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2012017年教学研究论文一览表

人文学院2012017年教学研究论文一览表
人文学院2012017年教学研究论文一览表

人文学院2014-2017年教学研究论文一览表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附原文

外文翻译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刘链柱 班级机制111 学号1110101102 指导教师葛友华

外文资料名称: Desig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vacuum cleaners using cyclone technology 外文资料出处:Korean J. Chem. Eng., 23(6), (用外文写) 925-930 (2006) 附件: 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2.外文原文

应用旋风技术真空吸尘器的设计和性能介绍 吉尔泰金,洪城铱昌,宰瑾李, 刘链柱译 摘要:旋风型分离器技术用于真空吸尘器 - 轴向进流旋风和切向进气道流旋风有效地收集粉尘和降低压力降已被实验研究。优化设计等因素作为集尘效率,压降,并切成尺寸被粒度对应于分级收集的50%的效率进行了研究。颗粒切成大小降低入口面积,体直径,减小涡取景器直径的旋风。切向入口的双流量气旋具有良好的性能考虑的350毫米汞柱的低压降和为1.5μm的质量中位直径在1米3的流量的截止尺寸。一使用切向入口的双流量旋风吸尘器示出了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收集在家庭中产生的粉尘。 摘要及关键词:吸尘器; 粉尘; 旋风分离器 引言 我们这个时代的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房子,工作场所,或其他建筑,因此,室内空间应该是既舒适情绪和卫生。但室内空气中含有超过室外空气因气密性的二次污染物,毒物,食品气味。这是通过使用产生在建筑中的新材料和设备。真空吸尘器为代表的家电去除有害物质从地板到地毯所用的商用真空吸尘器房子由纸过滤,预过滤器和排气过滤器通过洁净的空气排放到大气中。虽然真空吸尘器是方便在使用中,吸入压力下降说唱空转成比例地清洗的时间,以及纸过滤器也应定期更换,由于压力下降,气味和细菌通过纸过滤器内的残留粉尘。 图1示出了大气气溶胶的粒度分布通常是双峰形,在粗颗粒(>2.0微米)模式为主要的外部来源,如风吹尘,海盐喷雾,火山,从工厂直接排放和车辆废气排放,以及那些在细颗粒模式包括燃烧或光化学反应。表1显示模式,典型的大气航空的直径和质量浓度溶胶被许多研究者测量。精细模式在0.18?0.36 在5.7到25微米尺寸范围微米尺寸范围。质量浓度为2?205微克,可直接在大气气溶胶和 3.85至36.3μg/m3柴油气溶胶。

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研究论文

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研究论文 针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将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中,通过“做中学”,“快乐学习”,“协作学习”来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创客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研究 创客,英译为“Maker”或“Hacker”,主要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能将新奇有趣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两者都包含“创新、实践”。创客教育是指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创客教育根本的理念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开发,使学生从知识的消费变成知识的创造者。 1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常见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注重实际操作的一门学科,但是目前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普遍采用讲授演示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方法。单纯的讲授演示与讲练结合更适合基础知识、简单技能掌握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却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创造空间,很难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信息化社会,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也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创客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意义 将创客教育理念融合到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去,就是让教学回归到关注实践操作和创新的本位上。通过实践反馈理论教学,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将创新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借助于创客教育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创意变成最终的成果,这样的创新教育能够有效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创造者”。 3创客教育理念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研究 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会让学生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中,使所掌握的知识和问题脱离。为改造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融合创客教育理念,构建出更加完善的适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流程,如下图所示:本文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PowerPoint课件制作为例,设计了创客教育理念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实施流程。PowerPoint课件制作实践性很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去用,在反复的探索过程中,本人发现把创客理念融入教学中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1情境创设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来引导学生一步步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展示出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活动开始,为了使学生对PowerPoint课件的结构、内容、制作思路有个总体认识,为后面的扩展任务做铺垫。本人首先给学生呈现两份课件,一份是未经过加工修饰的,一份是已加工修饰的,通过提问:这两份PowerPoint课件比较,(可以从观赏性、结构性、实用性等方面考虑)有什么不同?学生积极比较和分析作品结构、内容、制作思路,课堂上踊跃发言,学习积极性高涨,对新知识的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 3.2要点讲解

