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方案论文

高层建筑施工方案论文
高层建筑施工方案论文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高层住宅施工测量方案布设研究

学院:测绘工程学院;

专业:工程测量

姓名:金喜灿

学号:061313125

指导老师:朱宝训

完成时间:2016年5月23日

摘要

工程测量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施工技术,它在道桥、建筑、铁路等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小到施工放线,大到卫星空间测量都有它在其中。本设计的重点是突出工程测量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作用。所以我们将从基层、施工放线、GPS点的控制、高层的轴线控制等方面来分析工程测量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具体施工方法。

关键词:轴线施工放样 GPS点的控制

目录

摘要 ................................................................................................................................ I

1 绪论 (3)

2 高层建筑物概述 (2)

2.1 高层建筑物定义 (2)

3 测量步骤 (3)

3.1 轴线测设 (3)

3.2 控制桩和龙门板测设 (3)

3.3 基础施工测量 (4)

3.4 施工控制网 (5)

3.5 控制点的垂直投影 (6)

3.6 高程传递 (8)

3.7 细部测量 (9)

4 注意事项 (10)

4.1 测量注意事项 (10)

4.2 细部放样的要求 (10)

5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 绪论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逐渐稀缺,高层建筑成为发展趋势,测量控制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的第一步,通过对高层建筑施工中测量控制技术的精确把握,能够有效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劳动成本,保证施工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对于各种房屋工程的建设而言,都需要经过事先的规划设计、实际的建筑施工、运行管理等几个重要阶段。而在这几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必要的测量工作。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测量技术是其关键部分,直接对工程的质量问题产生影响并为最终进行房屋权属登记提供法定的基础材料。本文重点阐述了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时的测量、主体施工时的测量及变形监测的技术应用。

施工测量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性工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施工测量的准确与否决定了高层建筑的整体垂直度和结构可靠性,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测量尤为重要。高层建筑规模越大,施工测量中的垂直测量控制精度、轴线控制准确性、建筑物监测要求也越来越高,实施施工测量的难度也变得就越大。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一步优化高层建筑施工的测量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高层建筑物概述

2.1 高层建筑物定义

中国《高规》(JGJ 3-2010)1.0.2条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米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为高层建筑。在美国,24.6m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m或8层及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英国,把等于或大于24.3m的建筑视为高层建筑。随着现代的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我们能建造的房子越来越高,于是高层建筑就成为现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建筑高度在二十七米以上的房子,高度在二十四米的不是单层的厂房我们通常称其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就是超过一定的层数和一定高度的建筑物。因为每个国家规定的高层建筑的层数和高度都不一样,所以没有绝对权威严格规定了高层建筑物的层数和高度。

3 测量步骤

3.1 轴线测设

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应根据设计图纸上所给出的建筑物位置进行定位,将建筑物的外墙轴线交点测设在地面上,然后根据这些点进行内墙和外墙的详细放样。民用建筑墙轴线测设的方法视现场而定,最常用的两种方法为:根据规划道路红线测设建筑物轴线

城市规划道路红线是城市规划部门测设的城市规划道路用地和单位用地的界址线,新建筑物的设计位置与红线的关系应得到规划部门的批准。因此,靠近建筑物轴线放样应根据规划道路的红线点来测设。

根据已有建筑物的位置关系测设建筑物轴线

在原有建筑群中建造新的房屋时,一般是根据与原有建筑群的关系来规划设计的,因此,测设建筑物轴线的时候,也应根据原有建筑物的轴线.

3.2 控制桩和龙门板测设

测设施工控制桩

施工控制桩测设是用经纬仪延长直线的方法将控制桩测设在轴线的延长线上,离基槽开挖边线一般两米以外,如系多层或高层建筑的施工,为了便于向高出引测,控制桩应设在离建筑物较远的地方。如有可能,最好将轴线引测到周围固定建筑物上。为了保证控制桩的测设精度,控制桩应与轴线中心桩一起测设。测设龙门板

在一般民用建筑中,为便于施工,在基槽外设置龙门板,设置方法为:

1、在房屋的转角和隔墙的基槽外开挖边线外1-1.5米处,设置龙门桩。

2、根据建筑物场地的高程控制点,在每一龙门桩上测设标高线(或某一整分米数的标高线);按标高线钉设龙门板,使龙门板的顶面代表这一标高;并可以据此测设建筑物细部点的标高。

3、根据轴线桩,用经纬仪将墙、柱等建筑物的轴线投测到龙门板上,一般用墨线和打小钉标志轴线。

4、在龙门板标志之间拉细线,随时可以恢复建筑物的轴线;并可以据此用悬挂球将轴线垂直投影到基坑底、基础面和施工中的墙基上。

3.3 基础施工测量

墙基础施工测量

1.基槽挖土的放线和高程控制

按照设计规定的基槽开挖宽度,在墙轴线两侧拉线撒石灰粉,标明基槽的开挖边线。待基槽挖到一定深度后,用水准仪在基槽壁上测设高程控制桩,其高程与预定的基槽底的高差为一整分米数,便于控制基槽的开挖深度。

