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知识点整理化学离子方程式知识点整理

化学离子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离子的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离子方程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

一、离子的符号表示法

在化学反应中,离子使用符号表示。正离子直接写出其符号,而负离子需要在符号前加上相应的键盘上没有的特殊字符,例如硫离子的符号为S2-。

二、离子方程式的基本原则

1. 离子方程式要满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守恒,即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元素的个数应相等。

2. 离子方程式需要考虑到离子的电荷平衡,即反应前后正电荷的总数应相等,负电荷的总数也应相等。

三、离子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1. 组成物和生成物的离子可以使用离子符号直接写出。

例如,氯化钠溶解在水中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为:

NaCl(s) → Na+(aq) + Cl-(aq)

其中(s)表示晶体状态,(aq)表示溶液状态。

2. 在反应过程中,还会出现生成气体的情况,需要用到气体的标志符号(g)。

例如,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为:

HCl(aq) + NaOH(aq) → NaCl(a q) + H2O(l)

在这个方程式中,H2O(l)表示水的液态。

3. 若反应产生沉淀,则需要用到沉淀的标志符号(s)。

例如,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为:

Ag+(aq) + Cl-(aq) → AgCl(s)

在这个方程式中,AgCl(s)表示沉淀的固态。

四、离子方程式的平衡

为了使离子方程式能更准确地描述化学反应,有时需要进行方程式的平衡处理。

例如,铁离子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为:

Fe2+(aq) + CuSO4(aq) → FeSO4(aq) + Cu2+(aq)

在这个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离子数目不平衡。

方程式的平衡处理可以通过系数调整实现。在这个例子中,通过将方程式中的

2倍H+和SO4-移至反应物的一边,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离子数目平衡,方程式

可以重写为:

Fe2+(aq) + 2H+(aq) + CuSO4(aq) → FeSO4(aq) + Cu2+(aq) + SO4-(aq)

经过平衡处理后的方程式更加准确地描述了反应的离子变化情况。

五、离子方程式反应类型

离子方程式可用于描述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包括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

还原反应等。

1. 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中,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例如,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为:

H+(aq) + OH-(aq) → H2O(l)

2.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中,两种溶液中的离子结合生成固态的沉淀。例如,银离子与氯离子

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为:

Ag+(aq) + Cl-(aq) → AgCl(s)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之间的电荷转移引起了化学变化。例如,氯离子被电

子还原成氯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为:

2Cl-(aq) → Cl2(g) + 2e-

六、离子方程式的应用

离子方程式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用于饮用水的净化、药物的合成、

质量分析等等。

七、总结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能够准确地描述化学反应中离子

的变化过程。离子方程式需要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平衡的原则,并采用适当的符号表示离子和反应物状态。通过平衡处理,我们可以使方程式更准确地描述反应的离子变化情况。离子方程式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机制和应用化学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离子方程式知识点详解

离子方程式知识点详解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离子反应: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离子生成的反应。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规则: ①单质、氧化物、不溶物、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及水等)不能拆开来写。如Cl2、Na2O 等不可以拆开写成Cl-、Na+、O2-;BaSO4不可以拆开写成Ba2+、SO42-形式。 | ②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的离子符号的改写同电离方程式中的离子形式。如NaHCO3改写Na+、HCO3-;NaHSO4应改写Na+,H+,SO42- ③微溶物,若出现在反应物中一般改写成离子符号(悬浊液除外);若出现在生成物中一般不改写。 ④固体与固体物质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如实验室制取NH3的离子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⑤浓H2SO4、浓H3PO4一般不拆开写成离子形式;HCl、HNO3无论浓稀,均应改写成离子符号。如Cu片与浓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书写步骤(以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为)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CuCl2+BaSO4↓ } ②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开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来表示。上述化学方程式可改写成:

Cu2++SO42-+Ba2+ +2Cl- =Cu2++2Cl-+BaSO4↓ 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Ba2+ + SO42- =BaSO4↓ ④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特别提醒: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错误 (1)不配平(一般表现为等式两边原子不守恒或电荷数不守恒)。如Fe3++Cu =Cu2++Fe2+;Na+H2O=Na++OH-+H2↑ (2)该改的不改或不该改的改了。如Na2O溶于水:O2- + H2O = 2OH-;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CO32-+2H+=CO2↑+H2O;醋酸铵溶液与烧碱溶液共热:CH3COONH4+OH- =CH3COO-+ NH3↑+H2O;乙醛做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等等…… [ (3)与反应事实不相符合。如铁片溶于稀HCl:2Fe+6H+ =2Fe3++ 3H2↑;铝条溶于稀HNO3:2Al+6H+ = 2Al3++3H2↑ (4)不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离子反应发生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否则就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浓硫酸与食盐共热制HCl;浓硫酸与Cu共热制SO2;实验室制CH4和NH3等都无离子方程式。 (5)乱用↑、↓、 == 、符号。如FeCl 3溶液的水解:Fe3+ + 3H2O = Fe(OH)3↓+ 3H+;F2通入水中:2F2+2H2O=4HF+O2↑;Na2CO3的水解:CO32-+H2O=HCO3-+OH- (6)多步水解或电离的方程式一步完成或水解与电离方程式分不清楚。如Na2S溶于水: S2-+2H 2O H2S +2OH-;H2S溶于水:H2S 2H+ + S2-。 (7)漏写一种产物。如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a2++SO42-=BaSO4↓;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H+ + OH- = H2O。 (8)随便约简或不约简。如Ba(OH)2溶液不断滴加稀H2SO4:Ba2++H++OH-+SO42-=BaSO4↓+ H2O;Al2(SO4)3溶液中加氨水:2Al3+ +6NH3·H2O=2Al(OH)3↓+6NH4+ { [例2](2008·上海)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溶液中滴入少量的Na2S溶液2Ag+ + S2-==Ag2S↓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知识点整理与梳理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知识点整理与梳理 离子方程式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它是描述化学反应中离子间的转移和生成的方程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知识对于初中化学的学习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梳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离子的概念 1.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离子称为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2. 离子的生成: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就会形成离子。 二、离子的符号和电荷 1. 阳离子通常用原子符号后加上一个加号表示,如Na+表示钠离子。 2. 阴离子通常用原子符号后加上一个减号表示,如Cl-表示氯离子。 3. 电荷的大小取决于离子失去或获得的电子数目。正电荷等于失去电子数目,负电荷等于获得电子数目。 三、离子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离子方程式用于描述反应中物质之间离子的转移和生成。它通常由方程式的两边写出离子的完整式子。 例如,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可以表示为离子方程式: Na+ + Cl- + Ag+ + NO3- ➞ AgCl↓ + Na+ + NO3-

四、离子方程式中的常见反应类型 1. 双水合物反应:在反应中,两种物质结合形成一个离子化合物。例如: CuSO4 + 5H2O ➞ CuSO4·5H2O 2. 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 HCl + NaOH ➞ NaCl + H2O 3.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例如: 2Ag + Cu2+ ➞ 2Ag+ + Cu 五、离子方程式的平衡和配平 离子方程式需要平衡,即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数目要相等。 1. 平衡离子方程式的规则: a) 对于相同的离子,反应前后的数目要保持一致。 b) 对于不同的离子,在反应前后的总电荷和总质量要保持一致。 2. 配平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a) 首先平衡原子的数目,确保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一致。 b) 接着平衡离子的数目,确保反应前后离子数目一致。 c) 最后检查反应前后总电荷是否一致。 六、离子方程式的应用 1. 可以帮助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的结果。通过写出离子方程式,可以清楚地了解反应中离子的转移和生成过程。

