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书模板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

****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20**年**月印发前言构建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以下简称双重预防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部署,是新形势下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治本之策。
近年来,**省积极在危险化学品和非煤矿山行业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为全面深化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省相关部门在2018年11月先后下发了《**省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省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导则(试用)》等法规指导。
2018年12月,**市召开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现场会,强调了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的重要意义,明确了进度目标。
2019年1月,**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下发了《开发区深化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件,进一步细化了双重预防体系的创建要求,特别提出要在2019年底前,园区所有企业要全面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综合以上情况,结合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为方便有效推进实施双重预防体系,特制定本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手册内容主要包括:风险隐患双重预防相关知识、前期的策划准备、人员培训教育、危险源及其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及各类安全告知卡。
手册由公司安全办提出、归口管理,各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手册签发人:审核人:编写组成员:安全风险辨识小组成员:目录1.编制目的 (1)2.适用范围 (1)3.规范性引用文件 (1)4.术语和定义 (2)5.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内容 (4)6.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原则 (5)7.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与运行 (6)8 .策划和准备 (7)8.1建立工作机构 (7)9.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 (10)10. 隐患排查治理 (17)11.有效运行与持续改进 (20)12.管理要求 (21)13.附录 (22)附1:组织领导附2: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附3:危险源识别与控制管理制度附件4:安全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附件5:风险源辨识管控清单附件6: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台账附件7:公司风险分级四色分布图附件8:岗位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附件9:公司较大风险公告栏附件10:各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附件11:各岗位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卡附件12:风险辨识、分级辅助资料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1.编制目的构建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以下简称双重预防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部署,是新形势下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治本之策。
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

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目录第一部分专业术语的掌握 (2)一、双重预防体系 (2)二、双体系建设这个名词的来历 (2)三、企业如何贯彻执行双重预防体系? (2)四、什么是风险 (2)五、风险的类别 (3)五、什么是危险源 (3)六、风险点 (4)七、什么是事故隐患? (4)第二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6)一、成立组织机构 (7)二、编写体系文件 (7)三、安全培训 (8)第三部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18)1、术语与定义; (18)2、隐患排查 (20)3、隐患治理 (21)4.经验借鉴: (31)第一部分专业术语的掌握一、双重预防体系双重预防体系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双体系”,(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2)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二、双体系建设这个名词的来历2016年1月6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安全关口前移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在事故之前,把事故消除掉。
三、企业如何贯彻执行双重预防体系?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省级文件要求,市级深化落实要吃透政府文件精神,保证实施过程目标清晰、方向明确;紧跟政府导向,不断修正和改进,确保不走弯路、不做无用功。
四、什么是风险风险(R):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L):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S):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R)=可能性(L)×严重性(S)管控级别为:分四级,代表颜色:红(公司)、橙(车间)、黄(班组)、蓝(岗位),也及时我们所平时说的:1-4级风险点分级。
五、风险的类别(1)固有风险—设备、设施、场所等本身固有(赋存、带有)的能量(电能、势能、机械能、热能等);危险物质(我公司:甲苯、二硫化碳、苯胺、液碱、硫化氢)燃烧、爆炸、腐蚀等产生能量或有害物质。
安全双重预防体系体系建设方案(三篇)

