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玉米品种比较试验记载与报告

合集下载

一个45份材料的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一个45份材料的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一个45份材料的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报告作者:薛美琼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6期薛美琼(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玉溪 653100)摘要: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做了一个含45份材料的玉米品种比较试验,以当地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会单4号为对照,从株高、穗位、穗高系数、单穗重、出籽率、标准含水量产量、穗腐病等性状的表现进行了报告。

以产量为主要指标得出8个品种显著优于对照的结论。

关键词:玉溪;玉米;品种比较试验1 试验目的在当地生产条件下,鉴定试验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

以便筛选出适合当地的高产、稳产、适应性强、抗病优质的新品种。

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材料2.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处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研和镇,海拔1650m,年均温16℃,长70m,宽22.3m。

东南西北走向,东南面为一堵2m高的围墙,西北面为2m宽的通道,其余两面为大田。

地力良好,土壤肥沃为沙壤土,前茬是西兰花。

2.1.2 试验材料。

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试验品种45 份,从1到45顺序编号。

对照品种为玉溪本地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会单4号)。

2.2 试验方法2.2.1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准间比设计,试验材料顺序排列,对照间布其中,每排列10个材料就作一次转向,使实际种植宽度不超过40行。

试验地分4长条,每条长70m,宽5m。

以0.6m的行距开种植沟,每条区100行,每行5m,其余留空为围墙遮荫区。

每小区4行,种植一个处理的一个重复,共46个处理,2次重复。

试验地两端的4行及两侧4行种植当地对照(CK3,CK4)为外保护区。

单株种植,株距0.25m,每行20株。

每小区采考中间两行的32株,每行16株,行端两株为内保护区。

种植密度60000株/hm2,干籽单粒直播,采用手工点播的方式,胚面与行向平行,保证出苗后叶片展开方向与行向垂直。

2.2.2 田间管理。

据当地中等以上种植水平进行管理。

4月10日整地,17日开种植沟;4月19日播种;5月15日除草,视苗情追苗肥一次,用NH4HCO3约225kg/hm2浇施;6月7日,2/3品种达大喇叭口期视苗情中耕追肥一次,用NPK三元复合肥150kg/hm2,尿素约60kg/hm2沟施;期间见干灌水;以出现黑层为成熟标准,各品种见熟分期采收。

20140401—玉米品种比较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2014415165717

20140401—玉米品种比较试验调查记载项目及标准.-.2014415165717

国家普通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预备试验调查项目和标准A.1 物候期A.1.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下同)。

A.1.2出苗期:小区有50%穴数的幼苗出土高度2-3cm的日期。

A.1.3吐丝期:小区50%以上的雌穗吐出花丝的日期。

A.1.4抽雄期:小区50%以上的植株雄穗顶端露出顶叶的日期。

A.1.5成熟期:小区90%以上果穗的籽粒出现黑层的日期。

A.1.6生育期:出苗至成熟的生育日数。

A.2 农艺性状A.2.1 株型:吐丝后目测,分平展、半紧凑、紧凑型三种。

A.2.2 株高:乳熟期连续取小区内正常的植株10株,测量地表到雄穗顶端的高度,求其平均值,用cm表示,保留整数。

A.2.3 穗位:同时测量地表到最上部果穗着生节的高度,求其平均值,用cm表示,保留整数。

A.2.4 倒伏率:乳熟末期,植株倾斜度大于45度但未折断的植株占该试验小区总株数的百分率。

A.2.5 倒折率:乳熟末期,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占该试验小区总株数的百分率。