中学化学离子方程式大全

1、硝酸银与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溶液:Ag++Cl-=AgCl↓ 2、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3、钠与硫酸铜溶液:2Na+2H2O+Cu2+=2Na++Cu(OH)2↓+H2↑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H2O=4Na++4OH–+O2↑ 5、碳酸氢盐溶液与强酸溶液混合:HCO3-+H+=CO2↑+H2O 6、碳酸氢盐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HCO3-+CH3COOH=CO2↑+H2O+CH3COO- 7、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反应: Ca2++2OH-+2HCO3-+Mg2+=Mg(OH)2↓+CaCO3↓ 8、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 2HCO3-+Ca2++2OH–=CaCO3↓+2H2O+CO32– 9、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Ca2++HCO3-+OH–=CaCO3↓+H2O 10、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11、澄清石灰水通入少量CO2:Ca2++2OH–+CO3=CaCO3↓+H2O 12、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CO2:OH–+CO2=HCO3- 13、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14、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石灰水反应:HCO3-+OH–+Ca2+=CaCO3↓+H2O 15、等物质的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 Ba2++2OH–+NH4++HCO3-=BaCO3↓+H2O+NH3?H2O 16、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CO32–+H+=HCO3- 或CO32–+2H+=CO2↑+H2O 1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O2+2OH–=CO32–+H2O 18、过量的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2+OH–=HCO3- 19、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NH4++HCO3-+2OH–=NH3↑+CO32–+2H2O 20、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21、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22、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H++OH–=H2O 23、磷酸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H3PO4+OH–=H2O+H2PO4– 24、磷酸溶液与过量澄清石灰水:2H3PO4+3Ca2++6OH–=Ca3(PO4)2↓+6H2O 25、碳酸镁溶于强酸:MgCO3+2H+=Mg2++CO2↑+H2O 26、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2OH–+Mg2++SO42–=BaSO4↓+Mg(OH)2↓ 27、硫酸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28、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至中性:2H++SO42–+2OH–+Ba2+=2H2O+BaSO4↓ 29、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至硫酸根完全沉淀: H++SO42–+OH–+Ba2+=BaSO4↓+H2O 30、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2Al3++3SO42–+8OH–+3Ba2+=3BaSO4↓+2AlO2–+4H2O 31、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Mg(OH)2+2H+=Mg2++2H2O 32、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2–+3H2↑ 33、物质的量之比为1:1NaAl合金置于水中:Na+Al+2H2O=Na++AlO2–+2H2↑ 34、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Al2O3+2OH–=2AlO2–+H2O 35、氧化铝溶于强酸溶液:Al2O3+6H+=2Al3++3H2O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知识点整理化学离子方程式知识点整理 化学离子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涉及到的离子的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离子方程式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 一、离子的符号表示法 在化学反应中,离子使用符号表示。正离子直接写出其符号,而负离子需要在符号前加上相应的键盘上没有的特殊字符,例如硫离子的符号为S2-。 二、离子方程式的基本原则 1. 离子方程式要满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守恒,即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元素的个数应相等。 2. 离子方程式需要考虑到离子的电荷平衡,即反应前后正电荷的总数应相等,负电荷的总数也应相等。 三、离子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1. 组成物和生成物的离子可以使用离子符号直接写出。 例如,氯化钠溶解在水中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为: NaCl(s) → Na+(aq) + Cl-(aq) 其中(s)表示晶体状态,(aq)表示溶液状态。 2. 在反应过程中,还会出现生成气体的情况,需要用到气体的标志符号(g)。 例如,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为:

HCl(aq) + NaOH(aq) → NaCl(a q) + H2O(l) 在这个方程式中,H2O(l)表示水的液态。 3. 若反应产生沉淀,则需要用到沉淀的标志符号(s)。 例如,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为: Ag+(aq) + Cl-(aq) → AgCl(s) 在这个方程式中,AgCl(s)表示沉淀的固态。 四、离子方程式的平衡 为了使离子方程式能更准确地描述化学反应,有时需要进行方程式的平衡处理。 例如,铁离子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离子方程式可以写为: Fe2+(aq) + CuSO4(aq) → FeSO4(aq) + Cu2+(aq) 在这个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离子数目不平衡。 方程式的平衡处理可以通过系数调整实现。在这个例子中,通过将方程式中的 2倍H+和SO4-移至反应物的一边,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离子数目平衡,方程式 可以重写为: Fe2+(aq) + 2H+(aq) + CuSO4(aq) → FeSO4(aq) + Cu2+(aq) + SO4-(aq) 经过平衡处理后的方程式更加准确地描述了反应的离子变化情况。 五、离子方程式反应类型 离子方程式可用于描述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包括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 还原反应等。 1. 酸碱反应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知识点归纳化学离子方程式知识点归纳 化学离子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离子的生成、消失和转化的一种记述方法。 它通过明确显示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准确揭示了反应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 定义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是根据溶液中离子的存在和化学反应的特点,将化学方程式以离 子的形式进行记述的一种方法。化学反应中,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往往以离子的形式存在,通过离子方程式可以更直观、明确地描述反应的发生和离子的转化过程。 2. 离子方程式的基本规则 (1) 在离子方程式中,将溶液中的离子明确写出,以离子的符号表示。阳离子写于阴离子之前,中间用符号“+”连接。例如,氯化钠溶液可以写成Na⁺ + Cl⁻。 (2) 在离子方程式中,溶解物以及生成物的状态需注明。其中,溶解物用“(aq)”表示,表示溶解于水中;而固体、液体和气体则直接使用其符号表示。 (3) 离子方程式必须满足电荷的平衡。即,离子方程式中正电荷的总和等于负电荷的总和。 3. 离子方程式的平衡 (1) 在离子方程式中,除了满足电荷平衡外,还需要满足物质物质平衡。即原料的物质量等于生成物的物质量。为了达到物质的平衡,反应方程中往往添加系数来确保原料与生成物的物质量平衡。 (2) 反应方程中的离子可根据需要进行配平。比如,在一些酸碱反应中,酸中的H⁺和碱中的OH⁻可结合生成水,因此需要适当调整反应方程式中离子的系数。 4. 离子方程式表达反应机理

