开关灵活、精确度高等优点,此外使用寿命比较长,维护成本较低。但是,液压传动系统也存在着以下缺点:传动过程中会产生噪音,维护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另外还需要经常维护常规保养,以及防止油液泄漏等问题。 2、气压传动系统优缺点 气压传动系统具有价格低廉,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的优点。此外,气压传动系统操作简单,无需专业技能。但是,气压传动系统存在传动路途中能量损失较大,且响应速度慢,不能实现调速等缺点。此外,气压传动机构需要采取防锈防腐措施,预防介质污染导致系统失效。

液压与气压传动

液压与气压传动 绪论 1、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以流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和控制的一种传动形式。 2、与外负载力相对应的流体参数是流体压力,与运动速度相对应的是流体流量。压力和流量是液压与气压传动中两个最基本的参数。 3、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主要由五部分组成:(1)能源装置(2)执行元件(3)控制元件(4)辅助元件(5)工作介质 4、液压与气压传动优点:(1)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布置不受严格的空间位置限制(2)可以在运行过程中实现大范围的无极调速(3)单位质量输出功率大 5、液压与气压传动缺点:(1)在传动过程中能力需经两次转换,传动效率偏低(2)由于传动介质的可压缩性和泄漏等因素的影响,不能严格保证定必传动。 第1章 1、黏性:分子之间产生一种内摩擦力 2、黏度:液体黏性的大小。常用的黏度有3种,运动黏度、动力黏度和相对黏度。 3、黏度和温度的关系:当油液温度升高时,其黏度显著下降。 4、黏度与压力的关系:压力越高,分子间的距离越小,因此黏度越大。 5、液压油的选用应考虑的几个方面:1、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工作压力较高的液压系统宜选用黏度较大的液压油,以减少系统泄漏;反之,可选用黏度较小的液压油。2、环境温度3、运动速度。 6、绝对压力:以绝对零压力作为基准所表示的压力 7、相对压力:一当地大气压为基准所表示的压力 8、仪表指示的压力是相对压力 9、真空度:如果液体中某点处的绝对压力小于大气压力,这时该点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小的那部分压力值。 10、理想液体: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的既无黏性又不可压缩的液体为理想液体。 11、恒定流动:当液体流动时,如果液体中任一点处的压力、速度和密度都不随时间而变化,则液体的这种流动称为恒定流动。 12、通流截面: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其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截面。 13、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通流截面的液体体积。 14、流量连续性方程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的一种表达形式。 15、恒定流动中流过各截面的不可压缩流体的流量是不变的。流速和通流截面的面积成反比。 16、伯努利方程是能力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一种表达形式。 17、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为:在管内作稳定流动的理想流体具有压力能、势能和动能3种形式的能量,在任一截面上这3种能量可以互相转换,其总和不变,即能量守恒。 18、液体在系统中流动时的能量损失有两种:一种是液体在等径直管中流过一段距离时,因液体的黏性摩擦产生的能量损失,称为沿程压力损失;另一种是液体在经过截面形状突然变化的区域时,由于液流的方向或速度突然变化引起液体质点间的剧烈作用而产生的能量损失,称为局部压力损失。 19、薄壁小孔因其沿程阻力损失非常小,通过小孔的流量与油液黏度无关,即对油温的变化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多被用作调节流量的节流器使用。 20、液流经过细长孔的流量和孔前后差Δp成正比,而和液体黏度μ成反比;因此,

液压与气压传动特点及发展前景

液压与气压传动特点及发展前景 一、液压传动的特点 1、优点:(1)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 (2)液压传动的各种元件可根据需要灵活方便的布置 (3)液压装置工作平稳,换向冲击小,易于实现快递启动、制动和频繁的换向 (4)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而且可以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调速 (5)一般采用矿物油为工作介质,相对运动面可自行润滑,使用寿命长 (6)易于实现自动化以及过载保护,当采用电液联合控制甚至计算机控制后,可实现大负载、高精度、复杂运动的自动控制(7)液压元件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和推广使用 2、缺点:(1)液压传动能量损失较大,传动效率比机械、电力传动要低 (2)不能保证严格的传动比,这主要由液压油泄漏等造成的 (3)工作性能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宜在高温或者温度很低的环境下工作 (4)液压传动系统出现故障不易诊断 二、气压传动的特点 1、优点:(1)以空气为工作介质,来源方便且用之不竭,用后可直接排入大气 而不污染环境 (2)使用快速接头可以非常简单的进行配管,因此系统的组装维修以及元件的更换比较简单 (3)全气压传动控制装置具有防火、防爆、防潮的能力,可在高温场合下使用 (4)空气的黏性很小,其损失也很小,节能高效,适于远距离运输 (5)动作迅速、反应快、维护简单、不易堵塞 (6)工作环境适用好,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自保持能力,即使压缩机停止运行,由于储气罐的储能,气压传动系统仍可维持一个稳 定压力 (7)成本低、过载能自动保护 2、缺点:(1)由于空气是可压缩的,因此气压传动系统稳定性差。给位置控制 和速度控制精度带来很大影响 (2)不宜获得较大的推力或转矩 (3)噪声大,尤其在声速排气时,需要加装消声器 (4)因工作介质空气本身没有润滑性,须在气路中设置给油润滑装置