A.2.6 空秆率:收获时调查不结果穗和果穗结实20粒以下的植株占全区总株数的百分率。

A.2.7 双穗率:收获时调查结有双穗(每穗结实20粒以上)的植株占全区株数的百分率。

A.2.8 幼苗叶鞘色:绿色、紫色等。

A.3 果穗性状(计产样本穗由大至小排列,取代表性的10穗测量1-6项)A.3.1穗长:穗基部到顶端的长度,求其平均值,以cm表示。

A.3.2穗粗:果穗头尾相间排成一行,测量果穗中部长度,求其平均值,以cm表示。

A.3.3秃尖长:果穗顶端不结实部分的长度,求其平均值,以cm表示。

A.3.4穗型:筒型、锥型。

A.3.5穗行数:果穗中部的籽粒行数,求其平均值并标明行数变幅。

A.3.6行粒数:每穗数一中等长度行的粒数,求其平均值。

A.3.7粒色:黄、白、橙红、黄白等。

A.3.8粒型:硬粒型、半马齿型、马齿型,以果穗中部籽粒为准。

A.3.9轴色:红、紫、粉、白。

玉米同田对比试验报告5篇

玉米同田对比试验报告5篇

玉米同田对比试验报告5篇第1篇示例: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全国各地。

为了探索更有效的种植方法,我对玉米同田对比进行了试验。

一、试验设计1.1 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比较同一块田地内不同的玉米种植方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而找出最适合该地区的种植方式。

选取了同一块田地分别进行传统种植和现代种植两种方式的对比试验,其中传统种植采用传统的施肥、浇水、除草等方式,现代种植采用新型农业技术和设备进行管理。

在同一块田地上划分为两份,分别进行传统种植和现代种植的处理。

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对两组样品进行相同的管理,如施肥、浇水、除草等。

1.4 数据收集在玉米成熟后,对两组样品进行收割,并测量玉米的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二、试验结果2.1 产量对比经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现代种植方式下的玉米产量明显高于传统种植方式,平均比传统种植方式多出20%。

在品质方面,现代种植方式下的玉米颗粒饱满、颗粒大小均匀,而传统种植方式下的玉米颗粒大小不一,品质参差不齐。

2.3 经济效益对比以产量、品质和成本等因素为依据,经济效益方面现代种植方式明显优于传统种植方式。

虽然现代种植方式的成本略高于传统种植方式,但由于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总体经济效益更高。

三、结论通过玉米同田对比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3.1 玉米的现代种植方式能够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3.2 在选择玉米种植方式时,农民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种植方式。

3.3 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大现代种植方式的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玉米同田对比试验为我国玉米种植技术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了有益参考,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为我国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2篇示例:玉米同田对比试验报告一、引言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应用领域。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农业科研人员一直在进行各种试验研究。

玉米不同品种不同密度比较试验总结

玉米不同品种不同密度比较试验总结
选 适合 共青 农 场种植 的玉 米密度 及 验证 同一 品种不 同密 度 和不 同品 种不 同密 度对 玉 米 产 量 的影 响 , 农 场 于
2 0 1 1年 对两 个 品种 的密度 情 况进 行 了试 验 , 现将 试验 情 况 总结 如下 。
1 试 验 材 料 与 方 法
试 验地 于 2 0 1 1年设 在 黑龙 江省 共青 农 场农 业科 技 园 区 , 前 茬 为玉米 , 土壤 为暗 棕壤 , 秋 翻地 秋起 垄春 施
( 1 . 黑 龙 江 北 大 荒 农 业 股 份 有 限公 司 八 五 四分 公 司 , 黑龙江 虎林 1 5 8 4 0 3 ; 2 . 黑龙 江 垦 丰种 业有 限公 司 庆 丰 分公 司 ) 摘要: 通 过 在 水 稻 8叶 期 喷 施 硼 肥 试 验 , 结果表明 , 和 对 照相 比 , 各硼肥处理提 高植株 的抗逆性 , 减 轻 了病 害 的
1次 。 田间 管理 良好 。
2 试 验 结 果 与 分 析
2 . 1 物 候 期 调 查
玉米播 后 气温 适 中 , 两 个 品种 出苗 均较 齐 , 处 于拔 节 、 抽雄 、 吐 丝期 时气 候条 件 均较好 , 阳光 充足 , 温度 适 宜, 雨 水充 沛 , 对玉 米生 长 产生 了 良好 的态 势 。 2 . 2 病 虫害 调查 2 0 1 1 年 玉米 病虫 害 发生 情况 较少 , 主要 发生 的病 害有 玉 米大 斑 病 、 北 方 炭 疽病 , 大斑 病 发生 高 峰期 为抽
密” 的栽 培模 式 , 现 已成 为共 青农 场 主栽 品 种之 一 , 同 时它 的种 植不 仅 降低 了德 美亚 1 号 种植 面积偏 大 、 易感
病 的风 险 , 而且 为种 植 户带 来 了更好 的经济 效益 。哲单 3 7号 也 是适 合 共 青 农 场积 温 种 植 的玉米 品种 , 为筛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1. 试验目的:选择2—10个玉米品种在同一块地种植,在栽培管理上统一管理,选择最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水肥条件下,能够最高产、高效的玉米品种。

