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析
探析关于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探析关于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摘要:建筑设计在结构规划上有很多种方法和模式,多层框架这类结构就是其中使用颇为广泛、安全性能较高的一种,此种结构设计方法固然有其优势所在,但是在设计中也会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需求设计人员在工作中一定把握好多层框架的设计要点和关键环节,将其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利用合理的策略对其问题和缺陷加以消除和弥补。
关键词:建筑设计;多层框架;结构;优势;问题;设计要点引言多层框架的主体结构明显是为了应对现阶段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项目原来越多的施工具体要求,也使得这种结构设计成为了较为常用的设计模式,由此引起了设计人员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现阶段高层建筑的增多也促使设计人员加快了优化和改进结构设计的方案与诸多举措,设法弥补多层框架在结构设计工作实践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存在的缺陷,目的就是为了全方位提升整个结构框架设计的完整性与科学性。
一、钢筋砼多层框架设计中的优劣对比其一,其优势特点是很鲜明的,利用钢筋砼为主要材质制成的多层框架体系结构的应用是颇为广泛的,首先,这种材质的框架结构自身的重量较小,建筑物结构的空间布局留存有很大的发挥余地,在设置各种结构的布局时有很多的合理化选择,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的进行选择和应用,并且其合理性的表现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建筑施工材料,降低工程的建设成本;其次该框架体系所形成的作业平面上可调整、操控的空间和余地较大,能够做出适时的调节和优化,对于建筑物内部的空间设计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次,该框架体系中的各类构件组成部分已经实现了高效的标准化制作,相应的形态和性能得到了科学的定型,在施工中就可以采取组合配装的方法加快施工进度;最后,整体结构的刚度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具备良好的整体结构性强度。
其二,其劣势所在主要体现在其结构的关键交接节点位置所受到的应力、压力非常集中,强度很大,从侧向研究其刚度指标,发现难以满足刚度要求,防震性能和效果不佳,还有就是钢筋砼材料的用量很大,需要进行组装、加配的构件部分繁多庞杂,使得施工程序更为复杂,容易造成一些难以防控的风险。
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的要点分析

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的要点分析【摘要】:本文围绕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阐述,并对框架结构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多层框架机构结构设计要点分析一、多层框架结构施工方案与选择框架结构是由梁、柱、节点及基础组成的结构形式。
以梁和柱为主要的承重构件,其承重结构和围护、分隔构件完全分开,墙只起围护、分隔作用。
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布置灵活,空间划分方便,易于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构件便于标准化,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较好的整体性。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下表现出抗侧移刚度小,水平位移大的特点,属于柔性结构,故随着房屋层数的增加,水平荷载逐渐增大,就将因侧移过大而不能满足要求;或形成肥梁胖柱而不经济。
1、多层框架结构的承重方案在这个体系中,平面框架是基本的承重结构,按其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体系可以分为下列三种:(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一般房屋常采用在这种布置方案中,主要承重框架沿房屋的横向布置。
沿房屋的纵向设置板和连系梁。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在这种布置方案中,主要承重框架沿房屋的纵向布置。
沿房屋的横向设置板和连系梁。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在这种布置方案中,主要承重框架沿房屋的纵、横向布置。
2、框架结构施工方法框架结构的种类,按照施工方法划分:现浇整体式、装配整体式和装配式三种。
(1)现浇整体式框架:梁、柱、楼盖均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其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缺点是:现场施工工作量大、需要大量模板。
(2)装配式框架:梁、柱、板均预制,通过焊接拼装连接成整体。
预制构件,可实现标准化、工厂化、机械化生产,速度快、效率高;缺点是整体性差,抗震能力弱,焊接接头处须预埋连接件,用钢量增加。
(3)装配整体式框架:梁、柱、板预制,构件就位后,焊接或绑扎节点区钢筋,浇筑节点区混凝土,形成整体结构。
兼具上述两种框架结构优点,但是,其节点区现场混凝土施工复杂。
二、框架结构设计中的荷载多层结构房屋一般受到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作用。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建筑项目正面对着更高的要求。
框架结构是在建筑行业中最为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其具备灵活性能高、抗震性能强且综合性能优异等优点,可以满足人们多种需求。
随着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提高,多层框架建筑结构随之出现,增加了设计复杂性的同时引发了许多设计问题。
本文针对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现有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1.多层框架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1.1层层都需设防提升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需要每层都设防,这样才可以充分抵抗强大的外力冲击,例如,在建筑结构中应当多运用多肢墙替代单片墙,框架剪力墙代替纯框架,这样也可以完美体现出层层设防的优点。
