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风的基本病机

中医中风的基本病机

中风,又称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功能障碍。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病与人体内部的病机密切相关。以下将从中医的角度来探讨中风的基本病机。

一、痰瘀互结

中医认为,中风的主要病机是痰瘀互结。痰是由于脾胃虚弱、湿邪内生等原因所致,它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气机不畅。瘀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滞留,不流通,形成血栓,进一步阻碍了血液的供应。痰和瘀相互作用,互相促进,最终导致中风的发生。

二、气血运行失常

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气血运行失常密切相关。气是人体的生命能量,血是营养物质的载体。只有气血充足并且运行畅通,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才能正常工作。中风时,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引发脑血管功能障碍。

三、肝风内动

中医认为,肝风内动是中风的重要病机之一。肝主疏泄,如果肝失疏泄功能,就会导致肝风内动。肝风内动是指肝阳上亢,风痰内生,使脑部血管受到刺激而发生功能紊乱。肝风内动常伴有头晕、眩晕、

口眼歪斜等症状,是中风的典型表现之一。

四、脏腑功能失调

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脾主运化,肾主藏精,肝主疏泄,心主神明。如果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中风。肾虚则会导致精血不足,使脑部供血不足。肝失疏泄功能会导致肝阳上亢,进而引发中风。心神失守也是中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情志不舒

中医认为,情志不舒也是中风的重要病机之一。情志是人体内部的一种能量,如果情志不舒畅,就会导致气机郁滞,进而影响气血的运行。长期的情志不舒畅,会引发中风的发生。因此,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对于预防中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中风的基本病机主要包括痰瘀互结、气血运行失常、肝风内动、脏腑功能失调和情志不舒。理解中风的病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中风,保护脑血管的健康。除了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外,我们还应该注重调整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快,以预防中风的发生。同时,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也有助于预防中风的发生。

(完整版)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 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

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 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 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中风病中医病因病机及其治法研究进展

中风病中医病因病机及其治法研究进展 中风病中医病因病机及其治法研究进展 中风在现代医学中又称脑血管疾病,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死亡率高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其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喁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改变,仅表现为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中脏腑病位较深,病情较重,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喁僻不遂,其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本文就近年来中医在中风病病因病机及其治法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中风病病因病机 中风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其病理变化机制较为复杂,通过历代医家从临床实践中,对中风病症候的观察分析和辨证求因,总结出中风病的发生发展病因病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风邪入侵,中于经络,脉络瘀阻,筋脉失于濡养 关于中风病发病的病因病机学说,唐宋以前多以外风立论。如《素问?风论》提出:“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在《灵枢?九宫八风》指出,邪风“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骨、偏枯矣。”与今天的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描述颇有相似之处。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中说:“风半身不随候:半身不随者,脾胃气弱,血气偏虚,为风邪所乘故也。”强调中风病由气血偏虚,风邪入侵所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也指出“皆因风邪中于经络”所致。近代医家张山雷也指出:“古之中风皆是外因,治必温散解表”,同时现代学者对于上呼吸道感染与中风发病关系的研究表明,气候突变是中风病的好发之时,尤其好发于冬季;在低温的环境中,中风发病率明显增高,这些均为风寒外

