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光的折射及反射练习题

第六章_光的折射及反射练习题
第六章_光的折射及反射练习题

光的反射及折射

(45分钟,满分100分)

1.光线垂直于镜面入射,入射角为,若要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为 100度,平面镜应沿顺时针转角。

2.图6-1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

三条光线,则____是法线,反射角为___度,折射角为___度。界面的____边

是玻璃。

3.如图6-2所示,从位于空气中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射到水面上,照亮的水

中的P点PO1S,PO2S,PO3S的三条图线中的传播,正确的是______。

4.孩子在湖边观鱼(图6-3),这条鱼实际在C点处,但孩子看见鱼是在D点处。

则小孩这样看的结果是因为从水下发射的光发生了_________,所看的是鱼

的___像,(填实像或虚像),光是从____________(空气中射到水中或水中

射到空气中),鱼的反射光线折射时______(靠近或偏离)法线,小孩看到

鱼的水平距离比实际距离__ ___,小孩看到鱼的深度比鱼所在的实际深度

______,由于折射使孩子感到好像鱼的真实位置______(改变了或没改变)。

5.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由于光的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

______,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6.在黑暗的房间里,桌子上立着一块平面镜,镜子后面是白色的墙,用手电筒正对镜子的墙照射,从旁边看,会发现墙被照亮了,而

镜子却显得很暗,这是因为墙发生的是漫反射,镜子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7.早晨阳光射到地球上,看到太阳在远方的地平线上,阳光在这时____

(是或不是)直线传播的,因此,看到太阳的所在位置______(高于或低于)

太阳的实际位置,这种现象是由于阳光通过了大气层时发生了向________而

出现的。

8.汽车在夜间行驶,车内不开灯是因为:若车内开着灯,司机面前的玻璃窗就会像那样使司机看见的像,妨碍看清前面的道路。

9.一人立于平面镜前 lm 处,身后 2 m 处是门,房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人距离是 4 m,当人以 l m / s 的速度向后退时,人的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

10.池中水的深度是3 m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 3.8 ×10 5 km ,月球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高是 3.8 ×108 m。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20分)

1.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物体的原因是 [ ]

A.发生了镜面反射

B.发生了漫反射

C.发生了折射

D.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

2.插入水中的筷子,水里部分从水面斜着看起来是 [ ]

A.向上曲折

B.向下曲折

C.没有变化

D.与水对光线的反射有关,难以确定

3.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当入射角变化时,则 [ ]

A.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发生变化

B.反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

C.反射角发生变化,折射角不变

D.折射角变化,反射角始终不变

4.在下列现象中,哪个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 ]

A.司机从观后镜中观看车后的情况

B.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现七色光

C.在河边可以看到树的倒影

D.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产生像

5.一束平行光线,与水平方向成 20度角射向地面,现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射入一竖直井中,镜面与水平面方向所成的角应是 ( )度

A、55

B、35

C、45

D、30

6.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 40角,要使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沿水平方向传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锐角)是 ( )度

A、20或40

B、40或 70

C、20或 70

D、只能是 20

7.关于光的折射错误说法是 [ ]

A.折射光线一定在法线和入射光线所确定的平面内

B.入射线和法线与折射线不一定在一个平面内

C.入射角总大于折射角

D.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8.一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

A、他的像变大,像离镜的距离变大

B、他的像变大,像离镜的距离变小

C、他的像大小不变,像离镜的距离变大

D、他的像大小不变,像离镜的距离变小

9.对平静水面能够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静水面可看作是天然的平面镜

B、水中的“倒影”是影子不是像

C、水中的“倒影”实际是岸上景物的虚像

D、由于光的反射缘故,水中出现岸上景物的“倒影”

10.一人站在一放置在小车上的平面镜前,当小车以0.5m / 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则人的像将 ( C )

A、以0.5m / s的速度远离人

B、以0.5m / s 的速度靠近人

C、以1m / s的速度远离人 D以 lm / s 的速度靠近人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8分)

1.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有可能等于入射角。 [ ]

2.实像只能用光屏看到,虚像不能用光屏看到。 [ ]

3.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虚像。 [ ]

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

5.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

6.光的折射中,入射角总大于折射角。 [ ]

7. 光的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

8.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我们看到河里的鱼看到的实际上是鱼的虚像。 [ ]

四、作图题(18分,每个图为1分)

1.平面镜前一发光点 S ,其中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 点,确定这条光线的位置,并画出光路图(如图 5 )

3.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下图中物体AB或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

五、问答题(共19分,1.2小题各7分,第3小题5分)

1.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面上的物体总会留下影子,为什么?

