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龋齿的应用体会
无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恒牙龋齿的临床观察

无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恒牙龋齿的临床观察
沈家平;张光东
【期刊名称】《口腔医学》
【年(卷),期】2001(021)004
【摘要】@@ 无创伤性修复技术(Atraumatic RestorativeTreatment,简称ART)是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早期充填龋洞的方法.
【总页数】2页(P201-202)
【作者】沈家平;张光东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10029【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
【相关文献】
1.无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齿的临床观察 [J], 田维彦
2.无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乳牙龋齿的临床观察 [J], 陈歌杨
3.无创伤性修复技术在乳牙龋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程刚
4.儿童乳牙龋齿治疗中非创伤性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 [J], 韦瑞丹
5.非创伤性修复技术对老年龋齿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J], 王晓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在龋齿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周 世 亮, 东风 , 重 阳 , . 离子 凝 同束 治 疗 消 化 道 出 血及 息 陈 刘 等 氩
肉 的 疗效 观 察. 庆 医 学 , 0 . () 1 重 2 3 23: 3 0 3 3
6 . 8
中 周现 代 医 药 杂 志 2 0 0 8年 l O月 第 1 0卷 第 1 O期 MMJ ,O t2 0 , l 1 ,N .0 C c 0 8 Vo 0 o 1
参
1
考
文
献
2
.
j
毛振彪, 黄介 飞, 静 娴 , . 镜 下 氩 离 子凝 同术 治 疗 胃肠 息 肉. 陆 等 内
世 界 华 人 消 化杂 志 .0 41 ( :8 2 0 .22 4 1 )
Jhn sW, us JnsnJ Ag npam oglt nA C i o an L i W, ase . ro ls acauao (P ) n i
g sre trlg :x ei na n l ia e p re c s Eu — ato neoo ye p r me tla d ci c l x e n e . rJGa n i
ART治 疗 适 合 于 浅 、 、 中 深龋 的 充填 , 洞 的 大 小 应 允许 龋
质 , 可 能 保 留 牙 体 组 织 , 止 龋 损 的进 一 步 发 展 , 形 不 必 尽 阻 涧
提供 足够 的机 械 嘲他 力 . 无 需 太 除所 有 的 无 基釉 。 吹 十 制 也 备后 的窝 洞 ,f底 隔 离 唾 液 。按 比例 蒯 拌 玻 璃 离 子 粘 固粉 , iJ J 把
非创伤性充填治疗技术在儿童龋病的临床评价

p i . th o d e e t o p v n i g n o rl n e t l ai si ep mep r d an I a g o f c s n r e t a d c u o i g d n a r n t r e o . s e n t c e h i i
M/ o Y n J a g Zh mi Du Bi g a ig in i n n T e Fr t e p e s i lo o h n, a g o g 5 8 0 h is P o l ’ Ho p t fF s a Gu n d n 2 0 0 S a
a c p e a a ma i r soai e te c e t t t u tc e tr tv mme .C onc us on ART s a i a t d fr c idr n a a is wi o v nin e a d wih u h r r m l i i n de meho o h l en de t c re t c n e e c n t o t l l h
M e ho s 4 r r lr - e r l hl r n we e f ld i ta mai et r t ete t d 1 7 p i y moa so 4 7 y a sod c i e r e n a u t rso ai mme Haf y a , n e r a d t e r a— ma f d l i r c v r m. l e r o e y a , n - woy a s1t e , e c n i o ffl g n o s q e tc r s w r e o d d d r g t e r vst r t o d t n o l n s a d c n e u n a i e e r c r e u i e ii h i ii e n h .Re u t S c e s rt ff i g wa 5 , 3 8 , 9 5 s l s u c s he o l n s 9 % 8 . % 6 . % i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儿童乳牙龋齿的护理配合