《内经》对中风病因的认识

《内经》对中风病因的认识【关键词】《内经》中风外风说内风说 中风病,历代论述颇多,而对本病的认识当首推《内经》。其对中风病虽未见专篇论述,却散见于诸篇之中,涉及到本病病因病机、证候、治则、治法等方面,尤其对中风病因的阐述,翔实而精辟。兹将其有关内容整理总结如下。 《内经》认为中风的病因与体虚、饮食、情志等有关。依不同症状表现和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不同的名称,如有神志障碍的称“暴厥”“薄厥”“大厥”“煎厥”“击仆”等,有肢体偏瘫的称“偏枯”“偏风”“卒中”等,还有 “喑”“痱”等称谓。从症状、病机等方面给予了详细描述。另外《内经》提及“大风”和“微风”,其中“大风”类似现代医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行性脑卒中”,后者多认为是中风先兆。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首创中风病名,并沿用至今。认为正气先虚、外风入中是本病发病的根本原因。中风病因的探讨,唐宋以前多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突出以“内风”立论。实际上《内经》关于中风病因的论述,二者并重。 1 外风说 外风是六淫邪气之一。《素问・骨空论》云:“风者,百病之始也。”即风为百病之长、为百病之始,为外感诸病证的先导。《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使人偏枯。”《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以上说明风邪从皮毛侵入人体,逗留于肌肉腠理之间,游走于经络之中,这种病理现象产生通常是在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的情况下。气候突变,外风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运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这种证候风邪入中较浅,所以病情相对较轻。风邪偏中于身之半,以致营卫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而发偏枯,即所谓“内虚邪中”。《内经》所述外风致中风病证候虽不尽相同,但其病位均在脑,外风致卒中偏枯,初起必有外风之症状。仲景发挥了《内经》外风学说,认为中风系由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自汉以后,外风学说占统治地位,一直沿袭,并持续到金元时期。 临床所见,中风虽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盛夏、冬季时节为多,此时天气或酷暑难耐或寒气逼人。中医素有天人相应之说,随着天气变化,人体的内环境也要与外界相适应,而老年人气血亏虚,卫外不固,一旦机体阴阳与外界阴阳失去平衡,风邪入中则也可诱发中风。

中医中风的基本病机

中医中风的基本病机 中风,又称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功能障碍。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病与人体内部的病机密切相关。以下将从中医的角度来探讨中风的基本病机。 一、痰瘀互结 中医认为,中风的主要病机是痰瘀互结。痰是由于脾胃虚弱、湿邪内生等原因所致,它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气机不畅。瘀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滞留,不流通,形成血栓,进一步阻碍了血液的供应。痰和瘀相互作用,互相促进,最终导致中风的发生。 二、气血运行失常 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气血运行失常密切相关。气是人体的生命能量,血是营养物质的载体。只有气血充足并且运行畅通,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才能正常工作。中风时,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引发脑血管功能障碍。 三、肝风内动 中医认为,肝风内动是中风的重要病机之一。肝主疏泄,如果肝失疏泄功能,就会导致肝风内动。肝风内动是指肝阳上亢,风痰内生,使脑部血管受到刺激而发生功能紊乱。肝风内动常伴有头晕、眩晕、

口眼歪斜等症状,是中风的典型表现之一。 四、脏腑功能失调 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脾主运化,肾主藏精,肝主疏泄,心主神明。如果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中风。肾虚则会导致精血不足,使脑部供血不足。肝失疏泄功能会导致肝阳上亢,进而引发中风。心神失守也是中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情志不舒 中医认为,情志不舒也是中风的重要病机之一。情志是人体内部的一种能量,如果情志不舒畅,就会导致气机郁滞,进而影响气血的运行。长期的情志不舒畅,会引发中风的发生。因此,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对于预防中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中风的基本病机主要包括痰瘀互结、气血运行失常、肝风内动、脏腑功能失调和情志不舒。理解中风的病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中风,保护脑血管的健康。除了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外,我们还应该注重调整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快,以预防中风的发生。同时,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也有助于预防中风的发生。

中风的基本病机

中风的基本病机 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 疾病。中风的基本病机是什么?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脑血管病变导致脑缺血缺氧 中风的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病变,包括动脉硬化、动静脉畸形、血栓形 成和出血等。这些病变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局部缺氧缺血,从 而使神经细胞受到损害。 二、神经元死亡和神经元功能障碍 当局部缺氧缺血时间较长时,会导致神经元死亡。而在缺氧缺血初期,则会发生神经元功能障碍。这些障碍表现为神经传递物质的合成和释 放受到影响,细胞膜通透性降低等。 三、细胞因子和自由基损伤 在中风发生过程中,大量的细胞因子和自由基会被释放出来,这些物 质会对神经细胞造成损伤。细胞因子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神经元坏 死和凋亡;自由基则会引起氧化损伤,使细胞膜、线粒体等结构受到

损害。 四、血液-脑屏障的破坏 中风后,血液-脑屏障的通透性会增加,导致血浆成分向脑内渗透。这些成分包括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在脑内引起炎症反应和水肿。 五、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 在中风后,神经元死亡和功能障碍是不可逆转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周围健康神经元可以通过重新连接来恢复功能。此外,神经干细 胞可以分化为新的神经元和辅助细胞,参与脑部再生和重建。 六、遗传因素 除了环境因素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影响中风的发生率。一些基因与中 风有关联,如APOE基因、MTHFR基因等。这些基因的不同变异型 可能会影响中风的发生和预后。 总之,中风的基本病机涉及多方面,包括脑血管病变、神经元死亡和 功能障碍、细胞因子和自由基损伤、血液-脑屏障的破坏、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等。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中风。

