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焦虑状况调查论文

合集下载

当代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

当代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

当代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焦虑心理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篇1:《对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技术干预》【摘要】运用条件性情绪反应干预法对2名考试焦虑来访者进行14天实验干预,每天一次,每次2小时。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的变化评估干预的有效性。

干预结束后,来访者1、来访者2的HAMA得分分别由前测的22分、20分降至6分、7分,治疗有效,运用心理干预技术对大学生考试焦虑进行辅导,效果明显。

【关键词】考试焦虑;条件性情绪反应;心理干预技术0 前言对全国4万多大、中学生的测查表明,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为焦虑,其中以考试焦虑最为突出[1]。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激发的,在家庭、学校压力以及考生自身生理心理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以对考试结果担忧为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的一种负性情绪反应[2]。

严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影响学生的成绩,而且影响其身心健康,研究如何有效应对考试焦虑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黄允正、黄克永等认为除了外部直接面临高考因素外[3-6],还有很多的内部原因。

考试焦虑作为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情绪的作用不容忽视。

最早对考试焦虑的干预主要从宏观教育着手,后又发展出认知中心和情绪中心两种治疗程序。

认知治疗方面,杨眉(2002)研究指出,认知―行为―情绪管理小组治疗可有效降低学生考试焦虑并提高自信[7]。

情绪中心的治疗则从训练患者对生理反应的控制入手。

陆运青(1999)研究指出,放松训练可使脉搏次数降低,状态焦虑分数下降[8]。

赵荣霞等(2003)指出,坚持渐进性放松和呼吸训练的学生焦虑水平和心率都有所下降,高考成绩有所提高[9]。

生物反馈技术作为放松训练的有效手段被引入考试焦虑干预领域。

孙仲贤等(1986)研究表明,生物反馈改善考试焦虑是有效的,皮温和肌电反馈有效性相当,生物反馈和自我训练结合效果更佳[10]。

考试焦虑调研报告范文

考试焦虑调研报告范文

考试焦虑调研报告范文考试焦虑调研报告范文(500字)报告题目:考试焦虑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和分析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具体情况,帮助学校和教育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缓解考试焦虑现象,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率为90%。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对考试焦虑的了解程度、考试焦虑的具体表现以及应对策略等。

三、调研结果1. 大学生对考试焦虑的了解程度不足。

调查显示,有78%的受访者表示对考试焦虑并不了解或了解甚少。

这表明学校应增加对考试焦虑的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该问题的认知度。

2. 考试焦虑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身体症状、心理症状和行为症状。

调查发现,60%的受访者在考试前会出现身体症状,如失眠、头痛等;70%的受访者在考试过程中会出现心理症状,如紧张、恐惧等;80%的受访者在考试后会有行为症状,如自责、逃避等。

这表明学校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

3. 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学生在考试焦虑方面存在差异。

男性学生相对女性学生更容易出现行为症状,而女性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症状。

此外,理工科学生比文科学生更容易出现考试焦虑。

这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更加关注这些学生群体,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四、调研建议1. 学校应加强对考试焦虑的教育宣传,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让他们了解并学会应对考试焦虑。

2. 学校应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为遭受考试焦虑困扰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

3.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针对性地制定考试策略,如调整考试安排、改进评价方式等,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

4. 学校应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身体锻炼和心理疏导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具体情况,为学校和教育相关部门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希望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焦虑,提升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

试析大学生考试焦虑状况

试析大学生考试焦虑状况

试析大学生考试焦虑状况作者:张桃概要:大学生的考试焦虑状况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多发生在考试之前; 对“必修课”的考试最易焦虑; 在“闭卷考试”这种考试形式下最易焦虑; 最易焦虑的考试科目是专业课; 男女生在英语与数学两门课上的焦虑比例不同,男生较多地对英语科的考试感到焦虑,女生则较多地对数学科的考试感到焦虑; “家人对自己学习的期望”与大学生的考试焦虑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家人的期望越大,大学生越易产生考试焦虑。

