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公式

数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公式
数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公式

数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公式1971年5月15日,尼加拉瓜发行了十张一套题为“改变世界面貌的十个数学公式”邮票,由一些著名数学家选出十个以世界发展极有影响的公式来表彰。这十个公式不但造福人类,而且具有典型的数学美,即:简明性、和谐性、奇异性。

(一)手指计数基本法则

邮票“1+1=2”是这套邮票的第一枚,这是人类一开始对数量认识的基础公式。人类的祖先就是以这一公式开始,堆石子,数贝壳、树枝、竹片,而后刻痕计数,结绳计数等,直至再后来创造文字、数字及计数用具如算盘、筹算、计算器等。一切都是从手指计数基本法则开始,因为人有十个手指,计算时以手指辅助。毫无疑问,正是这一事实自然地孕育形成了现在我们熟悉的十进制系统。记数法与十进制的诞生是文明史上的一次飞跃。

(二)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

若一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A、B,斜边为C,则有A2+B2=C2,这就是欧氏几何中最为著名的勾股定理。它在数学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国外最早给出这一定理证明的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因而国外一般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中国在商高时代就已经知道“勾三股四弦五”的关系,远早于毕

达哥拉斯,不过,中国对于勾股定理的证明却是比较迟的事情,一直到三国时期的赵爽才用面积割补法给出它的第一种证明。勾股定理的一大影响是无理数的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角线长度为,不能用整数或整数之比即分数来表示,这一发现否定了毕氏学派“万物皆数”的信条,当时的人觉得整数与分数是容易理解的,称之为有理数,而新发现的这个数不好理解但却存在就取名为“无理数”。

(三)阿基米德杠杆原理

第三枚邮票表彰的数学公式F1X1=F2X2,其中F为作用力,X 为力臂,FX即为力矩,从原则上说,只要动力臂足够长,而阻力臂足够短,就可以用足够小的力撬动足够重的物体。为此,阿基米德说了一句古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呵呵,看看物理学家多自信!!!除杠杆原理外,阿基米德还发现了著名的浮力定律和大量的几何学定理,他也是微积分的先驱之一。被后世数学家称尊为“数学之神”,在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三位数学家中,阿基米德占首位,另两位分别是牛顿和高斯。

(四)纳皮尔指数与对数关系公式

对数关系公式即为纳皮尔公式,其中e=2.71828……。对数的发明者是苏格兰业余数学家纳皮尔男爵。自44岁起,经20年潜心研究大数的计算技术,他终于独立发明了对数,1614年出版了名著《奇妙的对数定律说明书》,对数表这一惊人发明很快传遍了欧洲大陆。

伽利略发出了豪言壮语:“给我时间、空间和对数,我可以创造出一个宇宙来。”对数表曾在几个世纪内为数学家、会计师、航海家和科学家广泛应用。对数和指数已经成为数学的精髓部分,是每一个中学生必学的内容。

(五)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第五枚邮票立即使人联想到那个早已是家喻户晓的牛顿和苹果的故事。在那个神奇的假期里,一个苹果偶然从树上掉下来,这却是人类思想史的一个转折点,它使那个坐在花园里的人的头脑开了窍,终于牛顿发现了对人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

其中G为引力常量,m1和m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个物体的距离。

(六)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

第六个公式是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该方程组确定了电荷、电流、电场和磁场之间的普遍联系,是电磁学的基本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组表明,空间某处只要有变化的磁场就能激发出涡旋电场,而变化的电场又能激发涡旋磁场,交变的电场和磁场互相激发就形成连续不断的电磁振荡即电磁波。由此公式可以证明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由于光就是一定波长的电磁波,这便是麦克斯韦创立的光的电磁学说。麦克斯韦是继法拉第之后集电磁学大成的伟大物理学家。电磁学理论奠定了现代电

力工业,电子工业和无线电工业的基础。1871年受聘为剑桥大学的实验物理教授,负责筹建该校的第一所物理学实验室—卡文迪许实验室。

(七)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

E=mc2

这里c为光速,m为质量,E为能量。这就是后来最著名的质能关系式。这可是制造原子弹的理论基础。1905年提出这个公式的人是年仅26岁的伯尔尼专利局小职员爱因斯坦。1915年,建立了广义相对论,确定了空间、时间和物质之间的联系,质能转换公式及相对论的影响是巨大的,今天核能广泛用于农业及军事,而黑洞、时间旅行、空间弯曲等都是由相对论推导出来。爱因斯坦6岁学习小提琴,一生与小提琴相伴,艺术提高了他的审美能力,他一辈子也追求物理中的数学美(简洁美与对称美)。

(八)德布罗意公式

第八枚邮票表彰的公式是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的表达波粒二象性的德布罗意公式:λ=h/mv,

其中λ为与粒子相伴的物质波的波长,h是普朗克常量,mv为粒子的动量。在德布罗意之前,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只局限于两种基本的物质类型:实物和场。德布罗意本来是学历史的,受数学家庞加莱的影响而改学科学。1924年他在博士论文中提出「物质波」的概