液压与气动的发展

液压与气动的发展趋势 1概述- 液压机是制品成型生产中应用最广的设备之一。自八十年代问世以来发展很快,已成为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由于液压机在工作中的广泛适应性,使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板材成型;管、线、型材挤压;粉末冶金、塑料及橡胶制品成型;胶合板压制、打包;人造金刚石、耐火砖压制和炭极压制成型;轮轴压装、校直等等。各种类型液压机的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各种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液压技术等的发展和普及应用,液压机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液压机的最大标称压力已达750MN[1],用于金属的模锻成型。众多机型已采用CNC或工业PC机来进行控制,使产品的加工质量和生产率有了极大的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金属压制和拉伸制品的需求逐年提高,同时,对产品品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产品的生产批量日益缩小。为与中、小批量生产相适应,需要能够快速调整的加工设备,这使液压机成为理想的成型工艺设备。特别是当液压机系统实现具有对压力、行程速度单独调整功能后,不仅能够实现对复杂工件以及不对称工件的加工,而且,实现了极低的废品率。这种加工方式还适合于长行程、难成型以及高强度的材料。可变的动力组合、短的加工时间、根据工件长度的简易的压力行程调整,这与机械加工系统相比,有其优越性。- 2液压机的特点及分类- 液压机作为一种通用的无削成型加工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压力传递能量以完成各种压力加工的。其工作特点一是动力传动为“柔性”传动,不象机械加工设备一样动力传动系统复杂,这种驱动原理避免了机器过载的情况;二是液压机的拉伸过程中只有单一的直线驱动力,没有“成角的”驱动力,这使加工系统有较长的生命期和高的工件成品率。液压机有单动、双动、三动三种基本的动作方式。在单动方式中,压头(或滑板)作为移动部件单向移动完成压制过程。这种工作方式没有压边装置。单动压力机主要用于薄型工件成型中,适用于卷材和带型材料。双动型压力机有两个移动部件:滑板(或冲头)和模板。其工作过程是,冲头(或滑板)自上而下拉伸冲料,模板充作固定压板。在压制成型后,模板能实现打料顶出功能。可根据材料和工件的特征参数来调整模板的压力。三动型压力机中,深拉伸滑块和压边滑块自上而下移动,由模板实现打料动作。但是,模板也可以充作压边块来实现专门的成型操作。这种压力机也可以做双动机用。由于内滑板和压边块相关连,因此,成型压力和压边力合成整个系统的总负载。按照机架结构形式液压机可分为梁柱式、组合框架型、整体框架式、单臂式等。按照功能用途液压机可分为手动液压机、锻造液压机、冲压液压机、一般用途液压机、校正、压装液压机、层压液压机、挤压液压机、压制液压机、打包压块液压机、专用液压机十组类型。- 3国内外液压机技术发展状况- 由于液压机的液压系统和整机结构方面,已经比较成熟,国内外液压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控制系统方面。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改进液压机的性能、提高稳定性、加工效率等方面提供了可能。相比来讲,国内机型虽种类齐全,但技

液压与气压传动

液压与气压传动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现代工程领域常用的一种能量传递方式。本文将从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的原理、应用领域、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液压传动 液压传动是一种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的传动方式。液压传动主要由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泵将液压油加压后,通过阀控制液压油的流动来实现能量传递。 1. 液压传动的原理 液压传动原理基于Pascal定律,即在任何封闭系统内,外加的压力改变会均匀传递到系统的各个部分。液压传动通过控制液体的流动来实现机械部件的运动。液压泵会产生一定压强的液压油,经过液压阀的控制,液压油进入液压缸,从而使液压缸产生推力,推动负载实现运动。 2. 液压传动的应用领域 液压传动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工程机械领域中的挖掘机、装载机等重型设备常采用液压传动。汽车工业领域中的液压刹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也是液压传动的典型应用。此外,航空、冶金、军事等领域中也广泛使用液压传动。 3.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液压传动的优点主要有:传动力矩大、速度可调、传动平稳、反应迅速、工作可靠等。液压传动的缺点主要有:液压油易泄漏、工作温度高、噪音大等。 二、气压传动

