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普遍-北方工业大学(精)

一单项选择题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普遍-北方工业大学(精)
一单项选择题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普遍-北方工业大学(精)

一、单项选择题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普遍性

B、特殊性

C、科学性

D、客观实在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

D、物质是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3.近代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B、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C、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6.“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

A、先验论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经验论的观点

7.意识的本质是

A、大脑的机能和属性

B、人脑的机能,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C、大脑的分泌物

D、思维的各种现象

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A、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

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

9.一寺院门口挂着旗幡,山风吹过,旗幡飘动。一和尚说是幡动,另一和尚说是风动,惠能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惠能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主观唯心论

D、客观唯心论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有:

A、“水者,何也?万物之本也”

B、世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的、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C、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D、世界由不可再分的原子和虚空构成

E、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

2.承认静止的意义在于它是:

A、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

B、把事物区别开来和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C、认识事物和利用事物的逻辑起点和基础

D、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E、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起点

3.把运动与静止割裂开来,必然导致:

A、相对主义

B、诡辩论

C、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D、决定论

E、庸俗唯物论

4.在我国改革开放中要正确认识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A、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稳定的基础

B、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有真正的稳定

C、发展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D、稳定是绝对的,发展是相对的

E、发展和稳定的地位和作用同样重要

5.下列命题中表达了时间的一维性的有: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D、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E、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马克思主义时空观包括:

A、时间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

B、时间和空间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D、时间和空间是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E、时间与空间是稳定性与运动性的统一

7.造成意识差异性的原因有:

A、人的先天素质的差异

B、人的实践经验的差异

C、人的立场、世界观的差异

D、人所处的环境的差异

E、意识对象的差异

8.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A、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一个主动的创造过程

B、意识活动具有主体选择性

C、意识活动具有现实对象性,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

D、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控性

E、意识可以直接创造现实

9.“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A、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B、有力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C、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的依据

D、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创造世界

E、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10.科学发现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

A、不是纯粹的生物学过程

B、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

C、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

D、不仅反映自然界,而且反映社会

E、不仅反映世界,而且改造世界

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

A、移入人的头脑被改造的物质的东西

B、一种特殊的物质

C、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物质的产物

E、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12.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睛,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E.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

13.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成的人为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的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惟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D.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E.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三、辨析题:

1、世界统一于存在

2、鬼神观念也有其客观依据

3、存在就是被感知。

4、物质的惟一特性在于它是实物。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为什么说静止是相对的?承认相对静止有什么意义?

五、论述题: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哲学意义。

2、根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谈谈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深圳教师考试单项选择题2

1课堂教学评价重点是()A A教学前反思B教学中反思C教学后反思D备课反思 2课外活动的教师担任三种角色,一是专业指导,二是组织与协调,三是()。A A教育者B领导者C组织者D实施者 3真实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的主要方式是()。C A定性评价B定量评价C成长记录袋评价D发展性评价 4“不管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比较形象地表达了课堂教学评价中哪一项原则的要求。()B A方向性原则B有效性原则C差异性原则D强化性原则 5“写出教学设计的一般定义”属于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B A领会B知道C分析D运用 6“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教学设计的概念”属于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A A领会B分析C运用D综合 7“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议论文,要求符合议论文的格式,中心明确、段落合理、文通句顺、说理清楚”属于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层次。D A领会B应用C分析D综合 8“对给出的文章,写出各段的中心意思,文章类型格式,分析文章的前后逻辑联系、是否得当和描述方面的优缺点。”属于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层次。C

