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研究设计(课堂PPT)

合集下载

流行病学PPT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课件

流行病学PPT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课件
进行标化。
流行病学系
罹患率 attack rate
较短的疾病流行期间,暴露人群中新病例发生的 频率
发病率 局限范围、短时间 (日、周、旬、月) 内的发病率 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暴发(传染病暴发、中毒)
罹患率
流行病学系
续发率 secondary attack rate,SAR
定义
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 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续发病例)占
ill children at child care center =7
contacts (of those 7) at home =25
ill contacts =5
AR = 7/70 = 10% SAR = 5/25 = 20%
流行病学系
患病频率测量指标
患病率 prevalence rate 感染率 infection rate
流行病学系
生存率 survival rate
公式
n年生存率=随访随满访n年 满n尚年存的活病的例病数例数
随访起点:确诊、出院、手术等日期。 随访终点:1年、3年、5年等。
应用
评价某些慢性病的远期疗效。
评价随访研究的结局,研究病因。
流行病学系
残疾失能评价指标
健康 疾病
康复
死亡 (早亡)
残疾
潜在减寿年数 (PYLL) 伤残调整寿命年 (DALY)
流行病学系
疾病分布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疾病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 的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 率、患病和死亡的群体现象。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即是: 描述这种态势(分布)-是否流行? 分析这种态势产生的原因-为何流行? 如何控制这种态势-如何防制?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兰大篇ppt课件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兰大篇ppt课件

3、研究类型
生态比较研究
生态趋势研究
三、队列研究
根据以往有无暴露经历,将特定人群分为暴露
组和非暴露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 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 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 性研究方法。
前瞻性研究、发病率研究、纵向研究、随访研
究、定群研究。
暴露(exposure):
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如 重金属)、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如年龄、性 ):
有共同经历或有共同暴露特征的一群人,分 为固定队列和动态队列
1、队列研究的特点
属于观察法:
暴露不是人为给予,是研 究之前已客观存在的。
以人群组为基本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 从而进行暴露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描述某 疾病或健康状态在各人群中所占的百分数 或比数,以及有各项特征者在各人群中所 占的百分数或比数。从这两类群体数据分 析某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与人群特征分 布的关系,从而探求病因线索。
2、目的与用途
目的:A、产生或检验病因学假说; B、评价人群干预措施效果。 用途:A、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病因线索; B、可用于探讨某些环境变量与人群 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C、评价人群干预措施效果; D、用于疾病监测。
3、队列研究的类型
4、主要分析指标
累积发病率 发病密度 标化比(SMR) 相对危险度(RR) 归因危险度(AR)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5、主要偏倚及控制
选择偏倚
严格规定选择对象的标准 失访偏倚 提高依从性 信息偏倚 提高设计水平和调查质量 混杂偏倚 限制和匹配
1、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临床专业流行病学队列PPT课件

临床专业流行病学队列PPT课件
然实验 ❖研究疾病自然史( n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 ❖新药的上市后监测
第12页/共58页
第一节 概 述
四、研究类型
前瞻性队列研究(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历史性队列研究(historical cohort study) 双向性队列研究(ambispective cohort study)
影响样本量的因素
❖一般人群(对照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p0; ❖暴露人群与对照中疾病发病率之差; ❖第一类错误概率α; ❖把握度(power) 1-β。
因样本量与p0q0(q0=1-p0)成正比,p0越接近0.5,样本量也就越大
第30页/共58页
影响样本量的因素
❖一般人群(对照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p0; ❖暴露人群与对照中疾病发病率之差; ❖第一类错误概率α; ❖把握度(power) 1-β。
第52页/共58页
混杂偏倚
控制
研究设计阶段 限制研究对象,匹配
分析阶段 分层分析、标准化或多因素分析
第53页/共58页
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第54页/共58页
优点
❖直接获得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 率
❖直接估计危险度 ❖符合时间顺序,验证病因的能力较强 ❖获得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 ❖收集的资料完整可靠,不存在回忆偏倚 ❖可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引言
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 的重要任务,病因研究的逻辑顺序应该 是先有病因存在,然后有疾病发生。


第1页/共58页
引言
病因研究步骤
描述性研究 提出病因线索
形成病因假设
分析性研究 检验病因假设 病例对照研究

环境与健康的流行病学ppt

环境与健康的流行病学ppt
基于暴露评估和剂量-反应关系, 预测特定暴露条件下人群的健康
风险水平。
生态风险预测模型
评估环境有害因素对生态系统结构 和功能的潜在影响,预测生态风险 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
综合风险预测模型
综合考虑多种环境有害因素和多种 健康效应,对人群和生态系统的总 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
不确定性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1 2 3
定量分析法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 析,计算干预效果的大小和显著性。
对照组比较法
设立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在 干预措施实施后的健康和环境指标变 化情况,评价干预效果。
定性分析法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公众 对干预措施的看法和意见,对干预效 果进行定性评价。
06 挑战与展望
当前面临的挑战
对健康的影响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 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 血管疾病等。
敏感人群
儿童、老年人及患有慢性 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对空气 污染更为敏感。
水质污染与健康
水质污染物种类
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 细菌、病毒等。
对健康的危害
饮用被污染的水可能导致 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 疾病以及癌症等。
预防措施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提 高水质监测和净化技术水 平。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与健康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和技术手段,提升我国环境流行病学的整体研究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不确定性分析
识别和量化风险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 包括数据不确定性、模型不确定性和参数不确定 性等。
敏感性分析
分析风险评估结果对关键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 确定影响风险评估结果的主要因素和敏感参数范 围。