念,轰动全世界,他认为任何实物、粒子都同时具有波与粒子二种性质,还运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导出物质波波长的公式。他的看法后来被戴维森的实验证实。而物质波的概念也为波动力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九)玻尔兹曼公式

1854年德国科学家克劳修斯首先引入熵的概念,这是对表示封闭体系杂乱程度的一个量,熵是希腊语“变化”的意思。这个量在可逆过程中不会变化,在不可逆过程中会变大。正像懒人的房间,若没有人替他收拾打扫,房间只会杂乱下去,决不会变得整齐。生物也离不开“熵增大法则”,生物需要从体外吸收负熵来抵消熵的增大。1877年,玻尔兹曼用下面的关系式来表示系统的无序性的大小:S=kLnW 其中k为玻尔兹曼常数,s是宏观系统熵值,是分子运动或排列混乱程度的衡量尺度。W是可能的微观态数。W越大,系统就越混乱无序。由此可以看出熵的微观意义:熵是系统内分子热运动无序性的一种量度。由于观点新颖,一开始不为许多著名学者接受,玻尔兹曼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成为他个人悲剧(自杀)的重要原因。玻尔兹曼的墓碑上刻的就是这个公式S=kLnW,以表彰他的伟大创见。

(十)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

嫦娥奔月、万户飞天,人类对空间的向往由来已久,并为此进行着不懈努力。征服太空的关健是火箭技术。

说到现代火箭,就要提到举世公认的宇航理论先驱者,前苏联的齐奥尔科夫斯基。正是他提出利用火箭进行星际航行和发射卫星的可能性。并建立了火箭结构特点与飞行速度之间的关系式,即著名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其中V为火箭的速度增量,Ve为喷流相对于火箭的速度,m0和mi分别代表发动机开启和关闭时火箭的质量。它成为人类征服太空的钥匙。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揭开太空时代的序幕,1961年送出第一位航天员─盖加林,赢了太空竞赛的第一役,美国在1969年送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齐奥尔科夫斯基他着重钻研中国古代火箭技术,请人翻译明末及清初的军事著作参考,尤其对《武备志》最感兴趣。当时中国已拥有近三十种军用火箭,“神机火龙箭”或“火龙出水”之类的武器令他着迷,他产生了更多的梦想和灵感,不久写成《地球与天空的梦想》一书。他有一句十分精辟的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高中物理中常用的三角函数数学模型!!!

高中物理中常用的三角函数数学模型 数学作为工具学科,其思想、方法和知识始终渗透贯穿于整个物理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为物理概念、定律的表述提供简洁、精确的数学语言,为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提供有效方法.为物理学的数量分析和计算提供有力工具。 高考物理试题的解答离不开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借助物理知识渗透考查数学能力是高考命题的永恒主题。可以说任何物理试题的求解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经过求解再次还原为物理结论的过程。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对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作出了明确要求。 一、三角函数的基本应用 在进行力的分解时,我们经常用到三角函数的运算.虽然三角函数学生初中已经学过,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在这里出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一直到高三都没把这部分搞清楚.为此,本人将自己的一些体会写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一)三角函数的定义式 (二)探寻规律 1.涉及斜边与直角边的关系为“弦”类,涉及两直角边的关系为“切”类; 2.涉及“对边”为“正”类,涉及“邻边”为“余”类; 3.运算符:由直角边求斜边用“除以”,由斜边求直角边用“乘以”,为更具规律性,两直角边之间互求我们都用“乘以”. (三)速写 第一步:判断运算符是用“乘以”还是“除以”; 第二步:判断用“正”还是用“余”; 第三步:判断用“弦”还是用“切”. 即 (边)=(边)(运算符)(正/余)(弦/切) 1、由直角边求斜边 2、由斜边求直角边 3、两直角边互求 (四)典例分析 经典例题1 如图1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静止于斜面与竖直挡板之间,斜面倾角为θ,求小球对挡板和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分别是多少? 【解析】 2所示。 θtan 1?=mg F 经典例题2 如图3所示,质量为,挡 挡板和使球压紧斜面,重力的分解如图4所示。 二、三角函数求物理极值 因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都有最大值(为1) 本形式,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三角函数公式整理出正弦(或余弦)函数的基本形式,然后在确 定极值。现将两种三角函数求极值的常用模型归纳如下: 1.利用二倍角公式求极值 图 3 图 4

最著名的十大公式

最著名的十大公式 No.10 圆的周长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No.9 傅立叶变换(The Fourier Transform) No.8 德布罗意方程组(The de Broglie Relations) No.7 1+1=2 No.6 薛定谔方程(The Schr?dinger Equation) 薛定谔方程是世界原子物理学文献中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公式。 No.5 质能方程(Mass–energy Equivalence) No.4 毕达哥拉斯定理(Pythagorean Theorem) No.3 牛顿第二定律(Newton's Second Law of Motion)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没有之一的科学家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没有之一的科学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当中的被认为是经典物理学中最伟大的没有之一的核心定律。动力的所有基本方程都可由它通过微积分推导出来。 No.2 欧拉公式(Euler's Identity)