2.实像和虚像都可以在光屏上显示出来吗?为什么?

3.举例:三个光的折射现象的例子。

答案

一、(每空一分,共35分)

1.光的折射;

2.XX,30,60,右;

4.折射,虚,水中射向空气中的光,偏离,大,浅,没改变;

5.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直线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6.凸镜,凹透镜,凹镜,凸透镜;

7.不是,高于,地面的折射;

8.凸透,缩小,倒立的实像,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

9.凸透镜,倒立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

10.2倍焦距处移动,逐渐增大

二、(20分)

1.B

2.A

3.A

4.D

5.D

6.D

7.C

8.B

9.B 10.D

三、(8分)

1.√

2.×

3.√

4.×

5.√

6.×

7.√

8.√

四、(18分)(每一个图错一处则不得分)

1.

2.

3.

五、(19分)

1.光具有沿直线传播的特性,在传播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光不能通过,不被物体挡住的光沿直线传播,于是便产生了阴暗区域,就是影子(7分)

2.实像在屏上可以显示出来,因为像上各点都是从物体传播出的光线的交点。虚像在屏上不能显示,因为它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7分)

3.使光源处于凸透镜的焦点处。(5分)

高二物理选修3-4同步练习:13-1 光的反射和折射

基础夯实 1.如图所示,落山的太阳看上去正好在地平线上,但实际上太阳已处于地平线以下,观察者的视觉误差大小取决于当地大气的状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D.小孔成像 答案:B 解析:太阳光线进入大气层发生折射,使传播方向改变,而使人感觉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 2.在水中的潜水员斜看岸边的物体时,看到的物体() A.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高 B.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低 C.跟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一样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A 解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A项正确。 3.关于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sinθ1 sinθ2 =n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B .根据sin θ1 sin θ2=n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折射角的正弦成反比 C .根据n =c v 可知,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中的光速成反比 D .同一频率的光由第一种介质进入第二种介质时,折射率与波长成反比 答案:CD 解析:介质的折射率是一个表明介质的光学特性的物理量,由介质本身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无关。由于真空中光速是个定值,故n 与v 成反比正确,这也说明折射率与光在该介质中的光速是有联系的,由v =λf ,当f 一定时,v 正比于λ。n 与v 成反比,故折射率与波长λ也成反比。 4.(2012·大连质检)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1.5的玻璃内,入射角为45°,下面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光在两介质的界面上通常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所以A 错误;由反射定律和反射角为45°,根据折射定律n =sin θ1 sin θ2得θ1>θ2, 故B 错误;C 正确,D 错误。 5.

初二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光在介质中是沿传播的,光年是的单位。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k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这个速度。 (大于、小于、等于) 3.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min20s射到地球上,则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是。4.日食的形成是因为。发生日食时,是的影子落在上。6.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①; ②;③。 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是:①; ②;③ ;④; ⑤。 7.光在反射、折射时,光路是。 8.在湖边,可以看到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现象,游泳池充水后,看起来池底升高,水变浅,这是光的现象。 9.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时,反射角为。 10.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 1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像到镜面的距离,像和物体的大小,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所成像的是。12.将物体放在平面镜前2 m处,则像到镜的距离为;若将物体再远离平面镜1 m,此时物、像之间的距离为。 13.将一铅笔放在平面镜上,要使它的像和铅笔垂直,铅笔应与镜面成角;要使像和铅笔恰在同一直线上,铅笔应与镜面成角。 14.当把笔尖触到平面镜上时,看到笔尖的像与笔尖相距约4 mm,则该平面镜的厚度约为mm。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5.下列不属于光源的物体是() A、太阳 B、月亮 C、明火 D、工作中的电灯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C、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17.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日食 B、小孔成像 C、影子 D、先闪电后打雷 18.人能看见物体是因为()

光的反射与折射复习题含答案(供参考)

