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五类新兽药一一丙泊酚注射液(2018)新兽药证字55号

国家五类新兽药一一丙泊酚注射液(2018)新兽药证字55号
国家五类新兽药一一丙泊酚注射液(2018)新兽药证字55号

动态本栏目主要是及时报道国家批准

的新兽药和企业内部研制的新产品(包

括原料药、成品药、疫苗及各种检测

试纸),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新的兽药信

息,着重介绍药物的特点、作用机理、

作用用途及临床应用效果。欢迎来稿!

E —mail :sysc .z n @l https://www.360docs.net/doc/af10171711.html,

引领兽药市场/直面兽药销售/沟通兽药产销/探索营销之道

研制单位: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华南表业大学、沛生医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音岛表业大学

国家五类新兽药一一丙泊酚注射液

(2018)新兽药证字55号

―、兽药名称及规格

通用名称:丙泊酚注射液

英文名称:Propofol Injection

规格:20ml :200mg

包装:5支/盒

贮藏:密闭,在2耀25益贮存。

二、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

主要成分:丙泊酚

性状:本品为白色均匀乳状液体。

药理作用:药效学丙泊酚是一种用于诱导麻醉和麻醉维持的静脉注射镇静催眠药,诱导麻醉起效时间为75耀120s 。

给予诱导剂量的丙泊酚后,犬麻醉维持时间平均为6.7min 。给予麻醉维持剂量的丙泊酚后,无麻醉前给药的犬 麻醉维持时间平均为3.68 min ;

麻醉前给予乙酰丙嗪的犬麻醉维持时间平均为3.80min ;麻醉前联合给予乙酰丙嗪/吗啡酮的犬麻醉维持时间 平均5.43min 。丙泊酚麻醉恢复迅速,一般在20 m in 内动物能完全恢复站立,使用麻醉前给药的动物恢复时间可能 延长。

新药

12药动学犬静脉注射丙泊酚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髙,在体内可以迅速分布,具有髙度亲脂性,能透过血脑屏障 及胎盘屏障,可通过乳汁分泌。经肝脏代谢为无活性的结合物,经肾脏排泄。

药物相互作用丙泊酚与阿托品、格隆溴铵、乙酰丙嗪、赛拉嗪、羟吗啡酮、氟烷和异氟醚联合使用,临床上未观 察到药效学的不相容性。编辑部电话

:0311-851512892019 年第 03 期

https://www.360docs.net/doc/af10171711.html,

2018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营特征、市场供求状况及趋势分析(图)

201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营特征、 场供求状况及趋势分析(图) (一)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医药流通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毛利率较低,企业的盈利点在于存货的高效流转以及精细化管理,而这些又依赖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及物流技术的应用。 目前行业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少部分规模和技术领先的医药流通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作业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可以将财务、业务流程、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商品管理、质量管控等各方面有效融合起来,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记录与调整,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全过程实时监控与动态管理。 而大部分小规模的医药物流企业由于资本实力较小,信息化投入较低,仍然在采用人工或半信息化的技术,即全部物流作业过程均由人工完成或个别的物流环节采用信息化管理,其余环节靠人工完成。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 年中国医药流通产业运营现状及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二)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我国医药分销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均收入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同时,随着我国医药改革的深入推进,将建立覆盖全

国城乡人口的医疗保障体系,我国医药分销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1)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是我国医药分销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外在因素 ①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快速提升 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也得以大幅提升,2016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 年增长了36.85%,达到33,616元。根据《“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 年)》,我国到2020 年国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0 年翻两番。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升为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塑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中西兽药配伍禁忌表

中西兽药配伍禁忌表 盐酸林可霉素 和甲硝唑配伍,疗效增强。 和罗红霉素,替米考星配伍,疗效降低。 和磺胺类配伍,混浊,失效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和链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喹诺酮类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替米考星,罗红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配伍,疗效降低。 和Vc,罗红霉素配伍,会沉淀,分解失效。 和磺胺类配伍,会沉淀,分解失效。 硫酸新霉素,庆大霉素 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盐酸多西环素,TMP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Vc,抗菌减弱。 和氟苯尼考配伍,疗效降低。 和同类药物,毒性增加。 罗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替米考星 和新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链霉素,盐酸林可霉素配伍,疗效降低。 和卡那霉素,磺胺类配伍,毒性增加。 遇氯化钠,氯化钙,会沉淀,析出游离碱 金霉素,强力霉素 和同类药物,TMP配伍,疗效增强 遇三价阳离子,会形成不溶性络合物 氟苯尼考 和新霉素,盐酸多西环素,硫酸粘杆菌素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等配伍,疗效降低。 和卡那霉素,链霉素,磺胺类,喹诺酮类配伍,毒性增加。 和VB12配伍,会抑制红细胞生成。 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 和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四环素,盐酸多西环素,罗红霉素,氟苯尼考等配伍,疗效降低。 遇金属阳离子,会形成不溶性络合物。 磺胺类 和TMP,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配伍,疗效增强。 和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配伍,疗效降低。