2.基础施工的放线和高程控制

基槽开挖到规定深度后,按施工控制桩或龙门板上的墙轴线用垂线垂直投影到基槽底部,用木桩标志。桩顶高度测设为垫层的高程,据此铺设垫层。垫层经夯实后,用同样的方法投测轴线,测设基础高程,据此设置模板和浇筑混凝土基础。在混凝土基础面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投测轴线后,即可进行墙体的施工。测量方法如下:

柱基础施工测量

根据厂房施工控制网,将每个柱子的纵、横轴线测设在柱位近旁靠近挖土基坑的地面上,用木桩标志。称为柱基础施工定位桩。按照柱轴线放出基坑开挖边线,然后挖土、抄平、控制开挖深度、测设设计高程、铺设垫层。根据定位桩拉细线、挂铅球,将纵、横轴线投测于垫层,据此搭建基础模板。

3.4 施工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高层建筑一般包括主楼和裙楼。建筑物内部的平面控制网首先布设于地坪层(地面层),形式一般为一个或若干个矩形。平面控制点位置的选择,除了考虑与建筑物轴线相适应、有利于保存、便于测设建筑物的细部等基本要求外,还应考虑逐次向上层(直至最高层)投影的问题,因此,必需满足一下条件;

1、矩形控制网的各边应与建筑物轴线相平行;

2、建筑物内部的细部结构(主要是柱和承重墙)不妨碍控制点之间通视;

3、从控制点向上作垂直投影时,需要在各层楼板上设置垂准孔(在各楼板上留有一个在铅垂线上可以通视的孔)。因此,控制点的铅垂线方向应避开横梁和楼板中的主钢筋。

建筑物内部的平面控制点一般埋设于地坪层地面混凝土上的小铁板,上面划十字线标明建筑轴线方向,中间有一小孔,代表点位中心。

高层建筑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网为一组不少于三个的临时水准点。待高层建筑基础和地坪层施工完成后,在建筑物的墙和柱上测设一米标高线或半米标高线,作为测设建筑物细部点的标高之用。

3.5 控制点的垂直投影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建筑物内部的平面控制点的垂直投影,是将地坪层的控制点沿铅垂线方向逐层向上测设,使在建造中的每个层面都有与地坪层控制点的坐标完全相同的平面控制网,在地坪层的平面控制点,沿铅垂线向上投影,得到各层的平面控制点,据此可正确测设各楼层面上的建筑物细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柱子和承重墙的位置,以保证高楼的施工质量。另外,高层建筑的幕墙施工测量也需要根据各层的控制点来正确位置。

悬挂锤球发法、经纬仪垂直投影法、垂准仪法都是铅垂线测设的方法,原则上都可以用于高层建筑内部的平面控制点的垂直投影,具体用什么方法视情况而定。几种较常见的方法为:

1、激光铅锤仪投测:投测基准点之前安排施工人员把测量孔部位的混凝土清理干净,然后在一层的基准点上架设垂准仪。通过控制点,采用铅垂仪传递基准点。架设垂准仪时,必须反复地进行整平及对中调节,以便提高投测精度。确认无误后,分别在各楼层的楼面上测量孔位置处把激光接收靶放在楼面上定点,再用墨斗线准确地弹一个十字架。十字架的交点为基准点。如下图:

2、投影法:建筑主体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固定点或上层相对于下层观测点的倾斜度、倾斜方向及倾斜速率。刚性建筑的整体倾斜,可

通过测量顶面或基础的差异沉降来间接确定。投影法如下:

3、吊线坠法:吊线坠法是利用钢丝悬挂重锤球的方法,进行轴线竖向投测。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高度在50~100m的高层建筑施工中,锤球的重量约为10~20kg,钢丝的直径约为0.5~0.8mm。投测方法如下:

3.5 高层建筑的高程传递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从地坪层的高程控制点开始,向以上各层传递高程,

测设各层的柱、墙、楼板、楼梯、窗台等细部的设计标高,高程的传递方法有两种;

1、钢卷尺水准测量法

用钢卷尺代替水准尺,垂直悬挂于上下可直通的墙、柱、电梯井等处,根据地坪层的高程控制点,例如在一米标高线上竖立水准尺,后视水准尺,前视钢卷尺;然后到上层,后视钢卷尺,前视水准尺,使读数符合两层间的高差,即可测设上层的一米标高线。

2、全站仪天顶测距法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垂准孔活电梯井等,为光电测距提供一条垂直通道,在底层垂准孔下安置配有直角目镜的全站仪,先将望远镜水平放置,向立于底层高程控制点上的水准尺读数,得到仪器高程;然后将望远镜指向天顶,分别在各层垂准孔上方安置有孔铁板级反射棱镜,仪器瞄准棱镜后,按测距键测定垂直距离;仪器高程加垂直距离后,得到铁板面的高程;再在上层用水准仪按贴版面高程测设该层的一米标高线。

4.2 建筑结构细部测设

高层建筑各层面上的建筑结构细部有外墙、立柱、横梁、电梯井、楼梯等,以及各种安装构件的预埋件(例如玻璃幕墙的预埋件等),施工时,均须按设计数据测设其平面位置和高程。根据个层面的平面控制点,用极坐标法或距离交汇法的测设细部点的平面位置,由于距离较近和层面平整,一般用经纬仪和钢卷尺测设较为便捷。根据各层的一米标高线,用水准仪测设细部点的高程。

