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住宅建筑的防火

钢结构住宅建筑的防火
钢结构住宅建筑的防火

钢结构建筑的防火

摘要:随着钢结构建筑的快速发展,作为建筑的一个分支,现如今与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样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好、施工污染少、可循环再生、使用率高等一系列优点。可工业化生产,在工厂中预制后到现场整体装配,具备其他结构无法比拟的优点。然而在这些优点的背后,也伴随着钢结构建筑致命弱点—耐火性能差,高温下虽不燃烧,但极易发生变形和破坏。本文从钢材特点出发探讨了钢结构防火的研究与房展,以及钢结构防火设计的一些措施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钢结构、钢材、耐火、防火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s, a branch of a building, nowadays and masonry structur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as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building. Steel structure has high strength, light weight, good, construction pollution extent, circulating regeneration, less a series of advantages of higher utilization rate. But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prefabricated in factories to the whole assembly after the other structures, have the incomparable virtues. However, in these advantages, is accompanied by steel structure behind fatal weakness - architectural fireproof performance is poor, though not burning under high temperature, but easily happened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This paper discussed from stee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eel structure fire-proofing research and exhibitions, and steel structure fire-protection design and precautions of some of the measures.

Key words: steel structure rolled steel fire-resistant fire protection design

正文

引言: 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据附近居民介绍,公寓内住着不少退休教师,起火点位于10-12层之间,整栋楼都被大火包围着,楼内还有不少居民没有撤离。大火导致58人遇难,另有70余人正在接受治疗。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存在明显抢工行为;事故现场违规使用大量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以及有关部门安全监管不力等问题。

2009年2月9日晚21时许,在建的央视新台址园区文化中心发生特大火灾事故,大火持续六小时,火灾由烟花引起。在救援过程中消防队员张建勇牺牲,6名消防队员和2名施工人员受伤。建筑物过火、过烟面积21333平方米,其中过火面积8490平方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383万元。

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对于火灾,根据国标《消防基本术语》可以定义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和大空间、大跨度建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对于这些建筑特别像央视“过火楼”这种外形怪异的高层建筑,一般都是钢结构建筑或部分采用钢结构。因为混凝土结构重量太大,而钢结构由于自重比较轻可以做的很高很大。尽管钢结构具备这些比较轻、建造快、现场施工量小的优点,但是除了造价高外,它还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怕火——虽然钢材本身并不燃烧,但普通钢材在600摄氏度的环境下,强度就和面条差不多。一旦大火烧过,钢结构往往严重受损。如果救火时浇水,对其破坏将更加严重。钢结构高层建筑即使发生不大的火灾,技术上也必须拆除才能保证安全。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现有建筑防火规范中的相关设计要求、改进钢结构的耐火设计方法、合理确定建筑的火灾安全度,科学、经济地保障钢结构建筑的火灾安全和保护建筑内的人员生命与财产,便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方向。

一、钢结构建筑的特点

1、钢材本身的特点

l.1材料的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

钢材和其它建筑材料诸如混凝土、砖石和木材相比.强度要高得多。因此,特别适用于跨度大或荷载很大的构件和结构。钢材还具塑性和韧性好的特点:塑性好,结构在一般条件下不会因超载而突然断裂;韧性好,结构对动力荷载的适应性强。良好的吸能性和延性还使钢结构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另一方面,由于钢材的强度高,做成的构件截面小而壁薄,受压时需要满足稳定的要求,强度有

时不能充分发挥。

1.2材质均匀,与力学计算的假定比较符合

钢材内部组织比较接近于匀质和各向同性,而且在一定的应力幅度内几乎是完全弹性的。因此,钢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和工程力学计算结果比较符合。钢材在冶炼和轧制过程中质量可以得到严格控制,材质波动的范围小。

1.3钢材的重量轻

钢材的强度比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大的同时,钢材也比钢筋、混凝土轻。原因足钢材的强度与密度之比要比混凝上大得多。以同样的跨度承受同样荷载,钢屋架的重量最多不超过钢筋混凝土屋架的13至14。

2.钢结构建筑的应用优势

2.1设计制造周期短,设计生产一体化

现代结构设计借助于计算机和专业化结构分析软件,使得设计

周期大大缩短,设计中的修改和调整非常方便。同时,由于钢结构具

有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的特点,可以将前期设计和现场的生产手段相

结合,通过网络计算机和数控机床结合,使设计人员在工作室中完成

设计后,即由工厂的生产线完成产品制作,具有极高的效率和精确

度,可以大大减少项目建设周期。

2.2有利合理布置功能区间

在居住建筑中,建筑师和居民一直希望能够有大跨的无竖向结

构的空间,这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隔断,使室内布置呈多样化。

传统住宅由于所用材料的性质,限制了空间布置的自由。钢结构住宅

可以利用钢材强度高的特点,采用大开间柱网布置,使建筑平面分隔

灵活,可以利用非承重墙体灵活分隔室内空间,形成开放式住宅。同

时,利用钢结构连接简单的特点,在垂直平面内比传统结构能更好地

应用错层、跃层结构。由于钢结构住宅的构件截面尺寸小,可以增加

使用面积,提高得房率。下图以梅山苑二期为例,从图中可见柱截面

很小:

2.3承载强度高,抗震性能好

相同的荷载,钢结构截面最小,相同的截面,钢结构承载力最大。

在抗震设防区,由于钢结构重量轻,六层轻钢住宅的重量仅相当于四

层砖混结构的重量,因此,本身所受的地震作用小;而且,钢材具有高

延性,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因此,抗震性能好,结构安全度高。

2.4施工优势突出,综合造价低

现浇混凝土需要连续施工,在我国北方地区受到施工季节的影

响。钢结构的大部分构件在工厂生产,运往现场通过焊接或螺栓进行

整体组装,可全天候作业。施工现场作业量小,减少了施工临时用地,

对周围环境污染小,提高了施工的机械化水平。施工时可以节省支

模、拆模的材料,由此降低成本,大大加快施工速度。资金价值在施工

中充分体现,减少资金成本,对开发商的销售和资金回笼极为有利。

钢结构承载力高,可以实现结构的大开间布置,构件截面小,自重比

较轻,地基的处理比较容易,可以采用天然基础型式。由于基础在工

程造价中占有比重比较大,上部结构重量轻可以降低基础的造价,从

而减少整个项目的投资。

2.5符合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要求

钢结构适宜工厂大批量生产,工业化、商品化程度高。它能将节

能、防水、隔热、门窗等先进的成品集合在一起,实现综合成套应用,

将设计、生产、施工、安装一体化,提高住宅的产业化水平。今后随着

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改造需要拆除大量的旧建筑,钢结构比传统结

构的拆除更容易实施,钢材回收利用率高、拆除成本低、污染较小,符

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当然,钢结构也有一些缺点,如防火能力差、易

锈蚀等。但这些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设计的改进,先进的防火材料、

防锈涂料及新型耐火耐候钢的出现将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钢结构建筑防火的研究与发展

1、钢结构防火的研究历史

1.1国内外对钢结构的耐火性能与耐火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过大量研究

在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钢管混凝土柱、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钢-混凝土组合梁在火灾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大量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钢结构的耐火设计进行了研究,如原哈尔滨建筑大学。福州大学、同济大学、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等单位对钢结构构件平面钢框架结构的耐火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提出相关耐火承载力和保护层厚度的计算方法。

在国内外多年的研究下,如今对于钢材和钢结构在高温下的强度、弹性模量及全过程曲线等;高温下钢材的热导率、比热、容重及膨胀系数等;高温环境中的破坏特征、不同构件形状或尺寸变化特征;构件和结构的耐火极限及全过程分析;构件和结构内部温度场的研究与分析计算;以及关于耐火保护层计算都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