气压传动是一种以气体作为工作介质的传动方式。气压传动主要由气压泵、气缸、气控阀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气体的压力和流量来实现能量传递。 1. 气压传动的原理 气压传动原理基于Boyle定律和Charles定律,即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呈反比关系;气体的压强与温度呈正比关系。气压传动通过控制气体的压力和流量来实现机械部件的运动。气压泵将气体加压后通过气控阀控制气流的流动,从而推动气缸产生推力,实现负载的运动。 2. 气压传动的应用领域 气压传动在一些特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自动化生产线中常使用气压传动控制机械臂、夹具等设备。汽车维修行业中的气动工具也大量采用气压传动。此外,喷涂、抽吸、包装等行业中也常使用气压传动。 3. 气压传动的优缺点 气压传动的优点主要有:传动力矩大、速度可调、反应迅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等。气压传动的缺点主要有:效率低、密封性差、噪音大、油污染等。 三、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的比较 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各有其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液压传动主要用于传输大功率、大扭矩的场合,而气压传动主要用于速度要求较高、扭矩要求较小的场合。液压传动的工作压力一般较高,可以达到数百兆帕,而气压传动的工作压力一般在几十巴至几百巴之间。 液压传动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大功率、大扭矩的传输,并且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然而,液压传动的缺点是存在泄漏、温度升高、噪音大等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密封和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缺点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优缺点 1、液压传动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由于它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 (1)由于液压传动是油管连接,所以借助油管的连接可以方便灵活地布置传动机构,这是比机械传动优越的地方。例如,在井下抽取石油的泵可采用液压传动来驱动,以克服长驱动轴效率低的缺点。由于液压缸的推力很大,又加之极易布置,在挖掘机等重型工程机械上,已基本取代了老式的机械传动,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外形美观大方。 (2)液压传动装置的重量轻、结构紧凑、惯性小。例如,相同功率液压马达的体积为电动机的12%~13%。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单位功率的重量指标,目前是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十分之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可小至0.0025N/W(牛/瓦),发电机和电动机则约为0.03N/W。 (3)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借助阀或变量泵、变量马达,可以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可达1∶2000,并可在液压装置运行的过程中进行调速。 (4)传递运动均匀平稳,负载变化时速度较稳定。正因为此特点,金属切削机床中的磨床传动现在几乎都采用液压传动。 (5)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借助于设置溢流阀等,同时液压件能自行润滑,因此使用寿命长。 (6)液压传动容易实现自动化——借助于各种控制阀,特别是采用液压控制和电气控制结合使用时,能很容易地实现复杂的自动工作循环,而且可以实现遥控。 (7)液压元件已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便于设计、制造和推广使用。 液压传动的缺点是: (1)液压系统中的漏油等因素,影响运动的平稳性和正确性,使得液压传动不能保证严格的传动比。

(2)液压传动对油温的变化比较敏感,温度变化时,液体粘性变化,引起运动特性的变化,使得工作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所以它不宜在温度变化很大的环境条件下工作。 (3)为了减少泄漏,以及为了满足某些性能上的要求,液压元件的配合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加工工艺较复杂。 (4)液压传动要求有单独的能源,不像电源那样使用方便。 (5)液压系统发生故障不易检查和排除。 总之,液压传动的优点是主要的,随着设计制造和使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缺点正在逐步加以克服。液压传动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2、气压传动的优点 (1)空气随处可取,取之不尽,节省了购买、贮存、运输介质的费用和麻烦;用后的空气直接排入大气,对环境无污染,处理方便。不必设置回收管路,因而也不存在介质变质、补充相更换等问题。 (2)因空气粘度小(约为液压油的万分之一),在管内流动阻力小。压力损失小,便于集中供气和远距离输送。即使有泄漏,也不会像液压油一样污染环境。(3)与液压相比,气动反应快,动作迅速,维护简单,管路不易堵塞。 (4)气动元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适于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5)气动系统对工作环境适应性好,特别在易燃、易爆、多尘埃、强磁、辐射、振动等恶劣工作环境中工作时,安全可靠性优于液压、电子和电气系统。(6)空气具有可压缩性,使气动系统能够实现过载自动保护,也便于贮气罐贮存能量,以备急需。 (7)排气时气体因膨胀而温度降低,因而气动设备可以自动降温,长期运行也不会发生过热现象。

