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选择的实证分析_周纹羽
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分析的开题报告

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分析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与意义我国汽车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特别是科技和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以及竞争形势的加剧,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
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营运资金,确保企业获得充足的资金,以应对市场变化和业务拓展,成为了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挑战。
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对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资金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拟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2.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索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优化营运资金结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对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资金缺口和资金周期等问题,分析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因素。
(2)探索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包括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利用率和集中控制资金等。
(3)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研究不同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的资金管理策略。
(4)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评估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找出企业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资金管理理论和实践,对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进行深入探讨。
4.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将通过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优化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建议和方案,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本研究也将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资金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摘要】本文对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引出了本文的研究重点。
在通过资金管理现状分析和资金管理策略探讨,探讨了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和策略。
分析了影响资金管理的因素和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面临的挑战。
对资金管理效益进行评估。
在提出了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的建议,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
本文旨在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有效的资金管理策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营运资金、现状分析、策略探讨、影响因素、挑战、效益评估、建议、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制造业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全球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制造业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和严峻的挑战,资金管理成为企业营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的不断发展,制造业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制造业企业在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时,资金管理不仅仅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更是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深入研究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问题,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内关于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大多停留在表面性的描述和分析阶段。
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积累,使得制造业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许多不规范和不合理之处。
有必要对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为企业提供科学的资金管理策略和运营模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是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血液,是企业运转的源泉和保障,合理的资金管理是企业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研究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制造业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有效的资金管理策略和方法,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好的经营管理建议,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实证研究

2 上海会计 20 . 07 5
动负债和总负债增加 , 资产负债率上升 。 而权益乘数
=/一 1 1 资产负债率) ( ,资产负债率上升引起权益乘数 增加 。 因此 , 在其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 企
业的现金周期缩短 ,提高了净资产报酬率。
维普资讯
名 家 论 苑
现金 比率=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流动负债 。 另外 , 加速营运资金周转 , 可以使企业局限在各 流动负债; 由此可知 , 企业现金周期缩短 , 流动资产减少 , 项流动资产上的现金流量释放出来 ,增加企业的现 则流动 比率降低 , 反之 , 流动 比率增 金流入 , 节约现金支出 , 减少对外部财务供应 的依赖 流动负债增加 ,
高;同时,现金周期缩短 ,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增 强, 现金增多 , 现金 比率增高 , 反之 , 现金 比率降低。 的非对称性与不确定性所带来 的风险,增加企业经 根据传统财务分析理论 ,流动 比率是反映企业 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性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现金流入与流出之间
由此 自 然会得 出: 现金周期的 根据 以上分析 , 可提出如下假设 : 假设 1 现金 清偿能力的理想指标 。 : 周期与资产净利率负相关; 假设2 现金周期与经营 缩短 , : 营运效率的提高 , 降低 了企业的清偿能力 。 然 而事实上 , 很多公司随着现金周期的缩短 , 获取现金 活动现金净流量负相关 。 的能力却大大增强 , 实际偿债能力显著提高。 那么为 现金周期缩短 , 流动资产 占用减少 , 流动资产/ 什么理论上的推导和事实相矛盾呢? 这里有两点可以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与盈利能力的关系研究》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与盈利能力的关系研究》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与盈利能力关系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新兴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其营运资本管理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
营运资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我国创业板市场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新兴企业上市融资。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经营环境复杂多变,这些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此,研究营运资本管理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对营运资本管理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营运资本管理和盈利能力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其次,运用实证分析法,收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探究营运资本管理与盈利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和解释。
四、营运资本管理与盈利能力关系分析(一)营运资本管理概述营运资本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
具体包括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和应付账款管理等。
有效的营运资本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
常见的盈利能力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
这些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三)营运资本管理与盈利能力关系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本文发现营运资本管理与盈利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选择的实证分析

稳 健 型 。其 中激 进 型 指 企 业具 有 低 流 动 资产 率 和 高 流 动 负债 率
此 类 型 的企 业 所 承 担风 险 较 大 但盈 利能 力较 强 ,中庸 型 指 企 业 流 动 资 产率 和 流 动 负债 率 相 匹 配 ,而稳 健 型 是 指企 业保 持 高 流 动
经 营 管 理
画制造 市公司营
_ 周 纹羽
[ 摘
簪理 略 择的 诓分析
吉林 大 学 商学 院
、
要]本文通过选取 2 0 年 上证 10中的 7 07 8 9家制造业公司的相 关会计数据 ,将营运资金 来源细 分为营销 渠道
生 产
渠道 及 采 购 渠道 ,运 用 系统 聚 类 方 法 对 上述 三 个子 类 的营 运 资 金 管 理 策略 选择 进 行 实证 分析 , 认 为 大 多数 企 业 在 营销 渠道
一
对 于 生产 渠道 ,第 一 组 为 白 云机 场 华 鲁 恒升 .