到了最后几名,创造者个个神人。欧拉是历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也是各领域(包含数学的所有分支及力学、光学、音响学、水利、天文、化学、医药等)最多著作的学者。数学史上称十八世纪为“欧拉时代”。欧拉出生于瑞士,31岁丧失了右眼的视力,59岁双眼失明,但他性格乐观,有惊人的记忆力及集中力。他一生谦逊,很少用自己的名字给他发现的东西命名。不过还是命名了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常数——e。这个公式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没有任何多余的内容,将数学中最基本的e、i、pie放在了同一个式子中,同时加入了数学也是哲学中最重要的0和1,再以简单的加号相连。 No.1 麦克斯韦方程组(The Maxwell's Equations) 积分形式: 微分形式:

在_Word_表格中怎样使用公式

在Word 表格中使用公式 您可以使用公式在表格中执行计算和逻辑比较。“公式”命令位于“表格工具”的“布局”选项卡上的“数据”组中。 当您打开包含公式的文档时,Word 中的公式会自动更新。您也可以手动更新公式结果。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更新公式结果部分。 Word 表格中的公式是一种域代码。有关域代码的详细信息,请参阅“另请参阅”部分。 本文内容 ?在表格单元格中插入公式 ?更新公式结果 更新特定公式的结果 更新表格中的所有公式结果 更新文档中的所有公式 ?锁定或取消锁定公式 ?示例:使用位置参数对表格中的数字进行求和 ?可用函数 ?在公式中使用书签名或单元格引用 RnCn 引用 A1 引用 在表格单元格中插入公式 1. 选择需要在其中放置结果的表格单元格。如果该单元格不为空,请删除其内容。 2. 在“表格工具”的“布局”选项卡上的“数据”组中,单击“公式”。 3. 使用“公式”对话框创建公式。您可在“公式”框中键入公式,从“编号格式”列表中选择编 号格式,并使用“粘贴函数”和“粘贴书签”列表粘贴函数和书签。

更新公式结果 在Word 中,插入公式后,当包含公式的文档打开时,会计算公式的结果。 您也可以手动更新: ?一个或多个特定公式的结果 ?特定表格中的所有公式的结果 ?文档中的所有域代码(包括公式) 更新特定公式的结果 1. 选择要更新的公式。您可在选择公式时按住Ctrl 键,从而选择多个公式。 2. 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右键单击公式,然后单击“更新域”。 ?按F9。 更新表格中的所有公式结果 ?选择包含要更新的公式结果的表格,然后按F9。 更新文档中的所有公式 此过程可更新文档中的所有域代码,而不仅仅是更新公式。 1. 按Ctrl+A。 2. 按F9。 锁定或取消锁定公式 您可以锁定公式以防止其结果更新,也可以取消锁定已经锁定的公式。 ?请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锁定公式选择公式,然后按Ctrl+F11。 取消锁定已经锁定的公式选择公式,然后按Ctrl+Shift+F11。

关于高等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高数常用公式 平方立方: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cot(A+B) =cotA cotB 1 -cotAcotB + cot(A-B) =cotA cotB 1 cotAcotB -+ 倍角公式 tan2A =A tan 12tanA 2 - Sin2A=2SinA?CosA Cos2A = Cos 2A-Sin 2A=2Cos 2A-1=1-2sin 2A 三倍角公式 sin3A = 3sinA-4(sinA)3 cos3A = 4(cosA)3-3cosA tan3a = tana ·tan(3π+a)·tan(3 π -a) 半角公式 sin( 2 A )=2cos 1A - cos( 2 A )=2cos 1A + tan( 2 A )=A A cos 1cos 1+- cot(2 A )=A A cos 1cos 1-+ tan( 2 A )=A A sin cos 1-=A A cos 1sin + 和差化积 sina+sinb=2sin 2b a +cos 2b a - sina-sinb=2cos 2 b a +sin 2b a - cosa+cosb = 2cos 2b a +cos 2b a - cosa-cosb = -2sin 2b a +sin 2 b a - tana+tanb=b a b a cos cos ) sin(+ 积化和差 sinasinb = -21 [cos(a+b)-cos(a-b)] cosacosb = 21 [cos(a+b)+cos(a-b)] sinacosb = 21 [sin(a+b)+sin(a-b)] cosasinb = 2 1 [sin(a+b)-sin(a-b)] 诱导公式 sin(-a) = -sina cos(-a) = cosa sin(2π -a) = cosa cos(2π -a) = sina sin(2π +a) = cosa cos(2 π +a) = -sina sin(π-a) = sina c os(π-a) = -cosa sin(π+a) = -sina cos(π+a) = -cosa tgA=tanA = a a cos sin 万能公式