倘若完全依靠单个结构抵御强大外力,将会给整个建筑物带来危害。
1.2刚柔并施虽然提升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柔度可以为建筑物提供良好的变形能力,对外力进行有效削弱,但如若外力持续增加就会因变形程度过大导致建筑物倒塌。
同时,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也不能太刚,较差的变形能力会导致局部部位在承受较大外力时受到损伤,从而造成整体建筑损毁。
1.3突出重点结构设计设计过程中应该建筑进行实际分析,综合考虑实际设计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以及在外力作用影响下的受力结构重点。
并针对重点框架设计部分进行合理调整。
多层框架建筑结构主要包括为承重结构以及主框结构,主框结构主要包括基础部分、钢筋混凝土制作的柱、梁以及节点部位,外加填充墙、屋盖以及楼板等组成结构,在柱子、横梁以及楼板之间互相连接组成了承重结构,从而形成明确力度传递的路线。
每一层框架的高度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部分建筑物框架结构可能会因为空间分布或其他原因,在某一层的跨抽梁或抽柱之间出现十分明显的缺柱、缺梁现象。
框架结构在围护构件以及承重构件之间有十分明确的区域划分,框架结构的受力截面相对比较小,刚度与承载力十分低,受力点贴近竖向的悬臂剪切梁侧,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其水平位移逐渐减小,减低建筑工程质量。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析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日益丰富,对房屋建筑功能及造型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多层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变的尤为重要。
而在多层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的设计最为基础与关键,并且随着设计体系与模式的逐渐深化,从而出现了新的设计问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设计原则,接着分析了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要点,最后对多层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的设计问题与处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引言:随着我国房屋建筑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也逐渐发生新的变化,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及时收集出现的新问题,进而在设计中加强这些环节作为设计重点;同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与现有标准去评估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案,确保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确认无误之后才能够投入房屋建筑施工中,从而保障多层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
1 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设计原则1.1 刚柔并济尽管保证多层房屋建筑框架结构的柔性能够带来更好的变形能力,从而有效抵御与削减外力施加,但倘若外力持续施加则会造成因变形过大而全面倾覆。
当然,框架结构的刚度也不宜过大,否则较差的变形能力容易导致结构在承受较大的瞬时外力时造成局部受损,最终同样会造成整体毁坏。
1.2 层层设防框架结构的安全性的保障与提升需要层层设防,这样才能在结构通力合作下抵御强大的外力施加,比如土建结构当中采取多肢墙的效果要比单片墙好,框架剪力墙要比纯框架效果好,这正体现了层层设防的优势。
倘若将抵御外力的任务完全寄希望于单个结构构件体系则会带来严重的危险性。
2 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要点2.1 基础设计基础设计需重点注意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和梁柱边弯矩的计算,具体设计要点如下:第一,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对基础顶面的附加荷载,只取轴力、弯矩设计值进行计算的情况较为常见,忽略剪力设计值的情况也不时出现,为了保证该环节设计质量,必须避免此类情况出现,否则很容易出现配筋比例不合理问题,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会受到较为负面影响。
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摘要:根据房屋建筑结构多层框架的特点,对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结构设计;基础拉粱;多层框架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structure frame, the multi-storey frame structure desig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described.Keywords: structural design; foundation beam; multilayer framework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和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全国各地开发了大量的住宅工程项目,但由于各种因素和原因,许多房屋建成后,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及安全。
其中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就是一个尤为突出的问题,就这一问题作简要分析。
1独立基础设计荷载取值问题多层框架房屋多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当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时。
不超过8 层且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或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
可不必进行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另一种情况是。
在设计独立基础时,作用在基础顶面上的外荷载(柱脚内力设计值)只取轴力设计值和弯矩设计值,无剪力设计值。
或者甚至只取轴力设计值。
