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课件(共40张PPT)

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3. “百日维新” 时间:
内容:政治:经济:______ 文教:______ 军事:______ 影响
1、侵华的八个帝国主义国家
是、、、、、、、。
2、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 ,慈禧太后带领
仓皇西逃。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3、 年,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签约国除
资料2 光绪二十六年( 1900)五月二十五日(6月21日),清政
府团正发式放发银布两宣及战粮诏米书……,在给宣各招战省上督抚谕抚发发布布后招的抚第义四和天团,上慈谕禧,就并向给李义鸿和
章等人解释说,朝廷这样做,实在有万不得已的苦衷,因为义和团 声势浩大,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32021/9/132021/9/132021/9/139/13/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3日星期一2021/9/132021/9/132021/9/1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32021/9/132021/9/139/13/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32021/9/13September 13,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32021/9/132021/9/132021/9/13
被八国联军炮火轰毁的 北京正阳门(前门)。
3. “百日维新” 时间:
内容:政治:经济:______ 文教:______ 军事:______ 影响
1、侵华的八个帝国主义国家
是、、、、、、、。
2、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 ,慈禧太后带领
仓皇西逃。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3、 年,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签约国除
资料2 光绪二十六年( 1900)五月二十五日(6月21日),清政
府团正发式放发银布两宣及战粮诏米书……,在给宣各招战省上督抚谕抚发发布布后招的抚第义四和天团,上慈谕禧,就并向给李义鸿和
章等人解释说,朝廷这样做,实在有万不得已的苦衷,因为义和团 声势浩大,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32021/9/132021/9/132021/9/139/13/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3日星期一2021/9/132021/9/132021/9/1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32021/9/132021/9/139/13/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32021/9/13September 13,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32021/9/132021/9/132021/9/13
被八国联军炮火轰毁的 北京正阳门(前门)。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共28张PPT)(2024年)

2. 抗击八国联军
思考:有人认为,八国联军侵华完全是由义和团运动造成的,如果没有 发生义和团运动,也就不会发生八国联军侵华。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此观点错误,因为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但根 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侵略权益,因此,无论是否发生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都会发动侵华战争。
1900年6月
(3)据材料思考,《辛丑条约》签订后各国东 交民巷驻军的影响?(2分)
东交民巷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清政府由此完全处于各国军队的影响和 控制之下。
3.《辛丑条约》的签订
地位
(4)据材料思考,《辛丑条约》对中国的总影 响?(2分)
记笔记
漫画“提线木偶”
合作探究 思考: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对清政府本质认识 不清,抱有幻想
局限性
贰 抗拒八国联军
2. 抗击八国联军
1.概况 时间
1900年-1901年
统帅
西摩尔
目的 镇压义和团运动(直接) 维护和扩大侵略权益(根本)
参与国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2.不同战争中列强侵华的目的。 (1)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3)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维护和扩大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1. 义和团运动
记笔记
(3)据材料归纳,义和团运动发展的原因?思 考清政府“招抚”义和团的原因(6分)
外部 原因:利用义和团抵御洋人
(4)据材料归纳,义和团运动的斗争方式?
(4分)
中国近代史课件-义和团运动28页PPT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源自中国近代史课件-义和团运动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8.1.4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公开课课件