严重的考试焦虑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影响大学期间社会化的顺利完成并易导致一些越轨行为,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对大学生考试焦虑现象进行正确认知和合理归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正确的矫正,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对大学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对国家的人才培养工程和祖国的现代化建设都有着重大意义。

一、目前大学生考试焦虑现状1.大学生考试焦虑基本状况调查显示,“几乎每次”和“從来没有”考试焦虑体验的学生在总的被调查人数中所占比例都不大,前者占5.6%,后者占18.7%。

而“经常”和“偶尔”考试焦虑者分别占21.2%和54.5%。

两者之和占总被调查人数的75.7%。

说明大学生考试焦虑是普遍存在的,部分学生的考试焦虑还很严重, 5.6%的大学生几乎每次都有考试焦虑的体验,有81.3%的大学生有过考试焦虑的体验。

2.大学生最易出现焦虑的考试课程最容易让大学生感到焦虑的考试是必修课,比例高达91.5%。

这是由于各种课程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学校对各种课程的要求不一样所带来的。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排名时,只计算必修课的成绩,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对学生的要求相对来说要低,只要及格就能获得学分,学生从选修课和全校公选课的成功中所得到的报偿要远远低于从必修课的成功中所得到的。

这一现象用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命题中的成功命题和刺激命题都可以得到解释。

霍曼斯的成功命题:个人的某种行动越是经常地得到相应的报酬,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重复这一行动。

中医院校大学生考试焦虑的调查研究———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例

中医院校大学生考试焦虑的调查研究———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例

中医院校大学生考试焦虑的调查研究———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例黄海量【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ituation of test anxiety in undergraduates, and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i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50 college students were sampled with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from Shan 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y were inquired with a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TAI) about test anxiety. Results Girls test anxiety levels we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at of boys in the TAI scores (t=3.56,P<0.01). Girls in the emotional weight on the score shee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boys(t=1.943,P<0.05),but the worries of the total weight on the table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1.099,P>0.05). Students from rural test anxiety levels we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ose from the city's students scored in the TAI (t=6.84,P<0.01). Emotional component in the form of scoring significantly (t=2.34,P<0.05), the weight of worries on the table difference (t=3.86,P<0.01). Low-grade test anxiety levels we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ose for high-grade students scored in the TAI (t=12.31,P<0.01). Emotional component in the form of scoring significantly(t=6.35,P<0.01), the weight of worries on the table difference(t=2.09,P<0.05).Conclusion Test anxiety level of our college students, female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oys, students from rural area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tudents from urban, low-grade student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enior students.%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考试焦虑情绪的现状,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我校150名学生,采用考试焦虑量表(TAI)对他们的考试焦虑情绪进行调查.结果女生在TAI上的得分普遍高于男生(t =3.56,P<0.01).在情绪性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显著(t=1.943,P<0.05),但在忧虑性分量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t=1.09, P>0.05).来自农村的学生在TAI上的得分普遍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t=6.84,P<0.01).在情绪性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显著(t=2.34, P<0.05),在忧虑性分量表上差异显著(t=3.86,P<0.01).低年级学生在TAI上的得分普遍高于高年级学生(t=12.31,P<0.01).在情绪性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显著(t=6.35,P<0.01),在忧虑性分量表上差异显著(t=2.09,P<0.05).结论大学生考试焦虑水平,女生显著高于男生,来自农村的学生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学生,低年级的学生显著高于高年级的学生.【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2(000)019【总页数】2页(P51-52)【关键词】考试焦虑;大学生【作者】黄海量【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济南205355【正文语种】中文焦虑是人们面对即将发生的重要事件或危险时出现的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 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和主观感受。

大学生焦虑症的研究与分析论文

大学生焦虑症的研究与分析论文

大学生焦虑症的研究与分析论文摘要: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影响着许多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焦虑症的研究和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影响和解决方案,以期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服务。

一、引言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学业的压力,大学生焦虑症的问题日益凸显。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常常伴随着失眠、食欲不振、抑郁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大学生焦虑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焦虑症的原因1.学业压力:大学课程的复杂性和考试、论文等压力是导致大学生焦虑的重要因素。