中风中医

中风病 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 中风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居1994年我国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为发达国家人口前三位死因之一。根据80年代对上海市1个区整群抽样36万人的调查,每10万人中风病的年发病率为230人,年死亡率164人,患病率634人。在本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中医药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和优势。 《内经》虽没有明确提出中风病名,但所记述的“大厥”、“薄厥”、“仆击”、“偏枯”、“风痱”等病证,与中风病在卒中昏迷期和后遗症期的一些临床表现相似。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也有一定认识,如《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人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个人的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等有关,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还明确指出中风的病变部位在头部,是由气血逆而不降所致。如《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 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历代医家论述颇多,从病因学的发展来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上一般多采用疏风祛邪、补益正气的方药。如《金匮要略》正式把本病命名为中风。认为中风病之病因为络脉空虚,风邪人中,其创立的分证方法对中风病的诊断、治疗、判断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很有帮助。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许多医家以“内风”立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其中刘河间力主“肾水不足,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形盛气衰,本气自病”;朱丹溪主张“湿痰化热生风”;元代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将中风病分为“真中”、“类中”。明代张景岳提出“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是导致本病的根本原因;明代李中梓又将中风病明确分为闭、脱二证,仍为现在临床所应用。清代医家叶天士、沈金鳌、尤在泾、王清任等丰富了中风病的治法和方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风病治疗法则。晚清及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进一步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至此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治疗日臻完善。近年来对中风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治疗方法多样化,疗效也有了较大提高。 中风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西医所称的脑血管病相似。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型。不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积损正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脑脉失养。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内风动越,携痰浊、瘀血止扰清窍,突发本病。正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2.劳倦内伤烦劳过度,伤耗阴精,阴虚而火旺,或阴不制阳易使阳气鸱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则气火俱浮,或兼挟痰浊、瘀血上壅清窍脉络。

中医解读中风(一)——中风的中医病理机理

中医解读中风(一)——中风的中医病理机理 中风的中医病理病机 中医讲“风、寒、暑、湿、燥、火”六邪皆能致病。中暑就是被暑邪所伤,伤寒就是被寒邪所伤,中风就是被风邪所伤。昆山市康复医院疼痛科屈亚辉 中风的西医病机就是两种:一是由于血压高而冲破脑血管,产生脑溢血;二是血管堵塞变窄,血液粘稠度增高,堵塞血管产生脑梗。 中风是中医病名,自然得用中医理论来阐释才得以明了。那么中风的“风”是什么“风”?这个风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中风的病人虽然血压高、火气大,但是下半身尤其是双脚特别怕冷?为什么中风的患者只破裂头部的血管,而其他地方的血管无破裂?为什么中风的病人都只热在头面部,出汗都集中在头颈部?搞清楚这些也就知道了中风的前因后果,能直接高效指导中风的预防、抢救和治疗! 中风的“风”是什么“风”?中风跟伤风感冒的“风”不同,伤风感冒的“风”是自然界中的邪风、贼风;中风的“风”是人体中的内风,就是人体内的气机、真气运行。真气在人体内是沿着环形轨迹循环运行的,无处不到。真气正常循环往复运行,是生命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障;气机逆乱致使真气不能沿着正常轨迹循环而变成邪风,就能致人生病,包括中风、头晕、高血压、失眠、自汗盗汗、视力下降、健忘等等。简单地说这个风就是偏离正常轨道的真气、元气。气绝则身亡,气弱则身弱,气强则身强,气乱则病至,气顺则身安。 这个风是怎么来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体是阴阳动态平衡的统一体。真阴真阳藏于肾,阴阳互根,相互制衡。一方面:当人体肝肾亏虚,阴精就不能制衡阳气。肾亏则真气上越而不得下潜,肝血亏虚则肝火内生、肝风内动。藏于肾中的真气就会因为真阴亏虚失衡而大量上升,经肝火煽动,火气上炎,气机逆乱形成了贼风邪气而产生耳鸣眼胀头昏欲仆等高血压症状。另一方面: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当脾胃损伤亏虚,运转失灵,导致肺气不能顺利下降,郁久发热,正常气机循环被打乱,上升至头顶的真气就不

