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按摩图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按摩图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按摩图解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满载后期的恢复中,我们的患者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来进行一些辅助的治疗,帮助疾病加快恢复。

腰椎间盘突出按摩手法:1、弹筋法。

弹拨腰肌,以兴奋肌肉。

恢复肌纤维组织弹性。

2、揉法。

沿腰背部顺行向下到小腿部进行揉摩,以放松身体,舒通经络使气血得以畅通。

3、点穴法。

自腰部开始依次点按肾俞、环跳、承扶、殷门、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涌泉穴,以通经活络。

改善神经传导,促进神经组织恢复。

4、点按法。

点按双侧腰肌,以改变腰肌紧张状态。

5、拍打法。

是结束调整手法,用手掌掌部自腰脊部开始向下到小腿进行拍打,以宣通经络,舒筋活血,兴奋松解肌肉,使腰腿肌肉得到放松舒展。

6、摇法。

仰卧位屈膝屈髋后进行旋转摇运,以松解通利腰骶关节与椎间关节,调整关节内在平衡。

7、推法。

用双手的手掌根沿着脊拄两侧自后背部开始推至臀部,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使腰背肌肉得以调整。

8、翻身仰卧,采用捏拿法。

捏拿股四头肌,改善肌肉弹性,恢复肌张力。

9、推理法。

沿着大腿的后侧顺行向下到跟腱进行推理,使下肢整体气血流通,肌肉舒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推拿方法:1.摩肾益精:双手用力摩擦搓热,双手置身体后侧,双手掌顺时针方向搓摩双侧腰部肾腧、大肠腧30~50次。

2.按揉腰及下肢:双手置身体后侧,食、中、无名三指并拢,自上而下用力按揉患侧腰骶部、臀部及下肢后外侧肌肉3~5遍。

3.拳叩腰臀部:双手握拳置身体后侧,以拳背叩击双侧肾腧、大肠腧、环跳、秩边等处,先轻后重,轻重交替,各叩击30次。

4.擦腰及下肢:单手置身体后侧,用大鱼际或掌根擦患侧腰骶部、臀部及下肢后外侧,以局部发热为度。

5.仰卧摆腰:取仰卧位,双手握住床的两侧,左右摆动腰部,幅度由小到大,左右摆动306.牵引腰椎:双手拉住门框或双杠,利用自身重量拔伸牵引腰椎3~5分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一)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目的是改变椎向盘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减轻推向盘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消除神经根的炎性水肿。

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腰背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备受关注,本文就通过对相关研究和临床案例的分析,探讨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我们来了解一下小针刀及推拿按摩的原理。

小针刀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工具,它通过微创的方式刺激腧穴,调整脊柱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从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而推拿按摩则是通过专业按摩师手法的推拿,促进局部软组织的松解和血液循环,达到舒缓疼痛,缓解压力的效果。

除了临床研究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临床案例来看看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某位50岁的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痛苦了数年,尝试了不少治疗方法均无显著效果。

经过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后,患者的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下肢麻木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除了治疗效果,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还体现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上。

小针刀微创治疗,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伤害,术后恢复快,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而推拿按摩则是一种非药物治疗,避免了药物治疗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身体舒畅,得到放松。

我们也要认识到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治疗效果。

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需要有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按摩师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治疗技巧,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是显著的,通过对临床研究和临床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该治疗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也要认识到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注意。

希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能够为更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腰椎间盘突出症,能靠推拿按摩“按”回去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能靠推拿按摩“按”回去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能靠推拿按摩“按”回去吗发布时间:2021-10-25T07:50:27.27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2期作者:周岐云[导读]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康复医学及骨科常见的疾病现象,多见于青年、中年、以及老年患者,并且男性往往多于女性。

周岐云乐山骨科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康复医学及骨科常见的疾病现象,多见于青年、中年、以及老年患者,并且男性往往多于女性。

腰椎间盘的发病是由于椎间盘出现了退行性病变,在长时间的劳累工作,或生活中反复性的出现轻微损伤,所导致的腰腿痛现象,此类疾病常见于体育锻炼和肥胖吸烟人群。

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民间有种说法是通过推拿与按摩进行缓解。

那是不是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都适用于推拿按摩治疗呢?或者说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否依靠推拿按摩给治好呢?本文将针对这些疑问进行科普。

