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内容理解及答案

岳阳楼记内容理解及答案

《岳阳楼记》内容理解学案班级姓名日期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1.作者怀着赞赏之情概括写出滕子京被贬后政绩的语句是什么?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文中哪句话交待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属予作文以记之。

3.文中哪句话概括写出重修岳阳楼的盛况?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前人之述备矣。”句中的“前人之述”指的是什么?

唐贤今人诗赋

2、从文中找出描绘“岳阳楼之大观”的具体内容的语句。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原因是什么?句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原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此”指的是岳阳楼。

4、文中哪些语句从空间角度写了洞庭湖湖面的广阔?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5、文中哪些语句从时间的角度描绘了洞庭湖的景色?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第三段中的哪句话同时写到了白天和夜晚的景象?

日星隐曜

2.造成日星隐耀,山岳潜形的句子是?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3.指出第三段的景物描写的句子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5指出第三段描写.迁客骚人心情的句子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二、内容理解

1.描写微波时水面的月光的句子是?

浮光跃金

2.第四段中的哪句话描写了风平浪静时水中的月影?

静影沉璧

3.指出第四段的景物描写的句子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5.指出第四段写迁客骚人心情的句子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内容理解

1.“古仁人之心”具有哪些特征?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进亦忧,退亦忧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文中表明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阅读全文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句中的“览物之情”指的是什么?

①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课时计划:第课时(总第课时,年月日) 27.《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自主学习 一、朗读课文(能熟练朗诵,试背) 二、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选自《唐宋文举要》,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宋朝(朝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三、解释词语: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降职,远调 2、增.其旧制.增:扩展制:规模 3、前人之述备.矣备:完全详尽 4、然则 ..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5、连月不开.开:放晴 6、则有去国 ..怀乡去:离开国:国都京城 7、沙鸥翔集.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8、而或长烟一.空一:全 9、把.酒临.风把:持,执临:迎着,对着 10、不以.己悲以:因为 11、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归:归依 12、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 四、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 五、一词多义 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那 夫环而攻之语气词 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3、极南极潇湘直到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4、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六、翻译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事业都兴办了起来了。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六、课堂检测 阅读课文第3、4、5段,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8分) 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 B.忧.谗畏讥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8分) (1)山岳潜.形潜:—— (2)薄.暮冥冥薄:—— (3)把.酒临风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岳阳楼记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试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山岳潜形.则有去.国怀乡至若春和景.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微.斯人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薄.暮冥冥多会.于此不以.物喜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是进.亦忧,退.亦忧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长烟一空 ..也连月不开.而或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谪.守巴陵郡若夫 ..霪雨霏霏,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4.微斯人,吾谁与归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7.日星隐耀(曜),山岳潜形。 8.(1)山岳潜形 (2)长烟一空 (3)静影沉璧 9.(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 10.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2.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三.简答题 1.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抱负 2.从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第③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4.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 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杜甫顾炎武周恩来)

5.《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请写出符合下面要求的成语: 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______;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______。6.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下句: 7.本文第⑤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退”指的是;“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 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11.选文第二段结尾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请你用自己的话并结合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2.赏析下面的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3.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 “感极而悲”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 “其喜洋洋”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你认为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文言文《岳阳楼记》阅读答案

文言文《岳阳楼记》阅读答案 阅读甲、乙两选文,问答问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 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 按图, 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 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 曰偃虹堤。 问其作而名者, 曰: “吾滕侯之所为也。 ”问其所以作之利害, 曰: “洞庭天下之至险, 而岳阳, 荆、潭、黔、蜀四会之冲①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 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②。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 事于州者,近且无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滕侯志大材高,名闻 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 [注]①冲:交通要道。②虞:忧患。 1.解释下面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尝求占仁人之心____________ (2)吾谁与归____________ (3)愿有所记____________ (4)至无所寓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浯说说下面句子 的意思。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甲、乙选文,概括滕子京的主要功绩有哪些?由此看出他具有怎样 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求:探求。(2)归:归依。(3)愿:希望。(4)至:到了,到
1/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材分析 肥城市白云山学校贾宁 一、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教材体系中的地位 《岳阳楼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古代诗文,除最后一课以五首古代诗歌组成外,其余四课为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扩大了文章的境界。范仲淹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千回百转,层层推进,骈散交替,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依据王荣生老师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对语文教材选文的分类,《岳阳楼记》当属“定篇”类选文,学习课文本身即是其教学目标,即“教教材”。作为“定篇”的篇目当以文本为中心,让每个学生都进入这些优秀文化中去“见识一番”,“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课文本身就是这类选文的教学目标。 二、不同教材版本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处理