在火灾下单个结构构件的失效并不意味着整体结构的破坏。钢结构在局部构件发生破坏后仍将因结构内力重分布而具有一定承载力。另外,目前所采用的标准温升曲线受火条件只考虑了建筑内以纤维火灾为主的火灾发展过程,未考虑实际的火灾荷载、通风条件等因素,其结果与实际状况有较大差异。因此,如何采用计算机模型模拟真实的建筑火灾,并基于不同火灾条件下整体结构对火反应分析的结构耐火设计,是钢结构耐火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在建筑防火规范中进行基于建筑火灾安全性能化设计的规定,则是当前国内外消防安全工程领域内的重点课题,也是建筑防火规范的发展方向。所谓建筑的火灾安全性能化设计是区别于现行以处方式规范规定为基础进行设计的一种利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等原理、以预定消防安全水平为目标的消防工程设计方法,可视为是对现行规格式规范进行等效定量的一种方法,也可视为是完全脱离规格式要求而制定的性能指标。设计人员按照设计对象的特性,按规范要求,采用规格式规范或以性能为基础的设计和评估方法来完成认为可接受或能够取得最低规定安全水平的设计。该方法包括:(1)建立消防安全总目标和子目标:(2)对火灾场景进行定性分析和概率分析;O)N 用己被接受的工程应用工具、方法和性能判定标准,按照消防安全总目标和子目标对设计替代方案进行量化与评估。

1.2.1.2钢结构耐火设计方法研究的发展状况

随着人们对结构耐火认识的深入和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钢结构的耐火设计方法

也得到不断发展。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

l、基于试验的构件耐火设计方法:通过在规定荷载分布与各国标准规定的火灾时间一温度曲线条件下对不同类型的构件进行大量耐火试验,取得试验数据并确定在采取不同防火措施后构件的耐火时间,以此作为建筑防火设计的依据。这种方法简单直观、应用方便,但难以考虑并模拟荷载的分布和大小、构件端部约束条件、实际受火条件等因素。在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附录中给出的数据,均依赖此方法。

2、基于计算的构件耐火设计方法:在考虑了荷载的分布和大小、构件端部约束条件等因素以后应用经典解析方法或有限元等数值方法,通过理论计算来确定构件的耐火极限。目前这种方法己被英国、澳大利亚、欧洲共同体等国家的设计规范采用。但这种方法的受火条件仍是以IS0834的标准升温曲线为基础。上述方法所取得的构件耐火极限状态不能表征整个结构的耐火极限状态,且试验费用较高,试验的受火条件及计算假设均与实际火灾有较大差异。因此,只有将整体结构的全过程对火反应分析作为结构耐火设计的基础,并按实际火灾场景的温度变化进行受火研究分析,才可能与真实状态接近。

3、基于计算的结构耐火设计方法:结构作为一个整体承受荷载,单个构件的破坏并不意味着整个结构破坏。相反由于结构中的内力重分布,结构仍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因此,结构的耐火设计方法与实际状况更接近更合理。法国已采用此方法。英国也正在制定相关的标准,如BS9999(草稿)。

4、考虑火灾随机性的结构耐火设计方法:这种方法以概率可靠度为指标,考虑了火灾及空气升温的随机性。此法先确定不同典型场所的火灾荷载及其分布、火灾场景,再采用性能化方法进行计算,是各国目前正在积极研究的以性能为基础的安全评估技术和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设计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对于钢结构构件的耐火能力确定方法为按常规方法完成设计的钢结构,进行耐火能力的验算,确定满足防火规范规定的相应耐火要求。这种方法大致还处于第二阶段,即:根据构件常温下的力学性能,设计荷载下构件应力状态及构件的边界条件,确定其临界温度;依据结构用钢材及混凝上的热力学性能和热工性能、截面的几何形状、热传导方式、保护层厚度等,根据按《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GB/T9978规定的火灾标准时间一温度曲线受火条件下钢构件的耐火能力计算方法,确定构件在高温作用下的耐火极限和极限承载力;最后验算在规定的耐火时间内,构件所达到的温度最大值是否不大于其临界温度,或者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有关构件的耐火极限进行比较,确定最终的钢结构保护设计。此方法可用图1.1的设计流程图表示。

1.2.13结构耐火试验研究

在70年代,我国为了制定相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建筑结构单一构件的耐火性能开展了大规模的试验研究,取得了一批数据.并作为结构耐火设计的基础。自80年代以来,公安部天津和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等单位对钢结构构件及其保护的耐火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结构整体的耐火性能开展过小规模的试验研究。国外对钢结构构件和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构件进行过较多研究。日本在80年代初,曾对一系列钢框架模型利用电炉加热方法进行过火灾试验。90年代前后,法国等对钢结构整体耐火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英国建筑研究所03RE)I钢结构学会(SCI),爱丁堡大学等在Cardington对整体钢结构进行了足尺实体火灾试验,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1.2.2钢结构的防火保护研究结束钢结构的防火保护主要有外包敷隔热屏蔽方法、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

充水冷却保护三种方式。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外包敷隔热屏蔽方法方面。

1、国外在上世纪70年代对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究和应用开展了积极的工作并取得了许多实用成果。而采用防火板等方式保护则早在80年前就已开始应用。40年代美国研制出硅酸钙保温绝热材料,90年代,丹麦和德国研制出工作温度高达1100℃的无岩棉硅酸钙绝热材料。

2、在我国,公安部天津和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钢结构的防火保护进行了系统研究,取缛了大量成果。在防火涂料研究方面,1985年研制出LG钢结构防火隔热涂料,1987年研制出薄型LB钢结构膨胀防火涂料,1994年研制出SWH室外钢结构防火隔热涂料和SWB 室外钢结构膨胀防火涂料,19%年研制出LF和CB超薄型钢结构膨胀防火涂料。此外,我国对钢结构防火涂料耐候性、耐久性方面也开展过一些研究。在防火涂料研制出来以前,我国建造的钢结构建筑的防火保护主要采用蛭石混凝土板、珍珠岩板、石棉水泥板和石膏板等防火保护板材。随着人们对人身健康和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近10年来,采用无石棉的硅酸石结构型防火板对钢结构进行保护是新的发展方向。

在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方面,主要是针对大空间或大跨度的屋架部分。对于空心钢结构,也有采用在火灾时在其内部充入循环水进行冷却保护。

三、钢结构高温下的结构与结构构件的性能变化

1、钢结构构件在火灾条件下的破坏机理

火灾发生时产生的热量是以辐射和对流传给结构构件的,即使构件是不燃的,由于温度上升也会引起膨胀和强度的降低。热膨胀引起构件伸长,或两侧受热不均时引起构件弯曲,产生位移或约束力,在刚性框架结构中,由于横梁伸长而产生的约束增大,可能把柱子从其承载处推开,使结构受到破坏,引起垮塌。钢结构构件在温度升高时,强度会降低。

对建筑用钢而言,在260℃以前其强度不降低;260℃-280℃开始下降,达到400"C时屈服现象消失、强度明显降低;达到450℃-500℃时,钢材内部再结晶使强度急速下降;至550℃时,其强度将损失40%;至700℃时基本失去承载力。与此同时,在较低温度时蠕变也会发生,但只有在高于0.3Tt(以绝对温度表示的金属熔点)时才比较明显,对于碳素钢,该温度约为300℃-350℃;温度越高,蠕变越明显。因此,高温时钢结构构件的受力状态十分不利,防火设计是钢结构建筑必须充分考虑的关键。

