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试焦虑形成原因及调试方法

合集下载

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方法

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方法

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方法心理辅导是一种帮助个体调适情绪、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考试焦虑问题日益凸显,对学生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改变思维方式、放松训练和寻求支持等方面探讨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方法。

一、改变思维方式考试焦虑主要源于对考试结果过度担忧以及负面自我评价的影响。

改变思维方式可以帮助考生积极应对考试,并降低焦虑程度。

1. 正确认识考试:首先需要明确考试只是一个评估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工具,并非衡量个人价值和能力的唯一标准。

意识到没有人会完美无缺,接受自己的不足正常而合理。

2. 消除否定性自我评价:避免对自己给予过高或过低期望,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实际水平。

认可个体多样性,每个人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

3. 建立自信心:通过积极评价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并制定合理目标,增强自信。

同时,建议将考试结果看作是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而非决定未来的全部。

二、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消除焦虑情绪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考生调整身心状态,并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1. 深呼吸法:深呼吸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通过缓慢、有节奏地呼吸来稳定心率和舒缓肌肉紧张。

在考前或紧张时刻进行几分钟深呼吸可以迅速缓解焦虑感。

2. 渐进式肌肉放松法:渐进式肌肉放松法通过逐个放松身体各个部位来达到全身放松的效果。

考生可以轮流将注意力集中在不同部位并尽力使其得到放松。

3. 快速眼动复原处理(EMDR):EMDR技术被广泛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也被认为对焦虑问题有效。

这种方法通过眼球移动或其他刺激来改变大脑对焦虑的负性存储。

三、寻求支持寻求社会支持是消除考试焦虑的重要途径,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并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1. 寻找亲友关怀: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亲友间的倾听和鼓励有助于降低焦虑情绪。

同时,家人朋友也可以提供实质性帮助,在时间安排、学习方法等方面提供指导。

大学生如何应对测试焦虑

大学生如何应对测试焦虑

大学生如何应对测试焦虑高考、期中考、期末考,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些考试无疑是他们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压力和焦虑感。

测试焦虑不仅可能影响学生成绩,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学会有效地应对测试焦虑对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应对测试焦虑的有效方法。

了解测试焦虑在深入了解测试焦虑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什么是测试焦虑。

测试焦虑是指在即将或正在进行考试时出现的紧张、担忧和疑虑情绪。

这种焦虑可能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清晰、记忆力减弱等问题,从而影响考试成绩和整体表现。

探索测试焦虑的原因要应对测试焦虑,首先需要了解其原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高期望:作为大学生,他们往往有很高的期望和要求。

如果他们感觉自己无法满足这些期望,就会感到压力和焦虑。

缺乏准备:如果大学生没有充分准备或缺乏自信心,他们就会感到更加焦虑和担忧。

对失败的恐惧:有些大学生害怕失败,并担心失败将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

自我评价:一些大学生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估自己价值的标准,他们会过度关注结果而忽视努力和过程。

应对测试焦虑的方法1. 提前准备提前准备是减轻测试焦虑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以下是一些提前准备的方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避免临时抱佛脚。

分解复杂任务: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为小步骤,并逐一完成。

多样化学习方式: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朗读、笔记、讨论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2. 建立积极心态积极心态对于应对测试焦虑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立积极心态的方法:正确看待失败:将失败视为获取反馈和成长的机会,而非价值评估的依据。

培养自信心:通过反思过去的成功和克服困难经历,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积极思考: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与自己对话,并放弃消极、怀疑自己的想法。