23 2 流 浪 乞 讨 儿 童 护 理 对 于 弃 婴 应 全 面 体 检 , 看 有 .. 查 无 危 及 生 命 的 先 天 性 疾 病 。若 生 命 体 征 稳 定 , 好 人 工 喂 做 养 。 止 过 热 或 冻伤 。 儿 童应 根 据 其 心 理 特 点 [ , 情 关 心 , 防 2同 一 以“ 姐 姐 ” 色 与 其 沟 通 , 助 做 好 个 人 卫 生 , 得 病 儿 信 大 角 帮 取 任 , 除其恐惧心理 , 消 以保 证 诊 疗 工 作 顺 利 进 行 。 ‘
猞 面洞 的成 功 率 为 7 . 。 成 功 率 为 8 . 。 结 论 治 疗 前 心 理 疏 导 可 有 效 提 高 患 儿 的 合 作 程 度 , 时 、 确 的 护 理 配 合 是 73 总 47 及 准
非 创伤 性 修 复 治疗 儿 童 乳 牙龋 齿 的 护理 配 合
朱 玲, 陆怀 秀 , 刘 宇, 明烨 , 张 刘世 森 , 惠秀 丽 , 林松 杉
( 放 军 海 军 总 医院 口腔 科 , 京 1 0 3 ) 解 北 0 0 7
摘 要 : 的 探 讨 非 创 伤 性 充 填 (ta mai rsoaietet n, RT) 术 治 疗 低 龄 儿 童 乳 牙 龋 齿 过 程 中护 理 配 合 的 特 点 和 作 目 aru t etrt rame tA c v 技 用 。 方 法 选 择 乳 磨 牙 患 龋 齿 的 儿 童 5 5例 , 用 AR 技 术 用 玻 璃 离 子 水 门 汀 充填 。记 录 每 例 患 儿 的 护 理 要 点 , 采 T 随访 患 牙 的 治 疗 效 果 。 结 果 治 疗 过 程 中 , 龄 儿 童 配 合 良好 , 有 龋 齿 的 非 创 伤 性 充 填 均 一 次 完 成 。 治 疗半 年 后 , 低 所 骆面 洞 的 成 功 率 为 9 . , O 7 邻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的临床效果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的临床效果龋齿是小儿口腔常见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钻孔取除龋齿组织,然后再通过填充材料填充龋洞进行修复。
这种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牙齿的健康组织,而且对小儿的身体有一定的伤害。
近年来,非创伤性充填技术逐渐应用于小儿龋齿的治疗,具有无痛、不创伤、不影响健康组织等优点。
本文探讨了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的临床效果。
一、非创伤性充填技术的原理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就是利用一种特殊的黏附剂将充填材料粘结在牙齿表面,从而修复龋洞。
这种技术的最大优点是不需钻孔,因此不会破坏牙齿的健康组织。
治疗过程中,医生首先利用抛光机将龋洞表面清理干净,除去阻碍黏附剂和充填材料黏结的杂质。
然后再将黏附剂均匀涂在龋洞表面,待黏附剂干燥后再涂上充填材料,最后再利用光照仪将充填材料固化并进行修整。
1、无痛治疗相对于传统的龋齿治疗方法,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不需要进行钻孔或挖龋洞,因此治疗过程中不会引起疼痛或不适感,对小儿来说十分温和。
2、不创伤传统的龋齿治疗方法需要钻孔和填充,需要破坏健康组织,而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则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它能够利用黏附剂和充填材料形成一个牢固的连接,从而进行修复。
3、保护牙齿的健康组织由于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不需要进行钻孔和挖龋洞,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牙齿的健康组织,从而减少小儿不必要的牙齿损伤。
1、美观度高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中使用的充填材料为树脂,它的颜色可根据患儿牙齿的颜色进行匹配。
因此,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对于修复牙齿的美观度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2、修复龋洞效果良好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应用于小儿龋齿的修复效果也非常优秀。
通过临床实践,可知小儿龋齿经过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修复后,不仅消除了龋洞,而且修复牢固,对龋齿的保护效果比传统的方法更为出色。
三、结语综上所述,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是一种非常适合小儿龋齿治疗的技术。
它具有无痛、不创伤、不影响健康组织、美观度高等优点,同时对于龋齿的维护和修复效果也十分出色。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儿童乳牙龋齿的护理配合探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吉林 医学 2 1年 91 2 0 ) 第3 卷第 2 期 1 7
非创伤 性 修 复治疗 儿 童乳 牙龋 齿 的护 理配 合探 析
