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综合业务接入区规划中关于分纤点的测算

合集下载

大型住宅小区FTTH接入网规划建设方案

大型住宅小区FTTH接入网规划建设方案

中图分类号 T N 9 1 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 0 0 8 — 5 5 9 9( 2 0 1 4 )0 1 — 0 0 4 2 0 4
电信重组的完成使中国的运营商进行全业务运营成
1 . 1传统一级集中分光方案描述与分析

为现实,中国的运营将走上移动化、宽带化和全业务时
3 0 . 8 5
2 方案对 比
4 预备 费
5 合计

级集 中分光和二级分散分光两种建设方案的接入
2 . 2工程施工量对比
工程施工量 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光缆布放、成端、测
纤芯分配对 比图如图 3 所示 。 由图 3 对 比图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优化后的二级分 散分光接入建设模式节省了大量 的小区管孔资源和光缆 材料 ,以下将从工程 造价 、施工量 ( 含材料 )和资源 占
本文提 出了二级分散分光规划建设方案,适用于大型
中接入区, 每个区域覆盖5 ~6 栋楼宇, 因小区规模较大, 为方便管道光缆布放,共设置 2 个下沉光交箱, 每个光
交箱各负责 4个集 中接入区的光缆汇聚收敛。具体实施 方案为从每个下沉光交箱各布放 4 条大芯数光缆 ( 9 6芯) 至每个集 中接入区,然后根据每个集 中接入区的楼宇分 布 ,合理布放接头盒 ,通过新建接头盒分别与 1 2芯光
二级 分散
分光 ( 万元 ) 分光 ( 万元 ) l 施 工 费 2 设备材 料 费 3 设计 、监 理及其 它费 用 3 0 . 0 1 6 . 4 9 7 . 6 l 1 . 8 0
4 6 . 9 2
1 3 . 7 2 9 . 8 3 6 . 1 O 1 . 1 8
鉴于一级集中分光有诸多不利因素 ,本文提 出了二

全业务接入网光缆建设思路与方案

全业务接入网光缆建设思路与方案
的业务调度与传送。城域汇聚光缆是连接各业务汇聚点之
间 的光 缆 ,主要 实现 接人层 的业 务汇 聚 ,并实现 与核心 层
城域网包括城域传送 网和城域数据网。中国移动的城
域传送网和城域数据网大多采取共缆方式。核心层局间中 继光缆和汇聚层光缆由于光缆容量较大 ,并且安全稳定,
能够满足长期基站、用户等全业务发展需求,暂不考虑光
TEL E C o M E N G I E E R I G TE C H N I S A N D S T N D A R 0 I A T I N N N C A Z o
全业务接入 网光缆建设思路与方案
王 雪
( 国移 动通信 集团设计 院有 限公 司山东分公 司 济 南 2 0 0 ) 中 5 01
摘 要 本文结合中国移动城域网光缆网络现状 ,对现网光缆能否满足全业务接入需求进行分析 ,提出了全业务接入网光缆 建设思路 ,并制定了不同时期的全业务接入网光缆建设方案。对于未来全业务接入 网光缆网络规划、建设具有一定
的指导 意义 。 关 键 词 城域 网 用 户接入 网 基 站接入 网 光 缆
( )按照 “ 5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用户接 入网规划、建设。根据各地市 自身地理、城市发展、基站 分布、用户分布、业务需求、管线资源分布等整体合理规
划,重点包括综合业务汇聚点的设置、基站分纤点的设置、
光 缆网络 的规 划方案 。
()采用 “ 6 综合业务汇聚点 +主干光缆 +配线光缆+
P ̄ Rl f:日交 硒 换
I基 站
0光 端 终盒
■ 汇聚节点 固 光配线箱
图1 城 域网典型光缆 网络结构
对应城域网各分层 , 城域网光缆可分为 : 局问中继光缆、 城域汇聚光缆、城域接入光缆。局问中继光缆是连接各交 换局之间的光缆,主要为高端路 由器和多业务交换机之间 提供大容量 的S H或波长通道 ,实现汇聚层之问大容量 D