2. 参试品种:现有的品种由新玉45号、KX1568、KX3564、吉祥一号、天山2号、新饲玉7号(XS7128)、张玉1233、巡天16号、中良909。

3. 试验设计:这9个品种随机排列在大田播种,排列为从西往东一号品种排到:新玉45号、KX1568、KX3564、吉祥一号、天山2号、新饲玉7号(XS7128)、张玉1233、巡天16号、中良909。

每一个品种播种面积不小于3亩。

4. 试验地点及基本情况:4.1 试验地点:奇台县坎尔孜乡东坎尔孜村,试验农户:艾斯卡尔。

4.2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经土壤化验结果该地块土壤中碱解氮100克/公斤,有效磷10.6,速效钾309,有机质26.1。

4.3 试验主持人:高亚汗、试验技术指导人:依明江。

5. 田间管理:验地试田间管理与大田相同,4月18日机械铺摸播种,播行50—40厘米,采取宽窄行,株距22厘米。

从西往东排列新玉45号、KX1568、KX3564、吉祥一号、天山2号、新饲玉7号(XS7128)、张玉1233、巡天16号、中良909,亩播量3公斤。

5月4日出苗,5月14~15日间定苗,5月9日和19日进行两次中耕,5月4日喷施除草剂天仙配亩用量50克,因玉米对除草剂有敏感性打完此药后在玉米田里有了多多少少的影响,对新玉45号特别敏感,玉米损害率达到30%左右。

6月10日进行机械施肥,化肥用量硫酸钾3公斤,二铵13公斤三料10公斤。

6月20日灌头水,全生育期灌7次水,6月25日玉米长到小喇叭口期时,为防治玉米螟的危害,用呋喃丹投入。

7月10日为防治野蛮的危害结合灌水灌水口放入锐劲特,亩用量为200克。

9月10 成熟,9月15日收获。

6. 调查及结果:试验地出苗后每三天观察一次进行记载,每个处理中去三个点,定点调查,点上调查记载。

安哥拉大豆品种比较试验记载与报告

安哥拉大豆品种比较试验记载与报告

安哥拉大豆品种比较试验记载与报告国别:安哥拉年份: 2012年单位:马兰热黑石农场负责人:段震宇、李涛、兰红玉1、试验点情况:试验地点:马兰热黑石农场海拔: 1200m 2、试验设计情况小区面积:21.6m2行长: 6m每区:9 行行距:0.4m 密度: 16675株3、试验期间气候情况(含自然灾害)自2011年11月5日-12月7日期间降雨正常,基本符合种植要求,期间月平均累计降雨量74mm左右,12月8日-2月5日基本无降雨(仅1月7日有一次有效降雨,为12.4mm),造成大豆试验所有参试品种在开花期-成熟期没有雨水灌溉,大部分品种不能正常地灌浆,存在落花现象,籽粒不饱满,严重减产。

4、田间管理情况前茬作物:玉米肥力:一般土壤类型:沙壤土播种时间:2011年11月05 播种方式:人工点播间定苗期:2011年11月16 间苗次数:1次中耕除草:第一次,11月25日,人工铲除。