• 3、战争过程:
①、廊坊、杨村阻击战 ②、天津保卫战 ③、北京沦陷
西摩尔 (1840--1929), 英国远东舰队司 令,海军中将。 经八国联军及列 强驻天津领事授 权,西摩尔于 1900年6月10日 凌晨,率2000兵 力自塘沽下舰, 兵锋直指北京, 对中国不宣而战。
在廊坊、杨村抗击联军
八国联军在大沽登陆
• • • • • A、1840~1842 B、1856~1860 C、1883~1885 D、1894~1895 E、1900 ~1901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三、八国联军侵略战争
• 1、时 间:
1900年6月
• 2、参 与 国:
英、法、美、俄、德、日、意、奥
资料
• 为了发泄内心的愤懑,(更因义和团运动 的发展已到了无法用镇压的方法可以解决 的地步)
• 慈禧太后发出“民心可用”的指示;认为 义和团习拳练武是“自卫以卫身家”。实 际是默认义和团为合法组织。
• 命令皇族“载勋”、“刚毅”统率在京的 义和团。同时对外国宣战。
பைடு நூலகம்
清朝晚期有过几次外来侵略战争? 分别是哪几次?
请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其积极性和局限性: • 积极性: 具有爱国的性质 反映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局限性: 使群众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性; 同时具有盲目的排外色彩。
3、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1898年
山东冠县 赵三多
“扶清灭洋”
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小结 小结小结小结
• 义和团运动是近代史上伟大的农民反帝爱国运 动。虽然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 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但它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是伟大的。 • 〈辛丑条约〉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 全形成。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所以, 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拯救中国。 •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 时代。
①、廊坊、杨村阻击战 ②、天津保卫战 ③、北京沦陷
西摩尔 (1840--1929), 英国远东舰队司 令,海军中将。 经八国联军及列 强驻天津领事授 权,西摩尔于 1900年6月10日 凌晨,率2000兵 力自塘沽下舰, 兵锋直指北京, 对中国不宣而战。
在廊坊、杨村抗击联军
八国联军在大沽登陆
• • • • • A、1840~1842 B、1856~1860 C、1883~1885 D、1894~1895 E、1900 ~1901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三、八国联军侵略战争
• 1、时 间:
1900年6月
• 2、参 与 国:
英、法、美、俄、德、日、意、奥
资料
• 为了发泄内心的愤懑,(更因义和团运动 的发展已到了无法用镇压的方法可以解决 的地步)
• 慈禧太后发出“民心可用”的指示;认为 义和团习拳练武是“自卫以卫身家”。实 际是默认义和团为合法组织。
• 命令皇族“载勋”、“刚毅”统率在京的 义和团。同时对外国宣战。
பைடு நூலகம்
清朝晚期有过几次外来侵略战争? 分别是哪几次?
请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其积极性和局限性: • 积极性: 具有爱国的性质 反映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局限性: 使群众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性; 同时具有盲目的排外色彩。
3、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1898年
山东冠县 赵三多
“扶清灭洋”
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小结 小结小结小结
• 义和团运动是近代史上伟大的农民反帝爱国运 动。虽然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 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但它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是伟大的。 • 〈辛丑条约〉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 全形成。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所以, 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拯救中国。 •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 时代。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PPT课件

康有为理论要义
今文经才是儒学真经,孔子是托古改制的素
王,人类社会是按照今文经学所揭示的“三世”
进化规律,由礼崩乐坏的据乱世到君主专制的升
平世,再到君民共主的太平世,最后达到大同境
界的。
据此,中国现在应因时改制,变君主专制为
君主立宪制度。
康有为理论要义
今文经才是儒学真经,孔子是托古改制的素
王,人类社会是按照今文经学所揭示的“三世”
进化规律,由礼崩乐坏的据乱世到君主专制的升
平世,再到君民共主的太平世,最后达到大同境
界的。
据此,中国现在应因时改制,变君主专制为
君主立宪制度。
2、“公车上书”
(1)上皇帝万言书(《上清帝第二书》)
①“下诏鼓天下之气”; ②“迁部定天下之本”; ③“练兵强天下之势”; ④“变法成天下之治”。 (2)“公车上书”的意义 ① 冲破了清政府规定的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提高了 康有为的政治声望,初步形成了康有为在变法维新 运动中的领导地位。
构,“名为学会,实兼地方议会之规模。”
学会每七天举行一次演说会,“演说中外 大势、政治原理、行政学等”。巡抚以下
各官都亲临听讲或发表演说,以示倡导。
谭嗣同还和唐才常等人在1898年3月创办
谭嗣同 (1865—1898)
《湘报》(日报),作为南学会的机关报。
2、梁启超与《时务报》
上海强学会停办后,由张之洞的亲信幕僚汪康年于 1896年8月创办《时务报》旬刊,邀请梁启超为主笔,
道德学问为其本源,于是“大购西方以归讲求焉”。经过几
年研读,获得了较多的西方社会政治和自然科学知识,逐渐 形成了仿照西方进行资产阶级政治改良的思想主张。
《新学伪经考》
全书14篇,1891年刊行。康有为在这 部书里详细论证了东汉以来立为官学的 古文经学,如《周礼》、《左氏春秋》 等,都是刘歆为帮助王莽篡汉而伪造出 来的,它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后人 不辨其伪,“咸奉为圣法,诵读尊信, 奉持施行”。《新学伪经考》告诉人们: 既然历代统治者尊奉的经典都是些冒牌 货,那么,从这些冒牌货中引申出来的 信条,就更不足为训了。这样就沉重打 击了封建顽固派的泥古守旧、恪守祖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课件(共27张PPT)