和罗红霉素,氟苯尼考配伍,毒性增加 临床常见注射用抗生素有青霉素、硫酸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等。其中青霉素G钾和青霉素G钠不宜与四环素、土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磺胺嘧啶钠、碳酸氢钠、维生素C、维生素B1、去甲肾上腺、阿托品、氯丙嗪等混合使用,青霉素G钾比青霉素G钠的刺激性强,钾盐静脉注射时浓度过高或过快,可致高血钾症而使心跳骤停等;氨苄青霉素不可与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盐酸氯丙嗪、碳酸氢钠、维生素C、维生素民B1、50g/L葡萄糖、葡萄糖生理盐水配伍使用; 头抱菌素忌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如硫酸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硫酸庆大霉素联合使用,不可与生理盐水或复方氧化钠注射液配伍; 磺胺嘧啶钠注射液遇pH值较低的酸性溶液易析出沉淀,除可与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注射液、200ml/L甘醇、硫酸镁注射液配伍外,与多种药物均为配伍禁忌。 氯化钙注射液静脉滴注时必须缓慢,免血钙骤升,导致心率失常;本品对组织有强烈的刺激性,注射时严防漏到血管外,以免引起局部肿胀或坏死,若不慎漏出应立即用注射器吸漏出液,再在漏出局部注入250g/L硫酸钠溶液10-25mL以便形成无刺激的硫酸钙,严重时应进行局部切开处理;本品忌与强心苷、肾上腺素、硫酸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磺胺嘧啶钠、地塞米松磷酸钠、硫酸镁注射液合用;另外,氯化钙葡萄糖注射液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不是同一种药,不可混淆。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注射速度也应缓慢,忌与强心苷、肾上腺素、碳酸氢钠、Co、硫酸镁注射液并用。 碳酸氢钠注射液为碱性药物,忌与酸性药物配合使用;碳酸氢根离子与钙离子、镁离子等形成不溶性盐而沉淀,故本品不与含钙、镁离子的注射液混合使用;对患有心脏衰弱、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缺钾并伴有二氧化碳储留的病畜应慎用;临床不宜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的药物有氢化可的松、维生素K3、杜冷丁、硫酸阿托品、硫酸镁、盐酸氯丙嗪、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复方氯化钠、维生素C、肾上腺素、ATP、CoA、细胞色素C注射液等;一般情况下,50g/L碳酸氢钠只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 氯化钾注射液在动物尿量很少或尿闭未得到改善时严禁使用;晚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病畜应慎用;用本品在静脉滴注的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抑制心肌收缩,甚至导致心跳骤停;本品在临床上除不与肾上腺素、磺胺嘧啶钠注射液配伍外,可与多种药物混合使用。 维生素B1不宜与氨苄青霉素、头抱菌素、邻氯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配伍;维生素B1在临床上未见与任何药物配伍禁忌的报道,维生素K,不宜与巴比妥类药物、碳酸氢钠、青霉素G钠、盐酸普鲁卡因、盐酸氯丙嗪注射液配伍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在碱性溶液中易被氧化失效,故不宜与碱性较强的注射液混合使用,另外不宜与钙剂、氨茶碱、氨苄青霉素、头抱菌素、四环素、卡那霉素等混合注射。 磺胺类药与维生素C合用,会产生沉淀不宜与安钠加注射液配伍的药物有硫酸卡那霉素、盐酸土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等。 阿托品解百毒许多人认为阿托品能解百毒,实际上阿托品是用于有机磷中毒的,并且必须和氯磷定合用才可彻底解毒。 中兽药的配伍禁忌

兽用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

兽用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

兽用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 分类药物配伍药物配伍使用结果 青霉素类 青霉素钠、钾 盐;氨苄西林 类;阿莫西林类 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 除外)、多黏菌类 效果增强 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 氯霉素类、庆大霉素、利巴韦林、培 氟沙星 相互拮抗或疗效相抵或产生副 作用,应分别使用、间隔给药维生素C、维生素B、罗红霉素、Vc 多聚磷酸酯、磺胺类、氨茶碱、高锰 酸钾、盐酸氯丙嗪、B族维生素、过 氧化氢 沉淀、分解、失败 头孢菌 素类“头孢”系列 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疗效、毒性增强 青霉素类、洁霉素类、四环素类、磺 胺类 相互拮抗或疗效相抵或产生副 作用,应分别使用、间隔给药维生素C、维生素B、磺胺类、罗红 霉素、氨茶碱、氯霉素、氟苯尼考、 甲砜霉素、盐酸强力霉素 沉淀、分解、失败 强利尿药、含钙制剂 与头孢噻吩、头孢噻呋等头孢 类药物配伍会增加毒副作用

氨基糖苷类卡那霉素、阿米 卡星、核糖霉 素、妥布霉素、 庆大霉素、大观 霉素、新霉素、 巴龙霉素、链霉 素等 抗生素类 本品应尽量避免与抗生素类药 物联合应用,大多数本类药物 与大多数抗生素联用会增加毒 性或降低疗效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洁霉素类、 TMP 疗效增强 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氨茶碱等)、 硼砂 疗效增强,但毒性也同时增强 Vc、Vb疗效减弱 氨基糖苷同类药物、头孢菌素类、万 古霉素 毒性增强大观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拮抗作用,疗效抵消 卡那霉素、庆大 霉素 其他抗菌药物不可同时使用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 素、硫氰酸红霉 素、替米考星、 吉他霉素(北里 霉素)、泰乐菌 素、替米考星、 乙酰螺旋霉素、 阿齐霉素 洁霉素类、麦迪素霉、螺旋霉素、阿 司匹林 降低疗效 青霉素类、无机盐类、四环素类沉淀、降低疗效 碱性物质增强稳定性、增强疗效 酸性物质不稳定、易分解失效