某地区综合业务区建设实例

某地区综合业务区建设实例

某地区综合业务区建设实例孟凡,张建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石家庄 050021)摘 要 在中国移动大力发展有线宽带的背景下,本文对某地区综合业务区建设实例进行分析,从管道资源、传输机房、设备网管、主干光缆和分纤点等5个方面提出优化措施。

结合综合业务网中专线承载情况,如将集团客户和室分微站向综合业务网合理割接,可将综合业务区承载比从当前的16.3%提升至60%。

在综合业务区深入规划——微网格建设中,通过信息化统计客户清单、合理化分配网络资源和数字化管理基础数据等渠道能有效提升该地区综合业务区的接入能力。

关键词 有线宽带;光传送网;综合业务区;接入能力中图分类号 TN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599(2017)12-0049-05收稿日期:2017-02-20随着中国移动取得固网运营牌照,基站、WLAN、集团客户专线和家庭宽带等大带宽业务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

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直接将宽带战略从部门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有线接入网成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

如图1所示,从某省移动2017年有线传送网建设投资占比可看出:有线接入网在传送网建设投资中占比最大,达到69%。

中国移动有线宽带建设起步较晚,与竞争对手相比还存在不少劣势。

因此,如何从实际出发、有效提升综合业务区接入能力是当前运营商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某地区(A 地区)综合业务区建设现状为例,并结合其它地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综合业务区的优化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1 综合业务区网络资源的优化建设如图2所示,综合业务区建设是接入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占比为18.4%,是为满足基站、WLAN、集团客户专线和家庭宽带等大带宽业务接入需求,结合行政区域、自然区划、路网结构和客户分布,将城市建成区域或其它业务密集区域划分成多个能独立完成业务汇聚区域的划分方法。

A 地区综合业务网8期工程规划新建5个城区综合业务区和32个乡镇综合业图1 某省移动2017年传送网建设投资占比图务区,如表1所示。

PON网络规划设计总体技术要求

PON网络规划设计总体技术要求

PON网络规划设计总体技术要求(2013版)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13年7月目录第1章概述................................................................................................................................. - 1 -1.1 背景介绍 ....................................................................................................................... - 1 -1.2 定义内容 ....................................................................................................................... - 1 -1.3 编制依据 ....................................................................................................................... - 1 -第2章PON系统网络架构 ....................................................................................................... - 2 -2.1 PON系统位置与定界................................................................................................... - 2 -2.2 PON系统配置模型....................................................................................................... - 2 -2.3 PON系统承载业务分类............................................................................................... - 3 -第3章PON系统设计要求 ....................................................................................................... - 4 -3.1 PON系统承载业务方案............................................................................................... - 4 -3.1.1 集团客户业务......................................................................................................... - 4 -3.1.2 家庭宽带业务....................................................................................................... - 12 -3.1.3 营业厅接入业务................................................................................................... - 13 -3.1.4 WLAN热点业务...................................................................................................... - 14 -3.2 PON系统网元部署..................................................................................................... - 15 -3.3 PON系统传输距离测算............................................................................................. - 17 -3.4 PON系统内容量测算................................................................................................. - 17 -3.5 PON系统上联带宽测算............................................................................................. - 19 -3.6 PON系统保护............................................................................................................. - 20 -3.7 PON系统网管设计要求............................................................................................. - 25 -3.8 光分路器设计要求 ..................................................................................................... - 27 -3.8.1 总体原则............................................................................................................... - 27 -3.8.2 分光方案对比....................................................................................................... - 27 -3.8.3 分光器的部署原则............................................................................................... - 28 -3.9 光缆线路设计要求 ..................................................................................................... - 29 -3.9.1 光缆芯数的配置原则........................................................................................... - 29 -3.9.2 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 - 30 -3.9.3 共建共享模式下资源界面................................................................................... - 30 -第4章网络配置要求...............................................................................................................- 30 -4.1 QoS实现方式.............................................................................................................. - 30 -4.2 VLAN划分原则............................................................................................................ - 31 -4.3 IP地址规划原则........................................................................................................ - 32 -4.4 安全和用户认证方式................................................................................................. - 33 -附录.............................................................................................................................................- 33 -附录1:名词解释及相关符号.......................................................................................... - 33 -附录1.1 名词解释 .......................................................................................................... - 33 -附录1.2 相关符号 .......................................................................................................... - 34 -附录2:.............................................................................................................................. - 36 -附录2.1、PON系统传输距离测算............................................................................... - 36 -附录2.2、PON系统内带宽测算................................................................................... - 37 -附录2.3、PON系统上联带宽测算............................................................................... - 38 -附录2.4、光纤链路传输指标 ........................................................................................ - 39 -附录2.5、光纤光缆选用配置要求 ................................................................................ - 40 -第1章概述1.1 背景介绍中国移动在2005年即开始开展基于PON技术的光纤接入工程现场试验,经过近几年的商用网络建设,PON网络已具备一定规模。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专线接入方案指导手册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专线接入方案指导手册