第二次, 1月5日,人工铲除。

种肥: 25.5kg(N:P:K=12:24:12)追肥:第一次追肥,11月27日,大豆具有三个三出复叶时开沟追施尿素,用量为5公斤/亩。

第二次追肥,12月7日,大豆于开花前期开沟追施尿素,用量为10公斤/亩。

打药、喷叶面肥:第二次:11月25,大豆具有两个三出复叶时喷施1%浓度尿素叶面肥。

第二次: 11月25,大豆具有两个三出复叶时喷施阿维菌素1000倍液,防治田间害虫。

灌排情况:此试验完全依靠自然降水进行灌溉,大豆生育过程中降水情况见下表,数据不全(12月29日-12月31日,1月29日-1月31日,2月1日-2月2日气象数据没有)是因为气象站调试时采集数据有误。

收获期:2012年2月上旬(品种间成熟期相差较大)大豆生育过程中降水情况记录表日期日降雨累计降雨雨日期日降雨累计降雨雨日期日降雨累计降雨雨量/mm 雨/mm 量/mm 雨/mm 量/mm 雨/mm2011/11/5 22.1 72.9 2011/12/1 0.0 72.0 2012/1/1 0.0 15.0 2011/11/6 13.4 2011/12/2 10.8 2012/1/2 2.02011/11/7 3.9 2011/12/3 12.9 2012/1/3 0.02011/11/8 0.0 2011/12/4 19.7 2012/1/4 0.22011/11/9 0.0 2011/12/5 0.0 2012/1/5 0.02011/11/10 0.7 2011/12/6 5.2 2012/1/6 0.02011/11/11 0.0 2011/12/7 16.1 2012/1/7 12.42011/11/12 2.6 2011/12/8 0.1 2012/1/8 0.02011/11/13 0.0 2011/12/9 0.0 2012/1/9 0.02011/11/14 5.0 2011/12/10 0.0 2012/1/10 0.02011/11/15 0.0 2011/12/11 0.6 2012/1/11 0.22011/11/16 0.9 2011/12/12 0.0 2012/1/12 0.02011/11/17 0.3 2011/12/13 0.0 2012/1/13 0.02011/11/18 15.8 2011/12/14 0.0 2012/1/14 0.02011/11/19 0.1 2011/12/15 0.0 2012/1/15 0.02011/11/20 0.0 2011/12/16 0.0 2012/1/16 0.22011/11/21 0.0 2011/12/17 0.0 2012/1/17 0.02011/11/22 0.1 2011/12/18 0.7 2012/1/18 0.02011/11/23 0.1 2011/12/19 0.9 2012/1/19 0.02011/11/24 0.0 2011/12/20 2.0 2012/1/20 0.02011/11/25 0.0 2011/12/21 0.0 2012/1/21 0.02011/11/26 0.0 2011/12/22 0.5 2012/1/22 0.02011/11/27 5.2 2011/12/23 2.5 2012/1/23 0.0 2011/11/28 0.2 2011/12/24 0.0 2012/1/24 0.0 2011/11/29 2.5 2011/12/25 0.0 2012/1/25 0.0 2011/11/30 0.0 2011/12/26 0.0 2012/1/26 0.02011/12/27 0.0 2012/1/27 0.02011/12/28 0.0 2012/1/28 0.0 5、观察记载物候期记载表田间调查表室内考种表产量结果表注:每小区收获中间3行计产。

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报告

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报告

2017 年第 10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126科研◎试验报告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报告刘 燕玉米以抗性强、适应性广为优势,是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兼用作物,近年来,食品业、工业、畜牧业都有以玉米为原料的深加工行业,使玉米的经济价值持续增高,进而玉米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加,已成为长子县种植面积最大农作物,但是,连续种植同种品种,出现了品种退化,造成产量低、品质差等现象,选择玉米品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为满足农民朋友需求,推广适宜品种,特做此试验。

经过广泛征求农户意见,录求专家意见,最终确定玉米10个玉米品种(屯玉99号、晋单73号、先玉987、先玉508、先玉335、大丰30、迪卡516、西旺3008、登海605、登海618)。

该试验通过对选出的10个玉米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并从株高、穗粒数、产量、品质等综合表现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新品种,此试验可为玉米品种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1 试验名称玉米品种对比试验2 试验目的通过不同玉米品种的对比试验,筛选出在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且综合性表现良好的的玉米新品种以便在我县推广应用,从而提高我县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3 试验情况3.1 试验基本情况3.1.1 试验地块。