四、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民用建筑+工业建筑)

1、钢结构构件的被动耐火保护

所谓钢结构构件的被动耐火保护就是一种在火灾中不依靠降低火灾的燃烧

热释放率或抑制火灾增长来实现结构不受高温或火焰严重影响的防火保护方法。它只凭所采取的措施自身的热特性,将结构构件与高温烟气或火焰隔离或吸收构件所接受的热量,使构件在火灾作用下仍能发挥其预定功能。一般采用不燃的热惰性材料或热导率小且遇热能自行膨胀或炭化的涂敷材料直接包敷在钢结构外

面或在火灾时充入循环水冷却保护

直接包敷保护法是在钢结构表面或外围直接施用防火材料,如砌筑砖石、浇

筑混凝土、抹灰、喷涂防火涂料或包敷防火板等将裸露的钢构件包封或覆盖起来,达到提高钢结构耐火能力的目的。

(1)在锅结构构件四周浇筑混凝十或砌筑耐火砖,如上海外滩的浦发银行(原汇丰银行),浦东世界金融大厦、上海信息大厦。这种方法比较可靠,但较适合于钥柞的保护。对于梁等其他构件。施-El:l:较麻烦且自重大;对于初期升温很快的火灾也不太适用。这种保护方法在高温作用F易发生崩裂现象。

(2)采用硅酸钙板、蚝石板、珍珠岩板、石棉水泥板、石膏板等耐火轻质板材包覆,如上海希尔顿宾馆、新锦江饭店,其中蜓石板的最高使用温度为850℃,石膏板的最高使用温度600℃,纤维增强普通硅酸钙板的使用温度为650℃~950℃。其中纤维增强普通硅酸钙板在日本高层建筑中的总用量己达防火材料总量的lO%。90年代中期德国和丹麦研制的无石棉纯硬硅钙石绝热板和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研制的GF新型钢结构防火板的最高使用温度均可达1 l 00"C。蛙石板和珍珠岩板客重小,但使用最高温度只有650"C~850℃,很难达到钢结构耐火保护的目的。防火板包敷屏蔽保护钢结构构件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干法施T和耐久、施工质量易控制等优点,对钢柱、钢粱和楼板均适用,在建筑钢结构防火保护中有较大发展潜力。此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热容高、烧透时间长,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也是一种较好的耐火包敷材料。这种保护方法可靠、在国外应用比较普遍,且有相应的标准,如英国、欧盟、日本和美国等,但在我国应用还不普遍。这种方法对节点处理的要求较高。

(3)喷涂钢结构防火涂料,如上海金沙江饭店、世界广场、上海和北京的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应用防火涂料来增加钢结构的耐火性能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膨胀犁涂料暴露在高温下,其膨胀体积可以达到50倍,有的甚至高达200倍。这样形成的保护层能有教地阻止热量被传导到钢材上。常用阻燃剂的分解温度大部分低于300℃,能够满足钢结构保护的需要。

(4)在钢结构构件内部充水保护法。这种方式依靠火灾时向钢结构构件内部充入循环水进行降温冷却,达到保护钢结构的目的。它需要一套完善的火灾报警联动系统和足够的水源与供水系统,效果良好,但成本较高、火灾时增加结构自重、且结构内部需作耐水腐蚀处理。这种方法国内外均试验不多。

总之。在选用钢结构构件耐火保护材料时,除需要考虑材料的耐火性能外,还要考虑材料的耐久性,耐候性、耐腐蚀性、抗反复荷载性能以及高温稳定性等,使其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其有一定的经济效果。

1.2钢结构构件的主动防火保护

钢结构构件的丰动防火保护是一种采用建筑内的主动消防措施,如采取排烟、自动灭火系统,排除室内热量,抑制火灾增长和灭火,在火灾发生后从根本上消除高温和火焰对钢结构构件的威胁,以实现保护钢结构的方法。与被动耐火保护相比,它是一种更积极的保护方式。建筑室内火灾的发展都有其规律和发展过程,见莳述。只要在火灾过程中能及时排除积聚在室内的热量,降低其燃烧热释放率.就能防止轰燃的发生。实践证明,在建筑物内设置自动灭火设施.能有放地抑制火灾的蔓延扩66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大或扑灭初期火。这样可以降低室内温度,使建筑结构得到保护,并为人员疏散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因此,当根据场所内的可燃物性质和可能的火灾规模,结构体系设计和建筑的性质与功能,选用相适用的自动灭火设施,能够扑灭该场所内的初期火而不致使火灾扩大或蔓延时,就可以适当降低对钢结构耐火性能的要求。但应

注意,钢结构的耐火保护是对整个钢结构体系而言的,设计时应考虑结构间的传热与内力分布影响。此外,建筑物内设置的灭火设施是否能在火灾时发挥作用,除应按照规范和有关标准要求选用合格产品、保证安装质量外,还与日常是否有良好的维护与运行密切相关。

五、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的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大型联合生产、大空间建筑和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10多年来,钢结构在我国建筑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应用,被广泛用于厂房、仓库、会展中心、宾馆、综合楼、体育馆、展览馆、候机楼等各类大跨度建筑、重型结构和高层建筑。如深圳赛格广场和地王大厦,北京国际贸易中心、京广中心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广州好世界大厦、上海证券大厦、浦东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候机楼等。在工业厂房和仓库中更是比比皆是。但在建成的钢结构或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建筑中发生火灾的案例已有不少,如1969年12月上海文化广场火灾后不到20min就使8600m2的钢屋架全部垮塌,1996年昆山市某轻钢结构厂房火灾造成4320m2的厂房倒塌。1998年北京丰台玉泉营家具城火灾造成该建筑整体垮塌。2001年山东威海某医用高分子制品公司输液器生产车间发生火灾.过火面积10600m2,钢屋架呈波浪状塌陷,外墙扭曲变形、向内倾斜,车间聚苯乙烯夹芯彩钢板隔墙全部倒塌,损失1000多万元。1999年3月山东东营市一大型商场发生火灾。该商场主楼四层,局部五层,五层屋架为钢网架结构,其中三层、四层和五层大部分过火.面积达7000m2,造成五楼钢结构屋架倒塌,并将四楼、三楼楼板击穿,直接财产损失500余万元。

此外,天津市人民体育馆、长春卷烟厂、北京友谊宾馆剧场、江油电厂俱乐部、广州某纺织厂成品仓库、北京国际贸易中心、马鞍山市体育馆动力机房等都曾发生火灾,有的出现不同程度的垮塌。任何材料构造的建筑在设计时均应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性质和规模、体量等考虑其耐火等级。对相应的建筑构件进行耐火设计。但从上述火灾事故情况看,大部分是因钢结构构件未采取合适的耐火保护或构件的耐火极限设计与实际建筑内的火灾条件差异较大。此外,其中有些结构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按照现行的有关国家建筑设计防火标准进行的,而实际仍发生了垮塌。这说明现行规范对钢结构构件的防火要求还不甚完善,甚至有些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耐火需要。但同时现行的构件耐火性能要求在某些情况下又存在偏于保守的倾向。为此,深入研究钢结建筑构构件的耐火设计方法,提出合理的预测与计算方法,能为科学合理地确定钢结构构件的耐火时间,在切实保证钢结构的预定耐火安全水平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结构耐火保护的投资效益性能比。因此,本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与经济意义。