2.人际关系:大学生处于人际关系的新阶段,与同学、老师、家人之间的关系调整不当,也会引发焦虑。

3.未来就业:就业前景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的担忧也是大学生焦虑的原因之一。

4.个人问题:个人性格、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因素也会影响大学生的焦虑水平。

三、大学生焦虑症的表现形式1.情绪症状:大学生焦虑症患者常常表现出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症状。

2.生理症状:焦虑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食欲不振、头痛、身体酸痛等生理症状。

3.行为症状:焦虑症患者可能会出现逃避、依赖、强迫等行为症状。

4.思维症状:焦虑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思维症状。

四、大学生焦虑症的影响1.学习效率下降:焦虑症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难以集中精力学习。

2.生活质量下降:焦虑症会使大学生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和热情,影响其生活质量。

3.人际关系受损:焦虑症会影响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使其难以与他人正常交往。

4.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焦虑可能导致抑郁、自卑等心理健康问题。

五、大学生焦虑症的解决方案1.心理咨询:大学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通过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来缓解焦虑症状。

2.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焦虑。

例如,增加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考试焦虑论文

考试焦虑论文

考试焦虑论文摘要:在查阅的相关文献中大多是研究同一时刻同一群体的大学生对于某一特定考试的考试焦虑的研究,这些基本都是采取的横向研究的方法。

缺乏诸如纵向研究或者个案研究的方法。

1.引言应激(stress)也译为“压力”,它包含了三种含义:(1)使感到紧张的刺激物;(2)由刺激唤醒的内部心理状态,是人体出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反应;(3)个体对自己是否处于应激状态的感知。

现代应激理论认为,应激(Stress)是一种反应模式,是个体在察觉需要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应激的结果可以有适应和适应不良两种情况。

引起机体内稳态变化的刺激称为应激源(Stressor),它包括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

考试焦虑(examine anxiety)是焦虑的一种,它是指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它身心因素的影响,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一般来讲,考试过程中有适度的焦虑,会对个体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使其较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获得较为满意的成绩。

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对学习有着极大的危害,甚至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本文拟对国内近几年来有关大学生考试应激方面的考试焦虑这一最显著的特征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一简要评述。

2.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在考试应激一系列临床表现中,过度的紧张焦虑是最显著的特征。

心理学研究表明,保持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在考期适度的焦虑并不会影响考生的考试成绩,反而会使考生考试时注意力集中、头脑兴奋性高、潜能发挥充分,考出好的成绩。

但目前有部分大学生在考期存在过度焦虑的现象,出现急躁不安、思维滞涩,记忆力下降等现象。

重者出现焦虑心理的躯体化症状,如头晕、手抖、心慌、腹泻等。

宋维真等在对我国大学生焦虑与个性特质关系研究中发现,无论男生、女生,焦虑、躯体化都是影响成绩的第一及第二位因素,且有明显的躯体化倾向。

大学生考试焦虑实践报告(2篇)

大学生考试焦虑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

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成为了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然而,在考试临近时,许多大学生会出现焦虑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心理健康。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大学生考试焦虑现象的实践观察和分析,探讨考试焦虑的成因、表现及应对策略,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

二、实践背景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考试焦虑现象日益严重。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约有6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症等。

因此,了解和解决大学生考试焦虑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实践方法本次实践报告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考试焦虑的定义、成因、表现及应对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2. 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对大学生考试焦虑现状进行调查。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大学生考试焦虑的表现和成因。

4. 访谈法:与大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考试中的心理状态和应对策略。

四、实践结果与分析(一)大学生考试焦虑现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考试焦虑现象普遍存在。

在调查的500名大学生中,有80%的学生表示在考试前会感到焦虑,其中35%的学生焦虑程度较高。

焦虑的主要表现为: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害怕失败、情绪波动、失眠、食欲不振等。