债务 , 具 有 成本 低 偿还 期限 短 等特 点 ,如不 妥 善 管理 .极 易 出 现 到期 不 能 偿债 导 致 企 业 出现 财 务 困境 的状 况 。 因此 合 理 选 择 营运 资金 管 理 策 略 对 企 业 日常 经 营 起 着 ~ 个 不 可 或 缺 的 作 用 。
的平 均 值 。 同 时 ,本 文 以各部 门流 动 资 产 / 总资 产 .流动 负 债 / 总资 产 这 两 个指 标 作 为 反 映 营运 资 金 管 理 策略 的代 理 变量 。本 文
未考 虑 利 率 对 营运 资金 的影 响 。
2 建 立模 型
( ) 类分析 。本 文仍采 用 系统 聚类 法 ( i a h a C ut )对 1聚 He r i l l e rc c s r 上 述 数 据 进 行分 类 。选 取 P r n简 单 相 关 系数 法 ( a o a o e s P r n e s
我国纺织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

目录我国纺织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 (2)1引言 (2)1。
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2)1.2我国纺织业的特点 (2)2营运资金基本理论 (3)2。
1营运资金 (3)2。
2纺织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 (4)2。
3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5)3纺织行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的分析 (5)3。
1纺织行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的分析 (5)3。
2改善行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的建议 (5)3。
3优化我国纺织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建议 (6)参考文献: (8)我国纺织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中国的纺织企业也不可避免地融入到世界纺织经济发展的大潮中。
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其发展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纺织服装行业是一个容易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的行业,这使得纺织服装行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也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要从根本上改善纺织服装行业的劳动资金管理绩效水平,需要从认识该行业的经营活动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入手.关键词:纺织业营运资金营运资金周转期1引言1。
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纺织工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的支柱产业,无论是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启蒙发展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之初,都发挥了支柱性作用,但目前在纺织行业里只有品牌服装的上市公司发展得还可以,而纺织制造业的公司盈利能力每况愈下,近三分之二的企业是亏损的。
此外,纺织行业还存在着产业链不完善、规模偏小、集中度低、知名品牌少以及低价竞争等问题。
因此,许多纺织类上市公司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主动地或者被动地,逐步地或者快速地进行着资产重组和产业转型。
纺织类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可谓高潮迭起,一直以来纺织行业由于利润率低,很多难逃转行、被兼并或者倒闭的下场。
从上市公司来看,纺织企业上市公司业绩也显著差于整体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具有自身的经营特点,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同时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的核心问题之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其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然而,纺织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一方面大多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另一方面其又有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甚至有些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接近于零,仍然渴望通过发行股票来融资。
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制造业企业作为整个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资金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良的资金管理往往会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经营困难甚至倒闭。
制造业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应加强对资金管理的研究,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1. 基础生产资金保障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原材料的采购和生产线的投资需要大量资金。
