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2012017年教学研究论文一览表
暨南大学2017年华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暨南大学2017年华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导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301(全日制)第二语言习得与对外汉语教学丁雪欢、孙玉卿、王衍军、周静、刘晓梅、杨海明、李计伟、麦涛、李香平、梅丽、杨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④807阅读与写作应用语言学①中国文学②写作02(全日制)语用学李军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④807阅读与写作应用语言学03(全日制)社会语言学班弨、刘慧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④807阅读与写作应用语言学04(全日制)语体与语言风格学匡小荣、李小凤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④807阅读与写作应用语言学05(全日制)心理语言学张金桥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④807阅读与写作应用语言学0501Z2海外10华语及华文教学01(全日制)海外华语研究郭熙、祝晓宏、张礼、李丹丹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④807阅读与写作应用语言学①中国文学②写作02(全日制)海外华文教育曾毅平、师玉梅、王功平、杨万兵、蔡丽、宗世海、干红梅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④807阅读与写作应用语言学03(全日制)华文教育技术与资源开发刘华、熊玉珍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④807阅读与写作应用语言学04(全日制)口语理论与实践邵宜、王茂林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④807阅读与写作应用语言学05(全日制)语言测试王汉卫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语言文学基础理论④807阅读与写作应用语言学045300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5101(全日制)不分方向邵宜曾毅平班弨孙玉卿李军张金桥丁雪欢刘华莫海斌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4汉语基础应用语言学①中国文学②写作王汉卫熊玉珍王茂林刘晓梅师玉梅周静杨海明王衍军金颖张礼匡小荣王功平马新钦祝晓宏李小凤麦涛李计伟蔡丽杨万兵刘慧伍丽梅干红梅田蔚刘玉红梅丽李香平宗世海唐燕儿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中山大学药学院2017级研究生第一学年第1学期课程表(2017

中山大学药学院2017级研究生第一学年第1学期课程表(2017.9.4-2018.1.19)
课表说明:-
1、研究生教务管理网站:/,下面研究生教育栏目,相关课程调整通知及英语、政治等分班名单都在上面发出,请同学们及时关注。
网上选课将在正式开学后第一周进行,请及时留意网页通知。
2、选修了北校区课程的同学,请登陆北校区基础医学院网站查询课表。
3、课室安排未做特别说明的均在东校区上课。
4、各课程负责人在开课后一周将教学进度表报药学院研究生秘书处。
5、每门课程结束后,由各实验室安排考试时间,并将成绩于放假前一周报药学院研究生秘书处。
6、因入学教育一周及节假日耽误的课时,请各实验室自行调整补上。
7、英语课程免修免考条件为本科为英语专业同学,其它均需修读英语。
8、药学院研究生教学办公室地址:药学楼109房间,电话:39943009,邮箱:sps@
药学院办公室
2017-7
附件1:
中山大学上课时段设置一览表。
休闲农业毕业论文完整版

休闲农业毕业论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期末考试论文题目:甘肃省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姓名韩先森二级学院专业班级 201X级旅游管理专业 X 班学号任课教师成绩评定2017年 1 月甘肃省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摘要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休闲度假方式发生了新的转变,休闲农业可以体验一种亲近自然、反璞归真、放松自我、无拘无束、无忧无虑、乐在其中的氛围,以找到心灵的归宿,感受到家园的温馨。
休闲农业源于农业,建在农村,融通城乡,惠及农民,它以农业为基础,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是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
它是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家生活等资源,为城乡居民提供观光、休闲、习作、度假、体验的农业经营活动。
关键词:休闲农业;问题与对策;旅游;目录甘肃省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一、休闲农业概述(一)休闲农业的概念休闲农业又称观光休闲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从广义的观点来看,休闲农业还包括休闲林业、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农家乐等。
因此可以说,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它和传统农业不同,它生产和销售的不仅是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而且是向人民提供宁静的农村自然生态、宜人环境的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使人远离尘嚣,身心安宁地融入自然,体验农家生活,享受农村景色;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民情风俗,提高文化教育功能;结合提升当地名、特、优农产品品质,形成特色。
银川百年职校2012017学年任课教师介绍2017-020

毕业于宁夏大学,学士学位,从事音乐教育专业 13 年。带领学生多次参加 区级、市级各类别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 体育
何流 本科毕业于宁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从毕业至今一直在银川职业技术学院任 教,高级教师,曾被评为银川市优秀教师,银川市优秀共产党员,银川市青年岗 位能手等。 陈申现 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具有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于 2006 年 至今在银川职业技术学院任体育教师。2012 年 9 月起担任银川百年职校体育老 师一职。 李飞航 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足球裁判员资格证。 于 2006 年至今在银川职业技术学院任体育教师。2012 年 9 月起担任银川百年 职校体育老师一职。 硬笔书法 张玺 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国家职业指导师一级资格(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 能鉴定考评员,银川市级骨干教师。自幼喜欢书法,善于学习。教学课堂活跃, 善于互动,寓教于乐,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现就职于银川职业技术学 院,在银川百年职校任硬笔书法教师。
第312 月生日,宁夏中卫人,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