流行病学队列研究ppt课件

流行病学队列研究ppt课件
是否暴露某个危险因子
目标人群 代表 未患某研究 性样
疾病 本
暴露组 非暴露组
队列研究的结构模式图
结局(疾病)
yes
No Yes No
3
固定队列
出现结局
未出现结局
研究开始
研究结束
4
动态队列
出现结局 失访
研究开始
研究结束
5
队列研究的特点
• 属于观察性研究 • 设立对照组 • 由因及果 • 能计算发病率,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联
差越大,需样本量越小
• 显著性水平a,要求越高,样本量越大 • 把握度1-β,要求越高,样本量越大 • 两组样本量通常等量,考虑失访因素
27
队列研究的实施—资料的收集随访
• 收集资料的方法: • 组织调查人员对研究对象定期随访、定期体检 • 利用常规登记和报告系统:病例,传染病报告、
医院死亡证明、职工人事档案等
缺点
资料积累时未受到研究者的控制,内容上 未必符合要求 需要足够完整可靠的过去某段时间有关研 究对象的暴露和结局的历史记录或档案材料
15
研究队列的确定是过去 根据研究对象过去某时刻的暴露情况分

需要随访 结局可能已出现
16
研究实例
• 英国的Doll和Hill关于吸烟与肺癌的研究
17
队列研究的实施—确定研究因素
12
时间顺序增强病因推断可信度 直接获得暴露与结局资料,结果可信 能获得发病率
缺点
所需样本量大,花费大,时间长 影响可行性
13
根据研究开始时研究者掌握的有关研究对
象在过去某时刻的暴露情况的历史材料分 组
不需要随访,研究开始时结局已出现
14

流行病学完整版ppt

流行病学完整版ppt

用于推断某种疾病病因的数学模型,如元分 析、Poisson回归模型等,有助于确定主要 影响因素和关键控制点。
03
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的流行规律
传染病流行过程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传播途径
包括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虫媒传播等多种途径。
效果评价
对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以便及时调整和改 进控制方案。
04
非传染病流行病学
非传染病的影响因素
总结词
研究非传染病发生和分布规律,分析影响 疾病传播的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背景对非传染病的发生和转归具有重 要影响,如基因多态性和易感基因的研究 。
影响因素分类
包括宿主因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
环境因素
实验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01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干预措施,以
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临床试验
02
在患者中开展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药物、疗法或其他干预措
施的效果。
社区干预试验
03
在社区整体水平上开展实验性研究,通过改变社区环境或实施
健康促进计划,以降低疾病发病率和改善健康状况。
流行病学模型
03
控制措施
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隔离治疗患者、追踪密切接
触者、加强卫生防疫等。
传染病监测与控制
1 2 3
监测
通过疫情报告、定点医院监测、社区监测等多 种方式,对传染病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疫 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控制
包括隔离控制和群体控制两种方式,根据疫情 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封锁疫情 发生区域、组织疫苗接种等。

流行病学PPTppt

流行病学PPTppt

THANK YOU.
2023
流行病学ppt
目录
• 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传染病流行病学 • 非传染病流行病学 • 流行病学应用案例
01
流行病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影响因素和预防策略的 科学。
特点
以群体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学方法为基础,结合病因、病理 生理等多学科知识,为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3
实验性研究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评价预防措施的效 果和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预防措施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及 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控制措施
加强医疗救治工作,提高治疗效果;实施隔离、消毒、防护等措施,减少传染源 和传播途径;开展科学研究,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非传染病在流行病学中的研究
01
研究内容
研究非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
等指标,以及影响因素和传播途径。
0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调查、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多种流行病学
研究方法,以及统计学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技术。
03
研究意义
为预防和控制非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
分析的智能化。
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流行病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与
03
合作。
02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1 2
横断面研究
在特定时间点收集有关疾病或健康状况的数据 ,以描述其分布和特征。
生态学研究
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或健康状况与环境和其 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流行病学第4章 队列的研究.ppt

流行病学第4章 队列的研究.ppt

出现某种结 局(疾病)
a
如则 果至
a/暴露(a+b少两)
不出现某种 结局
b
出现某种结 局(疾病)
c
与组 疾病比较的发 存病 在率
不出现某 种结局
c/病因(c+d显著) d 关不
系等
效应 研究开始 偏倚
前瞻性地收集结局事件发生的资料
优缺
2020/10/7
14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概述
步骤
概念 原理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人时 率
具组备可某以些按特不征同,程或度处分于为某多种个状亚态组。。
检验
留意区分第5章病例对照研究
效应
偏倚
按病例与对照分组
优缺
2020/10/7
16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概述
步骤 概念
• 队列研究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
原理 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
特点 目的
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
15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概述
步骤
概念
原理
特点 目的
队列研究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
分类
实例
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
设计 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
因素 结局
不同亚组之间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
现场 大小
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
随访 质控
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分析
表格 暴按露是(否exp暴o露sur将e)人,群指划研分究为对暴象露曾组经与接非触暴过露某组些,因暴素露,或
现场
大小 随访
分为固定队列和动态队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