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的比较分析

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的比较分析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都是常见的工业传动方式,它们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本文将对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进行比较分析,从能源效率、控制系统、维护成本等方面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了解两者的差异与适用场景。 一、能源效率 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在能源效率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气压传动系统使用的是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而液压传动则使用液体作为动力源。由于压缩空气具有较低的能量传输效率,气压传动在同等功率下的能源效率相对较低。液压传动系统由于液体的高传输效率,在同等条件下能够实现更高的能源转换效率。 二、控制系统 在控制系统设计方面,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也存在一些不同。气压传动系统的控制相对简单,往往采用开关控制或者调节阀控制来实现运动的启停和速度的调节。而液压传动系统采用的是流量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例如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等。液压传动的控制系统较为复杂,但也具备更高的控制精度和灵活性。 三、维护成本 从维护成本的角度看,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也有一些区别。由于气压传动系统相对简单,其维护成本相对较低。气压传动系统不需要液体介质,维护过程中无需更换油液或者进行液压系统的排气等工作。

液压传动系统则需要定期更换液体介质,并进行液压系统的检修和保养。液压传动的维护成本较高,但在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更具优势。 结论 综上所述,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在能源效率、控制系统和维护成本 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气压传动适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的简单控制 系统,维护成本相对较低;而液压传动适用于对精度要求高、需要精 确控制的系统,虽然维护成本较高但相对更稳定可靠。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 总之,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都是在工业领域中常见的传动方式。对 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根据能源效率、控制系统和维护成本等方面的比 较分析,我们可以选择更适合的传动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在未来的发展中,也有可能出现新的传动方式,我们需要密切关 注并进行适时的技术更新与应用。

液压与气压传动总结

液压与气压传动总结 引言 液压和气压传动作为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在工业领域中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液压传动利用液体的流体力学特性传递动力和控制信号,而气压传动则采用气体的特性进行传递。本文将对液压和气压传 动进行总结,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应用领域。 一、液压传动 液压传动利用液体的流体力学原理,通过液压泵将液体压力转换为 机械能,再通过液压阀控制液体的流向、压力和流量,从而实现动力 传递和执行机构的动作。液压传动具有以下优点: 1.1 高传送功率和承载能力:液压传动可以通过增加液体的压力来 提供更高的传送功率,承载能力较大。 1.2 精确控制和灵活性:液压传动可以通过液压阀进行精确控制, 实现动作的平稳、精确和可调节。此外,液压传动系统可以灵活布局,适应不同工作场景的需求。 1.3 反应速度快:由于液体的流体性质,液压传动系统具有快速的 反应速度,响应灵敏,适用于需要快速动作的场合。 然而,液压传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4 液压油需求高:液压传动需要使用液压油作为介质,而液压油 的使用和处理对于环境和设备要求较高。

1.5 维护成本较高:液压传动系统需要定期更换液压油,并对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二、气压传动 气压传动利用气体的特性,通过空气压缩机将能量转换为气压能,并通过气压控制元件(如气缸和气阀)实现动力传递和执行机构的动作。气压传动具有以下优点: 2.1 安全性高:与液压系统不同,气压传动系统使用空气作为工作介质,不会因为油液泄露而引发火灾等危险,安全性较高。 2.2 维护成本低:相比于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的维护成本较低,维护简单方便。 2.3 广泛应用:气压传动在各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自动化生产线、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等。 然而,气压传动也存在一些局限: 2.4 承载能力较低:相比于液压传动,气压传动承载能力较低,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动作速度不快的场合。 2.5 传动效率低:气压传动的传动效率较低,能量损失较大。 结语 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作为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在工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液压传动具有高传送功率、精确控制和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液压油需求高和维护成本较高是其不足之处。而气压传动则具

气压传动的液压传动对比与选择

气压传动的液压传动对比与选择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是目前工业领域中常用的两种传动方式。它们以流体力学为基础,具有相似的原理,但在一些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将对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进行对比,并为读者提供选择的建议。 一、气压传动的特点 气压传动是利用气体的压力进行能量传递的一种传动方式。其主要特点如下: 1. 高压气体驱动:气压传动使用高压气体(通常为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能够提供较大的工作压力。这使得气压传动适用于一些需要高压力的工况,如冲压、压铆等。 2. 较高的能量密度:由于气体的压缩性质,气压传动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相较于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气压传动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相同功效的动力传输。 3. 无火灾隐患:气压传动主要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相较于液压传动中的液体,气体没有引燃的危险,降低了火灾的风险。 二、液压传动的特点 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的压力进行能量传递的一种传动方式。其主要特点如下:

1. 较稳定的输出:相较于气体,液体在传动过程中有较小的压力损失,能够提供更稳定的输出力。这使得液压传动在需要精确控制的场 合中更加适用,如机床、起重设备等。 2. 较高的传动效率:液压传动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能够实现较大 功率的传递。在一些需要较大扭矩和动力输出的工况下,液压传动常 常被选择作为首选传动方式。 3. 精确的控制性能:液压传动系统具有较好的封闭性和可调性,能 够实现精确的控制和调节。这使得液压传动在需要实时调整的工况中 更具优势,如汽车制动系统、航空航天领域等。 三、选择气压传动还是液压传动? 在选择气压传动或液压传动时,需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综合考虑。以下是一些参考因素: 1. 工作环境:气压传动适用于一些易燃易爆的环境,而液压传动则 适用于一些特殊工况,如高温、低温等。根据实际工作环境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 2. 功率需求:如果需要传递较大功率和扭矩,液压传动通常更为适用。而对于较小功率的传动需求,气压传动可能更加经济高效。 3. 控制要求:如果需要实现较高的精确控制和调节,液压传动具有 更好的性能。而在一些简单的开关控制场景中,气压传动则更加便捷。