一、“腰椎间盘突出!”啥意思?椎间盘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奇怪的名字,腰椎间盘突出是怎么发生的呢?很简单,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有很多,如长时间从事弯腰工作的人群,并且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坐姿不当,或剧烈的咳嗽,用力排便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

很多患者并不太理解正常的腰椎间盘是什么形态,其实椎间盘是由脊柱和脊椎构成,连接于颈部、胸部和腰部。

腰间盘是相邻腰椎之间与椎骨之间极其具有弹性的盘状软体,具有较强的承压能力,能延缓一定震荡。

当这个软体遭受过度的挤压,会出现变形造成局部外突,这一现象就是腰椎间盘突出。

这种疾病会对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很多患者会引发腰部活动受限,并伴随腰腿部麻木刺痛。

严重情况会导致患者排便及排尿困难,并出现向下肢瘫痪等现象。

二、腰椎间盘突出有哪些“兄弟姐妹”?腰椎间盘的分型大致分为4种类型:(1)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此种突出症状是指,椎间盘处于均匀凸出终板边缘,且纤维环表层是完整;(2)突出型腰椎间盘,是指纤维环出现大部分破裂,引发髓核局限性凸向椎管;(3)脱出型,腰椎间盘脱出是指纤维环完全撕裂,髓核局限性推向椎管,且与后纵韧带附着;(4)游离型突出症状是指,破裂的椎间盘碎块,在穿透纤维环以及后纵韧带后,游离至椎管内,压迫马尾和神经。

“三步八法”手法推拿对腰突的护理

“三步八法”手法推拿对腰突的护理

“三步八法”手法推拿对腰突的护理发布时间:2023-02-17T07:47:36.06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0月10期作者:黄玉英[导读]“三步八法”手法推拿对腰突的护理黄玉英(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四川乐山614000)一起钓鱼的小张最近和我说了件事,单位体检时拍片发现自己有腰间盘膨出,但是医生特别轻松地说“你这病不严重,吃点药就可以了。

”小张开了一堆骨康胶囊和布洛芬,结果回家后越来越疼,一点好转都没有,直到有一天腿也开始疼,从最开始的腰疼到大腿疼,再到小腿疼,最后到市里专门的骨科医院进行检查,结果查出来是腰椎间盘突出。

一听见是腰椎间盘突出,小张蒙了,都知道腰椎间盘突出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医生连药也没有开,只说让小张慢慢养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什么是腰突,三步八法手法如何进行腰突护理,这篇闲谈也送给小张和广大腰突患者。

腰突是什么?腰椎间盘突出也被简称为腰突症,也被叫做腰椎纤维环破坏症或腰椎椎核突出症,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后,遭受外力作用,导致了脊椎内外平衡失调,出现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了神经根,脊椎或血管等组织,出现了腰疼,伴随着坐骨神经反射书疼痛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出现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自身出现退行性改变,加之某些外因,例如遭受风、寒、湿邪入侵、外伤、慢性劳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腰突?有许多朋友感觉自己的腰腿痛就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按照腰突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出现治疗不当,还耽误了病情。

那到底出现什么样的症状才算是腰椎间盘突出呢?首先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腰腿疼的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肾亏和肾虚引起的腰部酸痛,第二种为腰部肌肉受损、肌肉扭伤挫伤、腰部肌肉劳损等导致的疼痛,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说到的坐久了会腰酸背痛。

第三种才是椎间盘突出,压迫了神经根,导致了周围组织出现水肿,神经出现了无菌性炎症所导致的疼痛。

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推拿法

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推拿法

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推拿法文章目录*一、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推拿法*二、腰间盘突出做什么锻炼*三、腰间盘突出如何预防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推拿法1、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推拿法1.1、腰间盘突出患者采取站立姿势,并且患者上肢内旋,并且向后屈伸。

手腕弯屈,用中指指头肚按脊柱棘突数分钟。

然后停止。

片刻后再进行按揉,循环几次。

对治疗腰间盘突出效果不错。

坚持按摩,对缓解腰间盘突出症状效果明显。

患有腰间盘突出的患者不妨试一试。

1.2、患者采取站立姿势,把上肢下垂,然后把胳膊肘伸直,把臂膀向后做划弧圈的动作。

循环多做几次,对缓解因腰间盘突出引发的疼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同时也可以起到锻炼肩部功能的作用。