离子方程式不仅仅描述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变化过程,还能够反映其中的反 应机理。通过观察离子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中发生的离子的转化过程,进一步推测反应机理。 5. 离子方程式的应用 离子方程式广泛应用于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的描述中,可 使反应过程更加准确明了。 (1) 酸碱反应:在酸碱反应中,可以通过离子方程式明确写出溶液中的H⁺和OH⁻离子的存在,进而描述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2) 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能够清楚地描述沉淀反应中产生的固态沉淀物以及其他相关离子的转化过程。 (3) 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离子方程式,可以揭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和相关离子的转化。 综上所述,离子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离子转化过程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明 确显示溶液中存在的离子,能够准确、明确地揭示反应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子方程式的平衡原则包括电荷平衡和物质平衡,离子方程式还能够表达反应机理,并广泛应用于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领域。对于初中化学学习来说,熟练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基本规则和应用方法,将有助于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知识点归纳 离子方程式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描述化学反应中 发生的粒子运动和转化过程。了解离子方程式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是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本文将对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离子方程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以离子形式表示物质参与反应过程。它和化学 方程式相比,更能直观地展示化学反应中离子的生成、消失和转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离子,以离子的形式将它们表达出来,并用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 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需要关注以下几点: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离子、反应的相、离子的电荷以及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配平等。 首先,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离子,我们需要将它们的离子部分写出来。例如,在氯化钠与硝酸银的反应中,氯化钠的离子是Na+和Cl-,硝酸银的离子是 Ag+和NO3-。我们可以将这些离子部分分别写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右侧。 其次,要注意反应的相。化学反应中,物质可能是固体、液体、气体或溶液的 形式存在。在离子方程式中,我们通常用(S)、(l)、(g)或(aq)来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或溶液相,放在离子的右下方。例如,氯化钠是固体,可以写为NaCl(s);硝酸 银是溶液,可以写为AgNO3(aq)。 离子的电荷也是书写离子方程式的重要要素。离子的电荷可以从化学式中得到,也可以通过元素的氧化数计算得出。在写离子方程式时,需要确保电荷平衡,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离子的总电荷必须相等。例如,Na+和Cl-的反应生成NaCl,可以写 作Na+(aq) + Cl-(aq) → NaCl(s)。 最后,配平是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步骤,也适用于离子方程式。配平是指使用系 数使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量相等。在离子方程式中,我们可以用系数对反应物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整理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整理 离子方程式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反应中离子的生成和消耗过程。在 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写法和整理方法。下面将根据这一任务名称,就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的整理进行详细的解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整理方法,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离子以及离 子方程式。 离子是由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粒子。正离子叫 做阳离子,带有正电荷;负离子叫做阴离子,带有负电荷。离子产生的过程称为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是用离子符号和化学方程式来表示离子反应的方程式。它用离子的 符号来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离子的生成和消耗过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反应的离子性质。 在整理离子方程式时,我们可根据下列几种常见的离子反应类型,一步一步进 行分析和写出方程式。 1. 阳离子与阴离子反应: 这种反应类型包括酸与碱反应、酸与金属反应、酸与可溶性盐反应。在写出离 子方程式时,我们首先要根据反应物离子的价数进行配平。例如,在酸与碱反应中,酸盐(氯化氢、硫酸等)和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水对应的离子是OH-,所以碱在溶液中都会形成OH-离子,而酸则会产生相应的 氢离子(H+)。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反应物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比例,保持反应前后离子的个数平衡。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保持反应物的电荷总和与生成物的电荷总和相等,以实现离子的生成和消耗过程的准确描述。 2. 阳离子交换反应:

这种反应类型包括金属离子与可溶性盐反应。在写出离子方程式时,我们需要根据阳离子的价数进行配平,并确保反应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要求。例如,在铜与硫酸反应的例子中,硫酸中的铜离子(Cu2+)与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价铜离子。我们需要确保反应前后铜的总个数相等,并且保持反应物的电荷平衡。 3. 阴离子交换反应: 这种反应类型包括酸与不溶性盐反应、金属离子与不溶性盐反应。在写出离子方程式时,我们需要根据阴离子的价数进行配平,并确保反应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要求。例如,在盐酸与硫化银反应的例子中,盐酸中的氯离子(Cl-)与硫化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我们需要确保反应前后氯的总个数相等,并且保持反应物的电荷平衡。 总结一下,整理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的方法主要包括根据反应物的离子价数进行配平、保持反应前后离子的个数平衡以及保持反应物的电荷总和平衡。在整理离子方程式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反应物的类型,分析反应过程中离子的生成和消耗情况,并根据离子的电荷和个数来编写方程式。这样才能准确地描述离子反应的过程和生成物。 通过掌握离子方程式的整理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化学反应过程中离子的生成和消耗过程。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还能帮助我们预测和解释化学反应的结果。所以,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应该重视离子方程式的学习和掌握,加强对离子反应类型和整理方法的认识,提高我们的化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希望通过以上对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整理的解析,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离子方程式这一重要概念。祝你在化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总结与整理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总结与整理化学离子方程式总结与整理 离子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离子的生成、参与和消失的一种方程式。在初中 化学学习中,离子方程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能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及各个离子的变化。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离子方程式进行总结和整理。 1. 离子的命名和表示 在学习离子方程式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掌握离子的命名和表示方法。离子分为 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离子,通常是根据元素的化合价确定,例如氢离子H+、铵离子NH4+等;阴离子是带负电荷的离子,通常以元素名的基础上 改变尾音得到,例如氧化氢离子OH-、硫酸根离子SO42-等。离子在方程式中以化学式表示,阳离子在前,阴离子在后,通过离子间的电荷平衡来构建方程式。 2. 离子反应的表示 离子反应是描述离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化。离子方程式通常包含两个步骤:写出平衡反应式和写出离子方程式。在平衡反应式中,需要确保反应前后的物质种类和个数相等;在离子方程式中,需要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离子变化写出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特点是使用离子形式表示物质,同时保持电荷的平衡。 3. 离子方程式的平衡 离子方程式是在反应物和生成物平衡方程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化得到的。要平 衡离子方程式,首先需要保持反应前后的物质种类和个数相等,然后根据离子的个数和电荷进行调整。平衡离子方程式时,可以通过在方程式中添加系数或改变离子的个数来平衡电荷。要注意的是,系数一般不写为分数,当需要平衡的离子很多时,可能需要多次迭代。 4. 常见的离子方程式类型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接触到的离子方程式类型比较有限,主要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沉淀反应。其中,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例如硫酸(酸)和氢氧化钠(碱)反应生成硫酸钠(盐)和水。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的转移过程,通常涉及元素的氧化状态的改变,例如氨水和氯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和氮气。沉淀反应是溶液中产生不溶性固体沉淀的反应,例如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 5. 离子方程式的应用 离子方程式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中。在化学实验中,我们通常通过 观察离子的变化来验证反应是否发生,离子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反应产物的生成及离子的变化过程。在化学计算中,离子方程式可以用于计算溶液中物质的浓度,例如根据反应物的溶液浓度和平衡离子方程式计算生成物的浓度。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中离子方程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 应中离子的生成、参与和消失的过程。学习离子方程式,我们需要掌握离子的命名和表示,了解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掌握平衡离子方程式的技巧,并熟悉常见的离子方程式类型及其应用。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离子方程式,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化学问题的解决中。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离子方程式)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碱-------- 盐+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碱+ 非金属氧化物-------- 盐+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溶液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H2O (2)碱+ 酸-------- 盐+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盐--------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悬浊液与碳酸钠溶液: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酸--------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盐+ 碱--------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盐-----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AgCl↓ + NaNO3 78.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一)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2O2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总结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总结 化学离子方程式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它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的形式 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离子的转化过程。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的总结主要包括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的写法以及离子方程式的应用等方面。 首先,离子的表示方法。在离子方程式中,正离子以离子符号的形式出现,如 +1价离子以H^+表示,+2价离子以Mg^2+表示。而负离子则以化学式的形式出现,如-1价离子以Cl^-表示,-2价离子以O^2-表示。这种表示方法可以清楚地表达出 离子的电荷和元素组成。 其次,离子方程式的写法。在写离子方程式时,需要确保守恒法则得到满足, 即反应前后离子的总电荷和总元素种类不变。对于溶解和反应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需要注意到溶剂中的离子不参与反应,只有溶质中的离子才进行反应。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和反应物的电离程度,确定是否产生离子,以及离子的数量和电荷。离子方程式的右边表示生成物,左边表示反应物。 最后,离子方程式的应用。离子方程式的应用广泛且重要。首先,离子方程式 可以用于解释溶解过程和沉淀反应。溶解过程中,溶质中的离子通过与溶剂中的离子发生反应,形成溶解产物。沉淀反应中,两种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后生成的沉淀物可以通过离子方程式来描述。其次,离子方程式可以用于解释酸碱反应。酸碱反应中,酸和碱中的离子交换产生了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清晰地展示酸和碱中的离子交换过程。最后,离子方程式还可以用于解释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伴随着离子的转移,离子方程式可以表明反应物离子的电子转移过程。 总而言之,化学离子方程式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离子的表示方法和离子 方程式的写法是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基础。离子方程式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解释溶解过程、沉淀反应、酸碱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等。通过学习和理解离子方程式,