光的反射与折射复习题 基本知识整理: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如图:在月球后 1的位置可看 到日全食,在2的 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 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初二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光在介质中是沿传播的,光年是的单 位。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k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这个速度。 (大于、小于、等于) 3.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min20s射到地球上,则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 是。 4.日食的形成是因为。发生日食时,是的影子落在上。 6.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 ①; ②; ③。 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是: ①; ②;③

; ④; ⑤。 7.光在反射、折射时,光路是。 8.在湖边,可以看到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现象,游泳池充水后,看起来池底升高,水变浅,这是光的现象。 9.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时,反射角为。 10.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 大。 1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像到镜面的距离,像和物体的大小,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 面,所成像的是。 12.将物体放在平面镜前2 m处,则像到镜的距离为;若将物体再远离平面镜1 m,此时物、像之间的距离为。 13.将一铅笔放在平面镜上,要使它的像和铅笔垂直,铅笔应与镜面成角;要使像和铅笔恰在同一直线上,铅笔应与镜面成角。

14.当把笔尖触到平面镜上时,看到笔尖的像与笔尖相距约4 mm,则该平面镜的厚度约为mm。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5.下列不属于光源的物体是 () A、太阳 B、月亮 C、明火 D、工作中的电灯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C、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17.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日食 B、小孔成像 C、影子 D、先闪电后打雷 18.人能看见物体是因为 () A、人眼能发光 B、物体能发光

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附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光的折射与反射测试卷 令狐文艳 姓名: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1.5题分,共39分) 1、关于光的反射定律,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情况 B、光在两种物质交界面上发生折射时,光的反射定律就不成立了 C、在发生漫反射时,只有部分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光在任何形状的物体表面上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早晨的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光线会发生弯曲,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不均匀所导致的 B、这是光被大气层反射的结果 C、这是光在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发生的折射现象 D、这是一种视错觉,实际上光在任何时候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3、用笔尖贴着镜面时,笔尖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为6毫米,则镜子的厚度为() A、3毫米 B、6毫米 C、12毫米 D、1毫米 4、当物体从距凸透镜1.5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向3倍焦距处的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将()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5、物体在凸透镜前20厘米的地方,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若将物体放在这个凸透镜前10厘米处,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6、下列例子中,不能选用凹面镜的是() A、探照灯的反光镜 B、医生检查病人耳道用的反光镜

C、汽车上的观后镜 D、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镜 7、烛焰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用硬纸片盖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将( ) A、只剩下半部分 B、完全消失 C、只剩上半部分 D、仍然完整 8、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方形孔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 A、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B、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C、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9、放映幻灯时,要使银幕上所成的像变小一些,应采取下面哪个方法?() A、减小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B、增大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C、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 D、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 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放大清晰的像,如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其他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方向移动 B、其他不动,将光屏向凸透镜方向移动 C、其他不动,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 D、其他不动,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 11、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能用光屏收集到,虚像不能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实像则相反 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高中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

光的反射和折射 提高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影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一点光源在物体的一侧,屏在物体的另一侧,则点光源离物体越近,屏离物体越远,所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B .发光体在不透明的物体背面必然产生一个暗度均匀的影子 C .一个点光源在不透明物体的后面产生的影子,只有本影区,没有半影区 D .在地球上不同的区域,可能同时观察到日全食和日环食 2.如图20-11所示,竖直墙壁前有一固定点光源S ,从这点光源处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竖直墙壁上的影子运动情况是 (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自由落体运动 C .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变加速直线运动 3.如图20-12所示,a 、b 、c 三条光线交于S 点,如果在S 点前任意位置放置一个平面镜,则三条反射光线( ) A .可能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 B .一定不交于一点 C .交于镜前的一点,成为一实像点 D .它们的延长线交于镜后一点,得到一个虚像点 4.如图20-13,在竖直的xoy 平面上,人眼位于(3,0)坐标点,一平面镜位于图示位置,平面镜两端坐标分别为(-1,3)和(0,3).一点光源S 从坐标原点O 沿x 轴负方向运动,S 在如下哪个区域运动时,人眼能从平面镜中看到S 点的像 ( ) A .0到-1区间 B .-1到-3区间 C .-3到-5区间 D .-5到-∞区间 5.某汽车驾驶室外有一用平面镜制作的观后镜,当汽车以50 km/h 的速度在公路上向前行驶时,司机从镜中看到车后的静止景物向镜后运动的速度为 ( ) A .50 km/h B .25 km/h C .100 km/h D .0 图20- 11 0 图20-13 1 3 4 -4 图20-12