中国兽药市场规模和前景分析

2017年中国兽药市场前景预测近年来,我国兽药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显示,国内兽药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211.71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462.3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80%;销售额从2008年的181.58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413.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48%,我国已成为兽药行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中国兽药市场前景调研与分析报告》预测,2017年中国兽药市场将达520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国内兽药市场产品结构 兽药按照使用动物种类划分,主要分为禽用、猪用、牛羊用、宠物及特种经济动物用等。由于我国是一个以家禽和猪养殖为主的国家,目前绝大部分的兽药应用于鸡和猪的疫病防治。以兽用生物制品为例,中国兽药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生物制品市场规模(销售额)107.08亿元,其中猪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50.13亿元,占生物制品总市场规模的46.82%;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35.21亿元,占生物制品总市场规模的32.88%,两种动物用生物制品合计占比为 79.70%。兽药按照产品类别划分,可以分为兽用生物制品和兽用药物制剂,兽用药物制剂又可分为原料药、化学药剂和中药等。目前国内的兽药市场以兽用药物制剂为主。我国2008年至2015年兽药市场的产品结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行业经营模式 行业中兽药制剂的经营模式可分为经销商销售和规模养殖场直接销售两种方式。经销商销售方式中公司要对经销商进行严格的选择,需要审核经销商的营业资质、经营理念、经营实力、经营管理制度、技术服务能力以及诚信情况等。业务操作上一般由区域经理与经销商进行沟通对接,并由区域经理统一管理和维护市场。 规模养殖场直接销售方式中一般由公司的技术服务人员直接与辖区的规模养殖场沟通对接并为其提供系统化的技术服务,产品直接从公司发货到规模养殖场。 3、我国兽药动保行业的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 (1)我国兽药动保行业的竞争格局 我国兽药企业数量众多,但主要以微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为主。兽药行业实行强制GMP认证之前,由于进入门槛较低,行业呈现无序竞争的格局,企业数量众多、生产规模偏小、技术含量较低、产品结构单一,给行业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004年,我国大约有2,800家兽药生产企业。自2006年,国家强制实

中国兽药市场规模和前景分析

2017年中国兽药市场前景预测 近年来,我国兽药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显示,国内兽药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211.71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462.3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80%;销售额从2008年的181.58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413.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48%,我国已成为兽药行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中国兽药市场前景调研与分析报告》预测,2017年中国兽药市场将达520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国内兽药市场产品结构 兽药按照使用动物种类划分,主要分为禽用、猪用、牛羊用、宠物及特种经济动物用等。由于我国是一个以家禽和猪养殖为主的国家,目前绝大部分的兽药应用于鸡和猪的疫病防治。以兽用生物制品为例,中国兽药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生物制品市场规模(销售额)107.08亿元,其中猪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50.13亿元,占生物制品总市场规模的46.82%;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35.21亿元,占生物制品总市场规模的32.88%,两种动物用生物制品合计占比为79.70%。兽药按照产品类别划分,可以分为兽用生物制品和兽用药物制剂,兽用药物制剂又可分为原料药、化学药剂和中药等。目前国内的兽药市场以兽用药物制剂为主。我国2008年至2015年兽药市场的产品结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行业经营模式 行业中兽药制剂的经营模式可分为经销商销售和规模养殖场直接销售两种方式。经销商销售方式中公司要对经销商进行严格的选择,需要审核经销商的营业资质、经营理念、经营实力、经营管理制度、技术服务能力以及诚信情况等。业务操作上一般由区域经理与经销商进行沟通对接,并由区域经理统一管理和维护市场。 规模养殖场直接销售方式中一般由公司的技术服务人员直接与辖区的规模养殖场沟通对接并为其提供系统化的技术服务,产品直接从公司发货到规模养殖场。 3、我国兽药动保行业的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 (1)我国兽药动保行业的竞争格局 我国兽药企业数量众多,但主要以微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为主。兽药行业实行强制GMP认证之前,由于进入门槛较低,行业呈现无序竞争的格局,企业数量众多、生产规模偏小、技术含量较低、产品结构单一,给行业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004年,

2018_2024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需求现状分析与发展商机分析研究报告

2018-2024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需求现状分析与发展商机分析研究报告 (一)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1、行业利润总额变化趋势 我国医药工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行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在各项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医药工业的利润总额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根据资料显示,2015 年我国医药工业利润总额达到2,749 亿元,同比增长12.30%。 图:2011-2015 年我国医药工业利润总额及变化情况 2、行业利润率变化趋势 2007 年以来,医药工业的销售利润率水平稳步上升,并于2010 年升至近十年最高点11.7%。近年来,由于国家通过医保控费、药品招标制度改革等手段持续对药品价格进行调控,药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原料药生产的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人工成本持续

上涨,药品制造成本呈上升趋势。因此,2011年以来医药工业销售利润率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10%以上。 图:2007-2015 年我国国医药工业利润率水平 (二)市场竞争格局及竞争对手情况 (1)抗感染类制剂 抗感染类制剂产品主要包括,合作产品的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自有产品的头孢克洛缓释片、头孢克肟胶囊等品种。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5中国医药统计年报化学制药分册》中的产量数据进行测算,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如下: 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冻干粉针剂型,1.25g,复方)2015 年产量为922.83 万瓶,市场占有率为100%。 ②头孢克洛缓释片 2015 年我国头孢克洛缓释片(0.375g)总产量为9,694.36 万片,昂利康的市场份额为23.76%。国共有三家企业生产头孢克洛缓释片(0.375g),除昂利康外,其他两家分别为百草制药有限公司、新达制药有限公司。

