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地四大金刚穴位

合集下载

点穴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点穴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点穴治疗糖尿病的方法点穴治疗糖尿病的方法降糖穴、京门穴、地机穴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穴位。

每天早晨起来点一次,晚上睡觉前点一次,效果很好。

降糖穴位置: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的下三分之一处。

【功能】益气安神,健脾和胃,舒肝理气。

降糖、降脂、降压,消炎镇痛,镇静,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免疫机能。

【主治】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胃炎,胃溃疡,胃癌,膈肌痉挛,神经衰弱,低血压,失眠等。

京门穴位置:京门穴,又名气府穴、气俞穴。

京门穴的位置,位于人体侧腰部,章门穴后1.8寸,当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功用:益气壮阳,健脾通淋,温阳益肾。

功效:健脾通淋,温阳益肾。

地机穴位置:正坐或仰卧取穴,地机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地机有健脾渗湿、调经止带、健脾、理血、行水、渗散脾土水湿的作用。

点穴时会觉得特别痛的地方即是地机穴。

点降糖穴时,会觉得特别痛的地方即是降糖穴。

点此穴时以垂直的力量往下压。

点完降糖穴,隔5分钟再点京门穴,两个降糖穴各点72次,点穴时力量可稍轻一点。

点京门穴时,先用大拇指点京门穴,如果点时觉得腹部有一点不适或感觉很痛,那是不习惯,过一会儿就可恢复正常。

京门穴左右腹侧各有一个,点穴时是左右分别进行。

如果点穴时腹中发出较大声音,那表示压痛点已经产生效果了。

时间以5分钟为准,左右合计10分钟,点此穴时以垂直的力量往下压。

点完京门穴,隔5分钟再点地机穴,两个地机穴各点72次,点穴时力量可稍轻一点。

降糖穴、京门穴、地机穴是肾脏和胰脏经络重要穴道,如能给予三个穴道强烈的刺激点穴,对于胰岛素的分泌将有很好的促进效果,对于改善糖尿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其他降糖穴:胰俞穴,配三阴交、脾俞、足三里、神门、肾俞。

主治:糖尿病、血糖过高。

降脂穴:丰隆穴。

主治:高脂血症,肥胖。

地机穴,专治糖尿病的奇穴

地机穴,专治糖尿病的奇穴

地机穴,专治糖尿病的奇穴腿上这一穴位,是专治糖尿病的奇穴糖友们除了用药物,运动,和饮食平稳血糖的同时,也可以尝试用穴位来辅助降低血糖,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人体有哪些穴位对降糖有效果呢?与糖尿病的关系现代医学临床中发现,急性胰腺炎病人地机穴这附近不能碰,一碰疼得特别厉害,所以逐渐地大家发现地机穴与胰腺之间有关联。

因为胰腺炎是胰腺的问题,糖尿病也是胰腺的问题,糖尿病是胰岛分泌胰岛素出了一些问题。

中医认为,地机就是大地充满生机的意思。

因为脾属土,土属大地,而且人体的后天之本都靠脾胃来供应,所以揉地机穴可以增强整个肠胃的运化功能。

地机穴对胰腺很有帮助,象慢性胰腺炎和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揉地机穴来防治。

位置地机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判断糖尿病当血糖高或有糖尿病症状时,用手按压地机穴位时,必定疼痛,甚至痛不可忍!症状越轻疼痛相对越少。

按摩手法以选择蹬地机穴,用脚后跟在小腿的内侧,沿着胫骨,从上到下蹬下去,左脚蹬右腿,右脚蹬左腿。

蹬的好处是简便、方向准确、力道控制恰当。

糖友可以每天能左右各蹬100下,或者直接用手按摩。

坐在那儿看电视的时候也可以做,躺在床上睡觉以前也可以做,或者睡醒了以后也可以做,这应该是非常简单的,经常做一做,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除了按摩,还可以使用灸法、刺法等,直接灸3-5壮;温和灸10-15分钟,直刺1-2寸,酸胀感可扩散至小腿部。

