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

合集下载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1原因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1原因
—— 申谕英夷告示 “三元里之战,以区区义兵,围夷酋,斩夷师,歼 夷兵,以欵开网之而逸,孰谓我兵陆战之不如夷者?”
——《海国图志》 思考: 1、发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不用官兵,不用车帑,自己出力”? 2、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有什么特点和历史意义? 3、参观了三元里,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三、义和团反帝运动 1、兴起原因 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外国洋教势力活动猖獗
2、兴起和发展 (1)起源于义和拳,进行反清斗争。 (2)袁世凯围剿,发展京津地区。
3、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1)廊坊阻击战 (2)包围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
4、失败: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客观) 义和团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主观、根本)
提问:
灭了耶稣教。 杀了东洋鬼, 再跟大清闹。
这首歌谣讲述 了什么历史事
件?
阅读材料思考:
义 和 团 民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 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 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斯萧然。”
——义和团揭贴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场怎样性 质的运动?
“甲午一战, 唤醒中国四 千年之大梦”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 《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2)经过:1895年5月—10月 ①义军:丘逢甲、徐骧 ②黑旗军:刘永福 (3)意义:
坚持斗争了五个月,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 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 的篇章,表现了台湾人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 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元里的怒吼
1841年5 月29日,三元 里村民聚集庙 前商议抗击英 国侵略者,是 处为三元里人 民抗英誓师的 地方。1958年 11月辟为纪念 馆。

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主要方式及表现

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主要方式及表现

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主要方式及表现
①军事侵略:包括六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美日侵略台湾、俄英侵入新疆,俄国侵占伊犁、英军入侵西藏)。

②政治侵略:包括《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1861年总理衙门的设立(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19世纪末瓜分中国,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扶植军阀和寻找代理人(慈禧太后→袁世凯→段祺瑞→蒋介石),20世纪初对中国的侵略(俄国支持外蒙独立、英国企图分裂西藏,制造“麦克马洪线”、日本出兵山东、提出“二十一条”)等。

③经济侵略:英国向中国进行鸦片走私(使中国对外贸易由出超变为入超),《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开埠通商,甲午战后的侵略(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等。

④镇压革命: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破坏辛亥革命。

...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

...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具有野蛮性,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又具有先进性,两者相辅相成,使近代中国的历史跌宕起伏。

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逐步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侵华的历史.是两种文明碰撞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不断探索的历史。

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富强,是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脉络。

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应,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消极的代表中国的沉沦,积极的表示中国的崛起。

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由“天朝上国"和“世界中心"的自大态度转变为向西方学习;由单纯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到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中华文明在涤荡中得到发展,逐步向近代化转型。

本专题是中国近代现代史的主线索之一,与现实联系密切,史学功能体现明显,一直是高考命题重点。

各种题型均有涉及.特别是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

战争与和平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考点,2005年5月9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200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2006年也是朝鲜战争爆发55周年,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尤其应该高度关注。

考点一:近现代列强侵华的过程和阶段特征一、知识梳理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1840一l894)在这一时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开展并取得巨大成就.因而它们迫切要求开辟世界市场。

在长达54年的时间罩,西方列强利用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雄厚力量,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控制了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等。

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来越深地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场地。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谢谢大家!
徐集一中 吴文丽
•(2008年· 福建省漳州市) 8 .“舞动的北京”是 和平、友谊、进步的象征。某电视台准备制 作历史纪录片《1901年底的北京城》,片中 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D ) •A.圆明园已成残垣断壁 B.清政府在筹备大 量赔款 •C.驻扎有外国军队 D.东交民巷居住许多北 京居民
10、根据提示语写出历史名词 ⑴、1839年6月 林则徐 鸦片 虎门 销毁 虎门销烟 ⑵、1860年10月 英法联军 抢劫 焚 毁 损失 火烧圆明园
1、林则徐虎门硝烟 2、太平天国运动 3、左宗棠收复新疆
赢 新 湖大 得 栽 湘将 春 杨 弟西 风 柳 子征 度 三 满人 玉 千 天未 关 里 山还 。 , 。, •收复新疆 •开发新疆
•1、林则徐虎门硝烟 •2、太平天国运动 •3、左宗棠收复新疆 •4、邓世昌黄海大战 •邓世昌 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
•4 .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和深刻的历史原因是( C ) •A .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B .清朝政府坚持 闭关锁国的传统政策 •C .英国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英国工业革命 的进行急于扩大市场 •(2008年· 成都市) 5 .《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 成的严重影响是:( B ) •①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②封建经济消亡③逐渐 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④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08年· 泸州市)2.下列事件,在近代史上最早向世界显 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决心的是( A ) •A.虎门销烟 B.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台湾人民反抗日本统治 •(2008年· 浙江省宁波市)3.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回顾历史,宁波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宁波又是十 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 A) 在于( • A.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B.前者是 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C.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 D.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

列强侵略中国史实归纳[整理]