(二)大学生考试焦虑成因1. 个人因素:部分大学生性格内向、敏感,对考试成绩过于在意,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2.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过分强调成绩,使大学生对考试产生恐惧心理。

3. 学校因素:学校对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考试频繁,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情绪。

4. 社会因素: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生活等方面存在担忧,进而产生焦虑。

(三)大学生考试焦虑表现1. 情绪表现:焦虑、紧张、害怕、沮丧等。

2. 行为表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失眠、食欲不振等。

3. 心理表现:自我怀疑、自信心不足、恐惧失败等。

考试焦虑调查报告范文

考试焦虑调查报告范文

考试焦虑调查报告范文考试焦虑调查报告范文篇1众所周知,学习是个体赖以生存和谋求进展的手段。

同学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只能也必需通过考试才能反映出来,学校不能没有考试。

考试不仅能够为推断人的素养供应客观依据,而且是测量“教”与“学”两方面效果的重要手段。

考试具有检测、选拔、竞争等功能,考试结果在肯定意义上打算着个人的命运和前途。

因此,面对名目繁多的各种考试,同学不行避开地会产生心理压力,消失担忧、紧急等心情倾向反应。

有讨论表明,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利于同学的学习,而过高的焦虑水平不但不利于同学的学习,甚至会严峻影响同学的身心健康。

因此开展对学校生考试焦虑和自我效能的讨论,不仅是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增进同学身心健康的一项内容,对培育高素养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考试焦虑讨论对象基本集中在中学阶段以上,较少关注低龄同学,更少关于学校生的考试焦虑和自我效能状况的讨论。

当然,这与我国以“高考”作为指挥棒而多年形成的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是亲密相关的。

对于即将面临中考和高考的中同学而言,不少同学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受:每次考试前的数天就开头紧急担心,睡不好觉,不能集中精力复习,且紧急程度随着考试期接近口益加重。

特殊是在进入考场后,往往消失心慌手颤、胃肠不适、尿频、焦躁担心、多余动作增加、留意力无法集中、对所学学问提取困难等症状。

全部这些都是考试焦虑的常见表现。

所以,人们关注并讨论中同学的考试压力与焦虑问题,为中同学的成长与进展供应有效的策略的确是特别重要和必要。

虽然我国政府对学校生的学业方面赐予了很大的关注,从行政角度下了一些力气来减轻学校生的课业负担。

但是,学校阶段,无论是高级、中班级还是低班级,考试行为是常常存在的。

比如校内的平常测验、月考、期末考试以及“小升初”考试等,社会上面对学校生的什么“剑桥少儿英语考试”、什么“钢琴考级”等等。

对于无论是从生理还是从心理方面都还很不成熟的学校生来讲,常常面对如此多的考试,其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考试焦虑状况调查论文摘要:目的了解本科生参加考试的焦虑状况。

以重庆师范大学的259名学生作为被试,在期末考试前一星期采用中文版考试焦虑量表(TAS)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有60.23%的学生达到了中度考试焦虑,有20.85%的学生达到了高焦虑水平。

女生考试焦虑略高于男生,但是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的学科、专业的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参加大学考试的本科生考试焦虑处于较高水平,学校和老师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的考试焦虑。

关键词:考试焦虑大学生 TAS 问卷调查1.前言考试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考试评定优生差生,学生则可通过考试明确自己所掌握的内容。

然而,面对考试,不少学生都会有焦虑的情绪反应。

所谓考试焦虑,就是在一定的应试情景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1]。

如今,考试焦虑作为一种特定状态下的特质焦虑,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了。

为了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大学生考试焦虑现象,查找真正的原因,积极寻求应对方法,降低考试焦虑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大学生的考试焦虑现状,因此对重师本校的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2.对象和方法2.1 被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从重庆师范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中抽取300名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5份,回收率为95%。

上述情况说明样本能够较好地反映总体状况。

2.2 工具采用中文版的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简称TAS(Test Anxiety Scale),此量表目前被广泛使用,是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系的著名临床心理学家在1978年编制完成的。