3. 注重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有助于减轻测试焦虑。

以下是一些注重身心健康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定时进食,并适度参加体育锻炼。

谈谈考试焦虑及其调适

谈谈考试焦虑及其调适
● 行为特征——寝食不安,坐立不安,考前 复习手忙脚乱,考中多余动作增加,目光呆滞, 提前或拖延退场。
3、考试焦虑的主要成因: ● 主要的内因与外因—— ◇ 过高的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成就焦虑) ◇ 过低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价(准备不足) ◇ 过大的环境压力和外界期望值
(期望目标-实际水平)×外界压力 焦虑度=
● 忽视高三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等于取消运 动员的心理保健服务,后果是隐性的,却是严重 的。
● 自我暗示,坦然迎战——语言可以塑造思 考,思考也会塑造语言。认知失真者都有一些无 助和自责的语辞特征,改变语言就是改变思考。
◇ “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是未到用我时”。 ◇ 自我赞美:“我——真的——很不错!” (微笑,点左右胸脯,伸大拇指。每日两次,重 复5遍) ◇ 加快步速。 ◇ 自我想象:找一个安静的环境,舒适地坐 下,放松自己,双目微闭,集中注意力,回忆或 想象最成功的一件事,越具体越好。
● 找出核心信念(自贬的信念,担心他贬的
信念,以偏概全的信念,绝对化的信念)
我无能 我不适应 我陷入困境 我倒霉 我不胜任 我是失败者 我软弱 我不够好(根据学业成就) 我可怜 我无力量 我易受伤害 我学不好 我没有用 我不如别人
●进行自我质辩(训练自己向不合理的想法进
行质辩,分析这些想法的不现实性或不必要性) ◇证据是什么? ◇支持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 ◇有没有不同的解释? ◇最坏会发生什么?我能承受得住吗?最好
● 考后——不能立即转移兴奋点和注意力, 不能放松紧张的情绪,沉湎于考场失误不能自 拔,甚至茶饭不思。
2、归纳起来,考试焦虑有三种基本特征: ● 认知特征——自我评价过低,担忧,消
极,出现种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信念”。 ● 生理特征——考前、考中、考后的情绪反

考试焦虑心理辅导方法

考试焦虑心理辅导方法

考试焦虑心理辅导方法近年来,随着教育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学生对自身成绩压力的增加,考试焦虑已成为许多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应对考试焦虑,学校和家庭需要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支持。

本文将针对考试焦虑这一问题,介绍几种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

一、认识与接纳焦虑情绪在进行心理辅导时,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面临的焦虑情绪,并接受这种情绪的存在。

通过正确认识焦虑情绪并将其视为正常反应,能够降低学生对焦虑的抵触感,并更容易采取积极措施去处理。

二、建立合理目标与计划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和精力,并使其在备考过程中有条不紊地前进。

同时,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设定目标并制定适应性强、有序可行性的学习计划,这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索和应对焦虑情绪的心理机制。

三、改善思维模式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个体对待考试以及面临困难时的态度。

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观察和分析自己的消极思维模式,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而积极的替代性想法,并推动学生在面对考试时采用更为平衡和正向的思考方式。

四、学习放松技巧放松训练是减轻考试焦虑常用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教授学生各种身体松弛与深呼吸等放松技巧,能够帮助他们调节身心状态,消除紧张感。

这些技巧可以在备考前进行简单练习,并在需要时随时使用,有利于缓解焦虑情绪。

五、建立适当支持系统构建一个良好的支持系统对于减轻考试焦虑具有重要作用。

家庭和同伴支持可以提供情感上以及信息上的支持,在学生遇到问题或者负担过大时给予适当关心和支持。

学校也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倾听学生的困扰并给予必要的建议与帮助。

六、鼓励积极应对策略在进行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过程中,我们要以积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去面对问题,提倡他们采用积极有效的策略,并培养其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外活动中或者投身于自主学习等实践活动中,可以增加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和自信心,减轻压力。

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如何应对考试焦虑考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

无论是学生面临的大大小小的学业考试,还是成年人参加的职业资格考试,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

而当这种压力过度时,就可能演变成考试焦虑,影响我们的表现和身心健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考试焦虑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考试焦虑。

简单来说,考试焦虑就是在考试前、考试中甚至考试后产生的过度紧张、担忧、恐惧等情绪反应。

它可能导致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抖、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生理和心理症状。

考试焦虑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对考试结果的过度看重、准备不充分、以往的失败经历、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等等。

要应对考试焦虑,充分的准备是关键。

这包括对考试内容的系统复习和对考试形式的熟悉。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将知识点逐一攻克。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做练习题、模拟考试等方式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也能增强自信心。

而且,不要等到临近考试才开始抱佛脚,平时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知识,这样在面对考试时会更加从容。

调整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认识到考试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一次考试的成绩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

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接受自己可能会犯错,允许自己有不擅长的领域。

把考试看作是一次检验自己学习成果、发现问题并改进的机会,而不是一场决定生死的战斗。

同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在考试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缓解焦虑。