液压与气压传动总结

液压与气压传动总结 液压和气压传动技术是广泛应用于工程和机械领域的两种非电动力传动方式。液压传动利用液体的压力传递功率,而气压传动则是利用气体的压力传递能量。本文将对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进行综合比较和总结,分析其特点、应用领域以及优缺点。 首先,液压传动具有以下特点: 1. 较高的传动效率:液压传动通过液体介质传递动力,减少了能量损失,传动效率较高。 2. 传动力矩大:液体不受限制,可以传递较大的力矩,适用于承载大负载的系统。 3. 调节性好:液压系统可以通过调节液体的压力和流量来实现传动的速度和力矩的调节,具有很好的调节性能。 4. 紧凑结构:液压元件体积小,传动系统结构紧凑,适用于有限空间的安装。 5. 可靠性高:液压传动系统结构简单,传动元件不易损坏,维修方便,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接下来,让我们对气压传动进行分析: 1. 低成本:气压传动所需的元件和设备相对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2. 基础设施方便:气压传动使用空气作为传动介质,不需要额外的介质准备和储存,基础设施建设较为简单。 3. 安全性高:由于气压传动不使用易燃易爆的介质,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4. 速度调节性好:气压传动可以通过调节气源的压力来实现传动速度的调节,具有较好的调节性能。

5. 绿色环保:气压传动不会产生废水、废液和废气,对环境友好。 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具有一些共同的应用领域: 1. 工业和机械领域:液压和气压传动广泛应用于机床、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等工业和机械领域。 2. 汽车工业:液压和气压传动是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广泛应用于汽车座椅调节、车身顶篷等部位的传动。 3. 航天航空领域:液压和气压传动被用于升降装置、操纵系统等航天航空设备中。 然而,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液压传动的液体介质需要定期更换和维护,维护成本较高。 2. 气压传动的传动效率相对较低,不适用于需要高效率的场景。 3. 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噪音较大,不适用于对噪音有严格要求的场合。 4. 气压传动的传动速度受到气源压力的限制,不适用于需要较高精度的场景。 总结来说,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在不同领域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性。液压传动适用于需要较高力矩和调节性能的场合,而气压传动则适用于成本相对较低、安全性要求较高、调节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

液压与气压传动总结

1、液压系统的组成: 能源装置--把机械能转换为压力能 执行装置--把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 控制调节装置--对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进行调节 辅助装置--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传动介质--传递和载体 2、液压传递的基本特征: 一、力的传递是靠压力来实现的系统的压力取决于负载。 二、运动速度的传递是按密封工作容积的变化来实现的,活塞的速度取决于输入流量的大小。 3、什么是液压传动,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的区别是什么。 液压传动:利用液体的压力来实现运动和东力传动的装置。 优点:1)在同等的体积下,液压装置能比电气装置产生更多的动力;2)液压装置工作比较平稳;3)液压装置能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也可在运行的过程中调速;4)液压传动易于自动化;5)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6)液压元件已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7)用液压传动来实现直线运动远比用机械传动简单。缺点:1)液压传动不能保证严格的传动比;2)液压传动在工作过程中能量损失大;3)液压传动对油温变化敏感,工作稳定性易受温度影响;4)造价较贵,对油液的污染比较敏感;5)液压传动要求有单独的能源;6)液压传动出现故障不易找出原因. 4、什么叫做粘性,粘性的三种表达,及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粘性: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或者有流动趋势时,分子间的内聚力阻碍分子间的相互运动而产生的一种内摩擦力。 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 5、三大方程是什么,原理是什么? 流量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 伯怒利方程--能量守恒 动量方程---动量守恒 6、什么叫空穴现象,及其危害。 在流动的液体中,因某点处的压力低于空气分离压而产生气泡的现象。 7、什么是困油现象?外啮合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和轴向柱塞泵存在困油现象吗?它们是如何消除困油现象的影响的? 答:液压泵的密闭工作容积在吸满油之后向压油腔转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闭死容积。如果这个闭死容积的大小发生变化,在闭死容积由大变小时,其中的油液受到挤压,压力急剧升高,使轴承受到周期性的压力冲击,而且导致油液发热;在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又因无油液补充产生真空,引起气蚀和噪声。这种因闭死容积大小发生变化导致压力冲击和气蚀的现象称为困油现象。 齿轮泵存在困油现象。为消除困油现象,常在泵的前后盖板或浮动轴套(浮动侧板)上开卸荷槽,使闭死容积限制为最小,容积由大变小时与压油腔相通,容积由小变大时与吸油腔相通。