A领会B运用C分析D综合 9“测量、计算并绘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属于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层次。B A领会B运用C分析D综合 10“应用教学规则解题或按照文法要求撰写文章”的学习属于加涅提出的学习结果中的()的学习。B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 11布鲁姆的目标分类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相同处是()。C A对学习结果的学习及层次关系的说明B在三大领域的划分上C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习者的学习上D在内容表达的用词上 12下列陈述中不属于马杰的行为目标三个条件的选项是()。D A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或会说什么)B规定学生的行为产生的条件C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的标准D规定学生的条件 13“通过辨别比较英语中的O和OU的发音,从而区分两者”这属于智力技能中()层次的目标陈述。A A辨别B具体概念C定义性概念D规则 14“已知三角形中的两个角的数值推导出第三个角的数值,证明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为180度的规则”这属于智力技能中()层次的目标陈述。C A高级规则B具体概念C定义性概念D规则 15“通过综合可应用的规则,创作一段个人处于害怕情景下行为的文章”这属于智力技能中()的层次的目标陈述。A A高级规则B具体概念C定义性概念D规则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 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要的酶是 A.果糖二磷酸酶 B.葡萄糖-6-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 D.磷酸化酶 E. 葡萄糖激酶 2. 正常情况下,肝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A.葡萄糖进行糖酵解氧化B.脂肪酸氧化C.葡萄糖的有氧氧化D.磷酸戊糖途径 E.以上都是。 3.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A.CO2+H2O+ATP B.乳酸C.丙酮酸 D.乙酰CoA E.ATP 4.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有 A.酮体生成B.脂肪合成 C.糖异生合成葡萄糖 D.糖原合成 E.以上都是 5.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 A.α-磷酸甘油B.丙酮酸C.乳酸D.乙酰CoA E.生糖氨基酸6.丙酮酸脱氢酶存在于下列那种途径中 A.磷酸戊糖途径 B.糖异生C.糖的有氧氧化 D.糖原合成与分解 E.糖酵解 7.丙酮酸羧化酶是那一个途径的关键酶 A.糖异生 B.磷酸戊糖途径C.胆固醇合成 D.血红素合成 E.脂肪酸合成 8.糖代谢中间产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 A.6-磷酸葡萄B.6-磷酸果 C.1,6-二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醛E.1.3-二磷酸甘油酸 9. 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与许多维生素有关,但除外 A.B 1 B.B2 C.B6 D.PP E.泛酸 10.在糖原合成中作为葡萄糖载体的是 A.ADP B.GDP C.CDP D.TDP E.UDP 11.下列哪个激素可使血糖浓度下降 A.肾上腺素B.胰高血糖素C.生长素 D.糖皮质激素E.胰岛素

12.下列哪一个酶与丙酮酸生成糖无关 A.果糖二磷酸酶B.丙酮酸激酶C.丙酮酸羧化酶 D.醛缩酶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13.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 A.肌肉组织是贮存葡萄糖的器官B.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酶 C.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D.肌肉组织缺乏磷酸酶 E.肌糖原分解的产物是乳酸 14.葡萄糖与甘油之间的代谢中间产物是 A.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酸C.磷酸二羟丙酮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乳酸 15.三羧酸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反应中能产生ATP最多的步骤是 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苹果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16.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可被下列哪种物质激活 A.脂肪酰辅酶A B.磷酸二羟丙酮C.异柠檬酸 D.乙酰辅酶A E.柠檬酸 17.下列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时净消耗ATP最多的是 A.2分子甘油B.2分子乳酸C.2分子草酰乙酸 D.2分子琥珀酸E.2分子α-酮戊二酸 18.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 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1,6-二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酸E.6-磷酸果糖 19.动物饥饿后摄食,其肝细胞主要糖代谢途径 A.糖异生 B.糖有氧氧化C.糖酵解 D.糖原分解 E.磷酸戊糖途径 20.下列各中间产物中,那一个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 A.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醛C.6-磷酸果糖 D.1,3-二磷酸甘油酸 E.6-磷酸葡萄糖酸 21.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