翻译类论文题目

翻译类: 1.On Formal Correspondence of C/E Translation in Terms of Hypotaxis &. Parataxis从形合和意合看汉英翻译中的形式对应 2.How to Decode and Translate the Ambiguous Structures歧义结构的解码与翻译 3.Pragmatics and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E/C Cultural Differences英汉文化差异与广告的语用翻译 4.Context and Business Discours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5.On the Peculiar ways of Expression in Dicken’s Novels试论狄更斯小说独特的 艺术手法 6.Female Images in the Sun Also Rises 论《太阳又升起了》小说中女性形象 7.Standarization of English: The Necessity and Feasility in an Age of Globaliztion 全球化时代英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8.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Chinese 再谈汉英公示语翻译----以 2010年亚运会主办城市广州为例 9.Brief Appreciation on “Venice Merchant” 10.The Mannered Language of English 11.On the Properties of Idiomatic Expressions in English 12.The Differences and Samilarities Between Structural Ambiguity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3.Time Conception in Different Cultures 14.On American Religion 15.On Titl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and Disc 16.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hetorical Roles of English Reduplicatives Neiteratives https://www.360docs.net/doc/ae17491011.html,parisons of Multiplicity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Its Translation 18.A Study of Hmorous Utterances Form the Perspective 19.The Current State and Prospects for English Teaching 20.The usage of “And” 21.A Survey on Culture and Social Life in USA 22.Inhere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Language and Culture 23.Implicitness and Explicitness in Translation 24.谈英语谚语的翻译 25.谈英语幽默的翻译 26.地方名胜古迹汉译英 27.翻译中常见错误分析 28.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9.会话含义的推导与翻译 30.词汇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31.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 32.商标词翻译 33.广告语言的翻译 34.论英汉互译中的语义等值问题 35.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36.英汉谚语的理解和翻译

毕业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与译文

Inventory management Inventory Control On the so-called "inventory control", many people will interpret it as a "storage management", which is actually a big distortion. The traditional narrow view, mainly for warehouse inventory control of materials for inventory, data processing, storage, distribution, etc.,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ti-corrosi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means, to make the custody of the physical inventory to maintain optimum purposes. This is just a form of inventory control, or can be defined as the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How, then, from a broad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inventory control? Inventory control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company's financial and operational objectives, in particular operating cash flow by optimizing the entire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cesses (DSCM), a reasonable set of ERP control strategy, and supported by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ools, tools to achieved in ensuring the timely delivery of the premise,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inventory levels, reducing inventory and obsolescence, the risk of devaluation. In this sense, the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to achieve financial goals is just a means to control the entire inventory or just a necessary p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functions,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warehouse management is main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broad inventory control is the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he whole company's responsibility. Why until now many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inventory control, limited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The following two reasons can not be ignored: First, our enterprises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inventory control. Especially those who benefit relatively good business, as long as there is money on the few people to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inventory turnover. Inventory control is simply interpreted as warehouse management, unless the time to spend money, it may have been to see the inventory problem, and see the results are often very simple procurement to buy more, or did not do warehouse departments . Second, ERP misleading. Invoicing software is simple audacity to call it ERP, companies on their so-called ERP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inventory, inventory control, seems to rely on their small software can get. Even as SAP, BAAN ERP world, the field of

语文教研心得体会

语文教研心得体会 篇一:语文教研心得体会 语文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我们语文组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教研活动,期间聆听了十几位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老师们广博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投入,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智慧的启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个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从每个老师身上都学到了受益匪浅的东西。王淑娟老师上课时的抑扬顿挫,慷慨激昂,上课总是面带微笑;刘笑昀老师的认真负责,组织课堂有条不紊;李志蕊老师课堂上的活力四射;沐虎老师从身边的事迹出发,情感真挚;刘海燕老师的学生听话守纪律,课堂氛围非常好;王建辉老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我反思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咏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