中风的原理与中医治疗思路方法

中风的原理与中医治疗思路方法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反以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与《伤寒论》中之太阳表虚“中风”证不同。因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中风善行数变特性相似,故名之曰:“中风”。察其病因,历代医家各有发挥。 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灵枢·刺节真邪论》说:“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独留,发为偏枯”。《诸病源候论》亦有“风偏枯者,内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的记载。 至金元时代,许多医家对外风入侵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刘河间以平时将息失宜,心火暴炽立论。提出本病“以热为本,以风为标”。东垣强调“中风从内出”,“正气自虚使然”。丹溪则认为“半身不遂大率风痰”,“或属痰热并气虚”,他说:“东南之人,多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与此同时,王履又提出“真中风”、“类中风”的论点,在《医经溯洄集·中风辨》说:“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也”。王氏还强调:“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愤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 《景岳全书·非风》认为其病机是“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浮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而昏愦,卒然仆倒……”,此病的发生“皆因伤积损颓败使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叶天士综合诸家学说,结合自己的经验,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导致“内风旋动”而致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偏枯麻木。 总之,“外风”、“内风”说,都是历代不同时期,对中风病病因认识的概括,其认识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中风病因病机

中风病因病机 养生之道网导读:中风病因病机是什么?现在的人们可以发现,中风疾病已经不只是中老年人才会得了,而且一些中青年们也是会发生该疾病的。那么中风病因病机是什么?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t中风病因病机 二、t中风如何预防 三、t中风的危害 中风病因病机 1、中风病因病机 积损正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脑脉失养。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内风动越,携痰浊、瘀血止扰清窍,突发本病。正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劳倦内伤烦劳过度,伤耗阴精,阴虚而火旺,或阴不制阳易使阳气鸱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则气火俱浮,或兼挟痰浊、瘀血上壅清窍脉络。 脾失健运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伤,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壅滞经脉,上蒙清窍;或素体肝旺,气机郁结,克伐脾土,痰浊内生;或肝郁化火,烁津成痰,痰郁互结,携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发为本病。此即《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气血精微衰少,脑脉失养,再加之情志过极、劳

倦过度等诱因,使气血逆乱,脑之神明不用,而发为中风。 情志过极七情所伤,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结脑脉;暴怒伤肝,则肝阳暴张,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血随气逆,上冲犯脑。凡此种种,均易引起气血逆乱,上扰脑窍而发为中风。尤以暴怒引发本病者最为多见。 2、中风临床表现 中风根据病情轻重和病位的深浅沿用《金匮要略》的分类方法辨中经络还是中脏腑。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属中风中经络。中医辨证根据1993年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中风中经络的辨证方法,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等五型。五型的临床表现见辩证施治各证型中的证候。 3、中风中草药单验方 槐花茶防中风槐花茶6克。用法:开水泡,当茶饮。有预防中风的功效。 蒜泥治中风不语大蒜2瓣。用法:将蒜瓣去皮,捣烂如泥。涂于牙根部。有宣窍通闭的功效,用治中风不语。 松毛酒松毛1千克,酒1.5千克。将松毛在酒中泡7日,每饮1杯,日服2次。用于中风口眼歪斜,症见两脚疼痛、腰痛、两足不能立地。 中风如何预防 1、擦颈发热中风少