其他疗效可以用于痛经,崩漏,月经不调;腹痛,腹泻,小便不利,水肿等。

当然穴位疗法简单,方便,在哪里都可以操作。

不过糖尿病的病因复杂,如果血糖不稳定的糖友还是建议咨询医生做尝试,或者时刻监测血糖,密切关注效果,配合药物,已达到最佳的疗效。

地机穴,专治糖尿病的奇穴2篇

地机穴,专治糖尿病的奇穴2篇

地机穴,专治糖尿病的奇穴2篇地机穴,又称合谷穴,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穴位,位于人体手背的第一、二掌骨之间的凹陷处。

传统中医认为,按压地机穴会对多种疾病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包括糖尿病。

本文将介绍地机穴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并探讨了一些其他可能对糖尿病有益的奇穴。

第一篇:地机穴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地机穴是中医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奇穴,被认为具有多种疗效。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地机穴对糖尿病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体内气血运行不畅有关,而地机穴恰好可以调节体内气血的运行。

按压地机穴可以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体内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改善患者的微循环障碍,减少组织缺氧的情况。

同时,地机穴的按压还可以调节体内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助于平衡体内的代谢功能。

研究还发现,按压地机穴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受损,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地机穴的刺激可以改善这种情况,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

此外,地机穴的按压还可以促进肝脏的糖原合成和葡萄糖的代谢,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虽然地机穴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但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

疗效的达到还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治疗。

第二篇:其他可能对糖尿病有益的奇穴除了地机穴,中医学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奇穴,可能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益。

下面将介绍两个常用的穴位。

1. 内关穴:内关穴位于人体手掌掌心处,是一种重要的奇穴。

中医认为,按压内关穴可以促进体内气血的运行,增加能量供给,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按摩内关穴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调节血糖水平。

2. 阳陵泉穴: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是一种重要的奇穴。

按压阳陵泉穴可以促进肾脏的功能,增强排尿功能,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

糖尿病特效穴位,按摩后的奇迹

糖尿病特效穴位,按摩后的奇迹

糖尿病特效穴位,按摩后的奇迹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中医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特别是穴位按摩,其效果往往出乎意料。

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控制病情的方法。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了解到了一种被称为“糖尿病特效穴位”的按摩方法。

这种按摩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据说有着显著的效果。

我开始了对这种按摩方法的研究,并且详细记录了按摩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和感受。

我发现,这种按摩方法主要涉及三个穴位:涌泉穴、太冲穴和足三里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之一,对于调节血糖有着重要的作用。

太冲穴位于脚踝内侧,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帮助改善胰岛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在开始按摩之前,我先进行了彻底的清洗,以确保双手的卫生。

然后,我按照研究资料中的指导,用拇指指腹对这三个穴位进行了轻柔的按摩。

在按摩涌泉穴时,我能感受到一股温暖的气流从脚底上升,直达心脏。

按摩太冲穴时,我能感觉到脚踝处的酸胀感,这种感觉逐渐向上蔓延,直至小腿。

在按摩足三里穴时,我则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能量从膝盖向外扩散,使我的整个身体都感到温暖和舒适。

我还发现,在按摩这些穴位时,有些细节需要注意。

比如,按摩涌泉穴时,需要稍微用一些力,但又不可以太用力,以免造成疼痛。

按摩太冲穴时,则需要用旋转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刺激穴位。

而按摩足三里穴时,则需要用振动的方式,这样可以增强按摩的效果。

在坚持按摩这些穴位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的糖尿病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

我的血糖水平变得更加稳定,而且我感到身体更加健康,更有活力。

我的医生也告诉我,我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而且我的身体状况比以前更好。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医的神奇和伟大。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和研究,我们一定能够找到更多这样的“糖尿病特效穴位”,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疾病的困扰。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中医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特别是穴位按摩,其效果往往出乎意料。

血糖高按什么穴位

血糖高按什么穴位

血糖高按什么穴位在日常生活中,血糖高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健康问题。

对于血糖高的人群来说,除了依靠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中医的穴位按摩也是一种辅助调理的方法。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助于调节血糖的穴位。

首先是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按摩涌泉穴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对于调节血糖有一定的帮助。

可以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每次按压 3 到 5 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

其次是然谷穴。

然谷穴在足内侧,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经常按摩然谷穴能够升清降浊、平衡水火,从而有效缓解血糖过高。

按摩时可以用拇指的指腹用力按揉,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每次按摩 5 分钟左右。