六、结论

参考文献

钢结构住宅

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的评述 周建龙 [提要] 钢结构住宅是十五期间我国将要重点推广的项目,其具有强度高、结构尺寸小、自重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及工业化程度高的特点。本文对国内外主要的钢结构住宅结构形式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各种结构体系进行了评述,并对钢结构住宅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 一。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钢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从1997年以后,我国的钢产量连续四年超过亿吨,但我国的钢结构用钢量占总钢产量的比例仅为2%,而在钢结构用钢量中,建筑钢结构用钢量又仅占10%,这与我国作为产钢大国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为此,国家外经贸委会同冶金部制定了在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钢结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争取在“十五”期间建筑钢结构的用量达到总钢产量的3%,至2010年建筑钢结构的用量达到总钢产量的6%,而建设部将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开发和应用作为我国建筑业用钢的突破点,并且制定了《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产业化技术导则》和《钢框架核心筒住宅建筑体系技术导则》。钢结构住宅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结构构件尺寸小、工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同时钢结构又是可重复利用的绿色环保材料,因此钢结构住宅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广项目。随着国家禁用实心粘土砖和限制使用空心粘土砖的政策的推出,加快住宅产业化进程、积极推广钢结构住宅体系已迫在眉睫。但我国的钢结构住宅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这种体系在钢结构防火、梁柱节点做法、楼板形式、配套墙体材料、经济性及市场可接受程度上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从前几年开始,全国陆续出现了一批钢结构住宅试点项目,如山东莱钢的樱花园住宅小区、天津的钢框架—剪力墙高层住宅、北京赛博思金属结构有限公司的钢框架核心筒多层住宅、上海冶金设计院设计的陆海城、中福城项目、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18层示范实验住宅楼等。我院的钢结构住宅设计刚刚起步,为使大家对钢结构住宅有一全面了解,为今后的设计积累必要的技术资料,现对国内钢结构住宅体系作一介绍。 二.结构体系 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钢框架与混凝土筒体(墙体)的混合结构体系 2.钢框架加支撑的结构体系 3.钢框架与预制混凝土墙体的框剪结构体系 4.纯钢框架结构体系 5.错列桁架结构体系 6.轻钢龙骨结构体系 1) 钢框架与混凝土筒体(墙体)的混合结构体系的特点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平面布置一般为楼电梯或卫生间采用钢筋混凝土,形 成主要的抗侧力结构,而外周的框架则采用钢框架,这种结构体系将钢材的强 度高、重量轻、施工速度快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防火性能好、抗侧刚度大 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外周梁柱连接一般采用刚性连接,而楼面钢梁与混凝 土墙则采用铰结,由于混凝土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水平力,故而混合结构的位移 控制指标可参照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但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得小于结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全文

新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全文 1.0.1?为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内部装修防火设计,不适用于古建筑和木结构建筑的内部装修防火设计。 1.0.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避免采用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建筑内部装修in terior decoration of buildings 为满足功能需求,对建筑内部空间所进行的修饰、保护及固定设施安装等活动。 2.0.2?装饰织物decorative fabric 满足建筑内部功能需求,由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及其他合成纤维制作的纺织品,如窗帘、帷幕等。 2.0.3?隔断partition 建筑内部固定的、不到顶的垂直分隔物。 2.0.4?固定家具fixed furniture 与建筑结构固定在一起或不易改变位置的家具。如建筑内部的壁橱、壁柜、陈列台、大型 货架等。 3、装修材料的分类和分级 3.0.1?装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可划分为顶棚装修材料、墙面装修材料、地面装修材料、隔断装修材料、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修装饰材料七类。 注:其他装修装饰材料系指楼梯扶手、挂镜线、踢脚板、窗帘盒、暖气罩等。 3.0.2?装修材料按其燃烧性能应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本规范表3.0.2的规定。 3.0.3?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的有关规定,经检测确定。 3.0.4?安装在金属龙骨上燃烧性能达到B1级的纸面石膏板、矿棉吸声板,可作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 3.0.5?单位面积质量小于300g/㎡的纸质、布质壁纸,当直接粘贴在A级基材上时,可作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 3.0.6?施涂于A级基材上的无机装修涂料,可作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施涂于A级基材上,湿涂覆比小于1.5kg/㎡,且涂层干膜厚度不大于1.0mm的有机装修涂料,可作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

浅析木结构建筑防火的措施

浅析木结构建筑防火的措施 摘要:文章分析木结构建筑火灾的起因:木结构建筑耐火等级较低、木结构建筑密度大、无防火间距、火灾扑救困难。从木材的阻燃处理、表面防护、结构设计等方面介绍解决木结构建筑防火的技术措施,以减少木结构建筑火灾发生的频率及其所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木结构建筑;火灾原因;防火措施 1前言 我国木结构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3 500年前就已经形成了用榫卯连接梁柱的木结构框架体系,到盛唐逐渐成熟,现在许多大型的古代木建筑都没有坏。现在的桁架结构经过传统的设计和加工技术,逐步进入现代胶合木结构自行设计与加工应用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建筑使用木结构,木建筑的防火措施尤为重要。 2木结构建筑出现火灾的原因 2.1木结构建筑耐火等级较低 许多的木结构建筑,经过多年的干燥,木材构件成了全干的,含水量很低,极易燃烧,特别是一些枯朽的木材,由于质地疏松,在干燥的季节遇到火星也会起火,且一旦起火,屋顶内部的烟和热不易散发出去,容易使温度积聚,迅速导致“轰燃”。在发生火灾时,建筑的梁、柱、椽等构件表面积大,木材的裂缝和拼接的缝隙多,大多数情况下通风条件都较好,有些建筑建在山地之间,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快,燃烧猛烈,极易形成立体燃烧。很多木建筑中的可燃、易燃物多,火灾荷载远远高于现行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火灾负荷量,火灾危险性极大。 2.2木结构建筑密度大,无防火间距 很多木结构建筑的修建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整体布局,多数为成片修建,防火间距严重不足,且大多数木结构建筑都是以各式各样的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在庭院布局中,基本采用“四合院”和“廊院”的形式,这两种形式都造成了建筑布局密集,缺少必要的防火分隔和安全距离,如果其中一处起火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毗连的木结构建筑很快就会出现大面积燃烧,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此外,一些建筑的跨度大、空间大且高位窗口多,在火灾情况下,极易形成“烟囱”效应。 2.3火灾扑救困难 很多木结构建筑位置往往距离最近的消防站也要数十公里,无法依托城市的消防基础设施,而且一旦建筑发生火灾,火势就会迅速蔓延,此时城镇消防站也

钢结构住宅体系概念及特点

一、钢结构住宅体系概述 各国对住宅体系的理解和做法不尽相同,但一般是指住宅的主体工程,由于选用不同的结构 材料、结构类型和施工方法而形成的不同住宅产品,并构成相应的若干从设计到建造的成套 技术。 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以其采用的钢结构形式作为建筑体系分类的依据,成为建筑体系中的一 个分支。通常所说的钢结构住宅是指以工厂生产的经济钢型材构件作为承重骨架,以新型轻质、保温、隔热、高强的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而构成的居住类建筑。 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即是以钢结构住宅为最终产品,通过社会化大生产,将钢结构住宅的投资、开发、设计、施工、售后服务等过程集中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的组织形式。钢结构住宅产业化 是钢结构住宅发展的趋势。 二、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特点 钢结构住宅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重量轻、强度高。由于应用钢材作承重结构,用新型建筑材料作围护结构,一般用钢 结构建造的住宅重量是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二分之一左右,减小了房屋自重,从而降低了基础 工程造价。由于竖向受力构件所占的建筑面积相对较小,因而可以增加住宅的使用面积。同 时由于钢结构住宅采用了大开间、大进深的柱网,为住户提供了可以灵活分隔的大空间,能 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2)工业化程度高,符合产业化要求。钢结构住宅的结构构件大多在工厂制作,安装方便,适宜大批量生产,这改变了传统的住宅建造方式,实现了从“建造房屋”到“制造房屋”的转变。促进了住宅产业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同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施工周期短。一般三、四天就可以建一层,快的只需一两天。钢结构住宅体系大多在 工厂制作,在现场安装,现场作业量大为减少,因此施工周期可以大大缩短,施工中产生的 噪音和扬尘、以及现场资源消耗和各项现场费用都相应减少。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一般 可缩短工期二分之一,提前发挥投资效益,加快了资金周转,降低建设成本3%-5%。 (4)抗震性能好。由于钢材是弹性变形材料,因此能大大提高住宅的安全可靠性。钢结构 强度高、延性好、自重轻,可以大大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尤其是抗震性能。从国内外震后 情况来看,钢结构住宅建筑倒塌数量很少。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一部分:术语 1、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注 :建筑高度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2、裙房 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 ,与建筑主体相连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 m的附属建筑。 3 、重要公共建筑 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的公共建筑。 4、商业服务网点 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 ,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 300m2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 5、高架仓库 货架高度大于 7m且采用机械化操作或自动化控制的货架仓库。 6、半地下室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 1/3,且不大于 1/2者。 7、地下室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2者。 8、明火地点

