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小妙招

阅读教学小妙招
阅读教学小妙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小妙招

河南省济源市黄河路小学徐红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只有主题意识被唤醒,学生的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更有利于塑造学生个性,学生的创造思维才能得到启发,智慧的火花才会接二连三地被点燃。这无疑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很重要的。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我有几个小妙招与大家分享。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可以从指导预习入手。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足见,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预习,就是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依据教材和教师的提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理解、分析、判断、想象等心智活动,尝试、置疑,激活思维,从而在课堂学习时与教师的思维互相沟通,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要让孩子有良好的预习效果,教给孩子有效的预习方法很重要。我结合指导学生预习人教版新课标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组教材的实例,介绍一下我指导学生预先的方法。

设计这次指导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初涉外国名著,感受世界文化瑰宝的魅力;让学生学习预习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自学能力。

在引入本单元预习时,我在激发学生兴趣上设计了如下环节:

1、介绍几个世界文豪[课件展示马克?吐温、雨果、安徒生、契诃夫、笛福]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这几位人物,他们是谁?

2、由文豪们的幽默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师:关于马克吐温和雨果的一些小材料大家看一看。

故事一:法国作家雨果写完名著《悲惨世界》后,将书稿寄给一个出版商。稿子寄出很长时间没有回音,于是他在信纸上画了一个很大的“?”寄给了出版商。过了几天,出版商回信了,雨果拆开一看,上面也没有一个字,只画了一个“!”。雨果知道有希望了。果然,他的《悲惨世界》不久出版了,并且大获成功。[课件出示]

故事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到某地旅店投宿。人家早告诉他此地蚊子特别厉害,他在服务台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他对服务员说:“早听说此地蚊子十分聪明,果不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好我的房间号码,以便夜晚光临,饱餐一顿。”服务员听了不禁大笑。结果这一夜他睡得很好,因为服务员也记住了他的房间号码,认真地做好了所有该做的事。[课件出示]

师:大文豪们的语言魅力远远不止这些,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第四组教材的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感悟文豪们的文才吧!

师:大家预习完整个单元之后我们再共同来探讨收获与疑问,这一节我们主要来学习一下预习这组教材的方法。大家的预习方法都不少,我们一起来系统整理一下这些方法。

(一)整体感知本组教材内容

提示:

1、本组教材共有哪些部分组成?(答案提示:导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

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

2、课文有哪些?(《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3、回顾?拓展包括哪些内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二)把握教材的学习目标及重点

师:导读部分和交流平台给了我们一些提示,请大家默读导读部分,找出本组教材学习的目标及重点。

(师生共同总结本组教材的学习目标:1、了解两篇外国短篇作品,接触两部外国长篇作品。2、把握主要内容。3、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关心人物的命运。)

(三)结合具体课例指导预习

1、学生谈具体预习的方法

师:我们就选择《鲁滨孙漂流记》这篇文章为例,具体学生预习课文的方法。这是一部长篇作品,教材采取了什么方式来安排内容呢?(梗概加精彩片段)师:请大家谈一谈该如何预习这片文章?

2、系统整理方法

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环节进行预习,老师给出一个参考方法[课件出示]:(1)默看文章了解大意

课文写了什么人的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找出生字、生词。

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一些疑问。

(2)查问

查不认的字、不懂的词。

外国名著所描绘的内容离我们较远,可以通过查找作者生平资料、作品写作背景,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问:查问的途径可以有哪些?)(3)朗读

出生读精彩的地方。

大声读生字、词所在的句段,帮助我们记忆生字、词。

(4)摘抄

自己选择摘抄内容

(5)思考

自己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又有哪些收获。

依据单元导读提示要求思考要解决哪些问题。

精读课文结合课后题、略读文章结合课前阅读链接来思考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重点指导《鲁滨孙漂流记》一课思考思想感情的预习方法

师:前四个环节课外时间自己看。我们来说说《鲁滨孙漂流记》这一课在预习时该思考哪些问题呢?

(1)明确学习重点

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导读中提示的)

师:本节课要求我们怎样学习呢?在阅读链接中给了我们一些指导,请找出来。(先阅读整部作品的梗概,了解大意,再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2)了解梗概

师:默读梗概,说说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分为哪几部分来写的?

(3)品悟精彩片段

师:这个片段是梗概中的第几部分?说了什么内容?(是第一部分,初到荒岛的情况)

师:你从这部分中读到了什么?(最喜欢什么地方?从中学到了什么?)[师生共享学生学到的东西]

(4)激发读整部书的兴趣

师:原著中还有许多精彩的地方,你可以读一读原著,我们可以举行一个品读原著交流会,到时候你给大家讲讲鲁滨孙的故事,好吗?