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所有这些唯读为重。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如果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就会读得很符合其情感,反之,就会背离了文章的基本情感。 其次,教师要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要长文短教,抓住重点段落,找准生发感受的语言点,这需要老师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抓住这个语言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三、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课标》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简单一点,这句话就是说:“要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牢记课标的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教师必须还原语文的本来面目,让课堂教学“返璞归真”,就是要使我们的教学重新走上朴实、扎实、真实的轨道上,在继承传统时,也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针对案例《送别组诗教学实录》中教师运用教学策略的效果撰写600字评析文章。 1、多读 阅读教学中最大量的活动应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因为阅读技能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才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体验、感悟也只有在读中才能实现。阅读教学要求真务实,必须坚持以读为本,课堂上不仅要保证学生读的时间,还要有一定的质量,注重读思结合。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读的时间,教师要少分析,少提问,包括关于“怎样读”的谈话也不宜多,而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那种过去在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一问到底“或”一议到底“的做法都是应该避免的。另一方面,实施新课程也应防止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过多,而与文本对话过少;非语文活动过多,语文本身的活动太少的倾向。 2、多悟 古诗教学要让小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认知发展正处于感性阶段,大多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直觉顿悟优于分析推理。小学阅读教学应当增强形象感受,减少理性分析,适当地创设情境,通过品读和想像、联想,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悟是一种顿悟。学生在阅读中触类旁通,豁然开朗,突发奇想,幡然醒悟,是一种突变和升华,它不是借助反复训练可以实现的。但是,思想的交流碰撞有助于这种突变和升华。所以,在阅读过程中适时开展师生、生生对话,有助于学生的感悟。 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不是教师把统一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学生运用自己先前的知识去构建自己对新内容的理解。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内容的理解可以各不相同。所以,感悟必然是个性化的,要注重个体的独特感受。 3、积累 古诗从重理解到重积累,也是古诗阅读教学观念的一大转变。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很难立竿见影,一蹴而就。 重积累,就是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进而多读多背,而不需要“讲深讲透”和“问个不休”。有的句段和篇章学生一时一知半解也没有关系,应当允许他们随着阅历的增长去逐步加深感悟。 重积累,还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在这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要求:一是扩大阅读面,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1—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复述有助于把课文语言转化成个人语言,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复述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等种类,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 组织形式多样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练习,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二、当前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 (一)评价过程不科学 一次规范的小学语文书面考试过程,应包括决定考试目的、制定考试大纲、编制双向细目表、编拟试题、组合成卷、试测、施行及评分、分析考试结果、解释分数等这些步骤。但是目前学校组织的单元考试、期终期末考试,或市区统一命题考试,有的由题库组合成卷,较多是临时组织教师或任课教师凭经验主观命题,无双向细目表,对题库中的题目也不经试测、校正就直接施用,对考试结果不作质量分析,一些基本问题如信度、效度等也无法作科学的回答。 (二)评价内容不全面 目前小学语文考试卷结构有二种。一是由三部分组成:基础知识、阅读分析、作文。二是由单项测试和综合测试两部分组成。这二种结构的试卷都无法反映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能体现现代社会对人际交往之高要求,再加上命题作文无法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写作能力,使语文评价的可靠性下降。此外,评价内容中有关学生语文学习态度和兴趣、习惯的缺失是一种普遍现象。 (三)试卷编制技术不规范 小学语文考试卷中常有干扰学生正确答题的技术性问题,包括语法性、知识性错误,导语不明确,各类题型的编制不符合题型要求。如判断题本身蕴含暗示性词语,选择题的选项形式不一致或少于三项,填充题的语境不完整等。 (四)评分和分数解释缺乏客观性 现行的小学语文评价中,尤其是一些学校自编考题中评分标准有误时有发生。同时,对评价结果即分数的意义的认

毕业论文外文翻译模板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社会保障对国家安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乡二元经济”现象日益凸现,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客观上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并且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农村独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尤其对农村养老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从户籍制度上看,我国居民养老问题可分为城市居民养老和农村居民养老两部分。对于城市居民我国政府已有比较充足的政策与资金投人,使他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能得到较好地照顾,基本实现了社会化养老。而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却日益突出,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个紧迫而又棘手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关于农村养老,许多地区还没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体系,已建立的地区也存在很多缺陷,运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体现出来。 (一)人口老龄化加快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年龄结构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中国农村进入老龄社会的步伐日渐加快。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5岁以上的人中农村为5938万,占老龄总人口的67.4%.在这种严峻的现实面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徘徊显得极其不协调。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太小 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且大多在农村。据统计,未纳入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还很多,截止2000年底,全国7400多万农村居民参加了保险,占全部农村居民的11.18%,占成年农村居民的11.59%.另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进城务工者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200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1.14亿人。而基本方案中没有体现出对留在农村的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给予区别对待。进城务工的农民既没被纳入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也没被纳入到城市养老保险体系中,处于法律保护的空白地带。所以很有必要考虑这个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