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民用建筑内的灶具、电磁炉等除外)。 9、散发火花地点 有飞火的烟囱或进行室外砂轮、电焊、气焊、气割等作业的固定地点。 10、耐火极限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 ,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 ,至失去承载能力、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 ,用小时表示。 11、防火隔墙 建筑内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区域且耐火极限不低于规定要求的不燃性墙体。 12、防火墙 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性墙体。 13、避难层(间) 建筑内用于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房间) 14、安全出口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15、封闭楼梯间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门 ,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16、防烟楼梯间

谈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研究(2)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e16213295.html, 谈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研究 作者:李谷满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1期 摘要:本文阐述了常用钢结构住宅体系,探讨了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措施。 关键字: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常用钢结构住宅体系 钢结构体系形式有多种,但应用于住宅建筑的钢结构体系主要可分为轻钢龙骨体系、纯钢框架体系、钢支撑框架体系、钢框架一混凝土剪力墙体系、错列析架体系、钢框架一核心筒体系等。不同的结构体系有不同的适用范围,虽然有些结构体系应用范围较广,但通常会受到经济等因素的限制。轻钢龙骨结构体系较适用于1~3 层的低层住宅,不适用于强震区的高层住宅。纯钢框架体系一般适用于6 层以下的多层住宅,不适用于强震区的高层住宅,并且用于高层住宅经济性相对较差。钢支撑框架体系比纯钢框架体系侧向刚度大,常用于多层及小高层住宅,应用较广;而且当房屋层数较高时,该体系要比纯钢框架体系经济。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常用于小高层及高层住宅;而且从受力特点看出,带缝剪力墙体抗震性能较好,较适用于地震区。错列析架结构体系具有住宅布置灵活、楼板跨度小、结构自重轻和造价低的特点,是一种经济、实用、高效的新型结构体系,适用于多层及小高层住宅。 为了体现钢结构住宅的优越性,减轻结构自重,外墙体一般采用轻质复合板,与梁柱的连接方式,主要采用外挂式,也可采用内嵌式。内墙材料一般可采用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等轻质填充材料,也可采用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纸面稻草板。楼板体系作为房屋的水平构件,起着支撑竖向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作用。因此楼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还要具有较好的隔音、防水和防火性能,同时宜尽量采用技术和构造措施减轻楼板自重,并提高施工速度。国外钢结构住宅普遍采用木板为楼层板,我国由于木材资源短缺,现阶段主要采用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密排托架—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轻骨料或加气混凝土楼板。 钢结构建筑的屋顶依据屋面材料和屋面的结构布置,可以做成平屋顶或是坡屋顶。平屋顶即在钢楼板层的基础上只需将面层换做防水层材料或是彩色涂层牙型钢板,并按要求设置一定的排水坡度和排水天沟。坡屋顶的构造一般是在钢屋架上设置檩条,上铺彩色涂层压型钢板或彩钢板夹芯板,采用彩钢夹芯板,色彩美观,还具有一定的保温隔热效果,施工简便,可以做到不渗水。 二、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版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 ? 1 总则 1.0.1 为保障建筑内部装修的消防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止和减少建筑物火灾的危害,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的内部装修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古建筑和木结构建筑的内部装修设计。 1.0.3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妥善处理装修效果和使用安全的矛盾,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尽量避免采用在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本规范规定的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在民用建筑中包括顶棚、墙面、地面、隔断的装修,以及固定家具、窗帘、帷幕、床罩、家具包布、固定饰物等;在工业厂房中包括顶棚、墙面、地面和隔断的装修。 注:(1)隔断系指不到顶的隔断。到顶的固定隔断装修应与墙面规定相同; (2)柱面的装修应与墙面的规定相同。 (3)兼有空间分隔功能的到顶橱柜应认定为固定家具。 1.0.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装修材料的分类和分级 2.0.1 装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可划分为顶棚装修材料、墙面装修材料、地面装修材料、隔断装修材料、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饰材料七类。 注:(1)装饰织物系指窗帘、帷幕、床罩、家具包布等; ( 2)其他装饰材料系指楼梯扶手、挂镜线、踢脚板、窗帘盒、暖气罩等。 2.0.2 装修材料按其燃烧性能应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表的规定: 2.0.3 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由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确定。B3级装修材料可不进行检测。 安装在钢龙骨上燃烧性能达到 B1 级的纸面石膏板,矿棉吸声板,可作为 A 级装修材料使用。 当胶合板表面涂覆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时,可做为 B1 级装修材料使用。当胶合板用于顶棚和墙面装修并且不内含电器、电线等物体时,宜仅在胶合板外表面涂覆防火涂料;当胶合板用于顶棚和墙面装修并且内含有电器、电线等物体时,胶合板的内、外表面以及相应的木龙骨应涂覆防火涂料,或采用阻燃浸渍处理达到 B1 级。 注:饰面型防火涂料的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涂料防火性能试验方法及分级标准》的有关规定。 单位重量小于300G/㎡的纸质、布质壁纸,当直接粘贴在A级基材上时,可做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 施涂于A级基材上的无机装饰涂料,可做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施涂于A级基材上,湿涂覆比小于1.5kg/㎡的有机装饰涂料,可做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涂料施涂于B1、B2级基材上时,应将涂料连同基材一起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确定其

浅析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

浅析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 【摘要】木结构古建筑由于技术和年代等原因,在修建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有效的防火保护措施,作为木结构古建筑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消防安全设计仍然是薄弱环节,有的地方甚至还是空白。近年来,我国就曾多次发生古木建筑火灾,因此必须加强对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 【关键词】木结构;古建筑;设计 一、木结构古建筑的火灾特点 1、燃烧强度大 木结构古建筑的建筑构件大多采用松、杉柏香樟等含油木质材料制作,木材用量多,火灾荷载大,而且年代久远,特别是寺庙建筑常年香火缭绕,木构件极为干燥,加之表面涂刷油漆,火灾时,燃烧猛烈,火场中心温度可达1200 度以上。 2、火势发展快 木结构古建筑发生火灾时,火焰、热烟气在室内向上升腾,首先沿着殿堂垂直布置的木构件,以及悬挂的垂幔、幔帐、柱棉、飘带、天帐等装饰品迅速向上蔓延。火灾蔓延至屋顶部位后,又会迅速沿屋顶向水平方向发展蔓延,再加上室内空气对流条件好,极易造成全面燃烧。同时,大多数木结构古建筑相互毗邻,通廊相连,火势一旦突破着火建筑门窗会引起延烧,强烈的热辐射也能导致毗邻建筑着火。 3、屋顶易倒塌 木结构古建筑发生火灾后,其倒塌的规律一般是屋顶首先倒塌,墙柱后塌。这是由于古木建筑火灾首先是垂直向上蔓延,且其屋顶的屋架、桁、檩等构件截面积较小,而柱、梁截面积较大。火灾时,古木建筑整体倒塌的时限持续时间较长。 4、文物易受损 木结构古建筑不仅自身价值无法估量,而且其室内通常还珍藏有大量经典、书画、匾额等各类古代艺术珍品。火灾时,木结构古建筑本身及室内文物极易受到破坏,甚至直接被大火烧毁,而且用水扑救还会使木构件加速腐朽,忌水的文献史料、泥塑、唐卡、壁画等也会遭受损坏。 二、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的原则