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教授,宁夏大学基础物理实验中心主任,自治区物理 学会副秘书长,自治区评标专家库成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主编出版 有《网页设计基础》、《大学计算机实用技术教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C 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电子工艺实训教程》、《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等教 材;主持并结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一项自治区公开精品课;指导 大学生创新国家级、自治区级项目各一项;获自治区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宁夏 大学教学优秀奖获得者。 海报张贴制作/印前综合
银川百年职校 2016-2017 学年任课教师介绍
礼仪/音乐 徐芳 1984 年毕业宁夏大学音乐专业,从事礼仪教学及音乐教学工作。曾获银川
足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足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1]袁静.论校园足球回归育人本原之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01):40-42+96.[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A].体群字[2009]54号[3]陈珂琦.对加强校园足球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认识与建议[J].中国学校体育,2015(5):9[4]颜中杰,何志林,玄刚.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的逆境与出路[J].体育科研,2011(1):65-68[5]李纪霞,董众鸣,颜中杰.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3):85-89[6]董众鸣,袭波,颜中杰.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2):78-82[7]梁伟,刘新民.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推动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4(3):151-153[8]肖佳川.构建校园足球文化促进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J].兰州教育学院报,2015(6):165-166[9]王涛,崔世君.新型足球教学模式的构建与传统足球教学比较试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5):108-101[10]陈枭.校园足球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J].当代体育科技,2016,(34):146-148[11]张云波,王晓茜.校园足球推广背景下高校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2):65-66[12]王登峰.从有到强: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2018,38(4):3-7,21[13]李卫东,何志林,董众鸣.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发展模式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2):87-9[14]陈书玲.利用校园足球健全学生人格[J].求知导刊,2015(22):18.[15]孙晓娟,吴澳.校园足球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62-63.[16]侯学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2):77-83.[17]黄文洁.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老师专业素养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18]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6(07):29-33.[19]孙宇.新形势下我国校园足球运动的运思与发展[J].电大理工,2017,(01):81-82.[20]姚杰.足球进课堂背景下中小学足球教学的阶段性地位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03):36-37.[21]周东升.浅析校园足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作用[J].青少年体育,2017,(03):32-33.[22]宋辉.我国足球产业发呈现状及前景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09):20-21.[23]刘陵,张伟.青少年趣味足球的内涵解读及推动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09):155-156+159.[24]陈斌.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目标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7,(09):209-210.[25]吴剑,桂蓉,曹电康.校园足球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17,(03):138-142+160.[26]刘志敏.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足球运动参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03):156-160.[27]张应龙.文化认同视域下欧洲职业足球文化特征及其启示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117-120.[28]程万军.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的'方法[J].民营科技,2017,(03):227.[29]吴楠.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策略研究[J].运动,2017,(06):18+5.[30]郑志强,李向前.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理事会构建的反思与重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3):22-26+31.[31]高治,郑原,王岗.足球改革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3):86-93.[32]姜南,侯学华.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动力系统及优化路径分析--以协同学理论为视角[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143-147.[33]艾强.足球产业经济贡献与影响足球发展的经济因素[J].经济研究导刊,2017,(08):36-37.[34]孙莹莹.分析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管理及其执教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7,(08):67+69.[35]沈雁平,牛曼兰,罗卫东.群众业余足球参与者的发呈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合肥市的业余足球参与者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7,(03):95-99.[36]曹然.校园足球活动中伤害事故的预防和科学应对[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05):71-74.[37]郭风,谭继业.中小学校园足球发呈现状的分析与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07):81-82.[38]余翔.