列强侵略中国史实归纳[整理]

列强侵华史(1840~1953)一、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归纳列强侵华手段多种多样。

(一)军事侵略——发动侵华战争和制造军事侵华事变:掌握:每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及标志、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等。

1、发动战争①鸦片战争(1840.6-1842.8):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1894.7-1895.4):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⑤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1937.7-1945.8):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二)政治侵略:1、强签不平等条约:掌握各条约内容及危害并能根据各条约内容进行归纳分类,如涉及割地、涉及通商口岸、涉及赔款、涉及关税和贸易、涉及传教的条约分别有哪些。

1)各时期列强强迫中国签定的条约(1)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俄《爱珲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二十一条”(6)解放战争时期:《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2)各个列强签定的条约(1)英国:《南京条约》(1842)、《南京条约》附件(1843)、《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辛丑条约》(1901)(2)法国:《黄埔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辛丑条约》(1901年)(3)美国:《望厦条约》(1844年)、《天津条约》(1858)、《辛丑条约》(1901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4)日本:《马关条约》(1895)、《辛丑条约》(1901)、《二十一条》(1915年)、(5)沙俄:《爱珲条约》(1858)、《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中俄改订条约》(1881)、《辛丑条约》(1901)、3)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类型:(1)割地类条约。

回顾与思考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几

回顾与思考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发动了哪几
三元里前声若雷,
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 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
不待鼓声群作气,
妇女齐心亦健儿, 犁锄在手皆兵器。
——张维屏《三元里》
三元里的怒吼
1841年5 月29日,三元 里村民聚集庙 前商议抗击英 国侵略者,是 处为三元里人 民抗英誓师的 地方。1958年 11月辟为纪念 馆。
直接——日军率先逃离,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最终——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投后 主 腐 战 导 降; 义 朽 争 致 )③ 制 的 这 中 李度封 一 鸿;建国 结 章②制战 局 的客度败 的 避观对的 原 战:抗 因 原 自中不 , 因 保国了 即 : 政武新 甲 策器兴根 (装的因 午 妥备资: 中 协落本① 日 、
回顾与思考: 19世纪中期至20 世纪初,西方列强发动 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 战争,中国军民有何反 映?
面对列强侵华之 时,中国军民用自己 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 民族的尊严,维护国 家的主权。历史证明, 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 族,举例说明。
学习目标:1.读课前提示:本课中中 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有哪些? 揭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序幕的 是哪一件事?在这些事件中,哪些是 属于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斗争?哪些 是属于清政府爱国官兵(或中国军民) 的斗争?
3.经过:A当地人民奋起反抗,打死数名英军,附近103乡群众包围英军,
进行猛攻,但这次英军得以侥幸逃脱。 B.5.31再次包围 四方炮台 C.英撤出虎门发出告示
4.特点: 自发性 5.意义: 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 揭开近代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 表现中国人民极力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精神

侵略与反抗

侵略与反抗

侵略与反抗专题解析: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及其影响从19世纪中期开始到20世纪初期,西方列强对中国主要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鸦片战争1.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这是根本原因,英国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向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2.过程: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8月清政府求和。

3.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抵御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也就是说落后就要挨打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在鸦片战争的基础上扩大侵略权益。

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过程: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

英法联军1860年火烧圆明园,说明了资本主义的掠夺本性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3.中国遭受劫难的主观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

(三)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后,发动了侵华战争。

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

2.过程:1894年到1895年,主要经过了黄海战役和威海卫战役。

黄海战役后,日本取得了黄海制海权;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40-1900年西方对华的侵略

1840-1900年西方对华的侵略

1840-1900年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一、学习目标: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关事实。

2、理解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四次侵略战争难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三、知识梳理1、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清朝日趋衰弱腐败,内部危机严重;②直接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

③导火线:虎门硝烟。

(2)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南京条约》(1842年8月):五亿港元(巧记)(4)《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①内容: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特权。

②影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领土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形成了“利益均沾”惯例,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共同侵略。

(5)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的变化: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成为中国人民的双重任务。

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修约”要求被拒绝。

(2)结果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

英、法、美、俄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条约内容:《天津条约》(1858年):公开行贿(巧记)《北京条约》(1860年):天天陪酒(4)影响: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的权益;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半殖民地化半封建程度加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 战 自 保 政 策 ( 妥
观 : 中 国 武 器 装 备
对 抗 不 了 新 兴 的 资
的 原 因 :
根 因 :
原 因 ,
即 甲 午 中
“靖直远接号—”——日—军叶率祖先珪逃离,北洋水师主力尚协、 落存本;① 日
3、结