中医内科学 中风的病因病机

中风的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内伤积损 素体阴亏血虚──阳盛火旺,风火易炽 年老体衰──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复因将息失宜,致使阴虚阳亢,气血上逆,上蒙神窍,突发本病。 (二)劳欲过度 烦劳过度──耗气伤阴,易使阳气暴张,引动风阳上旋,气血上逆,壅阻清窍 纵欲过度,房劳不节──引动心火,汲伤肾水,水不制火,则阳亢风动。 (三)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厚味 嗜食辛香炙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生热,热极生风──风火痰热内盛,饮酒过度窜犯络脉,上阻清窍 (四)情志所伤 平素忧郁恼怒,情志不畅──肝气不舒,气郁化火,肝阳暴亢,引动心火,气血上冲于 脑,神窍闭阻,遂致卒倒无知。 长期烦劳过度,精神紧张──虚火内燔,阴精暗耗,日久导致肝肾阴虚,阳亢风动 素体阳盛,复遇怫郁──阳亢化风,以致突然发病 (五)外感时邪 气血不足,脉络空虚,尤其在气候突变之际,风邪乘虚入中──气血痹阻 形盛气衰,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湿──闭阻经络,而致僻不遂 二、病机 (一)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指出脑为“元神之府”。“精明”“元神”均指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功能而言,因此可认为神明为心脑所主。中风的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因肝肾之阴下虚,则肝阳易于上亢,复加饮食起居不当,情志刺激或感受时邪,气血上冲于脑,神窍闭阻,故卒然昏仆,不省人事。 (二)病理性质属于本虚标实证。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 发病之初,邪气鴟张,风阳痰火炽盛,气血上菀,故以标实为主;如病情剧变,在病邪的猛烈攻击下,正气急速溃败,可以正虚为主,甚则出现正气虚脱。而后期因正气未复而邪气独留,可后遗难症。 (三)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轻者中经络,重者入脏腑。 因阴虚阳亢,风火痰瘀相互为患,一遇诱因激发,阴阳严重失调,气血逆乱,则致卒中。 由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又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 1、若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血脉瘀阻,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见中经络之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不伴神志障碍。 2、若风阳痰火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见中脏腑重证,络损血溢,瘀阻脑络,而致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中腑者,因肝阳暴亢或瘀热腑实,风痰上扰,见僻不遂,神志欠清,大便不通。

中风的中医辩证施治

中风的中医辩证施治 什么是中风? 中风病,是以猝发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舌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突发口舌斜、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见症多端,与自然界善行数变的风邪特征相似,故名“中风”。多属气血逆乱,内脏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内风”。与中风病记载类似的病证,最早见于《内经》,其中,把有半身不遂表现者称为“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把中风突发昏迷称为“大厥”、“薄厥”、“击仆”。东汉张仲景首提“中风”之名,但其含义却有邪在经、在络、在腑、在脏的不同。单以口眼斜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称为中风,又叫“口僻”,实属另一类疾病。历代文献中还有“真中风”、“类中风”、“卒中”、“风痱”、“风痹”等病名,其内涵与中风病有相同者,也有相异的。为规范中医病名,现今大多数专家趋向于统称“中风病”,不包括伤寒论桂 枝汤证之“中风”和属于西医面神经麻痹的“口僻”。西医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等均按中风病论治。 由于此病发病率、病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均较高,病因繁多,病机复杂,辨证类型多,治疗时间长,疗效慢,后遗症多,康复较为困难,在古代即被列为风、痨、鼓、膈四大内科病证之首,故属于疑难病。 西医学认为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急性非外伤性局部脑供血障碍引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分为缺血性(脑血栓形成,约占50%;脑栓塞,约占7%)和出血性(脑出血,约占28%;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15%)两大类,与中医的中风病临床特征极为相似。故中西医可互相联系和参考。但西医学之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癔病性瘫痪等疾病,虽也有突发瘫痪或口舌斜等症状,但没有半身不遂之主症,故不属于中风病范畴。

中医关于“中风”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中风”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中风的发生主要因内伤积损、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欲过度等,以致肝阳暴张,或痰热内生,或气虚痰湿,引起内风旋动,气血逆乱,横窜经脉,直冲犯脑,导致血瘀脑脉或血溢脉外。 一、病因 1.内伤积损 年老体弱,正气自虚,或久病迁延,或恣情纵欲,劳逸失度,损伤五脏之气阴,气虚则无力运血,脑脉瘀滞;阴虚则不能制阳,内风动越,而致本病发生。张景岳《景岳全书·非风》指出:“此证多见猝倒,猝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 2.情志过极 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或暴怒伤肝,肝阳暴张,内风动越,或心火暴甚,风火相扇,血随气逆,引起气血逆乱,上冲犯脑,血溢脉外或血瘀脑脉,而发为中风,以暴怒引发本病者为多见。 3.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或饮酒过度,伤及脾胃,酿生痰热,痰瘀互阻,积热生风,导致脑脉瘀滞而发中风。张山雷《中风斛诠·论昏瞀猝仆之中风无一非内因之风》谓:“肥甘太过,酿痰蕴湿,积热生风,致为暴仆偏枯,猝然而发,如有物击使之