保证充足的睡眠,让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合理饮食,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

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跑步、瑜伽等,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这是一种能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的物质。

在考试当天,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提前到达考场,熟悉环境,避免因为匆忙和陌生环境而增加紧张感。

带好所需的文具和证件,避免因为遗漏物品而产生不必要的担忧。

考试焦虑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考试焦虑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考试焦虑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考试焦虑作为一种消极情绪,严重影响的一些学生在考试时学习成绩的真实发挥,以下是考试焦虑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快随一起来看看吧!一、“考试焦虑”一般有六种类型。

1、以自卑为主要情结的焦虑。

这类学生由于自身、家庭、或成长经历中的有些因素,形成了有自卑倾向的性格特征。

遇到考验时,往往会过低地估价自己的能力。

但是,和其他同学一样,他们也想考好,甚至想考得更好。

所以,在自我评价和愿望之间就会形成巨大的反差。

这种反差就是这类学生产生焦虑的根源。

2、以自责为主要特征的焦虑。

这种焦虑一般容易发生在那些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的学生身上。

从心理学上说,对自己的要求过分严格,主要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一是过于想、实现理想中的自我价值。

二是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比如,父母的、老师的、同学的评价。

这类学生平时学习勤奋刻苦,在考试时一点小差错都会产生强烈的自责,以致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忧心忡忡。

3、以自大为主要情结的焦虑。

这种焦虑一般会出现在平常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学生身上。

由于平常的“高高在上”,使得他们对自己能力产生了过高的估价。

在制定长期理想目标和阶段考试目标时,往往高出自己的实际能力。

这样一来,就使得自己倍感艰辛,且还往往实现不了目标。

因此情绪就会低落,嫉妒其他同学,或者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足,或认为自己的命运不好。

4、以逆反为主要情结的焦虑。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经常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

甚至有些学生发展成为一种逆反的性格定势。

这类学生喜欢将一切现实中的经验、规律、规范当作权威加以藐视,他们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学习的时候也不喜欢按照老师指导或同学的经验去做。

他们可能成绩很好,也可能成绩很差。

但是,只要他们还有争胜心理,就会形成孤独的、焦虑的心理。

5、以考场情境恐惧为特征的焦虑。

这类学生平常学习很正常,性格、观念的发育也很健康,对自己的能力也有正确的认识。

总之是个很健康、很阳光的孩子。

但是,只要一旦接近考试,一想到要上考场了,就不由自主地情绪不安起来。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焦虑与应对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焦虑与应对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焦虑与应对方法心理健康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生们关注的焦点,而在当前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焦虑原因以及应对方法展开探讨。

一、焦虑原因分析1.学业压力大学生面临的课业负担沉重,需要应对各科目的学习任务,期末考试、论文等的压力常常让大学生倍感焦虑。

2.社交压力大学期间,学生们需要适应新的环境,与陌生人建立联系,这种社交压力常常让大学生感到不安和焦虑。

3.就业压力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

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或者在就业时遇到各种挫折,都会造成心理上的焦虑。

二、应对方法探讨1.寻求社会支持在面对焦虑时,大学生可以寻求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的支持和倾诉,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舒缓心理压力。

2.培养兴趣爱好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感兴趣的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既可以分散注意力,缓解焦虑,同时也能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学会放松与调节大学生可以尝试采用一些放松和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有助于调整心理状态,减轻焦虑情绪。

4.规律作息与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安排时间,避免拖延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减轻焦虑情绪。

5.寻求专业帮助当一些焦虑情绪无法自行缓解时,大学生可以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专业帮助,专业人士会给予相关的指导和支持。

结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关切,面对焦虑情绪,大学生可以通过寻求社会支持、培养兴趣爱好、学会放松与调节、规律作息与合理安排时间以及寻求专业帮助等多种途径来进行应对。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调整和应对,共同打造一个健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环境。

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方法

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方法

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方法简介:近年来,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学生们在面对考试时常常感受到焦虑和压力。

这种焦虑可能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表现和心理健康。

因此,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对于帮助学生应对考试压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帮助学生缓解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方法。