第一课 第二框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第一课第二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 观实在性 第一课认识世界尊重实际 第一节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 第二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人类对物质理解的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准确把握物质的科学定义,比较物质与意 识的本质区别,理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明 确物质的可知性,世界上不存在不可知的事物,只存在 有待于认识的事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外收集资料,通过师生在课堂中互动探究,结合教师的专题介绍和拓展练习巩固所 学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明确人类对物质概念的探索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和 看待事物。 二、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古代近代唯物主义的相关资料,并制成课件。学生:收集世界未解之谜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导入】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 屈原的《天问》已经成为千古绝唱。世界从哪里来?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能不能认识世界?人在世界中处于什么位置?人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还是可以做世界的主人?这一连串的问题,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上下求索。【多媒体展示】 l古希腊赫拉克里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l古印度的一些哲学家认为“地火水风”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四大元素。 l古中国的五行、八褂、元气等学说。 师: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这句话可以理解为,阴阳是纯粹的对宇宙本源的哲学思辩,即“什么是宇宙”,而五行则是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总结。 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精编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设f(x)=lnx ,且函数?(x)的反函数1?-2(x+1) (x)= x-1 ,则[]?=f (x)( ) ....A B C D x-2x+22-x x+2 ln ln ln ln x+2 x-2 x+2 2-x 2.()0 2lim 1cos t t x x e e dt x -→+-=-?( ) A .0 B .1 C .-1 D .∞ 3.设00()()y f x x f x ?=+?-且函数()f x 在0x x =处可导,则必有( ) .lim 0.0.0.x A y B y C dy D y dy ?→?=?==?= 4.设函数,131,1 x x x ?≤?->?22x f(x)=,则f(x)在点x=1处( ) A.不连续 B.连续但左、右导数不存在 C.连续但不可导 D. 可导 5.设C +?2 -x xf(x)dx=e ,则f(x)=( ) 2 2 2 2 -x -x -x -x A.xe B.-xe C.2e D.-2e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3分,共3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6.设函数f(x)在区间[0,1]上有定义,则函数f(x+ 14)+f(x-1 4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 7.()()2lim 1_________n n a aq aq aq q →∞ +++ +<= 8.arctan lim _________x x x →∞ = 9.已知某产品产量为g 时,总成本是2 g C(g)=9+800 ,则生产100件产品时的边际成本100__g ==MC 10.函数3()2f x x x =+在区间[0,1]上满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点ξ是_________. 11.函数3229129y x x x =-+-的单调减少区间是___________. 12.微分方程3 '1xy y x -=+的通解是___________. 13. 设 2ln 2 ,6 a a π = =? 则___________. 14.设2cos x z y =则dz= _______. 15.设{} 2(,)01,01y D D x y x y xe dxdy -=≤≤≤≤=??,则 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6.设1x y x ?? = ??? ,求dy.

中石油华东《马克思主义哲学》2017春第2阶段在线作业及答案

1(5.0分) 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 B)物质可以认识 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客观实在性 参考答案:D 2(5.0分) 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政治关系 B)思想关系 C)生产关系 D)阶级关系 参考答案:C 3(5.0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是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的 D)上层建筑中的任何部分的性质都是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的 参考答案:B 4(5.0分)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的分配方式。 A)原始社会 B)阶级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参考答案:D 5(5.0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范畴是标志()。A)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B)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建新的社会制度能力的范畴 C)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D)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外部物质世界能力的范畴 参考答案:C 6(5.0分) 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参考答案:A 7(5.0分)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全面性 D)真理具有相对性 参考答案:D 8(5.0分) 认识运动是一个反复无限的发展过程,这种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参考答案:C 9(5.0分)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 参考答案:D 10(5.0分) 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演员在舞台上表演 B)警察在街上巡逻 C)农民在田里插秧 D)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 参考答案:A 11(5.0分)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人口因素 B)地理环境 C)文化传统 D)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D

高考英语单项选择专题训练精品题(16)及答案[ 高考]