仆者,故仆击而特著其病源、名以膏粱之疾。 4劳欲过度 烦劳过度,恣情纵欲,耗气伤阴,致使阳气暴张,气血上逆,阻清窍,而致血瘀脑脉或血溢脉外,发为中风。或房劳伤肾,肾水不济,引动心火,阳亢风动而致中风。《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烦劳则张。 二、病机 1.中风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于脑,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气血不足或肝肾阴虚是致病之本,风、火、痰、瘀是发病之标,如遇到烦劳、恼怒、房事不节或醉酒饱食等诱因,阴阳严重失调,气血发生逆乱而致卒中。 2.按中风的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类。 3.中经络之证,病位较浅,每因风痰瘀阻滞经脉,或肝风夹痰,横窜经络,气血不能养机体,则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仅见口舌歪斜,或伴见半身不遂等症状。若风阳痰火蒙蔽清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见中脏腑之证,病位较深。或因络损血溢,瘀阻脑络,而致猝然昏厥仆倒,不省人事。 4.中脏腑因邪正虚实的不同,又有闭、脱之分,又可出现由闭转脱的演变。若风阳痰火蒙蔽清窍,则见昏仆、不省人事、面赤、息粗、肢体拘急等闭证。如风阳痰火炽盛,进一步耗灼阴精,

【科普】中医对中风病的认知历程

【科普】中医对中风病的认知历程 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在人生经验最丰富的中年期后发病。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脑梗死近年在全球死因顺位中都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由于脑梗死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在存活的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 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言语不利等为主要表现。中医古代文献从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等特征,而又有“卒中”、“厥证”、“偏枯”等称谓。 对于中风的发病机理,中医认为是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七情内伤、风寒侵袭、烦劳过度、饮食不节等诱因,以至于风、火、痰、瘀闭阻经络所致。 中医对中风病认识的历史沿革 古代关于中风病有偏枯,风痒,大厥,仆击,薄厥等多种称谓,从医学典籍对于中风的认识来分析,关于中风,不同历史时期认识有所不同。先秦时期的"中风"指外感重病,而非偏瘫失语等症状。东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中风"包括太阳病和中风两项内容。隋

唐时期把"中风"用于指因风邪导致的外感重证。五代宋元时期将偏瘫半身不遂等症状归为中风范畴,并将此作为中风病症在中医上的主要表现特征,明清时期对于中风病症的认识跟现代医学就较为接近了。但纵观历史,古代典籍中对于"中风"概念所指的具体病症往往古今不同、一词多义,不同的医学著作看法也有差异。 ●汉代以前——外感风病说 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认为中风是风邪作用于人导致的病症,《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提到五脏中风的病症,认为是人的脏腑器官因风邪导致的病患,《风论》中还详细描写了五脏风的症状特征和病理,而这在当时虽然也被称为风病,跟现代医学上的中风显然不是一个概念。

中医内科学 中风的辨证论治

中风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辨中经络、中脏、中腑。 中经络者虽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中腑则见二便闭塞不通,虽有神志障碍但无昏迷;中脏则肢体不用,昏不知人。 (二)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 闭证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决之候。临床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等。 (三)闭证当辨阳闭和阴闭二类。 阳闭有瘀热痰火之象,如身热面赤、气粗鼻鼾、痰声曳锯、便秘溲黄、舌苔黄腻、舌绛干,甚则舌体卷缩,脉弦滑而数。阴闭有寒湿痰浊之征,如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脉沉滑等。 二、治疗原则: 中经络──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 中腑──通瘀泄热 中脏闭证──治当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 脱证──救阴回阳固脱 内闭外脱之证──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中风恢复期(后遗症),多为虚实兼夹──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三、证治分类: 中经络: (—)脉经空虚,风邪入中。 1、症状: 1)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 2)兼症: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 3)苔脉:苔薄白,脉浮数。 2、病机:脉络空虚.风邪入中。 3、治法:祛风养血,行血通络。 4、主方:大秦艽汤加减。 5、常用药: 秦艽、羌活、防风、白芷、细辛──解表祛风 地黄、当归、川芎、赤芍──养血行血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 6、加减: 若无内热者可去生石膏、黄芩,加白附子、全蝎祛风痰、通经络。 若有风热表证者,可去羌活、防风、当归等辛温之品,加桑叶、菊花、薄荷以疏风清热。 若呕逆痰盛、苔腻脉滑,可去地黄,加半夏、南星、橘红、茯苓以祛痰燥湿。 若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加指迷茯苓丸以通利经络。 年老体衰者,加黄芪以益气扶正。 (二)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1、症状: 1)主症: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