一、了解焦虑的原因和症状1.揭示内部压力来源: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造成他们焦虑的内部压力来自哪些方面。

这可以是过高的期望、家长或老师的压力、自我怀疑等。

2.识别外部影响:引导学生意识到外部因素(如班级排名、同伴比较等)对他们焦虑情绪产生的影响,并帮助他们调整认知方式,转变为积极正向思维。

二、提供有效的情绪管理策略1.深呼吸练习:教导学生采用深呼吸技巧以缓解紧张情绪,通过控制呼吸来稳定心率和血压。

2.放松训练:教授学生基本的身体放松技巧,如渐进性肌肉松弛法、冥想等,帮助他们放松紧张身心,调整情绪。

三、促进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动机1.设立合理目标:帮助学生设立可量化、具体且可达成的目标,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工作动力。

2.鼓励正向思考:培养学生关注积极方面和成功经历,并教导他们利用积极思考来对抗消极情绪。

四、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1.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学生规划每天的学习时间表,包括课内和课外复习时间。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分配时间更加合理,并提高效率。

2.有效处理压力:教给学生应对考试压力的方法,例如分解大任务、制定优先级等。

五、提供实用备考技巧和策略1.制定复习策略:根据不同科目特点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如归纳总结、创设情境等,以提高信息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注重健康生活方式:提醒学生保持正常的睡眠时间、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这些都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和应对考试焦虑。

六、建立良好的家校联动机制1.家长了解心理辅导方法:教育家长们掌握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能够在家中帮助孩子缓解焦虑情绪。

2.与老师密切合作:学校应与班主任或心理老师合作,共同关注并跟进学生的考试情况和焦虑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12总第279

中旬(高等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考试已经成为社会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而言,考试更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

与此同时,考试也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生中,有不少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test anxiety ),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考后焦虑紧张。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考试焦虑的表现、危害及成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并对此提出了调试方法。

关键词:考试焦虑;形成原因;调试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178-02
大学生考试焦虑形成原因及调试方法
张雅美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066100)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考试王国”,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成千上万人正在参加各种形式、各种科目的考试。

对于寒窗苦读的学子而言,考试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能否适应考试,获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更取决于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情况。

学生总希望考试时能反映出学习成果和学习进展的水平,如果在考试中屡屡失败,必将带来负面情绪和失败心理,反过来对学习起阻碍作用,甚至产生学习障碍。

石家庄长江心理医院专家介绍,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

一、考试焦虑的概念及表现
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考后焦虑紧张。

心理学认为,心理紧张水平与活动效果呈倒“U ”字曲线关系。

紧张水平过低和过高,都会影响成绩。

适度的心理紧张,可以使人对考试有种激励作用,产生良好的活动效果。

但过度的考试紧张则导致考试焦虑,影响考场表现,并波及心身健康。

考试焦虑致使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希望考好又怕考砸,这种对考试结果无法预知的处境使考试本身成了一种威胁性刺激,于是产生紧张焦虑反应。

考试焦虑产生
时,会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

例如生理上出现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增高,额头出汗,手足发凉等;心理上产生苦恼、烦躁、无助、担忧等情绪体验,有时也会产生胆怯,缺乏信心和自我否定心理。

当考试焦虑加剧时,其状态反应也更为强烈,如眼花耳鸣,头昏脑涨,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处于僵滞停顿状态。

因此过度的紧张和焦虑是需要良好的心理调节的。

二、考试焦虑的危害
首先、严重的考试焦虑常使学生平时就忧心忡忡,忐忑不安,心中总惦记着考试,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烦躁,降低了学习效率。

其次、考试焦虑影响了考生的考试成绩,而不良的考试成绩又会反馈强化,加剧考试焦虑,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最后、考试焦虑还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破坏性的影响,高焦虑常常会导致考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慌、出汗、头昏、失眠、厌食,尿频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现象。

三、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
考试焦虑是对考试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它受以下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1.主观因素
(1)自我期望过高,梦想自己一举成功,幻想自己考试能超水平发挥,当感觉自己力不从心时,紧张和焦虑的心态便油然而生。

178
(2)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多少以及是否巩固,都会影响他们应试时的焦虑水平。