足三里穴也是一个重要的穴位。

它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足三里穴是强壮身体的大穴,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

对于血糖高的人群,按摩足三里穴可以改善消化功能,促进糖分的代谢。

按摩时可以用拇指或中指按压,每次按压 5 到 10 分钟,每天 1 到 2 次。

还有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按摩阴陵泉穴可以健脾利湿、通利三焦,有助于改善体内的水液代谢,对血糖的调节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用拇指指腹按揉,每次 3 到 5 分钟,每天 2 次。

此外,胰俞穴也是值得关注的。

胰俞穴在背部,当第8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虽然这个穴位不如前面几个那么容易找到和操作,但它对于调节胰腺的功能、控制血糖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以通过艾灸或者请专业的按摩师进行按摩。

需要注意的是,穴位按摩虽然对血糖高有一定的辅助调理作用,但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

在进行穴位按摩时,要掌握正确的按摩方法和力度,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控制血糖至关重要。

合理的饮食结构,控制糖分、盐分和油脂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降低血糖;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减少压力,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因为不良的情绪也可能影响血糖的稳定。

按摩神奇穴位,糖尿病患者有福了

按摩神奇穴位,糖尿病患者有福了

按摩神奇穴位,糖尿病患者有福了作为一名按摩师,我深知穴位按摩对于身体健康的巨大潜力。

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有效地辅助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身体状况。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按摩神奇穴位,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健康的详细指导。

我们需要了解糖尿病患者的情况。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这可能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心脏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等。

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第二个穴位是胰俞,位于背部,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胰俞可以刺激胰腺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第三个穴位是曲池,位于肘关节内侧,当肘横纹上缘凹陷处。

按摩曲池可以清热解毒,调节气血,对于控制血糖也有一定的帮助。

第四个穴位是太冲,位于脚背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太冲可以疏肝理气,调节内分泌,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一定的作用。

在按摩这些穴位时,可以使用拇指或食指轻轻按压,以感到轻微酸胀为宜。

每个穴位按摩约12分钟,每天按摩12次。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时应保持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疼痛或损伤。

除了按摩穴位外,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保持均衡的饮食,控制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增加蔬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量。

同时,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或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降低血糖水平。

我要强调的是,按摩穴位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措施。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穴位按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穴位按摩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健康状况。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胰俞、曲池和太冲等,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调节内分泌平衡,从而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然而,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穴位按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这四个穴位是治疗糖尿病的,你用好了吗 按摩

这四个穴位是治疗糖尿病的,你用好了吗  按摩

这四个穴位是治疗糖尿病的,你用好了吗?
第一颗:然谷穴~有效降血糖
程凯教授介绍:降血糖最常见的药物是二甲双胍,其实人体里也自备了二甲双胍,那就是然谷穴。

然谷穴是我国古代记载最早的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属足少阴肾经的荥穴,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

【方法】每天晚上洗完脚可以用拇指用力点揉这里,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

坚持每天按揉然谷穴,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第二颗:鱼际穴~除烦解渴
程凯教授介绍:除了然谷穴可以降血糖以外,针对糖尿病“三多”的症状,也各有治疗的穴位。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三多”指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指身体消瘦。

临床上根据症状的不同及病变轻重程度的不同,将糖尿病分为上、中、下三消。

上消跟肺阴不足、肺热有关,表现为多饮的症状,因此应突出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可以掐鱼际。

【方法】每天看电视的时候,用一手食指关节点按鱼际穴,以感觉酸胀为好,两手互相点按。

第三颗:内庭穴~控制食欲
程凯教授介绍:中消跟胃阴不足、胃热有关,表现为多食的症状,因此应突出清胃泻火、养阴增液,可以掐内庭。

【方法】用食指和拇指放在脚面和脚底,上下掐揉内庭穴,可以很好的控制食欲,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口气重、便秘、打呼噜、磨牙、胃火牙痛等。

第四颗:关元穴~解尿多
程凯教授介绍:下消跟肾阴不足、肾虚有关,表现为多尿,因此应突出滋阴固肾,可以按摩关元。

【方法】双手搓热后快速按摩此穴位,可以滋补肾阴、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图示:糖尿病的“四大金刚穴”—胰俞、鱼际、内庭和太溪