成都市五人制足球俱乐部发呈现状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7):145-146.[39]杨培岭.团队文化视野下解读中国足球运动员技能危机[J].当代体育科技,2017,(07):190-191.[40]贺涛.荆门市足球裁判员队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7,(05):44-45.[41]王本鑫.浅析足球运动对现代人社会生活健康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17,(07):215.[42]顾海亚.小学足球教学的几点思考[J].田径,2017,(03):48-49.[43]王岚.足球运动员损伤现状及对策研究综述[J].安徽体育科技,2017,(01):73-75.[44]陈爱国,陈丽萍,颜军.8周足球运动改善留守儿童执行功能的试验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01):85-89.[45]张文波.高校足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6):162-163.[46]吴军.浅析体育教育专科学生足球裁判能力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7,(06):107-108.[47]何杰.长沙市校园足球试点高中足球活动的开呈现状研究[D].延安大学,2016.[48]李勇.葡萄牙足球历史演进及崛起因素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02):113-117.[49]杨世东.南京市青少年业余足球培训市场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17,(02):130-134.[50]李水强.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瓶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02):154-156+200.[51]陈浩.简论足球技术中场上意识的培养[J].运动,2017,(04):13-14.[52]郝宗继.足球嬉戏在足球训练中的作用分析[J].运动,2017,(04):15-16.[53]康喜来,李德武.新形势下校园足球的角色定位和发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7,(01):85-89.[54]周丽芳,文佳黎.基于遗传算法的虚拟足球嬉戏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7,(02):209-213.[55]曾广平.论小学校园足球文化的构建意义[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206+243.[56]宋娜梅,梁潇,林用彬,郑丽.中学校园足球文化结构及认知差异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02):30-37.[57]谢军,刘鸿优.比赛情境因素对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技战术表现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02):107-111+136.[58]刘林星,田德宝.校园足球发展环境建设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7,(01):155-158.[59]魏家鹏.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疲惫消退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5):43+45.[60]李忠.关于常见足球训练中的技术技巧解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05):56-57.[61]程公.关于我国高校校园足球竞赛联盟机制的研究[J].科技风,2017,(03):217.[62]酒华炜.校园足球热背景下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内涵与构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102-106.[63]赵丽敏,刘鹏.中国企业并购欧洲足球俱乐部的动机与策略分析--基于中国大健康产业的视角[J].对外经贸实务,2017,(02):77-80.[64]郑波.比较视域下的高校足球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01):31-39.[65]刘圣泽.阿勒泰地区中学生足球训练方法调查与分析[J].武术研究,2017,(01):145-147.[66]郭振,乔凤杰,李声民.日本大学足球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17,(01):121-127.[67]黄华.我国职业足球转会制度的法学透视[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01):15-19.[68]徐金成,高璨,高颀,洪平,赵杰修.中国足球运动损伤研究现状及其国际比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7,(01):84-90.[69]李旭天.校园足球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J].青少年体育,2017,(01):109-111.[70]周俊杰,应依岐.日本足球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青少年体育,2017,(01):42-43+46.[71]徐龙兵,马加威.浅析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的问题及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03):13+27.[72]杨大轩,唐士智.广东省校园足球裁判员队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3):69-72.[73]孙奇.身体功能训练对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影响的相关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74]梁冰.从足球热思考制约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7,(01):150-153.[75]付海涛.日本校园足球竞赛体制分析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7,(01):171-174.[76]龚波,陶然成,董众鸣.当前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重大问题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01):61-67.[77]房鹏飞,陈盼.广西中小学校园足球县域发展探讨--以灵山县校园足球开展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7,(01):80-84.[78]朱广新,孟凯利,刘杰.核心训练对足球运动员身体平衡稳定性的研究[J].运动,2017,(02):15-16.[79]王欣.简析高校足球训练中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运动,2017,(02):17-18.[80]姜南.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视角[J].中国体育科技,2017,(01):3-8+26.[81]柳鸣毅,丁煌.基于路线图方法的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治理体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1):33-38+46.[82]王永强.情绪效价与执法经验对足球竞赛中犯规判罚决策影响的试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1):96-100.[83]张志武,苏长来,刘占鲁.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目标人群定位及模式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01):49-52.