欢迎阅读五.中风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与脑,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病轻者无昏仆。中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类。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 不足,以阴虚、气虚较多见,而以肝肾阴虚为根本,两者可互为因果。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虚实夹杂,或以本虚为主。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中经络与中脏腑中经络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昏蒙症状;中脏腑常有神志昏蒙表现,病情重。病程中,中脏腑和中经络可相互转化,病由中脏腑转向中经络,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病由中经络转向中脏腑,则病情加重,预后不良。 2.辨中脏腑之闭证与脱证闭证乃邪毕于内,属实证,症见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若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脉弦而数,则为阳 1. ( (jian),(2 护治法则:平肝潜阳,活血通络。(治疗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3)阴虚风动 证候表现:平素头晕耳鸣,腰酸,心烦失眠,突然发生口眼?斜,言语不利,手指蠕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护治法则:滋阴潜阳,息风通络。(治疗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4)气虚血瘀

证候表现: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强语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黯淡,苔薄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护治法则:益气活血。(治疗代表方:补阳还五汤) 2.中脏腑 (1)闭证 1 2) 3 (2 证候表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多汗肤凉,二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护治法则:回阳救阴,益气固脱。(治疗代表方: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 3.恢复期 (1)风痰瘀阻

中医五行辩证中风

中医五行辩证-中风 中医所说的中风,包括脑血栓、脑溢血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歪眼斜、语言不利、肢体麻木、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当人的人的脏膈气血亏损,阴阳失调,招感外邪,忧思恼怒,饮酒饱食,房事不节等都可以引发中风。 其实我们的眼皮跳就是一个小中风,《伤寒论》里说的特别清楚,叫做“脾中风”。古代的“中风”就是中了风邪而已。其实就是肝木克脾士,属于小中风。眼皮“咽动”一词,就属于肝病。但如果眼睛发直,就是大病了,跟心有关。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中风可分为中经、中腑、中脏和中血脉四个层面。 中经是指人体的肌膜经脉层面,是由脑血栓造成的病症,病在经脉。《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医学正传•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膈,但手足不遂,语言蹇涩者,此邪中于经也。”亦指风邪袭于经络而见瘾疹者。见《金

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症状为患者不昏倒,但出现半身不遂、手足麻木、流口水、言语不利等。由于病在表层阶段,只要及时养护,不难医治。 中年是指病在腑,是脑溢血较轻的病症。《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称“邪入于腑”称之为风中腑。患者会猝然昏倒,苏醒后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困难、二便失禁等症O 中脏是指病在脏,它是脑溢血最重的病症。患者会猝然昏倒,且有闭证和脱证之分。《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称“邪入于脏患者会猝然昏倒,且有闭证和脱证之分。闭证又分阳闭、阴闭。阳闭者昏迷、牙关紧闭、握拳、面红气粗,或痰声漉漉,二便常俱闭,舌苔黄腻,甚则舌卷缩,服弦滑而数。阴闭者昏迷,牙关紧闭,握拳,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冷,舌苔白腻,脉沉滑。脱症:深度昏迷、眼合、口开、鼻有新声、呼吸微弱、四肢寒冷, 或两手撒开,遗溺,大汗出,或汗出如油,舌淡,苔白泄、脉细弱。脑溢血急救办法是“十宣放血法”(十个指尖放血,减轻脑部压力) 中血脉,又名风中血脉,《张氏医通•中风