2014高考英语单项选择专题训练精品题(16)及答案 【湖南省怀化市2014高考英语3月一模试 Section A (15 marks)(单项选择) Directions: Beneath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21. He is of confidence, , in my opinion, is most important in society. A. how B. that C. what D. which 22. — Tom! I forgot to bring my notebook this morning. —Don’t worry! I it for you. A. will get B. gets C. am getting D. am going to get 23. Microblogs experienced rapid growth in 2013 in China, with its operators, users and visitors several times. A. increase B. increased C. increasing D. to increase 24. Look at the timetable. Hurry up! Flight 9013 to Changsha off at 7:30. A. took B. takes C. will be taken D. has taken 25. Keep yourself open we can experience the great joy that friendship can bring. A. as if B. so that C. even though D. ever since 26. We used to mistake that heavy objects fell faster than light . A. the ones B. those C. ones D. these 27. By the end of last week, nearly 80 percent of the work . A. have finished B. had been finished C. will be finished D. was finished 28. Focused on your heart asks you to do, you’ll realize your dream one day.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it 29. Lady Gaga has put off her concerts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ies by the ongoing strikes. A. caused B. causing C. to be caused D. having caused 30. Cindy, to be here at 8 o’clock. A. is sure B. is sure that C. will be sure D. be sure 31. necessary experience for my future career, I take an active part in social activities in college. A. To gain B. Gain C. Gaining D. Having gained 32. You get two tickets of Despicable Me Ⅱ, as I have promised . A. may B. can C. need D. shall 33. A recent survey shows that the number of children who from the countryside with their

一、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 1.符号计算与一般数值计算有很大区别,它将得到准确的符号表达式。在MATLAB命令窗口中键入命令syms x,y1=sqrt(x);y2=x^2;int(y1-y2,x,0,1),屏幕显示的结果是 () (A)y1 =x^(1/2) (B)ans= 2/3;(C)y2 =x^2;(D)ans= 1/3 2.在MATLAB命令窗口中键入命令A=[1 4 2;3 1 2;6 1 5];det(A(1:2,2:3).*A(1:2,2:3))。结果是() (A)ans= -143 (B)ans= 60 (C)ans= -16 (D)ans= -19 3.设n阶方阵A的特征值为:iλ(i=1,2,…,n),称||max)(ii Aλρ=为矩阵A的谱半径, 则下列MATLAB求谱半径命令是() (A)max(abs(eig(A)));(B)abs(max(eig(A))); (C)max(norm(eig(A)));(D)norm(max(eig(A))) 4.MATLAB系统运行时,内存中有包括X和Y在内的多个变量(数据),要删除所有变量 (数据),应该使用的命令是( ) (A)clear;(B)clc;(C)home;(D)clear X Y 5.用赋值语句给定x数据,计算3ln+)2+3sin(72ex对应的MATLAB表达式是() (A)sqrt(7*sin(3+2*x)+exp(2)*log(3)) (B)sqrt(7sin(3+2x)+exp(2)log(3)) (C)sqr(7*sin(3+2*x)+e^2*log(3)) (D)sqr(7sin(3+2x)+ e^2 log(3)) 6.在MATLAB命令窗口中输入命令data=[4 1 2 3 1 3 1 3 2 4];y=hist(data,4),结果是()(A)y= 4 1 2 3;(B)y=3 2 3 2;(C)y= 1 3 2 4 ;(D)y= 4 2 1 1 7.在MATLAB命令窗口中键入A=magic(6); B=A(2:5,1:2:5) 将得到矩阵B,B是()。 (A)2行5列矩阵;(B)4行两列矩阵;(C)4行3列矩阵;(D)4行5列矩阵 8.MATLAB绘三维曲面需要构建网格数据,语句[x,y]=meshgrid(-2:2)返回数据中()(A)x是行向量,y是列向量;(B)x是列向量,y是行向量; (C)x是行元素相同的矩阵;(D)x是列元素相同矩阵 9.下面有关MATLAB函数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A)函数文件的第一行必须由function开始,并有返回参数,函数名和输入参数; (B)MATLAB的函数可以有多个返回参数和多个输入参数; (C)如果函数文件内有多个函数,则只有第一个函数可以供外部调用; (D)在函数中可以用nargin检测用户调用函数时的输出参数个数 10.将带小数的实数处理为整数称为取整,常用四种取整法则是:向正无穷大方向取整、向负无穷大方向取整、向零方向取整和四舍五入取整。MATLAB提供了如下四个取整函数,若a = -1.4,对a 取整的结果是-1,则不应该选用下面哪个函数。( ) (A)floor;(B)round;(C)ceil;(D)fix 第 1 页共5页学院姓名学号任课老师选课号………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