高中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

光的反射与折射 提高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影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 ) A.一点光源在物体的一侧,屏在物体的另一侧,则点光源离物体越近,屏离物体越远,所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B.发光体在不透明的物体背面必然产生一个暗度均匀的影子 C.一个点光源在不透明物体的后面产生的影子,只有本影区,没有半影区 D.在地球上不同的区域,可能同时观察到日全食与日环食 2.如图20-11所示,竖直墙壁前有一固定点光源S ,从这点光源处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竖直墙壁上的影子运动情况就是 ( ) A.匀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匀加速直线运动 D.变加速直线运动 3.如图20-12所示,a 、b 、c 三条光线交于S 点,如果在S 点 前任意位置放置一个平面镜,则三条反射光线( ) A.可能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 B.一定不交于一点 C.交于镜前的一点,成为一实像点 D.它们的延长线交于镜后一点,得到一个虚像点 4.如图20-13,在竖直的xoy 平面上,人眼位于(3,0)坐标点,一平面镜位于图示位置,平面镜两端坐标分别为(-1,3)与(0,3).一点光源S 从坐标原点O 沿x 轴负方向运动,S 在如下哪个区域运动时, 人眼能从平面镜中瞧到S 点的像 ( ) A.0到-1区间 B.-1到-3区间 C.-3到-5区间 D.-5到-∞区间 5.某汽车驾驶室外有一用平面镜制作的观后镜,当汽车以50 km/h 的速度在公路上向前行驶时,司机从镜中瞧到车后的静止景物 向镜后运动的速度为 ( ) A.50 km/h B.25 km/h C.100 km/h D.0 6.一束光由空气入射某介质,入射角为60°,其折射光线恰好与反射光线垂直,则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 ) A.3×10 8 m/s B.33×10 8 m/s C.2 3×10 8 m/s D.2×10 8 m/s 图20- 11 0 图20-13 1 3 4 -4 图20-12

七年级科学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

七年级科学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

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一部分)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 反射回来,光传播到物体表面是否也 能反射呢? 2、如图;AO是,OB是,点 O是,ON是,∠AON 是,∠BON是,∠AON 与∠BON的关系是。 3、光射到平面镜表面产生的反射是_________, 光射到粗糙的木板表面产生的反射是________。 4、电视机遥控发出的红外线对着电视机可实行 其各项功能的转换,若将遥控对着你背后的墙,你能将电视机打开或关上吗?______ 5、在灯光下,你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 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束平行光竖直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 则反射角是()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10、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前者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后者不遵循反射定律B.两者都遵循反射定律 C.放电影时,屏幕对光的反射是镜面反射D.不是平行光射向镜面, 就不遵循反射定律 11、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 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 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表示液面高度。(填“上升”、“下降”或“不变”)12、完成下面的光路图。

13、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画出下图中的平面镜。 14、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50°角,要利 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底。则 镜面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应等于 。 15、黑板用久了会产生“反光”现象,字看不清楚, 这是因为黑板发生 出来的光线比 粉笔字发生 出来的光 作出光源S

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 B.人在河边看见“自云”在水中飘动. C.奇妙的“诲市蜃楼”景观. D.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2.如图右上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 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ABCD B. BCD C. AB D. CD 3.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108米/秒. B. 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物体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5.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A.逐渐减小. B.不变. 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6.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景物”实质是 A.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B.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 C.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D.景物的虚像,像在最物的下方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看到游泳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浅.B.教室里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C.湖面L映出白云的”倒影”. D.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8.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台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如图23所 示,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 A.10点10分B.1点50分 C.2点50分D.11点10分 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