试验于4月30日开始,试验地点:山西省长子县石哲镇西汉村,石哲镇西汉村位于长子县城东北方向,全村耕地面积4200亩,是我县农民种植积极性高,玉米种植面积较大村,有较好的辐射推广作用的村,该村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年日照时数平均2565小时,年无霜期143~196天,全村内无污染,土壤肥力水平中等, 前茬作物为露地尖椒。

3.1.2 试验材料。

屯玉99号、晋单73号、先玉987、先玉508、先玉335(对照)、大丰30、迪卡516、西旺3008、登海605、登海618共10个。

3.1.3 试验设计。

2016年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2016年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曙光农场试验站,位于东经130°31′、北纬46°18′,海拔210m,地势 平坦。土壤类 型 为岗地白浆土,耕层 25cm,肥力 状况中 等,前 茬作 物 为 玉米,采取秋 整地、春起 垄。年 降雨量 358~836mm, 平均535.1mm。平均气温2.7℃,≥10℃ 活动 积温在 2533℃ 左右,无 霜期 106~160d,平均 133.1d,属 黑 龙 江 省 第 二 积 温 带 下 限 、第 三 积 温 带 及 第 四 季 温 带 上 限 。
收 稿 日 期 :20171123
· 24 ·
现 代 化 农 业 2018 年 第 2 期 (总 第 463 期 )

c.绿单2 出苗整齐,幼苗长势较弱,植株抗倒伏能力较强,熟期较对照 相同,株高 较对照矮 25cm,穗位 高较对照高5cm,穗长较对照长1.3cm,百粒重较对照低3.2g,产量性状 表现较好,行粒数 较对 照多 3.4 粒, 空秆率高,穗行数较对照多,秃尖较 对 照 长 1.1cm,比 对 照 减 产 12.1%,产 量 居 第 10 位。 综 合 评 价:该 品 种 子 粒 半 硬 粒 型 ,穗 长 、百 粒 重 高 、行 粒 数 多 、但 抗 倒 伏 能 力 强 ,适 宜 机 械 收 获 ,产 量 偏 低 ,子 粒 后 期 脱 水 慢 ,不 建
性 能 力 较 强 ,适 宜 机 械 收 获 ,该 品 种 为 第 1 年 试 验 种 植 ,建 议 翌 年 继 续 试 验 。
j.垦单26 出苗整齐,幼苗长势中等,植株抗性能力较强,熟期与对 照晚 3d,株高 较对照高 2cm,穗位高 较 对 照 低 11cm,穗 长 较 对 照 长 1.1cm,百 粒 重 较 对 照 低 4.7g,行 粒 数 较 对 照 多 2.9 粒 ,空 秆 率 3% ,秃 尖 较 对 照长0.4cm,产量比对照减产5.4%,产 量 居 第 7 位。综 合 评 价:该 品 种 抗 性 能 力 较 强,秃 尖 少,适 宜 机 械 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哥拉玉米品种比较试验记载与报告
国别:安哥拉
年份: 2012年
单位:马兰热黑石农场
负责人:段震宇、兰红玉、李涛
1、试验点情况:
试验地点:马兰热黑石农场海拔:1200m
东经: 15°41′南纬:9°42′
2、试验设计情况
小区面积:22.5m2 行长:6m
每区:5 行行距:0.75m
亩株数: 5000株
3、试验期间气候情况(含自然灾害)
自2011年10月20日-12月7日期间降雨正常,基本符合种植要求,期间月平均累计降雨量74mm左右,12月8日-2月26日基本无降雨(1月7日降雨量为12.4mm,2月25日降雨量为18.4mm,为有效降水),造成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所有参试品种在抽雄期、吐丝期、灌浆期没有雨水灌溉,大部分品种不能正常地抽雄、吐丝,存在抽雄提前结束、吐丝期延迟的现象,花期不协调,果穗较短小,籽粒饱满度不高,千粒重较低,严重减产。