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演讲

10.肯尼迪就职演讲 约翰.F.肯尼迪,1961 美国同胞们,不要问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全世界的公民们,不要问美国将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共同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 肯尼迪总统于1960年1月20日就职,并于当天发表了这篇演讲在这篇演讲中,肯尼迪要求所有的美国人团结起来对抗共同的敌人如暴政贫穷疾病以及战争为达到这一目标,肯尼迪总统于1961年成立了和平队这篇演讲仅是肯尼迪总统众多演讲中的一篇,它充分体现了肯尼迪总统的演讲天才 9. 伯里克利葬礼演说 伯里克利,公元前五世纪 其中部分是对其行为的赞扬,因为往生者确实值得我们的赞扬,而往生者的后代在理应受到大众的照顾直到长大成人;就像花冠一般,这实质的奖赏是雅典为她的子孙所戴上的,当他们像其他人一样付出努力之后,不论他们在世或往生都会戴上这种花冠 伯里克利是雅典全盛时期的政治家和演说家他对当时社会具有深厚影响,以至于与他同时期的历史学家称呼他为雅典第一公民这篇演讲发表的场合,是在为伯罗奔尼撒战争第一年中死去的战士们举行的公葬中根据维基百科的注解,公元前五世纪晚期,为纪念战争中牺牲的战士而举行公葬已形成雅典的惯例(在公葬时)往生者的遗体先被停放在一个幕篷中三天,在此期间民众可以前往祭祀然后会举行一个葬礼游行,抬着十个装载着遗体的柏木棺材,每一个都代表着雅典的部族游行通向一个公众墓园(凯拉米克斯公墓),勇士们将被埋葬在那里仪式的最后部分则是由一位知名人士做演讲(此例中则由伯里克利担任) 8.自由或死亡 埃米林·潘克赫斯特,1913 你们把妇女自救的工作留给了你们国家的妇女,一切文明国家的男人都把这件工作留给了妇女这也就是我们英国妇女正在做的工作生命对我们来说是神圣的,但我们说如果有什么人要牺牲生命,那将是我们;我们自己不愿那么做,但我们将使敌人处于这样的境地;他们必须在给我们以自由或给我们死亡这两者中做出抉择 潘克赫斯特是一战前英国妇女参政运动的领袖,且她的名字经常与该组织联系在一起她曾多次被逮捕并监禁,这篇演讲则发表于其出游美国期间直到1928年,英国妇女才被赋予与男子一样的投票权利

(完整word版)excel表格公式大全

1 、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0UNTIF(A:A,A2)>1,"重复","") 2 、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 、从输入的18 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 、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 男","女"),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 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K2*0.3+M2*0.3+N2*0.4 ――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MAX(K2:K56) ——求K2至U 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 =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 =COUNTIF(K2:K56,">=95") —K57 ――求K2至U K56区域95? 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 =COUNTIF(K2:K56,">=90") —SUM(K57:K58)――求K2 到K56 区域90? 94.5 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 单元格; (4) =COUNTIF(K2:K56,">=85") —SUM(K57:K59)――求K2 到K56 区域85-89.5 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 单元格; (5) =COUNTIF(K2:K56,">=70") —SUM(K57:K60)――求K2 到K56 区域70-84.5 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 单元格; (6) =COUNTIF(K2:K56,">=60") —SUM(K57:K61)――求K2 到K56 区域60-69.5 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2 单元格; (7) =COUNTIF(K2:K56,"<60") ------ 求K2到K56区域60分以下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3单元格;

全世界最著名的演讲稿

全世界最著名的十大演讲稿排行-第一名 【我们将战斗到底】(1940年6月4日丘吉尔) 1940年6月4日丘吉尔在下院通报了敦刻尔克撤退成功,但是也提醒“战争不是靠撤退打赢的。”随后丘吉尔旋即发表了他在二战中最鼓舞人心的一段演说: 这次战役尽管我们失利,但我们决不投降,决不屈服,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必须非常慎重,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赢得的。但是,在这次援救中却蕴藏着胜利,这一点应当注意到。这个胜利是空军获得的。归来的许许多多士兵未曾见到过我们空军的行动,他们看到的只是逃脱我们空军掩护性攻击的敌人轰炸机。他们低估了我们空军的成就。关于这件事,其理由就在这里。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告诉你们。 这是英国和德国空军实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德国空军的目的是要是我们从海滩撤退成为不可能,并且要击沉所有密集在那里数以千计的船只。除此之外,你们能想象出他们还有更大的目的吗?除此而外,从整个战争的目的来说,还有什么更大的军事重要性和军事意义呢?他们曾全力以赴,但他们终于被击退了;他们在执行他们的任务中遭到挫败。我们把陆军撤退了,他们付出的代价,四倍于他们给我们造成的损失......已经证明,我们所有的各种类型的飞机和我们所有的飞行人员比他们现在面临的敌人都要都好。 当我们说在英伦三岛上空抵御来自海外的袭击将对我们更有好处时,我应当指出,我从这些事实里找到了一个可靠的论据,我们实际可行而有万无一失的办法就是根据这个论据想出来的。我对这些青年飞行员表示敬意。强大的法国陆军当时在几千辆装甲车的冲击下大部分溃退了。难道不可以说,文明事业本身将有数千飞行员的本领和忠诚来保护吗? 有人对我说,希特勒先生有一个入侵英伦三岛的计划,过去也时常有人这么盘算过。当拿破仑带着他的平底船和他的大军在罗涅驻扎一年之后,有人对他说:“英国那边有厉害的杂草。”自从英国远征军归来后,这种杂草当然就更多了。 我们目前在英国本土拥有的兵力比我们在这次大战中或上次大战中任何时候的兵力不知道要强大多少倍,这一事实当然对抵抗入侵本土防御问题其有利作用。但不能这样继续下去。我们不能满足于打防御战,我们对我们的盟国负有义务,我们必须再重新组织在英勇的总司令戈特勋爵指挥下发动英国远征军。这一切都在进行中,但是在这段期间,我们必须使我们本土上的防御达到这样一种高度的组织水平,即只需要极少数的人便可以有效地保障安全,同时又可发挥攻势活动最大的潜力。我们现在正进行着方面的部署。 这次战役尽管我们失利,但我们决不投降,决不屈服,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战斗,我们将在海洋上战斗,我们将充满信心在空中战斗!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上战斗!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在田野和街头作战!在山区作战!我们任何时候都不会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敌人占领,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们有英国舰队武装和保护的海外帝国也将继续战斗。 这次战役我军死伤战士达三万人,损失大炮近千门,海峡两岸的港口也都落入希特勒手中,德国将向我国或法国发动新的攻势,已成为既定的事实。法兰西

