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齿轮传动精度设计知识大全
圆柱齿轮精度设计28页PPT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圆柱齿轮精度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齿轮结合精度设计

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EWm)
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EW是指在齿轮一周内, 公法线长度平均值与公称值之差。即
△EWm =(W1+W2+…+Wn)/z — W公称 齿轮因齿厚减薄使公法线长度也相应减小,所
以可用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作为反映侧隙的一 项指标。通常是通过跨一定齿数测量公法线长 度来检查齿厚偏差的。
●滚刀本身的基节、齿形等制造误差。此误差会复映到被 加工齿轮的每一齿上,使之产生基节偏差和齿形误差。
以上三项误差在齿坯一转中多次重复出现,为短周期误差。
HOME
圆柱齿轮传动精度的评定指标
根据齿轮精度要求,把齿轮的误差分成影响运 动准确性误差、影响运动平稳性误差、影响载
荷分布均匀性误差和影响侧隙的误差。并相应 提出精度评定指标。
齿形误差(△ff)
齿形误差是在端截面上,齿形工作部分内(齿顶 部分除外),包容实际齿形且距离为最小的两条 设计齿形间的法向距离。设计齿形可以根据工作 条件对理论渐开线进行修正为凸齿形或修缘齿形。
齿形误差会造成齿廓面在啮合过程中使接触点偏 离啮合线,引起瞬时传动比的变化,破坏了传动 的平稳性。
齿距偏差 (△fpt )
几何偏心误差
以滚切直齿圆柱齿轮为例,分析在切齿过程中所产 生的主要加工误差 。
齿坯孔与机床心轴的安装偏心(e),也称几何偏心, 是台齿回坯转在轴机线床OO上不安重装合时形,成齿的坯偏基心准e。轴加线工O1时O1,与滚工刀作 轴线与工作台回转轴线OO距离保持不变,但与齿坯 基滚准切轴成线如O图1所O1示的的距齿离轮不,断使变齿化面(位最置大相变对化于量齿为轮2 e基)。 准中心在径向发生了变化,故称为径向误差。工作 时产生以一转为周期的转角误差,使传动比不断改 变。
圆柱齿轮精度标准

公差组 检验组
附注
△fi’
综合项目,成批生产时优先选用
△ff与△fpb △ff能反映单个齿的齿形误差,
△ff与△fpt
而△fpb或△fpt反映出换齿时是
否平稳
II
*
f fβ
用于6级及以上精度的斜齿轮或 人字齿轮
△fi’’ 需保证齿形精度
△fpt与△fpb 用于9~12级精度
设计举例:
已知万能卧式铣床主轴箱内连接电动机的一对直齿圆
柱齿轮,m=3mm,α=20°,z1=21, z2=59, 齿宽b1=28mm, b2=28mm,齿轮材料为钢,线胀系数为α1=11.5×10-6/℃, 箱体材料为铸铁,线胀系数为α2=10.5×10-6/℃;电动机 转速为n1=1450r/min,齿轮箱采用喷油润滑,齿轮工作 温度t 1=80℃,箱体工作温度t2 =50℃;生产规模为批量 生产。试确定小齿轮的精度等级、检验项目及公差数
参见P232表12-3、12-4
齿轮精度等级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齿轮的三个公差组选择相同的精 度等级。
根据齿轮使用要求和工作条件不同,允许对三 个公差组选择不同的精度等级。
同一公差组中的各项目必须同级。
检查和验收齿轮时,以三个公差组中最低精度 来评定齿轮的精度等级。
原则: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
的精度等级。
方法:计算法、类比法 表12-6 各种机械中齿轮的精度等级
例如:
1. 分度、读数机构中的齿轮:
计算出齿轮一转范围内允许的最大转角误差,确定 第I公差组的精度等级,再确定其他公差组的精度等 级。
2. 高速动力齿轮: 根据圆周速度和噪声要求确定第II公差组的精度等 级,第III公差组不低于第II公差组的精度。
第10章圆柱齿轮精度设计与检测03

偏差 f δ
②垂直平面上的平行度
偏差 f β
垂直平面上的 平行度偏差
轴线平面上的
轴线平行度偏差
图10.11 轴线平行度偏差
第十四页,共73页。
15
轴线平行度偏差允许值为:
① 轴线平面上的平行度最大推荐值为
f (b L)F
( 10) .10
② 垂直平面上的平行度最大推荐值 为
31
j ① 计算最小法向侧隙 bn min
a1 2(d1d2)m 2(z1z2)
2.75 (26 56 )11.725 2
由 式(10.2):
2 jbnm in3(0.060.0005a0.03m n)