[84]赵成浩.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1):191-192.[85]艾强.足球发展与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若干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02):169-170.[86]李蕾,洪长清.篮球和五人制足球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的研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02):234-236.[87]郑波,刘迅.基于校园足球文化构建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2):148-149.[88]高林.高校足球中足球意识的培养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2):173-174.[89]周俊,卢开智,普春旺.浅析现代职业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J].当代体育科技,2017,(02):201-202.[90]马骏.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官方微博营销现状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01):50-51.[91]王冰.浅论提高小学足球教学质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1):133-134.[92]王勤海,李帅.德国职业足球50+1政策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01):18-22.[93]王泰峰.哈尔滨市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开呈现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71+73.[94]程杰.校园足球的平安措施及预防[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16-17.[95]付瑶.青少年足球团队意识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237+239.[96]张建辉.足球运动中的物理原理[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244-245.[97]颜京朋.结合儿童生理特点的足球技术训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1):32+34.[98]赖健.我国青少年足球竞训体系与管理体制探究[J].运动,2017,(01):23-24.[99]傅鸿浩.我国校园足球内涵式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100]杨铄,冷唐蒀,郑芳.职业足球联赛外援配额制度研究[J].体育科学,2016,(12):18-29.[101]甄茂洋.北京市东城区小学生足球联赛对校园足球文化影响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102]郑秋晨.校园足球与体育产业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6.[103]傅鸿浩,张廷安,水祎舟,郝霖霖.英文期刊中足球运动的研究领域及热点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11):119-127.[104]张兵,仇军.管办分别后中国职业足球改革的路径选择与机制依靠[J].体育科学,2016,(10):3-9.[105]刘永宝.贵阳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106]殷海涛.足球进校园前提下的校园文化构建研究[D].苏州大学,2016.[107]张磊,张廷安,夏辉,任定猛.中国足球生态系统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08):117-124.[108]张琪,龚正伟.我国足球改革的将来效应及其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04):65-72.[109]刘飞,龚波.欧洲足球协会联盟财政公平法案对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的启示[J].体育科学,2016,(07):24-31.[110]贺珷.校园足球师资培养与培训体系流程及组织结构优化和再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111]郭尼.男子足球运动员脚背内侧踢球技术运动学特征分析[D].中北大学,2016.[112]宁柠.中日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呈现状与对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113]张玉婷.北京人大附小校园足球开展模式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114]阴鑫星.西安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呈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115]陈陆隆.基于SWOT视角下的西安市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开呈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116]胡志浩.终身体育视角下淄博市初级中学校园足球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117]唐光耀.开封市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6.[118]彭家煜.长沙市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运动开呈现状调查与分析[D].吉首大学,2016.相关体育论文文献[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2-33.[2]彭庆文.大学体育概念新释[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74-79.[3]冯晓辉.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老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2).[4]魏丕勇.于涛.体育与艺术关系研究的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2,(1):11~13.[5]梅汝莉.“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中小学管理.2002(12).[7]白学军.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8]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9]欣心.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J].北京教育.2002.(5).[10]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11]钟祖荣.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上海:开明出版社.2003:1-23.[12]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13]周应德,尹华丁.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6(1):12-13[14]冯克诚主编.霍华德.加德纳与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原理、结构和教育学意义[M].学苑音像出版社.2004.(5):4-6[15]彭伟强.美国多元办学模式及其启示[M].教学理论与实践.2001.21(7):29-32。