以上表格摘自上海师范大学张凝珏的硕士论文《<岳阳楼记>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通过对不同教材的单元导语、课前提示、课后练习等部分的对比可以看出,各版本的教材都无一例外地把理解与体会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作为学习《岳阳楼记》的教学目标。人教版、鲁教版、语文版、鄂教版都建议教师指导学生感受记事、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的写作特点。在文章三、四两小节中出现的四字整句,两两对偶,多有押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一、二、五小节中的散句不拘一格,整句散句相互配合、相映成趣。六套教材中,有人教版、沪教版、鄂教版、鲁教版关注到了这一教学内容。各套教材都建议《岳阳楼记》作为一篇文言文,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也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功。除了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积累,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也在这篇文章中显露无疑,鄂教版的教材编写者在课后“理解·探究”的第三题“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的意思,领会用词的妙处。”就意在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字的精妙。在了解课文内容方面,各教材都利用朗读与背诵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与大意。 三、课程教材内容的整合 《岳阳楼记》的学习过程设计以读贯穿,将读的要求依次确定为“读得准确、读得清楚、读出味道”,让学生在朗读中跟随作者走进作品深处,读文、读人、读出自己。立足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梳理写作思路,让朗读内容更加清楚;放飞想象,畅写美景,帮助学生在夯实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走进文本,也就是李镇西老师所说的“把自己的心摆进去”,或者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教师范读、学生点评,小组合作、创读探究,将朗读与理解、感悟、品析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所说的“味道”自然溢出;悟情达理,走进作者,感悟作者情怀的同时进行拓展,“听听历史的回音”、“听听时代的召唤”、“听听自己的心声”,学生情感的提升自然共鸣;畅谈感悟,教师寄语,将本单元课文柳宗元、欧阳修、范仲淹抒写的情感进行比较分析,激励学生的同时实现了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四、课程教学资源的取舍 以文本为中心,进行朗读、感知、品析、感悟、写作;教学过程中朗读的音频、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的微课视频、范仲淹身世经历的视频资料,起到了较好的补充拓展作用;配合朗读的乐曲音频,起到了较好的渲染作用。 五、教材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 以朗读、感悟为主,以检验学生是否理解本文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语言为核心,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积累文言词语、诵读课文、理清思路、品味语言、感悟深情”,将教学难点确定为“感悟作者的旷达胸襟和伟大抱负”。

九年级语文上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岳阳楼记导 学案及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九年级语文(上)第10课《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 1.解释加点词语: 谪守.. ①谪守,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属.予作文②同“嘱”,嘱托。朝晖. ③日光 胜状..④胜景,美景。胜,美好。 去国.怀乡⑤国都 锦鳞.. 游泳⑥锦鳞,美丽的鱼。鳞,代指鱼。 微.斯人⑦如果没有 二者之为.⑧心理活动,表现。 春和景. 明⑨日光 2.翻译下列语句: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①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 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②早晨阳光明媚,傍晚阴暗无光,天气景象变化多端。 ③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④浮光跃金,静影沉璧。④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似沉入水中的玉壁。 ⑤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⑤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 3.原文填空: ①从空间角度描绘洞庭湖的景象的是(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站在时间角度描绘洞庭湖的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②最后一段从表达方式上来讲属于(议论;),其中“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进亦忧”指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退亦忧”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语段训练(原文略)。 1.解释加点词语(2分): ①属予作文..:①写文章。 ②进. 亦忧:②即指“居庙堂之高”。 ③薄.暮冥冥 ③迫近。 ④气象.. 万千:④景象。 2.翻译句子(4分): ①或异二者之为。①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在朝中做官担忧百姓。意为在朝中做官。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意思是远离朝廷做官。 3.文章开头一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 交待作记背景和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4.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2分) 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与开头照应。

岳阳楼记习题及答案

| 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一、易考实词梳理 1. 通假字 (1)百废具兴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 (2)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 | 2. 古今异义 (1)越明年 .. 古义:________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增其旧制. 古义:________ 今义:制度 (3)属予作文 ..以记之[F] 古义:________ 今义:名词,文章 ★ (4)薄.暮冥冥 》 古义:________ 今义:跟“厚”相对 (5)则有去国 ..怀乡 ①去:古义:(1)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②国:古义:________ 今义:国家 (6)至若春和景.明(2) 古义:________ 今义:景色、景物 (7)微.斯人 ? 古义:________ 今义:细小 3.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先:____________ ②后.天下之乐而乐后:____________ (2)动词作名词 ①百废.具兴废[F]:__________ ②或异二者之为.为:____________ ^ (3)形容词作名词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贤[F]:__________ 4. 重点实词 (1)滕子京谪守 ..巴陵郡谪守:__________ (2)越.明年越:____________ (3)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状:__________

