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地下水采样技术

地下水采样技术指引一、主要采样方法1.已有管路监测井不用洗井,直接取样2.普通检测井(标准环境监测井)微洗井方式,气囊泵采样3.水文调查井①大功率抽水泵洗井采样②贝勒管洗井取样二、已有管路监测井采样方法对于已设立的现有国家或地方地下水监测井地下水样品采集工作涉及到了采样器管材、采样设备连接、样品采集过程等诸多方面。
①采样器管材及采样井的确认套管和提水泵材料:应该是PTFE(聚四氟乙烯)、碳钢、低碳钢、镀锌钢材和不锈钢。
提水泵类型:采用正压泵(例如潜水泵)。
出水口条件:不能在沉淀罐、水塔等设施之后采样;提水泵排水管上需带有阀门,且距离井位不能超过30m。
②导水管路连接如果泵的排水管上安装有带阀门的支管,且排水口距离该支管的距离超过2m,则可将一管径相匹配的内衬PTFE的PE(聚乙烯)软管(软管的中部接有一段玻璃管,以下简称采样软管)连接到该支管上,在采样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一长度约为350mm、内径约为5mm的不锈钢管。
如果泵的排水管上安装有带阀门的支管,但排水口与支管相距不足2m,则应在排水口连接一段延伸管,使排水口与采样支管的距离延伸至2m以上(如图3所示)。
如果泵的排水管上没有支管,但泵的排水口距离井口较近(例如农灌井),则应在泵口上图3 采样管路连接示例1连接一支管上带阀门的三通管件(不锈钢或PTFE材质),连接管路采用内衬PTFE的PE软管(如图4所示)。
③井孔排水清洗采样前必须排出井孔中的积水(清洗)。
清洗完成的条件是:所排出的水不少于三倍井孔积水体积且水质指示参数达到稳定。
④采样基本条件如套管和提水泵材料为PVC和HDPE(高密度聚乙烯),采集有机物分析样品时,应冲洗半小时以上。
如果出水口不具备阀门,则在出水口处需加分流管采样。
图 4 采样管路连接示例观察采样软管中部的玻璃管,不得有气泡存在,否则通过调解采样支路阀门消除气泡。
调整采样支路阀门使采样支管出水流率为0.2~0.5L/min。
地下水采样技术

地下水采样技术指引一、主要采样方法1.已有管路监测井不用洗井,直接取样2.普通检测井(标准环境监测井)微洗井方式,气囊泵采样3.水文调查井①大功率抽水泵洗井采样②贝勒管洗井取样二、已有管路监测井采样方法对于已设立的现有国家或地方地下水监测井地下水样品采集工作涉及到了采样器管材、采样设备连接、样品采集过程等诸多方面。
①采样器管材及采样井的确认套管和提水泵材料:应该是PTFE(聚四氟乙烯)、碳钢、低碳钢、镀锌钢材和不锈钢。
提水泵类型:采用正压泵(例如潜水泵)。
出水口条件:不能在沉淀罐、水塔等设施之后采样;提水泵排水管上需带有阀门,且距离井位不能超过30m。
②导水管路连接如果泵的排水管上安装有带阀门的支管,且排水口距离该支管的距离超过2m,则可将一管径相匹配的内衬PTFE的PE(聚乙烯)软管(软管的中部接有一段玻璃管,以下简称采样软管)连接到该支管上,在采样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一长度约为350mm、内径约为5mm的不锈钢管。
如果泵的排水管上安装有带阀门的支管,但排水口与支管相距不足2m,则应在排水口连接一段延伸管,使排水口与采样支管的距离延伸至2m以上(如图3所示)。
如果泵的排水管上没有支管,但泵的排水口距离井口较近(例如农灌井),则应在泵口上连接一支管上带阀门的三通管件(不锈钢或PTFE材质),连接管路采用内衬PTFE的PE软管(如图4所示)。
③井孔排水清洗采样前必须排出井孔中的积水(清洗)。
清洗完成的条件是:所排出的水不少于三倍井孔积水体积且水质指示参数达到稳定。
④采样基本条件如套管和提水泵材料为PVC和HDPE(高密度聚乙烯),采集有机物分析样品时,应冲洗半小时以上。
如果出水口不具备阀门,则在出水口处需加分流管采样。
图 4 采样管路连接示例观察采样软管中部的玻璃管,不得有气泡存在,否则通过调解采样支路阀门消除气泡。
调整采样支路阀门使采样支管出水流率为0.2~0.5L/min。
排水达到水质稳定条件后,取下流动池(如果使用),准备采样。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下的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价值。
采集地下水样品是地下水水质监测和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采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水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采样前的准备工作、采样技术和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地下水样品采集的技术指南。
一、采样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采样点位:首先需要明确采样点位的位置,可以通过地下水水文地质调查和前期水质监测资料分析确定。
采样点位应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避免选择受人为干扰和其他污染源影响的点位。
2.确定采样时间:采样的时间应根据所研究的目的和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一般而言,在地下水水位相对稳定的干旱季节进行采样,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地下水水质数据。
3.准备采样设备:采样设备要干净、完整,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以防止交叉污染。
常用的采样设备包括水样采集瓶、采样器、采样管等。
二、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1.采样点位选择:在确定好采样点位后,将采样器或者采样管缓慢地逐渐插入到地下水位以下,直至触及底部,再缓慢地向上拉取,使采样器或采样管内充满地下水。
避免在采样点位的上游或下游采集,以免受到其他非目标点位的干扰。
2.采样设备处理:在采集前进行充分的水样采集瓶清洗和消毒,以防止样品污染。
可以使用洗涤剂和稀释的酸溶液进行清洗,然后用酒精或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消毒方法可以采用高温高压灭菌或者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处理。
采样器或采样管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