近十年(2011-2020)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项目统计分析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是面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设立的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总称,是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其中主要包括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
其中一般项目包括规划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以及6类专项任务项目。
艺术学在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及学位体制上起步较晚,1992年成为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2011年初才成为独立的门类学科。
本文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在2011—2020年间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青年基金和自筹经费项目)中的艺术学项目的立项情况,以找到艺术学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研究空白,为以后的项目申报提供思路。
一、学科分类根据《课题指南》的分类标准,对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对艺术学的学科分类,分为设计学、美术学、音乐学、影视学、戏剧学、舞蹈学和艺术学理论等类别。
其中设计学包括产品、平面、插画、环境、建筑、景观等方面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实践;美术学包括雕刻、绘画、公共艺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及实践;音乐学包括中外音乐方面的发展史和理论研究;影视学包括跟电影、电视、动画等方面的理论及实践;戏剧学是跟戏剧戏曲相关的内容;艺术学理论包括艺术教育、艺术管理和艺术批评等方面的内容。
二、项目立项分析(一)立项数量及立项类型分析据表1显示,艺术学历年立项总数并非逐年增长,但在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项总数中所占比例稳步逐年增长,2020年达到艺术学立项高峰,占比为10%。
从立项类型可见(如表2),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项目资助类型主要分为规划基金、青年基金和自筹经费三类。
其中青年项目得到了教育部人文社科的大力支持,占立项总数的半壁江山(占比60.42%),是艺术学项目的主体部分;规划基金仅次于青年基金,占比39.11%;自筹经费项目总数较少,时有时无,仅占0.50%。
以上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教育部人文社科艺术学项目近几年立项数量平稳上升。
艺术学项目占年度立项总数的比例呈增长状态,说明教育部人文社科在2011—2020年度对艺术学项目的资助力度在逐年增加,艺术研究呈蓬勃发展态势。
刑事司法学院2019年国家奖学金申请者一览表

南财经政法大学法
张 博 201 查
CET6
为建设基点》,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8年 4 治发展与司法改革
2017 年 湖 北 省 犯 罪 学 年 会 , 《
701 学
1丽士
霞
生
180 014
20 17
92.4 /434 分
(三) 第2期,序2/2,C 1(1) 3 、 《 侦 目 的 之 辩 》 , 湖 北 警 官 学 院 学
1
201810713,结项 。
级
刑
7
谢 昊
硕 士
201 711 180
法 学 20
CET6 87.61 /425
轩生
分
036 17
级
1.《“批量公民个人信息”不真实性的证明
责任主体探究》,载《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0.6 (三 》2019年第3期,序1/2,普刊。 )2
(4) 2.《人工智能时代的刑法挑战与回应》,载
“创新教育计划” 课题,项目编号 201810717,结
1
《刑法教义学视角下外挂行为 的 定 性 》 , 序 1/2 , 参 会 且 论
0.6
3.6
003 17 级
适用》载《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4 1 项; 期,独撰,普刊
文收录于会议论文集
刑
6
吴
硕 士
201 711
法 学
CET6 87.32 /469
1雅士
90.38 /483 )2
课题,项目编号 1
6
靖
生
180 062
20 17
级
分 (2) 2.《“村霸”的生成机理与规制路径》发表 201810715 , 结 于《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 项; 2019年第1期,独撰,普刊
项目主持项目参与人姓名

郑伟 冯加渔 李玲
JSJX2017L303
教育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 院
*乜勇
周筠
李秀明
孙雯中
高琪
刘暖玉
JSJX2017L304
*郭栋
郭蓓
吴兰兰
马越
JSJX2017L305 JSJX2017L306 JSJX2017L307 JSJX2017L308 JSJX2017L309 JSJX2017L3010
项目主持 人 石培宏 *张斌 项目参与人姓名 3 4
编号
JSJX2017L301 JSJX2017L302
单位
项目名称
1 李小妹 常亚慧
2
5
旅游与环境学 基于为知笔记协作学习的全球变化教学模式创新与实 院 践探索研究 教育学院 基于blackboard的《教育质性研究方法》教学模式创 新研究 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以《微型计算机使用与维护》课程为例 网络新闻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化学化工学院 无机与分析化学之无机化学部分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 *徐 玲
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教师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专项基金项目 --类型4
编号
JSJX2017L401
单位 文学院
项目名称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 研究
项目主持 人 李军亮 郑慕聪
1 贺卫东 韩国栋
2
项目参与人姓名 3 4
单位
项目名称
项目主持 人 *吴 冰 刘俊娥 *吕敏宏
1 马耀峰 王宁 祁喜鸿
项目参与人姓名 2 3 4 张春晖 薛志婧 张春娟 刘新颜 朱冰冰 白凯 肖锋军
5
旅游与环境学 实践导向的旅游技能型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以 院 《饭店经营与管理》为例 旅游与环境学 基于能力培养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模式探索与实 院 践 外国语学院 创意写作在英语文体与修辞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09
中国培训
30
洛克《教育漫话》中的理性教育观及其当代启示
李山林(2/2)
2015.07
新课程(下)
31
历史专业教育实习改革思路与发展策略
胡忆红(1/1)
2015.10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32
“语言”教育的歧路和“文化”教育的回归
李山林(1/1)
2015.03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40
关于教育强省内涵的思考
李学(1/1)
2015.01
教育导刊
41
试论语文教学的“举三反一”与“举一反三”
李山林(2/2)
2015.08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42
论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编写的查新问题
聂志军(1/3)
2015.06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43