习题2:单项选择题(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组:共25小题 1.按照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种类的划分标准,仲裁属于( ) A.公力救济B.自力救济C.司法救济D.社会救济 2.下列关于民事诉讼辩论原则适用范围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仅适用于案件实体问题的辩论B.仅适用于案件程序问题的辩论 C.仅适用于案件法律问题的辩论D.适用于案件实体问题、程序问题和法律问题的辩论 3.下列关于调解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法院调解是处理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B.法院调解应当是在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进行 C.再审程序中不适用调解D.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可以调解 4.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 A.无权处分B.有权处分,但须人民法院同意C.有权在法定的范围内处分D.有权自由处分 5.根据法律规定,一方当事人为公民,另一方当事人是法人的,申请执行的期限为( ) A.3个月B.6个月C.1年D.2年 6.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先予执行的案件是( ) A.要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案件B.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C.侵害名誉权的案件D.要求返还借款的案件 7.下列有关诉讼费用负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调解结案的,由当事人协商负担B.诉讼费用一般由败诉方负担 C.双方都有责任的,按比例分担 D.人民法院无权决定诉讼费用的负担

8.民事诉讼中的期间是指( ) A.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与法院会合实施诉讼行为的时间 B.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各自单独为某种诉讼行为必须遵守的期限 C.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完成诉讼行为所必须遵守的期限 D.法院完成诉讼行为所必须遵守的期限 9.在诉讼中,为了保证将来生效判决能够得以执行,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人民法院依职权对当事人有关财产可采取的强制性保护措施的制度是( ) A.先予执行B.强制执行C.财产保全D.行为保全 10.对必要共同诉讼而言,其诉讼标的是( ) A.共同的B.同一种类的C.共同的或者同一种类的D.分别形成的 11.法定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是源于( ) A.当事人的授权B.法定代理人的授权C.法律的直接规定D.人民法院的直接指定 12.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诉讼中有权( ) A.提出管辖权异议B.放弃诉讼请求C.承认诉讼请求D.提供证据 13.甲乙两人对一栋房屋的产权发生争议进行诉讼,丙对该栋房屋中的两间房屋主张权利,丙在诉讼中的地位是( ) A.共同原告B.共同被告C.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D.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14.根据诉讼证据与证明责任的关系,可以将证据分为( ) A.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B.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C.本证与反证D.合法证据与非法证据 15.原告的起诉被法院受理后将会产生的法律后果是( ) A.诉讼时效中止中断B.不影响当事人就该案向其他法院起诉 C.当事人不能撤诉 D.当事人取得相应的诉讼地位 16.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法院有( )

单项选择题答案

练习题-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练习题1 (1).NET Framework将定义为一组规则,所有.NET语言都应该遵守这个规则才能创建可以与其他语言互操作的应用程序。A A.CLR B.JIT C.MSIL https://www.360docs.net/doc/ad8130942.html, (2)在Visual Studio窗口中,在窗口中可以察看当前项目的类和类型的层次信息。A A.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 B.类视图 C.资源视图 D.属性 (3)在.NET Framework中,MSIL是指。B A.接口限制 B.中间语言 C.核心代码 D.类库 (4)是独立于CPU的指令集,它可以被高效地转换为本机机器代码。C A.CLR B.CLS C.MSIL D.Web服务 (5)包含在.NET Framework的各语言之间兼容的数据类型。B A.JIT B.CTS C.CLS D.MSIL (6)C#源代码经过次编译,才能在本机上执行。B A.1 B.2 C.3 D.0 (7)所有.NET支持的编程语言编写的源代码经过一次编译后,被编译成。D A.机器代码 B.C#源代码 C.CLS代码 D.MSIL代码 (8)在.NET中,关于CLR和MSIL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A.应用程序在CLR环境被编译成MSIL,MSIL能够被任何计算机执行 B..应用程序被编译两次,第一次生成MSIL,MSIL在本机运行时被CLR快速编译 C.应用程序被编译两次,但是第二次CLR编译比第一次慢 D.以上都不对 (9)CLR为.NET提供以下方面的功能或者服务,除了。D A.无用存储单元收集 B.代码验证和类型安全 C.代码访问安全 D.自动消除程序中的逻辑错误 (10).NET Framework有两个主要组件,分别是和.NET基础类库。A A.公共语言运行环境 B.Web服务 C.命名空间 D. Main()函数 (11)控制台应用程序使用命名空间中的类处理输入和输出。A A.System.IO B.System.Web C.System.Windows.Forms D.System.Data (12)Windows应用程序使用命名空间中的类处理输入和输出。C A.System.IO B.System.Web