4 注意事项

4.1 测量注意事项

1、仪器限差符合同级别仪器限差要求。

2、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垂曲和倾斜改正。

3、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二次法,其限差为±3mm,所有抄测应以水准点为后视。

4、垂直度观测,若采取吊垂球时应在无风的情况下,如有风而不得不采取吊垂球时,可将垂球置于水桶内。

4.1 细部放样的要求

1、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或必须经过检验。

2、细部测量坚持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3、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的点。

4、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

5 结论

由本论文的三个程序例子解算过程不难发现,MATLAB程序的原理和其它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大致是相同的。但 MATLAB 语言本身就有独特的数值计算功能和图形绘制功能,这使它不用编写专门的函数而直接处理和计算测量的数据,这就大大缩短了编程的时间。在本文中,利用MATLAB编程解算测量问题,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程序编制者无须再为复杂的矩阵计算而编写大量的代码.且MATLAB语言简单易懂,稍有编程基础的人都可以轻松的学习它、利用它来解决实际当中的一些计算问题,这非常有利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测量人员利用它解决专业领域应用问题。

参考文献

[1] 房建施工技术要点控制. 李莉;朱录名. 中国住宅设施,2013.02

[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讨. 唐亮. 江西建材. 2015.02

[3] 高层住宅的房建施工技术的探讨. 张浩. 四川建筑. 2015.03

[4] 高层建筑工程监利要点、难点及改进措施. 卢才胜.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4.12

[5] 基于高层住宅的房建施工技术的探讨. 张德海;陈娜;韩进宇.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4.12

[6] 高层住宅施工中质量问题的处理分析. 胡高雄. 科技与企业. 2013.04

[7] 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张程波.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04

[8] 试论大模板在框架剪力结构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江庆华;谢广才. 建筑施工. 2012.11

[9] 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措施探讨. 敖文辉. 门窗. 2012.12

[10] 房建施工现浇筑模板应用分析. 王双强. 科技致富向导. 2014.05

[11] 建筑施工中关键及特殊部位的施工技术. 郎华东. 科技致富向导. 2012.03

[12] 高层住宅施工质量问题探讨. 信宁. 科技致富向导. 2013.02

[13] 高层住宅施工关键技术及监理措施分析. 周俊岭. 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4.09

[14]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余茂辉. 科技资讯. 2009.08

[15]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研究. 石淑红.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08

致谢

本论文是在朱宝训导师的热忱关怀和细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选题到最后的成文,无不凝结着导师的心血。导师开拓创新的精神、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以及宽厚的为人都使我深受熏陶,并将使我终身受益。在此谨向导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此外也感谢测绘专业的全体老师,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虚心教导,使我的知识得到一点一滴的积累,才从容的完成今天的毕业设计。

2020年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要点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要 点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2020年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要点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有了高速发展。尤其在城市,随着土地的紧张及进一步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一般而言,9~16层(40层(>100m)为超类层。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多层大,且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工程质量及安全等方面有它的特殊性,下面从进一步加强质量及确保安全角度出发,结合实践谈谈看法。 2、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 强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强度。高层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那么如何克服和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这一关

呢? 2.1配比的选定 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一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l%,强度降低5%一10%。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1)根据地区市场原材料情况进行不同配比的试验,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配比的及时调整,如5~40mm石子,M<2.3细砂做一组,5—40mm石子,M≥2.3中粗砂做一组等等。 (2)对实验室配比结合原材料的含水量、含泥量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以确保实验室配比的实际通用性。在实际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把关工作,沙石级配不良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如适量掺入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概述论文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概述 摘要:近年来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建筑朝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因而相应的结构形式也复杂多样。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的特殊性,与多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有很多不同点,本文主要讲述高层建筑中常见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buildings in the complex shape, multiple functions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hus corresponding to the structur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high-rise buildings due to its particularity,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many different points, this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e comm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high-rise building.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高层建筑的特点是层数多,高度大,结构类型多样,体型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工艺技术要求高,材料用量多施工工期长,专业性强,工序多,交叉作业多,结构自重大,受力特点、设计依据与一般多层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对结构的安全度要求特别高,对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高层建筑的特点探讨一下其常见施工技术及措施。

完整版高层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完整版高层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15) 第1节施工技术措施 (15) 1、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5) 2、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8) 第2节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9) 第3节安全生产施工措施 (29) 1、安全管理措施 (29) 2、安全技术措施 (33) 第4节雨期施工措施 (39) 1、雨期施工预防措施 (39) 2、雨期施工纠正措施 (43)

第5节环境保护措施 (45) 第二章服务承诺 (47) 第1节与建设单位配合 (47) 第2节与工程监理配合 (48) 第3节工程服务 (49) 第4节设备安装、维修保养承诺 (49) 第5节竣工保修 (51) 第三章施工组织设计审核会签表 (52) 第四章附图目录 (54) 第五章工程概况 (58) 第1节工程说明 (58) 第2节现场情况 (59)

第3节水文、地质条件、场地、气象情况 (60) 1、水文、地质情况 (60) 2、场地情况 (60) 3、气象资料 (61) 第4节建筑、结构概况 (61) 第5节工程特点 (63) 第6节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能 (64) 第7节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体系 (67) 第六章施工部署 (69) 第1节施工进度计划 (69) 1、结构施工 (69) 2、装修工程施工 (70)

