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耳聋的临床观察_黄春江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关键 词 : 中西 医结合 ; 突发性 耳聋
中图分 类号 : R 7 6 4 . 4 3 1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4 ) 1 1 - 0 0 2 6 — 0 2
药用 柴胡 、 川芎 、 香附 、 葛根 、 蝉蜕 、 丹参 、 首 乌藤 、 枳壳 、 节 菖蒲 、 路 路通 、 大枣 、 甘 草为方 , 每 天一剂 , 以水煎 服 。③ 痰 火郁 结 型 : 以清 热 化痰 、 散郁 通 窍 为 主 , 药用半夏 、 陈皮 、 泽泻 、 瓜蒌 、 茯苓 、 夏 枯 草、 黄芩 、 黄连 、 枳实 、 甘草 , 每天 一剂 , 以水 煎 服 , 本 组 患者 均 给予 3 周治 疗 , 3 周后 观察病 情 。疗效 观察 : 治疗 前后 观 察 患者 耳聋 程 度、 伴 有耳 鸣者 记录 耳鸣 的大小 、 时间 、 音调。 由同一 医护 人员 , 1 资料与 方法 每天 8 : 0 0 ~ 1 0 : 0 0 进 行检 查 , 以减 少人 为影 响的误 差 。 1 . 1一般 资料 :本 院 在 2 0 1 2 年 1 月~ 2 0 1 3 年 1 月收治 8 2例 突发 1 . 3 疗效 判定 : 依 据 中华 医学 会耳 鼻 咽喉科 学分 会 、 中华 耳 鼻 咽喉 性 耳 聋患 者 , 其 中男 性 4 4例 , 女性 3 8 例, 年龄 2 5 ~ 6 9 岁, 平 均 年 科杂 志编辑 委员 会 1 9 9 6 年 上海会 议 制定 的 《 突发 性聋 诊 断依 据 龄4 3 岁。 发 病 时间 1 ~ 1 5 d , 平均 7 . 8 d 。 8 2例突发 性耳 聋患 者 中 , 耳 和疗 效分 级 》 判定 疗效 [ 2 1 , 痊愈 : 2 5 0 ~ 4 0 0 0 H z 各频 率 听 阈恢 复至 正 呜6 5 例, 伴 有眩 晕恶 心 、 呕吐 2 3例 。8 2 例 突发 性 耳聋 患 者 随机 常 , 或 达健 耳水 平 , 或 达此 次患病 前水 平 。显效 : 上 述频 率 平均 听 分 为研 究组 和对 照组 , 其 中研 究组 4 1 例, 对 照组 4 l 例, 两 组 患者 力提 高 3 0 d B以上 。 有效 : 上述频 率平 均 听力提 高 1 5 - 3 0 d B 。 无效: 性别 、 年龄 、 病程 等 一 般资 料 比较 , 差异 无 统 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 上述频 率平 均 听力改 善不 足 1 5 d B 。总有效 率= ( 痊 愈例 数+ 显效 例 具 有可 比性 。 数+ 有效 例数 ) / 全部 患者 例数 。 1 . 2方 法 : 对 照组 : 西药综 合 治疗 , 给予 常规改 善微 循环 药物 、 营养 1 . 4统计 学方 法 :所 有 数据 均 采用 S P S S 1 8 . 0统计 学 软 件进 行 统 神 经 药物 , 同时 给予 泼尼 松 6 0 m g , 日一 次晨 起 顿 服 , 三 日后 减 至 计学 分析 , 采用 x 检验, P < 0 . 0 5 为差 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4 0 m g , 以后 每 3天 药量 减 少 l O m g , 减至 1 0 m g 后停 药 。同 时给 予 2 结 果 2 %利 多 卡 因 l m l 、 川 芎 嗪注射 液 l m l 、 维生素 B 注射液 1 m l 、 维 生 研 究组 痊愈 2 7 例, 显效 9 例, 有 效 4例 , 无效 1 例, 总有 效 率 素B 。 注射 液 l m l 、 三 磷 酸腺苷 二钠 注 射液 l m l 、 9 %氯化 钠 注射 液 为 9 7 . 6 %; 对 照 组痊 愈 2 4 例, 显效 6例 , 有 效 4例 , 无效 7 例, 总 5 m l 、 混合液 0 . 2 m l 注入外 耳道 , 超声 波 中频 电 2 5 分钟 日一次 。疗 有效 率为 8 2 . 9 %。研 究组 总有效 率 显著 高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 差 异 程为 3 周。 有统 计学 意 义 , 具 体数 据参 见 表 l 。两组 患 者均 未发 生 明 显不 良 研 究组 : 在 对 照组 治疗 基 础上 给 予 中药 辨证 分 型治 疗 , 将 所 反应情 况 。 表 1 两组患者疗效 比较 有患 者根 据病 症分 为肝 火上炎 型 、 气 滞 血瘀 型 、 痰火 郁结 型 。 用 药 如下 : ①肝 火上 炎型 : 以清 肝泻 火 、 开 郁通 窍为 主 , 药用 龙胆 草 、 车 前子 、 当归 、 栀子 、 枳实 、 生地 、 木通 、 柴胡 、 黄芩 、 泽泻 、 甘草 为 方 , 每天 一 剂 , 以水 煎服 ; ②气 滞血 瘀 型 : 以行 气 活血 、 化瘀 通 窍为 主 ,
中西医结合治疗暴聋26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暴聋26例临床观察目的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暴聋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已经运用了中西结合治疗暴聋的2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的相关资源进行总结性回顾分析。
结果采用中西医治疗暴聋的26例患者中,12例痊愈,为46.1%;8例好转,为30.7%;4例显效,为15.3%;2例无效,为7.9%;总有效率达92.1%。