兽用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

兽用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 兽用,药物 分类药物配伍药物配伍使用结果 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庆 大霉素除外)、多黏菌类 效果增强 青霉素类青霉素钠、钾 盐;氨苄西林 类;阿莫西林 类 四环素类、头抱菌素类、大环 内酯类、氯霉素类、庆大霉 素、利巴韦林、培氟沙星 相互拮抗或疗效相抵或产 生副作用,应分别使用、 间隔给药 维生素C、维生素B罗红霉 素、Vc多聚磷酸酯、磺胺类、 氨茶碱、咼锰酸钾、盐酸氯丙 嗪、B族维生素、过氧化氢 沉淀、分解、失败 头抱菌 素类“头抱”系列 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疗效、毒性增强 青霉素类、洁霉素类、四环素 类、磺胺类 相互拮抗或疗效相抵或产 生副作用,应分别使用、 间隔给药 维生素C、维生素B、磺胺类、 罗红霉素、氨茶碱、氯霉素、 氟苯尼考、甲砜霉素、盐酸强 力霉素 沉淀、分解、失败

强利尿药、含钙制剂与头抱噻吩、头抱噻呋等头抱类药物配伍会增加毒 副作用 卡那霉素、阿抗生素类 本品应尽量避免与抗生素 类药物联合应用,大多数 本类药物与大多数抗生素 联用会增加毒性或降低疗 效 米卡星、核糖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大观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洁 霉素类、TMP 疗效增强 氨基糖苷类素、新霉素、 巴龙霉素、链 霉素、安普霉 素等 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氨 茶碱等)、硼砂 疗效增强,但毒性也同时增 强 Vc、Vb疗效减弱 氨基糖苷同类药物、头抱菌 素类、万古霉素 毒性增强大观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拮抗作用,疗效抵消 卡那霉素、庆 大霉素 其他抗菌药物不可同时使用

红霉素、罗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替米洁霉素类、麦迪素霉、螺旋霉 素、阿司匹林 降低疗效 大环内酯类考星、吉他霉 素(北里霉 素)、泰乐菌 素、替米考 星、乙酰螺旋 霉素、阿齐霉 青霉素类、无机盐类、四环 素类 沉淀、降低疗效 碱性物质增强稳定性、增强疗效 酸性物质不稳定、易分解失效土霉素、四环 甲氧卞啶、二黄粉稳效 四环素类素(盐酸四环 素)、金霉素 (盐酸金霉 素)、强力霉 素(盐酸多西 环素、脱氧土 霉素)、米诺 环素(二甲胺 四环素) 含钙、镁、铝、铁的中药如石 类、壳贝类、骨类、矶类、脂类 等,含碱类,含鞣质的中成药、 含消化酶的中药如神曲、麦芽、 豆鼓等,含碱性成分较多的中 药如硼砂等 不宜同用,如确需联用应至 少间隔2小时 其他药物 四环素类药物不宜与绝大多 数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氯霉素类氯霉素、甲砜 霉素、氟苯尼 喹诺酮类、磺胺类、呋喃类毒性增强 考 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四环 素类、多黏菌素类、氨基 拮抗作用,疗效抵消

我国兽药业市场分析

我国兽药业市场分析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目前我国兽药市场份额为300 ~ 400 多亿元,其中禽药粉剂100 亿元左右,水针、粉针100 亿元左右,生物制品40 ~ 50 亿元,中药、添加剂40 ~ 50 亿元,水产品用药10 亿元。 2012-2016年中国兽药市场专项调研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兽药行业目前十大特点: 1兽药企业基础差、规模小、竞争日趋激烈 2国际兽药巨头对中国高端市场的冲击和影响凸显 3产品同质化、研发能力不足 4营销同质化、创新能力低 5市场不规范、竞争无序化 6处于规范的过渡期、行政政策出台频繁 7营销公司迅速发展、局部地区呈失控态势

8经营成本较高、法律和品牌意识淡薄 9管理不规范、人员流动大、职业化程度不高 10行业人才与企业招聘对接出现困境 具体如下: 1. 兽药企业基础差、规模小,竞争日趋激烈。目前我国兽药市场份额为300 ~ 400 多亿元,其中禽药粉剂100 亿元左右,水针、粉针100 亿元左右,生物制品40 ~ 50 亿元,中药、添加剂40 ~ 50 亿元,水产品用药10 亿元。 目前全国通过兽药GMP 认证的企业为1 527 家,年产值2 亿元以上的有9 家,1 亿元以上的22 家,5 000 万元以上的有60 余家,1 000 万元以上的有200 余家,也就是说我国的1 000 多家兽药企业中大多数企业都只能卖几百万或者几十万,一个月卖三四十万的企业也有很多,最近在河北陆续出现了放弃老板位置情况,要么将企业转让,要么出租。 近几年,兽药企业数量再次极度扩张,产能相继加大,部分省份已超出GMP 改造前的数量或产能,但规模化尚未形成。 2. 产品严重同质化,研发能力不足。长期以来,大多数兽药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全国具备新兽药研发能力的生产企业不足10%,我国2005 版《兽药典》共收载兽药品种1 500 多个,而市场上实际销售的品种却有十万个之多,其中大部分产品由多家甚至是上百家企业同时生产。大多数兽药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雷同、品种单一、重复报批、重复生产、恶性竞争现象普遍,新产品比例很少。

2018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营特征、市场供求状况及趋势分析(图)