3、进度控制点 (70) 第2节施工总进度计划 (71) 第3节施工总体方案 (71) 第4节主要施工方法 (74) 第5节施工顺序 (75) 第6节混凝土搅拌及输送机械 (76) 第七章施工准备工作 (77) 第1节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及文明施工措施 (78) 第2节劳动力计划 (88) 第3节工程材料的进场计划 (90) 第4节主要机具使用计划 (90) 第5节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的措施 (92)

高层建筑施工顺序

一般高层民用建筑的工序 一、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准备 a、杂物、遗留物清理 b、配备施工用水、电等临时设施 c、复核测量控制点 d、对施工污染问题向环保局提出申请,暂住人员向公安机关申报临时户口 e、调查施工现场隐蔽体,周边居民对开工的意见 f 、设置安全设施 2、施工生产资料准备 a、准备作业队伍和管理人员 b、准备施工材料 3、施工技术准备 a、学习图纸 b、编织施工组织设计、编织详细的可行的分步、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 c、技术交底 d、提交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计划 e、建立施工档案 f、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二、地基与基础工程 1、地基处理 a、开挖基坑 b、设置基坑支护 c、设置基坑排水结构 d、强夯地基 2、桩基础 a、灌注桩 (1)钻机成孔 (2)吊放钢筋骨架、灌注混凝土 (3)捶击或震动桩靴使桩沉至要求深度 b、预制桩 (1)制作预制桩 (2)起吊预制桩 (3)运输预制桩 (4)堆放预制桩 (5)沉桩 三、地下结构工程 1、承台 2、地下连续墙 3、地下室楼板 四、主体结构工程

1、脚手架分项工程 a、外脚手架 (1)、搭设外脚手架 (2)、外装饰工程完成后拆除外脚手架 b、随用随搭脚手架,用完即可拆除 2、模板工程 a、模板拼接、组合 b、搭设支撑体系 c、安装模板 d、拆除模板 e、拆除支撑体系 3、钢筋分项工程 a、配置钢筋 b、连接钢筋 c、安装钢筋 4、混凝土分项工程 a、现浇混凝土 (1)(机械准备)浇灌混凝土 (2)混凝土捣实 (3)养护 b、预制混凝土构件 (1)预制构件的运输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垂直交通设计难点2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筒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 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 1.内核式:中央核心筒布局 在建筑处理上,为了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希望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及卫生间、茶炉间等服务用房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力求视线良好、交通便捷。在

高层建筑施工作业1.doc

高层建筑施工作业1 第1、2章 一、填空题 1、集水坑排水的特点是设置集水坑和排水沟,根据工程的不同特点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明沟与集水井排水)、(分层明沟排水)、(深层明沟排水)、(暗沟排水)和(利用工程设施排水)。 2、作为保证基坑开挖稳定的支护体系包括(挡墙)和(支撑)两部分。 3、钢板桩一般分为(槽钢)和(热轧锁口)两种。 4、当基坑深度较大,悬臂的挡墙在强度和变形方面不能满足要求时,即需增设支撑系统,支撑系统分为(基坑内支撑)和(基坑外支撑)两类。 5、根据墙体材料的特点,可以把地下连续墙分为以下三类,即(现浇墙)、(预制墙)和(预应力墙)。 6、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通常都要经(挖槽)、(固壁)、(浇筑)和(联接)等工序才能建成。 7、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施工与槽壁稳定有关的因素可以归纳为(泥浆)、(地质条件)和(施工)三个方面。 8、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清底的方法一般有(沉淀法)和(置换法)两种。 9、地下连续墙段间的接头一般分为(柔性接头)、(刚性接头)和(止水接头)。 10、逆做法施工又分为(全逆作)和(半逆作)两种方法。 二、选择题 1、某基坑土层由多层土组成,且中部夹有砂类土,其集水坑排水方式宜选用(B)。 A明沟与集水坑排水B分层明沟排水C深层明沟排水D暗沟排水 2、某基坑要求降低地下水位深度不小于10m,土层渗透系数K=24m/d,其井点排水方式家选用(B) A单层轻型井点B多层轻型井点C喷射井点D管井井点 3、机械开挖大型土方,基坑深度4m,开挖机械宜选用(B) A正铲挖土机B反铲挖土机C抓铲挖土机D挖空心思土机 4、下列对土方边坡稳定没有影响的是(C)。 A开挖深度B土质C开挖宽度D开挖方法 5、钢板桩一般分为(D)两类。 A槽型钢板和U型钢板桩B槽型钢板和T型钢板桩 C槽型钢板桩和T型钢板桩D槽型钢板桩和热轧锁扣钢板桩 6、由于钻孔灌注桩挡水效果差,帮有时将它与(B)组合使用,前者抗弯,后者挡水。 A钢板桩挡墙B深层搅拌水泥土桩C地下连续墙D环梁支护 7、由于(B)的挡水交果差,帮有时将它与深层搅拌水泥土桩组合使用,前者抗弯,后者挡水。 A钢板桩挡墙B钻孔灌注桩挡墙C地下连续墙D环梁支护 8、钢板桩的打设家采用(C)。 A轻锤重击B轻锤高击C重锤轻击D重锤低击 9、钢板桩施工中,由于钢板桩之间的连接采用铰接锁口,容易产生(A)现象。 A扭转B共连C水平伸长D倾斜 10、支撑的监测项目主要有(D) A侧压力、弯曲应力B轴力、变形C弯曲应力D弯曲应力、轴力 11、(D)刚度大,易于设置埋件,适合逆作法施工。