2 (0 .0 6 0 .0 0 0 5 1 1 2 .7 5 0 .0 3 2 .7 5 ) 0 .1 3 3 3
第十一页,共73页。
10.3.3 齿轮副和齿坯精度
12
1. 齿轮副的精度
(1) 中心距偏差 fa(允许值 fa)
① 中心距偏差是是指实
际中心距与公称中心距之差
,见图10.11所示。
即faaaa
中心距偏差不但影响 齿轮副的侧隙,而且对齿 轮的重合度也有影响。所 以需要控制。
图10.11 轴线平行度偏差
(1) 计算法 高速齿轮:根据圆周速度要求或噪音大小
重载齿轮:根据强度要求或寿命
(2) 类比法 类比法是参考同类产品的齿轮精度,结合所设计齿轮的具
体要求来确定精度等级。
类比法是按齿轮的用途和工作条件(v) 等进行对比选择。 从表10.4和表10.5中选出平稳性精度等级(因为平稳性是三 项精度中的核心)。
式 J b n f 中 ( f p 、 b f p 、 1 b F 1 2 、 F 2 、 f 、 f )
直齿圆柱齿轮设计步骤知识讲解

直齿圆柱齿轮设计1.齿轮传动设计参数的选择齿轮传动设计参数的选择:1)压力角α的选择2)小齿轮齿数Z1的选择3)齿宽系数φd的选择齿轮传动的许用应力精度选择压力角α的选择由《机械原理》可知,增大压力角α,齿轮的齿厚及节点处的齿廓曲率半径亦皆随之增加,有利于提高齿轮传动的弯曲强度及接触强度。
我国对一般用途的齿轮传动规定的压力角为α=20o。
为增强航空有齿轮传动的弯曲强度及接触强度,我国航空齿轮传动标准还规定了α=25o的标准压力角。
但增大压力角并不一定都对传动有利。
对重合度接近2的高速齿轮传动,推荐采用齿顶高系数为1~1.2,压力角为16 o~18 o的齿轮,这样做可增加齿轮的柔性,降低噪声和动载荷。
小齿轮齿数Z1的选择若保持齿轮传动的中心距α不变,增加齿数,除能增大重合度、改善传动的平稳性外,还可减小模数,降低齿高,因而减少金属切削量,节省制造费用。
另外,降低齿高还能减小滑动速度,减少磨损及减小胶合的可能性。
但模数小了,齿厚随之减薄,则要降低齿轮的弯曲强度。
不过在一定的齿数范围内,尤其是当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齿面接触强度时,以齿数多一些为好。
闭式齿轮传动一般转速较高,为了提高传动的平稳性,减小冲击振动,以齿数多一些为好,小一些为好,小齿轮的齿数可取为z1=20~40。
开式(半开式)齿轮传动,由于轮齿主要为磨损失效,为使齿轮不致过小,故小齿轮不亦选用过多的齿数,一般可取z1=17~20。
为使齿轮免于根切,对于α=20o的标准支持圆柱齿轮,应取z1≥17。
Z2=u·z1。
齿宽系数φd的选择由齿轮的强度公式可知,轮齿越宽,承载能力也愈高,因而轮齿不宜过窄;但增大齿宽又会使齿面上的载荷分布更趋不均匀,故齿宽系数应取得适合。
圆柱齿轮齿宽系数的荐用值列于下表。
对于标准圆柱齿轮减速器,齿宽系数取为所以对于外捏合齿轮传动φa的值规定为0.2,0.25,0.30,0.40,0.50,0.60,0.80,1.0,1.2。
圆柱齿轮精度标准资料

安装基准面的跳动公差 表7.24 安装基准面的跳动公差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齿轮各表面的粗糙度,将影响到齿轮的加工方法、使用性能和经济性,见表7.25。
表7.25 齿轮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推荐值
4、齿轮精度的标注
齿轮工作图上,应标注齿轮的精度等级、检验组公差、齿厚偏差的数值。 视图上直接标注齿顶圆直径及公差、分度圆直径、齿宽及公差、孔(轴)直径及公差、定位面及其
齿轮副的精度
(2)轴线平行度偏差fΣδ 、fΣβ fΣδ是指一对齿轮的轴线在其基准平面上投影的平行度偏差。 fΣβ 是指一对齿轮的轴线在垂直于基准平面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平面上投影的平行度偏差,见图7.31。
齿轮副的精度.1 为保证载荷分布均匀性和齿面接触精度,轴线平行度偏差应加以控制。
L f 2b F f 2f
齿轮安装基准的确定.1
② 由一个“长的”圆柱或圆锥形的面来同时确 定轴线的位置和方向,孔的轴线可以用与 之正确装配的工作心轴的轴线来表示,见 图7.28。
0.04(L/b)Fβ 或0.1Fp
取两者中之小值
图7.28 由一个“长的”基准面确定的基准轴线
齿轮安装基准的确定.2
③ 用一个“短的”圆柱形基准面来确 定轴线的位置,轴线方向垂直 于一个基准面,见图7.29。
齿面接触时,非工作齿面间的最小距离。
图7.33 用塞尺测量齿轮副的法向侧隙jbn
jbnjwct ow nct obn
(2)最小侧隙jbmin的确定
jbmin是当一个齿轮的齿以最大允许实效齿厚与一个也具有最大允许实效齿厚的相匹配的齿在最小的允 许中心距啮合时,在静态下存在的最小允许侧隙。