2018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营特征、市场供求状况及趋势分析(图) (一)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医药流通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毛利率较低,企业的盈利点在于存货的高效 流转以及精细化管理,而这些又依赖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及物流技术的应用。 目前行业内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少部分规模和技术领先的医药 流通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作业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可以将财务、业务流程、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商品管理、质量管控等各方面有效融合起来,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记录与调整,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全过程实时监控与动态管理。 而大部分小规模的医药物流企业由于资本实力较小,信息化投入较低,仍 然在采用人工或半信息化的技术,即全部物流作业过程均由人工完成或个别的物流环节采用信息化管理,其余环节靠人工完成。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医药流通产业运营现状及市场 竞争态势报告》 (二)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我国医药分销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均收入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同时,随着我国医药改革的深入推进,将建立覆盖全国城乡人口的医疗保障体系,我国医药分销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1)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是我国医药分销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外在因素 ①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快速提升 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与 此同时,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也得以大幅提升,2016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 年增长了36.85%,达到33,616 元。根据《“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 年)》,我国到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0 年翻两番。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升为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塑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兽药配伍禁忌大全和常用抗生素配伍禁忌表

兽药配伍禁忌大全和常 用抗生素配伍禁忌表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最新兽药配伍禁忌大全、常用抗生素配伍禁忌表 最新兽药配伍禁忌大全... 盐酸林可霉素 和甲硝唑配伍,疗效增强。 和罗红霉素,替米考星配伍,疗效降低。 和磺胺类配伍,混浊,失效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和链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喹诺酮类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替米考星,罗红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配伍,疗效降低。 和Vc,罗红霉素配伍,会沉淀,分解失效。 和磺胺类配伍,会沉淀,分解失效。 硫酸新霉素,庆大霉素 和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盐酸多西环素,TMP等配伍,疗效增强。和Vc,抗菌减弱。 和氟苯尼考配伍,疗效降低。 和同类药物,毒性增加。 罗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替米考星 和新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链霉素,盐酸林可霉素配伍,疗效降低。 和卡那霉素,磺胺类配伍,毒性增加。 遇氯化钠,氯化钙,会沉淀,析出游离碱

金霉素,强力霉素 和同类药物,TMP配伍,疗效增强 遇三价阳离子,会形成不溶性络合物 氟苯尼考 和新霉素,盐酸多西环素,硫酸粘杆菌素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等配伍,疗效降低。 和卡那霉素,链霉素,磺胺类,喹诺酮类配伍,毒性增加。 和VB12配伍,会抑制红细胞生成。 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 和氨苄西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等配伍,疗效增强。 和四环素,盐酸多西环素,罗红霉素,氟苯尼考等配伍,疗效降低。 遇金属阳离子,会形成不溶性络合物。 磺胺类 和TMP,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配伍,疗效增强。 和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配伍,疗效降低。 和罗红霉素,氟苯尼考配伍,毒性增加。 常用抗生素配伍禁忌表

中国兽药市场规模和前景分析

2017年中国兽药市场前景预测

近年来,我国兽药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显示,国内兽药生产总值从2008年的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销售额从2008年的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我国已成为兽药行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2022年中国兽药市场前景调研与分析报告》预测,2017年中国兽药市场将达520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国内兽药市场产品结构 兽药按照使用动物种类划分,主要分为禽用、猪用、牛羊用、宠物及特种经济动物用等。由于我国是一个以家禽和猪养殖为主的国家,目前绝大部分的兽药应用于鸡和猪的疫病防治。以兽用生物制品为例,中国兽药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生物制品市场规模(销售额)亿元,其中猪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亿元,占生物制品总市场规模的%;禽用生物制品市场规模亿元,占生物制品总市场规模的%,两种动物用生物制品合计占比为%。兽药按照产品类别划分,可以分为兽用生物制品和兽用药物制剂,兽用药物制剂又可分为原料药、化学药剂和中药等。目前国内的兽药市场以兽用药物制剂为主。我国2008年至2015年兽药市场的产品结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兽药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行业经营模式 行业中兽药制剂的经营模式可分为经销商销售和规模养殖场直接销售两种方式。经销商销售方式中公司要对经销商进行严格的选择,需要审核经销商的营业资质、经营理念、经营实力、经营管理制度、技术服务能力以及诚信情况等。业务操作上一般由区域经理与经销商进行沟通对接,并由区域经理统一管理和维护市场。 规模养殖场直接销售方式中一般由公司的技术服务人员直接与辖区的规模养殖场沟通对接并为其提供系统化的技术服务,产品直接从公司发货到规模养殖场。 3、我国兽药动保行业的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 (1)我国兽药动保行业的竞争格局 我国兽药企业数量众多,但主要以微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为主。兽药行业实行强制GMP认证之前,由于进入门槛较低,行业呈现无序竞争的格局,企业数量众多、生产规模偏小、技术含量较低、产品结构单一,给行业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004年,我国大约有2,800家兽药生产企业。自2006年,国家强制实施兽药GMP以来,大量中小兽药企业退出市场,企业数量急剧减少,兽药行业正在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截至2015年末,全国共有1,543家兽药生产企业,其中生物制药企业77家,化学药品企业1,466家。未来实现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市场集中度,将是我国兽药市场的发展方向。

中国兽药行业基本特性及发展需求状况分析

一、兽药基本特征 1、食品动物用药份额大 80年代我国养禽业大发展,所用兽药几乎都是禽药;90年代集约化养猪业、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猪药、水产药产品也随之发展;90年代末期以后,奶牛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用于奶牛的药物又有所发展。以上这些都是食品动物用药。 由于药物的开发和使用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宠物饲养虽然在北京、上海等几个城市有一定发展,但毕竟规模很小,宠物药的消费份额有限。这也是我国兽药开发的主要特色之一。 2、抗微生物药占主导地位 据业内人士估计,我国兽药产品中抗微生物药(包括抗菌促生长剂)至少占60%以上,这种状况与我国畜牧业的结构和人们食用动物性食品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我国的养殖业主要为食品动物,宠物很少,而食品动物又以禽、猪为主,牛、羊只是部分区域饲养,数量也不多;禽、猪用药主要是防治群发的细菌性疾病药物。寄生虫病除家禽的球虫病外,其他疾病很少受到关注。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兽药产品中抗微生物药多于抗寄生虫药。 3、兽药剂型和制剂种类单一 基于我国养殖业结构特性,大部分兽用药都是制成方便群体给药的剂型和制剂,最普遍的是采用散剂和饮水剂(包括可溶性粉),虽然片剂、注射剂、胶囊剂、透皮剂、缓释剂、长效制剂等都有,但所占比重很