同时,病程的长短和疗效有很大的关系,7d内和8~30d的病程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30d以上的。
讨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暴聋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标签:中西医结合;暴聋;临床观察耳朵是对外界声音进行感知的器官。
耳聋会导致听力丧失,而暴聋是耳科急症之一,影响正常听力。
暴聋是一种突发性的耳聋,属于感音神经性耳聋,其发生的原因目前还不明确[1]。
其症状是听力受损,同时会伴有耳鸣、眩晕、恶心等。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法,是目前综合治疗方法中最为有效果的方法。
本文就对26例暴聋患者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4年6月的患者26例(31耳),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在8~68岁。
21例为单耳发病,其中12例是左耳,9例是右耳;另5例为双耳发病。
11例的病程为7d以内;9例的病程为8d到30d;6例的病程为30d以上。
经过诊断,26例患者均有进行五官科检测和电测听,诊断结果是感音神经性耳聋[2]。
1.2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的《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进行确诊判定。
①突发性的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受损,发生时间在瞬间和24h内下降到高峰,中度为17例,重度为9例;②听力下降,并伴有耳鸣、眩晕症状;③根据中医病理理论,其中9例为肝火型,11例为感染邪毒型,6例为痰火郁结型。
1.3方法1.3.1中医治疗法针对26例暴聋患者,进行中医治疗阶段时,按照中医病理的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①肝火型治疗法:该暴聋类型采用以清肝泻火,滋阴补阳的中药为主,具体的药材配方有:栀子10g、黄芩15g、龙胆草10g、柴胡10g、生地20g、首乌15g、泽泻20g、磁石30g,根据具体的病症程度进行调整,煎服;②感染邪毒的治疗法:该暴聋类型采用以清热解毒、祛邪通窍的中药为主,具体的药材配方:连翘10g、板蓝根16g、蒲公英15g、金银花10g、菊花15g、柴胡10g、黄芩15g,煎服;③痰火郁结型:该暴聋类型采用以减浊化痰,通窍去火的中药为主,具体的药材配方:陈皮8g、白术10g、夏枯草15g、胆南星8g、黄芩15g、茯苓15g,进行煎服。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聋的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聋的疗效评价神经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听力下降,常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而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正在逐渐受到医疗界和患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神经性耳聋的病理机制入手,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聋的疗效评价。
一、神经性耳聋的病理机制神经性耳聋是由于内耳器质性病变或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听觉神经的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种耳聋。
其常见的病理机制包括血流障碍、耳蜗损伤及感觉神经元的损害等。
这些损害会导致内耳神经元的变性、坏死以及耳蜗电位降低等。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聋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病理机制,以利于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聋的方法1.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神经性耳聋主要包括针灸、中药等方法。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在神经性耳聋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针刺,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促进耳蜗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此外,中药也常常用于神经性耳聋的治疗中,例如一些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耳部组织的恢复。
2.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神经性耳聋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在药物治疗方面,常常使用类固醇等药物来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耳蜗水肿,以促进听觉神经的恢复。