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测试题

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测 试题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它的条件是,光只有在___________才能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只有在__________速度才最大,其大小为__________千米/秒。 2.光是直线传播的。___ _______成像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小孔所成的像是_______ _______像,因此它可以用光屏接收到,接收到的像一定是______的。 3.当光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不同的物质传播时,当到达两种传播物质的分界面时,会返回到原来传播的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在这种现象中光所遵循规律是___________定律。 4.如图5—1所示,为一束反射光线,反射线OA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30°角,如果使反射线继续向平面镜方向靠拢时,必须使入射线____________法线。 5.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当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亮恰好位于太阳和地球的连线上,在地球上就可以看到_________,这时地球上的部分地区则位于月亮的 ___________。 6.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不同,是由于反射面的结构所造成的。当反射面极为光滑时,将发生________反射,当反射面粗糙不平时,则会发生_________反射。 7.一束光线照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光线向下与水平方向成30°角,在入射线不变时,转动镜面使反射光线竖直向上,入射线与镜面间成______角。 8.如果有人以1米/秒的速度远离直立的平面镜时,像向________方向移动,相对于镜面的移动速度是________米/秒,人与像的相对速度是_________米/秒。 1.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它的传播方向会改变,这种现象叫做_ __。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练习题

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练习题 一、填空: 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所成的像的性质是______,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_,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___ ____,它们到镜面距离 ____________ 2.伞式太阳灶是利用____________镜对光线的__________作用制成的。 3.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_____ ____,为了扩大视野,汽车上用__ ____镜做观后镜。 4.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时,折射角_____________入射角,光从水斜射入空气里时,折射角____________射角。 5.使用幻灯机时,要增大银幕上的画面,幻灯机应____________银幕同时镜头应 ___________幻灯片。 6.小芳同学的身高是1.6米,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1米处,镜中她的像高是_______ 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米。 7.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中,首先要在一条直线上依次放上蜡烛、_______、________,然后调节它们的_____,使它们的位置大致在同一________.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可以成一个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当物体 距透镜5cm时,可以成一个__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8.孩子在湖边观鱼(图6-3),这条鱼实际在C点处,但孩子看见鱼是在 D点处。则小孩这样看的结果是因为从水下发射的光发生了_______, 所看的是鱼的______像,(填实像或虚像),光是从_________________ (空气中射到水中或水中射到空气中),鱼的反射光线折射时______(靠 近或偏离)法线,小孩看到鱼的水平距离比实际距离________,小孩看 到鱼的深度比鱼所在的实际深度______,由于折射使孩子感到好像鱼的真实位置________(改了或没改变)。 9.小孔成像是由于____________,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凸透镜成像的原因是由于光的_______,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_________,日食、月食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看到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 10.早晨阳光射到地球上,看到太阳在远方的地平线上,阳光在这时____(是或不是)直线传播的,因此,看到太阳的所在位置______(高于或低于)太阳的实际位置,这种现象是由于阳光通过了大气层时发生了向________而出现的。 11.一束光线照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光线向下与水平方向成30° 角,在入射线不变时,转动镜面使反射光线竖直向上,入射线与镜面 间成______角。 12.图6-1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 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__是法线,反射角为_____度,折射角 为_____度。界面的______边是玻璃。 二选择题:

《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

八年级第二章《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 卷一 基础 知识题 一、 选择题: 1、下列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 、激光准直打隧道 B 、夏日浓密树阴下可见圆形的光斑 C 、阳光穿越整个大气层 D 、日食、月食 2、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 的是( ) A 、正在播放的电视机 B 、正在放映的电影幕布 C 、灯笼鱼 D 、北斗星 3、下列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 C 、 4、和“枪瞄靶”分别可以说明哪个物理现象( ) A 、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折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现象。 C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 D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反射现象。 5、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种的象照射时,观察到的象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A 、光射到象上,所以会变亮 B 、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象也变亮 C 、镜子比原来亮,所以象也变亮 D 、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象变亮了 6、有人觉得自己家的客厅太窄小,你建议他装( ) A 、凸面镜 B 、平面镜 C 、凹面镜 D 、都一样 7、下列关于反射和折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射现象中光只在一种物质中传播,而折射现象中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 B 、反射过程中光速不变,而折射后光速减小 C 、反射后光的传播方向改变,折射后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D 、如果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那么一定是发生了光的折 射。 8、下列光速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v 空气>v 真空>v 水>v 玻璃 B 、v 玻璃> v 空气>v 水>v 真空 C 、v 真空>v 空气>v 水>v 玻璃 D 、v 玻璃>v 水>v 空气>v 真空 二、 作图题: 1、完成光路图并用i 表示入射角,j 表示反射角,r 表示折射角。 2、根据平面镜成象的特点, 3、作出通过平面镜能看到A 点象的范围 作出三角形ABC 的象 A 三、 问答题: 1、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为什么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 答:这是由于光发生了 现象。 鱼射出的光线在 射入 时,在水面发生了 , 使 光线 法线,眼睛逆着折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的 象,实际的鱼在象的下方。 2、人站在阳光下,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人站在河边,在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这两个“影”相同吗?请分析并解释。 答: 四、 动手动脑学物理: 卷二、研究性学习题