3.采水体积控制:在采样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空气接触地下水样品,以减少溶解氧的增加和水中挥发性物质的损失。
一般而言,取样量应控制在水样瓶的1/3至2/3容积之间。
4. 采样深度控制:地下水样品的深度应根据地下水的性质和要求来确定。
对于浅层地下水,一般在接近井孔底部10cm左右采集样品;对于深层地下水,应选择水位最低的深度进行采样。
三、注意事项1.采样过程中不可使用手直接接触水样,以免样品受到人为污染和水质变化。
2.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水样被阳光直射或暴晒,以防止溶解氧增加和水质发生变化。
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样品采集工作流程

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样品采集工作流程1.根据任务要求,确定调查区域和采样点。
According to the task requirements, determine the survey area and sampling points.2.根据地下水级别和类型,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
Choose suitable sampling apparatus according to the groundwater level and type.3.提前准备好采样瓶、采样管等必要的采样设备。
Prepare necessary sampling equipment such as sampling bottles and sampling tubes in advance.4.到达采样点后,先进行现场勘察,确认地下水特征和流向。
After arriving at the sampling point, conduct on-site investigation to confirm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low direction of groundwater.5.根据勘察结果确定最佳的采样位置。
Determine the best sampling 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6.使用采样管或泵抽取地下水样品。
Use sampling tube or pump to extract groundwater samples.7.将采样管或泵在地下水中稳定一段时间,确保采样充分。
Stabilize the sampling tube or pump in the groundwaterfor a period of time to ensure sufficient sampling.8.将地下水样品放入消毒的采样瓶中,并封闭好瓶盖。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二〇一三年七月目录前言 (1)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5 监测报表格式 (8)附录A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11)附录B 地下水采样参考方法 (13)附录C 土壤采样技术 (22)附录D 常见的采样器具及其所适用采样的样品种类 (22)前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样品的采集过程,保证地下水样品的代表性,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
本指南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水样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内容,适用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场地地下水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2997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 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 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DZ/T 0064.2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D 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GBJ 145 土的分类标准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3.1地下水环境监测指通过采集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及监测点位附近水质动态变化情况。
3.2地下水样品采集指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从地下水监测点位中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
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4.1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4.1.1 确定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调查对象的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
土壤、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及快速检测

----土壤样品采集和检测按照HJ 25.1、GB36600、《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技术文件》等技术文件相关要求和推荐方法执行,新污染物以国家级分析测试机构开发的作业指导书为准。
----地下水样品采集和检测按照HJ164-2020、GB/T 14848、《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技术文件》等技术文件相关要求和推荐方法执行,新污染物以国家级分析测试机构开发的作业指导书为准。