实效齿厚是指测量所得的齿厚加上轮齿各要素偏差及安装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在齿厚方向的量。
圆柱齿轮精度PPT课件

一、概述
1.圆柱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要求:必须保证啮合齿面沿齿宽和齿高方向的实际 接触面积,以满足承载的均匀性要求。 齿侧间隙
要求:齿轮副啮合传动时,非工作齿面间应留有一定 的间隙
不同工作条件和不同用途的齿轮对上述四项使用要求 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精密机床、控制系统的分度齿轮和测量仪器的读数齿轮 汽车、拖拉机和机床的变速齿轮 起重机械、矿山机械等重型机械中的低速重载齿轮 汽轮机和涡轮机中的高速重载齿轮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7.1 概述 7.2 圆柱齿轮同侧齿面精度指标 7.3 圆柱齿轮径向综合偏差的精度指标 7.4 齿轮的侧隙和接触斑点 7.5 齿轮坯、齿轮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 7.6 圆柱齿轮的精度设计
一、概述
1.圆柱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运动精度)
要求:从动齿轮在一转范围内的最大转角误差不超过 规定的数值 ,以使齿轮在一转范围内传动比的变化尽 量小。 传动平稳性
第一节 圆柱齿轮同侧齿面的精度指标(必检)
一、单个齿距偏差Δf pt( f pt)
单个齿距偏差指在端截面上,在接近齿高中部的一个 与齿轮轴线同心的圆上,实际齿距与理论齿距的代数差
单个齿距偏差反映的是齿轮在转过一个齿距角(360°/ z)内的角度变化误差,当齿轮存 在单个齿距偏差时,一对齿啮合完毕而另外一对齿进入啮合时会有冲击,将影响齿轮传动 的平稳性。
给出了齿轮评定项目的允许值及规定了检测齿轮精 度的实施规范。
第一节 圆柱齿轮同侧齿面的精度指标
圆柱齿轮同侧齿面的精度适用于通用机械 和重型机械中的单个渐开线齿轮,
一般齿轮精度的检验项目主要从齿距、齿 形和齿向等三个方面加以检测,必检的基本 参数有单个齿距偏差Δf pt 、齿距累积总偏差
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及测量

第一节 员工的培训管理
培训规划作为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满足员工培训需求的活 动实施方案,其制定过程中有以下要求:
(1)系统性。(2)标准化。(3)有效性。(4)普遍性。 培训规划的重点应当是分析研究培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解
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制定培训规划应注意以下问题: (1)制定培训的总体目标的主要依据: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企业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课题二 齿轮加工误差简述
3.滚刀的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 滚刀本身的基节、齿形角等加工误差,都会在加工齿轮过程
中被反映到被加工齿轮的每一个轮齿上,使加工出来的齿轮产生 基节偏差和齿形误差。滚刀偏心使被加工齿轮产生径向误差。滚 刀刀架导轨或齿坯轴线相对于工作台旋转轴线的倾斜及轴向窜动, 使滚刀的进刀方向与轮齿的理论方向不一致,直接造成齿面沿齿 长方向(轴向)歪斜,产生齿向误差,主要影响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4.齿坯本身的误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员工培训评估
二、员工培训评估的层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第一级评估:反应评估 2.第二级评估:学习评估 3.第三级评估:行为评估 4.第四级评估:结果评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员工培训评估
三、撰写培训评估报告
培训评估完成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写出公正合理的评估报告。评估报告 的内容如下: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3)培训需求的阶段分析。主要有目前培训需求分析及未来培训需求 分析两种。