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论文高层建筑工程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简化分析研究 【摘要】针对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受力不明确、影响因素多、研究难度大的现状,本论文对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设计进行了简化研究,首先分析了当前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设计与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借助于有限元计算方法,对结构桩基础进行了简化设计,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简化设计和应用水平。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工程;结构桩基础 1 引言 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和持续发展,在高层建筑基础研究领域,随着城市化程度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目前,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可谓是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而针对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工作的需要来看,对一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工程现场实测和模型试验均已证明结构桩基础的地基反力,既不是直线型分布,也不符合弹性地基理论的计算结果。为此有必要开展对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设计研究。 近来,虽然对结构桩基础进行了理论研究,但是对其工作机理认识还不够深刻,对桩土分担荷载,及其各部分的应力计算还需要深入分析研究。此外,对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问题的研究尚未进入工程实用阶段,特别是地震作用下的共同作用分析,现有的工程规范涉及很少。本论文重点对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设计进行简化分析设计,以期从中能够找到合理可靠的简化结构桩基础设计方法,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 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设计与工程应用现状 目前实际工程中,很多桩基工程试桩设计与静载试验结果不相符。静载试验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设计师通过调整设计参数,修改加密桩基设计图予以补救,这样静载试验结果超过设计要求太多,虽然安全性更易得到保证,但太保守的设计降低了经济效益。在建筑业这种情况是要进行优化的,超过设计太多需要进行二次试桩,项目建设周期也随之延长。如果设计师等静载试验结果出来再进行桩基施工图的设计,既影响整个设计的进度,也满足不了建设的需要。解决单桩静载试验结果与试桩设计偏差过大的问题,也就是怎样使试桩设计尽量接近单桩静载试验结果,又简便又精确地对单桩静载试验结果进行预估计是值得研究的。 在桩基工程实践中,应用最广的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桩土相互作用问题对桩基的设计和施工影响很大,因此,国内外的大量的研究工作者在这一领域里做了很多工作,提出了很多计算方法。但关于桩群向邻近土传递应力的机理,至今还有许多方面尚未弄清。 多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桩基础”理论和试验研究,得出了了众多的成果。但是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桩基础受承台刚度、桩基承台连接条件、桩基体系传力机制及单桩和群桩工作形态差别等的影响,使其与一般的土一结构相互作用的问题大不相同,是岩土工程界目前尚未很好解决的难题。远未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和简便实际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在工程应用上,所进行的工作相对较少,有必要进行更加系统地分析研究。 3 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简化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大,基础埋置深,一般设置地下室并常常有作为人防工程或地下停车库等要求,因此,基础工程的材料用量多、施工复杂

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论文

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探析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我国现代建筑尤其高层建筑的现代施工技术的进步充分展现了我国建筑水平的提升,如何在已形成的成熟工艺上继续加以改进,是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所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in our country, our country modern architecture of high-rise building especially moder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gress fully showing the our country building, the level of ascent, how in the mature technology has already formed continue the improved, i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from personnel should think about important issues. keywords: high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高层建筑作为现代社会中的新型的建筑形式,其建筑施工水平综合反映了科技发展水平,是展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的有力体现,也是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的飞速发展,

谈高层建筑施工控制的难点和重点

谈高层建筑施工控制的难点和重点 安徽天筑建设集团张家伦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建筑业带来新一轮的振兴,中小城市的高速发展,带动建筑业又一轮辉煌。然而,随着土地资源的紧张及进一步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多层大、施工周期长、砼浇筑量大,工程质量控制难度复杂、工序重点部位环节较多等,为使高层建筑施工处于受控状态,现从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加以剖析并谈如何加以控制,以与同行共同探究。 一、加强高层建筑的“三线控制” 常言说:“脉胳不通,疾病要生。”我们所说的“三线”即轴线、标高、垂直度,三者就类似于建筑物的经络。对高层建筑而言:“三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轴线位移、标高不准、垂直度偏差等现象,故“三线”控制是高层建筑的一大难点。 1、垂直度的控制: 垂直而立是保证重心稳定之本。控制好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控制垂直度就是将建筑物的基础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并保证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垂直面内;控制竖向偏差,使轴线向上投测的偏差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即竖向误差在本层内不超5mm,全高累计误差不超过2H/10000(H为全高),且30m

高层建筑的施工要点论文

高层建筑的施工要点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层建筑;强度控制;三线控制;裂缝控制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有了高速发展。尤其在城市,随着土地的紧张及进一步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多层大,且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工程质量等方面有它的特殊性,笔者从进一步加强质量角度出发,结合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强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强度。高层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那么如何克服和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这一关呢? (一)配比的选定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一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水; 灰比影响为多增1%,强度降低5%- 10%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二)严格养护制度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天:

全湿养护3天:空气中养护28d分别为2:1.5:1.由此可见养护的重要性。 (三)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剔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当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测试大于设计强度时,是否就是强度评定合格了呢?不尽然。《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标准差问题。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 二、高层建筑“三线”控制轴线、标高、垂直度类似于建筑物的经络。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三线” 的控制是高层建筑的一大难点。 (一)垂直度的控制 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 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条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较验,这样更能增