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问卷!样品采样检测费用调研污染场地现场采样分为土壤样品采样和地下水样品采样。
信息采集是土地污染调查治理的基础环节,在土地污染信息采集中,应重视初步采样调查技术的规范使用,以此为土地污染防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土壤样品采样在土壤样品的采集中,应考虑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样品的采集。
通常,此类污染物土壤样品应单独采集,在采集过程中,应先将样品的表层刮去1~2cm,然后选择表皮下的新鲜土样作为样品,采集的样品放在棕色样品瓶,并添加10mL 的甲醇保护剂。
土样采集采用非扰动采样器完成,要求采集不少于5g原状岩芯的土壤样品,并且需多采集一份作为备用。
完成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采集后,需开展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金属污染及其他类型的土壤样品的采集。
要求后续采集的样品无碎石等杂质,用广口瓶盛装,瓶盖旋紧后用泡沫塑料包裹,并存放在有冷冻蓝冰的保温箱内。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完成采集的土壤样品,应通过便携式有机气体检测仪进行快速检测,快速检测而应在30min内完成,且快速检测的次数应保持在 2 次。
现场快速检测分为检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PID与检测重金属的XRF。
对于VOCs的快速检测,该指导规范中要求把土壤样品装入自封袋中,震荡2分钟或放置10分钟后,用PID插入自封袋内检测。
XRF检测的关键是被检测土壤样品的均匀性,不均匀的土壤样品会导致多次检测结果的差异比较明显。
地下水样品采样在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中,应按照设计、钻孔、下管、滤料填充、密封止水、井台构筑、成井洗井、封井的流程建设地下水采样井。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规范篇一: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二〇一三年七月目录前言................................................. (1)1适用范围................................................. ..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5监测报表格式................................................. . (8)附录a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11)附录b地下水采样参考方法 (13)附录c土壤采样技术 (2)2附录d常见的采样器具及其所适用采样的样品种类 (22)前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xx~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样品的采集过程,保证地下水样品的代表性,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
本指南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水样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内容,适用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场地地下水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gb12997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12998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12999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dz/t0064.2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hj/t164-20xx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d20xx-01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gbj145土的分类标准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地下水样品采集方法

地下水样品采集方法1、地下水监测井设置及洗井本次场地初步调查利用机械钻机在全场范围内共建设14口地下水监测井,监测井建设过程按照《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建设地下水监测井,井管外径63mm,壁厚4.7mm,井管由沉淀管、过滤管及井管组成,下部填充石英砂滤料。
采样井建设过程包括钻孔、下管、填充滤料、密封止水、成井洗井等步骤,具体要求如下:(1)钻孔钻孔直径应至少大于井管直径50mm。
钻孔达到设定深度后进行钻孔掏洗,以清除钻孔中的泥浆和钻屑,然后静置2h~3h并记录静止水位。
(2)下管下管前应校正孔深,按先后次序将井管逐根丈量、排列、编号、试扣,确保下管深度和滤水管安装位置准确无误。
井管下放速度不宜太快,中途遇阻时可适当上下提动和转动井管,必要时应将井管提出,清除孔内障碍后再下管。
下管完成后,将其扶正、固定,井管应与钻孔轴心重合。
(3)滤料填充使用导砂管将滤料缓慢填充至管壁与孔壁中的环形空隙内,应沿着井管四周均匀填充,避免从单一方位填入,一边填充一边晃动井管,防止滤料填充时形成架桥或卡锁现象。
滤料填充过程应进行测量,确保滤料填充至设计高度。
(4)密封止水密封止水应从滤料层往上填充,直至距离地面50cm。
若采用膨润土球作为止水材料,每填充10cm需向钻孔中均匀注入少量的清洁水,填充过程中应进行测量,确保止水材料填充至设计高度,静置待膨润土充分膨胀、水化和凝结,然后回填混凝土浆层。
(5)成井洗井地下水采样井建成至少24h后(待井内的填料得到充分养护、稳定后),才能进行洗井。
