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分布及其对考试成绩的影响
浅析大学生考试焦虑情绪及其对策

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2016年第28期
浅析大学生考试焦虑情绪及其对策
易 健
郑州财经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 要:考试焦虑作为制约大学生积极发展的一种负面情绪,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效果、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水 平。下面就考试焦虑的含义、危害、成因和对策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焦虑;对策
参考文献:
[1] 汪道之.心理医生[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3. [2] 宋维真,张瑶.我国大学生考场焦虑与个性特质的关系[J].中国心 理卫生杂志,1987 (4). [3] 黄希庭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 王瑞新、张澜.大学生考试焦虑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沈阳航空工业 学院学报,2003.3.
三、大学生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导致大学生对考试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 面主要从两方面来探讨。 (一)自我期望值太高,动机水平过强 在心理学上,动机水平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描 绘成一条“倒U形曲线”,即动机过弱不能激起学习的积极 性,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效率也随之增加,直至达到 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个范围,动机强度的提高反而会造成效 率的下降,这就是有名的叶克斯—多德森定律。也就是说, 动机适当程度的激发或唤起,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对于 考试,一定的焦虑水平可以促进考试成绩的提高,但过度的 焦虑,则会大大影响考试的成绩。 (二)自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过低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 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班图拉提出的。自我效能 感高的人信心十足,情绪饱满,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而自我 效能感低的人则缺乏自信,不敢尝试,面对任务充满恐惧与焦 虑。所以,那些对自己评价过低、比较自卑的学生面对激烈的 考试与竞争往往过于担心和焦虑,不敢向自己挑战,更不敢向 别人挑战,无法逃避时只能选择焦虑的心理状态。
学生学习焦虑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

学生学习焦虑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现代社会,学生学习焦虑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影响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习焦虑是指学习者在面临学习任务时出现的紧张、不安、恐惧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导致学生学业成绩的下降,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带来一定的影响。
首先,学习焦虑会对学习动力产生不利影响。
焦虑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知识的掌握变得困难。
尤其是对那些对自己要求较高、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来说,焦虑往往成为他们不愿意面对学业的“牵绊”。
他们可能会觉得学习成绩的提高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从而进一步陷入焦虑的困境中。
这种对学习目标的失去信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得他们对学习兴趣减少,学习时间减少,从而导致学业成绩的下降。
其次,学习焦虑还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焦虑会干扰人的智力过程,使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弱。
当学生面对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焦虑会使他们无法冷静地分析和思考,进而导致记忆的困难和遗忘率的增加。
研究表明,焦虑会干扰大脑与海马体的连接,从而导致记忆障碍。
这种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减弱直接影响到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也就难以取得好的学业成绩。
此外,学习焦虑还可能导致学生在考试中表现不佳。
焦虑状态下,学生的情绪容易波动,心跳加快等生理反应都会对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
在考试时,学生过度焦虑会使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思维能力下降,而尽管他们平时努力学习,但在高压下可能无法准确回答问题,甚至出现回答错误的情况。
这会对学生的信心带来打击,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加重焦虑的程度,并在下一次考试中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焦虑情绪对学生在考试中的发挥,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不容忽视。
然而,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方法来减轻学习焦虑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首先,学校和教师可以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并应对焦虑。
学校可开设心理课程,帮助学生学习放松的方法,并提供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式,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同时,学生自身也需要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学会调节情绪,适当放松自己。
压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压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近年来,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和学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学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试和学习压力。
这种压力对学业成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压力对学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
一、压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1. 学习动力下降学业压力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焦虑和压抑,学习动力会因此受到负面影响。
学生可能会变得懒散,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最终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2. 压力引发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在面对大量的作业、考试和竞争时,容易感到心烦意乱,注意力无法集中。
这种分散的注意力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记忆力减退,从而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3. 焦虑与紧张情绪的影响考试和学业压力常常让学生感到紧张和焦虑,这种情绪的负面影响会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他们可能会在考试中临阵磨枪,手忙脚乱,无法正常发挥水平,导致成绩下降。
二、应对学业压力的措施1. 学会管理时间高效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
学生应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将时间合理分配给各项任务,避免出现时间不够用或任务拥挤的情况。
同时,学生还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的学习压力造成身心疲惫。
2.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减轻学业压力。
学生应该保持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养成坚持的学习节奏,形成正向的学习循环。
此外,合理的学习方法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式。
3. 寻求支持与倾诉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时,不应独自承受,而是积极寻求外界的支持与倾诉。
他们可以与老师、家长或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困惑和焦虑,寻求帮助和理解。
在倾诉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积极的建议和支持,从而减轻压力,调整心态。
4. 健康饮食与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应对学业压力至关重要。
学生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或垃圾食品对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考试焦虑形成原因及调试方法