一单项选择题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普遍-北方工业大学(精)

一、单项选择题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普遍性 B、特殊性 C、科学性 D、客观实在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 D、物质是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3.近代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B、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C、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6.“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 A、先验论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经验论的观点 7.意识的本质是 A、大脑的机能和属性 B、人脑的机能,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C、大脑的分泌物 D、思维的各种现象 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A、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 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

9.一寺院门口挂着旗幡,山风吹过,旗幡飘动。一和尚说是幡动,另一和尚说是风动,惠能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惠能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主观唯心论 D、客观唯心论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有: A、“水者,何也?万物之本也” B、世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的、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C、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D、世界由不可再分的原子和虚空构成 E、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 2.承认静止的意义在于它是: A、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 B、把事物区别开来和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C、认识事物和利用事物的逻辑起点和基础 D、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E、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起点 3.把运动与静止割裂开来,必然导致: A、相对主义 B、诡辩论 C、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D、决定论 E、庸俗唯物论 4.在我国改革开放中要正确认识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A、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稳定的基础 B、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有真正的稳定 C、发展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D、稳定是绝对的,发展是相对的 E、发展和稳定的地位和作用同样重要 5.下列命题中表达了时间的一维性的有: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D、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E、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马克思主义时空观包括: A、时间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 B、时间和空间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D、时间和空间是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E、时间与空间是稳定性与运动性的统一

马哲选择题附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 )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 3、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 A )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 A )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C )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

环的过程 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 B ) 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 C.既肯定又否定 D.既前进又倒退 7、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B )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D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C )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依赖于物质 11、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一种( A ) A.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 B.折衷主义观点

单项选择题有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对吴均《山中杂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诗中的景象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A. 全诗一句一景,没有人的痕迹。 B. 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只是为了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C.本诗表达生动形象,主题明确,作者借幽居的景象,暗示归 D.隐山居之乐,充分表达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闲适心情。 2、关于诗歌《山中杂诗》赏析,不正确的是( B )此题有疑问 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 A.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这首诗写作者仕途不畅,尚未年高就要过上归隐生活,但他 B.很喜爱宁静的山居生活。 这首诗是作者在被贬后有感而发的,侧面体现了作者仕途不 C.畅,鸿图大志不得抱的遗憾。 这首诗表达生动形象,主题明确,作者借幽居的景象,暗示 D.归隐山居之乐,充分表达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闲适心情。 3、赏析诗歌《山中杂诗》,关于诗的写作手法,不正确的是 ( D )