张琼芳 ( 东省 深圳 市第 二人 民医院 中西医结合分 院 口腔科 ,广东 深圳 5 82 广 10 7)
[ 要 】目的 :分析 非 创伤 性修 复 治疗 儿 童乳 牙龋 齿 中的 护理 配合 措施 。方法 :选 取 18 摘 2 例非 创伤 性 修复 治疗 乳牙 龋 齿 的患儿 为研
Z A GO og agS eze eod e l' s i l It rt rdt nl n et n rnh e t, un dn hnhn Jo 7 H N in - n (hnhnScn P o e Ho t o ne a dTa ioa adW s r B ac D na G ag ogS eze 82) f p s pa f g e i e l 5
究对 象 ,分析 其一 般 资料 、治 疗方 法 、护 理配 合措 施及 结 果 。结果 :18 患 儿均 一次性 完 成修 复治 疗 ,随访 半 年 ,18 中19 补 料 2例 2例 0例
完 好 ,成 功率 为8 . 6 %。结论 :结 合 儿童 难配 合 、修 复过 程操 作复 杂等 特点 进 行有 针对 性 的护理 配合 能够 较好 的提 高 患儿 的配 合治 疗 , 9 顺 利完 成 修复 过程 ,提高 非创 伤性修 复 治疗儿 童 乳牙 龋齿 的成 功 率。
近 年来 ,龋 齿 的发 病 率 明 上 升 ,有 报道 称 儿 童 的 龋 齿发 病 率 高 达 7 %左 ”。 由于 儿 童 对 牙 钻 噪 声 、疼 痛 等 的不 配合 0 】 性 ,在 治疗 中的 护 理 配 合 显 得格 外 重 要 。 而非 创 伤 性修 复技 术 (R A T)是采 用 手 1器械 进行 龋坏 组 织 的清 除 ,抗 压 、黏结 、耐
补牙不用钻:ART技术

补牙不用钻:ART技术……很多人牙齿有了龋洞却不去医院看,是他们没有看牙的意识吗?是治疗牙病的费用贵,他们看不起吗?都不是。
原因是他们害怕补牙时医生用的牙钻,特别是牙钻钻牙时那种酸痛的感觉。
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能让患者把牙补好,又可以免于牙钻钻磨牙齿的痛苦呢?现在这种方法已经有了,这就是近几年来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简称ART技术。
龋病是由口腔中的致龋菌产生的酸使牙齿脱矿形成的。
龋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牙齿上有龋洞形成。
我们知道一旦龋洞形成,就必须经过充填治疗才能阻止龋病的继续发展,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咀嚼功能。
龋洞的充填治疗俗称补牙,实际上是一个手术过程。
首先应当清理创面,去除腐坏的牙体组织,然后再用充填材料进行修补。
如果不去除腐坏的牙体组织,就像在松软的即将倒塌的建筑物上对其进行维修一样,补的牙就会不结实。
因为传统的龋洞充填材料与牙体组织之间没有黏结性,医生在为患者补牙时不仅要用牙钻磨除腐坏的牙体组织,而且还需要按照设计制备成一定形状的窝洞才能进行龋洞充填,以至于在补牙时不得不磨除一部分正常的牙体组织。
在去除腐质和制备洞形的过程中,牙钻会刺激敏感的牙本质和牙髓,使患者产生酸痛的感觉,这是很多人难以忍受的。
同时高速牙钻旋转时发出的声音,也容易引起人们的恐惧。
由于采用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为患者治疗龋齿时,用的是手动器械,在去除腐质的过程中,对牙本质和牙髓的刺激很小,因此,不会使人有酸痛的感觉。
同时由于手动器械比较轻巧,操作中没有噪声,也不会造成患者的恐惧。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所用的充填材料是与牙体组织具有黏结性的玻璃离子,因此补牙时不用制备洞形,能更多地保留健康的牙体组织。
而且这种玻璃离子充填材料在凝固后还能持续缓慢地释放出氟,有助于防止被充填牙齿的进一步龋坏。
当然,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都有一定的适应症。
并不是所有的龋齿治疗都可以采用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
只有龋病只波及牙本质而且手动器械能够进入的龋洞,才能选择应用这项技术治疗。
基层医院ART技术治疗儿童龋齿临床应用分析

但牙体折裂 ;: 5充填物存在 ( 大部分或所有修复物丧失 )6 ;:
充填物不存在 , 已应用其他修 复物充填 ;: 物不 存在 , 7充填 牙 齿 己缺 失 ;: 能诊 断 。 8不
A T技术是一种无任何 令人恐 惧的 口腔操作程序 , R 特 别 易 被 儿 童 接受 。Mcoad 【】 对 乳 牙进 展 龋 研 究 中发 dnl 等 l 在 现, 只有 采 用 手 用器 械 去 除 龋 坏组 织 , 对牙 造 成 的损 伤和 引 起病人的疼痛最低 ,同时还认为不必去除所有的龋坏牙本 质。通过 2年的临床结果观察 , 充填效果是满意 的, 2年的 玻璃离于保留率达 7 .5 45 %。K m t [] o a u2用玻璃离子粘固剂 s 封闭窝沟后每 6个月评价 1 , 次 结果发现 , 年后仍有较高 3 的保 留率 7 . 出现 8 03 %, 例充填物折裂 , 2例牙 体折 裂而充 填 物 存 在 ,7例 充 填 物脱 落 , 未 发 现 有 牙髓 症 状 出现 , 1 但 无 明显继发性龋。鉴于此 , 笔者认为 : ) ( 玻璃离子于与牙釉质 1 和牙本质发生化学结合 , 提供 良好 的洞缘密合性; ) ( 由于病 2 例选择时严格筛选的病例大多为浅 、 中龋 , 尽管玻璃 离子在 凝 固过程 中 ,材料可 能引起牙髓感觉敏感 ,4 2 h后完全凝 固 , 不 会 出现 这种 反 应 , 以研 究 中 出现 的牙 髓症 状 较 少 就 所 [】 3由于玻璃离 子在其 固化后能缓慢 地从材料 中释放 3;() 氟, 以预 防和阻止龋病 ; ) ( 玻璃离子与银汞合金相 比, 4 其抗 磨 、 压性 差 , 面 有磨 损 , 至边 缘 缺 损 。 因此 , 性 能有 抗 表 甚 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龋齿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09-03-13T12:11:02.763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杂志供稿作者:陈文归翁柔慧