此外,康复训练也是西医治疗神经性耳聋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一系列的听觉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听觉功能,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听力水平。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聋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缓解耳鸣等症状,并且减少了耳聋的复发率。
这主要得益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中西医相结合,可以在治疗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然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耳聋的疗效评价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目前缺乏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无法充分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长期疗效上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进展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突发性耳聋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不明原因引起的单耳或双耳听力下降,临床上患者常常出现听力丧失和耳鸣等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1. 引言突发性耳聋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单耳或双耳听力明显下降,常常伴有耳鸣等听觉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精亏损型神经性耳鸣3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精亏损型神经性耳鸣30例临床观察肾精亏损型神经性耳鸣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一般以耳鸣为主要症状,常常伴有听力下降、头晕以及耳部胀痛等不适感。
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肾精亏损型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我们对3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本次观察采用了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结合的方式,并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随访。
病例选择标准:符合神经性耳鸣临床诊断标准,同时出现肾精亏损证候的患者;排除了其他原因引发的耳鸣,如耳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年龄范围在20-60岁之间。
治疗方案:中药方包括了参麦丸和巴戟天汤的组合,针灸方案选择了肾俞穴、全身穴和局部穴点的结合。
治疗周期为3个月,每天1次,连续治疗3个月。
治疗效果评价:1. 耳鸣症状缓解情况:标准评分法评估,分为4个等级:显效、有效、无效、恶化。
观察结果显示,显效为8例,有效为15例,无效为4例,恶化为3例。
总有效率为76.7%。
2. 听力改善情况:通过纯音听力测试评估,观察结果显示,听力有明显改善的患者占总人数的65%。
3. 体征改善情况:观察患者肾精亏损证候的改善程度,通过体格检查和相关指标检测评估。
结果显示,患者肾精亏损证候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表现为神疲乏力的患者有所缓解。
不良反应观察:观察结果显示,治疗期间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肾精亏损型神经性耳鸣中有一定的疗效。
中药方和针灸方结合治疗,可以显著减轻耳鸣症状,改善听力,并改善患者肾精亏损证候。
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对于这类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强调的是,在治疗期间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特别是对肾脏有影响的药物要避免使用,以保证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50例临床观察

素有关 。 早在《 帝 内经》 黄 中就有 记 载 :岁金 不及 , “ 炎 火乃行 ……民病 口疮 。” 此病 病 因归 为 “ ” 将 火 。舌 为 心之 苗 窍 , 痛痒 疮 皆属 于 心 ; 开 窍 于 口 , 脉挟 诸 脾 脾 舌本 . 舌 下 . E疮 为 患与 心脾 关 系最 为 密切 , 散 故 l 见
霉 薹 i . i . .