资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运营,保障基础生产资金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
2. 应收款管理制造业企业通常存在较长的生产周期和销售周期,往往需要先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生产,然后再通过销售回笼资金。
应收款的管理对企业的现金流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有效的应收款管理,企业才能避免资金周转不畅的问题。
3. 库存管理制造业企业的库存往往是企业最大的流动资金之一,对于长期滞留在库存中无法变现的产品,会造成企业资金占用,增加了企业的负债和资金成本。
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资金占用情况,提高企业的流动性。
二、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1. 合理预测和规划制造业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市场预测和资金规划,确定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周期,确保企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支撑企业的正常运转。
也需要做好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预案,保证企业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够保持资金的充裕。
2. 控制成本制造业企业需要通过科学的成本管理和控制,降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和日常运营成本,以减少资金占用和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3. 加强资金监控制造业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资金监控体系,实时掌握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资金瓶颈问题,确保企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满足企业的正常运营需求。
4. 积极开展资金运作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积极的财务运作,比如适时的资金投资和融资等方式,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增加企业的资金回报。
1. 高投资、长回收周期制造业企业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生产周期和销售周期经常较长,因此资金周转速度慢,而且资金回笼周期长,这对企业的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方式的实证研究》范文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方式的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的灵活性,有目的地对报告盈余进行操控,以影响企业的财务报告结果。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方式,并从实证角度展开深入研究。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其动机和方式多种多样。
盈余管理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还可能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误导。
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方式,对于规范企业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及相关资料,运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相关数据库等。
四、盈余管理动机的实证分析(一)动机类型根据相关文献和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包括融资动机、避免亏损或避免退市动机、高管薪酬激励动机等。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相关数据的分析,验证了这些动机的存在。
(二)动机强度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强度存在差异。
其中,融资需求强烈的企业、业绩波动较大的企业以及高管薪酬与业绩挂钩的企业,其盈余管理动机更为明显。
五、盈余管理方式的实证分析(一)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政策选择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
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性应用,企业可以调整报告盈余,以达到预期的财务目标。
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方面存在明显的会计政策选择倾向。
(二)真实交易安排除了会计政策选择外,上市公司还通过真实交易安排进行盈余管理。
例如,通过调整销售策略、生产成本等手段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实证分析表明,这些真实交易安排对企业的盈余管理具有显著影响。
六、结论与建议(一)结论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方式的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现象;融资动机、避免亏损或避免退市动机以及高管薪酬激励动机是主要驱动力;会计政策选择和真实交易安排是常见的盈余管理方式;不同类型企业的盈余管理动机和方式存在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9《商场现代化》2009年5月(上旬刊)总第574期一、引言及以往文献回顾营运资金作为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及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其实际需要量和管理策略一直被财务经理们高度关注,尤其在一些营运资金规模较大、较典型的制造业和零售业企业中。