少。这种情况除与我国兽药的制剂科技水平有关外,主要还是受食品动物经济价值有限的制约,不可能有过高的投入。 4、中兽药是我国的特色 我国兽药约有3000个品种,中兽药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中药制剂在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全国兽药产品需求状况 我国兽药企业以小型民营企业为主,产品质量一般,虽然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但在很多高端及细分领域,市场需求强烈,国内产品一时难以满足。 从价格来看,2007年有较大幅度上升,刺激了各厂家的产能扩张。 三、全国兽药行业竞争状况 1、中国兽药行业处于洗牌阶段,知名品牌企业较少。 2006年以前中国兽药企业2700家左右,自农业部强制推广GMP达标工作以来,截止到2007年1月1日,全国共有1328家兽药企业通过GMP认证,未通过认证的企业被迫关门。目前国内的兽药企业没有大的知名品牌;外资在华的兽药企业由于对中国农村了解不深,销量也不大。 2、国内养殖水平较低。 兽药业的发展,离不开养殖业的发展。国内养殖业目前还处在低水平养殖与管理阶段,这同时也抑制了兽药业的充分发育与高水平发展。以前强调的“公司+ 农户”的散养方式,在一段时间内确实为广大农民的致富增收做了贡献,但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尤其是加

2018国内药品市场发展趋势

2018国内药品流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有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零售药店三大终端的药品销售额为17131亿元,同比增长6.3%(1)。其中公立医院终端占比为67.4%,零售药店终端占比为22.9%,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占比为9.7%。近几年,随着两票制的执行,调拨业务从40%降低到30%,直销终端的业务占比相应上升。流通企业大部分是国企,占比为61%,其次股份制企业占比为32%。 截至2018年末,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598家,其中全国性的药品配送企业有4家,分别是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其余均是地方性的配送商。我国各省的配送商格局差别较大,集中度高的地区如上海,预计药品配送集中数可达到80%,现大部分地区的为50%左右,其余多家小配送商瓜分剩余市场。 药品流通集中度提高,政策影响边际效应减弱。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598家。2012年高峰时期,药品流通企业数量达到1.63万家,后由于行业增速下降、兼并收购等原因回落。2015年开始实施的两票制进一步促进了行业整合,企业数量下降到1.30万家,此后小幅反弹。2011年-2018年的从34%增加到43%,集中度持续提高。药品流通行业受到两票制、零加成、药品降价、带量采购等政策影响。新药加速上市带来的增量与仿制药业务配送费用降低相互抗衡,政策对药品流通企业的影响边际效应逐渐减弱。其中,医药流通业(不包括药店)板块估值为15.3倍,相对于生物医药行业估值溢价率为-56%,是2011年以来的最低点。

一、我国药品终端销售额在2万亿元左右 2018年我国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零售药店三大终端的药品销售额为17131亿元,同比增长6.3%。 从实现药品销售的三大终端的销售额分布来看,公立医院终端市场份额最大,2018年占比为67.4%,零售药店终端市场份额2018年占比为22.9%,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市场份额近年有所上升,2018年占比为9.7%。 如果加入未统计的“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则中国药品终端总销售额约20000亿元。 二、我国药品流通品类现状占比 现化学药占比72.8%,本土和跨国生产商平分秋色。按药品类别分:根据商务部药品流通直报的35家企业的数据,2018年流通药品分类占比为:化学药占72.8%,中成药占15.2%,生物制品占7.9%,医疗器械占2.4%,其他品种合计占比2.7%。从近三年的销售变化趋势来看,化学药的占比仍在逐年增加,这就是我国化学药品医药市场泛滥的显著特点,而中成药占比不升反降,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近两年增速均达到40%以上,预计跟行业集中度提高相关。出现这一现象主要跟医保控费、限制辅助用药有直接关联,中医药的复兴道路坎坷。如要让中医药市场得到快速扩容而达到中央预定的30%,那可能要采取象这次抗新冠肺炎阻击战这样,排除一切干扰,以强有力的手段才能实现中医药大健康中国战略目标。