该量表的中文版由我国王才康于1999年翻译并修订,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TAS量表中共有37个项目,涉及个体对于考试的态度及个体在考试前后的种种感受及身体紧张等。

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是”或“否”,即“是=1”,“否=0”。

但其中第3、15、26、27、29、33题这五题为反向记分题,则“是”记0分,“否”记1分。

被试的总得分就是被试的焦虑值。

Newman(1996)提出,TAS 得分12 分以下考试焦虑属较低水平,12 分至20 分属中等程度,20 以上属较高水平。

15 分或以上表明该被试的的确确感受到了因要参加考试而带来的相当程度的不适感[2] 。

本研究也将参照New man 的标准,根据焦虑值分3 个焦虑水平:低焦虑(0~11),中焦(12~20),高焦虑(20分以上); TAS得分≥15 分者视为存在考试焦虑症,考试给给他们带来不适感,考试焦虑影响应试者的正常发挥; TAS 得分大于20 者即高焦虑者视为存在过度考试焦虑症,考试给他们极大困扰,不仅影响正常发挥,而且对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

2.3 数据收集与分析在本校即将进行期末考试时,采用考试焦虑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焦虑诊断。

经赛选剔除无效问卷,对有效问卷进行录入,用SPSS17.0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考试焦虑现状。

3.结果表一为大学生考试焦虑的总体状况,采用SPSS相关数据如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59名被试在TAS上的平均分为16.46±5.43。

其中TAS得分≥12分即存在英语考试焦虑的共占60.23%,TAS得分>20分的即存在高焦虑的占20.85%。

表1 大学生考试焦虑的状况焦虑水平低焦虑中焦虑高焦虑总计N4915654259%18.9260.2320.85100.00 不同性别学生考试焦虑的比较(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性别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差别不大,只是大体上可以看出女生的考试焦虑程度高于男生。

而进一步进行的差异分析,也证明不同性别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之间没有显著。

表2 不同性别学生在考试焦虑的差异检验(M±SD)焦虑水平男女dft低焦虑8.70±2.459.43±1.64470.26中焦虑15.68±2.8216.06±2.481540.55高焦虑22.67±24.3724.37±3.46520.40 注:p<0.05*,p<0.01*文理科学生考试焦虑的比较(见表3),文科人数为122,理科人数为137,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文理科学生在考试焦虑程度上没有显著性。

表3 不同学科学生在焦虑量表上的差异检验NM±SDdft文科12216.55±5.312570.24理科13716.38±5.55 注:p<0.05*,p<0.01**不同专业的学生考试焦虑的比较见(表4),同样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分析得出,不同专业学生在考试焦虑程度上没有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

表4 不同专业在焦虑量表上的差异检验NM±SDFp中文5516.40±5.781.490.17英语3817.66±5.58生物2118.10±5.87经济学3016.23±5.63物理2717.26±5.42数学4514.56±5.21体育教育2215.86±3.68化学2116.85±4.96 4.讨论本研究是在期末考试前一星期进行的,各个学科都进入了复习阶段,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大学生的考试焦虑状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的考试焦虑状况普遍存在,让人比较担忧,这与一些研究结果相似(如:王晓红,2007)[3]。

Sarason将考试焦虑按程度分为低考试焦虑、中考试焦虑、高考试焦虑。

参考这个标准,在该研究中,有60.23%的被试存在中考试焦虑,还有20.85%的被试存在高考试焦虑。

存在考试焦虑症的被试中,在考试时会突然感到“脑子一片空白”,“之前背过的东西全忘了”,“在考试期间会想到一些与考试无关的内容”“会感觉胃不舒服”,更严重的会出现考试时拉肚子、尿频,临考前一晚失眠。

但一些研究(陈睿,刘潇楠,周仁来,2011)[4]则表明:中度焦虑的人考试成绩通常较好,过度焦虑的人比低焦虑程度的人成绩更差。

因为中度考试焦虑能有效地激发个体的潜能,是学生具有自律性和责任心的表现。

而高考试焦虑和低考试焦虑的学生会对考试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学生需要老师的重视,给予积极引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克服过高或过低的考试焦虑。