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题

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它的条件是,光只有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能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同的物质 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只有在 ____________ 速度才最大,其大小为 ____________ 千米/秒O 2. 光是直线传播的。___ 成像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小孔所成的像是 _______ 像,因此它可以用光屏接收到,接收到的像一定是 3.当光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不同的物质传播时,当到达两种传播物质的分界面时,会返回到原来传播 的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________________ ,在这种现象中光所遵循规律是 _____________ 定律。 0A 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 30。角,如果使反射线继续向 法线。 5.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当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亮恰好位于太阳和地球的连线 上,在地球上就可以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地球上的部分地区则位于月亮的 6.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不同,是由于反射面的结构所造成的。当反射面极为光滑时,将发生 反射,当反射面粗糙不平时,则会发生 7. —束光线照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光线向下与水平方向成 反射 光线竖直向上,入射线与镜面间成 8. 如果有人以1米/秒的速度远离直立的平面镜时, 像向 ________ 米/秒,人与像的相对速度是 __________ 米/秒O 1. 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它的传播方向会改变,这种现象叫做 2. ___________________ 图6-1中,0A 、OB 和0C 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的。 4.如图5— 1所示,为一束反射光线,反射线 平面镜方向靠拢时,必须使入射线 ________ 反射。 30。角,在入射线不变时,转动镜面使 方向移动,相对于镜面的移动速度是

光的反射练习题(含答案)

12年新人教版(走进中考) 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 一、选择题 1.(12上海)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45°,反射角为C A.0°B.30°C.45°D.90° 2.(12福州)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C 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反射角是6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3.(12柳州)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中正确表示光的反射的是B 4.(12威海)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D 5.(12龙东)下列属于光反射现象的是D A日晷B放大镜C玻璃砖D摇控器 6.(12绥化)如图所示,下列物理现象中,产生的原因与其他不同的是 D A.甲图潜水员利用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B.乙图汽车司机通过后视镜观察后面的车辆 C.丙图群山在水中形成美丽的倒影 D.丁图筷子插入烧杯中,看到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7.(12龙东?农垦?森工)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C 8.(12漳州)图中的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D

A.勺子的柄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B.榕树下的树荫 C.放大的文字 D.荷花在水中 形成倒影 9.(12大连)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D A.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B.用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C.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D.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 10.(12齐齐哈尔)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C A.不反射光B.能折射光 C.发生漫发射D.发生镜面发射 11.(12天津)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B A.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B.地面发生漫反射 C.水面发生了漫反射D.水面不发生反射 12.(12三明)下列成语所描绘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C A.海市蜃楼B.立竿见影C.杯弓蛇影D.凿壁借光 13.(12丹东)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B 14.(12江西)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D 凿壁偷光井底之蛙猴子捞月杯弓蛇影 A.凿壁偷光—光的折射B.井底之蛙—光的反射 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附答案