初中化学常考离子方程式

初中化学常考离子方程式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 科学。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离子方程式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概念。 离子方程式可以用来描述化学反应中离子的相互作用和生成物的形成。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化学常考的离子方程式,并通过例子详细解释其 应用。 1. 钠和水的反应 钠和水的反应是一个常见的化学反应,它可以用以下离子方程式来 表示: 2Na + 2H2O → 2NaOH + H2 在这个反应中,钠离子(Na+)和水分子(H2O)发生了反应,生 成了氢氧化钠(NaOH)和氢气(H2)。这个方程式描述了钠和水的反应过程,同时也表明了生成物的组成。 2. 铜和硫酸的反应 铜和硫酸的反应是另一个常考的离子方程式,可以用以下方程式来 表示: Cu + H2SO4 → CuSO4 + H2 在这个反应中,铜离子(Cu)和硫酸(H2SO4)发生了反应,生成 了硫酸铜(CuSO4)和氢气(H2)。这个方程式描述了铜和硫酸的反 应过程,同时也表明了生成物的组成。

3. 钙和盐酸的反应 钙和盐酸的反应是初中化学常考的反应之一,可以用以下方程式来表示: Ca + 2HCl → CaCl2 + H2 在这个反应中,钙离子(Ca)和盐酸(HCl)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氯化钙(CaCl2)和氢气(H2)。这个方程式描述了钙和盐酸的反应过程,同时也表明了生成物的组成。 4. 铵盐和碱的反应 铵盐和碱的反应也是常考的离子方程式之一。以铵氢氧化物和盐酸为例,反应方程式如下: NH4OH + HCl → NH4Cl + H2O 在这个反应中,铵离子(NH4+)和氢氧根离子(OH-)以及盐酸(HCl)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氯化铵(NH4Cl)和水(H2O)。这个方程式描述了铵盐和碱的反应过程,同时也表明了生成物的组成。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离子方程式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它可以清晰地表达反应过程和生成物的组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初中化学常考的离子方程式不仅有助于我们掌握基础知识,还为我们进一步学习高级化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起来,初中化学常考的离子方程式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写法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

