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矿床学第十章可燃有机矿床全解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球的资源精ppt课件

煤的形p成pt课件过. 程图解
13
二、能源 1. 煤
地球上的煤主要形成于石炭纪、二叠纪、三叠 纪和侏罗纪,少量形成于老第三纪(古近 纪)。
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聚 煤带。
地球上的煤主要分布于两条巨大的聚煤带,一
条横亘欧亚大陆,西起英国,向东经德国、
波兰、原苏联,直到我国的华北地区;另一
积极参与水循环的浅层地下径流量。
ppt课件.
33
四、水资源 1. 世界及中国水资源的概况
全世界各大洲水资源概况表
洲别
大陆及 岛屿面
积
平均年降水量
深度 体积 (mm) (1012m3)
平均 年江河径流量
平均 年地下水更新量
深度 体积 占江河径流 体积 (mm) (1012m3) 量的百分数 (1012m3)
第十章 地球的资源
ppt课件.
1
主要内容
一、矿产资源 二、能源 三、土地资源 四、水资源 五、生物资源
ppt课件.
2
一、矿产资源 1. 矿床与矿体
矿产: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 的可供人类利用的矿物或岩石资源。
1. 矿床与矿体 矿床: 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中所含某
些物质成分的质和量符合一定的经济技术 条件要求,并能为国民经济所利用的综合 地质体。
印度
17800
541
8.44
0.21
日本
5470
1470
1.24
0.34
ppt课件.
35
四、水资源 2. 水资源的利用
2. 水资源的利用
(1)水量问题是当前世界普遍面临的社会 问题;
(2)水质下降是当前世界普遍面临的另一 个社会问题。
第十章矿床水文地质学讲义(充水条件)

2020/8/6
第28页
(二)、以地表水为主要充水水源的矿床
这类矿床赋存在山区河谷和平原区河流、湖泊及海洋等 地表水附近或其下面。充水特征主要取决于地表水的补给方 式。根据地表水进入井巷的方式和强弱,可分为四种情况:
1、是地表水不补给者:矿体顶部有较厚的可靠隔水层, 矿体与地表水之间无水力联系;
2、是地表水微弱补给者:矿体顶部有弱隔水层,少量地 表水可通过它补给井巷;
受季节流量变化大的河流补给的矿床.其涌水强度亦呈季节性周期 变化。有常年性大水体补给时,可造成定水头补给稳定的大量涌水,并 难于疏干。有汇水面积大的地表水补给时,涌水量大且衰减过程长。
2、矿井涌水强度还与井巷到地表水体间的距离、岩性 与构造条件有关。
一般情况下,其间距愈小,则涌水强度放大。其间岩层的渗透性愈 强,涌水强度愈大。当其间分布有厚度大而完整的隔水层时,则涌水极 微或无影响。其间地层受构造破坏愈严重,并巷涌水强度亦愈大。
2020/8/6
第12页
1、矿床的开采单位
沿倾向的长度,由于井田的范围过大,所以开采时尚需 按矿体(层)的倾角和技术条件,将矿体划分为更小的单元有 顺序的进行开采。
对倾斜的矿体(层),多沿倾斜按一定标高分成若干个平 行于走向的长条,称其为阶段。其上边界为阶段回风平巷, 所在水平面称回风水平;下边界则为阶段运输平巷,其水平 面称运输水平。
2020/8/6
第35页
单个矿井的突水(涌水),多系以某一种 水源为主,多种水源综合补给而成。实际工 作中,不仅要找出主要水源,还要分析
采前(天然)水源和采后(人工)水源,
以便于提出准确的防治水措施。
2020/8/6
第36页
三、充水通道
矿体及其周围虽有水存在,但只有通过某种通道。它们才 能进入井巷形成涌水或突水。涌水通道可分为两类:地层的孔 隙、断裂带等属于自然形成的通道;以及由于不合理勘探和开 采造成的人为涌水通道。 (一)、自然通道
矿床学十风化矿床

状节理化作用,暴风沙的冲击作用及冰川的侵蚀作用等。但是,除亚北极带和温 带高寒地区外,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相比,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2.化学风化作用 原岩由于化学作用,使组成岩石的矿物发生分解。也就是富含 氧及二氧化碳的水(雨水和土壤水)与矿物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风化现象最完善的研究是既分析矿物的变化,同时又分析化学的变化。最有 效的研究,是把这些变化同风化剖面上的风化强度或者深度联系起来。分析不同 气候带的基岩的化学风化作用。尽管化学的和矿物的变化的完整程度不同,它们 都是时间和风化作用强度的函数。对岩浆岩来说,矿物风化的顺序同矿物从岩浆 中结晶的次序相同,在深处较早结晶的那些矿物,在地表则是首先分解的。