(完整版)高等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高数常用公式 平方立方: 22222222 332233223223332233222(1)()()(2)2()(3)2()(4)()()(5)()()(6)33()(7)33()(8)222(a b a b a b a ab b a b a ab b a b a b a b a ab b a b a b a ab b a a b ab b a b a a b ab b a b a b c ab bc ca -=+-++=+-+=-+=+-+-=-+++++=+-+-=-+++++= 21221)(9)()(),(2) n n n n n n a b c a b a b a a b ab b n ----++-=-++++≥L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cot(A+B) =cotA cotB 1 -cotAcotB + cot(A-B) =cotA cotB 1 cotAcotB -+ 倍角公式 tan2A =A tan 12tanA 2- Sin2A=2SinA?CosA Cos2A = Cos 2A-Sin 2A=2Cos 2A-1=1-2sin 2A 三倍角公式 sin3A = 3sinA-4(sinA)3 cos3A = 4(cosA)3-3cosA tan3a = tana ·tan(3π+a)·tan(3 π -a) 半角公式 sin( 2 A )=2cos 1A - cos( 2 A )=2cos 1A + tan( 2 A )=A A cos 1cos 1+- cot(2 A )=A A cos 1cos 1-+ tan( 2 A )=A A sin cos 1-=A A cos 1sin + 和差化积 sina+sinb=2sin 2b a +cos 2b a - sina-sinb=2cos 2b a +sin 2b a - cosa+cosb = 2cos 2b a +cos 2b a - cosa-cosb = -2sin 2b a +sin 2 b a -

世界上最美的十个公式

世界上最美丽的十个公式 英国科学期刊《物理世界》曾让读者投票评选了“最伟大的公式”,最终榜上有名的十个公式既有无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简单的圆周公式,又有复杂的欧拉公式……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厌恶数学?这些东西原本如此美丽,如此精妙。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伟大的智慧曾耗尽一生,才最终写下一个等号。每当你解不开方程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角度想,暂且放下对理科的厌恶和对考试的痛恨。因为你正在见证的,是科学的美丽与人类的尊严。 No.10 圆的周长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这公式贼牛逼了,初中学到现在。目前,人类已经能得到圆周率的2061亿位精度。还是挺无聊的。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圆周率值,有十几位已经足够了。如果用35位精度的圆周率值,来计算一个能把太阳系包起来的一个圆的周长,误差还不到质子直径的百万分之一。现在的人计算圆周率,多数是为了验证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有就是为了兴趣。 No.9 傅立叶变换(The Fourier Transform) 这个挺专业的,一般人完全不明白。不多作解释。简要地说没有这个式子没有今天的电子计算机,所以你能在这里上网除了感谢党感谢政府还要感谢这个完全看不懂的式子。另外傅立叶虽然姓傅,但是法国人。 No.8 德布罗意方程组(The de Broglie Relations)

这个东西也挺牛逼的,高中物理学到光学的话很多概念跟它是远亲。简要地说德布罗意这人觉得电子不仅是一个粒子,也是一种波,它还有“波长”。于是搞啊搞就有了这个物质波方程,表达了波长、能量等等之间的关系。同时他获得了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No.7 1+1=2 这个公式不需要名称,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 No.6 薛定谔方程(The Schr?dinger Equation) 也是一般人完全不明白的。因此我摘录官方评价:“薛定谔方程是世界原子物理学文献中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公式。”由于对量子力学的杰出贡献,薛定谔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 另外薛定谔虽然姓薛,但是奥地利人。 No.5 质能方程(Mass–energy Equivalence) 好像从来没有一个科学界的公式有如此广泛的意义。在物理学“奇迹年”1905年,由一个叫做爱因斯坦的年轻人提出。同年他还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俗称狭义相对论。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爱因斯坦是牛逼的,能量和质量是可以互换的。副产品:原子弹。No.4 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Pythagorean Theorem)

