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与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社会保障制度与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
它的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公平的同时提高效率,保护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然而,社会保障制度与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并不容易,需要在政策设计和实施中进行细致的权衡。
首先,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公平。
社会公平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平等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服务和机会。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社会保障需要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关照,提供适当的补贴和福利。
例如,教育补助金可以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医疗补贴可以让弱势群体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这些补贴和福利的发放需要建立起公平的评估机制,确保资源分配的公正性。
然而,社会保障制度也需要考虑到效率的问题。
如果制度设计过于偏向公平,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不效率的分配。
例如,无限制的福利发放可能会让一些人丧失工作的动力,使得他们依赖福利而不是自力更生。
这就破坏了效率,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保障弱势群体的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也需要提供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人们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更好的生活。
这意味着需要建立起一套合理的评估标准,对福利发放进行限制和约束。
在平衡公平与效率的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还需要考虑到财政可持续性的问题。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税收和社会保险费。
如果制度设计过于慷慨,给予过多的福利和补贴,可能会造成财政紧张和负担加重。
因此,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时需要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
合理的财政规划和资源分配是保障制度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此外,社会保障制度还需要与其他政策相互配合,构建起一个有机的社会保障体系。
例如,教育政策、就业政策、医疗政策等与社会保障制度密切相关,相互作用。
只有在这些政策的协同推进下,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应当与教育政策紧密结合,通过提供教育补贴和优惠政策,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
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也应当与就业政策无缝对接,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支持,促进更多人实现自我价值。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既有结构性的,也有制度性的,严重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以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公平性问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还不够广泛,很多人依然无法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待遇。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城市低收入群体中,社会保障覆盖率较低,保障水平不高。
2. 缺乏可持续性: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保险基金,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这种资金来源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社会保障制度缺乏可持续性,长期来看会引发资金缺口和保险制度的不稳定。
3. 协调性问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存在缺乏协调性的问题。
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的协同合作不够密切,导致政策效果不明显,效率不高。
4. 服务水平低:社会保障制度的服务水平还不够高,有些地方使用的制度较为陈旧,操作复杂,服务质量不高。
一些社会保障机构工作效率低下,服务不及时、不周到,给群众带来了不便。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扩大保障范围: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覆盖力度,提高保障水平,让更多的人受益于社会保障制度。
可以逐步建立包括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本失业、基本生活保障等在内的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
2. 多元化资金来源:探索社会保障制度多元化的资金来源,除了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保险基金外,可以考虑引入企业和个人缴费、社会捐赠等方式,增加社会保障资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 加强协调合作: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不同层级之间的协同合作,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政策协调机制,确保各项政策的实施协调一致,提高政策效果。
4. 提高服务水平:加大社会保障机构的职能建设力度,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性

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和制度,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旨在保障个人和社会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
本文将从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公平性和效率性三个方面探讨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和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为个人和社会的利益提供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其中社会保险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对公民的一种经济保障措施,具有强制性和社会性。
在我国,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种。
此外,社会保障还包括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旨在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服务和保障。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是指制度对个体之间的资源分配是否公正。
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是最为重要的价值观。
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尽可能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而不是为了符合某些群体利益的要求而排除掉其他群体。
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有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差距的公平分配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应该尽量减少收入差距,并通过公平分配和适度调节,确保所有人享受相同的服务和保障。
这种公平的原则可以通过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
2.服务的公平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将公民的基本保障需要放在第一位,保护弱势群体和有特殊需要的人群,使其也能够享受到相应的保障服务。
3.机会平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应该成为某些人的优势,对于有特殊身份的人群,应该保持平等的机会,并愿意提供相应的帮助,将公民的保障水平提升到同样的高度。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性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指的是其对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和个人生活的贡献程度。