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时间: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 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 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内容
影响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是列强对中国空前规模的勒索,西
防线,允许列强派兵进驻 沿线要地
影响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地半封建社会
想一想,各国在北京东交民 巷使馆界驻军,对中国有什 么影响。
在使馆区监控下,清政府的内政外 交完全处于洋人控制之下,各国可 以更方便地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 的反帝斗争。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 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侵略者在北京街头横冲直闯
北京城在联军的炮火下燃烧
3. 侵略者的罪行 烧、杀、抢、掠
8月14日,北京沦陷,北京城在联军的炮火下燃 烧。侵略军立誓“屠城”,见人就杀,仅在庄王府一 处,就屠杀、烧死了1700多名义和团团民。一些法军 把一群逃难百姓逼近一条死胡同,全部杀害。八国联 军对北京实行分区占领,特许官兵公开抢劫三天(到 联军撤退之前,抢劫从未停止)。从将军到士兵,从 外交使节到传教士,全都参加了抢劫。他们挨门挨户 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他们洗劫了堆满金银翡翠、历 朝宝物的皇宫、颐和园,从各官衙中抢走库款约白银 6000万两,抢走或毁掉珍贵图书达46000余本。仅颐 和园的东西,用骆驼驮运到天津,就运了三个月。中 华民族又遭遇了一场空前浩劫,这场浩劫将1840年以 来的民族屈辱推至极点。
二、抗击八国联军
清政府对义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政策: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时间: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 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 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内容
影响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是列强对中国空前规模的勒索,西
防线,允许列强派兵进驻 沿线要地
影响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地半封建社会
想一想,各国在北京东交民 巷使馆界驻军,对中国有什 么影响。
在使馆区监控下,清政府的内政外 交完全处于洋人控制之下,各国可 以更方便地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 的反帝斗争。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 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侵略者在北京街头横冲直闯
北京城在联军的炮火下燃烧
3. 侵略者的罪行 烧、杀、抢、掠
8月14日,北京沦陷,北京城在联军的炮火下燃 烧。侵略军立誓“屠城”,见人就杀,仅在庄王府一 处,就屠杀、烧死了1700多名义和团团民。一些法军 把一群逃难百姓逼近一条死胡同,全部杀害。八国联 军对北京实行分区占领,特许官兵公开抢劫三天(到 联军撤退之前,抢劫从未停止)。从将军到士兵,从 外交使节到传教士,全都参加了抢劫。他们挨门挨户 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他们洗劫了堆满金银翡翠、历 朝宝物的皇宫、颐和园,从各官衙中抢走库款约白银 6000万两,抢走或毁掉珍贵图书达46000余本。仅颐 和园的东西,用骆驼驮运到天津,就运了三个月。中 华民族又遭遇了一场空前浩劫,这场浩劫将1840年以 来的民族屈辱推至极点。
二、抗击八国联军
清政府对义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政策: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33张PPT)

——《山东近代史资料选集》
为什么教民敢欺凌平民? 如果你是当时的平民,你作何感想?
教会势力和清政府的偏袒 仇洋情绪和反抗压迫的动机
1.兴起
旱灾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斗争方式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年少不知李鸿章,老来方知真中堂!” “年少不知李鸿章,老来方知真混账!”
主要内容
危害
赔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 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作担保
加重了人民负担,使中国的 税收受列强控制
禁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 中国的工具
拆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 清政府受帝国主义的武装控制 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 《辛丑条约》签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他们是何方神圣? 这一次,能挽救中国吗?
失败
一、义和团运动
1.兴起
义和拳是由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 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他们利用设立神坛、画符请 神、习武等方法秘密聚众。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 枪不入、枪炮不伤。
直隶
义
山东
和
拳
义和拳初始,反对满族统治,以"反清复明"为口号。
1.兴起
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 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
19世纪末
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德国的 “势力范围”
为什么教民敢欺凌平民? 如果你是当时的平民,你作何感想?
教会势力和清政府的偏袒 仇洋情绪和反抗压迫的动机
1.兴起
旱灾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斗争方式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年少不知李鸿章,老来方知真中堂!” “年少不知李鸿章,老来方知真混账!”
主要内容
危害
赔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 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作担保
加重了人民负担,使中国的 税收受列强控制
禁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 中国的工具
拆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 清政府受帝国主义的武装控制 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 《辛丑条约》签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他们是何方神圣? 这一次,能挽救中国吗?
失败
一、义和团运动
1.兴起
义和拳是由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 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他们利用设立神坛、画符请 神、习武等方法秘密聚众。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 枪不入、枪炮不伤。
直隶
义
山东
和
拳
义和拳初始,反对满族统治,以"反清复明"为口号。
1.兴起
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 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
19世纪末
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德国的 “势力范围”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抗击八国联军》课件