国开液压与气压传动

国开液压与气压传动 液压传动是一种通过液体传递能量来实现机 械运动的传动方式。它利用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并通过液压马达或液压缸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 原理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基于 Pascal 定律,即液体在受力时会均 匀传递压力。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液压马达(或液压缸)以及连接 管道和控制阀组成。液压泵通过产生高压液体,将机械能转化为液 压能。液压能通过管道传递到液压马达(或液压缸),驱动机械部 件实现运动。 组成 液压传动主要由以下关键元件组成: 液压泵: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的装置。 液压马达: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机械部件运动的装置。 液压缸:将液压能转化为线性机械能的装置。 连接管道:用于输送液体的管道系统。

控制阀:用于调节液压系统中液体的流量、压力和方向等参数的装置。 工作过程 液压传动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描述如下: 液压泵将液体从低压区域吸入并压缩,产生高压液体。 高压液体通过连接管道流入液压马达(或液压缸)。 液压马达(或液压缸)受到高压液体的作用,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能驱动机械部件运动,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液体从液压马达(或液压缸)流回低压区域,形成回路,循环使用。 液压传动具有传递力矩大、稳定性好、调速范围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气压传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传动方式,它利用压缩空气作为能源,将能量转化为机械动力。气压传动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原理

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气体的压缩性质来实现能量转换。 通过压缩机将空气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将高压气体传送到气缸中,推动活塞产生往复运动。气缸通过连杆与其他机械部件相连接,从 而将气压能转化为机械能。 组成 气压传动主要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 压缩机:用于将周围空气压缩成高压气体的装置。 气缸:接受高压气体并产生往复运动的装置。 活塞:在气缸内部运动的部件,通过推动该活塞实现气压能的 转换。 连杆:将活塞与其他机械部件连接的部件,将气缸的往复运动 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运动。 气动阀:用于控制气压传动系统中气体的流动,实现对机械部 件的控制。 工作过程 气压传动的工作过程如下: 压缩机将周围的空气通过压缩装置压缩成高压气体。 高压气体通过管路传送到气缸中,进入气缸后推动活塞产生往 复运动。

液压或气动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液压或气动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气动液压技术的应用场景 工业生产中各个部门应用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出发点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是利用它们在传递动力上的长处,如工程机械和航空工业中采用液压传动主要是取其结构简单、体压传动是取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实现无级调速、易于实现频繁的换向、易于实现自动化;在积小、重量轻、输出的功率大:有的是利用它们在操纵控制方面的优势,如机床上采用液采矿、治炼、化工等行业,采用气压传动是取其空气工作介质对环境适应性好,能防爆、防燃等特点。在印染、印刷等轻工业和医药、食品行业,是利用了气压传动操作方便且无污染的特点。 气压液压技术的历史发展 气动液压技术历史悠久,19世纪中叶空气压缩机在英国问世,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采矿业使用风镐,19世纪80年代美国研制了火车的气动利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繁荣,气动液压技术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动元件的发展速度已超过了液压元件。气压传动技术在技术飞速进步、能源紧张的当今世界发展将更加迅速。随着工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要求。处在这样的变革时期,就要求按不同于以前的观点去开发气展,它的应用也将日益扩大,同时它的性能也就必须满足气动机械多样化以及与机械电子动技术、气动机械和气动系统,即不单纯强调进行气动元件本身的研究而使之满足多样化的要求,而是为了达到提高统的可靠性、降低成本,要进行无油化、节能化、小型化和轻量化、位置控制的高精度化,以及与电子学相结合的综合控制技术的研究。 — 1 —

气动液压技术已发展成包括传动、检测与控制在内的自动化技术。气动液压技术作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在自动生产线、机器人、自动包装流水线、半导体电子行业等方面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气动液压技术的微型化、节能化、无油化、位置控制的高精度化及与电子技术、PIC技术与气动液压技术的结合,是当前气动液压技术的发展特点和方向。 — 2 —