超高层施工难点

超高层施工难点 1.超高层基础采用深基础。由于建筑高,体量大,支撑高层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 2.超高层地下室深度大、层数多、面积大。一是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比如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等;二是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 3.超高层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如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全钢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且大大节约建筑材料,目前已成为超高层建筑群最为实用和主要的结构形式。 4.超高层装饰工程装饰富于变化,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要求高。超高层建筑的装饰工程的安全性功能尤其重要,抗风压,风、水、气的密闭性要求高。 5.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 6.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量采用。 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在施工中应当采取如下对策: 1.施工技术必须有新突破 超高层建筑绝不仅简单是建筑楼层数量上的叠加、施工的延长,而在施工技术方面必须注入新的元素,必须有新突破。 (1)深基础施工技术。根据地质条件,深基础一般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冲(钻)孔灌注桩,预制混凝土管桩或预制钢管桩,为一种或两种同时采用。对于施工总承包来说,按照设计的桩类型进行施工,主要考虑的是技术能力、设备能力、安全和质量控制能力。工程总承包项目就需要考虑成本因素以及获得这些能力的难易程度。

(2)大基坑土方开挖和支护技术。按照我国现行的政策和建筑本身的需要,超高层建筑必然有一个超大、超深的地下室结构部分,这部分工程施工的最大难点在于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超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的主要路段,场地狭窄,周围环境复杂而且重要。土方开挖的方案至少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a.进出土路线的选择 b.挖运土方设备数量和性能的选择以及进退场安排 c.最后土方的挖、运的具体措施 d.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化和周围环境建(构)筑物以及基坑边坡的变形监测 e.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乃至桩基础施工的配合。 2.施工组织要有新思维 超高层建筑的竖向跨度非常大,在施工组织中首要解决垂直运输效率的问题。利用有限的机械设备解决庞大的人员、材料的上下,做到有序并且有效。 (1)合理配置大型机械设备。要核算现场人员流量,在施工高峰期有多少人需要乘电梯到达现场,全部输送完需要多少时间。结合工期计划,核算和分析需要使用人货电梯运输的原材料、周转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总用量以及周转率要求,核算工作时间。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塔吊,人、货电梯的规格型号和数量;选择混凝土输送泵的性能和数量。在实际中,超过150m的建筑应考虑布置一台高速施工电梯和一台普通施工电梯,分别服务不同的施工区域。应选用一次泵送到位的混凝土输送泵,油泵和电泵均要配备。塔吊的性能和布置不仅要满足钢筋、模板、钢管等材料运输,而且必须考虑钢结构件的吊装和安装需要。慎密规划,紧贴实际,科学统筹大型机械平面布置。分析现场条件和地理位置情况,按照最短运输路径和最大运输能力的原则,进行大型机械平面布置。快速提升架和施工

完整高层建筑全流程施工过程,看完一目了然

完整高层建筑全流程施工过程,看完一目了然 建筑工程项目案例为一栋高层住宅楼,总高30层,地下1层,高强预应力管桩-筏板基础,框剪结构。 一、前期施工准备阶段 1、地质勘察 地质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据设计提供的相关资料,对拟建场地通过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对地质结构或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做出分析评价出具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2、文物勘察 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进行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文物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根据文物保护的要求会同建设单位共同商定保护措施;遇有重要发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及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处理。 3、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方案评审 设计方案评审是指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依据国家、地方有关技术规范和相关的强制性条文,

对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的安全、经济、合理等方面的技术性论证。其目的是:为加强对建筑边坡与深基工程的管理,确保建设工程及其相邻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土方开挖图确定后,依据国家相关规定: 建设单位应委托评审组织机构对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的 设计方案进行评审。 4、工程测量定位 是指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比较高级的经纬仪。 5、施工现场市政临水临电报批 建筑单位在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筑工程许可证之后,持证明分别到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办理临水临电审批手续。 6、三通一平 三通一平是指基本建设项目开工的前提条件,具体指: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随着现场办公信息化,增加通讯、通网(五通)或通讯、通网、通邮、通气(七通)) 7、工地围栏及大门建设 1)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施工。主要路段围墙不低于2.5米,