洗井时一般控制流速不超过3.8L/min,成井洗井达标直观判断水质基本上达到水清砂净(即基本透明无色、无沉砂),同时监测pH值、电导率、浊度、水温等参数值达到稳定(连续三次监测数值浮动在±10%以内),或浊度小于50NTU。
避免使用大流量抽水或高气压气提的洗井设备,以免损坏滤水管和滤料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二〇一三年七月目录前言 (1)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5 监测报表格式 (8)附录A水样保存、容器的洗涤和采样体积 (11)附录B 地下水采样参考方法 (13)附录C 土壤采样技术 (22)附录D 常见的采样器具及其所适用采样的样品种类 (22)前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保护地下水环境,规范地下水样品的采集过程,保证地下水样品的代表性,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
本指南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样品采集技术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地下水水样采集、保存及现场监测质量保证等内容,适用于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场地地下水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2997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 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 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DZ/T 0064.2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D 2008-01 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GBJ 145 土的分类标准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3.1地下水环境监测指通过采集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水样,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及监测点位附近水质动态变化情况。
3.2地下水样品采集指通过使用适当的工具,从地下水监测点位中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
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4.1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4.1.1 确定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调查对象的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
4.1.2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枯水期采样一次。
污染控制监测井逢每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全年两次。
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逢每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全年两次。
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监测井采样时间尽量相对集中,日期跨度不宜过大。
遇到特殊的情况或发生污染事故,可能影响地下水水质时,应根据需要增加采样频次。
4.2 采样技术4.2.1 采样资质所有参与采样工作的人员需要通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后才可进行地下水、土壤样品采样工作。
未通过考核的人员不宜参与采样工作。
4.2.2 采样前的准备4.2.2.1确定采样负责人采样负责人负责制定采样计划并组织实施。
采样负责人应了解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并了解采样监测井周围的情况,熟悉地下水采样方法、采样容器的洗涤和样品保存技术。
当有现场监测项目和任务时,还应了解有关现场监测技术。
4.2.2.2制定采样计划采样计划应包括:采样目的、监测井位、监测项目、采样数量、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及分工、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需要现场监测的项目、安全保证等。
4.2.2.3采样器材与现场监测仪器的准备采样器材主要是指采样器和水样容器。
(1)采样器具的选择通常建议使用气囊泵、小流量离心式潜水泵、惯性泵及贝勒管做为常用的采样器具,应当依据不同的需要和目标物选取合适的采样器具。
采取常规无机物样品时,常规器具均可使用;采取挥发/半挥发有机物样品时,宜使用气囊泵或VOCs专用贝勒管;采取LNAPL(轻质非水相)样品,宜使用贝勒管;采取DNAPL(重质非水相)样品时,宜使用气囊泵或小流量离心式潜水泵在井底部采取。
常见采样器具及其适用的目标物类型详见附录D。
地下水水质采样器应能在监测井中准确定位,并能取到足够量的代表性水样。
采样器的材质和结构应符合《水质采样器技术要求》中的规定。
(2)水样容器的选择及清洗水样容器的选择原则:容器不能引起新的沾污;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某些待测组分;容器不应与待测组分发生反应;能严密封口,且易于开启;容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
水样容器选择、洗涤方法和水样保存方法见附录A。
表中所列洗涤方法指对在用容器的一般洗涤方法。
如新启用容器,则应作更充分的清洗,水样容器应做到定点、定项。
(3)现场监测仪器对水位、水量、水温、pH值、电导率、浑浊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色、臭和味等现场监测项目,若需进行现场污染物的快速测定,还应准备好相关快速筛查设备,应在实验室内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设备,安全运输到现场,使用前进行检查,确保性能正常。