[导读]
陈文归翁柔慧
陆丰市碣石人民医院口腔科(广东陆丰516545)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08)5-0031-02
非创伤性充填(ART)技术主要是运用手工器械来去除龋损,不需大型牙科综合治疗台,在简陋条件下就可以进行龋齿治疗的简便和有效的途径。
我科对256例接受ART治疗3年以上的在校青少年和行动不便的离退休老干部进行了回访,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大、中、小圆刮匙1套,锐利的新月形、锄形、斧形器1套,常规洁牙器1套,口腔常规检查盒l套。
含氟的玻璃离子充填材料1套,酸蚀剂1套,釉质和牙本质处理剂1套,窝沟封闭剂1套。
1.2 方法:
先通过转动刀刃法去除无基釉扩大洞口,再用勺形刮匙进一步去除龋洞内的软龋和腐败组织、脱钙的无基釉质,尽可能保留牙体组织,阻止龋损的进一步发展,洞形不必提供足够的机械固位力,也无需去除所有的无基釉。
吹干制备后的窝洞,彻底隔离唾液,按比例调拌玻璃离子粘固粉,把充填材料置于洞型内成形,待充填材料结固后,用微型电机打磨、抛光,最后用窝沟封闭剂涂于患牙。
1.3 复查标准:
成功:充填物完整,无脱落、松动,无磨损或轻度磨损,表面光洁;无牙髓刺激症状。
继发龋:充填物完整,无脱落、松动,无磨损或轻度磨损,边缘不密合,有新龋产生,可探到明显的缺损,有或无牙髓刺激症状。
脱落:充填物完全脱落,龋洞无明显发展或有新龋产生。
2 结果
经统计,采用ART技术3年成功率达65%,继发龋23%、脱落12%,表明ART技术是一种临床上可行的新型技术。
3 讨论
随着牙科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对传统的洞型制备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人们开始从Black倡导的预防性扩展和洞型制备原则转向最小限度介入治疗和最大限度的龋齿预防治疗的新概念 [1] 。
其特点是人员配备简便,操作方法简单,治疗时间较短,为边、散、远单位、中小学生、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提供了基本的口腔医疗和保健服务。
ART技术可以同步完成龋病早期充填治疗和窝沟封闭,将预防和治疗有效地结合,使牙医能离开诊疗室,脱离牙科综合治疗台,走进学校、军营、老年公寓、福利机构、医院病房、甚至患者家中为其服务,使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肢残人、惧怕牙医的儿童和成年人 [2] ,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
在ART治疗中,应用含氟的粘结材料是很重要的。
对256例患者的回访发现,继发龋的比例仅占23%,龋患的累及面都不大,并没因为接受ART治疗,使龋病进一步发展,以致患牙不能保留的情况。
发生继发龋的牙,经过常规治疗后,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ART治疗适合于浅、中、深龋的充填,龋洞的大小应允许手工器械的进入,凡牙髓受累或龋洞角度影响手工器械进入的牙齿,不宜选用ART治疗。
对于部分老年人伴有牙周病松牙、残根、缺牙,发现龋齿时常常已累及牙髓,错过了ART治疗的时机。
因此,对边、散、远地区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定期普查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粘结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还有待提高,临床上观察,对小的或中等大小的单面洞效果较好,对大的复面洞效果较差。
调拌过程中会产生气泡,粉液比例不合适会影响材料性能及微渗漏等问题。
因此,选择ART治疗的患者,一定要有回访复查,避免治疗失败而影响或耽误了患牙的治疗,错过了进一步治疗的机会。
治疗后有牙髓刺激症状的牙,一定要改用传统的方法作进一步的治疗。
参考文献
[1]Hu JY, Chen XC, Lj YQ, et al. Radiation-induced root surfacecaries restored with glassionomer cement placed in conventional and ART cavity preparations: Results at two years. AustDent J, 2005, 50(3): 186
[2]Deery C. Atraumatic restorative techniques could reducediscomfort in children receiving dental treatment. Evid BasedDent, 2005, 6(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