效率性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单元之一,需要保证成本和收益的均衡。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杜飞进;张怡恬【期刊名称】《学习与探索》【年(卷),期】2008(000)001【摘要】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建制理念,促进效率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天然属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观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以促进社会公平为根本目标和评价标准,给同类的人以同样的权利和待遇,将不同类的人的待遇差别控制在社会公认的合理范围之内并尽可能缩小这种差距.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现是:以提高制度结构的合理性和制度运行的规范性为前提,以提高社会保障需求的满足程度和社会保障资源的利用程度为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激励作用.传统社会保障制度(1949-1985)是一种低公平与低效率并存的制度安排,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改革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1986-2003)是一种从效率优先向注重公平转变的制度安排.由于过多地考虑社会保障基金收支能否平衡这个"效率"问题,过多地强调个人责任而忽略社会公平,反而使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运行出现了低效率化的倾向.现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确立了公平性的制度框架,其公平性在不断提高,但离制度所应达到的公平度仍有很大差距.因此,其自身的效率仍然比较低,对经济社会发展效率的提高也没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制度的完善和公平度的提高,效率正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我们认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是高度统一的,在实践中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是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要求在社会保障领域的价值体现.【总页数】22页(P1-22)【作者】杜飞进;张怡恬【作者单位】人民日报社,北京,100733;人民日报社,北京,100733;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北京,1008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2.1;F323.89;F840.6【相关文献】1.统筹城乡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J], 赵永红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J], 张伟;3.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J], 张伟;4.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理念研究—基于公平与效率的理论视角 [J], 王宇超;5.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公平和效率问题研究 [J], 余凌志;屠梅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探讨

会 保 障立 法滞后 ,影 响 了社 会保 障制 度的 完善 和发展 。
第二 ,保障 范 围覆 盖不 全 ,统筹层 次低 ,既难 以体 现 公平 ,
四是不 仅要 调节 收入 差距 ,更要调 节消 费差距 。如对 人们 的
财产收 入按 不 同的用途 征课 不 同税 率 的税 :对 重新投 入产 业 的财
应按 统 一 的 费率 标 准 向所 有 符 合法 律 规定 的 企 业征 收社 会 保 障
第二 ,效 率是社 会保 障 制度遵循 的 又一重 要原 则。
社会 保障 制度可 以有 效地提 高社 会 效率 。这 主要 体现 在 :社
会保 障通 过 为社会 成员提 供基 本生 活保 障 ,消除 各种 社会风 险 的 侵害 .从 而调动 社会 成员 的劳 动积极 性和 创造精 神 ,这就 为提升
先考 虑 的位置 。搞好 我国社 会保 障制 度改 革的核心 问题 ,就 是要 处理 好 公平 与效率 的关 系。从 目前 的情况 来看 ,公平 问题 已经上 升 到矛 盾的主 要方 面 ,因而 在制 度设计 上应 当把 公平 置于优 先考 虑 的位 置。只有 确 立了这样 一个 明确 的指 导思想 ,才 能对社 会保 障制度 提 出一 个科 学 、合理 的构架 。 第 一 ,坚持公 平与 效率相 统一 的原 则。
制 ,剥离 单位 的社会 保 障功能 ,强化个 人 自我保 障意识 ,按 照社
会 主义市 场经 济 的要求 建立 由国家 、单位 、个人 共担风 险 的社会 保 障机 制。 二是 建 立收 、支、 管、 投 四个环节 相分 离 的管理和 运营 机制 , 向市场化 、技 术化 和经 营化 方向迈 进 ,更好地 增进 社会 效率 。 三是 加快 社 会 保 障 立法 工 作 ,树 立 权利 与 义 务 相对 应 的观 念 ,在 更高层 次上 提高 效率 。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与公平新解_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与公平新解内容摘要: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与公平一直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就效率与公平而言,二者是一种结构性关系,可划分为三级层次结构,即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人类效率与人类公平。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既要体现公平,又要体现效率,其中的公平与效率包括两个方面,即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要体现的效率与公平,以及制度对社会发展中效率与公平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经济效率,经济公平,社会公平中国民政词典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就其内容而言,社会保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社会保障包括老年保险。
生育保险。
工伤保险。
失业保险。
家庭津贴,主要限于社会保险和救济范围;而广义的社会保障不仅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还包括更多的社会福利内容,是更全面的社会保障。
”这里的社会保障是从广义上讲的。
社会保障是属于政府的社会职能,社会保障政策作为政府公共政策的一部分是指“为解决社会问题。
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
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为主要目的,以国家的立法和行政干预为主要途径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准则。
法令和条例的总称。
”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搞清楚其中所隐藏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一、效率与公平是一种结构性关系对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往的观念要么认为效率与公平非此即彼,二者只能择其一行之;要么认为效率与公平不存在矛盾,公平的本质就在于促进效率的提高。
不过,我们听的最多的还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两相兼顾论”。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它们或者是只单纯地在同一层面谈论问题,或者是在不同层次谈论着不同的问题。
之所以如此,关键就在对效率与公平的结构性关系认识不足。
对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分析比较深入的是史瑞杰教授的观点。
他认为,效率与公平是一种结构性存在,二者可划分为三级层次结构,即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人类效率与人类公平。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摘要】本文围绕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展开研究。
在我们概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首先介绍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情况,然后深入分析了其公平和效率问题,并提出了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之道。
最后探讨了制度改革的方向。