液压传动及其展望

液压传动及其展望 我国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从60 年代开始发展较快,但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同期发展的日本,主要由于工艺制造水平跟不上,新产品研制开发和发达国家不差上下,纯水液压传动技术是液压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之一,它起源于1605 年发现的帕斯卡定律。自那时起,液压传动装置一直以水作为工作介质,称为水液压传动时代。 1、液压技术的优点液压传动的各种元件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惯性小、反应速度快。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达2000 :1)。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一般采用矿物油作为工作介质,相对运动面可自行润滑使用寿命长,很容易实现直线运动。很容易实现机器的自动化,当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后,不仅可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控制过程,而且可以实现遥控。 2、纯水液压传动技术现状 2.1 技术分析 纯水的粘度极低通常在油的 1 /40〜1/ 50之下甚至更低。因此,一方面极易引起纯水液压元件及系统的内、外泄漏,导致系统容积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纯水的润滑性很差,在纯水液压元件的耦合摩擦副中形成液压膜比较困难,从而导致干摩擦及卡死。为此,必须采用一些特殊材料、结构和较高的加工精度等技术手段。所以纯水液压元件制造成本要高于同等性能的油压元件的制造成本。由于水的锈蚀性和导电性很 强,能引起钢、铜等常用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铁、及非金属材料的老化。例如常温下新鲜、流动的纯水对碳素钢锈蚀速度可达1127mm 年,从而降低了

纯水液压元件的寿命。为此,总是优先考虑采用不锈钢、有色金属合金和工程塑料等抗蚀性强的材料来制造纯水液压传动的元、辅件。与液压油相比,水的密度大10%、压缩性小25%、声速高10%。所以,纯水液压传动系统中阀门突然启闭等使水的流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极易引起较油压传动更大的液压冲击、振动和噪声,对系统的工作性能、使用寿命及人身健康造成有害影响。为此,通常要在纯水液压系统中加装吸收和消除压力冲击、振动和噪声的蓄能器或消声器。 2.2 设计理论 由于水的理化特性较特殊,所以传统油压元件、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不完全适用于水压系统,还有待通过深入细致的理论及实验研究,建立一整套适用于纯水液压传动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但是因为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总体而言瑕不掩瑜,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矿山机械中的液压钻机、采煤机、提升机、液压支架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河床升降装置、桥梁操纵机构、大洋采矿等发电厂涡轮机调速装置、核发电厂等等,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 3、纯水液压传动问题及对策 3.1 材料易被腐蚀 水的导电性比矿物油高数亿倍甚至数百亿倍,能引起绝大多数金属材 料的电化学腐蚀和大多数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故容易造成液压元件等材料快速腐蚀。因此所有纯水液压元件的材料必须能够与水相容,具有优良的抗水腐蚀性能,使用不锈钢、铝合金和铜合金等材料可提高抗腐蚀性能,但仍然要注意防止

【论文】液压与气压传动特点、应用及发展前景(福建农林大学

题目: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特点、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论文是我们经过查找了好多材料之后写的,本文介绍了液压控制技术的概况及发展现状,液压控制技术的特点及应用,论述了液压控制技术当前的发展动向,提出了液压控制技术的不足及改进方法,最后对液压控制技术在今后的发展做了展望。 【前言】 社会需求永远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适应环保需求,机电一体化,高可靠性等是液压气动技术发展的永恒目标,也是液压气动产品参与市场竞争能否取胜的关键。由于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了多种技术成果,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磨擦磨损技术、可靠性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尽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总的来说,液压和气动传动技术还是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发展空间的。 一、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的概况和发展现状 A.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概况 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传动方式,是控制是工业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控制方式,它采用液压完成传递能量的过程。因为液压传动控制方式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液压控制在工业上受到广泛的重视。液压传动是研究以有压流体为能源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和自动控制的学科。液压传动利用这种元件来组成所需要的各种控制回路,再由若干回路有机组合成为完成一定控制功能的传动系统来完成能量的传递、转换和控制。 液压技术渗透到很多领域,不断在民用工业、在机床、工程机械、冶金机械、塑料机械、农林机械、汽车、船舶等行业得到大幅度的应用和发展,而且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和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现今,采用液压传动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如发达国家生产的95%的工程机械、90%的数控加工中心、95%以上的自动线都采用了液压传动技术。 近年来,我国液压气动密封行业坚持技术进步,加快新产品开发,取得良好成效,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这些产品具有结构新颖、体积小、耐高压、噪声低、性能指标先进等特点。榆次液压件有限公司的高性能组合齿轮泵,可广泛用于工程、冶金、矿山机械等领域。为应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我国液压行业各企业加速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液压传动产品等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它的发展决定了机电产品性能的提高。它不仅能最大限度满足机电产品实现功能多样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完成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技术装备的基本保证,更是机电产品和重大工程项目和装备可靠性的保证。所以说液压传动产品的发展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尤其是工业自动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现在世界各国都重视发展基础产品。近年来,国外液压技术由于广泛应用了高新技术成果,使基础产品在水平、品种及扩展应用领域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和发展, 我国液压产品有一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生产科研体系。尤其是近十年来