集团客户专线接入方案指导手册(第一版)客户响应中心二零一零年十月目录1概述中国移动网络按功能划分可以分为:接入网、传输网和业务网。

如下图所示:业务网:业务网均为高性能服务器,均属网管中心管理范围。

武汉分公司只负责接入侧交换机的维护、数据制作、IP地址申请。

传输网:武汉移动使用了PTN、SDH、PON作为传输网设备,其中OTN作为传输网的核心调度层,调度大颗粒业务。

接入不同业务根据一定的原则使用不同的传输设备,该原则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接入网:主要用于实现各种业务的接入,并实现用户/流量的隔离,保证各类业务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接入层通过采用:光纤收发器+PTN、ONU+OLT、MSAP+SDH/MSTP、WLAN等多种技术实现业务的接入。

根据湖北移动公司武汉分公司对全业务运营下对固定宽带业务的发展要求,结合武汉市核心网、传输网的建设,为促进和指导业务及相关部门更好的开展集团客户专线业务,特制订本指导手册。

2GPRS-VPN业务解决方案GPRS网络做为一种承载网络,基于GPRS可以方便地实现多种丰富多彩的业务。

根据GPRS网络所具有的优点,可以方便的实现移动性、安全性、实时性等需求。

因此对于一些对流量、时延和带宽要求不是很高的企业应用,如银行、电力、交通、福彩、法院等行业可以通过GPRS实现接入,而且组网结构比较简单,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

因此我们说基于GPRS的行业性应用有着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2.1GPRS-VPN业务建设流程流程顺序如下:✧客户经理立项;✧项目经理委托设计院制作设计图纸、委托施工队进行现场及线路施工;✧项目经理发函至省公司集团客户部,由网管中心分配互联IP地址及用户IP地址段,并完成GPRS-VPN的局数据制作;✧由传输数据中心完成GPRS-VPN接入交换机数据制作;✧客户可按配置模板自行配置客户端路由器,如客户无法完成配置,客户响应中心安排技术支持人员至客户现场完成路由器调测;✧数据业务中心完成制卡工作,并由客户响应中心与全业务运营中心完成业务联调及开通工作。

中国移动通信网 络组织规范_PON_路由组织原则v1.0.0

中国移动通信网 络组织规范_PON_路由组织原则v1.0.0

中国移动通信网路由组织规范WL-CX-1-003-LYYZ-2013P O N路由组织原则分册版本号:V1.0.02013-06-22发布2013-06-22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范围 (4)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1.概述 (5)2网络定位 (5)3网络组织结构 (6)4路由组织原则 (7)4.1路由原则概述 (7)4.2互联网业务路由 (8)4.3 语音专线路由 (8)4.4集团客户数据专线路由 (9)4.4.1集团客户VPN数据专线路由 (9)4.4.2集团客户传输数据专线路由 (9)4.5无线(2G/TD)业务路由 (10)4.5.1无线2G室分业务路由 (10)4.5.2无线TD业务路由 (10)4.6 WLAN业务路由 (10)4.7 IPTV/互联网电视业务路由 (11)4.8营业厅DCN业务路由 (11)5.编制历史 (12)前言为使得各省公司更好的开展PON网络规划、网络优化和资源管理工作,总部特组织编写了《中国移动通信网路由组织规范-PON部分》(以下简称为PON组织规范)。