4、田间管理情况
前茬作物:玉米肥力:一般土壤类型:沙壤土
播种时间:2011年10月29 播种方式:人工点播
间定苗期:2011年11月11 间苗次数:1次
中耕除草:(次数、方法、日期)
种肥: 25.5kg(N:P:K=12:24:12)
追肥:(肥料名称、次数、日期)
第一次追肥,2011年11月24日,玉米处于拔节期时机械追施复合肥
(N:P:K=12:24:12),用量为23.6kg/亩。

第二次施追肥,2011年12月6号,玉米处于大喇叭口期是打孔追施尿素,
用量为25kg/亩。

打药、喷叶面肥:(时间、次数、药品名称)
第一次:2011年11月25日,玉米处于拔节期时,喷施1%浓度尿素叶面
肥及阿维菌素1000倍液,防治田间害虫。

第二次:2011年12月1号,玉米处于小喇叭期时,喷施1%浓度尿素叶
面肥及0.1%浓度的洗衣粉(尿洗合剂)。

灌排情况:(时间、次数)
马兰热农场试验地各作物试验期间无灌溉条件,主要依靠自然降水来满
足作物正常生长需要,马兰热农场土壤属于沙壤土,持水能力较弱,雨季没
有出现涝害。

收获期:2012年2月上旬-中旬(品种间成熟期相差较大)
5、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各品种生育期内气象资料:
马兰热黑石农场2011年11月份气象资料
马兰热黑石农场2011年12月份气象资料
马兰热黑石农场2012年1月份气象资料
马兰热黑石农场2012年2月份气象资料
6、观察记载
田间物候期记载表
田间性状调查表
室内考种表
百度文库
12
产 量 结 果 表
品种名称 亩收获株数(株)
I/kg II/kg III/kg Tt/kg Xt/kg 亩产量 (kg ) 位次 备注
新玉15 3687 3.22 2.91 3.69 9.82 3.27 161.69 8 安1303亩株数较低,主要原因是由于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造成的。

新玉28 4050 2.36 3.94 3.87 10.17 3.39 167.63 5 石玉905 3869 3.12 2.87 2.89 8.88 2.96 146.19 10 郑单958 3819 4.74 5.56 4.34 14.64 4.88 241.00 1 新玉31 2881 3.77 3.51 3.98 11.26 3.75 185.28 3 SC704 3967 2.76 3.84 3.34 9.94 3.31 163.61 7 ZM (安哥拉) 3045 1.51 1.25 2.46 5.22 1.74 85.91 13 SAM-3(安哥拉) 3753 1.97 1.68 1.40 5.05 1.68 82.99 14 安小黄(安哥拉) 2963 1.61 2.06 1.63 5.30 1.77 87.21 12 安黄(安哥拉) 4148 1.42 0.75 1.26 3.43 1.14 56.42 16 安徽1303 774 1.59 1.57 0.86 4.02 1.34 66.04 15 安徽1305 2469 3.34 2.99 3.74 10.07 3.36 165.78 6 安徽1301 3951 3.85 3.95 3.64 11.44 3.81 188.22 2 安徽1302 2914 1.90 1.57 2.73 6.20 2.07 101.99 11 安徽1304 2996 3.11 2.35 4.32 9.78 3.26 161.03 9 安徽1306
3062
3.47
3.08
4.50
11.05
3.68
181.99
4
注:亩产、小区产量保留2位小数;有缺区的要折算缺区产量。

所有产量记作标准水分(14%)产量。

7、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品种名称亩产量(kg)显著性测验极显著性测验郑单958 241.00 a A
安徽1301 188.22 b AB
新玉31 185.28 b AB
安徽1306 181.99 b AB
新玉28 167.63 b B
安徽1305 165.78 b B
SC704 163.61 b B
新玉15 161.69 b B
安徽1304 161.03 b BC
石玉905 146.19 b BCD
安徽1302 101.99 c CDE 安小黄(安哥拉)87.21 cd DE
ZM(安哥拉)85.91 cd E
SAM-3(安哥拉)82.99 cd E 安徽1303 66.04 cd E 安黄(安哥拉)56.42 d E
注:a、b、c、d不同字母间代表5%的显著水平,p<0.05,n=3。