胜:____________ (4)横.无际涯 ..横:____________ ? 际涯:__________(5)朝晖.夕阴晖:____________ (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也大观: (7)前人之述备.矣备:____________ (8)南极.潇湘极:____________ (9)迁.客骚人 ..迁:____________ 骚人:__________ (10)若夫淫雨霏霏 ....淫雨:__________ # 霏霏:__________ (11)连月不开.开:____________ (12)浊浪排空 ..排空: (13)日星隐曜.曜:____________ (14)山岳潜.形潜:____________ (15)樯倾楫摧 ....樯:____________ 倾:____________ 楫:____________ ~ 摧:____________ (16)薄暮冥冥 ....薄暮: 冥冥:__________(17)忧谗.畏讥.谗:____________ 讥:____________ (18)沙鸥翔集.集:____________ (19)锦鳞 ..游泳锦鳞: 鳞:____________ ) (20)岸芷汀 ..兰芷:____________ 汀:____________ (21)郁郁 ..青青郁郁:__________ (22)长烟一空 ..一:____________ 空:____________ (23)宠.辱偕.忘宠:____________ 偕:____________ (24)把.酒临.风把:____________ 】 临:____________ (25)予尝求古仁人 ....之心求:____________ 古仁人:________ (26)居庙堂 ..之高庙堂:__________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附答案).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附答案)(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16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节选)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之意不在酒() 7.下面加点词用法或词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云归而岩穴暝潭西南而望 B.酿泉为酒山峦为晴雪所洗

C.属予作文以记之醒能述以文者 D.日出而林霏开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8.翻译句子。(5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3分)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分) 9.请联系甲乙两篇全文,说说“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阳修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不同?分)与欧 3(阅读答案: 5.(2分,每处1分)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3分)规模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情趣 7.(3分)D 8.(5分)(1)(3分)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则”、“备”各0.5分) (2)(2分)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叶茂盛,形成浓密的绿阴。(“发”、“秀”各0.5分) 9.(3分)“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是以物喜,以己悲;(1分)而欧阳修的“览物之情”是与民同乐。(1分)前者立足于个人的得失与荣辱,后者则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1分)(意思对即可)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分析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分析 《》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这是范仲淹的一篇文章。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岳阳楼记 朝代:宋代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分析 中心思想 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主题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一提起岳阳楼,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千古名臣范仲淹,千古名文《岳阳楼记》,想到其中表明范仲淹宽阔胸襟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还会赞颂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

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能熟练朗诵,试背)二、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选自《唐宋文举要》,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宋朝(朝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三、解释词语: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降职,远调 2、增其旧制增:扩展制:规模 3、前人之述备矣备:完全详尽 4、然则北通巫峡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5、连月不开开:放晴

6 、则有去.国.怀乡去:离开国:国都京城 7、沙鸥翔集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8 、而或长烟一空一:全 9、把.酒临.风把:持,执临:迎着,对着 10、不以己悲以:因为 11、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归:归依 12 、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 四、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 2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 五、一词多义 1、夫予观夫巴陵胜状 2、 3、极 4 、或 1 、 夫环而攻之语气词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南极潇湘直到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六、翻译句子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景象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事业都兴办了 起来了。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地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5、登斯楼也,贝y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 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合作探究: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请简要概括第一段所写的内容,然后指出哪些内容写出了滕子 京的政绩? 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政通人和,百废俱兴(2)在第二段中用横线画出描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并分析作者从 哪些方面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3)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自然引出下文写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安下了根。 (4)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什么?

岳阳楼记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一、解释加点字词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予观夫巴陵胜状。 3、前人之述备矣。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5、连月不开。 6、薄暮冥冥,去国怀乡。 7、春和景明,沙鸥翔集。 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9、或异两者之为。 二、翻译下列句子。 10、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三、选择 15、选出举例不当的一项 A.这两段文字多用骈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就是。 B.文中句子对仗工整,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就是。 C.文中有的语句相沿已成成语,如“一碧万顷”、“心旷神怡”就是。 D.文中有些句子凝练而又描写细腻,如“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就是。 16、选出对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 A.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B.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C.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D.日星隐耀,山岳潜行 17、指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A.霏霏、冥冥、郁郁、洋洋的意思分别是:雨雪繁密的样子、昏暗的样子、颜色翠绿的样子、意气风发的样子。 B.“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意思是: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瞧不起。 光荣和耻辱一起忘了。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的意思是:宠辱偕忘”“心旷神怡,C.