有关高层建筑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特点施工技术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竞争也显得尤为激烈。认真组织、精心施工的更高要求,也是新时期项目组织者的具备条件。本文主要在分析施工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了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和相关要求。高层建筑施工具有施工技术综合、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巨大等特点,与多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有明显的不同。本文就此谈了谈自己的观点,可供参考与借鉴。 一、前言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及其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只有结合具体工程的具体要求,认真贯彻相关法规、条例的要求,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才能满足人们对外形美观、结构合理、布局自然、安全性高和低成本高环保的建筑要求。 二、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分析与研究 1、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一般多层住宅每栋平均工期在10 个月左右,而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平均为2 年左右。要缩短施工周期,主要是缩短结构和装饰施工周期。各种高层结构体系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而现浇混凝土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主导工序,合理的选择模板体系是缩短主体结构工期,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 2、基础埋置深度深。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地基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2;采用桩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 (桩的长度不计算在埋置深度内),至少应有一层地下室。因此,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5 m。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甚至达20 m 以上。深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复杂。尤其是在软土地基,基础施工方案有多种选择,对造价和工期影响很大。研究解决各种深基础开挖支护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之一。 3、高层建筑体量大,工程量大。据统计,我国目前高层建筑平均建筑面积约为1. 5 万平方米。由于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多,涉及单位多、工种多。特别是一些大型复杂的高层建筑,往往是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总、分包涉及许多单位,协作关系涉及众多部门。这就带来了高层建筑施工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的难度大。必须精心施工,加强集中管理。当然,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工作面大,就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进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 4、施工技术要求高。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和钢材为主要结构材料及相关的施工技术构成,而钢筋混凝土又以现浇为主,需要着重研究解决各种工业化模板、钢筋连接、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制品、结构安装等施工技术。其次是装饰、消防、防水、设备等要求较高。平面类型的多样化、立面造型的个性化、立面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谐,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消防设施要求高,深基础、地下室、墙面、屋面、厨房、卫生间的防水,甚至管道冷凝水的处理,都比多层建筑要求高;高层建筑的设备繁多,高级装修装饰多这些都给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质量和技术要求。 三、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1、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及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浅谈模板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浅 谈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 日臻成熟完善, 同时, 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 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 构) 筑物的安全性, 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 建( 构) 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 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 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 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 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 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 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 造成巨大的经 济损失。根据本人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应用, 在此对高层建筑 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浅谈管窥之见。 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 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 作下的沉降情况, 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 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 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 及温差变化影肉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 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 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 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 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 程序, 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

建筑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施工技术论文:某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基坑支护 摘要: 分析了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场地情况,提出了支护桩和土钉墙深基坑支护方法,对这两种支护方法及其构造要求和施工工艺进行了论述,结 果表明支护效果安全可靠,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深基坑支护,支护桩,土钉墙,构造要求,施工工艺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层出不穷,基坑工程向深、大、难方向发展,由于深基坑工程引发的工程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基坑支护的重要性已愈显突出。基坑支护的方法很多,这里通过一个工程实例介绍两种较常用的支护方法。 1工程概况 某报业大厦位于某市建国路与东安大街路口西南角,交通便利。该建筑物设计地下1层,地上12层,主体檐口高度为47.050 m,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设防烈度7度,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设计基础形式为桩基础,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 在拟建大楼的南侧紧邻某日报社的旧办公楼,主楼6层,侧楼5层,带形基础,砖混结构,1986年建成投入使用。由于新建大楼基坑开挖深度达7.70 m,并紧邻旧办公楼,因此,在基坑施工及基础施工期间需对与旧办公楼交界处边坡进行支护,以保证施工安全及旧楼不受影响。此外,在拟建大楼的西侧紧邻市保险公司住宅楼,北侧紧邻东安大街,均不能放坡开挖基坑。

经过多方商议研究决定,在基坑南侧和西侧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支护,基坑北侧采用土钉墙支护,东侧采用放坡开挖,坡度为1∶0.33(如图1所示)。 2支护桩施工 2.1构造要求 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排桩的构造要求,本工程支护桩采用直径800 mm人工挖孔灌注桩,并通过计算确定桩长不小于12 m,采用C20混凝土灌注,桩间距应根据排桩受力及桩间土稳定条件确定为1.5 m。桩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18B22钢筋,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 mm。箍筋采用A8@200的螺旋筋,每隔1 500 mm布置一根A12的焊接加强箍筋,以增加钢筋笼的整体刚度,有利于钢筋笼的吊放,钢筋笼一般离孔底200 mm。 排桩顶部应设钢筋混凝土冠梁与桩身连接,冠梁宽度为800 mm,高度为500 mm。桩顶纵向钢筋应锚入冠梁内,且锚固长度不低于30倍纵向钢筋直径。桩与冠梁主筋焊接接头必须分散布置,一个截面的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数的1/2。 2.2支护桩施工工艺 按设计图纸放线、定桩位→人工取土成孔→测量控制→支设护壁模板→在顶部放置操作平台→浇筑护壁混凝土→拆除护壁模板继续向下一段施工,至设计

某高层住宅7#楼施工组织设计 毕业论文

建筑施工毕业设计论文 某高层住宅7#楼施工组织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108113410018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学校西南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建筑工程活动起着统筹全程的积极作用,是安排各施工活动的指导性纲领文件。施工组织设计要合理的运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社会现实,以承包合同和设计图纸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秉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使建筑施工活动全过程能够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达到工程要求,使各方都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本设计将以现实施工条件为出发点,从项目管理组织形式、施工工艺、场区平面布置、材料及半成品进出场计划、流水施工、劳动力分阶段投入计划、技术经济分析以及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管理措施方面进行全面论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要充分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及优势,节约能耗,保护环境。其编写原则是: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结合实际、先进合理、语言简练。 施工组织设计要正确处理好人与物、空间与时间、质量与数量、工艺与设备、使用与维修、专业与协作、供应与消耗、生产与储存等各种矛盾,就必须要有严密的组织与安排,如果将工地上的工人、设备、机械、材料组织好,就能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否则就会互相牵制,互相干扰,造成现场混乱,进度缓慢,材料浪费,成本增高,质量低劣。因此,必须在组织施工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卷编制依据 1.1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纸。某人防设计院设计的地下人防图纸。 1.2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勘察测绘院提供的《住宅小区勘察报告》,编号09141. 1.3主要图集、标准、规程、规范、法律法规: 1.3.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03G101-1、 -2;04G101-3 1.3.2《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构造》L06G125 1.3.3《钢筋混凝土过梁》L03G303 1.3.4《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构造详图》L03G323 1.3.5《建筑工程做法》L06J002 1.3.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3.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3.8《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1.3.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3.10《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1.3.1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70207-2002 1.3.1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1.3.1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3.14《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1.3.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3.16《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3.17《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 1.3.1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3 1.3.1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3.2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3.2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3.22《劳务队伍管理办法》 1.3.23《钢筋砼高层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3.24《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34—90 1.3.25《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1.4与本工程有关的文件。 1.5施工现场实地勘察。 1.6集团公司ISO-9001程序文件质量保证手册,