A、B、C、D、E不同字母间代表1%的极显著水平,p<0.01,n=3。

13
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参试品种郑单958亩产241.00kg,与其他15个参试品种相比亩产量差异显著,与安1301、新玉31、安1306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12个品种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

8、综述
新玉15:全株叶片数15-16片,株高207cm,穗位高75cm,穗长13.25cm,穗粗4.32cm,秃尖1.85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24粒,红轴,黄色,半硬型籽粒,筒型。

新玉28:全株叶片数14-16片,株高218cm,穗位高65cm,穗长12.55cm,穗粗4.30cm,秃尖1.00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31粒,红轴,黄色,半硬型籽粒,锥型。

石玉905:全株叶片数12-15片,株高166cm,穗位高52cm,穗长12.60cm,穗粗3.76cm,秃尖3.00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24粒,红轴,黄色,硬粒,锥型。

郑单958:全株叶片数16-17片,株高210cm,穗位高66cm,穗长12.85cm,穗粗4.20cm,秃尖0.80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30粒,白轴,黄色,半硬型籽粒,筒型。

新玉31:全株叶片数15-16片,株高250cm,穗位高70cm,穗长15.58cm,穗粗3.82cm,秃尖1.09cm,穗行数12行,行粒数33粒,红轴,黄色,半硬型籽粒,锥型。

SC704:全株叶片数16-17片,株高223cm,穗位高71cm,穗长13.85cm,穗粗3.85cm,秃尖1.05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36粒,红轴,黄色,马齿型籽粒,锥型。

ZM(安哥拉):全株叶片数20-21片,株高210cm,穗位高100cm,穗长14.01cm,穗粗3.72cm,秃尖2.72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22粒,白轴,白色,半硬型籽粒,锥型。

SAM-3(安哥拉):全株叶片数17-21片,株高224cm,穗位高113cm,
穗长13.90cm,穗粗3.57cm,秃尖3.24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36粒,白轴,粒色黄色,硬粒,锥型。

安小黄(安哥拉):全株叶片数19-21片,株高188cm,穗位高64cm,穗长14.80cm,穗粗2.85cm,秃尖1.75cm,穗行数12行,行粒数36粒,红轴,桔黄色,半硬型籽粒,筒型。

安黄(安哥拉):全株叶片数19-21片,株高212cm,穗位高105cm,穗长13.25cm,穗粗4.32cm,秃尖1.85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36粒,白轴,粒色黄色,硬粒,锥型。

安1303:全株叶片数18-19片,株高225cm,穗位高80cm,穗长14.58cm,穗粗4.41cm,秃尖2.26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29粒,白轴,白色,硬粒,锥型。

安徽1305:全株叶片数16-18片,株高220cm,穗位高83cm,穗长13.65cm,穗粗4.20cm,秃尖1.75cm,穗行数18行,行粒数30粒,白轴,花白色,硬粒,锥型。

安徽1301:全株叶片数15-16片,株高212cm,穗位高72cm,穗长11.75cm,穗粗3.70cm,秃尖0.95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27粒,白轴,白色,硬粒,锥型。

安徽1302:全株叶片数18-19片,株高190cm,穗位高76cm,穗长13.65cm,穗粗3.92cm,秃尖2.34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25粒,白轴,白色,硬粒,锥型。

安徽1304:全株叶片数16-18片,株高192cm,穗位高62cm,穗长13.61cm,穗粗3.97cm,秃尖2.15cm,穗行数18行,行粒数30粒,白轴,白色,硬粒,锥型。

安徽1306:全株叶片数15-17片,株高150cm,穗位高44cm,穗长13.55cm,穗粗3.68cm,秃尖2.05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31粒,红轴,黄色,半硬型籽粒,锥型。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16个参试品种均未出现瘤黑粉病害。

注:试验于抽雄吐丝期经历严重的旱情,所得数据与正常情况相比存在差异,生育期较正常降雨年份有所缩短,数据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