钢结构居民住宅防火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833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钢结构居民住宅防火措施 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钢结构居民住宅防火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钢结构住宅的消防安全问题 钢结构住宅建筑除前文所述具有钢结构建筑共性的火灾危险性外,还存在 其特有的消防安全问题。 1.消防设施相对缺乏。 对于其他民用建筑的消防设施,如消防警系统、自动喷淋系统,国家防火规范都有比较明确的要求。住宅建筑长期以来作为量大面广的经济类建筑,造价、投资标准较低,除高度超过100米的超高层住宅和属于一类高层建筑的高级住宅的居住用房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外,其它类型的多、高层住宅均只须消火栓系统。由此可见,如同样采用钢结构体系的

民用建筑,住宅建筑由于规范没有要求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消防安全系数相对来说就比较低。 2.钢结构防火保护设施的耐久性问题。 2.1.住户装修对钢结构防火保护层的破坏。商品住宅销售给居民购房者,住户通常会对房屋进行个性化装修。住宅建筑假如采用钢结构体系,即使对其采取了防火保护措施,由于入住居民缺乏这方面专业知识,不知其重要性,在装修过程中未对其进行保护,一旦钢结构保护层被破坏甚至剥落,往往不会进行修复,一旦发生火灾,会影响到建筑主体结构安全,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2.2.消防安全治理困难。民用公共建筑的产权单位、使用单位或物业治理单位,对建筑实行统一治理,可对各房间进行定期检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积极整改。而住宅建筑,由于其私有性,治理单位很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

(1)、MB-1体系 MB-1轻钢轻板低层装配式住宅按其市场定位可分为适用于农村经济住宅的MB-1A 型和适用于市郊豪华住宅的MB-1B型。 该体系采用薄壁轻钢龙骨为受力构件组成的空间桁架结构作为承重体系,并利用复合稻草板等轻质,环保材料作为围护结构,在现场能快速装配,并且室内外围护结构和装修材料及建筑设备均能配套成一条龙服务,尤其采用了高强耐候钢作为支承体,增加了建筑的耐久性,采用了英国引进技术的纸面草板(俗称稻草板),不仅在利用农业废料,在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上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同时,采用该种板后使建筑在节能、防火,提高了建筑的舒适性等方面,比一般同类建筑有更大的优点,对大面积的农村地区建筑可利用当地农业资源有之重要的意义。同时,所开发的MB-1A型的经济型建筑,利用薄壁工字钢的高强度,并将纸面草板嵌入中间的拼装方式,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侧向抗力性能。这种类似于中国民间广泛应用的"立贴式"建筑,虽经几百年的沧桑,却"虽倾而不倒"。这次在江西的抗洪救灾房的实例中已经过了狂风的洗礼,其耐久性和完好型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2)、MB-2体系 MB-2体系是适用于城市多、高层的建筑。MB-2轻钢轻板房屋体系是采用钢与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作为承重体系,以轻质复合板材为围护结构,通过工业化生产的方式营造一种建筑产品。 在工厂中制作成各种构、配件,运至建设现场进行组装,是一种全新的工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房屋生产方式。 MB-2体系主要材料采用新型建材,如耐候钢、铝合金板、稻草板等,不用粘土砖,改革秦砖汉瓦; 整体刚度好,有利于抗震,每平方米建筑自重平均降低70%左右,约为混凝土结构的1/3; 干作业法,施工文明,施工速度比传统结构至少加快一倍,施工周期大为缩短,开发商资金投入回收快; 所有的购配件都在工厂中制作完成,其规格、质量、精度都能在工厂内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保证; 复合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完全符合节能住宅的标准,稻草板、石膏板与防水材料的复合使用,使防水、防火性能俱佳; 降低了基础费用,中高层、高层一般只需采用微型桩,总造价可与混凝土结构持平; 用户参与设计,按自己的意见进行灵活隔断。给排水管也可自由移动,为用户提供了创意空间。 (3)、稻草板简介 稻草板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从瑞典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板材,至90年代成为建筑行业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现已普及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泰国、委内瑞拉等许多国家。这种板材使用植物秸秆--稻草或麦草作原料,不添加粘结剂,不需切割粉碎,直接在成型机内以加热挤压的方式形成板材,并在表面粘上一层“护面纸”而成。 由于它的这种结构和成型特点,决定了它的生态优势; 其主要原料稻、麦草是取之不尽的一年生可再生资源;

2018年《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全文

2018年新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全文 -01- 总则 1.0.1 为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内部装修防火设计,不适用于古建筑和木结构 建筑的内部装修防火设计。 1.0.3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避免采用燃烧时产生 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 -02- 术语 2.0.1 建筑内部装修in terior decoration of buildi ngs 为满足功能需求,对建筑内部空间所进行的修饰、保护及固定设施安装等活动。 2.0.2 装饰织物decorative fabric 满足建筑内部功能需求,由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及其他合成纤维制作的纺织品,如窗帘、帷幕等。 2.0.3 隔断partiti on 建筑内部固定的、不到顶的垂直分隔物。 2.0. 4 固定家具fixed furniture 与建筑结构固定在一起或不易改变位置的家具。如建筑内部的壁橱、壁柜、陈列台、大型货架等。 -03- 装修材料的分类和分级 3.0.1 装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可划分为顶棚装修材料、墙面装修材料、地面 装修材料、隔断装修材料、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修装饰材料七类。 注:其他装修装饰材料系指楼梯扶手、挂镜线、踢脚板、窗帘盒、暖气罩等。 3.0.2 装修材料按其燃烧性能应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本规范表 3.0.2的规定。

3.0.3 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8624的有关规定,经检测确定。 3.0.4 安装在金属龙骨上燃烧性能达到B1级的纸面石膏板、矿棉吸声板,可作为A 级装修材料使用。 3.0.5 单位面积质量小于300g/怦的纸质、布质壁纸,当直接粘贴在A级基材上时,可作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

木结构建筑如何防火

木结构建筑如何防火 木结构建筑易发生火灾、且难以救援 多高层木结构:大于三层的木结构与建筑。采用的木结构形式分为纯木结构、木混合结构。 应县木塔结构整体与局部效果图(图片来源于相关修复团队修复时为研究结构而做的模型)

巴黎圣母院结构图(图片来源:网络)