营运资金从财务角度看应该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 在这里“总和”是一种关系的反映, 而非数值上的求和。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拥有量越大,企业的风险水平越低,相应的盈利能力也越差。
而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具有成本低、偿还期限短等特点,如不妥善管理,极易出现到期不能偿债,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困境的状况。
因此,合理选择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对企业日常经营起着一个不可或缺的作用。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综合起来有三种:激进型、中庸型和稳健型。
其中激进型指企业具有低流动资产率和高流动负债率,此类型的企业所承担风险较大,但盈利能力较强;中庸型指企业流动资产率和流动负债率相匹配;而稳健型是指企业保持高流动资产率而低流动负债率,风险与盈利能力均最低。
根据刘运国等(2001)对我国1997年上证30指数的30指样本股的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大多数属于中庸型,且企业的收益能力与营运资金的管理策略有很大关系。
Gabriel Hawawini;,Claude Viallet;和Ashok Vora(1986)指出行业因素对企业营运资金有着重大影响,且企业会追随行业标杆企业的营运资金政策。
刘翰林(2006)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时,也指出公司所处的行业是影响公司营运资金需要量的一个因素。
Juan Colina(2002)提出营运资金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收入管理、供应链管理和支出管理,表明细化营运资金会给公司带来最佳效果。
为消除除行业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上证30指数已不能够很好的反映A股市场的整体情况,故本文将选取上证180指数中的80家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首先对营运资金作出详细分类,分为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和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王竹泉等,2007),本文数据均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各上市公司年报。
二、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1.变量选取本文选取2007年上证180中的79家上市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剔除S上石化)。
其中,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产成品+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在产品+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原材料+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上述指标中,各存货科目及应收、应付科目均为年初与年末的平均值。
同时,本文以各部门流动资产/总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这两个指标作为反映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代理变量。
本文未考虑利率对营运资金的影响。
2.建立模型(1)聚类分析。
本文仍采用系统聚类法(Hierarchical Cluster)对上述数据进行分类。
选取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法(Pearsoncorrelation)度量样本数据间的亲疏程度,用组间距离法(Between-group linkage)衡量样本与小类之间的亲疏程度。
对于营销渠道的流动资产率和流动负债率,根据分析结果(结果图略)可归为三组,第一组为白云机场,抚顺特钢,风帆股份,上电股份4只股票;第二组为武钢股份,济南钢铁,贵州茅台,水井坊,特变电工,雅戈尔,天威保变,马钢股份,海正药业,华鲁恒升,上海机电,南钢股份,华光股份,青岛啤酒14只股票;第三组为剩下的61家公司。
根据上述分类计算其平均指标,如表1:对于生产渠道,第一组为白云机场,华鲁恒升;第二组为武钢股份,江苏阳光,海欣股份,双鹤药业,火箭股份,上海梅林,同仁堂,特变电工,南钢股份,中科英华,烟台万华,太极集团,洪都航空,吉恩镍业,华光股份,乐凯胶片,宏达股份,片仔癀,风帆股份,航天机电,浙江龙盛,宝钛股份,驰宏锌锗,天坛生物,承德钒钛,士兰微,四川长虹,太原重工,江西铜业,天威保变,上海贝岭,抚顺特钢,青岛海尔,莲花味精,华海药业,株冶集团,复星医药,长电科技38只;第三组为其余的39家。
根据上述分类计算其平均指标,如表2:对于采购渠道,第一组为广电信息,邯郸钢铁,福田汽车,海正药业,驰宏锌锗,福耀玻璃,白云机场,太原重工,洪都航空,八一钢铁,青岛海尔,包钢股份,上海贝岭,天利高新,长电科技,水井坊,海信电器,中国玻纤,浙江龙盛,海螺水泥,马钢股份,双鹤药业,莲花味精,承德钒钛,新安股份,华北制药,上海汽车,复星医药,华微电子,光明乳业,四川长虹,紫江企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选择的实证分析周纹羽 吉林大学商学院[摘 要] 本文通过选取2007年上证180中的79家制造业公司的相关会计数据,将营运资金来源细分为营销渠道、生产渠道及采购渠道,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对上述三个子类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选择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大多数企业在营销渠道倾向于选择中庸型策略,而不同企业在生产和采购渠道则出现了分化,选择中庸型或激进型。