安全双重预防体系体系建设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面临的安全风险与挑战也日益增多。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保障国家安全、人民安全和社会安全,必须建立起一个稳固而高效的安全双重预防体系。
本文将提出一套完整的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方案,以应对____年所面临的安全挑战。
二、目标1. 建立一个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准确预测和评估各类安全风险。
2. 建设一个稳固的安全防范体系,能够全面防范和应对各类安全威胁。
3. 建立一个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能够及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4. 建设一个智能化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三、主要措施1. 建立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安全风险,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
该机构应对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实地勘察、数据收集和分析,形成科学的风险评估报告,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建议。
2. 建设稳固的安全防范体系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行业的监管和管理。
加强边境防控,完善边境管控设施。
加强网络安全,建立信息安全保护体系。
加强交通安全,提升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水平。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管控机制。
3. 建立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多级联动的应急救援机制,明确各级应急救援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进行相关资源的统筹调配。
培训和储备一支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素质。
加强应急救援设施的建设,提高应急救援的反应速度和效率。
4. 建设智能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建设智能化的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类安全风险的监测、预警和控制。
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公共场所、交通设施、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对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四、资源保障1. 资金保障加大财政对安全建设的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安全建设的资金需求。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书教学内容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书2018年7月一、前期准备1.成立组织机构1)以正式文件(红头文件+公章)明确双体系建设领导机构;2)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以及重要岗位人员。
3)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全面负责两个体系建设;4)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以及重要岗位人员在两个体系建设中应履行的职责;5)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增加安委会(安全领导小组)“两个体系”建设的相关职责;6)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在方案中明确分工、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等。
2.编制指导性文件1)编制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或作业指导书;3)编制6个清单:风险点清单(包括:1作业活动清单、2设备设施清单)、3工作危害分析表、4隐患排查表(安全检查表)、5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6重要风险清单4)双体系建设奖惩管理制度或奖惩管理制度包含双体系相关内容;5)编制安全检查与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或作业指导书;7)编制隐患排查表。
3.全员培训教育1)制定双体系培训计划(明确学时、培训内容、参加人员、考核方式、相关奖惩等);2)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培训;3)全员培训(分级结果);4)培训结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计入培训档案。
二、风险分级管控1.风险点排查确定1)建立作业活动清单(附表一);2)设备设施清单(附表二);2.危险源辨识分析1)对作业活动清单逐个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形成作业活动分析评价记录;单元划分:根据作业场所、工艺、设施的不同,编制作业活动表,内容包括厂址、总图运输、建构筑物、工艺流程、设备运行、作业人员、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等,科学划分作业单元。
可以按生产流程的阶段、地理区域、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也可结合起来进行划分;2)对设备设施逐个进行危险源分析;形成设备设施分析评价记录;风险辨识:确定安全检查表法(SCL)、作业危害分析法(JHA)、格雷厄姆评价法(LEC)等风险辨识方法,组织全体员工参与辨识与作业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因素,并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建议对作业活动采用JHA;对设备设施采用SCL法。
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

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原创实用版)目录1.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目的和任务目标2.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组织管理3.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步骤4.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注意事项正文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是指在企业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方面。
这一体系的建立旨在降低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一、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目的和任务目标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杜绝和减少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任务目标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通过风险点确定和危险源辨识,全面分析公司设施设备及生产活动存在的风险。
二、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组织管理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需要成立一个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分管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
该领导小组的职责包括组织、监督、指导、考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体系工作的开展及各项措施的落实,传达学习和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体系有关政府文件、精神和要求,组织编制符合要求、满足公司实际运行状况的双体系实施方案等。
三、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步骤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步骤包括:1.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运行机制,并在运行中不断更新、沟通、提高。
2.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体系建设宣贯和培训。
3.制定风险点分级管控措施,并按要求制作相关公告栏等。
4.建立常态机制、加强动态管理,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点进行调整,遇有法规变动、重大人事调整、工艺变更、新改扩项目、原料、设备、产品变动等及时进行风险评估,确保风险点的安全。
四、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注意事项在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高度重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将其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来抓。
建筑施工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导手册

建筑施工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导手册一、引言建筑行业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泛、环节繁多、风险极高的行业。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安全问题和风险隐患时有发生,建立健全的施工双重预防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指导手册将以全面的视角,围绕建筑施工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展开讨论,旨在为建筑施工管理提供有力的指导。
二、施工双重预防机制的内涵1.施工双重预防机制概述施工双重预防机制是指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各类安全隐患的详细预防与严格控制,建立在预防为主、保险为辅的基础上的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措施,从而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的保障。
这一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防机制,即通过合理规划、全面评估施工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保险机制,即在预防不力或未能有效预防的情况下,通过保险等措施对施工人员、财产进行保障。
2.施工双重预防机制的意义建立和完善施工双重预防机制对于保障施工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它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保障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它能够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促进施工作业有序进行,推动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它对于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立施工双重预防机制的具体措施1.加强安全培训在建立施工双重预防机制中,加强安全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相关管理人员等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应对各类安全风险。
2.严格施工管理严格施工管理是施工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保障。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各项施工活动的全程监管,采取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确保施工活动按照规定进行,杜绝各类事故隐患。
3.科学施工技术科学施工技术是施工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支撑。
施工企业应当借助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施工水平,有效减少施工安全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作业。
四、施工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实施路径1.实施路径的描述在实施施工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时,需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和行业特点,制定具体的实施路径。
双重预防体系安全作业指导书

