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会文学:欧洲中世纪文学按性质分为教会文学、史诗与谣曲、骑士文学和城市市民文学,教会文学是公园5世纪至10世纪欧洲唯一的书面文学,主要指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出的文学作品,使用的文字主要为拉丁文、希腊文、教会斯拉夫文,基本体裁有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叙事诗、宗教戏剧等。大多取材于《圣经》,描写上帝万能、圣母奇迹、圣徒布道和信徒苦修等,用来宣传宗教教义,鼓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

物语文学:是日本特有的文学体裁,它大约出现于9世纪末或10世纪初的日本平安朝。“物语”在日语中有将发生的事向人们仔细讲述的意思。物语文学最早是故事传说、传奇之类的文学作品的概括性总称,后演变为小说。小说这种体裁在日本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叫法;古代叫“物语”,近代叫“草子”、“草纸”、“双纸”,明治以后统称“小说”。

城市文学:又称市民文学,是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感情的世俗文学。城市文学是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容主要揭露、抨击封建主和僧侣,赞美市民;主要创作手法是讽刺,风格活泼。城市文学主要形式有短小的韵文故事、长篇叙事诗、抒情诗和戏剧等。当时的欧洲,法国城市最发达,因此城市文学成就最高。

十四行诗:十四行诗起初是指中世纪流传于民间的用歌唱和乐器伴奏的短小诗歌,后来发展为欧洲的一种抒情诗——Sonnet,音译为“商籁体”。十四行诗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两节四行诗,后一部分是两节三行诗,总共十四行。文艺复兴时期,十四行诗在艺术上和表现上日臻完美,对欧洲诗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启蒙文学:18世纪的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新旧力量撞击强烈。在文化领域,全欧范围产生了被称为“启蒙运动”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表现在文学领域是针对“古典主义”的启蒙文学。启蒙文学以反封建教会为思想内容,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在体裁上打破了自古以来的诗体文学独尊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小说形式多种多样,有书信体、游记体、自传体、对话体等,以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

法国哲理小说成就最高。

浪漫主义: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浪漫主义一词来源于中世纪用各国方言写成的“浪漫传奇”,即中古欧洲盛行的骑士传奇、抒情诗等,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作为一种文艺思潮。18世纪后半期到9世纪上叶盛行于欧洲多个国家,它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高潮时的产物,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对个性解放的要求。它的主要特征是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歌颂大自然、诅咒城市文明,提倡回到自然,特别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英国的雪莱和拜伦,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以及俄国的普希金等都创作了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

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剧本的分类有很多种。可以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按场次分,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剧本的基本特征是:浓缩的反映现实生活,集中的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情节。

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3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文学思潮。这一流派在创作上侧重如实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提倡客观、冷静的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的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文学流派很快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潮。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复调式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创作上,对现实作精细的描述,同时也把注意力放在人的主观感觉上,不仅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甚至进入了深层意识的层次,这种创作风格的小说被评论界称为“复调结构”的小说样式。

自然主义:文学艺术中的一种倾向。作为创作方法,它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做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揭示人与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它兴起

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并影响到文化和艺术的许多部门。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创始人是孔德。法国自然主义运动高潮是在19实绩50至60年带涌起的。代表作是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1858年泰纳在《历史与批评文集》中第一个规定了文学上的自然主义的含义。19史记0年代下半叶左拉发表了一系列作品,系统地阐述了自然主义的文学观点和基本特征,即描绘客观现实生活、实验的方法等。此后自然主义在欧洲其他国家又掀起高潮。

唯美主义运动:兴起于9世纪后期的欧洲,认为艺术只为本身之美而存在,此运动是为了反对当时功利主义的社会哲学以及工业时代的丑恶和市侩作风而开始的。唯美树义的哲学基础源于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无目的之合目德行”的美感学说,也即审美的标准应不守道德、功利和快乐观念的影响。德国的歌德和席勒、英国的柯勒律治和T.卡莱尔、美国的爱伦.彼和爱默生发挥了这一观点,而法国的斯塔尔夫人和T.戈蒂埃以及哲学家V.库辛则普及了这个运动。库辛还在1818年创造了“为艺术而艺术”这句成语,而戈蒂埃为自己的《莫班夫人》所写的序言是提出的较早的唯美主义理论。在英格兰,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们从1848年开始撒下了唯美主义的种子。其中D.G.罗塞蒂、E.伯恩-琼斯、A.C.斯温伯恩的作品通过有意识的中世纪风格表现了对于理想美的热望,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作。王尔德的W.佩特的著作以及A.比亚兹莱德绘画也表现了对唯美主义运动的态度。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中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是19世纪末唯美主义的代表作。画家J.M.惠斯勒将这一运动培养优美的感受性的理想发展到极致。唯美主义运动注重艺术的形式美,它与法国象征主义运动关系密切,促进了工艺美术运动,并且通过20世纪艺术决定性的影响,倡导了新艺术派。

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产生于西欧的文学流派,主张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解剖和努力揭示种种社会矛盾。由于这股文学潮流对现存秩序有着鲜明、强烈的揭露和批判。因此被人们称为批判现实主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塑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