光的折射与反射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39分) 1、关于光的反射定律,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情况 B、光在两种物质交界面上发生折射时,光的反射定律就不成立了 C、在发生漫反射时,只有部分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光在任何形状的物体表面上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早晨的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光线会发生弯曲,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不均匀所导致的 B、这是光被大气层反射的结果 C、这是光在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发生的折射现象 D、这是一种视错觉,实际上光在任何时候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3、用笔尖贴着镜面时,笔尖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为6毫米,则镜子的厚度为() A、3毫米 B、6毫米 C、12毫米 D、1毫米 4、当物体从距凸透镜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向3倍焦距处的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将()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5、物体在凸透镜前20厘米的地方,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若将物体放在这个凸透镜前10厘米处, 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6、下列例子中,不能选用凹面镜的是() A、探照灯的反光镜 B、医生检查病人耳道用的反光镜 C、汽车上的观后镜 D、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镜 7、烛焰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用硬纸片盖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将( ) A、只剩下半部分 B、完全消失 C、只剩上半部分 D、仍然完整 8、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方形孔上,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 A、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B、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C、是方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9、放映幻灯时,要使银幕上所成的像变小一些,应采取下面哪个方法() A、减小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B、增大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C、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 D、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 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放大清晰的像,如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其他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方向移动 B、其他不动,将光屏向凸透镜方向移动 C、其他不动,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 D、其他不动,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 11、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能用光屏收集到,虚像不能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实像则相反 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D、实像有放大和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白纸上写红色的字在红色灯光下很难辨认 B、白纸在绿色灯光下看起来仍是白色的 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绿、蓝三种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D、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如果比例适当会是白色 13、某人以1 m/s的速度垂直于镜面走向平面镜,则他在镜中的像靠近人的速度是() A、0.5 m/s B、1 m/s C、2 m/s D、4 m/s 14、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原来的入射角是( ) A、35° B、45° C、60° D、25°

(完整word版)2018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练习题1(有答案)

2018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练习题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或”小于”);若使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则折射角将__________。 思路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使入射光线偏离法线,入射角增大,相应折射角也应该增大。 答案:小于增大 2.(2010安徽芜湖模拟)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思路解析:“潭清疑水浅”的意思是说清澈的潭水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实际看到的是潭底的虚像,这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池水映明月”是说晚上可以从池水中看到明亮的月亮,是平面镜成像,实质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答案:折射反射 3.如图2-4-1所示,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其中__________是法线,是界面,__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__是折射光线,__________是入射角,__________是折射角,__________是水。 图2-4-1 思路解析:题中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根据光的反射规律,我们可以先确定两个相等角,找出这两个相等角,也就找到了反射角和入射角,法线和界面也就确定了,因此确定两个相等角是解题的关键。图中∠4和∠5相等,所以它们一个是入射角,一个是反射角,那么MM′一定是法线,NN′一定是界面。再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那么单独在法线MM′一侧的光线CO必是入射光线,所以OB就是反射光线,OA就是折射光线,则∠ 5为入射角,∠ 4为反射角,∠1为折射角.因为∠1小于∠ 5,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左边是水,右边是空气。 答案:MM′NN′CO OB OA ∠5 ∠1 左边

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和折射同步达纲练习一 班级学号 姓名计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光在介质中是沿传 播的,光年是的单位。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k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这个速度。 (大于、小于、等于) 3.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min20s射到地球上,则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是。 4.日食的形成是因为。发生日食时,是的影子落在上。 6.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 ① ; ② ;③。

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是: ① ; ② ;③ ;④; ⑤ 。 7.光在反射、折射时,光路是。 8.在湖边,可以看到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现象,游泳池充水后,看起来池底升高,水变浅,这是光的现象。9.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时,反射角 为。

10.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 1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像到镜面的距离,像 和物体的大小,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 面,所成像的是。12.将物体放在平面镜前2 m处,则像到镜的距离为;若将物体再远离平面镜1 m,此时物、像之间的距离为。 13.将一铅笔放在平面镜上,要使它的像和铅笔垂直,铅笔应与镜面成角;要使像和铅笔恰在同 一直线上,铅笔应与镜面成角。 14.当把笔尖触到平面镜上时,看到笔尖的像与笔尖相距约4 mm,则该平面镜的厚度约为mm。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5.下列不属于光源的物体是 () A、太阳 B、月亮 C、明火 D、工作中的电灯

七年级科学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含答案)

第5 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一部分)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光传播 到物体表面是否也能反射呢? 2、如图;AO 是,OB 是,点O 是,ON 是,∠ AON 是,∠ BON 是,∠ AON 与∠ BON 的关系3、光射到平面镜表面产生的反射是__________ ,光射到粗糙的木板表 面产生的反射是__________ 。 4、电视机遥控发出的红外线对着电视机可实行其各项功能的转换, 若将遥控对着你背后的墙,你能将电视机打开或关上吗? ________ 5、在灯光下,你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为什么?6、一束平行光竖直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则反射角是 () A .0° B .180°C.45°D.90° 7、光线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与平面镜成60°角,当入射角增大 5°,则() A .反射角为65°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10° C.反射角为35°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65°8、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公园里盛开的鲜花,这是由于光在鲜花表面() A .产生镜面反射B.产生漫反射C.被吸收D.产生色散现象 9、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10 、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者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后者不遵循反射定律B.两者都遵循反射定律 C.放电影时,屏幕对光的反射是镜面反射