双重预防体系安全作业指导书钢筋工安全作业指导书一、钢材、半成品等按规格、品种分别堆放整齐,制作场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照明灯具必须加网罩。
二、拉直钢筋,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拉筋沿线2米区域内禁止行人。
三、展开盘圆钢筋要一头卡牢,防止回弹,切断时要先用脚踩紧。
四、多人合运钢筋,起、落、转、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
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倒和塌落。
五、绑扎柱、墙体等竖向结构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和攀登钢筋骨架上下。
柱筋在4米以上,重量不大,可在地面或楼面上绑扎,整体竖起;柱筋在4米以上,应搭设工作台。
柱梁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
六、绑扎基础钢筋时,应按施工设计规定摆放钢筋支架或马凳架起上部钢筋,不得任意减少支架或马凳。
七、绑扎高层建筑的圈梁、挑檐、外墙、边柱钢筋,应搭设外架或安全网。
绑扎时挂好安全带。
八、起吊钢筋骨架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落到离地1米以内始准靠近,就拉支撑好方可摘钩。
…………………………………………………………………………………………模板工安全作业指导书一、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
顶撑要垂直,底端平整坚实,并加垫木,木楔要钉牢,并用模顺拉杆和剪刀撑拉牢。
二、采用桁架支模应严格检查,发现严重变形、螺栓松动等应及时修复。
三、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四、支设4米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工作台;不足4米的,可使用马凳操作。
五、支设独立梁模应设临时工作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走。
六、拆除模板应经施工技术人员同意。
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
完工前,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
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防止钉子扎脚。
七、拆除薄腹梁、吊车梁、桁架等预制构件模板,应随拆随加顶撑支牢,防止构件倾倒。
…………………………………………………………………………………………混凝土工安全作业指导书一、车子向料斗倒料,应有挡车措施,不得用力过猛和撒把。
安全双重预防体系体系建设方案范文(三篇)