最新常用兽药配伍禁忌表

◇最新常用兽药配伍禁忌表◇ 分类药物配伍药物配伍使用结果青霉青霉素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除外)、效果增强 素类钾盐;氨苄西林多黏菌类 类;阿莫西林类 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相互拮抗或疗效相抵或产 类、庆大霉素、利巴韦林、培氟沙星生副作用,应分别使用、间隔给 药 维生素 C 、维生素 B 、罗红霉素、 Vc 多聚磷沉淀、分解、失败 酸酯、磺胺类、氨茶碱、高锰酸钾、盐酸氯丙嗪、B 族维生素、过氧化氢 头孢 “头孢” 系列 菌素类 氨基卡那霉素、糖苷类阿米卡星、核糖 霉素、妥布霉 素、庆大霉素、 大观霉素、新霉 素、巴龙霉素、 链霉素等 大观霉素 卡那霉素、 庆大霉素 大环红霉素、罗内酯类红霉素、硫氰酸 红霉素、替米考 星、吉他霉素 (北里霉素)、 泰乐菌素、替米 考星、乙酰螺旋 霉素、阿齐霉素 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疗效、毒性增强青霉素类、洁霉素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相互拮抗或疗效相抵或产 生副作用,应分别使用、间隔给 药维生素 C 、维生素 B 、磺胺类、罗红霉素、氨沉淀、分解、失败 茶碱、氯霉素、氟苯尼考、甲砜霉素、盐酸强力霉 素 强利尿药、含钙制剂与头孢噻吩、头孢噻呋等 头孢类药物配伍会增加毒副作用 抗生素类本品应尽量避免与抗生素 类药物联合应用,大多数本类药 物与大多数抗生素联用会增加毒 性或降低疗效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洁霉素类、TMP疗效增强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氨茶碱、、等)、硼疗效增强,但毒性也同时 砂增强 Vc 、Vb疗效减弱氨基糖苷同类药物、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毒性增强 氯霉素、四环素拮抗作用,疗效抵消 其他抗菌药物不可同时使用 洁霉素类、麦迪素霉、螺旋霉素、阿司匹林降低疗效青霉素类、无机盐类、四环素类沉淀、降低疗效 碱性物质增强稳定性、增强疗效 酸性物质不稳定、易分解失效

2020年【兽药】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2020年【兽药】行业调研 分析报告 2020年2月

目录 1. 兽药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 (6) 1.1 兽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6) 1.2 兽药行业结构分析 (6) 1.3 兽药行业PEST分析 (7) 1.4 兽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9) 1.5 兽药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10) 1.6 兽药行业特征分析 (11) 2. 兽药行业驱动政策环境 (12) 2.1 市场驱动分析 (12) 2.2 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13) 2.3 行业政策体系趋于完善 (14) 2.4 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4) 2.5 宏观环境下兽药行业的定位 (15) 2.6 “十三五”期间兽药建设取得显著业绩 (15) 3. 兽药产业发展前景 (16) 3.1 中国兽药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16) 3.2 兽药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18) 3.3 中国兽药行业市场增长点 (18) 3.4 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19) 3.5 兽药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19) 3.6 兽药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20)

3.7 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21) 3.8 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22) 3.9 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22) 4. 兽药行业竞争分析 (24) 4.1 兽药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24) 4.2 中国兽药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6) 4.3 中国兽药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6) 4.4 初创公司大独角兽领衔 (27) 4.5 上市公司双雄深耕多年 (28) 4.6 互联网巨头综合优势明显 (28) 5. 兽药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30) 5.1 政策体系不健全 (30) 5.2 基础工作薄弱 (30) 5.3 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30) 5.4 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30) 5.5 技术相对落后 (31) 5.6 隐私安全问题 (31) 5.7 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32) 5.8 管理效率低 (32) 5.9 盈利点单一 (33) 5.10 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 (34) 5.11 法律风险 (34)

2018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18年9月

目录 一、上半年医药板块维持较快增速 (2) 1.1上半年医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速符合预期 (2) 1.2同期医药制造业稳健增长 (4) 1.3医药近期延续调整行情 (5) 1.42018Q2基金重仓持股中医药配置比例进一步提升 (9) 二、细分板块业绩概况及盈利指标分析 (10) 2.1化学原料药板块受部分产品提价等因素影响业绩快速增长.10 2.2化学制剂板块政策利好明确,集中度有望提升 (12) 2.3生物制品板块业绩增速进一步提升 (13) 2.4医疗服务板块整体表现亮眼,业绩持续高增长 (14) 2.5医疗器械板块业绩分化明显,龙头表现靓丽 (16) 2.6医药商业板块龙头企业享受集中度提升、处方外流等政策红 利 (17) 2.7中药板块业绩增速有所放缓 (19) 三、风险提示 (21) 一、上半年医药板块维持较快增速 1.1上半年医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速符合预期 目前,医药板块除ST长生以外的上市公司2018年半年报已披露完毕,剔除部分次新股、数据异常个股后,我们对256家医药上市公司进行统计,2018H1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

同比增速分别为22.17%、25.70%、23.62%。医药板块上市公司受医药制造业回暖、新标推进、新版医保目录逐步落地、龙头企业市占率提升等因素影响,2018H1业绩同比增速较2017年全年均进一步提升,处在近5年的高位水平。 图12012-2018H1医药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百万元) 图22012-2018H1医药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分季度来看,医药上市公司2018Q2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8.83%、15.36%,受2017Q1低基数、2018Q1

[新版]常用兽药配伍表

[新版]常用兽药配伍表 常用药物分类、作用机理及名称汇总表 类别号作用机理种类主要药物名称 I类青霉素类青霉素钠、钾盐;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速阻碍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造效头孢菌素类头孢噻呋、头孢氨苄、头孢喹诺等成渗透压失衡,导致细菌膨杀胀、解体而死; 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二氟沙星、诺氟菌氟喹诺酮类沙星剂 II类 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大观霉素、新霉慢致使细菌合成异常蛋白,阻碍氨基糖苷类素、安普霉素、链霉素等效合成蛋白的释放,增加细胞壁杀的通透性,造成细菌细胞内生 菌理物质外泄,引发细菌死亡多肽类多粘菌素、维吉霉素、杆菌肽等剂红霉素、罗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替米考星、吉大环内酯类他霉素、泰乐菌素、乙酰螺旋霉素 III类 速 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土霉素、四环素(盐酸四环素)、金霉素(盐酸金抑四环素类霉素)、强力霉素(盐酸多西环素、脱氧土霉素) 菌 剂 氯霉素类甲砜霉素、氟苯尼考 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对甲IV类磺胺类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噻唑慢 速干扰细菌叶酸代谢抑制其生 抑长繁殖 菌磺胺增效剂二甲氧苄氨嘧啶(DVD)、甲氧苄氨嘧啶(TMP) 剂