疮 三 型[ 5 1 。本 病周 期 性 反复 发作 , 重 者 疼痛 剧烈 , 严 不 能 进 食 . 医学认 为 本 病 为 多 因 素疾 病 , 厌 氧 西 与
菌 感 染 、 神 因素 、 精 内分 泌 紊 乱 、 生 素 缺 乏 、 部 维 局 损 伤 、 自身免 疫 紊乱 及微 量 元 素如 锌及 铁 缺乏 、 血
流 变学 指 标 的改 变 等 因素有 关 , 采用 局 部药 物 贴 多 敷 、 充 维生 素 等对 症 支持 治疗 。 补 常能 改善 症 状 . 不 能预 防复 发 . 医药 治 疗 在 缓 解 症 状 、 防复 发 方 中 预 面具有 一定 的优 势 。 本 病隶 属于 中医学 之 “ 口疳 ” “ 、 口糜 ” “ 、 口疮 ”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情况。
结果:观察组气滞血瘀型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痰火蕴结型和肾精亏损型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听力,值得推广。
标签:气滞血瘀;痰火蕴结;肾精亏损;突发性耳聋;疗效突发性耳聋是一种感觉神经性耳聋,患者病情发展较急,在中医医学理论中与中暴聋的临床症状具有相似性。
对于此类疾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疗效[1]。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76例,对比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现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
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为(51.3±4.2)岁;其中合并眩晕者7例、耳鸣者31例;分型:气滞血瘀型13例、痰火蕴结型14例、肾精亏损型11例;观察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19-82岁,平均年龄为(51.9±4.1)岁;其中合并眩晕者6例、耳鸣者32例;分型:气滞血瘀型11例、痰火蕴结型12例、肾精亏损型15例。
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和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给予前列地尔10mg进行静脉滴注治疗以扩张血管,1次/d,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治疗,1次/d,5d后逐渐减少剂量直至停止药物;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1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10d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具体如下:(1)气滞血瘀型:主要症状为突然耳聋,部分伴随耳鸣症状,舌质暗红,脉细;采用活血祛瘀、益气活络治疗,药方如下:桃仁、柴胡、枳壳各10g,当归、川穹、生地、赤芍、牛膝各15个,红花、甘草各5g,桔梗20g。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聋耳鸣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聋耳鸣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耳聋耳鸣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我院2014年—2017年收治的耳聋耳鸣患者中选取3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18例的治疗组和17例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则仅进行西医治疗,比较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远远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耳聋耳鸣有显著的疗效,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耳聋耳鸣【中图分类号】R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021-02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deafness and tinnitus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treat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afness and tinnitus. Methods From our hospital in 2014—2017 years were selected from 3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innitus and deafnes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18 cases and 17 cases,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ompared two ways of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far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deafness and tinnitu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he treatment is higher.【Key words】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Deafness and tinnitus耳鸣是指人的耳朵内有鸣响;耳聋是指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听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年 6 月第 19 卷第 6B 期
·741·