初中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与实验技巧

初中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与实验技巧 离子反应是化学中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其中涉及到离子的生成、消失和转化。初中化学中的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了解离子反应的知识点和实验技巧对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本文将对初中化学离子反应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并介绍相关的实验技巧。 一、离子反应的知识点归纳 1. 离子的生成和消失 离子反应中,反应物可以生成离子,也可以消失离子。生成离子的过程称为离 子化,消失离子的过程称为解离。离子在反应中的生成和消失使得离子反应具有明显的特点和化学意义。 2. 离子的转化 离子反应中,离子可以发生转化,即从一个离子转变为另一个离子。这种转化 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离子转化是离子反应中重要的现象之一。 3. 离子反应的常见类型 离子反应可以分为几种常见的类型,包括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类型的离子反应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和反应物来判断反应类型。 4. 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离子反应可以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离子方程式将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离子明 确分离开来表示。离子方程式具有明确的化学意义,可以帮助理解离子反应的过程。 二、离子反应的实验技巧

1. 准备实验装置和试剂 进行离子反应实验时,首先需要准备实验装置和所需的试剂。实验装置应根据 具体实验要求选择,常见的实验装置有试管、量筒、滴管等。试剂的选择应根据反应类型和反应物的特点来确定。 2. 实验注意事项 在进行离子反应实验时,需要注意一些实验细节和安全事项。例如,注意将试 剂加入试管时的顺序和方法,避免反应溅出或发生意外。同时,要注意实验室的通风和个人防护,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3. 观察反应现象和记录实验结果 在进行离子反应实验时,应仔细观察反应的现象和变化,并及时记录实验结果。观察反应的颜色变化、气体释放、固体沉淀等现象有助于判断反应类型和反应的进行情况。 4. 分析实验结果和总结规律 实验结束后,应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观察到的反应现象和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反应类型和反应物的转化情况。通过总结实验结果,可以进一步理解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特点。 三、结语 初中化学中的离子反应是重要且有趣的内容,了解离子反应的知识点和实验技 巧对学生的化学学习非常重要。通过对离子反应的知识和实验的掌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提高实验技能,并且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希望本文对初中化学离子反应的知识归纳和实验技巧的介绍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归纳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归纳 化学离子方程式是化学中常用的重要工具,用于描述化学反应过程中离子的变化关系。初中化学学习中,离子方程式的归纳与记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将对初中化学常见的离子方程式进行归纳,以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是一种描述化学反应中溶液中离子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其中涉及到的离子在反应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而其他物质则不发生变化。通过离子方程式,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化学反应中离子的增减、生成和消失等关系。 一、酸碱中的离子方程式归纳 1. 酸与金属的反应:酸与金属反应会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酸 + 金属→ 盐 + 氢气 例如,硫酸 + 锌→ 硫酸锌 + 氢气 2.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会生成水和相应的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酸 + 碱→ 盐 + 水 例如,硫酸 + 氢氧化钠→ 硫酸钠 + 水 3. 酸与碳酸盐的反应:酸与碳酸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相应的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酸 + 碳酸盐→ 盐 + 二氧化碳 + 水 例如,硫酸 + 碳酸钠→ 硫酸钠 + 二氧化碳 + 水

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离子方程式归纳 1. 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 金属原子氧化变成正离子,非金属原子还原变成负离子。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金属 + 非金属→ 相应的金属阳离子 + 相应的非金属阴离子 例如,锌 + 硫→ 锌离子 + 硫化物离子 2. 非金属氧化物与金属还原反应: 非金属氧化物原子还原变成负离子,金属离子氧化变成正离子。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金属离子 + 相应的非金属阴离子→ 金属 + 非金属氧化物 例如,铜离子 + 氧化物离子→ 铜 + 氧 三、沉淀反应中的离子方程式归纳 沉淀反应是溶液中两种离子相遇,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物。 1. 两种阳离子反应: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阳离子1 + 阳离子2 → 沉淀物(相应的盐) 例如,银离子 + 溴离子→ 溴化银 2. 阳离子与阴离子反应: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初中离子知识点总结(通用5篇)