同时采用点揉和拿捏等按摩手法按摩肩井穴等肩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的畅通。

促使疼痛减轻或消失。

建议广大腰间盘突出的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可以多加练习。

2、腰间盘突出的症状2.1、下肢放射痛,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局部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常在腰背痛消失或出现。

从臀部的疼痛,逐渐辐射到大腿背面,腿外侧,有的可以发展到背部的脚,脚跟或脚,影响站立和行走。

如果突出部在中心,则在马尾神经症状,双侧投影可双侧或交替。

经常出现在腰背痛的缺失或减少也是症状之一。

2.2、腰部疼痛,多数患者数周或数月腰痛,或有反复腰痛史。

腰痛是一个重要的,严重的人可以影响和站起来坐。

一般症状缓解后,咳嗽、打喷嚏或大便时用力,可使疼痛加重。

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之一。

2.3、麻木感,病程较长,常有主观麻木感。

限于腿、脚、脚、脚的后面。

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之一。

3、腰间盘突出的高发人群年龄方面:本病多发于25-50岁的人群,占整个发病人数的75%以上,虽然这个年龄段是人的青壮年时期但,是椎间盘的退变已经开始了。

性别方面: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

这是由于男性在社会工作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比例大于女性,腰椎间盘负荷亦长期大于女性,从而导致男性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会也较多。

职业方面: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广泛地存在于各行各业中,以劳动强度较大的行业多见,此外,长期处于坐位工作的人员亦有相当大的比例患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按摩

腰椎间盘突出症按摩

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一疗程:病人伏卧,两手伸直向下。

先在背部、腰部、髋部进行大面积的表面抚摩及深度按摩,继在脊椎两侧作推压、推揉,再在突出的局部上下按压,然后直接按压突出物促其还原复位。

以上手法各作10~20次。

再选择肝俞、胆俞、三焦、关元等穴作掐、运手法的经穴按摩。

最后作表面抚摩及轻揉局部,使表皮神经知觉恢复。

本疗程约作3~5次。

操作后患者腰痛减轻,腰部活动范围加大,能支持较长时间的坐、站。

第二疗程:同样先在背、腰、髋部作大面积的表面抚摩和深度按摩,再施以抖动腰部的手法。

病人伏卧,两手抓住床沿,在背伸位下,医者将病人两小腿握着,提起引伸腰背,且向下用力拉,以增加腰椎的活动性,然后在脊椎两侧进行推压、推揉、按压,约各作10~20次后,并施以经络按摩,揉和运肝俞、胆俞、三焦俞、足三里、昆仑等穴。

最后广泛轻揉腰背部,并在腹外侧肌作捻法。

操作完后,令病人做收腹抬腿和背桥练习,连作5~8次。

当时抬腿动作过高,腰部会感到发胀,以后再作以上练习,抬腿时腰胀感觉便会减轻。

第三疗程:按摩手法及操作基本同上一疗程,但每次治疗时间可适当增长,且手法用力略较前减轻。

经穴按摩系揉三焦、肾俞和委中,掐关元、环跳、足三里、阳关、昆仑、丘墟,捻承扶,最后广泛轻揉腰背。

以后令病人按第二疗程作主动活动:即作仰卧位收腹、抬腿和背桥练习,并作伏卧位背伸练习。

本疗程约作8~10次,一切症状即可消失而痊愈。

本阶段的治疗,可每隔2~3天作一次,作毕即令病人主动活动腿及腰背,以加强萎缩的肌肉恢复正常及巩固椎间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

中医推拿常用手法1.推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2.拿法以大拇指与其他四指中的任意一指或几指相对,提拿起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一拿一放地交替进行。

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

其功能为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

腰椎间盘突出适合我的最好疗法,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适合我的最好疗法,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适合我的最好疗法,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髓索的一种疾病。

病因主要是由于腰椎长期受到不良姿势、不当重物搬运、颠簸等原因引起的。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包括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痛、麻木等。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一般可以从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四个方面进行。

一、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最常采用的治疗方式,适用于轻度或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病人。

其治疗目的是减轻疼痛、缓解症状、调整姿势以及加强腰部肌肉。

具体措施如下:1.局部热敷及休息。

热敷可缓解局部血管痉挛,舒缓肌肉疼痛。

同时,为减轻腰椎间盘间压迫,病人应保持合适的位置。

例如,在床上平躺,垫上低软的枕头。

2.腰腹肌肉锻炼。

通过对腰腹肌肉进行适当的锻炼,可提高腰椎支撑力,控制椎间盘突出的病情,减轻肌肉疼痛。

3.腰椎牵引。

长时间站立、走路等容易加重病情,腰椎牵引是通过拉伸脊柱,减轻腰椎间盘间压迫的一种方法。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采用过去的药物以减轻腰背部疼痛,具体药物有:镇痛剂、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