安全双重预防体系体系建设方案范文一、引言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安全威胁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确保国家、组织和个人的安全,建立一个安全双重预防体系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____年安全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方案,旨在提高我国的安全水平,保障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
二、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之一。
针对网络安全,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完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
2.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公民、机构和企业的网络安全意识。
3. 建立网络安全体系,包括网络安全监测、预警、防御和应急处置等各个环节。
4. 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防止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
5. 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网络安全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三、物理安全物理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
为了提升物理安全水平,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边境安全管理,加强对边境线的监控和防御,严防非法入境和走私活动。
2. 加强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增加安保人员和监控设施,提高对重要场所的安全防范。
3. 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体系,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报警、防火灾等设备,提供及时、准确的安全信息。
4.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提高企业和组织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对重点行业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5. 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四、人员安全人员安全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个人权益的重要内容。
为了提高人员安全保障水平,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销售和餐饮服务的监管。
2.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 加强教育安全管理,提高学校安全防范能力,加强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书
2018年7月
一、前期准备
1.成立组织机构
1)以正式文件(红头文件+公章)明确双体系建设领导机构;
2)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
责人以及重要岗位人员。
3)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全面负责两个体系建设;
4)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以及重要岗位
人员在两个体系建设中应履行的职责;
5)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增加安委会(安全领导小组)“两个体系”
建设的相关职责;
6)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在方案中明确分工、工作目标、实
施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等。
2.编制指导性文件
1)编制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或作业指导书;
3)编制6个清单:风险点清单(包括:1作业活动清单、2设备设施
清单)、3工作危害分析表、4隐患排查表(安全检查表)、5作业活
动和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6重要风险清单
4)双体系建设奖惩管理制度或奖惩管理制度包含双体系相关内容;
5)编制安全检查与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或作业指导书;
7)编制隐患排查表。
3.全员培训教育
1)制定双体系培训计划(明确学时、培训内容、参加人员、考核方
式、相关奖惩等);
2)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培训;
3)全员培训(分级结果);
4)培训结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计入培训档案。
二、风险分级管控
1.风险点排查确定
1)建立作业活动清单(附表一);
2)设备设施清单(附表二);
2.危险源辨识分析
1)对作业活动清单逐个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形成作业活动分析评
价记录;单元划分:根据作业场所、工艺、设施的不同,编制作业活
动表,内容包括厂址、总图运输、建构筑物、工艺流程、设备运行、
作业人员、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等,科学划分作业单元。可以按生产
流程的阶段、地理区域、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
门划分,也可结合起来进行划分;
2)对设备设施逐个进行危险源分析;形成设备设施分析评价记录;
风险辨识:确定安全检查表法(SCL)、作业危害分析法(JHA)、格雷
厄姆评价法(LEC)等风险辨识方法,组织全体员工参与辨识与作业
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因素,并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
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建议对作业活动采用JHA;对设备
设施采用SCL法。(分析表格参见 附表3和4)。
3.风险评估
1)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制定风险评价准则;
2)参与评价人员应熟知企业评价准则,合理评价,评价级别准确;
3)参考《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
进行风险确定;
法)风险评估:结合企业实际,选择风险评估方法(风险矩阵法LS4,
并对所有风险做出定量评估。依LEC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安
全据各评估方法的风险可容许要求,确定出不可容许的风险内容。、
一般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一级)、较大风险(二级)
四种颜色标、蓝橙、黄风险(三级)和低风险(四级),分别用红、 示。
4.控制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1 )个体防护措施;2 )管理措施;3 )
培训教育措施;4 )应急处置措施。5 风险分级管控5.)结合企业
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等级风险的管控层级;要对1车间、逐一
落实企业、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安全风险分级、分层、 班组和
岗位的四级管控责任。)根据风险分级管控原则,确定风险点、危险
源的管控层级,落实2 管控责任;)根据确定的风险点、风险级别编
制四色风险分布图(总图、各车3 间或建筑)。 4)编制风险分级管
控清单,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定发布。 6.风险告知 )在企业主要进
入口、各车间(楼层)、主要设备设置风险告知图;1 )对存在重大
风险的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志;2 )应组织各层级、各岗位进行风险
评价结果的告知培训。3 三、隐患排查
1.编制隐患排查表)生产现场隐患排查清单排查内容及标准应包含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 中各风险点、危险源及控制措施;80〕)隐患排
查表应突出行业特点;编制时参照《台安监管〔22018 ;号》文件附
件《企业隐患排查表(九类)》 )隐患排查应明确排查类型、组织级
别、排查周期等内容;3 )根据风险辨识制定或修订的隐患排查表编
制汇总表;4 隐患排查表编制后应经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发。5)
实施隐患排查2.)按照排查计划,结合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按
要求组织隐患排1 查并及时、准确填写相关排查记录;)隐患排查类
型、周期、实施主体应符合《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2 治理暂行规
定》相关要求;)不能立即整改或危害较高的隐患应记录详实。条件
允许应保留影3 像资料。 3.隐患治理 1)一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对于当场不能立即整改的由隐患排查组织部门下达隐患排查结束后,
隐患整改通知,并填写如下内容:隐患描述、隐患等级、建议整改措
施、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负责人、治理期限、预计费用等内容。 隐
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 2)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并编制事故企业应当及时组织评估,①经判定属于
重大事故隐患的, 隐患评估报告书。治理方案内容②企业应根据评
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应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的规
定,治理方案应上报政府相关部门。
企业应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③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
估,并将结果按规定上报政府相关部门。④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
报告,治理方案、整改验收等应保留纸质 记录,单独建档管理。
附表1 作业活动清单
序号 岗位/地点 作业活动 活动频率 备注
1
2
(活动频率:频繁进行、特定时间进行、定期进行。)
填表人: 填表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附表2 设备设施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类别 型号 所在部位 位号/ 是否特种 设备 备注
填表人: 填表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附表3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部门: 作业活动:
序 号 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控制措 施 L S R 风险
等级
建议
改进
措施
1
2
分析人员: 分析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审定人: 审定日期:
(备注: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附表4 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部门:
序号 设备设施名称 检查项目 标准 不符合标准的 情况及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R 风险 等级 建议改进措施 备注
1
2
审定人日期: 分析人员: 日期: (填表说明: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
领导或车间主任。)
。同进步坚持下去,让我们共常好的保贵的意见或建议。阅读和学习
是一种非习惯,,希望也可以WOR迎您阅您好,欢读我的文章,本文
档可编辑修改,直接打印。阅读过后您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