科学光的反射和折射测试题

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一部分)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光传播到物体表面是否也 能反射呢? 2、如图;AO是,OB是,点O是,ON 是,∠AON是,∠BON是,∠AON与 ∠BON的关系是。 3、光射到平面镜表面产生的反射是_________,光射到粗糙的木板表面产生的反射是 ________。 4、电视机遥控发出的红外线对着电视机可实行其各项功能的转换,若将遥控对着你背后的 墙,你能将电视机打开或关上吗?______ 5、在灯光下,你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束平行光竖直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则反射角是 () A.0°B.180°C.45°D.90° 7、光线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与平面镜成60°角,当入射角增大5°,则 () A.反射角为65°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10° C.反射角为35°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65° 8、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公园里盛开的鲜花,这是由于光在鲜花表面 () A.产生镜面反射B.产生漫反射C.被吸收D.产生色散现象 9、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时,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10、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者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后者不遵循反射定律B.两者都遵循反射定律 C.放电影时,屏幕对光的反射是镜面反射 D.不是平行光射向镜面,就不遵循反射定律 11、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 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 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 的高度,如图所示,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 表示液面高度。(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2、完成下面的光路图。 作出光源S的位置

光的反射与折射-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与折射-教学设计

《光的反射与折射》教学设计 【前期分析】 1、教材分析 《光的反射与折射》是人教版选修3-4第13章第一节的内容。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以及接触过光的折射和反射,对于本节内容并不陌生,但是长时间的接触已让学生概念有些模糊。经过高中两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有良好的探究、观察、分析、实验能力,只是实验设计能力还欠成熟。 3、重难点 重点: (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概念,以及光路可逆 (2)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 难点: (1)折射率的理解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2)掌握折射的特点以及折射率 (3)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

(2)通过实验,认识掌握插针法测折射率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 教师提问:大家听说过光污染么,这其中有一项就是城市中的建筑采用了玻璃墙,在太阳光很强时,这个墙也会发出耀眼的光,长时间就会影响人们的眼睛,大家知道为什么这个墙也会发出耀眼的光同学:因为反射了太阳光 教师:嗯,(拿出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放入一支笔)同学们大家观察一下水杯里的笔,发现什么现象? 同学:铅笔折断了 教师:铅笔折断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在水中化成两截了? 同学:不是,是因为发生了折射 教师:好,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对于初中学过的反射和折射还是有一定印象的,那我们今天就再来深入地讨论光的反射和折射 2、新课讲解 (1)反射讲解 教师:阳光可以照亮水中的鱼草,水面也能出现太阳的倒影,这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精选练习题附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 1、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A.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B.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D.汽车观后镜——凹面镜 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反射角是6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3、2012年5月21日清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日环食,能用来解释形成日环食现象的规律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 4、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 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O点,为了研究反射角 与入射角之间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 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A、绕ON前后转动板E B、绕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 D、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 5、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A.不反射光 B.能折射光 C.发生漫发射 D.发生镜面发射 二、填空题: 1、当你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你的距离是m,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像。 2、某水池中水深为1.5m,池边的路灯高出水面5m,路灯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形成的, 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_m。 3、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潢,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 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反射。 4、人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米处,若人以0.5米/秒的速度向镜移动6秒后,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 ____________米,此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王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m,现将一块 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选填“仍 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6、天黑了,小明打开客厅的灯,会在窗玻璃上看到另一个“自己”,这是由于光 的形成的;同时,小丽玩起了手影游戏,墙壁上的“大雁”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7、小明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m, 他到像的距离是m。若将一块木板放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请画图说明 他能否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脚尖。 8、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小明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发现,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这是因为前窗玻璃倾 斜时,根据成像特点,夜间车内乘客或其它物体所成的像在玻璃的前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觉。 三、作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