《岳阳楼记》阅读题中考汇编(答案)

《岳阳楼记》阅读题中考汇编(答案) (一)课文第一、二段 1.请概括第1段的内容要点: 答案:滕子京谪守的时间、政绩(重修的背景)和作者作记的缘由。 2.表明滕子京的政绩的文字是:“,。” 答案: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第2段描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照应文题;②为下文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作铺垫。 4.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特点。(2分)答案:壮阔、浩渺 5.“前人之述”指的是“”。作者不详细写岳阳楼景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①“前人之述备矣”,不用多写;②本文的主要目的不是写景,而是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进而引出自己的胸襟和伟大抱负。 6.作者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为了引出古代仁人志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从而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2分) (二)课文第三、四段 1.两个画面景物的特点分别是、,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和的语气语调(或“给人的感受”或“抒发的情”)。(都用四字回答) 答案:阴晦萧索、晴朗明丽悲凉低沉、喜悦昂扬 2.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2分) ①;②。 答案:个人的遭遇(以己悲) 外物的触发(以物喜) 3.这两段运用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两种心情。(3分) 答案:对比悲喜(每空l分,共3分) 4.作者写不同景色产生不同感情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①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博大胸襟)”的思想感情。② 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伟大抱负)”。 5.《岳阳楼记》虽然表现了登楼者的两种不同的情感,但是产生的原因相同,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登楼者产生悲喜之情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景物的变化;(2)他们是容易因外物的变化、个人得失而引起心理变化的人。(答成“以物喜,以己悲”或者“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不得分。)6.赏析:(1)“阴风怒.号”,赏析加点字。 答案:“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赏析句子。(3分)

八年级下册27岳阳楼记教材分析

《岳阳楼记》教材分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文《岳阳楼记》。文言文教学要想做到扎实而灵动,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文言功底,底蕴深厚。我自知自己的浅薄,所以教之前就得琢磨来,琢磨去,以减轻自己的一点负罪感。 《岳阳楼记》中的一词多义,重点实词,重点语句的翻译,落实到位,一方面要应付考试,另一方面重视文言字词的积累。 因此,这篇美文非读不可,非背诵不可。以诵美文,品美辞,知人论世,悟哲理为主线组织教学活动。 《岳阳楼记》以中国四大名楼的介绍导入,以美贯穿全文。诵美文——赏美景——品美辞——最美是情怀组织教学。 赏美景中,沉入文本,说说你认为洞庭湖和岳阳楼最美的景观是什么,并说说打动你心的原因。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三幅美景是如何写出来了。感受作者写景的层次感;选择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洞庭湖、秋景与春景的什么特点;运用了动静相结合、对比、反衬等多种手法、既写了景物还写到了人的活动等等】一说这些,真的就觉得不亏是大师,留下这些精品,妙不可言,美哉!最后作者说到微斯人,吾谁与归。斯人是什么人?古仁人的标准是什么?藤子京属不属于古仁人?找到依据。也出示了对藤子京的介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做这样的人,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我们来看,“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含义是很丰富的,是范仲淹的自勉,是对滕子京的勉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间的共勉,当

然也是对我们所有的人共勉。你能列举出历史上还有哪些人也有这样的远大的抱负呢? 拓展运用:将《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做一个比较,从这些古仁人身上你学到些什么?或许我们做不到范仲淹的以天下为己任,心怀天下,但我们可以学习欧阳修,苏轼身上的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精神。 《岳阳楼记》是否偏题? 作者不记岳阳楼,而转入对洞庭湖的描写,可见作者的写作技巧高超,避实就虚,扬长避短,因为前文已经说过“前人之述备矣”有前人的记载,再记显得多余。而这篇文章不在记岳阳楼上,而在最后其议论抒情上。叙事、写景是为了后面的说理,对自己的自勉,对藤子京的勉励。不属于古代散文中的以写景记事为主的记体散文,而是一篇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

岳阳楼记导学案答案

第27课《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5、深刻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预学案 【课文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 (2)文学常识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