《PON组织规范》分为三个分册。

第一分册为《网络路由组织原则》,阐述了PON业务系统的网络结构、路由组织原则;第二分册为《接入原则》,明确了接入网元在网络安全、接入方式等方面的要求;第三分册为《码号与网元命名原则》,明确了系统资源的管理范围及入网流程规范。

本标准是中国移动通信网路由组织规范系列标准之一,主要介绍了PON网络各种场景的路由过程,PON网络按照业务类型区分,主要包含了互联网业务、语音业务、集客数据业务、无线2G/TD业务、WLAN业务、视频业务、营业厅DCN业务,本标准对各种场景的路由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本标准是中国移动通信网路由组织规范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例[1] WL-CX-1-003-LYYZ-2013 中国移动PON路由组织原则[2] WL-CX-1-003-JRYZ-2013 中国移动PON接入原则[3] WL-CX-1-003-MHYZ-2013 中国移动PON码号与网元命名原则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提出,集团公司网络部归口。

GPON_OLT-光交箱-分光_ 器-ONU的光缆距离长度

GPON_OLT-光交箱-分光_ 器-ONU的光缆距离长度

基础网络知识篇内容:基础网络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传送技术发展。

掌握了通信管道、通信局房、光缆、组网结构、MSTP/OTN/PTN设备、驻地网、交换网、GSM/TD无线网、IP承载网、CMNET、IP城域网等概念,全面了解移动公司构建基础网络情况,拓展知识面,开拓视野。

1. 移动电话系统构成2. 基础网络构成移动交换局传送网基站传送网其它运营商交换局基站SDH155MSDH155M互联传输网移动电话系统构成SDH10G基础网络概貌⏹通信管道城市基础设施,通信管道犹如铁路的轨道(或公路的支路)只有覆盖的地点才能实现通信,连通成网的管网才能发挥高速信息公路的效能,从而产生经济效益。