世界史上最著名地十大演讲

世界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演讲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历史和现实早已证 明:有时说比写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一次优秀的演讲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名族、一 个国家、甚至世界的历史进程。下面就带您走进历史上十大最著名演 讲。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演讲 NO.1:丘吉尔演讲稿我们将战斗到底演讲时间: 1940 年 6 月4 日丘吉尔,二战期间出任英国首相。上任后他首先访问法国,惊讶地得知法国即将投降,但是他向法国领导人表明,即使法国被打败,英国仍将继续 战斗。 5 月 26 日,丘吉尔下令撤出在法的英军,代号为“发 电机计划”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开始。在短短8 天中,被围困 在敦刻尔克周围一小块地区的盟军奇迹般地撤出33 万多人。1940 年 6 月 4 日丘吉尔在下院通报了敦刻尔克撤退成功,但是也提醒“战争不是靠撤退打赢的。”随后丘吉尔旋即发表 了他在二战中最鼓舞人心的一段演说。演讲中丘吉尔高度赞 扬了英勇作战的士兵,成为鼓舞和安慰英国民众的重要支 撑。“这次战役尽管我们失利,但我们决不投降,决不屈服,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战斗,我们将在海洋上战斗, 我们将充满信心在空中战斗! 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本 土,我们将在海滩上战斗! 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 在田野和街 头作战 ! 在山区作战 !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会投降。即使我们这 ...

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敌人占领,并陷于饥饿之中, 我们有英国舰队武装和保护的海外帝国也将继续战斗。”——丘吉尔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演讲 NO.2:亚伯拉罕 . 林肯演讲稿葛底斯堡演说演讲时间: 1863 年 11 月 19 日林肯总统为黑人解放运动的贡献自不用多说,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受美国 人爱戴的总统之一,葛底斯堡演说是林肯总统演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在美国历史中 最常被引用的演说。这篇演说时值美国南北战争,距北方军击败南方叛军的葛底斯堡决 定性战役仅 4 个半月 ; 而演说的场所则是在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国家公墓的致辞典 礼。“毋宁说,我们活着的人,应该献身于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从这些光荣的 死者身上汲取 更多的献身精神,以完成他们精诚所至的事业; 我们在此下 定最大的决心,以不让死者白白牺牲; 让这个国家在上帝的 保佑下获得自由的新生; 让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与 世长存。”——林肯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演讲NO.3:马丁 . 路德 . 金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演讲时间: 1963 年 8 月 28 日 1963 年8 月 23 日,马丁·路德·金组织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自由进军”运动。 他率领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向首都华盛顿进军,为全美国的黑人争取人权。他在林肯 纪念堂前向 25 万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反对种族歧 视、争取平等发出呼号。这篇演讲,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都非常巨大,甚至被我国编入中学教程。“我今天怀有一个 ...

word表格嵌套公式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word表格嵌套公式 篇一:word表格数值计算 8、如何利用word表格的计算功能? ①1.求一列数据的和:将光标点到这列最下一格(准备放和数的格),在word的主菜单条上,用鼠标点击“表格”→“公式”,屏墓出现公式对话框, 在公式对话框中的公式(F)框中就 是你要进行的运算。 =sum(aboVe)就表示对本列上面所有数据求和。 点击“确定”按钮,所求和数就填入你的表格。 ②.求一行列数据的和: 将光标点到这行最右一格(准备放和数的格),在word 的主菜单条上,用鼠标点击“表格”→“公式”,屏墓出现公式对话框, 在公式对话框中的公式(F)框中就是你要进行的运算。=sum(leFt)就表示对本行左边的所有数据求和。点击“确定”按钮,所求和数就填入你的表格。③.对一列或一行数据求平均数(average)等:

好。 思考:1.的和,公式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 杨斌雄写于1999/3/24 二、word表格中的数据计算 在“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中规定:地质成果报告文字部分中的插表要采用表格命令直接制作,不得采用超级链接的办法链接其它软件制作的表 格。附表类电子文件原则上也要用表格命令直接制作。 习惯于使用excel的同志总觉得word表格的计算功能太差。实际上对地质成果报告中不太复杂的表格,word表格的计算功能已完全够用,下面做一简单介绍: 1、word表格中的“单元格”概念 与excel一样,word表格在进行数据计算时也有“单元格”的概念,其每一个单元格也以a1、a2、b1、b2这种形式来表示。其中字母a、b、c、d等表示列号,数字1、2、3、4等表示号。只不过它在表的上边和左边没有象excel那样的明显指示。在进行复杂的计算时,你要从表格的左上端开始数一下。2、简单的求和 在大量的表格计算中是进行列或行中数据的求和,这在word表格中非常简单:例如当你要计算一列数据的和数, ①用鼠标点击你要存放“和数”的那个单元格,②→点

物理数学中10个最伟大公式

10个最伟大公式 10 Greatest Formulae 英国科学期刊《物理世界》曾让读者投票评选了“最伟大的公式”,最终榜上有名的十个公式既有无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简单的圆周公式,又有复杂的欧拉公式……这些公式美丽而精妙,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伟大的智慧曾耗尽一生,才最终写下一个等号。每当你解不开方程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角度想,你正在见证的,是科学的美丽与人类的尊严。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十个公式,你认识几个呢?