初中离子知识点总结(通用5篇) 初中离子知识点总结篇1 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初中离子知识点总结篇2 1、只能将强电解质(指溶于水中的强电解质)写出离子形式,其它(包括难溶强电解质)一律写成分子形式。如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Ca2++CO2↑+H2O 因此熟记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强电解质能溶于水是写好离子方程式的基础和关键。 2、不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反应,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如铜与浓H2SO4的反应,浓H2SO4与相应固体物质取HCI、HF、HNO3的反应,以及Ca(OH)2与NH4Cl制取NH3的反应。 3、碱性氧化物虽然是强电解质,但它只能用化学方程式写在离子方程式中。如CuO与盐酸的反应:CuO+2H+=Cu2++H2O 4、有酸式盐参加的离子反应,对于弱酸酸式根离子不能拆成H+和酸根阴离子(HSO4-除外)。如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HCO3-+OH-=CO32-+H2O不能写成:H++OH-=H2O 5、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首先写好参加反应的离子,然后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再用观察配平并补齐其它物质即可;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先写好发生水解的离子,然后确定产物,再配平并补足水分子即可。 6、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即离子方程式不仅要配平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离子方程式)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

====

55.3CO+ 2Fe2O34Fe + 3CO2↑ 七、酸、碱、盐 一、酸的化学性质 (1)酸+ 金属-------- 盐+ 氢气(见上) (2)酸+ 金属氧化物-------- 盐+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映: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映: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映: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映: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碱-------- 盐+ 水(中和反映) 60.盐酸和烧碱起反映:HCl + NaOH ==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映: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医治胃酸过量: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映: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映: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映: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映: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映:H2SO4 + BaCl2 == BaSO4↓+ 2HCl 二、碱的化学性质 (1)碱+ 非金属氧化物-------- 盐+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溶液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H2O (2)碱+ 酸-------- 盐+ 水(中和反映,方程式见上) (3)碱+ 盐--------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悬浊液与碳酸钠溶液: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解析

初中化学离子方程式解析 化学离子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中离子的生成、消失和转化的方程式。通 过离子方程式可以清晰地揭示反应中离子的变化,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机理。下面将从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概念、解析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解析。一、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概念 离子方程式包括离子反应方程和离子状态方程。 离子反应方程是以离子为单位表示化学反应发生的方程式。它将反应物和生成 物中的离子分别以化学式的形式写出,并在需要转化的离子上方用插入的方式写上电荷符号,以表示它们在反应中的变化。例如,当氯化钠溶于水中时,可以用化学方程式NaCl(s) + H₂O(l) → Na⁺(aq) + Cl⁻(aq)来表示离子反应方程。 离子状态方程是将离子反应方程中的离子状态标识出来,并以方括号的形式写 在离子前面。例如,对于上述氯化钠溶于水的反应,离子状态方程可以表示为:NaCl(s) + H₂O(l) → [Na⁺(aq)] + [Cl⁻(aq)]。 二、离子方程式的解析方法 1. 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离子种类和数目。通过离子方程式给出的化学式, 我们可以推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含的离子种类和数目。 2. 根据反应类型写出离子反应方程。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有不同的特点,例如 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推断出反应过程中参与的离子种类和数目,并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 3. 根据离子状态方程拆分参与反应的离子。离子状态方程给出了离子的存在形式,我们可以根据方程中的离子状态,以及离子的电荷来确定离子之间的转化关系。

4. 检验离子方程式的平衡性。转化的离子数目必须在方程式中保持平衡,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相同种类离子数目之和相等。 三、离子方程式的实际应用 离子方程式在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1. 酸碱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可以清晰地展示酸碱中和反应中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转化关系,帮助我们理解酸碱溶液的中和过程。 2.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可以展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帮助我们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机制。 3. 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可以揭示沉淀反应中离子的溶解和沉淀过程,帮助我们理解沉淀反应中固体产物的生成机理。 4. 电解质的电离。离子方程式可以通过电解质在水中电离的反应过程,帮助我们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差异,并解释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 综上所述,离子方程式是化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描述化学反应的工具。通过离子方程式的解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揭示离子的变化过程,并应用于各种实际的化学问题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