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途径有些了解学生心理需要,,,做好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途径有些了解学生心理需要,,,做好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途径有些了解学生心理需要,,,做好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了解研究学生的途径有些了解学生心理需要,,,做好

班主任工作

学生心灵深处是一个千变万化、博奥精深的世界。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读懂学生的心,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行为科学认为,人行为的动力源泉是其心理需要。学生只有从心理上认为教师是在帮助他、爱护他,是为了他好,而不是想“控制”或“管住”他时,才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成为其成长的动力。所以,要走进学生心灵,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需要,并适时对其进行引导、教育和鼓励,才能做好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学生的心理需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爱的需要。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面对学生早上的问候,教师要礼貌地点头、回答“你早”;气温骤降,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学生上课打不起精神,趴在桌上,教师要走过去问一声“你哪不舒服”……这些细节都体现了教师的爱。教师的爱象春风一样潜入学生的心田,学生的心里自然对教师积存着一份亲近。教师以一颗赤诚的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就会发现这种爱能给学生以安全感,能让学生拥有自信心和勇气,能帮助学生勇敢地去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学生是敏感的,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对学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心理影响。因此,教师要常与学生交流,关怀每一位学生。

2.对尊重的需要。尊重分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每个学生都有自尊的需要。倘若教师不顾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要,在学生犯错时采取打击、讽刺、挖苦等侮辱性手段,让其当众出丑,必然会使他们感到莫大的难堪,甚至无地自容,产生自卑、逃避、反抗或报复等不良行为。教育最基本的一个任务,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建立起自己的尊严。教师要想真正被学生接受,就应该蹲下身子,和学生在同一高度上讲话,同学生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说话,这体现着一种尊重。

3.对理解的需要。理解也是爱的体现。不理解学生,教育就无从下手,更谈不上收到好的效果。理解学生,才能从学生角度体验和思考,即使学生的行为是失当的,也要具体分析原因。例如学生没完成作业,可能是身体不佳,也可能是一时贪玩或作业难度太大等原因;学生破坏纪律,可能是想以此引起教师关注;学生与教师发生冲突,可能是教师本身的弱点引起的。所以教师处理每一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实际情况,给学生话语权,若教师能宽容地对待学生,分析其行为背后的 __,换位思考,客观地处理问题,学生才会接纳教师的批评帮助,改正错误。

4.对玩乐的需要。有一定玩乐的时间是学生的权利。近年来,孩子为抗议家长逼迫自己学这学那而无暇玩耍,不惜自残的案例不止一个。玩乐不是坏事,不是学习的天敌。如果爱玩是天性,会玩则需

要技巧,需要智慧,还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例如蒙着眼睛在一分钟内将拧乱的魔方恢复原状,这就是高智商的玩。

5.对表现自己的需要。爱表现自己是人的正常需求。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优秀、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深受老师的喜爱和重用,无时无刻不展示自己的才华;而那些后进学生,也有兴趣、爱好、特长,也渴望有机会展示自己闪光的地方,可是却被教师忽视了。今年我校的艺术节上,有一件事使我深有体会:有9名同学代表高二学年组排了一个街舞,其中有3名女生,6名男生。6名男生中有5名男生经常光顾政教处,有的受过处分。在预选中,9位同学非常紧张,怕节目被拿下。虽然在预选中他们表现得不太成熟,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评委老师很受感动,老师决定再给他们一次机会。9位同学到外校借场地练,接受评委的意见不断修改动作,一次比一次演得好。通过这次街舞表演,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另一面。通过此事,我联想到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及时发现并充分肯定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能使他产生“最佳情绪”,即感到强烈的喜悦、欣慰、幸福,于是,平日里诸多的疑虑、恐惧、较弱、局促不安都消失了,此时他会比平时更有决断力,更坚强,更专心致志,更能经受住别人的反对,对自己更有把握。

6.对成功的需要。每个同学都渴望成功,但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我们只要给学生一

次成功的机会,就可以激起他们追求千百次成功的愿望。例如一个平时从不举手发言的学生,有一次却怯怯地举起手,教师欣喜地请他发言。由于紧张,该生发言的声音小如蚊声,但他的观点与众不同,老师从他勇敢、求异思维的角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他是莫大的鼓舞,同时又根据他做事认真的特点,让他管理班级图书,他做得井井有条,并学会与学生交往,胆子放开了,人也活泼、开朗了,象变了一个人似的。

总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需要。了解他们的需要,也就多了一把打开他们的心灵钥匙。在班主任工作中,当我们用宽容的心情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时,我们就会赢得孩子们的心,就会赢得教育的主动权。

(付淑霞)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