中风中医辨病辨证治疗

中风中医辨病辨证治疗 一、中经络 1、风痰阻络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或白腻,脉弦滑。 病机:肝风夹痰上扰清窍,气血逆乱,脑脉痹阻,经络不畅。 治法:息风化痰,活血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加减。 法半夏9g,白术9g,天麻12g,胆南星6g,丹参15g,香附9g,酒大黄6g。 加减:急性期,病情化较快或呈现进行性加重,风证表现较为突出者,加入钩藤后下15g,石决明先煎30g,珍珠母先煎30g以平肝息风;或出现呕逆痰盛者,可加入茯苓9g,陈皮6g,桔梗9g,或合用涤痰汤加减以祛痰燥湿;痰浊郁久化热出现舌质红、苔黄腻者,加用黄苓9g,栀子6g,瓜蒌30g,天竺黄6g以清热化痰;若瘀血重,伴心悸胸闷、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者,加桃仁9g,红花9g,赤芍9g以活血化瘀;若头晕,头痛明显者,加菊花9g,夏枯草9g以平肝清热。 2、风火上扰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苔黄腻干,脉弦数。 病机:肝郁化火,阳亢风动,风火相煽,气血逆乱,直冲犯脑。 治法:平肝息风,清热泻火。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9g,钩藤后下15g,石决明先煎30g,川牛膝9g,黄芩9g,栀子9g,夏枯草9g。 加减:头晕头痛者,加菊花9g以清利头目;心烦不寐者,加莲子心9g,炒酸枣仁15g以清心除烦;口干口渴者,加麦冬9g,以地黄15g以养阴生津;苔黄腻者,加胆南星6g,天竺黄6g以清化痰热;

便干便秘者,加大黄后下6~10g以通腑泻热。 3、痰热腑实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病机:痰热上扰清窍,阻滞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腑气不通。 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 瓜蒌30g,胆南星6g,大黄后下9g,芒硝冲服9g。 加减:若不能及时通畅腑气,则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使清窍蒙塞,加重病情,大黄、芒硝的用量需根据病人的体质而定,以大便通泄为度,不宜过量,防止耗伤正气。热象明显者,加黄芩9g,栀子9g以苦寒清热;年老体弱津亏者,加生地黄15g,麦冬9g,玄参9g以养阴生津;出血性中风无继续出血征象时,可用抵当汤加减以破血化瘀,通腑泄热。 二、中脏腑 1、痰热内闭证 证候:起病急骤,神志昏蒙,鼻鼾痰鸣,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干腻,脉弦滑数。 病机:风夹痰热上犯于脑,气血逆乱,清窍闭塞,神机失用。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羊角汤加减,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 羚羊角粉冲服0.6g,珍珠母30g,竹茹6g,天竺黄6g,石菖蒲9g,远志9g,夏枯草9g,牡丹皮9g。 加减:烦燥不宁者,加夜交藤30g,莲子心9g以清心安神;头痛重者,加石决明先煎30g以平肝潜阳;痰多者,加竹沥30ml,胆南星6g,浙贝母9g,瓜蒌30g以清热化痰;热甚者,加黄芩9g,栀子9g 以清热除烦。 本证宜选安宫牛黄丸治疗,一般1次1丸,1日2次,温水送服

关于中风,中医是辩证和看证治分类!(内含药方)

关于中风,中医是辩证和看证治分类!(内含药方) 素食主义者发生中风的几率更大?! 近来“素食风”真是越来越流行了,人们越来越惧怕肥胖,所以人们在饮食的选择上就越来越注意了,甚至很多人开始只吃素食,觉得这样可以避免发胖,从而减小发病几率。然而,最近英国的一些研究者发现:纯粹吃素食更容易发生中风! 研究者调查了5万人,发现纯粹吃素食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低于普通人,但他们患中风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出20%! 虽然不能证明完全的因果关系,但却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信息:饮食不够均衡也是容易患病的。中风在我国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都是非常高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下面大家就跟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咱们中风的相关知识点吧!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中风吧!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 中风的病因: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气虚邪中。 中风的病机:中风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为其病机六端。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瘀。其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标实为风火相扇,痰湿壅盛,气血逆乱。轻者风痰横窜经络而为中经络,重者肝阳肝风夹痰夹火上闭清窍而为中脏腑,轻重之间的转化往往发生在疾病的初发阶段,且变化迅速,与预后密切相关。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中风的辨证论治! 首先它的辨证要点是:中风临证,首辨中经络或中脏腑,中脏腑者辨闭证与脱证,闭证应辨阳闭阴闭,同时应辨当前所处病期。中经络、中脏腑的辨别是重点。中经络者虽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