第十章 风化矿床
一、概念、特点及工业意义 概念:风化矿床(风化壳矿床)系指陆地表层在风化作用
下形成的,质和量都能满足工业要求的有用矿物堆积的地质体。
风化作用是指地壳系表层的岩石和矿石在大气、水、生物等营
力的影响下,发生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化学的变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结果,使硅酸盐类矿物、可溶盐类(碳酸 盐等)及金属硫化物等等,被分解为三种主要组份: 1)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 2)原岩中化学性质较稳定的矿物; 3)风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新矿物。 这三种主要组份,可以在原地或附近得到充分富集形 成风化矿床;也可被搬运较远距离而沉积在水盆地中。
(二)原岩条件 风化壳和物质成分是以原岩成分为根据的,原岩是成 矿物质的来源。
1. 如富含铁、镍的超基性岩 (根据黎彤、饶纪龙 1962 年资料,含
Fe2O3 4.22%,FeO 7.77%;据K.Turkian和K.Wedepohl 1961资料,含Ni 2×10-1)和 基性岩(同上,含Fe2O3 4.17%,FeO 7.61%;Ni 1.3×10-2 )可形成红土型铁矿
2.化学风化作用 原岩由于化学作用,使组成岩石的矿物发生分解。也就是富含 氧及二氧化碳的水(雨水和土壤水)与矿物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风化现象最完善的研究是既分析矿物的变化,同时又分析化学的变化。最有 效的研究,是把这些变化同风化剖面上的风化强度或者深度联系起来。分析不同 气候带的基岩的化学风化作用。尽管化学的和矿物的变化的完整程度不同,它们 都是时间和风化作用强度的函数。对岩浆岩来说,矿物风化的顺序同矿物从岩浆 中结晶的次序相同,在深处较早结晶的那些矿物,在地表则是首先分解的。
第十章 风化矿床
一、概念、特点及工业意义 概念:风化矿床(风化壳矿床)系指陆地表层在风化作用
下形成的,质和量都能满足工业要求的有用矿物堆积的地质体。
风化作用是指地壳系表层的岩石和矿石在大气、水、生物等营
力的影响下,发生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化学的变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结果,使硅酸盐类矿物、可溶盐类(碳酸 盐等)及金属硫化物等等,被分解为三种主要组份: 1)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 2)原岩中化学性质较稳定的矿物; 3)风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新矿物。 这三种主要组份,可以在原地或附近得到充分富集形 成风化矿床;也可被搬运较远距离而沉积在水盆地中。
(二)原岩条件 风化壳和物质成分是以原岩成分为根据的,原岩是成 矿物质的来源。
1. 如富含铁、镍的超基性岩 (根据黎彤、饶纪龙 1962 年资料,含
Fe2O3 4.22%,FeO 7.77%;据K.Turkian和K.Wedepohl 1961资料,含Ni 2×10-1)和 基性岩(同上,含Fe2O3 4.17%,FeO 7.61%;Ni 1.3×10-2 )可形成红土型铁矿
矿床学13可燃矿床

二、成煤作用
1.泥炭化作用 植物遗体转化为泥炭是在微生物参与下发生的一个非常复 杂的生物化学作用过程。 早期植物遗体在沼泽浅部多氧环境下,植物的组成部分中 早期植物遗体在沼泽浅部多氧环境下,植物的组成部分中 有些被彻底分解,变成气体和水分;另一部分在微生物的 有些被彻底分解,变成气体和水分;另一部分在微生物的 作用下分解成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未遭受分解的部分,特 作用下分解成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未遭受分解的部分,特 别是稳定组分被保留。 别是稳定组分被保留。 接下来,在沼泽水的覆盖下出现缺氧,早期保留下来的植 接下来,在沼泽水的覆盖下出现缺氧,早期保留下来的植 物成分经厌氧细菌的分解及早期分解产物的化学合成作用 物成分经厌氧细菌的分解及早期分解产物的化学合成作用 转化为腐殖酸、腐殖酸盐类及沥青等;这些合成物质与部 转化为腐殖酸、腐殖酸盐类及沥青等;这些合成物质与部 分分解的和尚未分解的植物遗体,同沼泽中的泥质混合在 分分解的和尚未分解的植物遗体,同沼泽中的泥质混合在 一起形成泥炭。 一起形成泥炭。