可能。我们采用的这种办法,较好地解决了此类患者可能出现的 严重并发症,而且费用较低,有一定的意义。与马建仓等报道的 方法结果相近[3]。 3.4 疗效评价 根据我院17例患者的跟踪分析,短期(3年内)未再发上消化道 出血,腹水消失或减少,术后1~2月查肝功能及血常规各项指标 即基本恢复正常,说明此手术方法不仅能止血,还能增加肝脏的 血流供应,有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及其功能恢复。同时该方法还能 消除脾功能亢进,使血小板、白细胞数量达到正常水平,升高患 者免疫活性物质。据王洪波等[4]报告:脾切除术后1月免疫球蛋白 IgG及补体C3、C4均升高;IgG能激活补体,发挥强大的吞噬、 杀菌、中和毒素能力。因此,脾切除还能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 力,也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而且手术操作简单、手术适 应证范围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3月-2009年3月于我科就诊的耳鸣耳聋患者80
·742·
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耳鼻喉科学》教材[1]。将纳入患者随机 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 龄20~62岁,平均(43.2±1.53)岁,病程1 d~2 a,双耳发病者 17例,单耳发病者23例,突发性耳聋及突聋后遗听力障碍者共25 例,噪音或炮震性聋4例,药物中毒性聋2例,外伤性聋2例,感 染中毒性聋2例,原因不明者5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 18~57岁,平均(41.7±2.13)岁,病程2 d~1 a,双耳发病者19 例,单耳发病者21例,突发性耳聋及突聋后遗听力障碍者共22 例,噪音或炮震性聋2例,老年性耳聋2例,药物中毒性聋1例, 外伤性聋3例,感染中毒性聋3例,原因不明者7例。所有患者经 耳科检查,排除外耳,中耳,内耳及颅脑器质性疾病。治疗前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 义,具有可比性(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西比灵5 mg,口服,每晚l次,维生素B1片20 mg, 维生素B12 0.5 mg,每日3次。1个月为l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辩证施治加用口服中药及针刺 治疗。将耳鸣、耳聋分为外感风热,肝火上炎,痰火郁结,脾胃 虚弱,肾精亏损辨证治疗。外感风热用银翘散加减,肝火上炎用 龙胆泻肝汤加减,痰火郁结用温胆汤加减,肾精亏虚用耳聋左慈丸 加减,脾胃虚弱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取 穴为听宫、听会、太阳、翳风。外感风热者配合谷、风池;肝火 上炎者配太冲、足临泣、阳陵泉;痰火郁结者配丰隆、劳宫、中 脘;脾胃虚弱者配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肾阴虚者配太溪, 肾阳虚者配肾俞。隔日1次,1月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耳聋痊愈:听阈(250 Hz,500 Hz,1 kHz,2 kHz,5 kHz5 个频率听阈的平均值)小于25 dB;显效:听阈提高25 dB以上;有 效:听阈提高15 dB以上;无效:听阈提高不足15 dB;②耳鸣用 纯音听力计7个频率(125 Hz,250 Hz,500 Hz,1 kHz,2 kHz, 4 kHz,8 kHz)的纯音窄带噪音和白噪音对患者耳鸣进行音调匹配 和响度测定,对治疗前后患者耳鸣该频率的响度进行比较,减轻 50%为显效,耳鸣减轻但响度减少低于50%为有效,耳鸣未减轻 为无效。
收稿日期:2010-03-07
2 结
果
作者简介:黄春江,现在云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工作。
文章编号:1671-8631(2010)06-0742-02
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黄卓荣,孟庆翔,莫卫华,李敏红,夏少玲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广东 广州 510080)
摘要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 1月-2009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106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者行手术矫治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106例患者中随 访3个月时总有效率为97.17%;术后6个月时总有效率为95.28%;术后1 a总有效率为88.68%。治疗后3月与6月总有效
率的有效措施。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应配套诊疗技 术的进步,结合文献报道及我们对手术患者的观察,过去列为手 术禁忌证的肝功能childC级病例,也可以通过术前充分的保肝支 持治疗、改善肝功能,在肝功能有较好的储备和代偿能力的情况 下,把握手术时机,术后再辅以必要的对症支持治疗,同样能较 为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从而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3.2 术前准备 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规范、细致的操作,也对手术效果起 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术前准备包括纠正贫血,纠正低蛋白血症, 补充维生素K1;血小板计数过低者予输注血小板等;对于肝功 能失代偿患者,应用保肝药物,补充支链氨基酸等。我们对其中 1例患者出现术后腹腔内广泛出血死亡后分析认为,若术前将其 过低的血小板计数得以较好的纠正,充分的保肝支持治疗以改善 凝血功能,术后发生的腹腔内大出血应可避免。术前应用抗生素 和纠正低蛋白血症对预防腹腔内感染亦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 childC级患者来说,术中操作应更加轻柔,因其脾大,组织脆, 血管曲张充盈明显,凝血功能差,很小的出血创面也会出血不 止。我们采用原位脾切除法,先结扎脾动脉,使其自然皱缩,再 游离脾脏。这样,一方面减少了血液的丢失,另一方面也能减少 创伤,降低胰尾及胃肠道损伤的可能,增加了手术的可靠性,减 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3 门静脉血栓的防治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胃底贲门周 围血管离断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门静脉系的血栓形成,可 以加重肝细胞损害,增加门静脉压力,导致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的