液压与气动的发展史及今后的发展分析

液压与气动的发展史及今后的发展分析 一液压与气动的发展史 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称为流体传动,是根据17 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工农业生产中广为应用的一门技术。如今,流体传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795 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Joseph Braman,1749 -- 1814) ,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 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905 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 又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 1918) 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 特别是1920 年以后, 发展更为迅速。液压元件大约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20 年间, 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1925 年维克斯(F.V ikers) 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 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 世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 ·Constantimsco) 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1910 年对液力传动( 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 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 -- 1945) 期间, 在美国机床中有30% 应用了液压传动。应该指出, 日本液压传动的发展较欧美等国家晚了近20 多年。在1955 年前后, 日本迅速发展液压传动,1956 年成立了“液压工业会”。近20~30 年间,日本液压传动发展之快,届世界领先地位。 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河床升降装置、桥梁操纵机构等;发电厂涡轮机调速装置、核发电厂等国;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 气压传动的应用历史悠久。从18 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始, 气压传动逐渐被应用于各类行业中。如矿山用的风钻, 火车的刹车装置等。而气压传动应用于一般工业中的自动化、省力化则是近些年的事情。目前世界各国都把气压传动作为一种低成本的工业自动化手段。国内外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气压传动发展十分迅速, 目前气压传动元件的发展速度已超过了液压元件, 气压传动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技术领域。 气压传动技术应用也相当普遍,许多机器设备中装有气压传动系统,在工业各领域,如机械、电子、钢铁、运输车辆及制造、橡胶、纺织、化工、食品、包装、印刷和烟草领域等,气压传动技术已成为基本组成部分。在尖端技术领域如核工业和宇航中,气压传动技术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 它们分别在实现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率、低噪声、长寿命、高度集成化、小型化与轻量化、一体化和执行件柔性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 由于与微电子技术密切配合, 能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传递尽可能大的功率并加以准确的控制, 从而更使得它们在各行各业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 应该特别提及的是, 近年来, 世界科学技术不断迅速发展, 各部门对液压传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压传动与电子技术配合在一起, 广泛应用于智能机器人、海洋开发、宇宙航行、地震予测及各种电液伺服系统, 使液压传动的应用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目前,液压传动发展的动向, 概括有以下几点: 1. 节约能源, 发展低能耗元件, 提高元件效率;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气液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液压与气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新兴技术。从1795年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诞生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液压与气压传动在工业上被广泛采用和有较大幅度的发展是20世纪中期以后的事情。在工程机械、冶金、军工、农机、汽车、轻纺、船舶、石油、航空和机床行业中,液压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液压技术向更广阔的领域渗透,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和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现今,采用液压传动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如发达国家生产的95%的工程机械、90%的数控加工中心、95%以上的自动线都采用了液压传动。 随着液压机械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液压元件应用数量急剧增加,元件小型化、系统集成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近十年来,液压技术与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密切结合,出现了许多诸如电液比例控制阀、数字阀、电液伺服液压缸等机(液)电一体化元器件,使液压技术在高压、高速、大功率、节能高效、低噪声、使用寿命长、高度集成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无疑,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试验(CAT)和计算机实时控制也是当前液压技术的发展方向。 人们很早就懂得用空气作为工作介质传递动力做功,如利用自然风力推动风车、带动水车提水灌田,近代用于汽车的自动开关门、火车的自动抱闸、采矿用风钻等。因为空气作为工作介质具有防火、防爆、防电磁干扰,抗振动、冲击、辐射等优点,近年来气动技术的应用领域已从汽车、采矿、钢铁、机械工业等重工业迅速扩展到化工、轻工、食品、军事工业等各行各业。和液压技术一样,当今气动技术亦发展成包含传动、控制与检测在内的自动化技术,作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在包装设备、自动生产线和机器人等方面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由于工业自动化以及FMS的发展,要求气动技术以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总成本与电子工业相适应为目标,进行系统控制技术和机电液气综合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显然,气动元件的微型化、节能化、无油化是当前的发展特点,与电子技术相结合产生的自适应元件,如各类比例阀和电气伺服阀,使气动系统从开关控制进入到反馈控制。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为气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社会需求永远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适应环保需求,机电一体化,高可靠性等是液压气动技术继续努力的永恒目标,也是液压气动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是否取胜的关键。为了适应这些目标和满足用户的需要,现代液压气动产品发展呈如下主要趋势。液压与由于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了高技术成果,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磨擦磨损技术、可靠性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尽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 气动技术是以压缩空气为介质来传动和控制机械的一门专业技术。由于它具有节能、无污染、高效、低成本、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和生产线上。过去汽车、拖拉机等生产线上的气动系统及其元件,都由各厂自行设计、制造和维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