本诗单纯使用白描细描手法。 A. 本诗动静相衬,相得益彰。。 B. 本诗景物交融,景中含情,景中有人。 C. 本诗托物寓意,情感表现相当明显。 D. 4.赏析诗歌《山中杂诗》,关于“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不能用“望”来代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窥”和“望”都有“用眼睛去看”的意思,用哪一个字在 A.本诗没有多大影响,只是作者用词习惯。 “窥”和“望”虽然都有“看”的意思,“窥”是从缝隙中 B.看的意思,“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两者不在一个层面上。 作者当时是竹林里,是通过竹子与竹子之间的间隙看到的路 C.日,所以应该用“窥”。 “窥”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而“望”则更体现 D.出意境的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 以下关于诗歌《山中杂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是( C )、5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 A.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诗中说明了一个道理:拥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就会欣赏到与 B.众不同的景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MIS的创始人是 A.瓦尔特·肯尼万 B.高登·戴维斯 C.比尔·盖茨 D.王选 2、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是 A.人、信息、系统 B.人、计算机、系统 C.计算机、信息、网络 D.系统、计算机、信息 3、一个最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基本上由以下 A.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管理者、信息使用者 B.信息源、人、信息开发者 C.信息处理器、信息管理者、信息使用者 D.系统、计算机、信息传递者 4 程来进行分类,就有 A.人工的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管理信息系统 B.人工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管理信息系统 C.单机的管理信息系统、网上的管理信息系统 D.人工的管理信息系统、单机的管理信息系统、网上的管理信息系统 5、ERP的中文意思是 A.企业信息管理 B.企业资源管理 C.企业资源计划 D.制造资源计划 6、DSS的中文意思是 A.企业资源计划 B.决策支持系统

C.制造资源计划 D.管理信息系统 7 的系统,主要考虑的是其系统功能的 A.部分发挥 B.整体发挥 C.优势发挥 D.层次发挥 8、EDPS的中文意思是 A.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 C.制造资源计划 D.企业资源计划 9、BPR的中文意思是 A.敏捷信息系统 B.企业资源计划 C.业务流程重组 D.制造资源计划 10、AIS的中文意思是 A.敏捷信息系统 B.企业资源计划 C.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D.制造资源计划 11、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一般分为 A.程序和数据 B.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C.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D.程序、数据和文档 1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依次为 A.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B.文件系统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C.单机系统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D.文件系统阶段、单机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13、网关(Gateway),它的作用是

物质特性的“变”与“不变”

物质特性的“变”与“不变” ——2015年新课标卷一道哲学题引发的思考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物质特性”的介绍出现了两处看似矛盾的说法,“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与“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是意识产生的前提”。在强调“唯一特性”的同时怎么还会出现“反应特性”的说法呢?这一发现让一些对教材研究细心的教师和学生感到困惑,这难道是教材中出现的一大漏洞。关于这一问题,本文以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第23题为例,谈一谈如何对它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为了能更好的备战2016年高考作些参考。 例(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23题):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本题②中的观点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决定事物的特性,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可以轻易排除,通过排除法,则答案可以在B、D两个选项中选择。③选项“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强调联系的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即“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本题的选择在①与④两个选项的比较,①选项“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④选项“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与“事物有不同的特性”的说法到底哪个是正确的。“特性”一词很容易让部分学生在做题时联想到教材中出现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既然“特性”是唯一的,那么怎么会有“不同的特性”这个说法呢,所以在选择上出现把④选项排除的结果。 我们先把教材中出现“物质特性”的两处内容进行分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与“一切物质具有的反应特性是意识产生的前提”。如果承认物质只有“唯一特性”的说法,那么物质的特性就是“不变”了;反之,如果认为物质还有其他特性,那么说明物质的特性有可能“变”了。物质的特性到底是“不变”还是“变”,这个问题如果要想明确区分的话,首先得理解哲学中的“物质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所讲的“物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来源于具体的事物而又不同于具体的事物,即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其中最本质的规律。作为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它是

第一章练习题和答案(客观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 B..可知性C.存在性 D.客观实在性 3、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 )。 A.绝对主义B.唯物主义C.不可知论 D.唯心论 4、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A.一元论和二元论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论和唯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是( )。 A.如何回答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如何看待现实和理想的关系问题 C.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D.如何回答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6、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动物心理的形成B.语言的产生 C.劳动D.人脑的进化 7、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 A.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C.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观点表明 ()。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9、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10、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客观性B.能动性C.任意性D.对象性 1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运动B.层次性C.结构性D.客观实在性 1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 )。 A.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 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3、时间和空间是()。