同时,运用因子分析对影响营运资金策略的主要变量进行探析,赋予不同变量以不同权重,使管理者更易于实现企业营运资金细分后的管理。
[关键词] 制造业 营运资金 管理策略80《商场现代化》2009年5月(上旬刊)总第574期业,凯诺科技,伊利股份,上海机电,太极集团,抚顺特钢,华鲁恒升,士兰微,风神股份;第二组为武钢股份,天士力,济南钢铁,上电股份,江淮汽车,生益科技,华光股份;第三组包括其余32家公司。
根据上述分类计算其平均指标,如表3:根据上述结果可知,对于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策略,大多数公司选择了中庸型策略;对于生产渠道和采购渠道,一半以上的企业选择激进型策略,其余的选择了中庸型策略。
(2)因子分析。
为确定各指标对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选择的贡献率,本文采取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探析影响营运资金策略的主要变量。
建立数学模型如下:X=AF+αε,其中,F为因子变量,或称在多维空间中的互相垂直的m个坐标轴,A为因子载荷矩阵,α相当于多元回归模型的标准回归系数,ε为特殊因子,表示原有变量不能被公共因子多解释的部分。
对营销渠道、生产渠道、采购渠道的流动资产率、流动负债率做KMO检验及Bartlett球形检验,其结果如表4,由图4可知,KMO>0.9且Bartlett检验结果拒绝单位阵假设(P<0.05),适合做因子分析。
计算初始解,然后从初始解中提取一个公共因子对原变量进行刻画。
本文采用主成分(Principal components)提取因子。
由表5,分析主因子的方差贡献,易看出两个主成分对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96.385%(>85%),可以认为选择两个主因子基本可以反映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表6为因子负荷矩阵(经旋转变换),用来反映各个变量可以用哪些因子解释。
此处提取了两个主因子, 可以看出,因子1对营销资产(x1)、生产资产(x3)、生产负债(x4)、采购资产(x5)、采购负债(x6)有很好的反映,而因子2主要体现了营销负债(x2)。
在因子分析计算过程中可以计算出给出了三个因子的得分系数矩阵,根据计算所给出的各个变量对应的系数,我们可以写出以下的因子得分函数:F1=0.195*x1-0.054*x2+0.208*x3+0.206*x4+0.209*x5+0.209*x6;F2=-0.021*x1+1.004*x2-0.007*x3+0.001*x4-0.016*x5-0.013*x6;由于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出的两个因子变量反映的是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策略选择影响因素的不同侧面,因此在计算时,应给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权数,企业在选择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时,应对不同权重的变量予以不同的考虑。
三、结论及建议本文通过对各分渠道营运资金策略选择进行初步探析,得出如下结论:制造业往往是集供、产、销为一体的产业,不同渠道所需的营运资金量截然不同,所运用的营运资金策略也不尽相同。
对于营销渠道的策略选择,管理者偏与中庸型,主要由于分销渠道不畅,易造成下游企业资金沉淀,回款较慢,产生了大量的应收项目,使企业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的中庸型策略。
而对于生产和采购渠道,由于技术进步加之全球化的供应模式,使很多企业通过对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控制,减少了企业经营中物资和资金的储备,故相当多的企业愿意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激进型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通过因子分析,对不同的变量赋予了不同的权数,使管理者在决策营运资金时有所侧重,同时,使管理者在结合企业内部情况分析的同时,有了行业参照。
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零负营运资金”的概念,由于企业负债总额并不一定为到期债务总额,认为企业的营运资金可以为负或者为零。
这样,增大了企业的赢利性,而企业盈利是保证偿债的根本。
同时,为保持“零营运资金”,企业必须改进存货系统,尽量接近于JIT或零存货,提高存货周转率,从而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这无疑对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选择开辟的新的思维。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分析虽然得到了数据实际检验,但仅选取2007年一年的数据,得出结论也并非十分理想。
此外,2007年利率的几次调整是否对本年,以及2008年数据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并未继续探究。
参考文献:[1]Gabriel Hawawini; Claude Viallet; Ashok Vora(1986)Industry Influenceon Corporate Working Capital Decision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Summer1986; 15-24[2]Juan Colina(2002)Working Capital Optimization[J].Pulp&Paper ; 2002,7;64-65[3]刘运国;黄瑞庆;周长青: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 年第3 期[4]刘翰林:营运资金需要量与行业因素——基于上证180指数成分股的实证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5]王竹泉 逄咏梅 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6]李宪智 王晓艳 孟 芳:零负营运资金管理思想[J].现代商业化,2008(2)。