4.2.3采样方法采样洗井方式一般有大流量离心式潜水泵洗井与微洗井两种。
常规采样一般使用大流量离心式潜水泵洗井,除对于生产井、机井等已有抽水管路的监测井位宜采用附录B 中的A (已有管路监测井采样方法)外,均可使用附录B 中的B (普通监测井采样法);对于采用微洗井方式的监测井位,可依据井管直径的不同分别选用附录B 中的B (普通监测井采样法)和C (深层/大口径监测井采样法)。
采样基本流程如下:图4-1 采样基本流程图(1)测定地下水位地下水水质监测通常采集瞬时水样。
在采样前应先测地下水位。
(2)洗井若监测井未经常使用,长期放置三个月以上,在采样前应当进行一次充分洗井,从井中采集水样,必须在充分洗井后进行,清洗地下水用量不得少于3~5倍井容积,以去除细颗粒物质堵塞监测井并促进监测井与监测区域之间的水力连通。
每次清洗过程中抽取的地下水,要进行pH 值和温度等参数的现场测试。
洗井过程需持续到取出的水不混浊,细微土壤颗粒不再进入水井;洗出的每个井容积水的pH 值和温度或溶解氧和电导率连续三次的测量值误差需小于10%,洗井工作才能完成。
采样深度应至少在地下水水面0.5m 以下,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质。
洗井一般可以采用贝勒管、地面泵、离心式潜水泵、气囊泵和蠕动泵等方式。
充分洗井后需要让监测井中水体稳定24h 以后再进行常规地下水样品采样。
到达现场后进行监测井拍照及背景材料收集采样设备与容器准备测量水位与井深并计算井柱水体积进行洗井作业(3-5倍井柱体积)现场监测项目测试(水文、pH 、电导率、ORP 、浊度及溶解氧等)并记录各项参考值进行地下水采样样品分装、保存样品清点、冷藏及采样记录样品加保存剂若监测井使用频繁,每次采样时间间隔不超过一周,在样品采集前只需进行简单的洗井或微洗井,待水质参数稳定后即可进行样品采样。
洗井期间水质指标参数测量至少五次以上,直到最后连续三次符合各项水质指标参数的稳定标准,其测量值偏差范围参见表4-1。
表4-1地下水环境监测井洗井参数测量值偏差范围水质参数稳定标准pH ±0.1电导率±3%溶解氧符合±10%或±0.3mg/L其中之一氧化还原电位±10mV 地下水采样应在采样前的洗井完成后两小时内完成。
水样采集可使用一次性贝勒管,要做到一井一管。
如条件许可,也可采用离心式潜水泵、气囊泵、惯性泵等进行采样。
应当依据不同的目标物选取不同的采样位置,一般在井中贮水的中部取水。
(3)样品采集顺序及保存方法样品采集一般按照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稳定有机物及微生物样品、重金属和普通无机物的顺序采集,样品采集时应控制出水口流速低于1L/min,采集VOCs及样品时,出水口流速宜低于0.1L/min。
半挥发性宜低于0.2L/min。
依据不同的采样场地类型,确定过滤方式。
若水样浑浊度低于10NTU时,水样均不需过滤。
对于饮用水源地补给区采样和测定溶解性金属离子项目,样品装瓶前应过0.45μm的PE 滤膜;对于污染场地区采样和测定总金属离子项目,样品装瓶前不需进行过滤,可静置后取上清液。
采样前,除油类和细菌类监测项目外,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
测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项目的水样,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隙。
测定硫化物、石油类、重金属、细菌类和放射性等项目的水样应分别单独采样。
各监测项目所需水样采集量见附录A,附录A中采样量已考虑重复分析和质量控制的需要,并留有余地。
在水样采集或装入容器后,立即按附录A的要求加入保存剂。
采集水样后,立即将水样容器瓶盖紧、密封,贴好标签,标签设计可以根据各站具体情况,一般应包括监测井号、、采样深度和经纬度、采样日期和时间、地点、样品编号、监测项目、采样人等。
采样野外编号规定为(省级行政区简称)/(GWCI)/(年)/(月)/(四位顺序号)/现场填写《地下水采样记录表》,字迹应端正、清晰,各栏内容填写齐全。
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采样记录与水样,如有错误或漏采,应立即重采或补采。
现场采样设备和取样装置在一口井采样结束后,下一口井采样前要进行清洗,其清洗方法可参照如下程序:①用刷子刷洗、空气鼓风、湿鼓风、高压水或低压水冲洗等方法去除黏附较多的污染物;②用肥皂水等不含磷洗涤剂洗掉可见颗粒物和残余的油类物质;③用水流或高压水冲洗去除残余的洗涤剂,自来水应为经水处理系统处理的饮用水;④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⑤当采集的样品中含有金属类污染物时,须用10%的硝酸冲洗,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不存在金属污染物的场地,此步骤可省略;⑥当采集样品中含有有机污染物时,应用色谱级有机溶剂进行清洗,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丙酮、己烷等,其中丙酮适用于多数情况,己烷适用于多氯联苯(PCBs)污染的情况;当样品要进行目标化合物列表分析时,用以清洗的溶剂应选用易挥发物质,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对于不存在有机污染物的场地,此步骤可省略;⑦用空气吹干后,用塑料或铝箔包好设备。
4.2.4其它注意事项对封闭的生产井可在抽水时从泵房出水管放水阀处采样,采样前应将抽水管中存水放净。
对于自喷的泉水,可在涌口处出水水流的中心采样。
采集不自喷泉水时,将停滞在抽水管的水汲出,新水更替之后,再进行采样。
洗井及设备清洗废水应使用固定容器进行收集,不应任意排放。
采样单位应同实验室技术人员共同确定选测项目,并商定送样时间;野外采样应有实验室技术人员指导,确保样品的采集质量。
采样使用试剂(保护剂)应由承担测试任务的实验室统一提供。
严格按要求密封、保存、运送样品。
4.2.5 土样采集仅在监测除地下水污染外,对土壤也有潜在污染风险的场地时,才需要在采集地下水样的同时,进行土样采集。
如加油站、石化企业、垃圾填埋场、再生水灌溉区等。
土壤样品采集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要求采集。
4.2.6 采样记录地下水采样记录包括采样现场描述和现场测定项目记录两部分,地方可按表5-3的格式设计统一的采样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