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基础设计尺寸偏小,配筋偏少。
影响基础本身和上部结构的安全。
2框架计算简图不合理问题分析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其独立基础埋置较深,在0.05m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应将基础拉梁按层1 输入,以某学生宿舍楼为例。
该项目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建筑场地为Ⅱ类l层高3.3m,基础埋深4.0m,基础高度0.8m,室内外高差0.45m,根据《抗震规范》第6.1.2条,在7 度地震区该工程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析 宋焕青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析宋焕青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多层框架建筑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构设计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规范或规程未论及的问题,这就需要设计人员积累经验,利用正确的概念进行设计。
鉴于多层框架房屋建设对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问题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多层框架结构有很多优点,所以要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建筑中,虽然结构组成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在设计中考虑到周全,就会出现失误,在多层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进行综合考虑,保证建筑结构的设计质量。
二、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研究现状对于框架结构,在结构建筑特点方面:它是由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基础为主框,加上楼板、填充墙、屋盖所组成的结构形式,楼板和横梁连在一起,横梁和柱通过节点连为一体,形成承重结构,将荷载传至基础,力的传递路线比较明确。
对于整个房屋全部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称为框架结构或纯框架结构。
框架可以是等跨或不等跨的,也可以是层高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有时因房屋布局和空间使用要求等原因,也可能要在某层抽柱或某跨抽梁,形成缺梁、缺柱的框架。
墙体是填充墙,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所以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工,建筑物的内外墙处理十分灵活,应用范围很广,因此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
在结构受力性能方面:框架结构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所以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振周期较长,地震反应较小,经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
三、多层框架结构的组成以及分类1.多层框架结构的组成与布置框架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类型,框架结构是由柱与梁构成的,柱子一般是垂直布置,而梁多为水平布置。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摘要:近年来,多层框架结构凭借自身大空间、省材料、自重轻、抗震好等诸多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设中。
为保证多层框架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做好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优缺点;其次探讨了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关键词:多层框架结构;房屋建筑;设计要点;研究多层框架房屋建筑,对于结构设计有着较高的要求,如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不合理,则会严重影响房屋建筑安全性、稳定性。
因此要高度重视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进而实现对多层框架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
一、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优缺点分析(一)优点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能够灵活的配合建筑平面布置,完成对大空间建筑结构的安排,框架结构的梁、柱等构件均具备较高的标准性,非常适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达到较高的施工效率。
同时,如采用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其结构具备较高的刚度及整体性,保证设计科学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提升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并且现浇混凝土时能够将梁、柱浇灵活浇筑呈所需要的截面形状,满足多层框架房屋建筑施工需求[1]。
(二)缺点多层框架房屋建筑,其框架节点应力较为集中,框架结构侧向刚度不理想,受到强烈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多层框架结构极易出现较大幅度的水平位移现象,产生非结构性破坏。
同时,多层框架房屋建筑施工时,需要频繁的进行吊装作业,并且工序繁多,接头工作量非常大,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力。
此外,框架结构刚度、承载性能一般,因此不适用于高层建筑。
二、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讨(一)多层框架结构方案构思设计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非常关键,设计人员应综合考虑分析材料差异、要求等方面的因素设计出科学、可行、经济的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方案。