四、煤的物质组成及煤岩分类
1.煤的物质组成 煤的化学组成可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两大类,其中有机组 煤的化学组成可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两大类,其中有机组 分主要为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组成煤 分主要为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组成煤 的主体部分;无机质包括水分和矿物杂质,是影响煤质量 的主体部分;无机质包括水分和矿物杂质,是影响煤质量 的有害组分。煤的主要成分及特征如下: (1)碳,是煤中最主要的成分和最主要的可燃物质。煤中 碳含量越高,发热量越大,煤质也越好。通常碳含量随着 煤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增高。 (2)氢,在煤中含量较少,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较重要,其燃烧热相当于 同重量碳的4.2倍。煤中氢含量一般随变质程度加深而减 同重量碳的4.2倍。煤中氢含量一般随变质程度加深而减 少。
【精编】中职语文职业模块《跨越百年的美丽》PPT课件

顾影自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 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感知课文 了解大意
(朗读全文)
• 尝试给文章分段,分为三大部分。概 括段落内容。
• 居里夫人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 为什么说是跨越百年的“美丽”?什 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品析全文 理解人品
1、如何理解居里夫人的“美”?
内在与外在并存
外在美:
正面叙述 侧面描写,运用反衬手法表现
内在美:
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 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 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治学严谨,积极探索
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 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 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和含氢量高,灰份低,粘结性强。含镜煤较多的烟煤宜炼焦。
•
亮煤 黑色但颜色比镜煤稍浅,光泽较强,仅次于镜煤,性
较脆,有时具贝壳状断口,均一程度较镜煤差,隐约可见微细
层理。成分由多量凝胶化物质与少量形态分子组成。亮煤可用
于炼焦。
•
暗煤 灰黑色,光泽暗淡,坚硬,致密,韧性较大,断口呈
不规则状,不显层理,成分中凝胶化物质较少,矿物质含量较
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在成吨的矿渣中 提炼出了0.1克镭。
——忘我执着,持之以恒
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
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
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 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淡泊名利
整体理解 全面把握
请同学们总览课文,看看作者是主要通过什 么样的表现手法让我们更为全面的认识了居 里夫人?