2012.12总第279期中旬(高等教育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考试已经成为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而言,考试更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
与此同时,考试也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生中,有不少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test anxiety ),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考后焦虑紧张。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考试焦虑的表现、危害及成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并对此提出了调试方法。
关键词:考试焦虑;形成原因;调试方法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178-02大学生考试焦虑形成原因及调试方法张雅美(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066100)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考试王国”,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成千上万人正在参加各种形式、各种科目的考试。
对于寒窗苦读的学子而言,考试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能否适应考试,获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更取决于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情况。
学生总希望考试时能反映出学习成果和学习进展的水平,如果在考试中屡屡失败,必将带来负面情绪和失败心理,反过来对学习起阻碍作用,甚至产生学习障碍。
石家庄长江心理医院专家介绍,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
一、考试焦虑的概念及表现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考后焦虑紧张。
心理学认为,心理紧张水平与活动效果呈倒“U ”字曲线关系。
紧张水平过低和过高,都会影响成绩。
适度的心理紧张,可以使人对考试有种激励作用,产生良好的活动效果。
但过度的考试紧张则导致考试焦虑,影响考场表现,并波及心身健康。
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及其危害论文

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及其危害论文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及其危害论文摘要:学生在考试环境中出现的考试焦虑是由多种因素作用形成的,其焦虑水平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其中有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同时也和学生生活学习的外部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适度的考试焦虑具有积极作用,但过度的考试焦虑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关键词:考试焦虑人格特征应试技能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识评价能力、人格倾向及其它身心因素所制约的,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过度的考试焦虑在考前往往导致学生不能安心学习、失眠、异常烦闷等症状;在考试过程中则会导致学生出现情绪紧张、心慌意乱、记忆卡壳等现象,使学生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而且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笔者对193名高中学生做了调查,他们之中竟有56名学生患有或轻或重的考试焦虑,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本文着重分析了考试焦虑的成因及过度考试焦虑的危害。
一、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1、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1)人格特征。
“特质性焦虑”是人格特征的一种。
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容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易于把本来没有危险的人和事视为对自己的严重威胁而形成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因而时常惊恐不安、紧张焦虑,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应激而难以摆脱。
(2)认知评价能力。
如果一个人把考试情境视为关系自己终身前途的奋力一搏,一旦考不上,什么前途、理想、名誉、家庭幸福都将付诸东流,抱有这样的认知评价,其考试焦虑水平必然要高。
相反,假如一个人有靠山可依,考上考不上都无碍大局,反正父母能想法为自己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或者不图虚名,讲求实际,有地方去赚大钱就心满意足,具有此类认知评价,是决然不会感到身负重压、紧张不安的。
此外,当个体对应试过程感到非常无把握的时候,或者对个人能力的估价低于对考试难度估价的时候,也会增长焦虑的情绪。
浅谈学生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学生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应对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之一是考试焦虑。
所谓考试焦虑,是指由考试所引起的,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过度紧张状态;是在一定应试情境的激发下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甚至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
考试焦虑既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出汗、头痛、食欲下降、心慌、睡眠不好等;也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如担忧、烦躁、苦恼、胆怯、注意不集中、知觉范围变窄、记忆力下降、思维僵化等。
轻度的考试焦虑主要表现为: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内心烦恼,无助感,担忧,胆怯,自我否定等。
重度的考试焦虑主要表现有:坐立不安,头痛,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至产生逃避考试的行为。
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可以对个体起到唤醒和紧张作用,成为内驱力。
但焦虑程度过高,则会导致心理紊乱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学生拼命的学习,害怕考试落榜,辜负家长和亲朋好友的期望,以及来自个人、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压力,是产生考试焦虑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即考试焦虑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概括起来,不外乎客观和主观两大方面。
客观方面,一是应试情境,如考试的重要性、难易程度、竞争程度等;二是社会因素,如角色期待、传统、时尚、舆论等对考试的影响;三是学校教育,如应试教育倾向、陈腐的教育观念等。
主观方面,如学生的神经活动类型、对考试的认知和评价、人格特征、考试经历、复习准备情况、应试技能等。
考试焦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不能及时克服,可能转化成慢性焦虑。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长久的影响,有可能导致各种生理性疾病。
相对不同个体而言,考试带来的焦虑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某些人具有容易诱发焦虑反映的人格基础,如性格内向,情绪变化大,独立性差,对困难情境作过高估计,耐受挫折和化解矛盾力差。
为了帮助学生预防与调节考试焦虑,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和办法。
一、指导学生制订好复习计划,安排好复习时间,做好充分的应试准备。
二、引导学生注意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调整自己对考试的看法。
学生考试焦虑心理分析 校园文化报