设计人员要认真做好构思工作。
首先,多层框架结构平面布局时,应结合力学观念对柱网进行开间等跨、进深等距布置,有效减少边跨柱距,利用连续梁受力特点,减少框架结构当中的弯矩,让各跨梁截面保持一致,使得多层框架结构具备更高的刚度。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析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析摘要:多层框架房屋结构在现代建筑工程实践领域具有诸多应用优势,在提升房屋建筑安全性与稳定性等方面扮演着关键作用。
因此,设计人员应该从当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紧紧把握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关键步骤与核心节点,优化设计计算参数配置,合理控制多层框架结构的设计优化过程,为提升房屋建筑结构整体设计质量奠定基础,推动现代房屋建筑事业迈向更高层次。
关键词: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在多层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之中,关键的是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所以结构设计师在多层框架结构设过程中要重视纵向框架设计、结构薄弱层、以及短柱问题等实际施工中常见的问题,通过合理的配置梁、柱之间的关系,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减少结构设计中的相关问题和安全隐患。
1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的构成及优点1.1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的构成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的结构一般来说较为简单,就是由钢结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的框架构成为主,建筑材料的有机结合为辅,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结合到一起,建立更加高质量的住房结构。
其中,施工重点首先集中在钢结构及混凝土的质量上,建筑材料的质量在其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筑材料与钢结构和混凝土的结合使用方式。
在建筑的整体建设时,只有将影响建筑整体质量的种种因素都考虑进去,才能有效地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
1.2 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优点目前我国使用的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通过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与传统的房屋结构设计相比,更具备灵活性。
现阶段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设计结构,不仅能够保证在设计的过程中,符合当地的建设位置,还能够保证为了适应建筑物的不同外观以及不同质量,进行灵活的调整。
因此,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在设计的过程中所具备的灵活性,有效的为我国建筑物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奠定作用。
其次是通过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的设计还能够保证与建筑物的选址以及建筑物的空间之间,进行更加合理的布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析
发表时间:2017-03-30T10:40:21.727Z 来源:《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5期作者:范宇飞
[导读] 与传统建筑结构相比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有着明显的优势。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甘肃 73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领域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均得到应用与普及,在结构设计管理上,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方案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是将来建筑设计管理发展的重要组成。
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研究工作,一切从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升建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应用水平,有效促进实现现代化、高效化的建筑结构设计研究。
本文针对其中的多层框架结构进行了全面设计讨论。
关键词:房屋建筑;框架结构;设计要点
与传统建筑结构相比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有着明显的优势,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由于具有结构传力明确、结构灵活、整体性强、抗震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中。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对建筑使用性能以及质量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城市发展规划对土地利用率要求的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建筑事业发展越来越多的采用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但在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与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加以注意。
一、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分析
首先,在抗震设防地区,应注意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的设计原则,一般成延性框架。
恰当的运用“强柱弱梁”的原则可以节约费用,做到经济实惠;还可以使楼层的净空高度得到加大,来提高建筑的整体刚度。
其次,在框架梁的配筋设计上,主要在主梁和次梁之间相交的地方要增加箍筋和吊筋来保证稳定性。