No.10 圆的周长公式 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r 2C π= 这个公式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任何圆——不论大小——用它的周长比上直径,一定得到一个常数π。你别小看圆周率π。众所 周知,. . . 1415926 .3=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也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常数之一。许多数学家终其一生, 才能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几十位. 而目前人类制造的超级计算机已经能得到圆周率的30万亿位,却仍然没有找到任何循环的迹象。

No.9 傅立叶变换 The Fourier Transform []dt e t f t f F F t i ωω-∞ ∞-?= = )()()( 傅里叶变换是一种特殊的积分变换。虽然这个公式复杂难懂,但是它在物理学、电子类科学、信号处理、统计学、密码学、声学、光学、海洋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另外,没有这个公式,就没有今天的电子计算机。因此,你今天能够享受网上冲浪带来的乐趣,除了要感谢党和政府, 还要感谢傅里叶。

No.8 德布罗意方程组 The de Broglie Relations p=?k=h/λ E=?w=hv' 这个方程组不仅指出了微观粒子波长和动量的关系,频率和能量的关系,还表明了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彻底颠覆了牛顿的光粒子说,还否定了光的波动说。德布罗意凭借这一发现荣获了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初中数学物理化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科学—世上最伟大的十个公式,质能方程排名第五

世上最伟大的十个公式,薛定谔方程排名第六,质能方程排名第五 2011-09-08 08:49:56 135173 次阅读0条评论 英国科学期刊《物理世界》曾让读者投票评选了“最伟大的公式”,最终榜上有名的十个公式既有无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简单的-圆周公式,又有复杂的欧拉公式……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厌恶数学?这些东西原本如此美丽,如此精妙。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伟大的智慧曾耗尽一生,才最终写下一个等号。每当你解不开方程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角度想,暂且放下对理科的厌恶和对考试的痛恨。因为你正在见证的,是科学的美丽与人类的尊严。 No.10 圆的周长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这公式贼牛逼了,初中学到现在。目前,人类已经能得到圆周率的2061亿位精度。还是挺无聊的。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圆周率值,有十几位已经足够了。如果用 35位精度的-圆周率值,来计算一个能把太阳系包起来的一个圆的周长,误差还不到质子直径的百万分之一。现在的人计算圆周率,多数是为了验证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有就是为了兴趣。 No.9 傅立叶变换(The Fourier Transform)

这个挺专业的,一般人完全不明白。不多作解释。简要地说没有这个式子没有今天的电子计算机,所以你能在这里上网除了感谢党感谢政府还要感谢这个完全看不懂的式子。另外傅立叶虽然姓傅,但是法国人。 No.8 德布罗意方程组(The de Broglie Relations) 这个东西也挺牛逼的,高中物理学到光学的话很多概念跟它是远亲。简要地说德布罗意这人觉得电子不仅是一个粒子,也是一种波,它还有“波长”。于是搞啊搞就有了这个物质波方程,表达了波长、能量等等之间的关系。同时他获得了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No.7 1+1=2 这个公式不需要名称,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 No.6 薛定谔方程(The Schrödinger Equation) 也是一般人完全不明白的。因此我摘录官方评价:“薛定谔方程是世界原子物理学文献中应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公式。”由于对量子力学的杰出贡献,薛定谔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 另外薛定谔虽然姓薛,但是奥地利人。 No.5 质能方程(Mass–energy Equivalence)

物理学界最NB的十大方程

英国科学期刊《物理世界》曾让读者投票评选了“最伟大的公式”,最终榜上有名的十个公式既有无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简单的-圆周公式,又有复杂的欧拉公式……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厌恶数学?这些东西原本如此美丽,如此精妙。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伟大的智慧曾耗尽一生,才最终写下一个等号。每当你解不开方程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角度想,暂且放下对理科的厌恶和对考试的痛恨。因为你正在见证的,是科学的美丽与人类的尊严。 No.10 圆的周长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圆的周长公式(The Length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png 这公式贼牛逼了,初中学到现在。目前,人类已经能得到圆周率的2061亿位精度。还是挺无聊的。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圆周率值,有十几位已经足够了。如果用35位精度的-圆周率值,来计算一个能把太阳系包起来的一个圆的周长,误差还不到质子直径的百万分之一。现在的人计算圆周率,多数是为了验证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有就是为了兴趣。 No.9 傅立叶变换(The Fourier Transform) 傅立叶变换(The Fourier Transform).png 这个挺专业的,一般人完全不明白。不多作解释。简要地说没有这个式子没有今天的电子计算机(这个说法有待大家证实),所以你能在这里上网除了感谢党感谢政府还要感谢这个完全看不懂的式子。另外傅立叶虽然姓傅,但是法国人。 No.8 德布罗意方程组(The de Broglie Relations) 这个东西也挺牛逼的,高中物理学到光学的话很多概念跟它是远亲。简要地说德布罗意这人觉得电子不仅是一个粒子,也是一种波,它还有“波长”。于是搞啊搞就有了这个物质波方程,表达了波长、能量等等之间的关系。同时他获得了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No.7 1+1=2 这个公式不需要名称,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有网友指出这个不符合公式的定义,可能有争议吧,不过不必过分苛求吧,这个等式内涵很深的) No.6 薛定谔方程(The Schrödinger Equation)