说明: 1、同类型药物有相同毒副作用,不宜联合使用; 2、作用机理和作用位点不同的药物可联合使用,如氟苯尼考+强力霉素; 3、本表因作用机理不确定未列出洁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切忌与大环内酯类联合使用 常用兽药配伍结果表 分类药物配伍药物配伍结果 青霉素钠、钾盐;氨苄西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除外)、效果增强青 霉林类;阿莫西林类多黏菌类素 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氯相互拮抗或疗效相抵或产生副霉素类、庆大霉素、利巴韦林、培氟沙星作用,应分别使用、间隔给药 维生素C、罗红霉素、Vc多聚磷酸酯、磺沉淀、分解、失败 胺类、氨茶碱、高锰酸钾、盐酸氯丙嗪、B 族维生素、过氧化氢 “头孢”系列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疗效、毒性增强头 孢青霉素类、洁霉素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相互拮抗或疗效相抵或产生副菌素作用,应分别使用、间隔给药类 维生素C、维生素B、磺胺类、罗红霉素、沉淀、分解、失败 氨茶碱、氯霉素、氟苯尼考、甲砜霉素、 盐酸强力霉素 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庆抗生素类本品应尽量避免与抗生素类药氨 基大霉素、大观霉素、新霉物联合应用,大多数本类药物与糖 素、链霉素等大多数抗生素联用会增加毒性苷

最新兽药配伍禁忌大全

当前最新兽药配伍禁忌大全 分 类 药物配伍药物配伍使用结果 青霉素类青霉素钠、钾盐;氨 苄西林类;阿莫西林 类 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庆大霉素除外)、多黏 菌类 效果增强 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 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 庆大霉素、利巴韦林、培 氟沙星 相互拮抗或疗效相抵 或产生副作用,应分 别使用、间隔给药 维生素C、维生素B、罗 红霉素、Vc多聚磷酸酯、 磺胺类、氨茶碱、高锰酸 钾、盐酸氯丙嗪、B族维 生素、过氧化氢 沉淀、分解、失败 头孢 菌素类“头孢”系列 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疗效、毒性增强 青霉素类、洁霉素类、四 环素类、磺胺类 相互拮抗或疗效相抵 或产生副作用,应分 别使用、间隔给药 维生素C、维生素B、磺 胺类、罗红霉素、氨茶碱、 氯霉素、氟苯尼考、甲砜 霉素、盐酸强力霉素 沉淀、分解、失败 强利尿药、含钙制剂与头孢噻吩、头孢噻 呋等头孢类药物配伍 会增加毒副作用 氨基糖苷类卡那霉素、阿米卡 星、核糖霉素、妥布 霉素、庆大霉素、大 观霉素、新霉素、巴 龙霉素、链霉素等 抗生素类 本品应尽量避免与抗 生素类药物联合应 用,大多数本类药物 与大多数抗生素联用 会增加毒性或降低疗 效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洁霉素类、TMP 疗效增强 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 氨茶碱、、等)、硼砂 疗效增强,但毒性也 同时增强 Vc、Vb疗效减弱 氨基糖苷同类药物、头孢 菌素类、万古霉素 毒性增强 大观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拮抗作用,疗效抵消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其他抗菌药物不可同时使用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 硫氰酸红霉素、替米 考星、吉他霉素(北 里霉素)、泰乐菌素、 替米考星、乙酰螺旋 霉素、阿齐霉素 洁霉素类、麦迪素霉、螺 旋霉素、阿司匹林 降低疗效 青霉素类、无机盐类、四 环素类 沉淀、降低疗效 碱性物质 增强稳定性、增强疗 效 酸性物质不稳定、易分解失效 四环素类土霉素、四环素(盐 酸四环素)、金霉素 (盐酸金霉素)、强 力霉素(盐酸多西环 素、脱氧土霉素)、 米诺环素(二甲胺四 环素) 甲氧苄啶、三黄粉稳效 含钙、镁、铝、铁的中药 如石类、壳贝类、骨类、 矾类、脂类等,含碱类, 含鞣质的中成药、含消化 酶的中药如神曲、麦芽、 豆鼓等,含碱性成分较多 的中药如硼砂等 不宜同用,如确需联 用应至少间隔2小时 其他药物 四环素类药物不宜与 绝大多数其他药物混 合使用 氯 霉素类氯霉素、甲砜霉素、 氟苯尼考 喹诺酮类、磺胺类、呋喃 类 毒性增强 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多黏菌素类、 氨基糖苷类、氯丙嗪、洁 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维 生素B类、铁类制剂、免 疫制剂、环林酰胺、利福 平 拮抗作用,疗效抵消 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 氨茶碱等) 分解、失效 喹 诺酮类砒哌酸、“沙星”系 列 青霉素类、链霉素、新霉 素、庆大霉素 疗效增强 洁霉素类、氨茶碱、金属 离子(如钙、镁、铝、铁 等) 沉淀、失效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呋 喃类、罗红霉素、利福平 疗效降低 头孢菌素类毒性增强 磺胺类磺胺嘧啶、磺胺二甲 嘧啶、磺胺甲恶唑、 磺胺对甲氧嘧啶、磺 胺间甲氧嘧啶、磺胺 噻唑 青霉素类沉淀、分解、失效 头孢菌素类疗效降低 氯霉素类、罗红霉素毒性增强 TMP、新霉素、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 疗效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