包括主、次干管道和接入末梢管道。

●管程公里:管道所敷设路由的长度。

●管孔公里:管道路由长度与其管孔容量的乘积。

●管道覆盖率:除接入管道外,自建主干管道与长租主干管道管程公里数之和与城市道路里程的比值。

●管道使用率:已敷设光/电缆的管道管程公里数与管道总管程公里数的比值。

⏹通信机房运营商提供业务设备的安装地。

核心机楼:提供交换设备的安装地。

汇聚机房:提供基站、专线传输收敛、数据收敛的设备的安装地。

综合信息接入用房:提供宽带接入设备的安装地,比较接近用户。

●核心机楼分布与行政区域分布匹配,数量根据业务需求一般大于行政区域个数。

建筑面积要求6000-8000平方米。

有2个以上出入局路由。

动力配套容量与现有设备或未来发展相匹配。

●汇聚机房分布与行政区域街道办分布匹配,每个行政区根据业务需求规划有2个以上汇聚机房。

建筑面积要求100-150平方米。

有2个出入局路由。

动力配套容量与现有设备或未来发展相匹配。

⏹通信光缆利用由光纤这种光传送媒质特性传送信息的物质,连接两端的设备达到传输信息的目的。

●骨干层光缆用于沟通核心机楼之间的光缆(96/144芯) ,一般为骨干节点间直达光缆,1个机楼有2个以上方向的光缆段。

●汇聚层光缆用于沟通汇聚层节点之间、汇聚层节点与骨干节点之间的光缆(96/144芯) ,1个机楼有2个以上方向的光缆段。

中国移动FTTH工程接入原则及建设方案探讨

中国移动FTTH工程接入原则及建设方案探讨
按3 0 %配线比进行建设 ,同时光缆分纤箱配置纤芯数应 为常用光缆芯数的约数 ,在设计和施工时严格做好规划预
电 信 工 程 技 术 与 标 准 化
_ 蘧
骚 骚 疆 嚣 霸 囊 _
中国移动F T T H 工程接入原则及建设方案探讨
王 京飞 ( 中 国移 动通 信集 团设 计 院有 限公 司重庆 分公 司,重庆 4 O 1 1 4 7 )
摘 要 F T T H接入 技术是 中国移动近两年在有线宽带建设项 目中重点推广的技术之一 ,与F T T B 技术相 比,F T T H接 入 占比呈不断提 高的趋势 。面对不 同的建设 场景 ,在采用F T T H技术接人 时采用何种原则和建设方案 ,并按 工信部要求充分发利用共建共享使用小区开发商 的资源等需要进一 步讨论 。本文拟从不同场景下F T T H接入 覆盖深度、分光方式、端 口 配 比及详细建设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 词 F T T H; 覆盖深度 ; 分光方式 ;配线比;建设方案 T N 9 1 5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8 — 5 5 9 9( 2 0 1 4 )0 3 - 0 0 4 5 - 0 5
待有需求时再 由装机人员直接布放至用户家里。对于城 区门面、乡镇门面散户及农村的建设 ,利用就近机站机房 或者使用室外分光箱进行集中分光 ,然后采用普通光缆布 放至各集 中信息点 ,信息点采用光纤分线箱成端,有需求 时 由装机人员使用室外入户皮线光缆布放至用户家。 2 . 2 F T T H 分光方式选择 在F T TH接入设 计 中分光方 式的选择需 结合接人 距离 、管线基础资源、投资情况及分公司建设单位维护
P O N 口、主干 少
扩 容 管理
纤芯 管理
扩容 后 可能形 成一 、二 级分 光共 存局 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分纤 点数 量规划
下面以一个区域为例探讨分纤点数量的规划 : 综合
业务接人区 A,其属于某待开发新城一部分 ,十年期市
中国移动集 团用 户数 =潜在客户 X市场 占有率 =
5 5 X 0 26家 1家 % 4 0
因光纤接人数量与客户是否共址有关,因此独立地
址客户和共址客户按 2 : 8比例 一该地 区平均值来预测 :
缆的重要节点 ,虽然在有线接入 网中处于最底端位置, 但 因其直接面 向客户 ,作用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分纤
点的设置、施工 ,特别是室外分纤点 ,需结合市政规划
随着业务发展可拆分综合业务接入 区。
12节点规划 . 综合业务接入区内应合理设置 1 个业务汇聚点, ~2
下辖若干分纤点。 业务汇聚点 : 作为综合业务接入区内业务汇聚 中心
平均家庭人口数、平均集 团人V数来计算 : I 家庭总户数 : 0 1 万人 / 人 34万户 ; 3 . 集团总数 :
l 万人 / 0 人 = 5 0 0 20 0 家。
置的分纤点一累加,就是分纤点的数量了。这样的思路表 面上是从客户需求出发,但是却欠缺了对客户纤芯成端需
求方面的考虑,容易造成可预见的规划期 内分纤点成端能 力不足。因此我认为在规划期内的客户需求测算才是分纤 点规划首先需要考虑的事情 ,在分纤点需满足的总成端 能力 出来以后 ,再结合位置因素 ,进行合理的布局 。
测算,希望能对分纤点规划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 键词
综合业务接人区;分纤点 ;规划 ;测算
中图分类号 T 995 N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 59(0 1 1 0 1— 4 08 59 21)0~ 06 0
1 引言
根据需求合理设置分纤点 ,宜采用一级分纤,也可 采用两级分纤。分纤点原则上应设在基站内,进行基站
家庭客户 、集团客户、政府类客户等 ; 固定语音接人类 业务 ,该类业务包 含家庭 固话 、集 团、政府语音专线 , 其客户主要为家庭客户、集团客户 、政府类客户等 ; 数
芯 (主 1 ) 1 备 ,至该客户室分业务信源传输设备用芯 2 芯 ( 收发各 l ) 芯 ,最 后再 预 留一部分备用纤芯,因此 独立地址客户在分纤点需占用的总光纤量为 :
政规划 中接入 区内东片为居住用地、西片为外包产业用
地 。我们以这个区域为一个测算模 型。
独立地址客户约为 4 ,共址客户约为 14家。 2家 6
P N系统下 , O 分纤点至独立地址客户的 O NU用芯 2
21从分纤点承载的业务传输入手 . 分纤点承载传输的业务 : 有线宽带接人类业务,该 类业务为有线接入 网主要承载业务类别 ,其客户主要为
布局通过政府审批,因此分纤点规划相当重要 ,其规划
合不合理,能不能反映出规划期内的需求,影响着 中国
移动面向客户固定接人业务的发展前景。
本论 文在分纤点规划 中尝试进 行了数量方面 的测 算 ,希望能对分纤点规划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本论文 讨论的分纤点仅指一级分纤点。
点,应尽量部署在全业务城域传送 网的核心节点机房或 汇聚节点机房 ,也可部署在条件较好的基站、营业厅机
房。优先选择 自有产权或长期租用机房。
收穑日 : 00 1- 4 期 21- 2 2