经典著名国际演讲稿

经典著名国际演讲稿(一) You are my adversary, but you are not my enemy. For your resistance gives me strength, your will gives me courage, your spirit ennobles me. And though I aim to defeat you, should I succeed I will not humiliate you, instead, I will honor you. For without you, I am a lesser man. 你是我的对手,但不是敌人。因为,你的对抗给予我力量,你的 意志带给我勇气,你的精神使我崇高。我要尽力击败你,但即使我胜 利了,我也不会羞辱你,相反,我将以你为荣。因为如果没有你,我 就无法达成今天的成就. 经典著名国际演讲稿(二) And so even though we face the difficulties of today and tomorrow, I still have a dream. It is a dream deeply rooted in the American dream.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this nation will rise up and live out the true meaning of its creed: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on the red hills of Georgia, the sons of former slaves and the sons of former slave owners will be able to sit down together at the table of brotherhood.

在word文档中编写数学公式

如何在word中编写数学公式 在我们编辑技术文档时,常常会用到许多数学公式,用通常的方法在Word文章中插入数学公式要经历如下数步:点击“插入/对象”命令;打开“对象”对话框,选择“新建”标签;在“对象类型”列表框中选择“MicrosoftEqution3.0”,再点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才能打开公式编辑器。经常这样编辑公式操作很费时,很累,通过参考一些文献,自己摸索,终于找到了一种简便的方法,现在拿出来,希望您能摆脱编辑公式对您的困扰。 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公式编辑器变成Word工具栏 上的一个按钮,从而大大简化此类操作。具体方法如下: 单击菜单“工具/自定义”命令,打开“自定义”对话框;选择对话框的“工具栏”标签,再单击对话框左边的“新建”按钮打开“新建工具栏”对话框;在对话框的“工具栏名称”文本框内输入一个自定的名字(如“公式”),并在“工具栏有效范围”下拉列表框中点选“Normal”(通用模板),再点“确定”关闭“新建工具栏”对话框。就建立了一个名为“公式”的自定义工具栏,“公式”工具栏按钮就显示在屏幕上。你可以将其插到Word工具栏上你认为合适的位置。 在“自定义”对话框中打开“命令”标签,在“类别”列表框中选择“插入”;在“命令”列表框中选择“公式编辑器”;“公式编辑器”被蓝条包围,将它拖至刚建立的“公式” 工具栏按钮内。

至此,公式编辑工具按钮就已做成,如果想使该按钮显示的名称更直观,你可进一步修改它的显示名称。即在“自定义”对话框的“命令”标签下,再选中自定义的“公式”工具按钮;这时就使“自定义”对话框的“更改所选内容”按钮有效,点击它会出现子菜单;将子菜单中的“命名”文本框的内容改为“公式编辑器”,并点选子菜单中的“总是只用文字”,最后点击窗口内的“关闭”按钮。 这时,Word工具栏上就有了一个显示为“公式编辑器”的工具按钮,今后要编写公式只需点击此按钮即可。 巧用Word域,快速输入数学公式 很多数学老师想自己出些让学生练习,可有些公式要利用“公式编辑器”,这样给操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其实只要巧用word里面的域,更有利于排版,有着“公式编辑器”无法比拟的独到之到。 域是word中的一种特殊命令,它由花括号、域代码及选项开关组成。域代码类似于公式,域选项开关是word中的一种特殊格式指令,在域中可触特定的打操作。如: Ctrl+F9组合键:快速插入域定义符“{}”。 Ctrl+F11组合键:锁定某个域,以防止修改当前的域。 Ctrl+Shift+F11组合键:解除锁定,以便对域进行更改。 Ctrl+Shift+F9组合键:解除域的链接,当前的域变为常规文本,失去域的所有功能。 Shift+F9组合键:显示或者隐藏指定的域代码。

初中物理常用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物理 量 主要单位主要公式 (1)用刻度尺测(2)路程s = vt (3)力的方向上通 F .l2 过的距离:s=W (4)力臂l = (5)液体深度Km、m、 dm、cm、 mm等 2 1 F F1 长度(L)面积(S)体积(V) p h = 1km=1000 m 1m=100cm ρ ?g (6)物体厚度h=V a= 3 V S 2 2 1m =10 d 1 2 m (1)面积公式S=ab S=a S=π R = πD2 2 2 1dm =102c 2 4 (2)体积公式s = V (3)压强公式s = p 2 m 2 2 h F 1cm =10 m m2 3 3 1m =10 d m3 (1)数学公式V =a3 V =Sh=abh V=Sh V球= 正长柱 4 3 m 1dm =103c 3 m3 π R 3 (2)密度公式V = ρ (3)用量筒或量杯 V=V-V (4)阿基米德原理浸没时V=V=F浮/ 2 1 排 3 3 1cm =10 m ρg部分露出时V=V-V露 液排物m3 (1)速度定义t =()功率t = W()用钟表 s 2 3 1h=60min 1min=60s 时间(t)速度(v) v P 测量 s t 声速υ= 340m / s W t Fs t P F (1)v = ()P = 2 = = Fv 则v = 1m/s=3.6k m/h 光速C = 3×108 m /s G (1)重力公式m = (2)功的公式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 g g 质量(m) W = Gh = mgh m = W g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