课下作业
预习下节课内容——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清 政 府 成 为 “ 洋 人 的 朝 廷 ”
影响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 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 条约,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从此,清政 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 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深渊。
课堂小结兴起与发展来自义和团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抗
背景: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由于义和团将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引发帝国主义不满,联合侵华
二、抗击八国联军
时间:
1900年6月,英国远东舰队 司令,海军中将西摩尔率
2000余兵力自塘沽下舰,兵
锋直指北京,对中国不宣而
战。
﹛
参与国家: 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目的: 根本目的: 进一步瓜分中国
廊坊大捷
义和团奋勇抵抗,侵略军 在廊坊被包围,经过激烈 战斗,侵略军死伤多人, 狼狈逃回天津。廊坊大战 的同时,各国联合舰队攻 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 的侵略战争。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义和团在北京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使馆区
天津保卫战
被义和团用火药重创的西什库教堂
天津义和团在清 军帮助下,与侵略军 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 激烈的争夺战,并炮 轰紫竹林租界。天津 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 殉国,7月中旬,天津 失陷。
《 马 关 条 约 》
失 了
义 掀
原因: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外
大
起
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片
瓜
的
分
领
中 性质: 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组织
土
国
和
的
主
狂
权
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重危害:《辛五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
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
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020年10月2日
11
2020年10月2日
12
2020年10月2日
13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4.③八国围联攻军西在什北库京教的堂暴和行 外国使馆
2020年10月2日
5
三、《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1901年)
2.《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 重危害
2020年10月2日
6
2020年10月2日
一批不平等条约
7
义和团运动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 国运动,面对八国联军的侵略,他们 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沉重地打 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粉碎了帝 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迷梦,也动摇 了清王朝的统治,在中国近代史上写 下了光辉的一页。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14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
穷凶极恶地敲榨勒索的又一个不平等
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
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020年10月2日
8
一、选择
1、义和团的主要成员是 [ ]
A.贫苦农民 B.手工业者
C.城市贫民 D.小商贩
2、 1899年秋,取得义和团运动平原大捷的领导人 是[ ]
A.张德成 B.曹福田 C.赵三多 D.朱红灯
5.1900年夏,清政府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的目的[ ]
①支持义和
③利用义和团抵抗外国侵略者
④企图削弱义和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2020年10月2日
10
三、问答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中 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 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 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 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 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 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但这个口号并不科学,“扶清”,说明义和 团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缺乏认识,“灭洋” 又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这也反映了农民阶 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2020年10月2日
4
二、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
1.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1900年)
2.义和团在天津和北京的战斗
3.①义和廊团坊运狙动击的战失败 ②保卫天津的战斗
3、义和团首领张德成,指挥战士进攻的是[ ]
A廊坊 B天津紫竹林地区的外国租界
C老龙头车站
D西什库教堂
2020年10月2日
9
4.义和拳改名为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是在[ ]
A.1899年秋,朱红灯领导起义取得平原大捷之后
B.1900年春山东义和团进入直隶时
C.1900年夏义和团进入北京时
D.1900年夏义和团进入天津时
2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义和拳: 2.平原大捷 1899年
3.义和团的斗争口号及义和团 在京津地区的发展
2020年10月2日
3
讨论 :“扶清灭洋”这一口号应怎样理解?
此口号的核心是“灭洋”,它反映了帝国主 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的客 观形势,因而能够对于身受帝国主义压迫的 广大群众起鼓舞和动员作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2020年10月2日
1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 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提问:这两首歌谣讲述了什么历史事件? 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兴起的?
2020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