2 1年 第 1 ・ 0 1 期

分纤点规划时 , 我们往往首先将 目光集 中在 “ 位置” 上 ,选取一些重要的地方设置 室内、外分纤点 ,这些重 要的位置易于收容周围的客户接入光缆。把这些位置上设
中国移动综合业务接入 区规划中关于分纤点的测算
杨珩 ( 中国移 动通信 集 团设 计 院有 限公 司安 徽 分公 司 ,合肥 2 0 0 )  ̄0 1
摘 要 分纤点是 中国移动有线接入 网收容 末端客户接入光缆的重要节点 ,其规划合不合理 , 能不能反映出规划期 内 的需求,影响着中国移动面 向客户固定接入业务的发展前景。本论文在分纤点规划 中尝试进行 了数量方面的
方面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因此规划、设计人员常常无
接入区和区内节点,满足区内各类客户接入需求。
11接入区规划 .
结合城市自然区规划和路网 结构,在城市内合理划 所适从,无法准确把握分纤点的设置 ,甚至造成分纤点
分综合业务接入区。原则上现阶段城市客户密集区域可
按照 2~ 5 i 规 划,城市其他有业务需求的区域可按 k n 照 5~ 1k 0 i 规划 , n 或结合实际情况按照更大面积规划。 设置不合理,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分纤点是 中国移动有线接入 网收容末端客户接人光
集团业务 2 芯计列 ;
室分业务 2芯计列 ;
预留纤芯按 5 %计列 。 0 独立地址客户纤数 - 2+ 2/ 0 ( )5 %×4 = 3 2 36芯 ; 独 立地址集团客户纤芯示意 图如 图 1 所示。
据专线类业务,该类业务包含集 团、政府数据专线、家
庭 IT P V等数据业务 , 其客户依然为家庭客户、 集团客户、 政府类客户等 ; 室分业务 ,该类业务一般发生在集团楼 宇或小区内。 22调研业务客户的规模 . 根据上面分析 , 我们 了解到分纤点承载传输的业务 , 其客户类型大致为家庭客户、集团客户、政府类客户等 ,
23根据客户规模测算分纤点需要成端的总光纤量 . 以P N系统为前提 ,根据客户 规模测算需成端 的 O
总光纤量。下面以示例看测算过程。
231集团 政府类客户 .. 根据客户规模调研我们知道 : 综合业务接入区 A 中,
1 年后集团、政府行政设施总数达到 55 0 1 家。其中,中国 移动客户接人市场 占有率在规划期末预计达到4 %。 0 因此:
《 中国移动全业务城域传送网建设指导意见 ( 试行) ) )
中关于综合业务接入区的规划 阐述如下 :
近阶段根据 P N 网络建设需求 , O 合理规划综合业务
室内分纤,综合考虑网络安全性、建设成本及维护便利 性等因素 ,也可在基站附近进行室内、室外分纤。
我们可以看到,综合业务接人 区关于分纤点的规划 要求还是比较模糊 的,没有对分纤点数量 、设置位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