(一)单项选择题

第四章肿瘤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肿瘤良、恶性的主要依据是: A.肿瘤的大小 B.肿瘤的外形 C.肿瘤细胞的形态 D.肿瘤的复发 2.良、恶性肿瘤的根本区别在于: A.生长部位 B.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C.有无完整包膜 D.间质的多少 3.“癌症”是指: A.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B.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C.恶性肿瘤的统称 D.分化差的肿瘤 4.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 A.癌症 B.类癌 C.癌 D.肉瘤 5.起源于纤维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 A.恶性纤维瘤 B.纤维肉瘤 C.纤维癌 D.纤维瘤恶性变 6.癌的转移方式主要为:

A.血道转移 B.淋巴道转移 C.种植性转移 D.神经束衣转移 7.癌与肉瘤的根本区别在于: A.发生的年龄 B.转移途径 C.生长的速度 D.组织来源 8.原位癌是指: A.原发部位的癌 B.癌细胞仅在上皮层,没突破基底的癌C.没有发生转移的癌 D.早期癌 9.恶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高,说明:A.恶性程度越高 B.危害性越大 C.转移越早 D.异型性越小 10.恶性肿瘤分级的依据是: A.分化程度高低 B.浸润的围 C.有无转移 D.对机体的危害程度 11.单纯癌是指: A.癌细胞形态单一 B.对机体危害较小 C.低分化腺癌,癌细胞不构成腺体结构D.只局限在原发部位,没有发生转移

12.下列哪项是恶性肿瘤: A.血管瘤 B.尤文瘤 C.脂肪瘤 D.纤维瘤 13.交界性肿瘤是指: A.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B.具有癌和肉瘤结构的肿瘤 C.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肿瘤 D.发生在表皮与真皮交界部位的肿瘤14.畸胎瘤是指: A.胎儿畸形导致的肿瘤 B.由两个或三个胚层组织构成的肿瘤 C.先天性因素所致的肿瘤 D.不是真正的肿瘤 15.肺转移性肝癌是指: A.肝癌转移至肺 B.肺癌转移至肝 C.肺癌和肝癌相互转移 D.肺癌和肝癌转移到它处 16.下列哪一项应命名为癌: A.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B.起源于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 C.起源于骨组织的恶性肿瘤 D.起源于基底细胞的恶性肿瘤 17.有关鳞状细胞癌I级正确的描述是:A.癌巢清楚,细胞间桥存在,常有癌珠B.癌巢欠清,细胞间桥存在,无癌珠 C.癌巢不清,无细胞间桥,无癌珠

单项选择题2

单项选择题 ( )1.Look at_____ picture. In it we can see______ small boat on the river. A. a, a B. the, the C. the, a D. a, the ( )2.Here are your new trousers. Please_______. A. look it after B. look after it C. look them after D. look after the m ( )3.The purse is______. It's not______. A. my, his B. hers, his C. her, mine D. mine, her ( )4.This is Mr. Huang's watch. Please ______. A. give them to him B. give him them C. give it to him D. give him it ( )5.Do you know the girl over there? She _______a red dress today. A. puts on B. have C. is in D. takes off ( )6."_____in your Chinese book?" "A photo of my twin sister." A. Who's B. What's C. Where's D. How's ( )7.Mike's schoolbag is _____the floor_____ his desk. A. on, in B. on, under C. beside, near D. behind, over ( )8.It's already(已经) midnight. It's time_____, I think. A. to go to bed B. go to bed C. for the bed D. for to bed ( )9."Oh,your kites are very nice.""_______." A. That's right B. It's nice C. Yes, you are right D. Thank you ( )10.Jim,with Tom, Bill and Lu Ming_____ there in the tree house. A. are sitting B .is sitting C. are up D. is up ( )14."Do you have a sweater like this?" "Yes, I have_____." A. one B. a one C. red one D. i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