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全合乎要求。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则按意义划分节秦。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须有较长的停顿。 (3)背景知识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免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流放邓州(今河南邓州市)。第二年六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 【字词综合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滕.()谪.守()衔.()吞.() 骚.人()霪.雨()霏.霏()樯.倾() 楫.摧()冥.冥()谗.言()波澜.() 芷.()汀.兰()郁.郁()神怡.() 偕.忘()嗟.夫()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谪.守巴陵郡()⑵巴陵胜状 ..() ⑶然则 ..()..北通巫峡()⑷横无际涯 ⑸朝晖.夕阴()⑹连月不开.() ⑺薄.暮冥冥()⑻至若春和景.明() 导学案(一)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1

《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 1. 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语句是:。 2. 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语句是:。 3. 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之景的 句子是:,;,。 4. 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 5.“进”“退”分别照应:进:;退:。 6. 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7. 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8. 概括重修岳阳楼时的盛况的句子:。 9. 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 10.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 11.“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 12. 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 13.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广阔浩淼的句子是:,, ,。 14.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15. 写出岳阳楼地理位置的语句:,。 16.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17. 文中采用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的句子:,。 18. 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用《岳阳楼记》原句回答) 19. 《岳阳楼记》中写道“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在天气晴朗时“登斯楼”就会产生“,”的愉悦心情;在阴雨连绵时“登斯楼”就会产生“,”的悲伤心情。 20. 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 21. 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 22. 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千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 23.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24.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本文中也有与之境界、情怀相似的句子:,。 答案 1. 浮光跃金。 2. 静影沉璧。 3.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4.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 进:居庙堂之高;退:处江湖之远。 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8. 增其旧制。 9.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0. 属予作文以记之。11. 唐贤今人诗赋。12.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3.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14.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5.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6.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9.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去国怀乡,忧谗畏讥20.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1.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2.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的阅读及答案

《岳阳楼记》的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20—23 题(11 分)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 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 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 芷汀兰, 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 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 【乙】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馑①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 存饷, 为术甚备。 吴人喜竞渡, 好为佛事。 希文乃纵民竞渡, 太守日出宴于湖上, 自春 www.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日:“饥岁工价至贱, 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 杭州不恤荒政②,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③叙:所以宴 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蚜,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④ 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⑤, 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选自《梦溪笔谈?范文正荒政》) [注]①殍馑(piǎo jǐn):饿死的人。②荒政: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 救济措施。③条:分列项目、条目。④仰:依赖、依靠。⑤晏然:平静、安定的 样子。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 分) (1)则有去国怀乡 ( ) (2)至若春和景明 ( ) (3)而或长烟一空 ( ) (4)太守日出宴于湖上( ) 2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 的意思。(4 分)
1/5

岳阳楼记的原文及译文段落分析千古名句理解

岳阳楼记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 唐贤今人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ú)!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zāi)?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通假字 1.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 2.百废具兴(通“俱”,全,皆) 注释 (1)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死后谥(shì)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苏州吴县(现江苏省吴县)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2)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1041-1048)。本文句末中的“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点名作文的时间。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滕子京,名宗谅,字子京,范仲淹的朋友。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指做太守。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

岳阳楼记习题——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 1.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语句是:浮光跃金。 2.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语句是:静影沉璧。 3.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 4.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进:居庙堂之高;退: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8.概括重修岳阳楼时的盛况的句子:增其旧制。 9.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0.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属予作文以记之。 11.“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唐贤今人诗赋。 12.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 万千。 13.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广阔浩淼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 际涯。 14.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千变万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5.写出岳阳楼地理位置的语句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6.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7.文中采用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8.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 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用《岳阳楼记》原句回答) 19.《岳阳楼记》中写道“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在天气晴朗时“登斯 楼”就会产生“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愉悦心情;在阴雨连绵时“登斯楼”就会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悲伤心情。 20.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1.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2.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千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真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峡江寺飞泉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15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节选自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乃重修岳阳楼乃:于是 B. 或异二者之为或:有时 C. 余年来观瀑屡矣屡:多次 D. 而游者皆暴日中暴:同“曝”,暴晒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不得从容以观 B.先天下之忧而忧而游者皆暴日中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公爱之,何不记之 D.增其旧制当时建亭者,其仙乎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⑵以人之逸,待水之劳。 13.【乙】文第2段作者写“天台”“雁宕”“匡庐”“罗浮”“青田之石门”等瀑布的用意是什么(3分) 14. 【甲】【乙】两文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二)(1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