比如,当梁端的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大于2%时,要加大箍筋的最小直径到至少2mm,结构设计师不能忽视这个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调整,这也不代表在进行框架计算时荷载取值并不是越大越好,要结合各种具体的情况来进行设计计算等。
最后,在现浇楼板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是:《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大于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不小于3.0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楼板时,应区分好单向板和双向板,这是正确进行楼板设计的前提。
二、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一)基础连系梁的设计
如果建筑的基础埋置相对较深时,应当利用基础连系梁来降低底层柱的计算长度。
同时,应当在±0.00之下设计连系梁,从而组成有效的框架,而位于连系梁之下的柱应当利用短柱来对其实施加强处理。
倘若基础连系梁受到楼梯柱或填充墙等荷载作用时,在进行计算时,应当与所连柱的最大轴力设计值的10%进行叠加,基础连系梁的配筋应当与梁的受力需求相符合。
倘若有抗震设防需求时,基础间应当顺着两个主轴的方向来对基础连系梁进行设计。
另外,当独立基础埋置不深时,基础系梁宜设置在基础顶部。
当基础系梁的受弯承载力大于柱的受弯承载力时,地基和基础可不考虑地震作用,应避免基础系梁和基础之间形成短柱。
另外须注意的是:一、二级框架结构的基础系梁除承受柱弯矩外,边跨系梁尚应考虑不小于基础系梁以上柱下端组合的剪力设计值产生的拉力或压力。
基础系梁截面高度一般可取柱中心距的 1/12~l/18,截面宽度可取 1/20~1/30。
构造基础系梁的截面可取上述限值范围内的下限值,纵向受力钢筋可取上述所连接柱子的最大轴力设计值的l0% 作为拉力或压力来计算,当为构造配筋时,除满足最小配筋率外,还不得小于上下各 2Φ14(二级钢),箍筋不得小于Φ8@ 200。
当基础系梁上作用有填充墙或楼梯柱等传来荷载时,基础系梁截面应适当增加,计算出的配筋应和上述构造配筋叠加。
构造基础系梁顶标高通常宜与基础顶标高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基础宜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
(二)抗震性的设计分析
为满足建筑结构的抗震要求,在进行多层框架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要保证梁的刚度取值准确、客观,如果取值无法确定时,要尽量取比较大的值,避免梁的刚度过小,在垂直荷载下,梁端负弯矩计算结果比实际值大,从而增大了梁端负弯矩配筋量,使得抗弯安全储备偏高,在地震作用下,就会引起一些不安全因素。
对于梁端负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尽量取小的负筋计算值,这样才能为梁端塑性铰的及时出现提供保障。
在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要保证梁端负筋配置量低于需求量,或者正好等于需求量,并适当的放宽跨中配筋,对于多层框架建筑结构,为方便施工,设计人员可以将配筋相差在5%以内的梁设置成一种配筋。
同时在进行施工时,要特别注意,如果施工需要改变材料,要注重对梁铰负筋进行密切的关注,避免因材料的改变,从而引起配置量的改变。
(三)调整框架柱配筋的设计分析
为了提高框架结构稳固度,需要对框架柱配筋进行调整。
框架柱地震作用下,角柱等位置受到的扭转作用力较强,双向偏心作用下增加了扭转效应,对内力负面影响大,横梁约束效果差、导致框架柱体的受危害程度过高。
为此,需要加强不利方向的框架计算处理,提高其横向配筋、纵向配筋的合理控制效果。
针对配筋计算,需要加强下述问题控制。
在地震影响下,抗震墙端柱、角柱以及边柱极易出现偏心受拉,就此柱内纵筋总截面需超过计算值的25%;另外框架柱的配筋需根据实际情况增大至计算值的1.2~1.6倍,一般中柱需要增大至计算值的1.2倍,边柱要增大至1.3倍,角柱要增大至1.4倍。
此外,为了保证浇筑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约束限制能力,需要对框架柱的箍筋机械井字形设计处理;焊接方式采取二级、三级底部结构。
保证纵向钢筋设计的配筋率高于3%,箍筋直径需要大于8mm。
(四)框架结构柱的设计要点
倘若框架结构柱位于地上的部分是圆柱时,那么就应当将地下的部分尽可能地做成矩形柱,这样能够使施工的工序得以有效的减少。
同时,应当确保圆柱的纵筋根数不少于8根,且应当将螺旋式作为圆柱箍筋的首选,这样能够使柱子的承载力、刚度以及结构的整体性得以极大的提升,施工图纸中应当将柱子端部一圈半的水平段明确标注出来;矩形柱应当将井字复合箍的箍筋方式当作首选,对于有抗震设防需求的,必须严格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来对其实施加密设计。
另外,应当在不超出全柱高范围的情况下对楼梯间与角柱间的梯柱及框架柱实施加密处理。
此外,通常情形下,框架结构柱的截面必须与如下几个要求相符:针对一、二、三级抗震需求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柱
的截面边长必须大于400mm;针对四级抗震需求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柱的截面边长必须大于300mm;而针对非抗震需求的建筑结构,其框架结构柱的截面边长必须大于 250mm。
总之,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以其明显的优势,正在被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所广泛的采用。
建筑房屋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房屋建筑质量与使用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此若想促进多层框架房屋结构在我国建筑施工领域的健康发展,必须确保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在实施设计时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对工程设计各个环节存在的不利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以此来提高多层框架房屋建筑结构的质量,提高建筑结构的使性能。
参考文献:
[1]李国栋,李亚桂.多层框架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5,07
[2]黄山.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10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3]李化.浅析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结构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