在我们总结了公平与效率的调和之处,提出了制度完善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参考,促进社会保障制度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实现更加公平和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效率、研究、基本情况、分析、平衡、改进方向、调和、完善建议、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政策工具,而在实践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公平与效率不平衡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也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深入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找出其中的矛盾与解决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以及就业形式的多元化等因素都给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讨其平衡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了解其在公平和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 探讨公平问题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具体表现,分析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性差异;3. 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在提供保障服务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效率问题,探讨其原因和影响;4. 探讨如何在保障公平的基础上提高制度的效率性,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点;5. 提出改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方向和思路,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和建议。
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与公平性

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与公平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渐进步。
社会保障制度是扶持国家、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的重要保障。
然而,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与公平性究竟如何?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制度设计、治理效率、公共资源配置以及对经济增长的促进等。
社会保障制度是公共资源配置、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组合体,因此,只有兼具效率、公平、可持续三个特征,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1、制度设计的合理性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首先要看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也包括如何合理分配公共资源、监管机制等方面。
只有合理标准的制度设计才能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
2、治理能力的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接着要看治理能力的提升。
治理能力是体现政府统治能力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社会保障制度将会面临严重“腐败”和“滞涨”等问题。
因此,提升治理能力是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效率的重要途径。
3、公共资源配置的优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还要看公共资源配置的优化,包括财政资源、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等。
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不仅可以提供优质的服务,还可以有效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
4、对经济增长的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最终要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社会保障制度如果成功实现公共资源配置、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效益,也就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双赢。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它关系到国家的统治合法性和群众的幸福感。
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资金的合理征收与使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首先要保证资金的合理征收和使用,这是确保保障制度公平和效益的基础。
应当采取合理的征费机制,确保费用的合理负担,并保障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足够充足,使其真正照顾到社会的各类人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公平与效率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在社会保障当中,为了平抑立法滞后、区域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克服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与经济增长速度相悖现象,必须关注社会保障公平性。
有鉴于此,应实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发展战略,实行以人为本的公平与增长并重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高保障水平,转换保障策略,加大保障力度。
社会保障制度既要体现公平,又要体现效率,公平与效率是贯穿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始终的两大基本原则。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存在着不公平和低效率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更好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最终为提高中国社会保障水平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保障公平效率Abstract: Equality and efficiency are important issu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which have dialectic relations each other. In order to remove the negative infection caused by backwardness of legisla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overcome the phenomena that justice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does not keep up with the economic increase, we must focus on the justice of social security. Therefore, it seems to be more important to carry ou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equally and inefficiently and put the human-oriented development outlook concerning justice and increase in practice, which can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rmoniously, enhance the social security level and strength and switch security policy.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carnates not only equality but also efficiency, for those are the main principles in the system. However,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uch as its faultiness, low efficiency and injustice and so on. So it is much more necessary to deepen reform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which finally make a strong foundation i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he Chinese social security system.Key words: social security,equality,efficiency目录一、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1)二、公平与效率是贯穿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 (2)(一)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原则 (2)(二)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核心内容 (4)三、我国社会保障围绕公平与效率的改革及存在的问题 (5)(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5)(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公平与效率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6)四、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7)(一)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8)(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和完善保障制度 (9)参考文献 (10)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职能就是为职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建立有效的社会“安全网”,以维护社会安定,并保证国有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宜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宜的社会保障体系,关键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运动促使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改革和发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
社会保障从其建立之日起,就有互助、互济、保障公平的应有特性;公平也一刻离不开效率,缺乏效率的公平只不过是空中楼阁。
一定条件下,公平的实现有助于效率的整体提高,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现,过分偏重公平可能有损于效率,过分强调效率可能又会有损公平,并最终危及效率。
公平,从字面理解就是公正、公道及平等,但其内涵及实质却难以捉摸和理解,因为它属于道德范畴,含有伦理学的意义,并涉及价值判断问题。
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公平是一种宇宙观,是对人的角色和地位的定位概念。
每一个生物体特别是人类,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因此公平在哲学观上首先表现为一种生存权;其次,每一个人都有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公平又体现出一种劳动权。
从经济学的角度评价公平,公平包括收入均等和机会均等两个层次,机会均等通俗地说就是起点和过程的均等,在现实生活中,机会均等比收入均等更难以捉摸。
美国学者阿瑟·奥肯曾说:“缘于机会不均等的经济不均等,比机会均等时的经济不均等,更加令人不能忍受(同时,也更加可以补偿)。
”效率指的是一定条件下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率,它体现的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达到的水平。
从哲学的角度看,效率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前提性概念,整个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从而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满足人们的基础的物质需要。
社会发展的每一时期的人们总会最大效率地追求产出,降低成本,以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的物质产品,从而维持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效率是人类物质生产的主要目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是经济人,具有理性,都在追求效率最大化,降低成本,提高产出、投入比,因而效率处于经济生活的核心地位,追求效率最大化是内在的经济规律。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错综复杂,对立统一,二者互为基础,互相制约。
效率固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规律,但公平却是人类社会从过去、现在到将来的一个永恒目标。
我们不可以设想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脱离了公平,忽略了公平这个概念,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会出现什么状况。
没有公平,效率是有限的。
在人类的绝大多数历史时期,公平都是历史发展、变革的发动机。
从一种旧的公平、效率的平衡点通过变革或革命达到一种新的公平、效率的平衡点。
确是如此,每一次历史变革或革命都是公平与效率的重构,从而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线索、脉搏,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的、核心的命题。
但是,公平与效率的重构是需要极大的理性的,这种重构实际上是人类智慧的重构。
我们看到,在人类没有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内在平衡时,人类社会就会发生巨大变革或革命;当把握好、调整好时,社会就会稳定,就会减少因变革或革命导致的物质资料的损失。
公平与效率调整的结果,直接关系着人类物质资料生产的成果,关系着人类的财富积累。
可见,维护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使之协调发展,就会极大地增加社会的财富、促进社会的进步。
二、公平与效率是贯穿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一)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遵循的首要原则(1)19世纪末产生于德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其最初的设计目标是保障老年人、失业者、工伤者等社会成员的生活,以调节收入差距,调和劳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可见,其制度安排是以维护社会公平为目标的,公平是其根本原则。
社会保障制度首先在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并很快扩展到全球,尽管各国的保障制度内容、途径、方法有异,但维护公平始终是其制度选择的初衷和首要原则。
(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建立和逐步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社会公平,保证比较均衡地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需要是其第一要务。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完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就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来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通过其补偿功能,可以一定程度地促进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社会保障的“非歧视性原则”使社会任何成员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都可以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每一社会保障项目对于其适用范围内的社会成员而言机会是均等的,因而它可以促进机会公平;社会保障实质上是一种再分配政策,具有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因而它又可以一定程度地促进结果公平。
2.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遵循的又一重要原则(1)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产生之初,在其制度设计中并没有将效率纳入,这就为社会保障制度在以后的发展出现曲折埋下了隐患——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程以及风靡一时的“福利国家”在其后来出现的危机,都说明忽视效率的社会保障这一制度安排存在严重缺陷。
从70年代中期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改革和修正原来的社会保障模式,在福利领域强化市场经济因素,以提高社会保障的效率,从而更有利于整体社会效率的提高。
(2)过去我国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仅仅是“就业式保障”,城镇户口的劳动者一旦就业,就算获得了社会保障的权利,广大农民则无法享受社会保障,只能依靠“家庭式自我保障”。
这种保障以低效率为基础,追求的是低层次的所谓公平自然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更低的效率。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认识到了效率的重要性,逐步打破传统体制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提出并实践“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取向,逐步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激发了社会活力,提高了效率。
这就使新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在较高的效率基础之上,在保证公平的同时,为提升市场(社会)效率服务。
(3)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社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