谈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第42卷第35期?1〇〇 ?2016 年12 月 山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42 No.35 Dec.2016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6) 35-0100-02 谈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李磊 (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100000) 摘要:结合实践经验,从工程造价、火灾隐患、基坑开挖支护、垂直运输、文明施工等方面,阐述了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并探讨了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为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工程造价,火灾隐患,垂直运输 中图分类号:TU974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超高层建筑因其具有:节约用地,缓解城市土地紧张;适于居 住,空气与阳光资源优质,噪声污染小;提升国家与城市形象;促 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材料科学、电子通讯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等等一些优点,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在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其中又以我国最甚。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超高层建筑的一些缺点 也暴露了出来,本文将研究这些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施工阶段中 暴露出的问题。 2超高层建筑的造价风险 2.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超高层建筑由于工程量巨大且复杂,对工程造价工作提出了 很大的挑战,在建筑单位招投标阶段编写的工程造价与工程的实 际造价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差距,怎样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 控制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工作。 当代社会中,由于工程项目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并且施工过 程中的参加主体非常多,需要协调的各种关系也十分的复杂,为 了能够让建筑工程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等环境,必须对项目工程 的造价风险分析,并且对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进行评估、管理以 及应对,对施工工程造价的风险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 控制,评估工程项目造价风险会带来哪些消极影响,采取措施尽 可能的降低造价风险带来的损失,从而保证建筑项目的经济利益。 2.2解决方案及适用范围 1) 组织措施。 工程各参与单位必须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造价风险管理组织,同时合理安排组织中的各职能部门中的相关工作管理人员,做到 充分激发各级工作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保障项目风险管理 工作可以得到有效落实。在此基础上,也应当建立健全项目风险 管理控制制度,遵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和风险控制的 风险管理工作流程,保证风险因素可以早识别、早控制,减少经济 财产损失。建立管理组织的过程时,应该选用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强的工作管理人员。 2) 管理措施。 当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时,工作管理人员应当对项目所在地的 市场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实施详细分析与预测,并选取恰当的合 同模式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每个参与方都可以在能够承受的 风险范围里展开自己的工作。 3) 工程技术措施。 对施工单位来说就是要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强化技术管理措施,选择合理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增强现场管理人员的质量 安全意识,尽量减少返工,项目施工单位应当重视自检、互检和交 接等工作,认真完成工程项目验收记录等工作,保障工程进度与 计划进度相同。 3超高层建筑施工火灾隐患 3.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超高层建筑施工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现场材料多,在模 板施工和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时极易产生隐患。在超高层建设中 可燃材料如木模板、精装修油漆等用量大、堆放不合理等是其中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遇到明火时极易发生事故,又由于超高层 建筑施工在施工期的大部分时间里,空气垂直流速会很大,消防 安全隐患大;发生事故以后若不能及时扑灭火源,则会对施工方、 开发方等造成极大损失,对在施工现场的众多工人、管理人员、监 理人员等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在北京朝阳CBD地区,在 2009 —2015期间就发生两起在建超高层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其中 2009年元宵节期间,央视新址在进行装饰装修施工期间由于现场 管理人员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引燃了现场的装饰工程用易燃物, 导致巨大的财产损失,在全国造成恶劣影响。在2015年,北京在 建最高建筑— —国贸三期的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由于发现及时, 过火面积只有2 m2左右。从这些案例中可以发现目前的超高层 建筑施工消防隐患严重且相关人员重视不够。 3_ 2解决方案及适用范围 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作为超高层建筑施工安 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是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难点。具体可以采 取以下措施: 1) 把消防设施的设计、安装、维护工作作为消防安全管理的 主要工作,根据各个施工现场、施工主体的结构特点设置消防设 施,对施工每个区域都要保障消防用水可以抵达,对各个施工点 密集放置灭火器,保证小火当场扑灭等。 2)合理设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易燃物材料、工具等尽量 与明火施工点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同时保障发生事故后人员撤离 通道的通畅。 3) 在施工中,必要时必须设置交叉施工安全防火隔离区,便 于管理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火灾风险。 4)消防通道的顺畅,由于一些超高层施工受制于现实条件的 限制,只有一条通道,同时充当运料通道、人员通道、消防通道,在 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对消防通道的通畅重点保障。 4超高层建筑深基坑开挖支护与基础的施工 4.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收稿日期:2016-09-26 作者简介:李磊(1989-),男,在读硕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