最终——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4、影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3、新疆设立行省(1884)
没有左宗棠,新疆难说。 ——毛泽东
“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 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 宗棠也”。
——曾国藩
“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 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给整个世界。”
——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
左宗棠在新疆的事迹:
1、收复新疆 2、收复伊犁 3、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
春愁
邱逢甲 1896年4月17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思考: 1、台湾人民为什么进行反割台斗争? 2、面对日本割占台湾,各界人士态度 如何? 3、反割台斗争中,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
1.新疆是中国领土为什么还要收复? 2.左宗棠如何用军事手段收复新疆(伊犁除外)? 伊犁是如何收回的? 3.清政府如何加强西北的防务和管理?
1、原因:
①(根因)19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 殖民地的高潮
②(直因)俄英勾结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
2、左宗棠收复新疆:
如何收回:1875年,左宗棠奉命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 军西征。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西征清军全歼阿古柏 军事势力。1878年初,收回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收回伊犁:曾纪泽以左宗棠的军事为后盾,通过外交谈 判收回伊犁。
黄海海战片段
1.黄海海战的地位是什么?
2.北洋水师中有哪些爱国官 兵和舰艇作英勇的抵抗? 结果怎样?导致这一结果 的原因有哪些?
邓世昌之死原来是那么的悲壮:“致 远”被击沉以后,邓世昌落水,他的随 从刘忠抛救生圈给他,被他推到一邓世边昌; 左一号鱼雷艇赶来相救,他拒不上艇, 并说“吾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 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犬 游到他的身边,先是咬住他的手臂不使 他下沉,他将犬奋力推开,犬又衔住他 的发辫,使他的头露林永出升水面。邓世昌抱 定与战舰共存亡的决心,毅然抱住爱犬, 一同沉入滚滚波涛。
馆内陈列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文物史料,系统地介 绍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史实。有三星旗、大刀长矛、缴 获的英军军服、伍紫垣印章等文物与资料。另外,村口山 岗上有纪念碑一座,该馆1997年被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
知识点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反映清朝官兵为收复新疆而作出的努力
资料:清光绪6年(1880年),69 岁的陕甘总督左宗棠,抬着自己的 棺材,挥师进驻哈密,表示和外国 侵略者决一死战的浩然正气。
回顾与思考: 19世纪中期至20
世纪初,西方列强发动 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 战争,中国军民有何反 映?
面对列强侵华之 时,中国军民用自己 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 民族的尊严,维护国 家的主权。历史证明, 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 族,举例说明。
学习目标:1.读课前提示:本课中中 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有哪些? 揭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序幕的 是哪一件事?在这些事件中,哪些是 属于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斗争?哪些 是属于清政府爱国官兵(或中国军民) 的斗争?
结合《名师》P17页 课后能力培训第1题
三元里前声若雷, 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 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 不待鼓声群作气,
妇女齐心亦健儿, 犁锄在手皆兵器。
——张维屏《三元里》
三元里的怒吼
1841年5 月29日,三元 里村民聚集庙 前商议抗击英 国侵略者,是 处为三元里人 民抗英誓师的 地方。1958年 11月辟为纪念 馆。
问答题:清政府为什么决策海防和塞防并重?左宗棠如何 用军事手段收复新疆(伊犁除外)?伊犁是如何收回的?
并重原因:中国东南沿海面临危机:日本在美国的支持 下侵略台湾。为解决危机,清政府内部出现“海防”和 “塞防”之争。清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一面加强海防, 同时于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黄海海战 知识点三:黄海海战和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投后主腐战 导
1、背景: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降 )
; ③ 李 鸿
义 制 度 ;
朽 的 封 建
争 中 国
致 这 一 结
2、概况: 主要战舰和爱国官兵
章②制战局 的客度败的
“定远号”—— “致远号” —— “经远号” ——
丁汝昌、刘步蟾 邓世昌 林永升
2.时间和地点: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村
3.经过:A当地人民奋起反抗,打死数名英军,附近103乡群众包围英军,
进行猛攻,但这次英军得以侥幸逃脱。
B.5.31再次包围 C.英撤出虎门发出告示
四方炮台
பைடு நூலகம்
4.特点: 自发性
5.意义:
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
揭开近代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
表现中国人民极力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精神
万寿盛典



寿












甲午海战前, “致远”舰部分官兵合影(图中央双 手交叉站立者为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 奋勇战斗,遭日舰围攻,仍毅然指挥已受重创的“致远” 舰向日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猛冲,决计与其同归于尽, 不幸在冲击中被击沉,与全舰250余名官兵同殉于难。
①1875年督办新疆军务。②1876年率军西征,收复北疆 大部。③1877年向南疆推进消灭阿古柏主力④1878年 取得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重大胜利,粉碎了俄英 利用阿古柏分裂的阴谋。
⑤以军事实力为后盾通过外交谈判收回伊犁。1880年, 左宗棠被再次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建 立抗俄军事基地。1881年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 下,迫使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2.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原因、时间、 地点、经过、特点、意义分别是什么?
揭 开 了 近 代 中 国 人 民 反 侵 略 斗 争 的 序 幕
知识点一、三元里抗英 ——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反抗运动
1.原因:①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导火线) ②腐败的清政府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③中国人民内在的民族反抗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