图示:糖尿病的“四大金刚穴”—胰俞、鱼际、内庭和太溪

图示:糖尿病的“四大金刚穴”—胰俞、鱼际、内庭和太溪
上篇文章中网友留言说不知道糖尿病的“四大金刚穴”-胰俞、鱼际、内庭和太溪的具体位置,小编特地在网上收集了比较清晰的图片供参考:
胰俞穴
胰俞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上,在这个穴位按揉可以有效地刺激胰岛素分泌。

鱼际穴
鱼际是肺经的荥穴,按揉它可以滋阴降火。

双侧对称,也就是两个。

内庭穴
内庭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荥主身热”,它最善祛热邪。

双侧对称,也就是两个。

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双侧对称,也就是两个。

刺激这几个穴位最好是在晚上9点左右。

每天晚上,先按揉双手鱼际穴3分钟,然后按揉两侧胰俞穴2分钟,最后按揉内庭和太溪各3分钟。

一般来说,3个月后就可以看到很明显的降糖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俞是经外奇穴,它是治疗消渴(糖尿病)的经验效穴,和其他内脏的背俞穴作用一样。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因为膜岛素分泌不足,所以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用这个穴位都非常合理。

这个穴位主要采用按揉和拔罐的方法剌激,以拔罐为最好。

胰俞位于足太阳膀脱经的循行路线上面,在脊柱旁开四指的膀胱经第二条线上,肩胛骨下角下面约两指的地方。

治疗上消,重在滋养肺阴。

每晚上9点左右,按揉双侧鱼际3分钟,在两侧胰俞上拔罐10分钟,起罐后按揉2分钟,最后按揉两侧太溪3分钟,3个月后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症状。

鱼际是肺经的荥穴,五行属火,火克金,从穴性来看,鱼际可以滋阴降火,作用是偏泻的。

所以选用它可以降肺上的燥热以治标。

这个穴位的剌激不分时节。

对于这种慢性病来说,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是疗效的积累,所以有机会就要去按揉。

鱼际位于大拇指第二节后面,连接手腕和拇指第二节的骨中点处,手掌和手背交界的地方。

肾经的太溪在五行中属水,肺为金,而用太溪是取“金生水,金水互生”之意。

而且肾阴是一身阴气之本,补肾阴同时也是补肺阴。

操作方法:消渴属于本虚标实的病症,我们在操作时也要考虑到这个因素,先去其标,再补其本。

每天晚上9点左右,先大力按揉鱼际3分钟,以产生酸疼感为好,双侧交替进行;然后在两侧胰俞上拔罐10分钟,起罐之后用于指按揉两侧胰俞各2分钟;最后按揉两侧太溪穴,每侧3分钟。

五味禁忌:阴虚是根本,又有燥热,所以要少吃辛辣和煎炸的食品,少吃那些容易上火的水果,多吃酸味东西。

多吃梨,但是不要削皮,因为梨皮可以润肺,既滋阴又降火,非常适合食用。

平时可以用百合、天门冬、天花粉等熬粥,这些都是滋阴的药物,而且没有什么苦味。

还有就是要常服六味地黄丸。

胃燥津伤(中消)的劲敌——胰俞、内庭、太溪每次吃饭都能吃很多,而且很容易又感觉饿了,但是体重却在下降,感觉口渴,尿多,大便干。

“胃为水谷之海”,负责把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胃阴胃阳的平衡是保证胃功能正常的根本所在。

胃阴不足,又有燥热,就会出现阳偏盛的情况。

阳主动,阴主静,胃火相对炽盛,所以会出现口渴多饮、多食易饥的情况。

但是这些食物并没有转化成身体所需要的气血物质被吸收,而是很快地被排泄掉,所以身体看起来才会变瘦;“六腑以降为顺”,“火性炎上,易伤津液”,胃火偏盛,整个肠道的正常功能就会紊乱,该降不降,所以会便秘。

治疗中消,一定要补足胃阴。

每天坚持刺激双侧内庭、胰俞和太溪,坚持3个月,口渴多饮、多食易饥的情况便可大大缓解。

这时除了选胰俞外,还要选内庭泄胃火,太溪补肾阴。

胰俞和太溪的操作同上。

内庭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主身热”,善去热邪,十二经的荥穴一般都可以治疗相应脏腑或经络的热病。