如果准备不充分,知识上有欠缺,则会导致信心不足。

本来就提心吊胆,一旦试题与自己准备的不相符合,就更加紧张,结果必然导致高焦虑。

(3)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强的学生,总有一种害怕被淘汰的心理,其实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一旦成绩不理想,就丧失信心,低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遇到一点挫折失败就垂头丧气。

(4)考前身体状况不好。

比如生病、失眠、过度疲劳等导致体能上竞技状态不佳,容易产生高焦虑。

2.客观因素
(1)父母的压力。

目前父母普遍有一种补偿心理,期望通过子女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因此,按照自己的期望来设计孩子的未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在学习上不断地施压,致使子女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难以达到父母的目标和要求,容易出现郁闷,逆反心理,加重了心理压力。

(2)教师的压力。

教师往往偏爱学习好的学生,而学生也十分珍惜教师的这种“关爱”,总希望自己能考出好成绩以谢师恩,既为自己也为教师脸上添光,这种期待心态,无疑会给学生增添几分压力。

(3)同学之间的竞争。

同一班级的学生,由于彼此之间存在着竞争,大家争先恐后,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尤其是成绩好的学生,竞争更是激烈,彼此间有一种对抗心理,相互暗暗努力,加班加点学习,疲惫加劳累,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无形的心理压力。

四、考试焦虑的调试
1.认知调控
首先,坚决杜绝用“完了”、“我糟糕透了”等消极的语言暗示自己;其次,消除大脑中的错误信息,不要被一两次考试失败和一两科考试失误所吓倒,不要以偏概全,认为自己不行而丧失信心;再次,适当减轻周围环境的压力,针对种种担忧,自己主动和自己辩论,用这种理性情绪疗法,纠正认知上的偏差,使之达到正常的心理状态。

2.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针对的是焦虑时产生的躯体紧张状态,通过全身肌肉的放松,达到放松精神的目的。

放松训练的基本要点是,依次先收紧再放松全身各部位肌肉,体会放松的感觉,每日坚持练习,最后做到可以随心所欲,随时放松。

这样,考试感到紧张时,可以立刻进行放松
练习,达到全身放松。

3.饮食疗法
饮食调节是重要的减压手段之一,如避免饮用含咖
啡因的饮料,因为咖啡因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烟中
的尼古丁也同样具有刺激性;酒精性饮料可能会使人某
一时刻放松,但之后会产生反弹性的刺激性效应;避免
食用人参,其含有刺激剂,压力会导致体内缺乏VC、VE、B族维生素和镁,因此适当补充这些维生素和矿物
质是有益的;适度多饮水;避免食用含糖量很高的食品,如果汁,干果等。

4.芳香疗法
芳香疗法在考试中的应用有着很久远的历史。

在古
希腊,学生在考场带着迷迭香编织的花环以增强记忆和
提高反应性。

目前,芳香疗法用于缓解考试紧张已经成
为新的趋势。

在精油领域,迷迭香被认为具有增强记忆
的功能,薰衣草具有镇静和催眠的效果,但是一些精油
可能导致过度的舒缓,影响考场发挥。

一个理想的针对
考试紧张的方案,应能使考生身心达到“心身和谐”、
充满能量的状态,在轻松愉悦的同时保持足够的清醒,
从而有助于提高考场表现。

5.音乐疗法
音乐是一定频率的声波振动,携带有不同的物理能量。

音乐对人体的作用应该包括心理和物理二大方面。

考生应听些旋律优美、曲调悠扬的乐曲,可以转移和化
解心理焦虑,产生愉悦的感觉。

音乐还能通过神经内分
泌系统,进一步对人体机能进行调节。

比如,促进血液
循环,促进胃肠蠕动及唾液分泌,加强新陈代谢等作用,从而使人精力充沛。

总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的信念,崇高
的理想,明确的学习动机,积极的学习兴趣,开朗的性格,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情绪,等等,都有利于克服考
试焦虑。

考试焦虑并不可怕,只要对考试有正确的认识,考前做好充分准备,针对个体实际状况,采取有效
的措施改变这些因素的不良影响,都能帮助学生克服考
试焦虑的困扰,提高其学业水平和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倪莉.谈大学生考试焦虑[J].淮阳工学院学报,2003,12(2).
[2]李丹.学校心理卫生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79
2012.12总第279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