英语专业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谢天振主编.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Jeremy Munday.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李德凤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 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 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 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 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范勇主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 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 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

大学毕业论文---软件专业外文文献中英文翻译

软件专业毕业论文外文文献中英文翻译 Object landscapes and lifetimes Tech nically, OOP is just about abstract data typing, in herita nee, and polymorphism, but other issues can be at least as importa nt. The rema in der of this sect ion will cover these issu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 nt factors is the way objects are created and destroyed. Where is the data for an object and how is the lifetime of the object con trolled? There are differe nt philosophies at work here. C++ takes the approach that con trol of efficie ncy is the most importa nt issue, so it gives the programmer a choice. For maximum run-time speed, the storage and lifetime can be determined while the program is being written, by placing the objects on the stack (these are sometimes called automatic or scoped variables) or in the static storage area. This places a priority on the speed of storage allocatio n and release, and con trol of these can be very valuable in some situati ons. However, you sacrifice flexibility because you must know the exact qua ntity, lifetime, and type of objects while you're writing the program. If you are trying to solve a more general problem such as computer-aided desig n, warehouse man ageme nt, or air-traffic con trol, this is too restrictive. The sec ond approach is to create objects dyn amically in a pool of memory called the heap. In this approach, you don't know un til run-time how many objects you n eed, what their lifetime is, or what their exact type is. Those are determined at the spur of the moment while the program is runnin g. If you n eed a new object, you simply make it on the heap at the point that you n eed it. Because the storage is man aged dyn amically, at run-time, the amount of time required to allocate storage on the heap is sig ni fica ntly Ion ger tha n the time to create storage on the stack. (Creat ing storage on the stack is ofte n a si ngle assembly in structio n to move the stack poin ter dow n, and ano ther to move it back up.) The dyn amic approach makes the gen erally logical assumpti on that objects tend to be complicated, so the extra overhead of finding storage and releas ing that storage will not have an importa nt impact on the creati on of an object .In additi on, the greater flexibility is esse ntial to solve the gen eral program ming problem. Java uses the sec ond approach, exclusive". Every time you want to create an object, you use the new keyword to build a dyn amic in sta nee of that object. There's ano ther issue, however, and that's the lifetime of an object. With Ian guages that allow objects to be created on the stack, the compiler determines how long the object lasts and can automatically destroy it. However, if you create it on the heap the compiler has no kno wledge of its lifetime. In a Ianguage like C++, you must determine programmatically when to destroy the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中文版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科技文献译文 译文题目(外文题目)学院(系)Socket网络编程的设计与实现A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ctive Network Socket Programming 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专学业 号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71895 学生姓名李杰林 日期2012年5月27日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摘要:编程节点和活跃网络的概念将可编程性引入到通信网络中,并且代码和数据可以在发送过程中进行修改。最近,多个研究小组已经设计和实现了自己的设计平台。每个设计都有其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是在不同平台之间都存在着互操作性问题。因此,我们引入一个类似网络socket编程的概念。我们建立一组针对应用程序进行编程的简单接口,这组被称为活跃网络Socket编程(ANSP)的接口,将在所有执行环境下工作。因此,ANSP 提供一个类似于“一次性编写,无限制运行”的开放编程模型,它可以工作在所有的可执行环境下。它解决了活跃网络中的异构性,当应用程序需要访问异构网络内的所有地区,在临界点部署特殊服务或监视整个网络的性能时显得相当重要。我们的方案是在现有的环境中,所有应用程序可以很容易地安装上一个薄薄的透明层而不是引入一个新的平台。 关键词:活跃网络;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活跃网络socket编程