根据www.notredamedeparis.fr网站介绍,巴黎圣母院由于要建设哥特式的屋顶(角度达到55度),采用木结构来支撑其屋顶,其长度超过100m,中殿宽13m,横断面40m,高10m。塔尖使用了500吨木材,250吨铅,离地面93m。据CNN报道,“一旦木梁开始燃烧,石墙外部会不断升温,这使得建筑物外的消防员更难到达着火源。”美国圣路易斯消防局的前消防队员格雷格法夫尔说。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陆新征教授表示,巴黎圣母院的大火是全人类文明的一个悲剧。木结构防火、抗火研究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任重道远。 大教堂的天花板上的橡木横梁结构(图片来源:CNN) 3 教训与启示 1 文物古建筑、高层木建筑一旦发生火灾,耐火时间短,容易发生整体倒塌。有实验模拟数据火灾竖向形成“烟囱效应”,垂直蔓延速度极快。对于历史保护建筑,灭火人员难以进入建筑内部喷水灭火,一般也不会轻易从未着火部位开辟灭火通道,只能从外部采用高喷车喷水作业影响了灭火效率。

2 施工维修违规操作是文物建筑、木建筑发生火灾的一个常见原因。木结构建筑现场堆料复杂,可燃物多,维修施工的操作不规范容易导致火灾发生。根据国外经验,施工现场如果进行带电、明火等作业,施工过程中每人配备手持灭火器随时消灭起火点,施工完毕后60分钟内现场应有专人看管,4小时内应返回作业现场查看是否存在火灾隐患。 3 历史街区及历史建筑周边空间狭小也往往制约了火灾的扑救速度。巴黎圣母院大火持续5个多小时,虽然紧急调动了400余名消防员参与灭火,但是也很难同时派上灭火,一般采取消防车串联供水,多台消防车轮流作业。 4 文物古建筑、木建筑的要采取消防、人防、技防多管齐下的措施。既有的古建筑安全仍然坚持预防为主,重视监控与第一时间扑救;同时完善消防设备设施,补充建筑周边的消防栓与取水口;消防车通道应设置环状道路,满足消防装备安全、快捷通行要求。 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

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探讨 吴启东

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探讨吴啟东 发表时间:2019-07-24T11:30:51.3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8期作者:吴啟东[导读] 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住宅平面进行了研究,推出几种适合钢结构体系的住宅单体平面。 广东天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28237 摘要:钢结构住宅的建筑设计是钢结构住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结构住宅除了要将钢结构建筑的特点体现出来之外,同时又要满足多样化的住宅功能需求,使人们对多样化住宅功能的需求得到满足,故设计人员应该着力解决钢结构结构体系和住宅房型功能需求之间的冲突,同时还应与住宅建筑设计相结合,基于此,本文对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和介绍,着力解决住宅房型功能需求与钢结构结构体系的矛盾,并结合住宅建筑设计,采用标准化、模数化的方式对连接部件和结构构件进行设计。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住宅平面进行了研究,推出几种适合钢结构体系的住宅单体平面。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标准化;模数化 前言:在我国住宅建筑工程高速发展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住宅工程开始采用钢结构体系,整个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设计质量的影响,因此在住宅工程设计中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因为如此住宅建筑设计人员开始重视钢结构的设计工作并全面的提升住宅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钢结构住宅跟传统的砌筑式住宅不同,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快等优点,钢构件以工厂加工为主,易实现标准化、模数化、系列化,同时,其结构体系及维护体系也有别于传统的住宅同时也是钢结构住宅的建筑设计是钢结构住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杜宇钢结构住宅,需要针对钢结构建筑的特点,在建筑设计方面进行研究,并对一些特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钢结构住宅建筑的优势 (1)便于功能区间的合理布置钢结构住宅本身具有较强的钢材强度,因此在布置的时候可以采用大开间柱的方式,灵活地分割建筑平面,通过其非承重墙体可以对室内空间进行灵活分割,从而实现开放式住宅。同时,由于钢结构具有连接简单的优势,因此可以将跃层或错层结构更好地应用在垂直平面内。在结构布置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造可以根据需要改成2室2厅2卫或者2室2厅1卫两种形式。 (2)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和承载强度在荷载相同的情况下,采用钢结构具有最小的截面;在截面相同的情况下,采用钢结构具有最大的承载力。因为钢结构本身具有较轻的重量,4层砖混结构的重量相当于6层轻钢住宅的重量,所以地震对钢结构的影响作用比较小。 (3)具有较短的设计制造周期通过对专业化结构分析软件和计算机的运用,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中能够极大地缩短设计周期,而且还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设计修改和调整。由于可以实现工厂预制和现场安装,因此设计人员在工作室完成钢结构住宅的设计工作之后,工厂的生产线就可以将后续的产品制作完成,因此其可以有效的缩短项目建设周期[1]。 (4)钢结构重量轻、强度高。从国内外震害调查结果看,钢结构住宅建筑倒塌数量最少。钢结构构件、墙板及有关部品在工厂制作,减少现场工作量,缩短施工工期,钢结构住宅在工地的施工实质上是工厂产品的组装和集成,再补充少量无法在工厂进行的工序项目,符合产业化的要求。钢材可以回收,建造和拆除时对环境污染较少。符合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国家政钢结构工厂制作质量可靠,尺寸精确,安装方便,易与相关部品配合。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钢结构住宅的研发投入不够如对钢结构住宅防火、防腐性能研究及施工集成的研究还不系统配套。当前要集中力量解决多层(4~6层)、小高层(11~12层)、高层(12层以上)与钢结构住宅配套使用的外墙板性能、生产、施工和价格的难题。 (2)缺乏政策的配套和支持,缺乏系统合理的协调与分工,使产业总体发展不协调没有制订废物处理、有效利用资源、建筑材料回收等政策法律。建筑业应对砂石开采应有严格政策和措施、对水泥工业的发展、对水的利用等应有总量控制。应建立“钢结构住宅产业体系技术开发补助金制度”、“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基金”、对钢结构住宅试点工程应给予补贴,对钢结构住宅也应制订专门的经济技术考核指标等。 (3)钢结构住宅数量少钢结构住宅在住宅建筑中的比例不足1%,虽有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也开始研究钢结构住宅,但广大住宅开发商还未投入钢结构住宅中来,成本高、防火、防锈问题,影响他们的积极性。没有从钢结构住宅综合效益和“终生成本”来考虑也是原因之一。 (4)住宅单元的标准化设计与建筑空间造型多样化的矛盾按照钢结构特点,在钢框架范围内可按照使用需求对内部空间进行分割,但对钢结构的外部维护结构的处理,由于受到钢框架结构的限制而无法象传统住宅一样有较大的选择余地。钢结构住宅单元或套型模块设计要综合考虑柱、梁、楼板、外墙板、屋面板和隔墙板及设备、管线的优化选型,但不能因此完全简单划一,要尽量避免钢结构带来的建筑平、立面单调呆板,创造形式丰富多样的钢结构住宅造型。 3提高钢结构住宅设计的建议 (1)建筑设备要考虑钢结构住宅的特点,各种管线和设备是住户一进门首先遇到的问题。要选用和开发适合钢结构住宅的各项设备,选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用于钢结构住宅。 (2)钢结构设计要做到安全合理。选择合理结构体系、可靠方便的节点构造、尽量减少构件规格品种;现场焊接工作量较少、为构件制作、运输、吊装创造条件。 (3)钢结构住宅建筑要以建筑设计为主导,其他专业紧密互动配合。改变目前仅有结构工程师的积极性,而没有建筑师声音。钢结构住宅建筑除要遵循住宅建筑设计一般原则外,还要注重解决:如何发挥钢结构的优势?梁跨度可增大、开间更灵活、为住户创造更大的空间和面积;如何避免钢结构带来的建筑平、立面单调呆板的问题。目前在钢结构住宅设计中建筑师的智慧和积极性发挥不够。要发挥建筑师与结构、水、电、设备等专业协调能力,如解决钢结构住宅建筑防火、防腐蚀问题,做到成本增加不多而效果较好。 (4)从试点工程和国外的经验看,要发展钢结构住宅体系,宜釆用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维修、管理一条龙的模式。以企业为核心,院校、设计、研究单位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解决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组成专业的钢结构房屋开发公司或房地产开发公司来实施。如莱钢建设集团公司、北京赛博思金属结构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建委、北新建材集团、杭萧钢构、浙江宝业集团等公司的做法。各企业要找到钢结构住宅突破口,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装配式钢结构介绍