虽然这里的胃热并不是实热,而是“标”,但是“标实不去,本虚难补”,所以一定要加上去胃热的内庭。

每天的上午7--9点是胃经的旺时,可以这个时候按揉两侧内庭,给糖尿病以“迎头一击”。

同时,晚上剌激两侧胰俞和太溪时还应该配合着再做一遍。

内庭在脚二、三趾的结合处,稍向里一点,也就是脚背与脚底交界的地方。

操作方法:每天上午7~9点之间,按揉双侧内庭各5分钟,要产生强烈的酸胀或胀疼感,应该从脚趾向脚跟方向按,这样才能产生较强的感觉。

晚上9点左右的时候再重复做一遍,接着在两侧胰俞上拔罐10分钟,然后再按揉双侧胰俞2分钟,最后按揉双侧太溪各3分钟。

五味禁忌:中消的饮食禁忌和上消一样,少吃辛辣食物,平时要熬些麦冬、山药、粳米粥以养胃气滋胃阴,还可以泡栀子茶以清火气,祛标邪。

肾阴亏虚(下消)的杀手一一胰俞、肾俞、太冲、太溪尿频尿量多,而且尿的颜色混浊,脸色开始发黑,口干舌燥,常觉得腰膝酸软,有时睡觉会出汗,有时心烦失眠。

肾阴是一身阴气之本,一般病程久了才会发展到肾阴受损的地步。

肾阴不足,肾主收藏的功能就减弱,所以会小便频繁,水谷精微不能吸收,都随小便排出,所以小便颜色混浊,五脏与五色相配,肾脏与黑相合,脸色发黑是肾脏本脏色的显砚,有此现象,说明疾病发展的程度已经很深了。

同时,肾阴虚会导致虚火上炎,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必然出现“心肾不交”的症状,如腰膝酸软、睡觉出汗、心烦失眠、口干舌燥等表现。

这个时候除了选胰俞外,要把主要力量放在补肾阴上面,再取肾俞和太溪;同时降虚火,引火下趋,选太冲,肾属水,肝属木,水生木,是取“实则泻其子”的意思。

操作方法:每天晚上9~11点的时候先用热水泡脚,然后按揉两侧太冲穴,从太冲向脚趾方向边揉边推,每穴按揉3分钟; 接着按揉两侧太溪穴,每穴3分钟;最后在两侧肾俞和胰俞上拔罐10分钟,起罐之后,在穴位上按揉2分钟。

五味禁忌:尽量少吃辣昧和煎炸的食物,每天要限制粮食、油脂的摄入量,要多吃酸味食品,一定要少吃甜食,多吃杂粮、米、麦,配合蔬菜、豆类、瘦肉、鸡蛋,忌浓茶和咖啡。

还要坚持服用六昧地黄丸,坚持熬山药粥。

一定要注意避免受外伤,因为消渴(糖尿病)患者伤口很不容易愈合。

治疗下消,主要补养肾阴。

晚上坚持剌激两侧大冲、太溪、肾俞和胰俞,3个月后,尿频尿多、脸色发黑、心烦失眠、口干舌燥等现象会逐渐消失。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突出的是舒张压持续升高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与中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液体调节功能猕乱有关,也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嗜烟等因素有关。

中医理论认为主要由于肝肾阴阳失调所致。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要首先按压阳谿、合谷、落零五穴及整个血压反应区。

手法是用力按压。

用一根一束的牙签强刺,会获得更高的疗效。

良好的心脏功能,是保证血脉通畅的必要条件。

所以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必须加选手心的心包区,手背的腕骨穴的按摩、刺激才奏效。