1 导言 1990年,为了在互联网上引入新的网络协议,克拉克和藤农豪斯[1]提出了一种新的设 计框架。自公布这一标志性文件,活跃网络设计框架[2,3,10]已经慢慢在20世纪90 年代末成形。活跃网络允许程序代码和数据可以同时在互联网上提供积极的网络范式,此外,他们可以在传送到目的地的过程中得到执行和修改。ABone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骨干网络,开 始进行活跃网络实验。除执行平台的不成熟,商业上活跃网络在互联网上的部署也成为主要障碍。例如,一个供应商可能不乐意让网络路由器运行一些可能影响其预期路由性能的未知程序,。因此,作为替代提出了允许活跃网络在互联网上运作的概念,如欧洲研究课题组提出的应用层活跃网络(ALAN)项目[4]。 在ALAN项目中,活跃服务器系统位于网络的不同地址,并且这些应用程序都可以运行在活跃系统的网络应用层上。另一个潜在的方法是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更优质的活跃网络服务类。这个服务类应该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质量(QOS),并允许路由器对计算机的访问。通过这种方法,网络服务提供商可以创建一个新的收入来源。 对活跃网络的研究已取得稳步进展。由于活跃网络在互联网上推出了可编程性,相应 地应建立供应用程序工作的可执行平台。这些操作系统平台执行环境(EES),其中一些已 被创建,例如,活跃信号协议(ASP)[12]和活跃网络传输系统(ANTS)[11]。因此,不 同的应用程序可以实现对活跃网络概念的测试。 在这些EES 环境下,已经开展了一系列验证活跃网络概念的实验,例如,移动网络[5],网页代理[6],多播路由器[7]。活跃网络引进了很多在网络上兼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方案。几个研究小组已经提出了各种可通过路由器进行网络计算的可执行环境。他们的成果和现有基础设施的潜在好处正在被评估[8,9]。不幸的是,他们很少关心互操作性问题,活跃网络由多个执行环境组成,例如,在ABone 中存在三个EES,专为一个EES编写的应用程序不能在其他平台上运行。这就出现了一种资源划分为不同运行环境的问题。此外,总是有一些关键的网络应用需要跨环境运行,如信息收集和关键点部署监测网络的服务。 在本文中,被称为活跃网络Socket编程(ANSP)的框架模型,可以在所有EES下运行。它提供了以下主要目标: ??通过单一编程接口编写应用程序。 由于ANSP提供的编程接口,使得EES的设计与ANSP 独立。这使得未来执行环境的发展和提高更加透明。

英语专业论文翻译教学论文

英语专业论文翻译教学论文 摘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目前已成为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翻译是逻辑活动的产物,本文从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阐释了活动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要求,并进一步探讨翻译课程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思辨能力 一、引言 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大学生一踏入校门便把考研作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而每年考研的报名人数也是持续增长。2011年研究生报考结束后,来自教育部的消息称2011年全国151万人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研究生报名人数连续四年持续增长,增幅达7.9%。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深造,客观上要求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以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每一个从事英语专业教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翻译教师也不例外。 二、当前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内学界一般有着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普遍低于其他文科专业学生的先入之见,虽然文秋芳等学者通过研究否定了这一先入之见,但研究结果同时也证明英语专业学生在

本科学习阶段思辨能力的提高上不及其他文科的学生,这足以说明本科阶段提高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也迫在眉睫。 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我国各语种外语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教育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于1998年出台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中也指出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便是“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并指出当前外语专业课程建设主要面临的任务之一便是“在开设新课和改造现有课程的过程中,重点摸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新《大纲》对培养外语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 为贯彻和落实《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教育部于2003年批准实施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新《大纲》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即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新《大纲》尤其强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明确提

java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

Advantages of Managed Code Microsoft intermediate language shares with Java byte code the idea that it is a low-level language witha simple syntax , which can be very quickly translated intonative machine code. Having this well-defined universal syntax for code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Platform independence First, it means that the same file containing byte code instructions can be placed on any platform; atruntime the final stage of compilation can then be easily accomplished so that the code will run on thatparticular platform. In other words, by compiling to IL we obtain platform independence for .NET, inmuch the same way as compiling to Java byte code gives Java platform independenc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L is actually a bit more ambitious than Java bytecode. IL is always Just-In-Time compiled (known as JIT), whereas Java byte code was ofteninterpreted. One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Java was that, on executio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from Javabyte code to native executable resulted in a loss of performance. Instead of compiling the entire application in one go (which could lead to a slow start-up time), the JITcompiler simply compiles each portion of code as it is called (just-in-time). When code has been compiled.once, the resultant native executable is stored until the application exits, so that it does not need to berecompiled the next time that portion of code is run. Microsoft argues that this process is more efficientthan compiling the entire application code at the start, because of the likelihood that large portions of anyapplication code will not actually be executed in any given run. Using the JIT compiler, such code willnever be compil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