变革与传承:从教育生态学视角看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3
《和合语文课程研究》的哲学思考
李山林(1/1)
2014.11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4
论教育语言技能及其运用
邓桂英(1/1)
2014.09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5
教育爱:集体无意识的共识性疾病
王超(1/1)
2014.09
现代大学教育
6
论课堂非预设事件的教学意义及教师态度
颜红菊(1/1)
2014.09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李学(1/1)
2015.05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37
高中语文教师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李学(1/1)
2015.03
现代中小学教育
38
课例研究的新取向与实施路径
李学(1/1)
2015.03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39
百年高中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反思——基于教科书为中心的考察
李学(1/1)
2015.02
33
百年口语交际教学问题的学术演变与发展
李山林(1/1)
2015.02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34
高中语文教师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李学(1/1)
2015.09
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
35
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内涵及文化分析框架
李学(1/1)
2015.05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36
语文课程需要什么样的语言知识——兼评谢奇勇教授专著《中小学语言知识教学研究》
教育与教学研究
51
从“失聪”到“倾听”——教育价值实现的现实困境及突破
李山林(2/2)
2015.03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52
一堂“关于北宋灭亡原因”的讨论课及其反思
周方高(1/1)
2015.11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53
教学资源数字化背景下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探讨
符红娟(1/1)
2016.05
教育教学论坛
54
重庆高教研究
26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中的迁移教学
李山林(2/2)
2015.10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7
“翻转课堂”在我国的阻滞因素及突围策略探究
李山林(2/2)
2015.06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8
论有效性教学与伦理性的二元整合
李山林(2/2)
2015.07
中国培训
29
浅谈基础教育中教师倾听教育的缺失及其回归
肖希凤(1/1)
2015.10
学理论
48
高中语文比喻修辞教学的内容、难点及对策探讨
谢奇勇(1/1)
2015.01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49
论中学语文教材价值取向与价值观形成自然过程中的逻辑偏差
肖祥彪(2/2)
2015.06
中学语文
50
课外读物的教学价值及其实现——以《新语文读本》为例
李学(2/2)
2015.07
人文学院2014-2017年教学研究论文一览表
2017-12-5
序号
论文名称
作者(*)
发表时间
发表刊物
1
“语言”教育的歧路和“文化”教育的回归
李山林(1/1)
2014.12
理解与对话:全球化语境下语言文学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
批判性阅读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
李学(1/1)
2014.12
理解与对话:全球化语境下语言文学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7
从教育生态学角度看人文与科学教育的平衡
欧阳萍(1/1)
2014.09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8
语文的味道
李学刊
9
论教材编写者的“合理虚构”权
王超(1/1)
2014.08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10
”卓越教师’创新培养的现实路径与实践机制
李胜清(1/1)
2014.08
蚌埠学院学报
11
聂志军(1/4)
2014.02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3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微观思考
李山林(1/1)
2014.02
中学语文
24
论语言教育内容的生成智慧
李学(1/1)
2014.01
求索
25
论理学家的“语录”与“尺牍”在人文教育中的哲学意蕴及其内涵———以二程、朱子、象山、阳明为中心
张晚林(1/1)
2014.01
百年语文课程问题的学术演变与发展
李山林(2/2)
2014.08
教育教学论坛
12
百年语文教材建设的发展轨迹
李山林(2/2)
2014.08
基础教育研究
13
教育爱:师爱中的高贵“谎言”
王超(1/1)
2014.07
大学教育科学
14
”卓越教师“创新培养改革的语境辨析
李胜清(1/1)
2014.07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欧阳萍(1/1)
2015.02
湘南学院学报
44
《幼学琼林》与青少年伦理教育思想初探
王友胜(1/1)
2015.05
云梦学刊
45
百年语文教育本体问题的学术演变与发展
李山林(2/2)
2015.03
教育教学论坛
46
魏晋清谈与当代小学语文“口语交际”
肖希凤(1/1)
2015.11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47
陈郡谢氏的文学教育及其对当代古诗文教学的启示
职业传播者职业经理人全媒体记者——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人才培养走向
黄洪珍(1/1)
2016.07
新闻前哨
55
文本细读与高考考点
李山林(1/1)
2016.04
湖南教育
56
再论“语言形式教育”的歧路
李山林(1/1)
2016.04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57
试论阅读教学中的精神培育
李山林(2/2)
2016.09
2014.04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19
百年写作教学价值取向的学术演变与发展
李山林(1/1)
2014.04
人大复印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
20
中小学减负政策的逻辑、困境与推进思路
李学(1/1)
2014.03
教育导刊
21
关注教师流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李学(1/1)
2014.03
大学教育科学
22
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通”“同”注释使用辨析
15
论逻辑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颜中军(1/1)
2014.07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16
论语言教育内容的生成智慧
李学(1/1)
2014.06
新华文摘
17
从专业认识特色专业的基本特征,促进特色专业而建设
谢奇勇(1/1)
2014.06
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
18
”卓越教师“的理论形象及其身份特点建构
李胜清(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