在采用药物治疗时,应按医生要求正确用药,避免随意超量或长时间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甚至药物依赖。

三、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外部物理手段加速病情的康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针灸理疗。

它的作用因人而异,有的人一般会感觉舒适,要求不如愿时,会出现反胃、咳嗽等症状。

2.拔罐理。

是在脊柱病区进行的一种吸引治疗,对于治疗腰间盘突出,缓解椎间盘突出疼痛效果颇佳。

3.按摩推拿。

对于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常常会感到区域异常疼痛。

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可以起到缓解症状和舒缓神经的作用。

四、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最后的选择,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和物理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

手术方法目前主要有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两种,无论何种手术方法,都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并需麻醉、手术后恢复等相关措施。

注意事项:1.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坐、站或卧床等,以免加重病情。

腰间盘突出按摩推拿法

腰间盘突出按摩推拿法

腰椎间盘突出按摩推拿法【摘要】目的:总结按摩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按摩推拿治疗。

结果:100例病人,好转63例,无效37例。

结论:采取按摩推拿法可以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千草堂筋骨康保健液,治疗效果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的常见病,也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破裂脱出在椎管内,导致邻近的神经根刺激或压迫。

出现临床表现腰疼,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

1.治疗方法:辅助手法:患者俯卧位,操作者运用滚、揉、拿、捏手法循环按摩。

按阿是穴、肾俞、膀胱穴、环跳、委中、承山穴位。

到达整脊理筋、祛瘀活血、行气止痛。

补肾壮腰的目的,松解椎旁肌肉组织。

滚动法:操作者在患者背腰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由上至下,直至下肢承山穴以下,反复5次,在腰部可以反复屡次。

扳动法:操作者屈膝屈胯,患者仰卧位,操作者用一只手抓住患者肩后部,用另一手骶前上棘,两手用力向反方向扳动。

操作时听到响声。

卧硬板床休息。

按压发:患者仰卧,两手把住床头。

助手站立患者床前拉住腋部,另一助手拉住患者脚踝。

两端拉伸牵引约1O分钟操作者用拇指手掌按压椎旁压痛点。

疗效断定:治愈:腰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80。

以上,可以劳动。

无效:腰痛减轻,腰部活动改善,病症、体征无改善。

2.结果:按摩推拿可以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在此根底上,加以使用中药涂抹按摩推拿效果更佳,千草堂筋骨康保健液具有祛瘀止痛,舒筋活络,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患者可以加以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摩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李金岭
【论文摘要】目的,观察用按摩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方法采用揉、按、滚、拿法及点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

结果症状消失52例,好转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

结论按摩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按摩手法、点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的变性、破坏、髓核从损伤的纤维环处膨出、突出,其突出的部分和变性的纤维环引起脊髓、马尾神经、腰神经根的压迫刺激症状,或者是因髓核的变性,软骨板也相继变性,以致髓核突向椎体内。

临床主症为腰痛及下肢放射痛。

本症在按摩临床中十分常见,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好发于20-40岁之间,典型的髓核突出症也不容易发生于老年人。

临床以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多见,偶见于腰3、4椎间盘突出。

【病因机理】发生本病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内因是椎间盘本身退行性变或椎间盘有发育上的缺陷;外因则有损伤、劳损及受寒着凉等。

1、外伤劳损尤其是积累性劳损,是引起纤维环破裂的重要原因。

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后薄前厚,当人们在向前弯腰时,髓核就向后方移动,由于受到体重、肌肉和韧带等张力的影响,髓核产生强大的反抗性弹力,这反抗性弹力的大小与
负重的压力成正比,在此情况下,如果这种力量过大,或椎间盘纤维环本身已有缺陷,就可能使髓核冲破纤维环面向侧后方膨出或突出,引起神经根、马尾或脊髓的压迫症状。