3.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的实施程序 (1)前期准备工作。 (2)制订培训需求调查计划。 (3)实施培训需求调查工作。 (4)分析与输出培训需求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啮合圆柱齿轮所有计算公式大全、检验方法、各精度差数表格汇总 名称及代号 计算公式及说明 直齿轮 斜齿及人字齿轮
模数 m 由强度计算或结构设计确定,并取标准值。 法向模数mn取标准值。
端面模数:mt=mncos 分度圆 螺旋角 =0 两轮螺旋角相等,方向相反 分度圆压力角 =20 ° n=20°,tant=tann/cos 分度圆直径 d d=mz d=mtz 标准中心距 a a=(d1+d2)/2=(z1+z2)m/2 a=(d1+d2)/2=(z1+z2)mn/(2cos) 啮合角' 情况Ⅰ:已知总变位系数(x1+x2)时, inv'=2(x1+x2)tan/(z1+z2)+inv invt'=2(xn1+xn2)tann/(z1+z2)+invt 求出啮合角'后,可求出变位后的中心距a'; 情况Ⅱ:已知变位后的中心距a'时, cos'=acos/a'cost'=acost/a' 求出啮合角'后,由上式求(x1+x2)值,再进行分配。 中心距变动系数 y y=(a'-a)/m =(z1+z2)(cos/cos'-1)/2 yn=(a'-a)/mn =(z1+z2)(cost/cost'-1)/(2cos) yt=yncon 变位后的中心距a' a'=a+ym=acos/cos' a'=a+ytmt=a+ynmn=acost/cost' 齿根圆直径df df=d-2(ha+c-xm) df=d-2(han+cn-xnmn) 齿顶圆直径da da1=2a'-df2-2c da2=2a'-df1-2c da1=2a'-df2-2cn da2=2a'-df1-2cn 齿顶高 ha ha=(da-d)/2 齿根高 hf hf=(d-df)/2 齿高 h h=ha+hf 基圆直径db db=dcos db=dcost 节圆直径d' d'=db/cos' d'=dbcost 分度圆齿距 p p=m pn=mn, pt=mt 基圆齿距 pb pb=pcos pbt=ptcost 齿顶压力角a a=arccos(db/da) at=arccos(db/da) 基圆螺旋角b b=0 tanb=tancost cosb=coscosn/cost 端面重合度 =[z1(tana1-tan')+ z2(tana2-tan')]/(2) =[z1(tanat1-tant')+ z2(tanat2-tant')]/(2)
纵向重合度 =0 =bsin/(mn),b为齿轮宽度
总重合度 = =+
注:角标n为法面,t为端面;1为小齿轮,2为大齿轮。 齿 轮 标 准 模 数 (mm)
圆柱齿轮 (GB12368-90)
第1系列 1 1.25 1.5 2 2.5 3 4 5 6 8 10 12 16 20
第2系列 1.75 2.25 2.75 (3.25) 3.5 (3.75) 4.5 5.5 (6.5) 7 9 (11) 14 18
锥齿轮 (GB12368-90) 1 1.125 1.25 1.375 1.5 1.75 2 2.25 2.5 2.75 3 3.25 3.5 3.75 4 4.5 5 5.5 6 6.5 7 8 9 10 11 12 14 16 18 20
注:1. 斜齿轮及人字齿轮取法面模数为标准模数;锥齿轮取大端模数为标准模数。 2. 优先采用第1系列,括号内的模数尽可能不用。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基本齿廓 mm (GB1356—88) 基 本 齿 廓 参 数 代 号 数 值 齿顶高 工作齿高 顶隙 全齿高 齿距 齿根圆角半径 ha h′ c h p Rf
m 2m 0.25m 2.25m m
≈0.38m
注:1. 本标准适用于模数m≥1mm,齿形角=20°的渐开线圆柱齿轮。 2. 允许齿顶修缘。
中 心 距 系 列(推荐使用)mm
第1系列 40 50 63 80 100 125 160 200 250 315 400 500 630 800 1000 1250 1600 2000 2500
第2系列 145 180 225 280 355 450 560 710 900 1120 1400 1800 2240 动力齿轮传动的最大圆周速度 m/s
精度等级 圆柱齿轮传动 锥齿轮传动 直齿 斜齿 直齿 曲线齿 5级以上 ≥15 ≥30 ≥12 ≥20 6级 <15 <30 <12 <20 7级 <10 <15 <8 <10 8级 <6 <10 <4 <7 9级 <2 <4 <1.5 <3 齿轮常用材料及其力学性能 图 例