学生考试焦虑心理分析有的同学在考试之前,考试中,会出现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
这些现象可以总结为考试焦虑,具体来说,考试焦虑是在临考前或者考试时所产生的紧张和恐惧的情绪状态。
下面系统介绍一下考试焦虑的表现、产生原因、考试焦虑的测试。
一、考试焦虑的表现:考试焦虑产生时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
生理反应表现为肌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不自主地震颤、昏厥、肌肉痉挛、出汗、手脚发凉等。
心理反应为感到恐惧,预感到不祥与担心,基本的内心体验是害怕与不安;苦恼、烦躁、无助、缺乏信心、自我否定等,严重时会因精神紧张而引发一些心因性疾病。
二、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1)内部因素:①认知评价因素:把考试看的越重要,焦虑程度就会增大。
②知识的准备:一般来说,知识储备丰富的学生,其焦虑水平相对较低,而基础薄弱的学生,焦虑水平较高。
③应试的技能:没有掌握考试技能的学生,在考场上极易出现混乱。
④气质类型:胆汁质的学生考试焦虑的水平可能高一些,多血质和粘液质的学生则可能产生较弱的反应,抑郁质的学生可能焦虑的水平高一些。
⑤身体状况: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心情开朗的学生考试焦虑的水平较低,身体虚弱、素质较差、心情不好的学生面对考试很容易引起情绪波动,产生考试焦虑。
(2)外部因素①学校因素:学校一般都用成绩评价学生,所以学生的焦虑水平也高。
②家庭因素:过于严厉的教育、过高的期望都容易导致学生考试焦虑情绪的产生。
③社会因素:社会的价值取向、国家的教育政策、体制、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考试态度、认知评价等,都会影响考试焦虑的高低。
三、考试焦虑水平测试:下面的测验旨在对中学生的考试焦虑心理作客观的诊断。
该测验共有33道题,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选项,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其相应字母的意义是:A、很符合自己的情况;B、比较符合自己的情况;C、较不符合自己的情况;D、很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1、在重要的考试的前几天,我就坐立不安了。
焦虑对学业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及如何应对

焦虑对学业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及如何应对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情绪,它可能对个人的学业和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焦虑对学业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应对焦虑的方法。
一、焦虑对学业的影响焦虑可能导致以下几个方面对学业产生不利影响:1. 学习困难:焦虑可能导致集中注意力的困难,使学生难以专注于学习任务。
这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记忆力减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降低。
2. 考试压力:焦虑可能使学生对考试感到过度紧张和压力过大。
这种压力可能导致临场发挥失常,影响答题能力和成绩。
3. 缺乏自信:焦虑可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缺乏自信心。
这种缺乏自信心可能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期望,降低努力和表现的动力。
二、焦虑对职业发展的影响焦虑在职业发展中可能带来以下几种影响:1. 面试困难:焦虑可能使个人在面试时表现不佳。
焦虑的情绪可能使个人紧张,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受到影响,从而影响面试结果。
2. 工作压力:焦虑可能使个人对工作产生过度担忧和压力。
这种压力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影响个人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3. 缺乏职业发展机会:焦虑可能使个人对新的职业机会和挑战产生恐惧,导致个人回避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这可能限制了个人在职业发展中的成长和进步。
三、如何应对焦虑下面是一些帮助个人应对焦虑的方法:1.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交流,分享自己的焦虑情绪,寻求支持和建议。
他们可以提供鼓励和理解,帮助你缓解焦虑。
2.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焦虑。
包括良好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锻炼,可以提升身体和心理的抵抗力。
3. 时间管理:合理规划时间,分配合理的学习和工作任务,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优先事项,有助于提高效率和减轻焦虑。
4. 积极应对压力: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思维。
这些技巧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和焦虑感。
5. 寻求职业指导:如果焦虑主要来源于职业方面,可以咨询职业指导专家,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并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