矿床学中一些基本概念.ppt

基
构造、晶簇状构
本
造、鲕状构造、
概 念
胶状构造、揉皱
构造等(图21)。
15 鸡冠状构造
16 鲕状构造 17 胶状构造 18 角砾状构造 19 似角砾状构造 20 骨架网孔状构造的碎片
四、矿石的质和量
第
一 1. 矿石品位及其表示方法
节
– 矿石品位(Tenor of ore),系指矿石中所
有
含有用组分的单位含量。
节
– 工业品位主要决定于以下因素:
有
(1)矿床的规模:矿床的规模愈大,工业品位 要求愈低,
关 矿
– 如对钼矿来说,大型矿床的工业品位为0.06%,而小 型矿床则为0.2%~0.3%左右;
石
– 又如大型残余硅酸盐镍矿,工业品位为0.5%,而小型
的
的则要求为0.7%~0.8%。
基
(2)矿石综合利用的可能性:
节
– 储量(reserves),是指经地质研究并利
有
用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如钻探、槽探、井
关
探、坑探等查明的矿产储藏量,是衡量矿
矿
床规模的重要依据。
石 的 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储量是根据矿石的体积、矿石的体重与平 均品位,按特定公式计算求得的。
本
概
念
四、矿石的质和量
第
一 3. 矿石储量
节
– 矿石储量的单位,对于不同矿产往往不同,
有 关 矿 石 的 基 本
明伴生有益组分的含量及赋存状态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矿石中有害组分的存在,对矿石质量有很大的 影响,如铁矿石中含硫高,会降低金属抗张强度, 使钢在高温下变脆;含磷高又会使钢在冷却时变脆 等,因此需要限制有害组分的含量。由此可见,伴 生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也是衡量矿石质量和利用性 能的重要标志。
第10章普通地质学第十章PPT课件

• 粒度粗(砂砾),石英为主 •良好的分选性和磨圆度; •具有交错层和不对称波痕; • 含底栖生物化石。 (3)远岸 • 粒度细(粉砂、泥质),成分复杂; • 分选好但磨圆差; • 水平层理,无交错层,偶尔有对称波痕; • 底栖生物,漂浮生物。 (4)下粗上细的粒第序21层页/共。27页
2、影响浅海带沉积物分布模式的因素
第11页/共27页
第12页/共27页
(二)潮流的搬运作用 • 海峡、河口流速大,搬运力大 • 钱塘潮 • 涌潮紊流使碎屑悬移,退潮急流运入海
(三)洋流的搬运作用 • 远程搬运 • 搬运量极少
(四)浊流的搬运作用
• 动力大、紊流强、 • 搬运力大,可有砾石、岩块
第13页/共27页
第五节 海水的沉积作用
感谢您的观看!
第27页/共27页
(一)海滩沉积作用 (二)潮坪沉积作用 (三)砂坝及砂嘴沉积作用
(四)泻湖沉积作用
• 泻湖--砂坝和砂嘴加高、伸长、连接,形成滨 海带壁障,内侧形成与外海隔绝、半隔绝的浅 水域。
• 淡化泻湖--潮湿气候带 / 上下盐度分化、下层 缺氧、H2S富集,底栖生物绝迹 / 黑色粘土质。
• 咸化泻湖--干旱气候带 / 斧足类-腹足类 / 细菌 / 方解石/ 白云石/石膏/芒硝等。
第24页/共27页
四、半深海-深海带的沉积作用
(一)半深海沉积作用 1、浊流沉积,大陆坡区,浊流作用强, 海底峡谷,沉积物复杂,陆源为主; 2、滑坡层--具揉皱构造; 3、软泥
第25页/共27页
(二)深海沉积作用 1、浊流沉积
递变层理/ 浊积层常与页岩互层/ 底面槽模 2、软泥
• 钙质软泥--有孔虫介壳堆积; • 硅质软泥--硅藻、硅质放射虫骨骼堆积; • 红色粘土--富Al、Fe,生物遗骸少。 3、锰结核 • 形成--碎屑吸附锰的氢氧化物 • 条件--丰富的来第源26页//氧共27化页 环境/海流补充锰
2、影响浅海带沉积物分布模式的因素
第11页/共27页
第12页/共27页
(二)潮流的搬运作用 • 海峡、河口流速大,搬运力大 • 钱塘潮 • 涌潮紊流使碎屑悬移,退潮急流运入海
(三)洋流的搬运作用 • 远程搬运 • 搬运量极少
(四)浊流的搬运作用
• 动力大、紊流强、 • 搬运力大,可有砾石、岩块
第13页/共27页
第五节 海水的沉积作用
感谢您的观看!