2、受寒有不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无外伤史及劳损史,只有受寒着凉。

其原因可能由于椎间盘有发育上的缺陷,受寒后使腰背部肌肉痉挛和小血管收缩,影响局部的血循环,继而影响椎间盘的营养。

同时肌肉的紧张痉挛可增加对椎间盘的压力,特别对已有变性的椎间盘,可造成更进一步的损害,致使髓核突出。

【临症表现】
1、腰部疼痛多数患者有数周或数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复腰
痛发作史。

2、下肢放射痛凡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者,一侧下
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

3、腰部活动障碍腰部活动在各方面均受影响,尤以后伸障
碍为明显,少数患者在前屈时明显受限。

4、脊柱侧弯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

侧弯的方
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经根的关系。

5、主观麻木感病程久者,常有主观麻木感。

多局限于小腿
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底。

6、患肢温度下降。

不少患者患肢感觉发凉。

【检查】
1、触诊在腰4.5、腰5骶1、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用力按
压时,可引起放射性疼痛的加剧,在居髎、环跳、委中、阳陵泉、绝骨等穴也常有程度不同的压痛或串痛、串麻等现象。

2、腰脊柱姿势由于椎间隙变窄,使椎体间原有的解剖位置发生变异,使脊柱的正常生理曲线发生变化。

同时,也由于机体保护性的避痛作用,表现为避免压迫脊神经而发生的躯干的姿势变化,其表现有脊柱侧弯成角、变直、后凸畸形等。

3、直腿抬高及加强实验阳性。

【一般资料】
病人均为康复中心患者,98例中,男63例、女35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72岁,病程最长者19年,最短者5天,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有腰椎间盘突出。

其中腰椎间盘左侧突出的有59例,右侧突出的36例,双侧突出的3例。

突出部位中3、4腰椎膨出的11例,4、5腰椎突出的41例,腰5骶1突出的46例。

症状表现为腰不能后伸59例,前屈后伸都受到限35例;伴有骨质增生37例。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揉、按、滚、拿法于腰臀部及患侧下肢中度轻手法让患者感觉稍痛即失,反复施术约15-20分钟,再拿揉腰俞、命门、风市、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等穴,加深其强度,以舒筋活血。

1、抖下肢,患者俯卧位,双手抓床头,医者双手握住患肢脚踝,缓缓用力牵拉,同时上下小中幅度抖动,以增大脊柱间隙,松解粘连,使突出物回纳。

2、后伸揉腰法:
患者俯卧位,一手托起患侧下肢抬高到一定高度并做外展动作,使髋关节后伸,医者另一手以滚法滚揉患处,使突出物回纳,治疗时根据患者症状不同选用。

最后于患者腰臀部及患侧下肢部位施滚,拿揉等缓解手法,点揉患侧环跳、风市、委中、承山、昆仑、太溪、太冲结束。

上述方法每日一次,10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卧硬板床休息,并注意局部保暖。

【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伤科按摩学》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正常工作;2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3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治疗结果】:本组98例,治愈病症体征完全消失,直腿抬高在80°以上,可恢复原工作的49例,点50%;显效: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直腿抬腿高超过70°,可恢复原工作的33例,占35%;好转:症状体征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可参加工作的9例,占1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不能参加工作的5例,总有效率为95%,
典型病例:例1赵XX,女39岁,银行职工,2010年3月8日初诊。

主诉:腰部疼痛多年,1个月前疼痛加剧,左下肢放射痛至小腿外侧,翻身、行走困难,生活不能自理。

查体:腰椎生理曲度消失,L4-5压痛明显,脊柱韧带僵硬,直腿抬高试验左(+),运动障碍。

CT片示:L4-5间盘向中央突出,L5-S1间
盘突出,硬膜囊受压。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采用上述方法治疗26次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疼的主要原因之一,常使人们丧失劳动能力,严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临床常用康复按摩手法和医疗按摩手法。

人体的脊柱是由骨性椎体、椎间盘及脊髓构成,它的稳定性有赖于周围各种韧带及肌肉组织的保护。

突出物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从而使神经的兴奋性增强、致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生痉挛、神经根受压迫、出现腰肌疼痛性痉挛。

点、按、推、揉椎体旁肌等,可使肌肉痉挛得到松解,提高椎旁肌肉的兴奋性,从而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减轻对神经干、脊神经后支、背根神经节、窦椎神经的刺激,使腰疼症状得到改善。

通过临床实践证明,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治疗过程中,嘱患者勿抬、挑重物,忌剧烈活动等,以防再次复发。

【参考文献】《伤科按摩学》主编郭振芳,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