装配式钢结构介绍 住宅产业化综合效益:钢结构体系 我国现有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住宅形式、工艺与特点介绍一、钢结构住宅体系概念及特点 1.1 钢结构住宅体系概述 各国对住宅体系的理解和做法不尽相同,但一般是指住宅的主体工程,由于选用不同的结构材料、结构类型和施工方法而形成的不同住宅产品,并构成相应的若干从设计到建造的成套技术。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以其采用的钢结构形式作为建筑体系分类的依据,成为建筑体系中的一个分支。通常所说的钢结构住宅是指以工厂生产的经济钢型材构件作为承重骨架,以新型轻质、保温、隔热、高强的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而构成的居住类建筑。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即是以钢结构住宅为最终产品,通过社会化大生产,将钢结构住宅的投资、开发、设计、施工、售后服务等过程集中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的组织形式。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是钢结构住宅发展的趋势。 1.2 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特点 钢结构住宅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 (1)重量轻、强度高。由于应用钢材作承重结构,用新型建筑材料作围护结构,一般用钢结构建造的住宅重量是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二分之一左右,减小了房屋自重,从而降低了基础工程造价。由于竖向受力构件所占的建筑面积相对较小,因而可以增加住宅的使用面积。同时由于钢结构住宅采用了大开间、大进深的柱网,为住户提供了可以灵活分隔的大空间,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2)工业化程度高,符合产业化要求。钢结构住宅的结构构件大多在工厂(

制作,安装方便,适宜大批量生产,这改变了传统的住宅建造方式,实现了从“建造房屋”到“制造房屋”的转变。促进了住宅产业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同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施工周期短。一般三、四天就可以建一层,快的只需一两天。钢结构住宅体系大多在工厂制作,在现场安装,现场作业量大为减少,因此施工周期可以大大缩短,施工中产生的噪音和扬尘、以及现场资源消耗和各项现场费用都相应减少。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一般可缩短工期二分之一,提前发挥投资效益,加快了资金周转,降低建设成本3%-5%。 (4)抗震性能好。由于钢材是弹性变形材料,因此能大大提高住宅的安全可靠性。钢结构强度高、延性好、自重轻,可以大大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尤其是抗震性能。从国内外震后情况来看,钢结构住宅建筑倒塌数量很少。 (5)符合建筑节能发展方向。用钢材作框架,保温墙板作围护结构,可替代粘土砖,减少了水泥、砂、石、石灰的用量,减轻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现场湿法施工减少,施工环境较好。同时,钢材可以回收再利用,建造和拆除时对环境污染小,其节能指标可达50%以上,属于绿色环保建筑体系。 (6)钢结构在住宅中的应用,为我国钢铁工业打开了新的应用市场。还可以带动相关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1 2013 我国现有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形式、工艺与特点介绍 二、国内外钢结构住宅发展历史 2.1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住宅在国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规模迅速扩大,钢结构住宅得到初步发展。时至今日,钢结构住宅技术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己

2018年《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2018年新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全 文 -01- 总则 1.0.1 为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内部装修防火设计,不适用于古建筑和木结构建筑的内部装修防火设计。 1.0.3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避免采用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02- 术语 2.0.1 建筑内部装修 in terior decoration of buildings 为满足功能需求,对建筑内部空间所进行的修饰、保护及固定设施安装等活动。 2.0.2 装饰织物 decorative fabric 满足建筑内部功能需求,由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及其他合成纤维制作的纺织品,如窗帘、帷幕等。 2.0.3 隔断 partition 建筑内部固定的、不到顶的垂直分隔物。 2.0. 4 固定家具 fixed furniture 与建筑结构固定在一起或不易改变位置的家具。如建筑内部的壁橱、壁柜、陈列台、大型货架等。 -03- 装修材料的分类和分级 3.0.1 装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可划分为顶棚装修材料、墙面装修材料、地面装修材料、隔断装修材料、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修装饰材料七类。

注:其他装修装饰材料系指楼梯扶手、挂镜线、踢脚板、窗帘盒、暖气罩等。 3.0.2 装修材料按其燃烧性能应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本规范表3.0.2的规定。 根据条文说明装修材料划分举例(以下表为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

5. 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5. 1. 1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和层数可分为单、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 和楼层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一类和二类。民用建筑的分类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5. 1. 1民用建筑的分类 注:1表中未列入的建筑,其类别应根据本表类比确定。 2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公共3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裙房的防火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高层民用建筑的规定。 5. 1.2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不同耐火等级的燃烧性 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 5. 1 . 2的规定。 表5. 1.2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相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 5. 1. 1 建筑的规定。

注:1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以木柱承重且墙体采用不燃材料的建筑,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确定。 2住宅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可按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的规定执行。 5. 1.3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重要性和火灾扑救难度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

2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5. 1.4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2. 00h。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 1 . 50h和1.00h。 5. 1.5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板应采用不燃材料。 屋面防水层宜采用不燃、难燃材料,当采用可燃防水材料且铺设在可燃、难燃保温材料上时,防水材料或可燃、难燃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 5. 1.6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采用难燃性墙体的房间隔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 75h;当房间的 建筑面积不大于100m2时,房间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 50h的难燃性墙体或耐火极限不低于 0. 30h的不燃性墙体。 二级耐火等级多层住宅建筑内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楼板,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 75h 5. 1.7建筑中的非承重外墙、房间隔墙和屋面板,当确需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应为不燃限应符合 材料,且耐火极本规范有关规定。 5. 1.8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采用不燃材料的吊顶,其耐火极限不限。 三级耐火等级的医疗建筑、中小学校的教学建筑、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的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当采用难燃材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 25hO二、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门厅、走道的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 5. 1.9建筑内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外露部位,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节点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相应构件 的耐火极限。 5. 2总平面布局 5. 2. 1在总平面布局中,应合理确定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不宜将民用建筑布置在甲、乙类厂(库)房,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和可燃材料堆场的附近。 5. 2. 2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5. 2. 2的规定,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除应符合 本节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其他章的有关规定。 表5. 2. 2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修订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变化: 1.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高、多层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了有关内容;取消了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这些系统的设计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6.补充了有顶商业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该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营业厅和展览厅的设计疏散人员密度; 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条文说明】修订后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了厂房、仓库、堆场、储罐、民用建筑、城市交通隧道,以及建筑构造、消防救援、消防设施等的防火设计要求,在附录中明确了建筑高度、层数、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主要修订内容为: 1、在“建筑构造”一章中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2、为便于建筑分类,将住宅建筑原按层数划分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修改为按建筑高度划分,并与原规范规定相衔接;修改、完善了住宅建筑的防火要求,主要包括: 1)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高层建筑中的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防火分隔处的楼板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50h; 2)小于等于100m的高层住宅建筑套内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对公共部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提出了要求; 3)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可兼具使用功能的避难房间,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4)明确了住宅建筑疏散楼梯间的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的条件; 5)规定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应设置灭火器。 3、适当提高了高层公共建筑的防火要求: 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00h; 2)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不能按照有关要求减少; 3)完善了公共建筑避难层(间)的防火要求,高层病房楼从第二层起,每层应设置避难间; 4)规定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 5)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从30min修改为90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