45 正火 ≤100 ≤50 588 294 169~217 40~50 101~300 51~150 569 284 162~217 调质 ≤100 ≤50 647 373 229~286 101~300 51~150 628 343 217~255
42SiMn 调质 ≤100 ≤50 784 510 229~286 45~55 101~200 51~100 735 461 217~269 201~300 101~150 686 441 217~255
40MnB 调质 ≤200 ≤100 750 500 241~286 45~55 201~300 101~150 686 441 241~286
35CrMo 调质 ≤100 ≤50 750 550 207~269 40~45 101~300 51~150 700 500 207~269
40Cr 调质 ≤100 ≤50 750 550 241~286 48~55 101~300 51~150 700 500 241~286
20Cr 渗碳淬火 +低温回火 ≤60 ≤30 637 392 56~62
20CrMnTi 渗碳淬火 +低温回火 30 15 1079 883 56~62 ≤80 ≤40 981 785
38CrMoAl 调质、渗氮 30 1000 850 229 渗氮HV>850 ZG310-570 正火 ZG340-640 正火
ZG35CrMnSi 正火、回火 700 350 ≤217
调质 785 588 197~269 HT300 290 190~240 HT350 340 210~260 QT500-7 500 320 170~230 QT600-3 600 370 190~270 KTZ550-04 550 340 180~250 KTZ-650-02 650 430 210~260
齿轮传动荐用的润滑油运动粘度 /40℃ 齿轮材料 圆 周 速 度 v(m/s) <0.5 0.5~1 1~2.5 2.5~5 5~12.5 12.5~25 >25 铸铁、青铜 320 220 150 100 80 60
钢 B=(450~1000)MPa 500 320 220 150 100 80 60 B=(1000~1250)MPa 500 500 320 220 150 100 80 B=(1250~1600)MPa 1000 500 500 320 220 150 100
渗碳、表面淬火 1000 500 500 320 320 150 100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的说明 本网络手册中的圆柱齿轮精度摘自(GB10095—88),现将有关规定和定义简要说明如下: (1) 精度等级 齿轮及齿轮副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第1级的精度最高,第12级的精度最低。齿轮副中两个齿轮 的精度等级一般取成相同,也允许取成不相同。 齿轮的各项公差和极限偏差分成三个组(参见)。 根据使用的要求不同,允许各公差组选用不同的精度等级,但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 偏差应保持相同的精度等级。参见齿轮传动精度等级选择 (2) 齿轮检验与公差(参见) 根据齿轮副的使用要求和生产规模,在各公差组中选定检验组来检定和验收齿轮精度。 (3) 齿轮副的检验与公差(参见) 齿轮副的要求包括齿轮副的切向综合误差ΔFic′,齿轮副的一齿切向综合误差Δfic′,齿轮副 的接触班点位置和大小以及侧隙要求,如上述四方面要求均能满足,则此齿轮副即认为合格。 (4) 齿轮侧隙 齿轮副的侧隙要求,应根据工作条件用最大极限侧隙jnmax(或jtmax)与最小极限侧隙jnmin(或 jtmin)来规定。
中心距极限偏差(±fa)按“中心距极限偏差”表的规定。 齿厚极限偏差的上偏差Ess及下偏差Esi从齿厚极限偏差表来选用。例如上偏差选用F(=-4fPt), 下偏差选用L(=-16fPt),则齿厚极限偏差用代号FL表示。参看图“齿轮、齿轮副误差及侧隙的定义和 代号”。
若所选用的齿厚极限偏差超出齿厚极限偏差表所列14种代号时,允许自行规定。 (5) 齿轮各项公差的数值表 齿距累积公差FP及K个齿距累公差FPK 齿向公差Fβ 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Fw 轴线平行度公差 中心距极限偏差(±fa) 齿厚极限偏差 接触斑点 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 径向综合公差Fi″ 齿形公差Ff 齿距极限偏差(±fPt) 基节极限偏差(±fPb) 一齿径向综合公差fi″ 齿坯尺寸和形状公差 齿坯基准面径向和端面跳动 齿轮的表面粗糙度Ra 圆柱直齿轮分度圆上弦齿厚及弦齿高 (6) 图样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