从性别上来分析考试焦虑,本研究显示,性别这一因素对考试焦虑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可以说是几乎不发生影响。

这与一些以往的研究不一致(如:尹霞云,周世军,黎志华,2011;李秀,柳海,2000)[5],他们发现女性的焦虑水平高于男性。

可能是因为女性天生的敏感性,自我控制力较弱,情绪不稳定。

在考试时,女生的心理承受力比男生弱,有时还可能因为生理上造成女生心理压力过大,对考试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并且发现一些女生的自信心不强,即使在考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心理还是没有安全感。

导致考试临场发挥失误。

作为女生的笔者还认为,大多数女生存在虚荣心,追求个人荣誉,比如优秀生、奖学金等。

这种追求完美的心理也会导致压力过大,考试失误。

但是本研究结果却与另一些研究(如:王才康,2001;刘金同,孟宪鹏等,2005)[6]的结果一致。

这些研究发现男女间的考试焦虑无显著性差异。

从大学生所属文理科的考试焦虑分析来看,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这一性质对考试焦虑的影响都不显著。

这可能是跟样本量不大有关系,就使得检验出来的结果为差异不显著,与相关研究(刘晓茹,于淑梅,2009)[7]的结果不一致。

这些研究认为文科学生的考试焦虑高于理科,是因为文理科的学习内容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对于文科学生来说,他们记忆的东西相对理科生来说比较多,而且枯燥,很容易让人产生厌恶感,从而减低学生的兴趣度。

并且要求逻辑连贯,在运用时如果平时记忆的东西不牢靠,那么就会导致考试失误,这也会提高文科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

作为理科生,他们所学习的内容逻辑性强,知识间关联性较强,虽然也会有一些计算公式和定理的记忆,但是比文科更容易,运用时,也能轻松提取。

在不同专业的被试中,各个专业人数不一致,而中文专业最多(P=0.17> 0.05),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各组之间差异显著,而总体差异不显著。

这与常亮(张翎,常亮,2008)[8]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在本研究中,不同专业之间的考试焦虑差异不显著,说明考试焦虑普遍存在。

虽然中文专业的样本人数多,但是其考试焦虑不显著。

通过对大学生考试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

老师可以从改善学生对考试、成绩的认识入手,帮助学生端正动机,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放松,通过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放下包袱,来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考试焦虑是考生对考试事件在认知上的歪曲,导致情绪上的紊乱和行为上的异常。

(赵静波,许瑾,解亚宁,2007)[9]因此,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意识到自我认识和评价是造成压力的关键,只有通过自我调节才能缓解考试焦虑。

而作为学生,自己也要主动去克服和避免考试焦虑,考前做好充分准备,合理的复习计划可以消除心理上的不确定性。

这样就会有安全感,考试时就不会紧张,那么焦虑也就自然消失。

参考文献[1] 郑日昌,中学生心理咨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40.[2] Newman E. No M ore Test Anxiety (M). Los An gels:Learning Shills Publications,1996: 1-14[3] 王晓红,799名高中生英语考试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97-98.[4] 陈睿,刘潇楠,周仁来,不同程度考试焦虑个体对威胁性刺激注意机制的差异[J].心理科学,2011,34(1).[5] 尹霞云,周世军,黎志华.大学生考试焦虑状况调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5).[6] 李秀,柳海. 医科大学生考试焦虑性别差异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0,21( 3): 192.[7] 王才康. 考试焦虑量表在大学生中的测试报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 2): 96-97.[8] 刘金同,孟宪鹏,等. 高中学生考试焦虑与家庭因素的关系分析. 山东精神医学,2005,18( 3): 129-131.[9] 刘晓茹,于淑梅,四平地区高中学业优生考试焦虑现状统计分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5(3):137.[10] 张翎,常亮,艺术院校大学生考试焦虑现状及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2):1340.[11] 赵静波,许瑾,解亚宁.认知态度与医科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7,15(5):530—5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