在体检或是定期检查时,如果医生说你的血压高,应立即开始做穴位疗法,用牙签刺激穴位,按摩穴位,很快血压就出现下降。

每天坚持治疗,血压会持续逐渐下降。

按摩的穴位:腕骨、血压反应区、零落五、心包区、合谷、阳谿手部穴位图:便秘便秘是食物滞留肠中,其中的水分被过多吸收而引起的。

如果排泄不畅,废物滞于肠中并被吸收进入血液,一定会引起各种内脏功能失调。

具体治疗方法:请伸开您的五指试试,用力撑五指,也许会感到中指和食指间胀痛吧,胀痛部位是第二二间穴,该穴利于通便,伸五指这里出现胀痛,就是反映便秘的症状。

按压第二二间穴。

能促进通便,在按压揉搓该穴的同时,加揉食指的大肠穴和手碗的神门穴。

只要揉到好处,即使是顽固的便秘,也能很快治愈。

按摩的穴位:第二二间神门大肠手部穴位图:腹泻通常腹泻是因为胃肠消化功能不良,吃下的食物在肠内发酵所致,因此,欲止住腹泻,必须很好地提高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具体治疗方法:下痢穴是特效穴中的特效穴,用手指用力按压此穴,便意会立即消失。

出现严重腹泻时,刺激此穴,症状也会减轻。

此外,食指的大肠穴,小指的肾穴,手背的外劳宫穴,手掌的的健理三针区等对治疗腹泻也很有效。

手部穴位图:消化不良胃具有消化食物的功能,是人体的能量之源、精力的基础。

即使平时很健康的人。

因莫种原因得了胃病,身体很快会变瘦,声音也往往变小,为了应付繁忙的工作和充实地度日,保护好自己的胃,使胃处于健康状态是十分必要的。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消化不良的区带是手心稍下的健理三针区,因为该区是提高以胃肠为主的各种内脏功能的特效区带,如给予充分的刺激,一定会提高胃肠消化能力和整个内脏的功能,再加刺食指根部附近的三间穴、食指第一关节掌侧的大肠穴和合谷穴,胃的消化功能就会不断提高,温暖这些穴位,香烟灸最好。

睡前身体松弛时,用香烟灸8-10次。

不知不觉便会忘记胃的位置,同时会感到精力充沛、活力洋溢。

按摩的穴位:三间、健理三针区、合谷、大肠手部穴位图:胃痛和胃溃疡吃了太凉、腐败和不好消化的食物,或过饱,过饮时,第二天肚子发胀,恶心,同时出现胃痛。

胃痛得严重时,甚至发生休克,这就是胃痉挛。

当突发胃痛或胃痉挛时,为了止痛,最好采用穴位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治胃痛最好的穴位是胃肠穴点,手心稍下方的胃肠穴,它与胃和肠有密切的关系。

如按压刺激此穴,可以抑制胃肠功能。

具有止痛的效果。

,同时按压手背拇指根部稍靠下的落零五穴,也很有效。

治疗胃溃疡的穴位:胃肠穴,手背的胸腹区,食指上的前头穴,中指的中魁穴,每天用香烟灸这些穴位7-14次,能抑制胃酸分泌。

所以胃的情况会渐渐变好。

按摩的穴位:胃肠穴、落零五、胸腹区、中魁、前头点。

手部穴位图:恶心吃了腐败不洁的食物和没熟透的水果,或是因机体疲劳、精神紧张等原因引起的恶心和呕吐,不可避强止呕,能吐则应尽量吐出,此时,应用提高胃肠功能和促进消化吸收的穴位,这些穴位都在食指上。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穴位是指甲边上的商阳穴和第一关节的大肠穴,手法是深压缓揉,感到疼痛就行了。

如若达不到此种程度,多花工夫揉搓大肠穴。

按摩的穴位:肝穴(大肠、商阳、神门)手部穴位图:感冒"感冒为百病之源"。

感冒会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肾炎、甚至引起心脏病等。

把感冒不当回事,容易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并发症。

感冒不仅在寒冷的冬季,而且在全年四季都容易发病。

感冒的早期治疗很重要。

在易感冒的季节应特别注意预防。

具体治疗方法:位于食指的二间穴、手掌的鱼际穴、手腕的太渊穴三个穴位。

在感冒初期,用这三个穴位治疗,可很快治愈。

把六到十二根牙签扎成一束,用强刺手法治疗。

鱼际区也称胸腔呼吸区、只专治感冒、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区带。

加刺食指实用标准文案的大肠和商阳穴、无名指的肺穴、小指的前谷、手腕的阳池会有效地防治感冒。

按摩的穴位:前谷、二间、商阳、阳池、大肠、胸腔-呼吸区、鱼际、太渊、肺穴精彩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