系统整理了预习方法后,我们又做了一个总结:

师:我们这一节都学习的什么方法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学生总结预习单元的方法和预习课文的方法)

师:老师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参考的方法,有些同学还有更好的方法,有机会也给大家介绍介绍。

在指导预习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个例子中所用的方法,预习课文要结合单元重点;预习要借助单元导读把握教材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预习要结合具体课例教给孩子们预习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方法,如:认真读课文、仔细划标记、积极思考问题、有选择地摘抄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还要能够在课堂上放开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读书思考问题,发表见解,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主动权,尽情的扮演好“主人”这一角色。

在教学人教版新课标九年义务教育语文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一课时,我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放手让学生思考,收获了不小的惊喜。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这个给学生留白的经验。

课文第4段: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我请同学们自学讨论“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之后,请一生上台根据课文意思做一做,其余学生观察后评价。

生:他做得很对,书上写的是“一颗一颗地放”,他都做出来了。

师:(频频点头)非常好。

生:他把书上的意思做出来是对的,不过,要是我是乌鸦,就好几颗石子一起放。因为,“一颗一颗”地放太慢了。(对课文提出质疑,好家伙,出乎意料。不过此时我心里有底,我让孩子尽情讨论。)

师:(笑)谁还想说?

生:我同意他的意见,乌鸦很渴了,非常想喝到水,他应该快一点放石子才对呀!(非常赞同,还补充理由,说得头头是道。)

师:其他的小朋友同意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生:不对,书上说瓶口很小,怎么能一下子放那么多的石子呢?

师:你读课文很仔细,把每个词的意思都读懂了,又能联系上文理解课文,很有水平。(心里一阵喜悦。)

生:是呀,况且乌鸦是用嘴巴衔的,怎么衔得住那么多石子呢?

师:说得真好!(心里暗暗叫绝!他们的善问善辩令我折服,这个教学片段

太精彩了!)

“平等+个性”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追求。(北师大教育系康健教授语)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肯定和鼓励他们点滴的极富个性的发现。他们虽然只是一年级,却有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敢作敢为。然而,正是这样的学生,常会让我在课堂上措手不及,你本以为无懈可击的教学设计,会在他们那里不断地帮你修改,促使自己不断深入地钻研教材,设计相得益彰的教案。个性学生正用他们的与众不同催促着我们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艺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不能忘记从激发兴趣着手

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但是,如果采用固定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学生也会消极抵触,没有收获。所以,教师一定把握教育机智,激发学习学习的兴趣。在这里,我再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教学人教版新课标九年义务教育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的教学机智:

学生预习过《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之后,我们开始共同学习。

上课铃响了之后,学生们木然的呆在座位上。我希望用威尼斯优美的风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设计了“说说威尼斯”这一环节。然而,不管是学生说,还是我说,美丽而古老的威尼斯仍然是那么遥远,学生仍然走不进去,课堂仍然死气沉沉的,一切教学活动仍在程序化的进行着,我所提的问题仍然没人愿意回答。

我颓废地把教科书放下,看着学生说,这么美丽的风景大家都不愿欣赏,小艇还有什么作用?让小艇翻了吧!

就在此时,我忽然喜上心头,为什么不搞一个“小艇翻了”的游戏呢?于是,我提议,这一节课搞一个“小艇翻了”的游戏好不好?一听玩游戏,大家来了精神。我讲了游戏规则:每三个人一个小艇,谁回答错问题了,我就说小艇要翻了,小艇上的其他人可以补充,补充对了,小艇就不翻,补充不对,小艇就会翻了。如果其他人不会补充,也可以选择把回答错的同学扔下小艇,这样可以保住自己。

大家精神抖擞地进入游戏,我们通过游戏共同探讨了以下问题: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读完全文,你有什么感受?

小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小艇美在哪里?(文章从哪几部分写了小艇的美?)

学完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在活动中,大部分同学对小艇成员采取积极救助的态度,只有小鹏(化名)把同伴扔下了小艇,他在一片谴责声中涨得满脸通红。

第二节课,我们继续采用这个游戏完成了课后题的学习。我们增添了以下规则:小艇翻了的,问题回答对了可以救起小艇;小艇没翻的,问题回答对了可以上桥。

在本轮游戏中,小鹏回答对问题后没有选择上桥,而是选择救起同伴。

在本篇文章的学习中,大家对文章有了深刻透彻地学习,更重要的是,在游戏中培养了大家的协作精神与团队精神。

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不能忘记从激发兴趣着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每个教师都会有点点滴滴的经验,善于总结,善于反思,就会有许多动人的旋律来装点教育的春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