第27页/共27页
(一)海滩沉积作用 (二)潮坪沉积作用 (三)砂坝及砂嘴沉积作用
(四)泻湖沉积作用
• 泻湖--砂坝和砂嘴加高、伸长、连接,形成滨 海带壁障,内侧形成与外海隔绝、半隔绝的浅 水域。
• 淡化泻湖--潮湿气候带 / 上下盐度分化、下层 缺氧、H2S富集,底栖生物绝迹 / 黑色粘土质。
• 咸化泻湖--干旱气候带 / 斧足类-腹足类 / 细菌 / 方解石/ 白云石/石膏/芒硝等。
第24页/共27页
四、半深海-深海带的沉积作用
(一)半深海沉积作用 1、浊流沉积,大陆坡区,浊流作用强, 海底峡谷,沉积物复杂,陆源为主; 2、滑坡层--具揉皱构造; 3、软泥
第25页/共27页
(二)深海沉积作用 1、浊流沉积
递变层理/ 浊积层常与页岩互层/ 底面槽模 2、软泥
• 钙质软泥--有孔虫介壳堆积; • 硅质软泥--硅藻、硅质放射虫骨骼堆积; • 红色粘土--富Al、Fe,生物遗骸少。 3、锰结核 • 形成--碎屑吸附锰的氢氧化物 • 条件--丰富的来第源26页//氧共27化页 环境/海流补充锰
第十章 矿床学——变质矿床

二、变质过程产生的变化
(1) 脱水作用 2Fe(OH)3=Fe2O3 +3H2O (2) 重结晶作用 灰岩大理岩,蛋白石石英 (3) 还原作用 Fe2O3 Fe3O4 (4) 重组合作用 粘土矿物蓝晶石+石英 (5) 交代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过程中产生的变质热液 (6) 塑性流动和变形 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可发生揉皱、破碎和塑性流动,使岩石产 生定向构造; (7) 局部熔融。高温、高压及流体的参与,岩石出现选择性重熔 和局部熔融,形成混合岩化岩石。
J3
受变质矿床的一般特征及矿床实例
一般特征 矿床实例—辽宁弓长岭铁矿
J1
概述
变质建造
一、变质矿床一般特点
1 产在一定变质岩系中—变质建造 2 矿体形态复杂—变形、塑性流动 3 特殊的结构构造— 千枚状 片麻状 皱纹状构造 残余结构 变晶结构 交代结构 4 特殊的变质矿物 红柱石 蓝晶石 滑石
皱纹状构 造
二、变质过程产生的变化
(1) 脱水作用 2Fe(OH)3=Fe2O3 +3H2O (2) 重结晶作用 灰岩大理岩,蛋白石石英 (3) 还原作用 Fe2O3 Fe3O4 (4) 重组合作用 粘土矿物蓝晶石+石英 (5) 交代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过程中产生的变质热液 (6) 塑性流动和变形 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可发生揉皱、破碎和塑性流动,使岩石产 生定向构造; (7) 局部熔融。高温、高压及流体的参与,岩石出现选择性重熔 和局部熔融,形成混合岩化岩石。
中国变质岩地质图
中、新生代变质——洋脊、岛弧的变质
三、变质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类型
1 接触变质成矿作用
在变质过程中,没有或很少有外来物质的加入和原有物质的带出。成矿 作用主要表现在原岩或原矿床在岩浆热力影响下发生结晶或再结晶作用, 从而提高了或改变了其工业意义。例如石灰岩之变质成为大理岩,煤之变 质成为石墨等等。接触变质成矿作用的影响范围较小(几十米到几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