收稿日期:2010-03-02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耳聋的临床观察
黄春江,周家璇,尹文艳,刘 勇,纳荣芳,谭凌翔,秦 琼,吴敏曼,张 玲,杨世珍
(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云南 昆明 650021)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耳聋的疗效。方法:将纳入80例耳鸣、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 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为1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 疗组痊愈9例,显效22例,好转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痊愈6例,有效13例,好转7例,无效14例, 总有效率65%。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耳聋临床疗效确 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针刺;中药;耳鸣;耳聋 中图分类号:R764.43 文献标识码:B
3 讨
论
耳鸣耳聋西医药物治疗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治疗原发疾病; 二治疗耳鸣、耳聋所引起的非听觉症状。耳鸣、耳聋在中医古籍 中早有记载,《寿世保元》中曰:“耳者属肾,而开窍于少阳之 部,通会于三阳之间,坎离交则聚气以司聪以善听也。关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而 贯于脑。”[3]《内经》曰:“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景岳全 书》 提出:“耳鸣当辨虚实。凡暴鸣而声大者多实,渐鸣而声 细者多虚;少壮热盛者多实,中衰无火者多虚;饮酒厚味素多痰 火者多实,质清脉细素多劳倦者多虚。”耳鸣实证主要有外感风 热、肝火上炎、痰火郁结,虚证主要有肾精亏损,脾胃虚弱。与 耳关系最密切的经脉有胆、三焦、小肠经,其经络循行均过耳, 且其病均可导致耳鸣、耳聋[4]。听会可疏导少阳经气,听宫为小 肠经穴,为局部取穴,刺之可疏调经气,和太阳、翳风均为治疗 耳鸣耳聋的要穴,远近配穴起协调作用。外感风邪加合谷、风池 以疏表邪;肝火上扰加太冲、足临泣、阳陵泉清泻肝火;丰隆为 胃经络穴,中脘为胃募穴,又为腑会穴,能运脾胃之气,有化痰 健脾之功;肾开窍于耳,肾虚则精气不能上输,故取肾之背俞穴 肾俞;肾经原穴太溪以补肾固精;脾胃经之合穴足三里、阴陵 泉、三阴交可共起补益脾胃之功。我科采用辨证治疗耳鸣耳聋患 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 结合治疗耳鸣耳聋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广州中医院.中医耳鼻咽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0:69-70. [2] 陈小宁.养血熄风汤治疗老年性耳鸣耳聋60例[J].现代中西 医结合杂志,2004,13(6):797-798. [3] 史 军,高 蓓.耳压法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神经性耳鸣41例[J]. 国医论坛,2004,19(2):38. [4] 张舒雁,杨金发.风府穴为主治疗耳鸣51例[J].中国针灸, 2004,24(1):2.
作者简介:胡志刚,现在渭南市白水县医院工作。
文章编号:1671-8631(2010)06-0741-02
参考文献:
[1] 裘法祖.进一步探讨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 血的外科治疗措施[J].中华外科杂志,1981,19:193-193. [2] 杨 镇,裘法祖.门静脉高压症外科临床技术操作指南[J].腹 军,苏清华,等.前列地尔预防断流术后门静脉血 部外科,2003,16(2):123-126. [3] 马建仓,赵 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8):524-526. [4] 王洪波,周宁新.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 变化及其与脾组织免疫细胞的关系[J].消化外科,2004, 3(4):286-290.
耳鸣是在无外界相应声源或电刺激的情况下耳内有响声的一 种主观感觉,是听觉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症状。耳聋是指不 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耳鸣可伴有耳聋,耳聋亦可由耳 鸣发展而来。它是由耳蜗、听神经及听觉中枢病变引起的,属于 西医感音神经性聋及突聋病范畴,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目前
国内外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7年3月-2009年3月采用中 西医结合治疗耳鸣耳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Jun. 2010,Vol 19 No. 6B
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22例,好转4例,无效5例,总有效 率87.5%;对照组痊愈6例,有效13例,好转7例,无效14例, 总有效率65%。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